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读后感精选10篇

  《新婚之夜》是一本由辽京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婚之夜》读后感(一):在一片森林里遇见辽京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不免被贴上各种身份和标签。热门标签比如“富豪”、“富二代”、“流量明星”等等。这些标签标注了一个人的经历,也被限定其生活方式。说白了,我们通常被身份和标签定义为某一类人,某一种人。

  在当下,“作家”这个标签并不吃香,那些一味想加入作协的人例外。当然,那些加入作协的人不一定是写作的,或者说很多人写得不怎么样。作品是衡量一个作家的基本标准。与加入作协的人拥有身份的人相比,我更喜欢“野生作家”这个群体,在我看来,这个群体是写作者中最让人佩服的,因为他们是不受条框限制的写作者。辽京自然是野生作家群体中的一员,因为因缘巧合之下走上写作的道路,作品得以发表,让大家读到她的作品。

  题外话,这两年也是我阅读女作家作品最多的两年,通过豆瓣读书的记录,发现我在2018至2019年竟然读了钱佳楠的《不吃鸡蛋的人》、艾玛的《白耳夜鹭》、保丽娜·弗洛雷斯的《最后假期》、陆茵茵的《台风天》、荞麦的《郊游》以及严歌苓的几个长篇。从这张阅读书单中我发现,除了严歌苓,我一直关注同年代的女性写作者。

  再回头来说辽京的这部小说集。这本小说集算是辽京的纸书出版处女作,但绝不是辽京的“新婚之夜”。在我的潜意识中,新婚之夜是“兴奋”“惊恐”的,但辽京的叙事风格很冷静,不像一个刚刚走向写作道路的作者。字里行间,有悲悯,有对女性日常生活行为的反思。这些特质,让我想起了文学史里的女作家们,比如:萧红。年代、故事以及叙事都不同了,但精神气质是相通的。

  如果把收入书中的五个中篇小说比喻成一片森林,那么,你会在森林里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就像一个女性走进这片森林,经历春华秋实。有收获,有成长,有苦涩,更有感同身受。

  辽京这些小说,也不能说是成长类型的小说,如果用类型小说去衡量这本小说集,那是不公平的。辽京的写作,是纯文学向的,和当下的类型小说(比如女性职场小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涉及到深刻的社会反思的不流于表面的作品,探索女性精神内核的作品,已经脱离了类型小说的范畴。

  当然,也不是说纯文学就一定深奥艰涩,往往简单通俗的叙事反而能见识作者的写作功底。比如,余华的小说,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我想,这也是很多作者追求的写作方向。如果辽京以后的写作能够继续探索女性的精神内核与困境,在思想高度上能够再拔高一些,那么,她往后的作品,会变得出类拔萃。目前,已经看到端倪了。

  如果,你带着阅读类型文学的心情阅读这本小说集,你的收获,也会很多。毕竟,这本书里的小说,故事原本就不俗。当然,我希望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五个精彩的故事,而是能够在合上这本书之后,哪怕是一秒的关于当下生活的沉思。

  2019.12.10,于西安民乐园

  《新婚之夜》读后感(二):一个“小女孩”的慌乱瞬间

  辽京是我前同事的作者,前同事离职的时候工作交接,才与这位作者有了联系。所以与其说是编辑,更准确的描述是,我是辽京的粉丝。第一次见辽京,在公司举办的一场沙龙活动上。她穿了件卡其色的裤子,什么颜色的上衣记不清了,口红涂得很淡,没涂一样。开场前,我们几个人坐在活动后台的沙发上,主持人几次要她补补妆。

  活动上,她讲了一个恐怖故事。一天晚上起夜,听见门口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以为是她家的小猫在门口活动就没在意,但是一回头突然看见小猫就在她身后。门口的窸窣声是什么?

