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化生存》是一本由王可越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新化生存》读后感(一):如何避免成为快乐的机器人?
按我的标准,一个人,要具备感受力和判断力,对未来怀有意愿与爱。如果我们通过创新感受到:我真正存在着。那么,一切才是值得的。 (本文为本书的后记)
“假装创新”时至今日,无论商界还是学界,都热衷于谈论创新。似乎我们“已然”进入了创新的时代。可是,如果仔细观察,大部分创新行动,其实都在“假装创新”。换句话说,以创新为名,掩饰我们内心对于剧烈变化的惶恐。借用杜克大学Dan Ariely对互联网思维的评价,如今的“创新”也好像“十几岁时的性爱”,“每个人都在谈论它,没有人知道怎样去做,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在做,于是每个人都号称自己在做。”
我必须说,“创新”语焉不详,公众对“创新”也存在偏见。“创新化生存”中谈论的创新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创新不是“看起来很新”,而是用创造性的方法真正解决问题。创新不是思考“如何造好一座桥”,而是持续追问“为什么要造一座桥”,最后解决关于“如何过河”的问题。创新是探求究竟。不是用新涂料翻旧房子,而是重新思考房子结构的合理性。
其次,人始终是创新的中心。创新,属于人,为人而做,由人来做。
技术化时代,人文主义的老问题反而更突出了。数字工具能计算出无数种椅子,却无法代替人去判断某个椅子是否舒适,也无法判断椅子是否满足特定场景的特殊需求。人的需求,科技手段,以及商业推动——三者共同形成了创新生态。而无论技术还是商业,都是为解决人的问题而存在的。
人工智能可以轻松模仿梵高或莫奈的笔触,却无法创造一位打破规则的大艺术家。创新的终极价值,在于打破旧套路,开辟一条完全不存在的路。不断“破”、“立”也是人的价值。
最后,创新,从来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方案。“创新化生存”,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我喜欢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影片中的基廷老师是个创新的“另类”。第一堂课上,他带着学生们看老照片,让学生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告诫学生“及时行乐”。他要求学生将文学课本的“错误”序言撕掉,并鼓励孩子们站上课桌——因为观察角度不同,世界也不同。站在桌子上,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基廷老师告诉学生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谈论的创新化生存,也是在感受、洞察世界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声音。训练理性和感性,持续反思、创意、行动,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
而反观我们的教育,几乎是创新化生存的“反义词”。专门化的教育体系,更适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一块砖”。对于“5+5=?”这类问题,学校里给出了标准答案。可是在生活、工作中,学生们必须面对“10=?”这样的开放性问题。
创新,或我谈论的“创新化生存”,最终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技术时代,如何成为真正的人?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的门槛提高了,也为创新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老师们开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领导力、创新精神……
通过本书,我与各位读者探讨创新的思考与行动,最终的问题是:如何成为有血有肉有趣的人?如何避免成为“快乐的机器人”?
