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简宁的领读
音乐 Whitley-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1
麦家陪你读书
2019年就只剩下最后1个月了,谷主麦家说,要陪大家读1000本书。
第128本书,这次我们带来的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伍尔夫的作品总是显示给世人淡淡的忧伤,意识中流动着是芸芸众生中恍惚不安的一切。
对她来说,通过支离破碎的片断去把握人物 ,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帮助我们达到了某种真实的生活,细碎的光影片段划过,心中的灯,已悄然点亮。
昨天我们读到拉姆齐夫人组织的晚餐,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这个摇曳着烛光的夏日夜晚,也随着晚餐的结束而落下了帷幕。
四季更迭,年月累加,那个美好的夜晚,连同那个大家一起欢笑一起散步的夏天,早已沉淀在岁月之河的最底端。
当莉丽和拉姆齐一家再次来到这栋海边的别墅时,时光倏忽已是十年。
十年时间,莉丽似乎没有多大改变,仍旧独身,仍旧在画画。
年过七十的拉姆齐先生身体还很硬朗,儿子詹姆斯和女儿凯姆都已长大成人。
只是拉姆齐夫人早已不在人世,女儿普鲁和儿子安德鲁也都相继去世。
岁月无情,人生如梦,曾经的欢笑已经远去,一同把酒言欢的人们也各自走散,只有海风仍旧在吹,海上的灯塔依旧矗立。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十年之后故地重游,莉丽要如何追忆往事?
那幅十年前就动笔却一直未画完的画,她还能把它完成吗?
失去了妻子的拉姆齐先生,为何坚持要带着詹姆斯和凯姆去灯塔?
当年没有完成的的夙愿,现在又能实现吗?
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共读。
当莉丽再次踏进这座阔别十年的房子时,当她在清晨起来,坐在餐桌旁端起咖啡杯时,她感到拉姆齐夫人并没有离开。
她仿佛看到她坐在窗前,给詹姆斯讲故事,或者坐在海滩边的岩石上,一封又一封地写信。
她似乎还能清楚地看到风吹起她的发梢,听到她温柔地开口说话。
而拉姆齐先生已苍老了许多,在没有妻子陪伴的岁月里,他孑然一身,依旧孜孜不倦地工作,也依旧暴躁易怒。
他看起来比以前更忧郁,也更容易悲伤,需要更多的同情和安慰。
可是拉姆齐夫人不在了,又有谁来抚慰他的心呢?
显然莉丽不是那个会安慰他的人,她只想集中精神把那幅十年前的画完成。
而拉姆齐先生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向莉丽要求同情,这个早晨,他要带着詹姆斯和凯姆到灯塔去。
十年前,当詹姆斯还只是个六岁的小男孩时,就想要到灯塔去了。
当时,灯塔对他来说,是一座神秘的宝塔,长着一只黄色的眼睛,每到黄昏时分,那眼睛就会突然睁开。
但那次他们没有去成。
可现在,当父亲用命令的口气要求他们一起去灯塔时,他又很不情愿了。
他和凯姆气鼓鼓地跟在父亲身后,心里抱怨着父亲的专职和蛮横。
兄妹俩暗自决定要一路反抗暴君,绝不屈服!
拉姆齐先生走后,莉丽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集中精神在她的画上。
这幅画,画的就是这里的风景,这里的草丛和花束,大海和沙滩,还有当年拉姆齐夫人坐在窗前的影像。
当时没有画完,后来就一直搁浅了。
并不是莉丽不想完成,实际上这十年来她一直在想这幅画。
当年她隐约感觉到却又无法捕捉的东西,一直萦绕在心头。
她时常在想,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我该如何表达它?
一别十年,站在同样的位置,莉丽举起画笔,又不禁再次想起拉姆齐夫人。
她极目四望,发现处处都是拉姆齐夫人的身影。
她微笑着说话的样子,她坐在窗边默然不语的样子,还有她那双似有星辰闪耀的眼眸。
莉丽回忆起关于拉姆齐夫人的一切。
她记得她的惊人美貌,那种让人惊心的美,能让人心甘情愿为她做任何事。
可是那美丽之下,还有什么呢?