  当时,我很佩服辽京用这个小瞬间来解释她心中关于写作的看法。关于视角、关于铺垫、关于反转、关于现实与虚构,都已经被她聪明地讲了出来。也是从她讲这个小小的恐怖故事开始,我相信,这是位会写小说的人。

  《新婚之夜》里的故事,我是陆陆续续读完的。一个母亲怎样在生活的褶皱里走向崩溃,一些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人在一对新人的新婚之夜追忆不堪的青春,一个家庭主妇在邻居家的小女孩发生意外后变成了喋喋不休者……这些人会让我想起小区里的邻居,那些一边遛狗一边咒骂天气或物价的人,也让我想起在山西面馆里碰见的刚下班的年轻人,要一碗油泼扯面,一边吃两口一边用纸巾揩流下来的鼻涕。这些故事随时可能发生,辽京在这个庞大的城市中找到了“那一个”,像梳理线头一样扯出他们生活线团中的一条线头,轻轻一拽。

  老实讲,最初在看这些小说的时候,我不喜欢《看不见的高墙》。开头讲述了一些在北京画画谋生的艺术青年的生活,它太琐碎了,太像生活本身,我找不到那个线头。但是,也是在读完这篇小说之后,我特别感动。

  故事中的女主角青年学生艾琳打电话给小说中的叙事者“我”,告诉他冬哥死在她面前。没有人知道冬哥是怎么死的,是艾琳为了自保杀了他,还是仅仅因为心脏病。我们和故事中的叙事者一样,都是这场生命事故的缺席者。当我们出席的时候,冬哥已经死了。我们只能和叙事者一起见证现场的破坏、痕迹的消亡,在这个意义上,所有阅读故事的我们都是艾琳和叙事者的“同谋”——“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卷进来,我和艾琳必须共同进退。”

  叙事者“我”对艾琳有这样一段评价:“我一直以为,她既有这样的洞察,也应该知道如何自保,避开风险。事实证明,我错了,在表面是上超出年龄的成熟之下,她仍然是个不知所措的小女孩。”

  这是小说中的“我”的一个重要瞬间。在这一瞬间,作为“同谋”的“我”意识到看不见的高墙背后的一些什么。这也是正在阅读小说的我的一个重要瞬间,我认识到文本之前排布的种种错综的线自有用意。我们不必明白真相,所谓的真理没那么重要,我们分享艾琳的慌乱紧张、手足无措,我们在这一瞬间完成了情感的直面。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瞬间,我也沦为了那个不知所措的小女孩。

  这个瞬间就是辽京讲的恐怖故事里,回头看见小猫的瞬间,关于生活的预感在头顶上张开。

  作为文学网站编辑,每天打交道的作者不计其数。网站的生产机制与传统文学生产不同,它依靠流量,更看重作品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甚至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作。大多数作者深谙其道,努力把握时代的主流情绪,起承转合里挑逗着读者的共同神经。

  可也许,时代的情绪也埋藏在一个“小女孩”的慌乱瞬间里。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一个女人在加了很多天班之后在地铁上大哭。你可以想象,北京,充满了劳动力的城市,所有的人都像在早高峰地铁上的样子,快走一些,再快走一些。但是,每个人也都是一座看不见的高墙。那个在地铁里哭的女人说,她不能回家哭,因为家里有小孩。

  《新婚之夜》后记中,辽京说:“我是个悲观的家伙,生活在一个蒸蒸日上的热闹时代里,社会的主流人群都过得越来越好,好像我也没落下什么,但是我知道一定有人落下了。他们的声音,那些失望与茫然正在被日渐繁茂的城市丛林淹没,同情这些人,就像同情当初那个不断跳槽、手足无措的自己。”

  感谢辽京在轰隆隆的时代里写下这些“光明背后的影子”,写下一个“小女孩”的慌乱。

  《新婚之夜》读后感(三):没说出的话

  我曾是辽京的审稿编辑。有一年短篇征文,辽京投了篇非虚构,讲她某年在老家过年的经历。她着重写了她对奶奶的细腻情感,这让我想到我的奶奶。我把头埋在电脑屏幕后面,一边抹眼泪,一边在企业微信里敲下热情的文字,请编辑同事们都来看看这篇,辽京写得太打动人了。