按照我的标准,一个人,要具备感受力和判断力,对未来怀有意愿与爱。如果我们通过创新感受到:我真正存在着。那么,一切才是值得的。
成为声音,而不是回声《创新化生存》读后感(二):这本书“创新”一词出现了1936次,应该能给你带来很多启发
《金刚经》的重点是善护念。刚开篇须菩提问的这个问题,我非常喜欢,“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经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如何护住自己的念头和自己的心。其实,《创新化生存》回答的也是这个问题,书中案例丰富,作者王可越老师用通俗的语言,有趣的笔触给出了答案。
这个时代变化非常快,在复杂的城市,我们的心变得格外敏感,为了赚更多的钱,我们不敢停歇,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诱惑,家庭带来的羁绊,我们很容易失去方向。所以,护住自己的心就显得很重要了,当心变得安静起来,我们会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该舍去的人、事情和欲望有哪些。渐渐地,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快乐和自信在升起。
整本书中,王老师的核心关键词在于“创新”,从大的层面上来讲,改变自己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这都是一种创新。
就拿焦虑来说,让我们焦虑的事情主要有两大类,时间和物质。先来说时间焦虑。我们希望自己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工作,然后留有时间去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王老师说的那样,“人们试过快的,就不能再忍受慢的。一旦尝试了刺激,就要更快的刺激与抗衡。从只争朝夕,到争分夺秒。坐过三小时抵达的动车,就无法忍受六小时的普通车。”实际上,我们把独属于自己的时间,放在了娱乐上面。等挥霍完时间,快感的背后,是失落和沮丧。这就是现在我们与时间的关系:渴望得到它,却又浪费它。
那么,我们如何调整这段关系呢?王老师的答案是:重塑时间价值观——感受时间。举个例子,事情本该快速进行,但现在陷入了迟缓,没关系,慢慢地解决问题,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道理很常见,但细细品味,确实有一番深意。
三年级暑假,父母忙秋收,在他们回来之前,我会把饭做好,煮一锅粥,清炒南瓜片,然后蹲在家门口等他们。我看到村里的人,一个个背锄头下田归来,脸晒得黝黑,甩着膀子大步向前迈,天的西边晚霞漫天,他们好像对钱和时间没什么概念,总之一切都充满了希望。这是我对过往时间最为真切的感受,现在要问对时间的感受是什么,我只能回答:太快了,太快了,一点都不美好。还是接受王老师“感受时间”的建议吧,老了的时候,至少会有很多美好回忆。
说到对物质的欲望,《创新化生存》中有句话非常有意思,“买书不看,办卡不健身,买衣服不穿,这些就是消费社会的主力。因为我们通常在消费某种幻想,而不是内容和服务本身。”看到这句话,我骄傲地拍了拍胸膛,幸好我不是这种人。我应该是朋友当中“手最小的人”,好看的衣服只看不买,美味的食物只闻不吃,不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存钱从节源开始。
双十一刚过,也抵不住双十二的消费热潮,到年前,产品应该又会大减价。到那时,你还会消费吗?王老师一语中的指出,“我们的生活建立在‘我需要’的幻象之上,生活方式是一群人共有的幻象。幻象推动消费,消费拉动生产,这就是经济。”意思很简单,比如你不需要羽绒服,但商家为了让你买它,而营造出你需要羽绒服的假象。认清楚这一点,我们对物质的焦虑应该会少几分。
除了时间和焦虑,还有一种焦虑,那就是对假象的焦虑。比如,公司竞争很大,你担心自己被焦虑,而产生一种焦虑感。这就是一种假象,公司已经把你辞退了吗?并没有。你主要是没有信心,造成心里没有安全感所产生的痛苦,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执行,便能扫除这种焦虑感。
在《创新化生存》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讲的都是“行动”,王老师说日常普遍的事实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焦虑并不来自行动,而来自想象。比如,冬天早上,你焦虑的是起床太冷。一旦起床了,你的焦虑也就没了。的确,对抗假象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动。
之前我有段时间就有这种对假象的焦虑,经一位朋友的指导,她让我清楚自己究竟在困惑什么,明白该怎么做才能扫除这种焦虑感,方法非常好。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可以豆油我,我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现在,你应该会明白为何我说这是一本帮你“护住念头”的书,王老师写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告诉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它们,比如,为什么大数据很难孕育灵感与智慧?为什么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为什么情感比问题本身更重要,等等。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路径后,我们的对事物的认知将会焕然一新。这是一种创新,我收获很大,所以花了很大篇幅来写,但这本书的重点却是创新之法。
创新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立即行动”外,通过讲故事,改变理解的角度,拥有同理心,创造情境,等等等等。可以把这些方法总结成五个词语: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我眼中的王老师是个有趣且博学多才的人,他指导我们要多维度看待问题。所以,这是一本能让人变聪明的书,变得自自在在的书。虽然这本书不能让你的生活和工作立即变好,但至少能让走在路上的人更有方向。我打四颗星。
《创新化生存》读后感(三):什么?敲敲打打的修补匠都是创新,你没搞错吧!
