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 90 后就要 30 岁了,即将步入而立之年,这帮被群嘲的人有什么冤屈要说,《90 后 30 岁倒计时系列》这周继续讲给你听。
上周纪录片导演 Kiva 讲了讲对生命限度焦虑,这周来剖析自己的是思远君。
思远君,1990 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单向空间前图书采购。大二那年退学,怀揣着诸多文艺青年共有的梦想,在出租屋里开始了自己长达十年的北漂生活。目前,还不到 30 的思远君已经站在了不少文艺青年梦想的起点,在乌镇拥有了自己的一家书店,也是景区内唯一一家人文艺术独立书店。
书是书店的灵魂,书架上摆什么书,意味着书店的气质;选书的人,就是知识宇宙中的灵魂猎手,决定了书店的底色。思远君就是这样的人,一位经验老道的“知识买手” ,每年他过眼的书数以万计,如何判断衡量一本书的品质,如何塑造拿捏一家店的气质?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然而十年前,他初来北京时,除了一腔孤勇之外一无所有。
我的北京十年
口述:思远君
“你会发现那些被迫走的路,恰好就是你想要走的。”
思远君(1990 年 8 月)
壹 退学
我总希望可以像翻一本旧书一样,读一读我的生活。探究版本的信息,评赞装帧的雅味,随意翻读的篇章段落,意外发现的题签惊喜,萍水相逢的划线笔迹,间也飘散一丝故纸香……
我 2010 年来北京,到明年刚好 10 年整,这误打误撞的 10 年,像是随便“跟着感觉走”。我即将结束在北京的 10 年,准备明年去上海生活,做什么也还不清楚。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就像十年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从大学退学一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前路,总有值得探索的。
十年前,大二的夏天我退学了。我的大学在广州,专业是西班牙语。初入校门我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不应该循规蹈矩,更向往自由和独立。读了些民国史之后,让我感触更深:真正的大学是这样的,真正做学问应该是这样的。我问自己,这一两年我到底得到了什么?跟同学一样,做贸易、做翻译,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大二的下学期,我想好了,我决定退学。
当时来说,一个 20 岁的小屁孩,没有文凭、没有技能,怎么活下去,去做什么事情?同学、老师、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退学,爸妈更死活不同意,你要去干嘛?你退学之后想怎么样?我答不上来。
没有退路,也不知道怎么就有了这个念头,想去北京。一个人到了北京后,我在北大附近租了个房子,白天去听课,剩下时间自己看书。没有退路,我只能通过看书度过那个状态。白天听课,晚上泡书店。渐渐我有了一种真正开眼、懂事的启蒙感。读书让我明白,有这些窗口在了。想要更多了解的时候,我可以爬到窗口去更仔细地看。
2011 年之后,我想要去外面看看,去了国内一些城市,最后在大理待了大半年,在青旅做义工,同时学习怎么打理一家客栈。在外面总能遇到形形色色厉害的人,这跟我前一年看书的状态完全不一样。看书是内在的思考,出去之后是外在的观察,人际交往、视野心态、动手的技能都增强很多。
2012 年我回到北京,经朋友介绍应聘上“万圣书园”里“图书采购”这个岗位。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起步,这里的专业采购训练与学术熏陶也让我受益至今。
贰 从选书到开书店
万圣书园是一个很专业的学术书店,我去了就直接做图书采购。在一个专业的学术书店,做最专业的工作。我前几年看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书很熟。对图书采购来说,首先是商业行为的判断,书能不能卖,符不符合这个书店的气质?这不是用个人的阅读喜好去判断,而是给书店的内容去定位。
我这十年来做的最主要的工作,便是选书买书。与书打交道是我的日常工作,也是我生活的色彩源泉。回过头来,一切基础正是我前两年不自觉的阅读打下的。