  当时应该还没有人看,没有人因为我的几句推荐就真的去看看她的作品,因为群里没有人再提起它,不太可能有人真的读了她的作品后会毫无反应。我看着周围同事还在(也许不得不)像审稿机器人一样平静而轻快地工作,那一刻我有点分不清不合情理的到底是他们还是我。前几天拿到《新婚之夜》的实体书,读着读着我忽然想起这件事,发现这正是我所经历的一个“辽京时刻”。

  就像辽京在后记里写的:

当大家都在轰隆隆地向前,总有些人留在原地,有些疑问,有些自嘲,假如我要写这个小情景,关于时代,关于科技的进步,可能我就会写一个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他站在路边,招手打车,没有一辆停下来……这是我所习惯的视角,去寻找光明背后的影子。

  她在小说里写那些不被大家看见的人和事,她写普通人的世俗和冷漠,也写他们的挣扎和强撑,他们个个都奋力维持着体面,假装一切都好,但总有那么一刻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面对自己那些说不出口甚至搞不明白的遭遇或决定。

  《一个人的罗生门》里的主妇并没有因为邻居家丢了小孩而表现出我们以为她会表现出的同情怜悯,她喋喋不休,重复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应付着不断来询问情况的警察和寻求帮助的邻居。她后来越来越不耐烦,整个事件中她感受到的只是自己的生活被打扰了。但当外部的干扰消失了,有一天她不得不面对自己生活中真正的问题时,她的话反而少了,她说起话来变得小心翼翼了,因为她知道捅破这层窗户纸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我要告诉我妈妈》写一个妈妈怎么一步步最终走向崩溃。她要走向崩溃的线索就藏在丰富绵密的生活细节里,但结尾还是让人吃了一惊。她克服种种困难,一心想做个好妈妈,但最后却做了一件好妈妈完全不该做的事。这件事该怪谁呢?好像是这个妈妈的错,又好像每个人都有错。不知道怪别人还是怪自己,一个人心里的愤懑和无力感会少那么一点点。辽京写过:

实际上大多数让人唏嘘的故事和人都发生在普通的日子里,被时间不留痕迹地带走了,有那么一刻两刻,他们的愤怒、失望和不甘心像火柴棒似地一闪,然而也改变不了什么,就熄灭在无数细节构成的洪水里。

  《新婚之夜》里唯独真相没说。因为真相太黑暗了,新娘明白过来了但无力面对。她一旦承认了这个真相就表明她要放弃她拥有的一切。她选择“认命地合上双眼”,从此她的幸福就跟这黑暗绑在了一起。我不知道如果我是这个新娘我会怎么选,或者说这个新娘到底有没有选择。这让我想起门罗在《幸福过了头》里的一篇小说叫 “Dimensions”。主人公她的丈夫把他们的三个孩子杀了,事后她在心理医生和社工那都无法获得安慰,她发现只有她那患有妄想症的丈夫才能真正分担她的痛苦,他是她世上唯一亲近的人。你唯一亲近的人是和黑暗绑在一起的,你该怎么选?

  辽京的小说多是女性题材,但她不刻意处理女性议题,而是通过叙事来展现女孩和女人们具体而日常的情感和生活。她是从人的层面、而不是性别的层面去理解和展现女性,这是老实本分的写法,文学的空间和价值正来源于此,这也是对女性真正的关心和尊重。

  看到有热评说:“难以想象这竟然是辽京的第一本书,这五个故事非常扎实地呈现出了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应该具备的笔力和洞察力。”在我做审稿编辑的那段时间能遇到辽京,是我莫大的幸运。

  当初我之所以去做审稿编辑是因为我自己也写小说,可是投稿无门,写的小说一个都没有发表过,一气之下我就去当了编辑。但按理说写作者不应该通过到行业里工作来获得发表、出版的机会。因为我个人的经历,我完全能理解来投稿的作者的心情。我最开始读到的是辽京放在我们平台上的早期存稿,那个时期她的风格是浪漫飘逸的,带有奇幻色彩和那种愤世嫉俗的少年心气。其实在那些作品里已经能够看出她有成熟的写作技巧和超越一般人的写作观念了,但只可惜在那个时期她没有被看见、被肯定。我们还聊过如果她那个时候就出来了,她可能会按照那个路子写下去,就不会有现在的这些作品了。