看完书,画笔记提到创新,你能想到的是什么呢?
一群科学家埋头苦干发明的新技术?一帮广告人加班熬夜制作的新策略?还是一群小朋友玩游戏用的新角度?甚至那些不起眼的修理匠?
你可能要问,为啥修理匠还跟创新这样看起来高大上的创新沾上了边?因为修补匠懂得如何即兴发挥、适应和迭代,他们遇到的情况基本都是新情况没有重样的,也不受限于旧的计划呀。
一张老茶桌每个人对创新理解不同,但不妨碍我们对它有个具体的描述,用新的方式方法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获得新的,乔布斯设计的苹果手机,马斯克设计的特斯拉汽车都是。
《创新化生存》这本书是一个老师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的总结,从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五个部分来讲述如何在创新中运用提高思维角度,获得更多思考的切入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创新的结果。
《创新化生存》作者王可越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研究导师,美国爱默生学院访问学者,设计思维创新资深导师,与国内众多著名企业与合作解决商业与社会问题。著有《设计思维创新导引》,译有《创意风暴》等。
我们现实中最大的焦虑不是来自行动,而是来自于对行动的过多想象,像一个创造型思考者那样生活,不仅可以通过尝试和行动带来经济回报,而且可以带来快乐、充实感、目标感和意义。
一、创新来源于对现实细致地观察和思考,那些让你不舒服不满意的地方就存在新的商业空间和机会。
观察和思考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到陌生的环境里去,换个角度,用不同的角色体验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写字吃饭用右手,换另一个手会怎样?于是就有专门为左撇子设计的餐具。比如你去到欧洲,他们经常会问你怎么晒黑的?你一听到感觉会生气,谁黑?你才黑!我虽然不白,也不至于用黑吧。不过,当你听说欧洲人当地人以肤色黑为美,并且他们赞美你跟你讨论,用了多久才晒到你皮肤这个黑色的,你就不会大惊小怪了。因为那里的人们是喜欢黑色的。不像亚洲人以白色为美,认为一白遮千丑。
所以,导致欧洲的化妆品店里,他们的防晒产品除了防晒伤外,还有的功效就是怎样让晒出的肤色保持时间长。那里的人用粉底或粉饼,都是用比自己本身肤色深的颜色,而中国刚好相反,用浅一号的颜色。
你看关于肤色的一个问题,就能看出文化的差异,进而导致商业的差异化策略。创新就是从这些细微的场景出发就能得到不同的观察和思考。
二、从玩开始,到演结束,谁说我们不是在游戏人生?创新教你从玩家变为创造者,摆脱机械单一的重复,体验跳出舒适圈,主动探索和自我实现的意义。
英语中“play”的意思有:玩、玩耍;还有参加、合作; 显现、扮演、演奏等含义。过去一千年最伟大的创新之一或许是——幼儿园,因为1837年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在德国开办的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不单单是一所幼儿学校,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会玩,可是越来越长大,玩的天性被埋没了,演的机会越来越多,最后我们会迷茫,到底我在演谁?为什么我要演他/她?
科技越发达,我们可以玩的越多,可是玩过之后,我们获得了短暂的快乐和刺激,却得不到深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创新者角度会让你主动思考问题,关注切身感受,并且关注他人,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充实感。
如果你是个不满足于舒适圈的人,那么主动探索和思考将是你变为创新者的特质之一;如果是行动派,那么创新者会是你的同伴。
三、经过实践的案例,可以借鉴成为你手头的工具。文中很多的案例非常有意思,如果你是家长可以带孩子动手做一做,如果你是老师、培训师或课程开发者都可以在课程活动的时候借鉴。
比如用矿泉水瓶做小船,不仅可以废物利用,还可以同时学到很多浮力、面积、体力、动力、摩擦力等物理知识。
同时,书里还有很多在标注里提到的有意思的公司和书籍,都可以作为资料和素材,扩充进去补充到自己的素材库,为我所用。
书的设计比较有特色,红色的边,比较醒目,在陈列摆放的时候能够有很好的识别性。
如果你是学生,不想以后做流水线般的工作,如果你是老师想看看同行都是怎样鼓励和启发学生的,如果你在职场遇到迷茫不知道要去哪里,欢迎你翻开这本书,其中的观点会给你一些启发。
《创新化生存》读后感(四):普通人如何实现创新化生存?
