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泪而泣的读后感10篇

  《无泪而泣》是一本由[以色列]吉迪恩·格雷夫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8,页数:5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泪而泣》读后感(一):简说《无泪而泣》以及书中并没有看到太多人性

  早上10点下楼取快递,拿到这本书。正好要等一个会议结束,当时估计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我就索性坐在会议室旁边的沙发里翻开了这本书,结果,一直看,看到会议12点多结束也没有起身,一直看到下午1点半,也没吃午饭,看完了。

  强烈警告,书的内容极为残酷,我没吃午饭是因为吃不下。有些被眼睛不幸看到的句子,真想一辈子都不会看到啊。但也恰恰是这种残酷使我觉得必须要面对。

  例如纳粹让犹太母亲自己选一个孩子送到集中营;例如有个处理尸体的犹太人无法承受跳进了焚尸炉;例如打开毒气室的大门看到尸体叠加在一起,面容恐惧,皮肉变色,而在二十分钟前他们还都拥有鲜活的躯体,现在就要用工具把这些尸体一具具弄开,把金牙带着肉拔下来,用钳子把戴着戒指的手指弄断;有时会发现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姐妹;还有一次是成批专门处死几百个儿童……

  这些供词都是由犹太人提供的。他们就是大屠杀时那些被挑选出来负责维护犹太人秩序、毒死之后去处理尸体、拔金牙剪头发、把尸体进行焚烧并敲碎大块骨灰的“特别工作队”成员。现在的历史已经很清楚了,很多犹太人被屠杀时,直到死前才知道自己会去死,而这些特殊队员,却是从头到尾掌握着这些秘密。所以,绝大多数队员也陆续被处死,但也有极少数幸存者。

  本书就是对这类人群的研究、访谈。书的第一章是必读的,具有学术的严谨性,整体回顾了这个人群的情况,他们当时是如何生活,如何有着相对优裕的物质条件,如何谋划起义,如何喝醉酒等等;同时探究了这类人群当时为什么会做这件事,又是如何做下去的,他们在战后是怎么看待自己的那段历史,以及提出最根本的问题:如何看待人在这种极端的、地狱般的处境中的反应?

  书基本上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简单来说,就是在这种极端非人、人类历史上空前恐怖的境遇里,人性、道德都是失效的,没有意义的。所以,对这些人进行道德谴责或是批判,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人有不同的活下去的理由,所以也有人在每天处理同胞尸体时活了下去,反而在得救后自杀。总之,这里面的困境,已经不是能够用人性、道德来形容。所以,矛头、反思要指向造成这种罪恶的因素。

  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体制性罪恶。这个词太过简单,似乎没有冲击力,但实际上,体制性罪恶远比人性的罪恶要邪恶。而造成的罪恶或许有大小轻重之分,但性质是相同的。

  书除了第一章外,其余部分是对幸存者的采访,有一些内容是重复的。这是因为,多数幸存者是1944年才被送过去的希腊犹太人,也就是说早几年来的基本死光了。而希腊犹太人又是犹太人群体里当时来说个人素质比较高的一批。这些专访,我看得不是那么仔细,反而重点看了他们战后的生活。

  每当我设想,假如我当时……然后思绪就停在这里,不敢去设想。

  为什么不反抗?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尽管作者认为,去苛求他们没有反抗,同样是缺乏意义的;而且,也不是没有起义;也有人宁可马上去死也不担任工作队员。

  但我觉得,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起义,实在太少了;书中记录了一个细节:来了一批新犹太人,其中有几个是美国人,阴差阳错被送到了集中营而不是瑞士,其中有个美国女人意识到了要死了,立刻就动手,抢枪,打死了一个党卫队员,最后被绞死。

  这是极少数被记录下的反抗,可能有许多反抗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有,就证明,在这种绝境里,反抗是有效的。几次起义期间,大多数犹太人囚犯也很冷漠,没有伸出援手,导致起义失败,这恰恰说明反抗的有效性。在这种境遇里,呼唤道德、人性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只有反抗。在非人的环境里,反抗是人之为人的唯一方式。

  《无泪而泣》读后感(二):没有眼泪,也不再有欢笑,他们只是活着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有一只“特别工作队”,他们是德国人的奴隶,被迫做着帮凶,赶自己的族人进毒气室,清理焚化他们的尸体。这本书是对“特别行动对“幸存者的采访,比地狱还可怕的反人类恶行,一点点被重建、展现。

