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因为一则新闻,那个沉寂多年的“北大屠夫”陆步轩又回来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陆步轩,得到更多的是人们的掌声,而不是嘲笑。
陆步轩何许人也?先简单介绍一下:
陆步轩是中国最著名的猪肉佬。
在他身上,有着两个反差性很大的标签:一个是高考文科状元;另一个是北大屠夫。
1985年,陆步轩以陕西省长安县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中文系。
毕业后,他干过装修,开过小卖部,甚至专职打过麻将,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后来迫于家庭的压力,他开始在街头卖猪剁肉,当起屠夫。
他的经历饱受争议,甚至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
1
考上北大,“跃出农门”
陆步轩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的一个小乡村。母亲早逝、家境贫寒,家里的书,只有一本《毛泽东语录》。
因为太穷,小时候的陆步轩每天就只吃两顿,早上玉米粥,中午面条,晚上不吃饭,硬扛过去。
初中离家远住学校,每周他回家拿一次烘干的馒头,到学校泡稀饭或者白开水就着吃,能撑一个星期。
有时候遇上天气不好,馒头霉了馊了,还要忍着吃下去。
中学的时候,陆步轩就显露出在学习上的天赋,他的考试成绩常常比别的同学领先一百多分。
对于一件事情,他总要探索出来龙去脉,否则誓不罢休。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天性适合做学问,喜欢“刨根究底”。
陆步轩深知要想改变穷苦的命运,唯有好好读书,考上个好的大学,才有希望。
高考第一年,陆步轩就考上了西安师专,结果通知书一到就被他给撕了。
“我有个亲戚在国防科技大学读书,他父亲总跟我父亲炫耀,我心里不服,坚决要考更好的学校。”
为了能考上比他亲戚更好的学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陆步轩真是拼了命。
他回忆说:“其实我压力很大,成败在此一搏的感觉。我全靠自学,一年的时间生物钟都是乱的,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困得不行了就眯一会儿,睁开眼就学习。夏天蚊子成灾,农村没有蚊香,靠点蒿草驱赶,又呛又热,就那样还在看书。”
1985年,陆步轩以531分,陕西省第十四、长安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考入北大的那一年,陆步轩骑着自行车挨个告诉每一个认识的人,“我成功了”。一向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父亲,为了儿子大摆宴席。
当时,乡亲都说陆步轩了不得,是文曲星下凡。
1985年8月28日,陆步轩起身去北京上学的那一天。亲戚朋友纷纷前来将他送往村口,而他的父亲则搀着奶奶在他身后送了好久好久,才转身离开。
2
北大才子变屠夫的传奇人生
第一次来到北京,陆步轩被这里的高楼大厦深深吸引。
他在北京大学校门口发出这样的感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北京报道后的第二天,他便到天安门广场拍了张照片,连同平安家书一起捎回家。
上了北大之后,陆步轩发现天外有天。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见识上,他都掉到了中下游的水平。
在宿舍里,同学们睡觉前聊哲学,他一句也插不上话。
体会到巨大落差感后,要强的陆步轩第二天一大早,便马上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通俗哲学》,恶补知识。
为了能尽早加入同学们的话题,别人说什么自己不懂的,他就赶紧去学。
大学四年,陆步轩每天都在“追赶”。别人去参加周末舞会、参加社会活动、约会,他就跑去图书馆看书,四处听讲座。
陆步轩的生活基本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饭堂。在同学眼中,陆步轩是一个“三好学生”,他们常常派陆步轩作为代表去上课,一旦有人翘课落下课程,就会找陆步轩借课堂笔记来看。
那时的陆步轩读了很多书,他天真地认为自己和身边每一位同学都是天之骄子,一走出校园就能够改造社会。
右一为陆步轩
四年转眼过去了,陆步轩没能留在北京,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没有出现。他感觉一切仿佛做了一场梦,醒来还在原点。
毕业后,他拿着北大毕业证,骑着自行车挨个单位去敲门,最后因为没有关系,他被分到了一家快要破产的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
上午去报到,陆步轩下午就走了,一天都没干。
之后三年,他以实习生的身份去到计划经济委员会帮忙,晚上住在单位的家属门房里,白天就到办公室拖地、抹桌子、烧开水、给领导沏茶。
但因为没有编制,迟迟无法转入正式的人事关系,他的工资只能拿正式员工的一半,为此他心情很是苦闷。
于是,他辞掉体制内的工作,被迫“下海”。