这本书书名是《创新化生存》,副标题是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在我来看,这其实不仅仅是一本教人创新的工具书,而是让人提升见识、刷新认知的一本书。道理也很简单,认知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同时有,才能真正促使一个人作出改变。就像作者所说,创新化生存,首先要唤醒个体的思考。唯有不断地用头脑思考,从心灵感受,以热情尝试,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
作者从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创新化生存。
反思:质疑理所当然,揭示并讨论真问题。在做任何事之前,提问“为什么”。 感受:带着问题进入真实世界,真听、真看、真感觉,开始发现之旅,感受到更丰富的内容,看到被广泛忽略的信息。 洞察:穿越现象,看到实质。理解人和情境的复杂性,结合关系矛盾,聚焦问题的突破点。 创意:打开想象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提防调入俗套的陷阱,探索新的可能性。 行动:从一个小目标开始,用行动思考。尝试、失败、再尝试,不断的行动是创造力确认的过程。今天的分享不从这五方面,我们换种方式,分享几个有趣的点。
1 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哥伦布首次登陆华特林岛,岛上的印第安人看不见尽在眼前的巨大帆船。这些印第安人惊奇于欧洲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他们最后得出结论,哥伦布异性是从“云端上下来的”。
那么大的帆船放在印第安人面前,他们却“看不见”。其实并不是他们眼睛有问题看不见,而是他们不认识这个东西,更不知道它是干嘛的。所以,他们脑袋里没有“帆船”这个名词,更不知道这是个可以在海上航行的交通工具。
我们也是一样,每天接收很多信息,信息是一样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能接收到的信息又是不同的。因为,人们通常只能看到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其实,那些未知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和了解的,但是,这些对我们有用的却总是容易被我们忽视。
有句谚语说,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的东西看上去都是钉子。如果我们只是单一路径上学习知识,我们就很容易成为那个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的人,我们往往只想着让锤子更大。人越长大,越偏执,通过锤子,我们只能看到世界的一种可能,我们却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全部真相。
当我们只凭借自己了解的一点真相就当成是了解了所有真相,这样做决定的后果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当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要创新、我们要跨界、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见识的原因。刚开始,我们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必须握着一把锤子,但是如果只有一个锤子,我们的世界就剩下钉子了。一旦,世界上不再需要钉钉子,我们就只是拿着个锤子却找不到饭吃了。
我们看现在的社会媒体,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人们越来越只能看到自己看过的东西。比如在今日头条你浏览了一个育儿类的文章,接下来,它会给你推荐更多的育儿类文章。在淘宝上你买了床,接下来你会得到推荐更多家具。这样看来,现在的社会化媒体,会加剧人的分圈。
所以,我们需要关注自己工作以外的东西,学习一点看起来似乎没有用的东西,或许是实现创新化生存的一步。
2 如何对待我们省下的时间?在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中,讲过人的三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靠出卖劳动力来赚钱。 第二种,靠一份时间卖多份来赚钱。 第三种,购买别人的时间来赚钱。原来很多人都是省钱第一,经过这几年的思维改观,大家又把时间看得更加重要,学会了购买别人的时间。所以,外卖、快递、现代厨房、干货阅读等各种省时间的服务应运而生。
时间剩下来了,但是又被浪费掉了。刷朋友圈、看抖音、追剧等。人们非常舒服地就杀死了剩下来的时间。
结果呢?我们花了钱,却还是感觉自己非常忙,所以还是非常焦虑。如何才能让我们不再时间上焦虑呢?