无泪而泣暂无评分[以色列]吉迪恩·格雷夫 / 2019 /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幸存下来的这些人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抹去根植于内心的悲痛。在隔离和集中营中,他们不能把情绪表露出来。很多人在重获自由之后,才意识到他们经历的灾难有多么可怕。对他们之中很多人来说,意识到这一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特别工作队的前队员们经历过无数的暴行,也目睹了犹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的所有环节。

  对他们来说,重新回到一个自由的国度,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要比其他人更艰难。他们在死亡工厂里待了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时不时还把在那里的亲人的尸体焚化成灰,可是这些苦难好像还远远不够。在战争结束后,别人对他们亲历的磨难满是猜测和怀疑。而他们又不得不应对这一切。那些曾经试图记录这段历史的人,甚至被怀疑已经疯了。

  作者在这本书里收集到的目击者的证言清楚地表明,但特别工作队的前队员们想向亲人们倾诉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的时候,总是面对着很多的问题。

  遭到大家的怀疑后,他们就宁愿对一切都闭口不谈。想开始新的生活,某种意义上这也有利于他们淡化自己关于奥斯维辛的记忆。在许多人而言,这真的可以起到治疗作用。找份工作建立家庭,试着愈合内心的创伤,这些需求对他们有所帮助,至少能在白天让他们压抑著那些悲惨的记忆,不去想集中营中的种种恐怖往事。

  特别工作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工作是流水线式的:从囚犯运达集中营开始,到抛洒骨灰结束。流水线杀人要计算损益,寻求最高效率,德国人琢磨以后,敲定一个焚尸炉燃烧效率最高的是一个男人+一个胖女人+一个小孩。女人的体脂率比较高,女人身上滴下的油脂,可以助燃其他两具尸体,大大降低燃料消耗。接到这样的指令,特别工作队的人就默默把尸体分区,从三堆中各取一具,摞起来烧进去,再无声取骨灰。

  其他环节也是如此,高效、简练,这么工作着,一天又一天,直到德军被迫撤离,“特别工作队”眼见了德军所有恶行,德军原本计划全员解决掉他们,无奈时间仓促,留下了不少活口,一些人扛过了严重的精神折磨,默默继续生活着。

  读这本书已经不是震惊,而是卡死的感觉,想知道后续,却因为太过沉重翻不下去,每一页每一段都是地狱般的惨剧,工业化流水线式屠杀,计算着损益表,保证处决效率。

  看了很久终于粗粗翻完了,对“特别工作队”感情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幸存者里PTSD最高发的群体,见过那么多惨无人道的屠杀,竟然还被迫推进了这个进程,他们以后的人生,不再有眼泪,也不再有欢笑,只是还活着……

  《无泪而泣》读后感(三):《无泪而弃》书评——即使身在地狱 也会闪耀人性之光

  对于大屠杀的历史,一直是我不敢触碰的层面,因为直面痛苦死亡,会让人有一种不可承担之重。不管是南京大屠杀还是犹太大屠杀,曾经当然在极度的绝望恐惧之下,一定是他与死神离得最近的时候,也是与上帝离得最近的时候。与大屠杀的幸存者通过文字进行交流,一种感同身受的痛苦会顺着文字中的思绪蔓延开来。这本书真实完整的还原了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工作队。

  本书采用的是社会学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与调查,以当事人的视角回顾特别行动队在集中营中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仪式等细节,甚至还有他们与纳粹党卫军近距离交流时的内心感受城的细节,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人性之书。

  历史存在于细节中。60000000人——我们只如果看到这一些庞大而抽象的数字,很难想象集中营中小孩儿,少女,母亲的死亡是一种怎样的情景。特别行动队成员处理自己亲人尸体时,看到儿童挣扎求生时,看到少女被迫脱光了衣服,集体等死时,看到母亲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而无力救赎时——只有在这种时候,人性才能在目睹过无数死亡的冰封中激发出来。这本书用个案的方式将它们与别动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来显得真实而残忍。距离犹太大屠杀已经过去了70年,当今天我们逐渐淡忘大屠杀时的惨烈,逐渐的安于身边的和平。“时间是一切的良药”这句话用在大屠杀的事件本身却显得极其的冷漠且不负责任。我们不能忘记在集中营中死去我们的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纳粹曾经的暴行。即使国别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我们同样拥有着生命,同样,应当享受生而为人的幸福。

