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适应期

  021:如果说开学前两周是一年级孩子入学适应期(也是老师工作的适应期),那么三、四周开始,有很多孩子已迈入小学学习的正规期了。只要我进教室看一下,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们就会欢天喜地出来整队,并相互示意安静。有孩子悄悄告诉我:“最喜欢音乐课了。”我是信的,只要看到他们上课时清澈的眼神和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便觉得,孩子的学习热情是无法伪装的。值得追问的是:如何让孩子们保有持续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期待,至少对艺术学习一直怀有欢喜之心?

  那次新教材培训,我跟一位苏外资深老师探讨过:“如果音乐老师真要在学校绩效考核中获得好评,课堂上只需做些结果性的告诉与训练,一首歌可以反复唱反复背,乐理知识可以不断做题猜题,看谱视唱也可以无数次训练……只要领导想怎么考核,音乐老师就可以怎么训练。可深入细想,音乐考核真这样做,估计没几个孩子会说喜欢了。”我总觉得,音乐课程(艺术课程)应提倡充分感知,充分体验,特别是低年级孩子,与其告诉他“这是四分音符”,不如让他唱唱、拍拍、奏奏,或者有节奏地诵读儿歌,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内心的四分节奏感,恒拍、匀速,这比告诉结果有意义的多。一考,总容易变味。

  以我现在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还有一项东西容易被我们老师忽略,那就是孩子对艺术作品某种天然的直觉,正因为儿童缺少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所以直觉在理解艺术作品中起了重要作用。这种艺术直觉,非常珍贵。

  022: 如果一个孩子在音乐课上只会不发声,保持安静,不会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不会自主投入专心、聆听、思考、交流以及成果分享,这样的孩子与木头人、机器人没什么两样,依然谈不上实质性的学习进步。

  一(3)班那个带点自闭的孩子通过先前的交流、鼓励,感觉课堂上安静多了,我给他的表扬是“进步”,事实上,不是,他只是暂时性的保持安静,不喊叫,但这两天他又充满焦躁。前一节课是不停地撕纸,把餐巾纸撕成碎片,满地扔;今天音乐课他控制不住叫了两回:第一次是同学告诉我他把试卷撕了吃,显然他听不得,在我面前尖叫;第二次是上课中途,冲到讲台前“鼻涕……鼻涕……”乱叫,好端端地上课,我显然还没从他含糊不清的叫喊中反应过来,还是孩子们比我了解他,已有孩子拿出纸巾递给他。哎,有时想想,老师是个多么可怜卑微的职业,说不出豪言壮语,写不出惊天动地,我们需要将自己不断缩小、放低,缩小、放低,直至和他的视线保持一致,并在内心真心与孩子一起经历成长的各种滋味,这才是老师。

  一个班那么多孩子,每一个又那么独特,当耐心与承受力不够时,我们同样需要帮助。比如,这样的孩子适合集体教学吗?当集体教学出现问题时,该怎么办?低年级暂时可以“稳住”他,高年级又该如何等等之类。根据接触了解,这样的孩子,又往往极度自私,孤僻,富有攻击性。除了接纳、面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办法。

  023:重回一年级教学,经过一个月的实际教学,我不断调整自我,尝试寻找适合孩子和我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我似乎能感觉到自己微小的变化:注意穿着,多了活泼。

  因为上周外出,一(6)班的课拉了下来。今天下午上课,不知是孩子们过于兴奋,还是我焦急赶进度教学,课堂时常节外生枝,效果可想而知。临近下课,一孩子嘀咕了一句“被蚊子咬死了”,才知孩子上课为何心浮气躁,其实,我自己也被咬了几口。只是,我是成人。

  下课,孩子们排队回教室,一女孩飞奔于教室——

  问:怎么回事?

  答:帮老师抓蚊子。

  问:一节课,学了多少?(见她没停过)

  答:一点点。

  问:为什么不多一点呢?

  答:嗯……嗯……我有一个秘密。

  问(充满惊奇):什么秘密,能否分享一下?

  答:嗯,我会讲苏州话。(以为是不听课的秘密)

  师:很好嘛,以后咱单独交流用苏州话,但老师上课需用普通话,咱得区分,好伐?

  生:好的。(分享她秘密,令她很开心的样子。)

  师:红色小皮鞋,红色小汗衫,多漂亮的小姑娘,学唱歌、学音乐后,会更漂亮的。

  生:嗯,你也长得不错。(我很意外,并受宠若惊)

  师(保持淡定):老师现在有点老了,年轻时还算可以。

  女孩抬头看了看我,比我还淡定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OO后们又是新的一代了,这差不多就是一场“奶奶和孙女”的对话。所以,我充分认识到:接受新一代话语模式(包括思维方式),才可能让自己衰老缓慢而有意思一点。

  024:与同事聊天,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工作越来越忙,厌倦感越来越强。换句话说:管理工作越精细,人与人之间越疏离。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怀念老校的日子,那时大家多好呀!

  当然,说这些话的人,差不多都是中老年的一拨人,包括我。我不止一次感叹:我在老校教科室的五年,是我最值得怀念的日子。老张主任,人极聪明,作为新手,我的体会是,与聪明人一起做事是最能进步的。那时,教导处、教科室共五人,同处一室,团结友善,互帮互助,遇事不怕,合作愉快,做事高效,精神愉悦。

  一个好团队,无外乎两点: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优秀教师的业务(或精神)引领。通俗点讲:好团队是有向心力的,既体现在个体的自由言说,又体现在团队的共同愿景。一所学校,假使领导太相信自己的行政力,势必会失去精神上的感召力。

  一句话:好伙伴、好团队,都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反之,让人了无生趣,常感厌倦。

  025:对于一年级孩子的习惯训练,我总是有些担心与矛盾,特别是天性调皮活泼的男生,如果过于严厉,是否一定程度强行压制了孩子的天性?

  那个坐在第一排的小男孩,上课时总是左顾右盼,似听非听,因身子矮小,坐在凳上两脚不时荡来荡去,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老师(包括我)很容易会认为他听课不专心,注意力不够,觉得他不这样,肯定会学得更好。事实上,我真和他谈过一次心,班主任老师也告诉我,说因为孩子听课不认真与家长交流过。没想到的是,谈心过后的一整节课,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从头到尾,一声不吭,呆呆坐着,一动不动,神情漠然,连我提问,他都没反应过来。下课问他,他还是呆呆看我,除了两个动作:点头和摇头,看不到其他内容。那一刻,我真的很怀疑自己。

  事实上,每个孩子除了基因不同、天性不同,在接受外部信息(刺激)时所呈现的反应亦不同,有孩子适合安静聆听,也有孩子习惯于边动边听(或借助某个动作),我们老师要做的,或许就是甄别与引导,不必刻意“纠正”。这也提醒我们,身为老师,读点儿童心理学同样必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