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然,现实中的我们,有多少人体会过这样的幸福呢?
借鉴哲学层面的“三问”,我们对教育科研的三个“追问”是:我们在哪里?(研究起点)我们要到哪里去?(学校未来的样子)我们怎么去?(研究路径)也许,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学校,我们才可能迈出科研的第一步,日后朝着教育美好的明亮处,靠近再靠近。
2015年9月,燕子校长时隔五年后再次回归我们枫桥中心小学,行政内部相应作了一些调整,这也是我时隔五年后重新回归教科室,加上我们先前资深的教科室小衡主任,我们组成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金三角”。两年时间内,我们不断磨合,深入沟通,努力创新,越发默契,真是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团队。很多的构想、改善、行动、实践,就是从我们这里开始起步,并一步步“往前”推动。
一、推动青年,就是推动学校“最活跃的细胞”向着明亮处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班额不断增多,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我们来看一下学校师资队伍的一组数据:
专任教师:138人;35岁以下教师:78人;三年内新教师:52人 (含代课)
年轻,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无数的可能性。但年轻的教师队伍,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培养教师,如何发展教师,如何引领教师发展得更好?
★ 抱团行走,组建共同体
针对青年教师众多,年龄层次不一,教师发展形态不同,为构建教师发展梯队,我们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和学习共同体整合,形成“一个团队、三级发展”的教师培养模式:
一级:三年以内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重在学科(课堂)入门、班级管理入门以及教科研入门,争取三年内站稳讲台,班级管理良好,成为校优。
二级:一批有潜质、有能力、求上进的学科教师,在学科共同体的助推下再提升、再发展,由校优进阶区优。
三级:课堂有特色,学科有影响,科研有成效,由区优进阶市优。
“学科共同体”试行一年,众多青年教师取得不俗的成绩:郑先猛、左娜、程子桐、徐丽云、吴晓洁、姜尚京、孙雪娇、张星波、徐玥等一批青年教师在学科竞赛及其它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郑先猛、左娜老师获得市一等奖,参加省级比赛。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不能全部归因为“学科共同体”的功劳,但我们已感知到共同体对青年教师的推动是巨大的。共同体有它的优势所在:
1.随时随机,形式多样。共同体人员相对集中(其中一部分为学科骨干教师,一部分为青年教师),共同体领衔人召集,成员随时集合研讨。特别是一些时间非常紧迫的比赛或赛事活动,我们除了面对面交流、磨课,还会在网络上及时沟通、切磋。除了应急性的赛课、磨课,我们更有日常的共同体学习,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员随机学习,探讨、解决某个教学问题等等。借助共同体这样的团队,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真诚交往,彼此敞开,共同进步。
2. 众人智慧,团队力量。借助学科共同体,解决了教师以往“单兵作战”的孤军状态,一起磨课,一起研讨,一起改进,一起参赛。虽说是“一个人在比赛”,事实上,收获的是所有参与备赛的人。包括外出上课,学科共同体成员不仅出力,更出智慧;不仅一同参与活动,更是一同谋划成长,这样的通力互助,也是同伴间的一种精神鼓舞。团队的力量大于一个人,这就是事实。
当然,我们深知学科共同体的建立,不仅需要应对日常的公开教学或赛事赛课,我们更需要结合教师长期的个人规划,着眼于教师更长远的成长与发展。
★ 能者先行,实践微课题
近期,我校主课题“以行为建构文化: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学校‘三雅’行为文化建设研究”顺利通过苏州市“十三五”课题审核,正式立项。此课题研究延续学校“十一五”、“十二五”课题,从地域性研究深入至绿色生命教育学校文化的建设,我们的“十三五”主课题在原有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所期许,将“学校文化”落地生根,将“文化”与“行为”联缀,由务虚走向务实,也就是将一切课题研究内容变成具体的行动,变成看得见的“行为文化”。另外,我们还有相关课题:
1项国家课题《生命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子课题《构建深度对话的课堂的实践与研究》(黄惠英领衔数学团队);
1项省级课题《用略读理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侯冬梅)
2项市级实验项目研究:家庭教育项目课题和“教是为了不教”教改实验项目
20项教师微型课题:语文10项,数学4项,英语 4项,体育2项(其中陈瑜老师的课题被确立为市级经费课题)
我们始终认为,有生命力的研究一定是自下而上的,一定是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实践的研究,所以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做课题。在2016年5月,学校启动了教师微型课题研究项目。