  通读此书,每一个案例的细节都令人无比的震撼。我甚至能听到当事人在讲授时,逐渐清晰的记忆和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我甚至看到一个案例时能想象出到那个濒死少女绝望而求生的眼睛;想象到毒气室里的空气充满着消毒液夜的诡异的气息,其实还混杂着尸体的腐烂的恶臭。在文字当中能听到孩子的哭嚎。母亲的哀求,粗重的喘息……甚至能听到他们被迫脱下衣服时缓慢而僵硬的摩擦声。特别工作队的工作是处理尸体。他们会用钳子拔掉每一个金牙,用剪刀剪掉女士的头发,再将尸体像木头一样码起来推到焚尸炉里烧掉,最后再将骨灰集中到河边扔到河里。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由人来进行的,而且还都是与死者有着同样信仰甚至认识的犹太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当中,他们的情感逐渐的被淹没在机械的工作中,用他们的话讲“自己已经变成了机器”。甚至在他们逃出集中营之后,也有相当的人存在着严重的精神障碍。看到过太多的痛苦,人的情感已经麻木而且封闭。但是这正是本书的价值。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嘴,他们的眼睛了解这世间最大的恶。也通过他们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知道即使身在无底的深渊中也也依然有人性的光辉。

  本书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知之甚少的特别行动队起义。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斯德哥尔摩效应,尼采:“说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当他们已经把分尸厂的工作变成自己每天必备的一种程序时,在消极冷漠和麻木中,一个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感情的人已经被完全的变得麻木,变成凶残无比的原始人,我们无法想象在处理一个又一个的尸体的过程中,他们还会有怎样的情感波动?但是,他们还是有的,在忍受着痛苦屈辱和死亡的精神摧残中,对宗教的信仰成为他们能够活下去,甚至能够进行起义的精神支柱。“我们这个种族是主宰,而你们的毁灭者和我们一样邪恶。我们不光能摧毁你们的身体,还要摧毁你们的灵魂,就像你们摧毁了自己的灵魂一样。你们这些高傲的人呐!你们和我们一样和该隐一样都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原文94页)摧毁人的精神比消灭人的肉体更能产生长久深刻而不可逆转的痛苦。我们不能仅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我们今天的视角和标准评判他们在集中营中的所作所为。道德的困境,即使是最有知识的思想家也很难。做到两全。活下去,才能让后人知道他们所经历的,他们说看到的,他们感受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对大屠杀幸存者是以道德的暴力和绑架。

  感谢格雷夫教授这样的历史学家,通过还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亲历者的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努力的回到历史的现场。这种追求真相的努力不仅是一个历史学家学养的终极目标,更是捍卫人类社会根本价值——人生而为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因人性而得到救赎。

  《无泪而泣》读后感(四):【品·鉴】极度悲伤只剩麻木

  “即使是现在,回到自己的营房后,我也一点都哭不出来,因为我每天都淹没在鲜血的海洋。一浪高过一浪。你一刻也不可能缩回自己的小角落里,坐在那里为这场灾难哭泣。”——扎曼·格拉多夫斯基

  因为想要去了解和感受关于大屠杀的历史,我看了《无泪而泣》这本书。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是概论,后面七章是对特别工作队的幸存者的访谈。特别工作队的实质是德军从犹太人中选出负责处理尸体的焚尸场工作队。德军在奥斯维辛大量地屠杀犹太人,然后命令特别工作队成员通过一系列程序和步骤毁尸灭迹,试图掩盖大屠杀的事实。特别工作队由犹太人组成,却被迫参与抹杀同族的行动,背负着很多外界和同族的误解。《无泪而泣》这本书通过对特别工作队的幸存者的访谈,真实记录了他们在集中营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为这些“特别”的人正名,也向世界揭露出集中营的黑暗。

