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刊《雅园》的思考

  我对校刊《雅园》的期待

  我喜欢杂乱看东西,也喜欢杂乱说话,但我始终坚信一点:看多了,自然就了自己的感觉。我对《雅园》的喜欢,既来自它是“我们的”,更对它怀有期待。

  1.刊物有自己的“手感”,纸张做到60-70页就够了。这是人对文本最直接的触摸方式,太薄,过于轻浮;太厚,激不起阅读感。这也意味着:稿子再多,也必须精挑细选,讲究质量,优中选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节约资源。

  2.刊物有自己的相貌,尽可能是学校师生的作品。这倒不是否认“他山之石”等优秀文章,而是我们要在借鉴上下功夫,增加导读、批注、赏析或读后感等形式,同样 是他人作品,再靠近、深入那么一点点,就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了。还有,可增加学生作品,无论是画作,还是小文,都可在刊物中刊登,甚至可以是家长的育儿作 品。也就是,所有呈现在《雅园》上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3.卷首语的选文不宜长,显拖沓。我的理解是:卷首语是刊物的“画龙点睛”之笔,轻而不浮夸,短而有意蕴,可品可嚼,有内在劲道。长文完全可以放在专栏版块中精读、细读、品读、赏读。如果不信,可翻阅更多刊物作参考。

  4.骨骼、框架、形都有了,缺少一点“血肉”与“灵魂”的东西。这个是需要探讨杂志要做成一本什么杂志的问题。如果只是作为一项工作或任务来完成,我们显然已经够了。但如果是要作为一个长期的承载学校文化品质的东西,那必须是用心、精心持久努力去做的,那是一所学校用自己的方式在孕育自己的“孩子”。人文性的缺失,是没有生命感与生命力的。

  现在,我似乎在一步一步实现这样的“宏愿”,但做了三期(包括最新一期),我就发现这样做下去的局限与短板:

  1. 个人审美与个人趣味太浓。虽然校刊的文字来自于学校教师,来自大家撰写的“且行且思”,但因为几乎就是一个人在包揽、组编、选稿,造成这份校刊的个人气息太浓。也就是,这个人的审美趣味决定了这本校刊的总体相貌。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审美与内容,趋向单一,就是趋向单薄,就谈不上持续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接下去就是审美疲劳阶段。

  2.内容的纵深度与拓展性相对欠缺。虽然已经做到尽心尽力,但前两期的《雅园》成型,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遗憾。虽然会花费好长一段时间酝酿、组稿、定稿,如果算上不定期的阅读其它杂志与校刊,每期《雅园》的“战线”会拉更长。

  栏目相对固定,页码相对固定后,组稿时就得精心选稿,毕竟好文字才是校刊的“主心骨”。具体排版时,还要做两手准备,多了,删;少了,增。前期,美术组飞飞老师会将整理好的师生绘画作品提供给我做校刊插图,我后续会做些剪裁与编辑工作,这样才能正常使用。提早想事,尽量万无一失做事,我的原则是:不要在低级错误上栽跟头。

  当然,我还要做每一期的“人物”专访,以及封面与封底的构想,所以对栏目内容的精选与纵深考虑就欠缺了。有时即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一般也是自动屏蔽,因为一个人去组、去做,确实太耗费心力。比如,前阶段想到可以做“课堂”栏目,就是挖掘课题研究课与教研组研究课,甚至是导师课。可以是主题式的探讨成稿,也可以是追踪式的课堂研究,把一些对课堂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进行文本梳理与撰写,这样鲜活的课堂研究案例实属“课堂”好素材。

  校刊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我都看过,但真做不到组合时有理想的效果与呈现,包括作为读者,阅读时是否愉悦。只能说,努力做得像个样吧。

  成立一个《雅园》编辑组,每个栏目责任到位,实乃当务之急。我是这样想的:个人能力再好,也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同伴间的共谋与商讨也是一种途径。让每一个栏目都自成一格,让每一份内容都各自开花,多元而丰富的《雅园》才会更加好看,更具生命力。

  你们说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