买的书多了,我的视野慢慢扩散到了旧书上。旧书是另一扇窗口,新书只是当下这一个时代的,而旧书却是积累了很多个时代的,更辽阔,更有趣,我便跳槽去了孔夫子旧书网,做的依然是选书的工作,选旧书的工作。在那里我知道了更多旧书行业的状况,古籍旧书的版本学问,市场动态,各年代各类别的旧书门径,题材内容,买卖技巧……不一而足。买旧书的时候,看到旧书摊边上的老瓶子老相框也很好看,顺便把这些也买回来,我便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些老物件。
思远的收藏:小仲马手迹
在孔夫子工作两年左右,我就到了单向空间,还是做图书采购。在这边不断认识新的朋友,不断打开新的窗口,这一切让我越来越有好奇心,越来越有探索欲。接触的边界越大,未知的边界就更大,吸引我往那些空白的地方去挖、去看,最后形成审美。
思远的家
作为一门如今已式微的手艺,图书采购的本质就是审美的判断力和把控力,凭知识、经验、感觉判断书的思想内容、装帧设计、销售状况……各方面都是审美的把关。首先要熟悉书店里大部分书的品种,这本书店里有没有进过,大概卖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哪家出的……有了整体概念之后,才能拎出所要的各类信息点,汇总成精确的数据进行把控,形成一套自己的书籍学科体系,而经这样筛选之后的图书,自然能匹配一家书店以及读者的审美要求。
现在的我,与合伙人朋友合作在乌镇开了一家书店,这是我 30 岁前最重要的转变,很艰难也很偶然。乌镇景区有意开一家书店,朋友便找上我一起去谈,看场地、谈方案……前后不到一个月。对我来说,虽然在单向的工作也是我喜欢的,但最终项目定下后,我便决定辞职,全身心投入到开店中去了,在机会真正来临的那一刻,果断往前迈那一步,这一切大概就是书缘吧。
可能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开一家书店是一种极为理想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面对的是无尽的琐碎。
从项目的谈判,到空间的装修、再到书店的整体定位、书柜道具的规划制作、图书文创的商品进货、店面大大小小的视觉内容、灯光照明陈列美化的调整、主管店员的招聘培训,以及书店的运营管理……从无到有的每一个细节步骤,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其中,这些还只是开书店的一小部分。选书这门手艺,仅仅是在开书店所需要的无数手艺中,最基础的一门。其他的手艺,我才刚开始学习。
乌镇书店
叁 未来的老派
以前我会为了搬家凑个房费这种事情极度发愁,现在回去头看看过眼云烟,但在当时,这事会要你的命。人生会遇到特别多这样的事情,你会发现不过如此,那些你被迫走的路,恰好就是你想要走的。
以前我穿衣服是穿运动风的,通过工作,慢慢接触到旧书,接触到古着,看到以前那些老照片,我开始认同这种美,哪怕是看一部老电影,某个不起眼小细节都会让我共鸣。就像《海上钢琴师》里,小号手送给 1900 自己的大衣,我想这就是物品的意义,这一个老派的人。
电影《海上钢琴师》
为什么我喜欢古着?因为它好看且耐用,甚至能穿一辈子,这是物质层面的意义;但当我要与你进行生离死别的时候,可能我们下半辈子再也见不到的时候,这件衣服我送给你了,这是物品对于人的情感意义,我的旧书、旧货爱好努力以这个标准去参照,这才是意义,否则只不过是贪恋这些东西而已。
通过工作与爱好,我希望建立更高的美学追求和情感追求,更多对历史与时代的思考,能做一个我所向往的、旧时代里的老派的人——对生活、对物品、对人,都报以赤忱。
收藏,说白了是让自己有意义,它培养对美学的判断,帮助人在各个方面举一反三。我觉得自己很薄情,对社会缺乏关心, 对亲人、对师长、对朋友、对爱的人,我都应该更热情,但我并没有,我只是独善其身,有没有“善”都不知道,我只是“独其身”,没有过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维护日常的关系。大部分时候,我只是自顾自地走。
但上一代人、上一个世纪的人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我内心向往他们那种老派,我在努力做一个老派的人,我希望面对我的工作,我更有耐心,人际关系上面,我更加慷慨。我希望我的为人处事、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关怀或者理解,能发自内心地去践行。
慢慢的,我就想开一个理想中符合自己风格美学的店,把对旧时代的收藏,实践成自己的日常,现在做书店,正好给我很好的经验积累。
肆把理想过成日常
我曾经问自己在北京的十年,值得吗?现在回首 20 岁,我想大抵是可以有个交代的。