  由于德军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所以特别工作队每天都要面对“脱去衣物、毒气处死、拔出金牙、剪下头发、焚烧尸体、收集骨灰再倒入河中”的一系列流程。看着活生生的人变成一捧捧骨灰,难以描述的惨象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德军不希望种族灭绝的恶行被世人发现,所以特别工作队的人最终也会被处死。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一些特别行动队的人逐渐变得麻木,如同机器人一般每天处理尸体,渐渐失去了感觉和情感,行尸走肉般地工作。即使在即将被毒死的人群中或是在遇难的尸体中发现了自己的亲人或熟人,也无法哭出一滴眼泪。

  根据书中的访谈,许多特别工作队的人在第一次面对毒气室中上千具尸体的时候,都是震惊又不敢相信的。震惊和绝望使他们无法行动,但德国人会用暴力和死亡威胁他们进行尸体处理的工作。在高压下,他们日复一日的按照德国人规定的程序工作,久而久之就进入一种机器般地状态;在搬运或者焚烧尸体的时候,他们不会去仔细观看尸体的表情和面部,他们自己也不会有什么表情,不会想什么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工作:机械地、冷漠地。这冷漠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感情或道德,而是因为“当人处于这种极端痛苦的环境中时,他(或她)就会无法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按自身意志去行动的能力也会严重受限,在极端的情况下时甚至会完全丧失。焚尸场的环境就是如此。”甚至在疲劳的焚尸过程中,他们会把手搭在尸体上休息。

  人都有悲伤的时候,哭泣是悲伤的表现之一。面对惨绝人寰的景象,怀揣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恐惧,又要不间断地去处理同族的尸体,作为特别工作队成员的人们心里毋庸置疑是极度的悲痛的。但他们却无法表述,眼泪早已流干。所有的情绪和感情都被压抑并掩埋在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角落,即使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一些人都无法彻底释放。访谈中的他们,没有哭泣,只是平静地叙述和回忆着过去。

  忍受着地狱般地环境,体验着巨大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特别工作队的人们却无法哭泣,不能释放自己的感情。这样的反差我一开始并不能理解,但后来才明白:一是所经历的事物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看似冷漠无情的反应其实是一种本能的结果。只有这样他们的精神才不会崩溃,才能坚持并活下去;二是在随时可能死亡的高压环境下他们只能压抑自己的一切想法和思维,小心翼翼地遵照着德国纳粹的吩咐办事,把自己从人变成了工具。因此情感也被强制压缩隐藏,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积蓄了多少的悲伤,无从释放。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访问了七组不同的特别工作队幸存者。他们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待了几个月以上的时间。每个访谈都谈到他们如何入营,如何进行特别工作队的工作,失去了哪些亲人以及他们如何存活下来。这样的访谈可以从多个人的角度最大限度地还原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真实情况,也展现出不同心态的人是如何去理解这段可怕的经历的。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如同看了七遍不同视角里的特别工作队和他们的工作。这无疑也会给读者带来很大很直接的冲击。

  大屠杀这样沉重的主题是一些作者不愿去触及的,因为事件本身太压抑,太令人悲伤。但是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惨案却不应被忽略遗忘。只有去了解,去铭记,去思考,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

  《无泪而泣》读后感(五):将黑暗当做光芒,将死亡看成希望

  在翻开《无泪而泣》前,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地名——“奥斯维辛”;两个种群——“德国人”、“犹太人”;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个“平庸的恶”——《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段历史——“大屠杀”。不了解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特别工作队”,也无法理解这些协助党卫队屠杀、焚烧同胞的人们,通过罪恶获取了什么。

  《无泪而泣》提供了一条途径,扫去时间在历史上涂抹的厚重泥尘,将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搬到译本能够抵达的每一寸土地,让人们窥见地狱一角,去思考那场苦难中更为细微而复杂的部分。

  “特别工作队”的说法于1942年9月正式使用,1943年最终成型。队伍由奥斯维辛-比克瑙这座巨大的“死亡工厂”里的奴隶组成,几乎所有任职囚犯都是犹太人,他们在灭绝过程的特定环节中执行着不同的任务:

在脱衣室接收新囚犯,让囚犯脱衣,在他们离开后清理留下的衣物,毒气释放完毕后把尸体运到焚尸间,收集贵重物品,剪下死尸头发,拔下金牙,用焚尸炉把尸体焚化成灰,敲碎残余的残骨,倾倒骨灰。