1. 专项培训,边做边研。可以说,对于做课题研究,很多青年教师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懂,我不会。我们分析了一下,其实教师不愿做课题首先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也就是心理对做课题有障碍。一听说做课题做研究,就是非常“高大上”,非常“高不可攀”,这多少有点误区。我们对青年教师做课题,第一是鼓励,第二是推动。首先对青年教师进行课题专项培训,除了做“如何做课题研究”的专项学习,还请有经验的同伴分享课题研究的心得感悟,鼓励教师先行动起来,先实践起来,微型课题就是“边做边思考,边做边研究,边做边总结”,我们甚至不做任务性的硬性规定,就是鼓励为主,引导为主,实践为主。这样,才有了20项微型课题的确立。
回过头再想,这样的鼓励与推动是多么值得——在今年申报区级“十三五”课题时,我们经过筛选择优,推荐9项课题参与申报。
2. 扶持帮助,总结推广。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也参照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合理、规范地进行过程性管理,督促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除了微型课题的开题论证,我们也做了课题中期汇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教科室提供最大的帮助,对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在寻求中改进;对于专业性很强、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燕子校长就是有力的保障,邀请课题专家把脉、诊断,及时改进。所以,在微型课题的推进中,我们得到了原教科院副院长徐燕萍老师的跟踪帮助,更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支持与肯定。
青年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有的教师慢慢有了做“课程”的意识,也在探索如何将自己的行动整合成自己的“班本课程”。比如,小石子老师的“童诗阅读”做得有声有色,把一班孩子熏染得富有诗情,不仅读诗,还能写诗。如果可能,出班级诗集也是可能的,这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美事。另外,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进行记录、整理,并用公众号的形式推广。现在,我们除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外,七位教师拥有个人公号或班级公号:微客语文、衡家村、小6时光、书童微语、上班路上听听张文质、比笔墨更深远等。每个公号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公号都在不断更新内容,更新行动,更新自己。
开始了,就渐渐上路了。我把这样一群青年教师称为课题研究的“先行者”,也许,他们就是我们学校未来的“引领者”或“飞行者”。
★ 行思论坛,活动常态化
我们的“行思论坛”至今已经举行二十一届,从先前的“青年教师论坛”到“教师论坛”,再到现在的“行思论坛”,从中可以看出:论坛对象由青年教师扩展为教师,论坛的主题着眼于“行思”——行动与思考。
论坛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当前热点问题,及时开展主题论坛。以前每学期举行一次,现在不定期的举行。只要有话题,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开展活动。
一路走来,如果说我们的论坛有所改善的话,就是论坛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了,有时是全校性的论坛,有时是部分教师论坛;除了本校教师论坛,我们也开展校级论坛。更大的变化在于现场:论坛除了分享,有了互动;除了陈述,更有探讨。参与的教师都有一个意识:我们不仅是来讲话的,我们更是来分享的;我们不仅是来聆听的,我们更是来对话的。所以,我们的论坛有了这样的呈现:
主讲者不仅是陈述,更是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读稿变成叙事,从讲话变成演示。一个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的叙述者,包括他的课堂,就是将“知识”通过教师的叙述成为“活性”的知识,课堂吸引孩子,课堂彼此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要学会“说话”,学会“讲话”,行思论坛,就是让教师走上舞台,努力成为一个好的叙述者。
此外,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与传承者,更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们要在教育中学会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既是指教师真实的声音,更是指教师心灵的声音。论坛,就是倡导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
观摩者不仅是聆听,更是一种分享式学习。自从教师能脱稿分享,论坛的现场氛围就“活”起来了,分享者与聆听者有了现场回应,有了眼神的交流,有了情感的互动,更有对论坛观点的思辨。会场,就是一个“生命场”,我们彼此同在“生命场”,为某种“伟大事物的魅力”所感召,彼此呼应,彼此见证,彼此成长。我们都在为“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从容”而努力,这就是论坛对每一个生命体最大的推动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