20 岁时我想,接下去是我最风华正茂的十年,我应该过得非常浓墨重彩。十年后的我应该财务独立,可以去做学问了。 我的理想之一就是在大学做学者,看看上个世纪人们的思想、风格、美学、文化娱乐,因为这是最精彩的一个世纪。
思远的收藏:毛姆签名本
我知道其实 20 岁在大学做学问是最好的,越往后做学问越难,但我没有这个本事。我也曾想象, 30 岁时自己就能在上海老洋房里开一个复古旧书店了,但也许我要 5 年后才开出来,或者 40 岁以后才开得出来?这可能就是我错失的契机。说明我没有踩准这个点,能力和决心还没有匹配。
说实话,我没有达到我真正想要的 30 岁的高度,现在我一分钱存款都没有,还搭了好几十万进去,也没什么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事情。大家看起来觉得你日常很丰富很斑斓,但其实是平淡的,你就是在做一份做了好多年的工作,只不过业余时间比人家多玩了一点东西而已。没有什么壮丽的、值得吹嘘一辈子的事情,能在自己的履历中写在第一位的事情。
我能给自己的安慰就是,也许我把别人理想的生活过成了日常,我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事,正是 20 岁的理想——开一个书店。尽管现在它让我焦头烂额,但我终究很幸运,以前那些感觉都对了,都恰好碰上了。虽然是看起来按部就班的、平淡的二三十岁,所有的业余爱好一直在坚持,但就像胡适说的,日拱一卒。以前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后来都会派上用场,用不上也无所谓,没什么损失。相对我 20 岁想要的那种生活,我没有愧对于当时的选择。
市集出摊
接下来我计划去上海, 35 岁左右在老洋房里开我理想中的复古书店,里面有旧货、有古着,40 岁实现财务自由……但也有可能两年之后,店开不下去了,要想方设法去还债,也有可能跟现在差不多,是之前生活的一个延续,只不过换了一个城市而已。不同的可能性都有,但我不去害怕,也不去过多预测。别去怕万一,我愿意冒这个风险。谁都有万一,甚至是千一百一十一。我只做好眼前的事情,比如明天就要还信用卡,现在还不出来,怎么办?承担这份痛苦,每月账单还清楚,事务处理好,书店打理好,销售做起来。想办法去解决就好了。
过去 10 年我不去后悔,下一个 10 年,我不去担忧,不给自己设限,只期望我的店、我的爱好变成非常专业、非常厉害的事情。希望通过 10 年、20 年皮毛的积累,40 岁之后我可以真正去思考一些问题,去做学术研究,填补我大学的空白。
20 岁到 30 岁,我打开了一些窗,看到了一些景,也做了一些事;但我的下一个十年,一定会更精彩。
在时间的手里,没有什么会永远不变。谁又知道今天的选择会如何影响未来的自己?
即将“三十而立”的第一批 90 后,在通向未来的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未知”,人不能预测下一步踩在哪里,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年究竟是波澜不惊,还是风生水起。
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脚下每一步,生活的每一天,经历的每一件事……认准内心的指引,都有切实的可能去改变未来的方向。
思远, 非典型瑞幸咖啡 90 后用户一枚,在改变中坚持自我,选择自己最爱的。被问到偏爱哪款咖啡,他眼里 30 岁是焦糖拿铁, 往苦涩微醺的生活里加点料,不是猛料,是略甜的料,那甜度刚好,是焦糖的味道。生活也是如此,不畏惧过往的限制,不怀疑当下的变化,拥抱更新、更好的选择,让包括喝咖啡在内的一切事情随心出发,让一切变得简单、纯粹、无负担。90 后值得当下做一次勇敢的尝试,就如同思远、以及更多年轻人一样,抓住现在的想法、今天的机会,趁热打铁,别去害怕,别给自己的不愿改变找理由,也别给自己的勇敢设限。
无须为现下焦虑,也不必为未来烦忧。别怕人生无解,只要听从内心、趁热打铁,在“解答”人生的过程中,未知的精彩才会不期而遇。
2020 快要来了,欢迎本届 90 后朋友都来说说心里话:
未来十年,你最想趁热打铁做点什么大事呢?
所谓“趁热打铁,多喝拿铁”,我们将从留言中选中 10 位,请每人喝 5 杯瑞幸咖啡,让我们一起举杯,致敬 2020 年。
上一期获得瑞幸咖啡电子券的 10 位朋友(@小蒋蒋、@萤火虫、@Claire、@陳無憂Ria、@思敏Simone、@自渡。、@Wanderer、@spider阿Q?、@午后。的猫、@Moe),请注册瑞幸咖啡,在微信后台留下你的手机号,等待香气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