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 充满自信

  相信自己 充满自信

  ——谨防西方不良意识的渗透和侵扰

  有这么一篇文章《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让一些人在网上传来传去的转载,还不时出现在朋友圈。之前正是因为该文题目所显示的内容“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让我觉得似乎不合情理,而不屑一顾。

  有一天,通过“百度”查阅,得知这句话原本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说过的一句话,只不过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也许由于无知者的无畏,所以往往给人以更加自信的假象。而博学者的自知,常常表现为无奈,因为他们知道得足够多,才清楚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给人留下不全然自信的假象。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现代世界中愚蠢者是自信满满的,而聪明的人则总是充满疑问。”(我对其前句存有疑惑)

  之前我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不懂,因为在我所学所知的领域里,受制于传统文化的启蒙,譬如“学然后知不足”的古语,说的是知识越多,就越发感到知识的不足,而并非越学(知识越多)越没了自信。就是上述罗素所言的“疑问”,其实也是自信基础上的。

  我还时常于懵懂中疑问,在中国,有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传统哲学的优秀文化,更有舍生取义引进来的代表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么如此庞大、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度里,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信仰宗教的人呢?

  我觉得原因就在于,缺乏应有的哲学知识而失去自信,进而失去了自我,从而遁入宗教领地。这与“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则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

  已故的我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开篇“中国哲学的精神”一章中,这样开头:“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之后又说,“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冯老先生还说,“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在他的《学点哲学》一书中则这样表述:“只要进入生活的目的……便进入了哲学领域。生活中,任何人都离不开哲学。只是自觉或不自觉而已。”“如果没有坚定的哲学素养,人到晚年,最容易走进教堂、走进寺院。”

  说这些,无非是在论证我之前常在头脑中萦绕的于懵懂中思考的问题,即一个人若是缺乏应有的哲学常识,就容易缺少自信,而找不到自我,因此就极易寻觅其它的信奉聊以精神慰藉。这说的是一般、普遍的现象。

  所以,我研究后的结论是,缺乏哲学知识的人,免不了缺少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后的自信和自我。而哲学无处不在,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留心,触手可及,并非非得专业所学。

  然而,现实生活中,如果不是源自于哲学知识方面欠缺的缺乏自信,而是源于信仰或者基于信念的问题,误入它门,那就另当别论了,这可是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格格不入的。

  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正如冯友兰老先生所说的,儒家、道家和佛学不是宗教,它们同儒教、道教和佛教这些宗教有其区别,区别就在于后者多以信奉神灵为主,同时“受贿”于香火。而前者多是以哲学思想智慧为主的传统哲学学派。

  至于“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回想起来,之前也曾有所思,不过只是闪念而已,没有更多的理性思考。比如说下棋,若是棋力不行,棋理也一定不行,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似乎认识不到自我,却是非常笃定地停留在盲目自信的阶段,既自不量力,更不知“眉眼高低”。

  现如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貌似定论,其实有失偏颇和公允,虽然有文章《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其实这篇文章,让谁看了这个题目,几乎都无法抗拒地毫无辩解地去相信它的真实性,因由就在于它是之于“科学解释”为前提的。既然是“科学解释”,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辩的呢?

  既然是“科学解释”,不外乎如下可能,一是作者本人是科研人员,再者就是作者以科学事实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还有就是业已界定的说法。

  那么本文作者何其人也?这个于文章中已标注,该篇的作者是佚名(即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的人)。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或是以科学事实来论证,或是业已界定的说法。

  阅读后发现,该篇是用了业已界定的“达克效应”之说法,来证实“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是如何具有科学事实依据的。不过,我只认定其中的业已界定的说法,至于佚名作者力求以科学事实来论证的“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存有疑议。

  《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这篇文章的问题之一就在这里,把原本是“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的结论(见“百度”“达克效应”),改成了“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首先须知,“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说的也只是“更容易”的是属于可能性的范畴,而“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说的则是非常肯定的系属必然性的范畴。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与“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不同的是,“越无知的人越自信”的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若是再冠以“科学解释”,就更是大错特错了。

  “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已然超出了“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极容易给人们造成“越自信的人越无知”的一种错觉。这同文中所借用“达克效应”的科学解释,多有出入,渐行渐远。

