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有两种人异常活跃,也正这两种人,构成了历史,创造了历史,这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女人有权欲旺盛的,如武则天、上官婉儿、韦皇后、慈禧等,有闭月羞花,一心侍奉皇上左右的,大多数后宫嫔妃都是这样的人。而对于皇太极来说,他曾经深爱过一个女人,如果在这个爱上加一个期限,一定是一万年,这个女人叫海兰珠,也就是宸妃,我对这个女人的评价是四个字:娇艳欲滴、楚楚可人。
虽然过着游牧的生活,但是这位名叫海兰珠的小姐姐却亭亭玉立、冰肌雪滑,用“天生丽质”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就好比生在大山里的女人长出了江南水乡的皮肤,光滑而白皙的皮肤。这位海兰珠小姐姐,在嫁给皇太极前,官宣史料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有人说她结过婚,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她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点是:二十六岁,二十六岁之前,档案履历一片空白。在清初,二十六岁这个年龄结婚已经属于绝对的晚婚了,后宫嫔妃中有的十四五岁就进了宫,但是,就是一位二十六岁的“老阿姨”一进宫就力压群芳,以其出色的美貌以及文静的性格,独得恩宠,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正史介绍的。应该说,在皇太极的一生中,海兰珠是他的最爱。
我查过史料,尽管海兰珠长的很漂亮,但是在后宫佳丽中,论美貌和才气都不是顶尖的,有看官问了,既然这样,为什么她独得皇太极恩宠呢?这句话问的好,也是我想问的。
答案:他们是真爱。
后宫是一个名利场,太多的爱情夹杂着利益以及眼缘,然后传宗接代,电视剧《甄嬛传》里有宫斗的影子,虽然后宫斗的没有那么厉害,但是矛盾无处不在。皇帝也是人,也需要那种刻骨铭心的爱,这种爱,对于任何一个男人和女人来说,可遇而不可求。海兰珠不争不抢的个性对皇太极有致命的吸引力,一笑一颦,楚楚可怜、无欲无求,对帝王的无欲无求,只求付出、不求回报。重要的是,海兰珠的真诚,皇太极感受到了,这就是海兰珠的魅力,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这就是皇太极爱的无法自拔原因。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也不需要。
很多人都知道大清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我小时候也听说过,说是“康乾盛世”里,人们生活的如何幸福、国家如何开明、国力如何强盛云云,至于康乾盛世到底“盛”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真的存在,到底是名副其实,还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们日后慢慢聊,那段历史真真假假。历史的玄妙之处就在于可以两面看,多角度看,定理成立,逆定理不一定成立。之所以铺垫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如果历史上的“康乾盛世”真的存在的话,顺治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个人观点,顺治是大清王朝一个标签。满清的文化要比汉族文化单薄和轻浮很多,或者说,女真族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化积淀,清朝在入关前,还是奴隶社会,入关后,发现社会关系已经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于是,赶鸭子上架,通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算是“强行入轨”,直接过度到了“封建社会”,有一个道理,努尔哈赤不懂,皇太极不懂,顺治悟到了。
一个民族,可以通过武力征服另外一个民族,但是,如果文化没有融入或者没有融合,是最大的隐患,也是根本的隐患。满清入关前,明朝有着开放的文化制度,汉人流淌在血液里的仁义道德、孔孟之道,并非女真族通过武力就能够征服的,顺治深知这一点,如果不在文化上取得汉人的支持与信任,被赶出关外是迟早的事。
多尔衮意外死亡,顺治亲政后,一上台就做了一下几件事:
A:整顿吏治,严整贪污,亲自为朝廷选拔人才,顺道借此机会收拾掉多尔衮的残余势力,这一招是新帝上台后惯用的一招,很正常,给我,我也会这么做。
B:倡导满汉一家亲。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汉人是没有地位的,即便做了朝廷的官,即便同样的官职,汉人的级别要比满人低。顺治亲政后,明确“同工同酬同级别”,这一点相当不容易,等于说,顺治在否定自己,否定先辈们的传统。是啊,一个人最难的,就是否定自己。
C:从皇亲国戚开始,严惩满洲贵族,对于那些烧杀抢劫成性的贵族,更是不手软,说白了,就是拿皇亲国戚开刀,当然,不是真开刀,做做样子,一定要逼真。
D:对于云贵、四川等地方割据势力采取铁腕政策,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江山,完全接管明朝版图。
封建社会,事情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成功和不成功一定有理由,也一定有幕后的推手,事业发展、官员升迁皆如是,国家治理更是如此,况且整个国家都在遵从“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这一点,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一些做法,同时也有区别。
顺治亲政后,进行了几点改革,反应了他的治国态度,同时,重视汉人的做法,得到了朝野的关注。尤其是满官与汉官“同工同酬同级别”得到了很多汉族官员的支持,对于帝王来说,即便有的事做的假是假了点,但重要的是要会宣传,宣传绝对是一门学问。一定要朝野多方共同发声,一片叫好,好不好不重要,真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共同发声。我之所以认为顺治是大清的拐点,是康乾盛世的基础,是有原因的。至少,顺治一朝少了很多女真族的野蛮,很多事情开始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在走。事实上,顺治一共活了24年,孤独的童年,多尔衮的干政,他也没享几年福,在强大幕僚和智囊团的建议下,他还是做了几件影响深远的事。
封建社会里,任何一个王朝都需要支柱,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大明王朝是由三根支柱支撑起来的,即小农经济、孔孟之道和文官集团,小农经济是其经济基础,孔孟之道是其意识形态,文官集团则是其上层建筑的核心构建。孔孟之道的核心,是礼仪道德,因此道德成了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道,不但可以指导行政,还可以代替行政。这就给大明公司的后期管理留下了一个“地雷”。这种“理论依据”给张居正时代的官僚造成了不小麻烦和后果,官员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文官集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像海瑞这样极其廉政的,这类人很少;一类是像严嵩那样极其贪的人,这类人也不多。更多的人则是徘徊在两者之间,他们从小饱读诗书,明德知礼,从一个正派、有理想的年轻人,到做了官以后,应该廉洁奉公、自我牺牲,却又无法抵御那些“挡不住”的诱惑和潜规则,于是他们成了沉默的大多数,随波逐流地接受一些数额不大的“好处”,但也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就是大明的官场政治生态。那么,清朝呢?
晚上,我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站了半个多小时,尽管寒风吹啊吹,但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明朝有“三大支柱”,那么,清朝有“支柱”吗?他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的核心构建又是什么呢?我查了很多史料,查的头发都白了几根,说实话,没有得出答案。既然查不到,我就自己总结,说点个人意见吧,如果列位有不同观点,欢迎拍砖。
清初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任一把手的关键词是两个,即“战争”和“进攻”,是“打天下”,够励志的。而到了顺治这一任,关键词发生了改变,由“打天下”变成了“守天下”,从勇敢的将领到管理国家的君主,角色的改变,技术含量也不一样,之所以我认为顺治是大清的拐点,主要是因为,从正真意义上的管理学来说,顺治批判的继承了大明的“三大支柱”。他已经从一个征服者,变成了一个敢于向对手学习的管理者,仅“向对手学习,否定自己”这一点,就是下了狠心的,也是可敬的。
武力可以征讨天下,但是文化不行,顺治和其幕僚深知这一点,熟知清史的人不难发现,清朝的“三大支柱”基本上和明朝的如出一辙,同样是封建王朝,区别就在于,这个庞大的私人企业姓什么。作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应该说,顺治定的一些政治规矩以及政治生态,对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好吧,顺治小哥哥,制度已经建立,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