光是美还不够。
它来得太轻易,又消失得太迅速,它还会让人忽略比美更长久、更深刻的东西。
此时此刻,莉丽站在这里,就是想要找出那深刻的东西。
她记得只要拉姆齐夫人走过来,所有的混乱都会平息,偏见和分歧也都会归于一致。
拉姆齐夫人总是有能力将矛盾复杂转为单纯和谐,让愤怒烦躁的心情焕然冰释。
在这种难以抑制的思念中,莉丽想到人生的残酷,死亡终将带走一切。
拉姆齐夫人的美丽容颜,乃至她的生命,如今也都已化作云烟。
那我们还能留住什么呢?
既然肉体终将湮灭,又有什么能永垂不朽?文学吗?绘画吗?
莉丽思索着,她想着自己这幅,最终的命运也许只是挂在阁楼里蒙尘。
拉姆齐先生执意要到灯塔去的强硬,惹得詹姆斯和凯姆很不高兴。
坐在乘风而行的小船上,他们俩还在暗地里盼望最好没有一丝风,然后不得不中途折返,最好让这次远征以失败告终。
不过天公作美,还吹来了疾风,小船行进得很顺利,拉姆齐先生不耐烦的心情也有了好转,他拿出一本书读起来。
詹姆斯负责掌舵,凯姆则坐在船边看风景。
他们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别墅,心里想着各自的心事。
詹姆斯从小就讨厌自己的父亲,他蛮不讲理,专制强硬,且毫无预兆地乱发脾气,总是要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也不管他们是否愿意。
这些年来,在詹姆斯的脑子里,一直保留着一个拿刀直捅父亲心窝的象征。
不是真的捅父亲,而是捅向父亲身上的横行霸道和专制主义。
因为就是那个东西,总是迫使他去干不想干的事情,而且剥夺申辩的权力。
拉姆齐先生一定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他的惧怕和冷漠。
他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让他们受惊了,因为从上船开始他们就一直很沉默。
为了缓和气氛,他主动找了个话题和凯姆聊起来。
他跟她说起了他们养的一条小狗,希望能让凯姆开心起来。
在吃午餐时,他还一改往日严厉说教的态度,和善地教育凯姆不要把三明治扔到海里去,又从自己的纸包里拿出一块姜汁饼干给她。
然后又表扬了詹姆斯掌舵掌得漂亮,就像一个天生的水手。
凯姆对父亲的怨气早已消失,心中重新燃起了对父亲的爱慕和敬仰。
詹姆斯也高兴极了,能够得到父亲的表扬,是他梦寐以求的。
詹姆斯和凯姆已不再将父亲看作一位暴君了。
现在坐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慈爱的老父亲,一个失去了妻子的悲伤老人。
母亲已经不在了,八个兄弟姐妹也走了两个。
他们和父亲这次去灯塔,是为了完成多年前的心愿,也是为了悼念母亲。
大海的波涛承载着小船,飘摇着向海中的小岛驶去,灯塔近在眼前了。
詹姆斯发现它并没有童年时想象的那么神秘,不过就是一座单调的灰色的高塔。
但他们三个都很高兴终于到达了。他想母亲一定也会为他们高兴的。
因为他和父亲终于到了灯塔,而且那一直萦绕心头的对父亲的怨恨也烟消云散了。
这不正是母亲所期望的吗?
望着渐渐驶出了视线的小船,站在海边的莉丽猜想他们一定已经到达灯塔了。
一直躺在岸边打瞌睡的卡迈尔克先生也站起身,对她说:“他们已经登岸了。”
想到拉姆齐先生和孩子们已经到达灯塔,莉丽忽然感到这是多么意义重大的时刻。
十年前的一个愿望,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现在终于实现了。
仿佛从时光隧道那头抛出的弧线,终于又回到了它开始的地方。
也就在那一刹那,她好像看清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带着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她拿起画笔在画布中央添上了一笔,然后如释重负地想道:我终于画出了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境。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结束了。
随着拉姆齐先生带着孩子们到达灯塔,以及莉丽完成画作,这个故事也画上了句号。
那么到达灯塔对于拉姆齐一家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莉丽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让我们在明天的共读中进行解读。
上期回顾:
《到灯塔去》精读第4天:《有教养的人,会迎来一生的好运气》
领读人:肉丝。自由撰稿人,有书智库签约作者,简书版权签约作者,已出版作品《远行·西藏》。立志做一个煲汤作家,煲美味的汤,写隽永的文。
主播: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个人。
责编:栎树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背景音乐:Keith Whitley-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1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2019年的最后一月,点击阅读原文记录读书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