刚开始,他投入全部积蓄开了一家装修店,运营不佳关门后,他又借来了十多万去尝试化工产业,但都失败了。
创业失败,让陆步轩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生活窘迫,看不见前途,还欠了一屁股债。
而此时,他的第一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前妻对外人说:“当年是为了文凭才嫁给他的,但现在他让我丢尽脸面。”
妻子和他离婚之后,陆步轩大病了一场。
那段时间,是陆步轩最难熬的日子,他成天喝酒买醉,靠专职打麻将赚钱度日,他认为牌桌上的规则比人生规则公平。
当时他说得最绝望的一句话是:
“我再也不跟人提北大,也不准朋友提。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我身上就像一个笑话。”
后来经人介绍,他认识了第二任妻子,不久女儿降生,为了老婆和孩子,陆步轩不得不为生存奋斗。
他开了一家小卖部,但进的五号电池都是假货,他不好意思卖,都留下来自己用了。三个月下来,亏了将近一万块钱。走投无路之下,他媳妇建议他去卖猪肉,因为成本低回钱快。
在陆步轩心里,喂猪、养猪、杀猪是一件很低档的事情,他认为杀生害命是街头无赖才做的营生。
可一家老小还等着吃饭,不干不行呀,只能豁出去了。
刚开始当屠夫,他经常做噩梦,梦见外面挂着一排死猪,还被吓出一身汗。
后来习惯了,没感觉了,他为了让自己更像猪肉佬,他索性穿上短裤、拖鞋...还对外宣称自己是个文盲,去商店买东西只买烟买酒,但从来不买书买报。
杀猪卖肉这件事,陆步轩从没告诉过父亲,可同村人到县城在摊位看到陆步轩后,回去便告诉了他父亲。
老父亲一听说他在开肉铺卖肉,气得找上门来:
“不上大学照样能卖猪肉,你上了大学还干这个,上学有什么用。”
陆步轩说:“我做的是良心的生意、不害人。”
说完,陆步轩拿来一瓶酒,爷俩闷了一口酒,对面的老父亲就流下了眼泪。
3
案台无作为,肉案写春秋
经过酒后一番畅谈,父亲不再阻止陆步轩卖猪肉,陆步轩也放开手脚做起自己的猪肉生意。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陆步轩始终守着文化人的做事原则。
他严格把控猪肉的品质,售卖从不缺斤少两,而且价格便宜。
久了之后,人们都愿意到一个叫眼睛肉店的档口买猪肉,陆步轩就是那个唯一戴着眼镜的猪肉佬。
别人一天只能卖掉1头猪,而陆步轩却能卖掉12到15头,一年过后,他便赚到了4万块钱,跟很多工薪阶层相比,毫不逊色。
生意越来越好,陆步轩觉得生活有点滋味了。很快,他便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有了车,有了房,一家人其乐融融。
陆步轩原本以为日子就这么不温不火,平平淡淡地过下去了。
2003年,记者的一次突然造访,陆步轩北大毕业生的身份暴露了——
“北大四年影响了你什么?”
“这个我不好说。”
“你以后想干什么?”
“ 我不敢说,命运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里 。”
“那掌握在谁手里?”
“我不知道。”
“如果十年后你还在卖肉,你会不会难过?”
“那也没什么难过的,我本来就是卖肉的 ”。
此时,同是北大毕业,同是做猪肉生意的陈生,注意到了陆步轩。
在电视上,他看到了“北大才子西安街头卖肉”的报道。一开始他有点瞧不上这个陕西的“猪肉佬”。
但到了2009年认识之后,他发现,陆步轩在经营一个具体的肉摊上比自己强多了。
“我一个档口只能卖1.2头猪。他能卖12头猪,是我的10倍。但是,我开了500个档口,他是1个档口,我是规模化,他是精细化。”
那时候的陈生心想:我是经济系,陆步轩是中文系,规模化和精细化结合在一起,说不定可以把猪肉卖得更好。
于是,两人联手合作,一起创办了猪肉品牌“土猪壹号”,还开办了“屠夫学校”。
作为名誉校长的陆步轩,一边亲自编写了《猪肉营销学》讲义,一边走进课堂授课。
这些年,屠夫学校已经培养出了6000多名卖肉人才。
在和陈生创业期间,陆步轩还先后向母校北大捐出了9亿。
2018年,他和陈生共同创办的猪肉品牌销往全国近30多个主要城市,全年销售额18亿元。
现在,陆步轩已经不再觉得自己卖猪肉是在给北大抹黑了。他反而格外自豪地说:
“说一句不谦虚的话,我是全国比较顶尖的猪肉专家,你可以拿教授来跟我比”
4
陆步轩曾因为卖猪肉,而羞于承认北大毕业生这个身份。
但他现在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用他的人生证明:就算是北大毕业生,照样可以卖猪肉,照样可以将卖猪肉这件事做到极致,折腾出名堂来。
职业从来就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你能赚钱,只要你能给社会创造价值,就没有人会去嘲笑你。
就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所说:“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案台无作为,肉案写春秋”的人生,一样可以光芒万丈!
Reference:
[1]鲁豫有约 :《北大屠夫陆步轩成名后的生活 》
[2]柴静《看见》:北大屠夫
[3]央视:《北大屠夫》
— END —
点击图片阅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案台无作为,肉案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