作者的建议是改变时间的观念。
我们对时间的焦虑是因为我们对“假想目标”的过分执着,我们总觉得事情应该快速进行,而现在却陷入迟缓。
当我们不再追求省时间的效率,啥时间的快感,而是思考如何提升时间的质感,挖掘时间的内在品质。我们就能通过对时间的洞察,拓宽时间的价值。人也不容易因此而焦虑。
3 行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夜里千条路,早上起来依旧卖豆腐。很多人心里下了很多决定,却一步也没有踏出去,结果,就只能是活在梦中。人也一直焦虑而不可自拔。
其实,焦虑并不来自行动,而是来自想象。
自媒体很火的时候,很多人看着别人公众号赚钱都纷纷来了公众号,可是迟迟写不出第一篇文章。总是想着等自己水平更高一点再写,结果一拖一年半载就过去了。眼睁睁地过了红利期。
作家要从第一个字开始写,做什么都必须有开头。我们普遍的问题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人的意义是人的行为创造的,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没有意义。很多事情我们做之前我们是无法预料未来的,比如我们的工作,每天我们都在重复做一些事情,很多人觉得很没意思,于是偷懒耍滑,而有的人虽然也看不到这些琐事的意义,但是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结果就在这些琐事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当一个机会出来的时候,平时做得更多的人得到了机会。
这就是他的行为创造出的意义,可能在一开始,他本人也并不知道。
在具体做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坚信“我能”。
如果连这点信心都没有,那么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我能”就代表了内心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的决心,也因此更加容易成功。
生命的本质是尝试。
“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做不做是人的选择,成不成则有时机的因素。这跟我们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一样的道理。
寻找还是等待,尽管结果可能一样,但是意义却完全不同。出发,就意味着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意义之路。
《创新化生存》读后感(五):《创新化生存》序 用行动对抗焦虑的逻辑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讲过一个关于火鸡的故事。
饲养场的一只火鸡发现,每天上午9点主人前来喂食。火鸡并不急着做出结论,而是通过累积观察掌握了上午9点喂食的规律性证据: 无论晴雨,无论冷热,无论周末还是平时,各种情况下的观测数据都是一致的,足以归纳得出结论:“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 可是,就在圣诞节前一天的9点,主人没有给火鸡喂食,而是将它杀了做菜。
另一个故事是来自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探讨的“黑天鹅现象”。
17世纪之前,欧洲人在看了成千上万的白天鹅后,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澳洲,发现这里居然还生活着黑天鹅,“啊,世上原来还有黑天鹅存在”。“天鹅是白色的”的信仰立即崩塌。
我在企业和大学讲课时经常提到“火鸡故事”和“黑天鹅现象”,并以这两段故事让我们思考当今时代的不确定性。
最近10年,难以预测的事件发生的频率及可能性越来越高。令人顶礼膜拜的创新模式,短短几年之后就成了反面典型。一本书还是新的,其中的案例却都死了。创新培讲师、作家需要不断更新案例和说辞,随时提防“心灵鸡汤”过期,甚至变成毒药。
“火鸡”或“黑天鹅”之类的意外已成为常态,并随时制造着颠覆性的影响。
当今时代最大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坚信不疑并全身心投入的事业,都有可能被瞬间颠覆。
最近几年,我先后去美国和德国访学,目睹世界各个角落都在发生变化。然而,如今在中国的变化则要强烈得多。
来自美国、德国的合作伙伴,每次到中国都会发出感叹:简直难以置信!国内快速涌动的创新气氛,让他们印象深刻——微信、微博的产品设计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移动支付、APP地面推广,席卷每个大街小巷。
对中国人来说呢?就不仅仅是“印象深刻”那么简单了。我们都在旋涡中搅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在商业领域,新发明瞬间颠覆了旧秩序,比如微信抢走了电信的生意,诺基亚从自信爆棚到彻底失败。
在职业领域,新思想颠覆了旧经验,很多专业问题却用非专业方式得以解决。
在学习领域,大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毕业时可能一大半已经过时了。
我经常对学生和客户开玩笑说:“创新,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不确定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生存。只有创新者才能不断应对新问题,酝酿新办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行动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
用创新实现自我救赎
学会“创新化生存”,也许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400年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 :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的丝线束缚。但我们老是犯这种错误,老是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我们经常编出简单的理由或故事来解释我们尚不知晓(而很有可能是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复杂事情。
400年后,技术发展带来的颠覆性更切实。比如,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代替了一半人的工作,你是失业的,还是有工作的? 在世界的分工形态中,你的价值何在?如果你没有价值,又如何获得幸福感?