  做着这些工作,协助恶魔屠戮同胞,“特别工作队”难免为人憎恶。以另一视角看待阿道夫·艾希曼等纳粹残酷行径的汉娜·阿伦特,都认为“特别工作队”背负着深重的罪孽,这些灭绝人性、为党卫队服务以换取舒适生活的队员们,给自己的同胞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战争结束后,仅剩的“特别工作队”成员在扑面而来的责难下,不敢跟任何人提及自己曾经的“身份”,毕竟他们在被迫工作时,就曾被认定为纳粹刽子手的帮凶。

党委队小队长派了个手下的犹太人来给年纪较小的孩子脱衣服。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给她的弟弟脱衣服。她对那人说:“走开,你这个犹太杀人犯!你手上沾满犹太人的血,别用你的手碰我弟弟。我现在就是他的妈妈,他要死也得死在我怀里。”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特别工作队”都持极负面的看法,直到这部开创性的著作《无泪而泣》问世。吉迪恩·格雷夫聚焦“犹太大屠杀”核心环节的寥寥数人,通过他们的叙述纵览大屠杀全景,以丰富的史料相互印证,去剖析这群特殊的存在。

  格雷夫认为,“特别工作队”和其他犹太人一样都是受害者,大部分“特别工作队”成员都对同胞遭受的苦难痛彻心扉,他们从不被允许去投毒气或枪杀犹太人,只是在党卫队的逼迫下迟滞地从事恐怖的工作,艰难求存。

  格雷夫看到死亡的恐惧和机械化的工作对“特别工作队”成员人性的剥夺,成堆的尸体、严谨的灭绝流程、与集中营其他同胞的彻底隔绝、12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高压工作……种种因素,让“特别工作队”丧失思考、反抗的能力,成为一批高效运转的齿轮。为了作证“特别工作队”并非心甘情愿服务党卫队,格雷夫指出1944年“特别工作队”曾组织起义,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在漫长的屠杀中也仅有这么一次由“特别工作队”牵头的反抗行为,但足以表明工作队成员也曾满腔热血,在苦难中脱筋断骨地挣扎着,面临生死与道德的双重重击。

  在与“特别工作队”成员的谈话记录中,格雷夫反复提及一个问题:“你哭过吗?”几乎所有成员的回答都是:“没有。”

自从我走进了那个世界之后,就再也没哭过。我不知道我到底身在何处。我已经不再是个人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雅科夫·西尔贝格

  这也是作品名的由来——《无泪而泣》,在绝望的泥沼中逐渐窒息的“特别工作队”成员们,已经摒弃了人性,在灵魂前筑起坚实的屏障,保护自己不被苦难撕碎,他们不会哭,却同样痛苦着。很多“特别工作队”成员谈到,只要能够活下来自己可以做任何事,因为在无处可逃的绝望里,只有活下来,才能将大屠杀的一切告诉世人,让纳粹受到应有的惩罚。

(但)即便所有的海洋都盛满了墨水,所有的树木都做成了笔,也写不尽我们在集中营里每日每夜、每时每刻目睹的暴行。——雅科夫·西尔贝格

  在格雷夫的帮助下,“特别工作队”讲述了一切,他们无法告诉世人的,是焚尸场巨大烟囱背后的东西。

我们问周围的人:那些跟我们一起来的其他人什么时候到。他们告诉我们说,“你们一会儿就会看到的”。然后他们只着远处升腾的烟雾说,“看吧,看吧,他们就在那里”。——什洛莫·德拉贡

  那烟不仅仅是焚烧尸体升腾的浓烟,不仅仅是久经折磨终得解脱的灵魂,还有“特别工作队”成员残存的感情,随着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飘向遥不可及的远方,成为他们活下去的唯一一点希望:只有源源不断的尸体,才有“特别工作队”生存的缝隙。

  将黑暗当做光芒,将死亡看成希望,由此带来的苦痛溢出字里行间,令人不忍卒读,又不得不读。

  《无泪而泣》读后感(六):无泪而泣,集中营里的特殊存在们

  说到二战集中营,会让你想到什么?惨无人道的酷刑?毫无人性的法西斯?还是在屠刀下战战兢兢的犹太人?

