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疮与慈悲三昧水忏

  人面疮与慈悲三昧水忏

  三昧水忏的作者悟达国师,生于唐朝,四川湄洲人,俗姓陈,七岁出家法名为知玄,十四岁时即为皇帝、大臣、文武百官一万人等讲解涅盘经,人称「陈菩萨」。

  知玄法师年少时有次参访丛林,在长安京都某寺挂单,遇到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生了一种「迦摩罗」的恶疾,全身生疮,发出冲鼻难闻的秽气,谁都厌恶和他来往,但知玄住于他隔壁,怜愍他的病苦,常常自动去照顾他,连一点讨厌躲避的脸色都没有。后来病僧的病好了,感激知玄的德风道义,就对他说:「我要走了,你以后会有难临身,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解救你的灾难。记住在有两棵大松树并立的标志,那就是我居住的地方。

  在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后,佛教遭遇空前浩劫,至唐懿宗登基时极欲振兴佛教,遂迎请知玄法师与外道众徒辩论,彻底粉碎一切外道邪见,佛教因此再度振兴,知玄也因此成为全国佛教界的领袖。

  知玄和尚亦因为德行高深,故赢得唐懿宗的尊崇,在咸通十年(西元八六九年),懿宗皇帝并亲自求教佛法,亲临安国寺,赐给知玄讲经宝座,座高二丈,以坛香为材,用金丝镶成龙凤花纹,旁设磴道,并封为悟达国师。国师升堂讲经时,以一念骄慢心生起,于座上看见一珠飞入左膝盖,旋即生出一个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与人面一样,每天需要饮食喂他,疮像人一样开口啖食。知玄和尚痛苦万状,虽召请了各地名医,但皆摇手逊称无药可医。

  就在百医束手莫策,疮疾日烈时,突然记起当年在京都与那位病僧临别所说的话,于是前往西蜀入九陇山去寻找。一日,傍晚时分,山路难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看见两捆并立的松树,心中大喜,快步走向前去,只见广阔的殿堂,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已站在门前,两人相见万分欣喜,国师便把所患怪疾的痛苦相告。僧人对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去洗一下就会好的。」

  翌日清晨,僧人命一孩童带路,引领国师到岩下清泉之畔。国师刚欲以「慈悲三昧法水」准备洗膝上人面疮时,不料人面疮竟忽然出声开口说:「不要洗!不要洗!」国师惊问:「为什么?」疮说:「您曾否读过西汉史书,袁盎与晁错传呢?」国师回答:「曾读过」。人面疮就讥讽地说:「您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杀晁错之事?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是我。当吴楚七国交战时,你在帝前谗我,致使斩我于东市,这冤深恨重,十世以来我总想寻求机会报复,可是你这十世之中皆为高僧,持戒十分精严冥冥中有护法在旁保护,使我无法近身报复。如今由于你受皇上的恩宠待遇丰厚,而动了希名欲利的心念,无形中阴德已损,因这缘故才有机会接近报复你。现在诚蒙迦诺迦尊者出面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所以我们之间的夙冤也告终结,从今以后我不再和你为难作对。

  国师听了非常震恐,连忙掬水来洗一时痛入骨髓,晕绝在地不省人事,复苏后觉得左腿已安然无恙,人面疮已不知去向。由此遂明白圣贤浑迹世间,不是凡情所可以测度的,国师欲回寺礼谢尊者,但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

  悟达国师因蒙迦诺迦尊者垂慈,为他解了多生宿冤,为报答此特殊广大恩德,如经云:「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并为后人启忏悔(智慧)法门,所以着此「慈悲三昧水忏」文,意取尊者以三昧水洗人面疮,解积世冤业的缘故。国师于西元883年圆寂,为五百罗汉之一。

  《 慈悲三昧水忏》共三卷,系依宗密大师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忏是以净除三障为因,作祖成佛为果。主旨在解冤释结,消除往昔罪恶,回向无上菩提。

  时至今日忏悔法尚在汉地流通,造福无边,许多众生皆蒙国师恩泽所被而远离苦果。国师亦虽过千余年仍因此忏本资粮尚不断在累积资粮当中,可见我们在蒙受水忏的利益之后,亦应效法国师,将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供养出来,以俾令有缘众生皈投依靠三宝。切勿认为供养出来会折损福德,相反地若以利有情之心,将真实的自身经验能让他人获益,更能为自己净除累世的恶业,故实应多多宣扬。总之由忏悔功德重视生机,净除罪障之后,再以余生行生命有效之价值与其意义的重大,来提升精神之升华,如此不但不会虚度此生,也才不枉费悟达国师一片苦心啊!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