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在从获得温饱和安全感的阶段,上升到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阶段。
诸如“佛系青年”的流行,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焦虑的自嘲式表述:理想目标离我越来越远,那就让我先休息一下。
不过,搁置的焦虑并没有消失,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强烈。我们都踏上了一台时代的跑步机,如果不持续奔跑,只怕就被甩下来。
唯有创新化生存,才是人类的救赎。创新赋予人意义,让人们不再局限于自我,不再孤独。在不确定的时代,创新不是选修课,而是自我救赎的必修课。
在创新的逻辑下,解决焦虑最好的方式是尝试和行动。
创新是探索的,而不是回顾的。
创新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而不是解释合理性的。
创新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
创新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这是一整套积极的人生哲学,能够拯救当下无意义的生活。
设计思维
在历史上,创新被当作特定人群的“神秘的天赋”。一个天才,比如莫扎特或乔布斯,他们的冒险或搞怪行动,都被视为创造力的表现。而普通人,却只能谨慎尝试,以免得不偿失。
老师会告诫学生们:“要有梦想,但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人!” 长期的自我限定,会让一个人失去创新能力,在既定框架中度过一生。难道你甘心过没有尝试就放弃的人生吗?
唯有尝试创新,才能拓展我们的可能性。创新并不是罕见的力量,而是原本存在的能力。我们只需自我发掘,并持续探索。
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团队从美国、德国引入“设计思维”的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设计思维1创新,这些实践也构成了本书创造力思考的基础。通过设计思维,我知道,创造不是天才行为,而是普通人都具备的可能性。
我们组织了上百次不同规模的创新工作坊。参与者有青少年,也有中老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朋友,有专业人士、高层管理人员,也有职场新人、在读研究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参与者持有不同的创新观念,却通过工作坊实现了相似的价值传递。
通过一系列工作坊,我获得了许多积极的反馈。
参与创新方法学习的资深人士说——
“自己亲手去做了,看到了真正的机会和惊喜 。”
“我平时都是坐在办公室,走出去,带给我们这些产品经理很多大跌眼镜的发现 。”
“这样可以从概念到现实。真是很容易执行的一个创新方法论!”
与此同时,我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感受各行业变化的同时,进一步确认了创新方法的适用性。因为通过创新力导入,大多数人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创新。
创新化生存工具包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怎样提升创新力,实现创新化生存。
创新化生存工具包,包含了创新的五个方面,恰如我们的五个手指,缺一不可。当我们伸出五个手指相互击掌,也是在为创新的成功而庆贺(英文中“give me five”,也意味着“喝彩”)。创新化生存的五个方面各具内涵,又彼此连接。
反思:质疑理所当然,揭示并讨论真问题。在做任何事之前,提问“为什么”。
感受:带着问题进入真实世界,真听、真看、真感觉,开始发现之旅,感受到更丰富的内容,看到被广泛忽略的信息。
洞察:穿越现象,看到实质。理解人和情境的复杂性,揭示关键矛盾,聚焦问题的突破点。
创意:打开想象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提防掉入俗套的陷阱,探索新的可能性。
行动:从一个小目标开始,用行动思考。尝试、失败、再尝试,不断的行动是创造力确认的过程。
在这五个方面中,反思与洞察是富有理性色彩的,感受与创意则充分体现了感性,实现创新化生存,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相互配合。
创新化生存的另一个意图,是让创新力回归“原本”。创新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教育、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通过思考这些关键概念,读者会因此获得创新的常识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