  这些固然共同构成了集中营的社会百态,但却有另一个群体,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他们的身份即是囚犯,又是囚犯眼中的帮凶,他们急于想要摆脱自己不光彩的身份,也曾经努力反抗过,他们在战后向公众诉说自己的经历,却被人斥责为头脑有病。这样的一群人,就是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奴工队,他们负责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前工作,他们被称为:“特别工作队”。

  《无泪而泣》这本书,正是讲述了这样的一群特殊人群。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吉迪恩·格雷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灭绝营的研究领域里,他是世界级的专家。而这一部《无泪而泣》,正是他在搜寻大量案牍资料的同时,亲自寻访了30年前的集中营幸存者,最终汇聚成书的。

  这部书最早是通过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出版的,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了十二种语言,是一部世界级的畅销书。书中展现了在人类最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一群特殊身份的人是如何挣扎求生存,又是如何面对汹涌而来的非议。

  这部书一共分为了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节用概括的方式展示了特别工作队的来历、工作方式,以及幸存下来的队员在战后的生活。如果受不了整部书的压抑情绪,直接看第一章就可以了解全书的大意了。因为剩下几章节,基本都是通过幸存者的口述故事,来展现他们当年的个人生活。

  当我们暂时抛开种种复杂的情绪,再去看看当年他们的经历,会发现他们有着惊人的共同点。

  这些犹太人,他们有的定居在希腊,比如萨卡尔,有的生活在波兰等地,比如什洛莫。原本和当地人一样,都过着平凡的小日子,但是随着战争的来临,一切都变了样。

  当德国人进入他们的居住地之后,犹太人按照名单被分批带走。这时候,犹太人认为,这只是一次人口登记罢了。

  一直到萨卡尔们被德国士兵带到集中营,残酷的噩梦才向他们铺面袭来。

  德国士兵强行将他们和自己的家人分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他们拖走了父亲,并把他扔到一辆卡车上,像对待一条狗一样。”

  接着犹太人们被迫接受了德国人的挑选。萨卡尔们被德国士兵在前臂上文了一个号码,然后把全身的毛发都剃了干净,再转移到另一个集中营待了三周。这一期间,他们在早来的前辈口中,隐约知道了自己要面对的命运。

  三周之后,又一批新的犹太犯人被运来了。萨卡尔们被带到了一座焚尸场前,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一生中最恐怖的场景:无数的尸体从毒气室里被抬了出来,萨卡尔们的任务是把尸体运到坑边,然后烧掉。

  为了让燃烧更有效率,他们还需要扔进去木柴。

  这样的坑都是露天的,在集中营里被称为地堡。

  除了地堡之外,还有着焚尸场来同步进行尸体的处理。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很久,后来随着战局的变化,纳粹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于是又让萨卡尔们将掩埋的尸体又挖了出来,然后集中砸碎,再一车一车的运到河里倒掉。

  这样的工作,只是特别行动队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内容,而另一些人的工作,更加让人毛骨悚然。

  什洛莫进入特别工作队后,被分配了一些特殊的工作。在受害者进入所谓的浴室时候,如果有人问他这是去哪里,他会心平气和的告诉受害者,这是去洗浴,里面已经准备好了茶水。

  有的时候什洛莫会用德语告诉对方,也有的时候会由身边的翻译员用法语来解释。

  当受害者们脱掉衣服之后,什洛莫会去把衣服收集起来搬走。有的时候他会在衣服里找到一些有意思的小东西,比如金子、戒指,甚至是食物。

  当什洛莫第一次摸到带着体温的衣服,他是怎么想的?当他第N次后摸着带体温的衣服又是怎么想的?已经没人知道了,或者说解读这些情绪,已经是无畏的追根究底了。唯一知道的是,什洛莫们只有用最后的谎言,来缓解受害者的最后情绪波动。

  毒气室里的毒剂投放,由党卫队严格掌控。什洛莫要做的是,在衣服处理完毕之后,来到毒气室把已经变成尸体的物品一一搬运走。

  除了萨卡尔、什洛莫们之外,还有更多让人听了不寒而栗的工种,比如专门撬开尸体金牙的工作,比如在焚尸炉前翻动尸体的工作等等。

  在今天,当我们抨击凶手、同情被害者的时候,总是容易的。但是当有一天我们面临选择:是立即面对死亡还是成为帮凶?这时候我们又会作何决定呢?是保持人性生存下去?还是封闭人性苟延残喘?这个问题显得过于严酷。

  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再次面临这样的选择,希望我们永远都没有无泪而泣的一天。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