  可是作者却将自拟的“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还冠以“科学解释”,这就非常“吓唬”人了,以至于让读者在先于未读之前便放弃了一定的辨伪识真的能力意识。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曾说:“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这真理一步。”这说的是做学问,学问至深求真理的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然而,与做学问不同的是,“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列宁如是说。这说的是尊重客观,遵循真理。

  可见,真理是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的,真理只有在其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才称其为真理。真理往往是刚刚好的状态,再添一点或者再减一点的过界行为都将不切合实际,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而成谬误。

  如今的好多文章,不是“标题党”抓眼球的,就是猎奇思癖,不按常规出牌的。“标题党”只是怪怪的含混不清的让人想入非非的且只有题目,其内容却是离题甚远,以至于“驴唇不对马嘴”;而不按常规出牌的猎奇思癖的文章,看似好于“标题党”,题目与其内容接近,但其实质是同“标题党”同出一辙,同样是抓你眼球,仅为点击率的。

  时下有好多网站网址,陈旧的重复的内容多多,竟然还几乎都是如上所说的只抓眼球的内容多多,并以蝇头小利惠顾“随从”(也可谓之“盲从”)转发,利用他人点击量再从中赚些分角,从而积攒网站网址的人气和流量,终而赢得以网站网址为平台趋利营销的目的。

  在这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忙忙碌碌的、还有频于奔命的各式各样的人们每天都将有大量的信息浏览阅读,若是再充斥一些那些乱七八糟的让人们重复地做着类似于无用功的东西,实在是浪费他人时间和精力的“浑水摸鱼”之举。

  于这里奉劝那些以蝇头小利惠及人们点击量的网站网址收手停歇吧。好内容、新消息是勿须利益驱动的,大凡利益驱动的较少有好内容、新消息,其转发的人也是多数不看,只是转发。

  话题扯远了。其实《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是不可以与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同日而语的。除了题目问题,其内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只要是不联系的仅是孤立的来看个中内容还是可以有所收获的,但是,必须能够做到的是,要将作者为了证实所拟题目内容的真实性而插入的文字内容统统地剔除掉,或者干脆去“百度”查询“达克效应”最好。

  《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这篇文章的问题之一,正是在于题目的偏激又吓唬人,这刚刚说过了。那么,问题之二就在于其内容,一个是内容的排序,一个是内容的“添枝加叶”。

  先说内容的排序。在该篇题目下分设了四个小标题:1.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2.冒充者症候群。3.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4.“无知五分之一法则”。

  其中,在“1.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中,其内容的编排就很有问题。我觉得作者在该内容中,首先拿出来的“涂抹柠檬汁抢劫案”的特例,并以此现象来证实就是“达克效应”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这个“特例”仅仅是“达克效应”产生的原动力的兴趣所在,并非科学实验的主要实验数据和依据。

  “达克效应”所用的诸多科学实验的例子,其实同“特例”是没有更多的必然逻辑联系。上边的“特例”,之所以我称之为“特例”,就是因为那样的事儿少见得很,只要不是精神狂想症抑或是“二货”的人,都难以做得出来的愚蠢至极的做法。

  发生在1995年的一青年人抢劫美国一家银行的“特例”案件,同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掩耳盗铃”的故事“异曲同工”,说来说去也仅只是个“个例”而已,不具有普遍性。

  “达克效应”所用实验的例子,同这个“个例”也好、“特例”也罢,没有更多联系。比如文中所阐述的“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的结论本身也表明了,是与“特例”的例子几乎是两码子事,虽有联系,但无论到什么时候,“个例”也难以代表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若是用了与所议论的内容不能完全相符合的例子,来进行无逻辑的推演,那么所用的例子在文字的论述中又有何作用和价值可言呢?难道是想说明罗素的“现代世界中愚蠢者是自信满满的”,还是想给人们灌输“越无知的人越自信”的伪学?