反思:不断自我审视、提问,调整生活与工作目标。
感受:与外部世界持续互动,让我们真正活着。
洞察:锁定关键点进行简化思考,把握机会。
创意:相信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让脑子不偷懒。
行动:边做边学,敏捷行动,快速改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回归常识的创新,从审视自我开始。我们接受了专业训练,却过度依赖特定的学科工具。那么,如何超越工具呢?我们观察时,是否漫不经心地漏掉了大部分细节?是否视而不见?我们理所当然地崇拜天才,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将自己的平庸合理化。“创新化生存”的观念强调 :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灵光一现”发生之前的发现,以及灵感来临之后的行动,不断自我启迪、自我磨炼。
普遍存在的创新障碍
在成为大学老师之前,我从事过各种类型的创意性工作,包括媒体、广告、写作、制作、研究等领域。这些经历也是我反思创新方法的基础。在工作中,我发现了普遍存在的创新障碍:
• 自以为是,自我封闭,秉持先入之见
• 迷恋数据而不屑于观察真实生活
• 缺乏理性分析能力
• 想到第一个点子就停止创意
•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寻找各种借口
• 不承认失败是创新的一部分
以上现象可总结为两种倾向:第一,孱弱的感受力让心灵枯萎,只剩下干瘪的数据和理论推导。比如将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骤,学习和工作都仿佛是流水线上的装配活动。第二,非理性的情感宣泄,贬斥理性思考,无限度的自我抒发,毫无思考或行动重点。
对于缺乏感性,英国作家托马斯·德·昆西指出:“无论思考力多么有用,多么不可缺少,单纯的思考力是人类心灵中最低下的能力,并且也是最不可靠的;但是大多数人却除了思考力外什么也不依靠。” 为此,他举的例子是,请某人画一条街道的图,思考力压制了他的眼 睛,他会画一条水平线。
缺乏感性信息的输入,思考就会变得十分匮乏。在发达理性的背景下,尤其在一切数据化的背景下,强调右脑的感性就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对于后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情况,在我平时接触的艺术类学生中尤为明显。艺术思维的极端是:鼓吹自我表达,认为不受干涉的表现是天经地义的。他们排斥理性步骤,讨厌规则指引,似乎理性是“反艺术”的。然而我必须强调 :一切形式,都是对情感表达的 规训。不加限制的自我抒发,甚至是有害的。对于艺术学生而言,需要理性思考,对感性进行反思,选择更合适的创作方向,让创作更锐利而不是“顺其自然”。
因此,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提升创新力的方法是要加强理性。而对于理性思考的专业人士、管理者等来说,则强调感性。
过度强调理性,会丧失感知新东西的能力。过度强调感性,又会陷入自以为是的混乱。所以,“创新化生存”强调平衡的创造力。
跨界的创新之路
即使在食不果腹的石器时代,原始人也会在岩洞的墙壁上留下稚拙的创作。在工业时代前期,有些人冒着机毁人亡的风险,也要不断尝试飞行。
可以说,人类历史也是一部创新的尝试史。创新也许是最复杂的人类行为。创新是伟大的,而人要为自己,也为世界做出改变,将思想、点子转化为创新实践,这就是所谓万物灵长的骄傲吧!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人要自我实现,得到关于存在的终极价值感,只能通过创造性活动。创造所带来的快感,远大于其他。” 因此,我们通过创新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命力量。
创新究竟是什么?根据我的定义:创新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创新力施展的过程中,理性呈现为意志力——我要做什么? 而感性则体现为“爱”——对世界的关切。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循环,最终汇聚到行动。这就是创新力的全过程。
最后谈谈本书的写作。本书的主题是“创新”,重要特征是“跨界”。读者既能够读到艺术、人文方面的案例,又可以接触到当今世界的商业和科技思潮。我相信,当前时代所发生的任何创新,几乎都是跨界完成的,而人要具备跨界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具备完整的创新力。
说明一点: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思路,为读者开辟可能的视野,而不是给出确切的答案。
创新化生存,首先是唤醒个体的思考,或者说“创新之心”。
唯有不断地用头脑思考,从心灵感受,以热情尝试,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