1
年底看了很多「人间疾苦」类型的文章,大多笔触都对准了底层民众,外卖小哥怒气杀人,民工没钱回家吃泡面,工人为了省钱住在工地等等。即便有几篇前几年已经出现过了,但不妨碍大家再看一遍转发朋友圈表达人间疾苦这样的话。
「人间疾苦」这种类型的文章有时候像发在朋友圈里加了厚厚滤镜的自拍照,很好看,也能引起共鸣。在即将万家大团圆的日子,开始流行底层生活的苦难和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似乎给年味也抹了一层滤镜。
但总会有新闻也会爆出,风餐露宿的快递员其实比光鲜亮丽的白领,挣的多多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小哥,有时候比挤地铁的上班族更有幸福感。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幸福感,不需要透过「滤镜」去看。
大多数人自己生活过的也并不好,但是看到别人更不好的时候还是会同情心泛滥,有一种冷暖世界,你我皆凄凉的感觉,私下想来,也就平衡多了。毕竟人间疾苦,众生皆苦。
2
蛮久之前看到一个广告,片子里女主角长期加班,妈妈打电话来明明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加班,还要强颜欢笑说自己在跟朋友聚会。男朋友的消息发个不停问是不是这次又爽约,闺蜜又问了一句,我们多久没见面了。
这个广告片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字幕里写着总会有人能明白你的苦衷,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这类的话,像不像「人间疾苦」的真实写照?可是仔细一下,人为什么要这样生活?已经在高楼大厦的办公室上班的人,想来换一份工作也不会是那么难的事儿。这份工作牺牲了你休息时间,牺牲了你的社交时间,还占据了你恋爱的时间,甚至剥夺了和家人打个电话的时间。最难以理解的是,即便牺牲到了这种程度,你的月薪也没有多一个0,你依然还是深夜加班中最孤独的人,在社交媒体自嘲搬砖狗的那个人。
鼓励年轻人妥协一切的去吃苦,已经成为了一件无比政治正确的事儿,快过年的时候看到底层民众的「人间疾苦」似乎是在提醒自己,你过得有多么幸福,你看看还有多少人过的不如你。
我觉得这样不对,谁说他们过的不如我们了?那个新闻里下班的民工,蹦蹦跳跳的回家就很幸福啊,还有送外卖的小哥回到出租房跟妻子一起吃饭的场景也很幸福啊。不要把人家努力工作的场景摘出来然后说人家很不容易,冠以「人间疾苦」的帽子来博取同情,劳动人民不需要同情,需要尊重。
3
几年前有一个同事,遇到一个难缠的项目连着好几周都在加班,有一次我正好也加班又看到他在加班,就一起去楼下便利店整点吃的,他吃泡面的时候突然告诉我说,我想清楚了,明天就辞职。
那段时间说辞职这种话的人有很多,就是因为集中的忙碌导致的情绪宣泄,我并没有在意。然而第二天没有看到他来,第三天、第四天,连着一周都没有见到他,他真的辞职了。
有些看起来是任性的决定,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大概是觉得这样的工作一点也不值当,然后辞职去过觉得值得的生活去了。这种想法和行为需要鼓励或者歌颂吗?不需要。也不需要抨击和任性,因为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是开心的。所以我不觉得人间有多么疾苦,人间还是有很多暖心和开心的。
4
看到过一个奇葩新闻,说的是一个奇葩的职业叫「创业劝退师」。
这个做创业劝退师的人本职是投资人,在看了很多不靠谱的创业项目之后开始做起了劝退师,就是告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你的项目不靠谱,要踏实一点,不要异想天开动不动想创业,还是先做好能做好的事儿。
他觉得社会特别浮躁,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受鼓动就去借贷创业,他们大多项目只有一个好看的概念并没有完整的商业模式,花钱投资基本上就打水漂。一开始还是鼓励的心态希望年轻人多吃苦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后来见得多了,发现很多年轻人根本不具备创业条件,无论心态和实力上都相距甚远。于是开始做起了劝退师,希望这些还有能力的人先夯实基础,不要盲目创业。
他说的一句话我很认同:很多人创业是被风向蛊惑的,并不是真的要创业。人生不需要那么拼,找到自己合适和擅长的事儿,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光和热就行了。生活不是革命,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
世间美好何其之多,不能只看到「人间疾苦」。
- 完 -
题图:《城南旧事》
板式/校对:西二环李寻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