  四个小标题,如果单独拿出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参照题目,再加上如此排列就多少有了问题了。这样的逻辑顺序,简单说来也是作者在极力证明自己的“越无知的人越自信”的伪命题。

  比如,“2.冒充者症候群”,说成“冒充者症候”足矣,不必非得说成“群”。再比如,“3.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这难道不是学者谦虚后的“无知”吗!将其用在这里不合适,岂能同“越无知的人越自信”相提并论?我们不能把学者谦虚的“无知”就当成无知,相反,也丝毫证明不了智者就一定缺乏自信。还比如,“4.无知‘五分之一法则’”,既然是“五分之一法则”,那么你觉得作者开场亮相所用的那个“特例”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能算得上占到五分之一比例中的人数吗?

  再来说说内容的“添枝加叶”。比如在“1.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小标题之下,解释“达克效应”时,作者加进了“也并非极端少数,反而无处不在”的文字。从该文字中可见,作者其实也承认所举“特例”是“极端少数”,不过又非得加进“也并非”和“反而无处不在”的文字,就是想把所举的“特例”无限延展扩大,为接下来的“越无知的人越自信”的伪命题做伪证铺垫。

  接下来的作者论述,差不多都于“百度”之中,只不过都与最开始出场亮相的“特例”没有太大的关联。仅用开始的“特例”是无法得出“达克效应”结论的。

  之间作者在证实“达克效应”的内容中,还加进了“越是愚蠢的人”的字眼。其实,尽管只有无知“五分之一”的人,也是不能够以“愚蠢的人”概而言之来定性的,要说“愚蠢”也只有“特例”之人。因为,存在于“达克效应”中的五分之一人,该有的只不过是或智商或能力等的欠缺。

  这个“愚蠢”的提法应该是佚名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是想把读者引入到最开始的“特例”之中去。作者强行将“越是愚蠢的人”介入其中,究竟什么意思?想必大家会知道的,请往后看。

  经“百度”查询,我给出了“达克效应”发生和产生的如下顺序:

  “达克效应”启发于达尔文的“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出自于对“涂抹柠檬汁抢劫案”特例的兴趣,后经过多年心理研究并实验发现,得出了“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的结论。

  这一结论内容,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邓宁和克鲁格的一篇《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的报告,是他们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和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并实验后发现的。后来学者们又针对已被称为“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的该报告内容进行了衍生研究,又发表了一篇《初学者的过度自信:有一点学问是危险的事嘛?》的论文,进一步探讨了“达克效应”背后的成因。

  其实,所谓“达克效应”的“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的结论,是不包括绝大多数的,按照美国的“人类对基本的事实性知识的无知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充其量也就在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会有五分之一的人甚至更少,“才会相信任何愚蠢的消息”。切记,相信愚蠢消息的人,并非都于愚蠢之中。

  可见,自知之明、识时务的人还是占居绝大多数的。我们不要让《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所误导,以为无知而自信,进而以为只有无知者才有自信,或者以为自信而无知,进而以为自信者皆无知,这样岂不扰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了吗!

  佚名作者既然在学问中,用到了“达克效应”,并以此为依据,就必须严格地在遵循该定律的基础上,正确使用适合该定律的语言文字。

  “添枝加叶”就极有可能违背“达克效应”,更为严重的是,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今,或许产生与我们党提倡的始于爱国主义的“四个自信”的坚定有相抵触的意味,生发极负能量的影响,若是如此,岂不于无形甚而有形之中帮了他人,而成为别有用心的东西了吗?!

  自信是有其程度的,不同层次的人,自信的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不应一概而论。比如“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我认为是基于不同程度的人而言的,但是,大可不必非得用“知识”来压人。而作者的那个“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则是在挖苦、讽刺、打击不同层次人的自信度。

  其实,从“达克效应”所获得的所谓“搞笑诺贝尔奖”来看,其本身就有自嘲的味道,或许还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虽然发达国家平均文化素养强于我们,但不可以因此我们就被嘲笑,甚至被影射。

  其实,从国家的自信、民族的自信,到公民个体的自信度,都是随着自己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不断发展逐渐厚实而增强的。爱国主义的自信,是根植于土生土长人们的最为淳朴的自信,无须任何人多言。

  在有些问题上,不要让西方意识阻扰了我们的视界,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会自觉地抵制西方不良意识的渗透和侵扰。

  2019年12月17日星期二于家里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