  哪一种路子更好,我说不好。我唯一知道的是辽京在被忽略的漫长日子里,她没有抱怨,她怀疑的是自己。于是她继续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让自己写得更好。我喜欢不怎么说话的作者,这样她才能听见别人没说出的话。

  《新婚之夜》读后感(四):我想表达那些失落和茫然

  看过一个关于李安的段子,说他年轻的时候,一到填表需要写职业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写,整个青春时期都在寻找自己是谁,这种感受我也非常熟悉。大学毕业、工作、换工作、又换工作,三十岁之前,我的生活节奏就是这样,换行业,换职位,大家都习惯了通过一份工作来定义一个人,而我的困难在于,我没有真正喜欢过这些工作,也没能从中找到非我不可的意义。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所有教育都致力于将人培养成一个螺丝钉,将来要投入到社会机器的运转当中,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有用的,而究竟是多么脆弱的“有用”,要过很久才会明白。

  念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身边的人总是忙忙碌碌,看上去每个人都很笃定,都很确信自己要做什么,要优秀,要被夸奖,要被选中,要拿到很厉害的offer,要过安稳的人生,好像从来没有怀疑过现实。事实上,只要听话去做,大部分人最终就是这样,无论爬得多高,走得多远,生活最终是要落进一个恒常的轨道,是没有太多未知和奇遇的。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很稳定,国企,大公司,第二份、第三份也差不多,那些年,我见过很多优秀而匆忙的人,他们的优秀与学校里的好孩子们一脉相承,眼前都有一条光明的路,曾经我也是个好孩子,后来渐渐地变了——我总在怀疑,不太相信那些关于人生的经验,比如,现在你要努把力,将来就可以轻松不愁,我觉得这是骗人的,一个人再怎么用力,也不可能把未知变成已知,把未来装进自己的兜里,即使是看起来最稳定的状态也是一样,因为人的内心总有不可测的幽微时刻,有时候虽然得到了很多,仍然不满足,或者失去了很多,却发现自己还能凑合着忍下去。

  前几年,我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记者的工作要不断地提问题,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原来我最大的爱好是提问,而不是回答,我喜欢具体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不是泛泛的疑问。经常上知乎的人都知道,明确的问题会得到清晰的回答,而含糊不清的提问,多半会得到一碗鸡汤,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安慰,然而安慰总是模糊的,比如你多喝点水,你早点睡觉,唯有好问题会像一柄刀,架在人的脖子上,说:“喂,你清醒一点。”

  好记者会找到一个新鲜的角度来切入话题,好的小说也应该是这样,如果把现实比成一块蛋糕,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换个不一样的方向去切。首先,它得是我身边的现实,太远了我够不着,其次它不能太硬了,太像个刻意编排的故事,而应该有着日常生活的稀松和柔软的质感,给残酷的内核外面涂一层奶油,实际上大多数让人唏嘘的故事和人都发生在普通的日子里,被时间不留痕迹地带走了,有那么一刻两刻,他们的愤怒、失望和不甘心像火柴棒似地一闪,然而也改变不了什么,就熄灭在无数细节构成的洪水里。

  这本书里的几个故事,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写小说是一件很难总结的事,前人的经验很多,总结半天,还是得不到明确的一二三,不同的作者生活在相互隔绝的宇宙里,视角不同,情感不同,时间的流速也不相同,甚至连共通的基础都没有。读别人的作品,能得到很多阅读的快乐,发现小说的世界如此广阔,好的作者可以控制时间和空间,可以描述空气的质感和清水的气味。有一段时间,我读很多小说,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写,下笔简直太自由,但是渐渐地我发现,仅有自由远远不够,我得找到属于我的那块蛋糕,还有那把刀。只能到现实中去找。

  而每种视角都是现实的一片滤镜,不同的人会看到不一样的颜色。我是个悲观的人,生活在一个蒸蒸日上的热闹时代里,社会的主流人群都过得越来越好,好像我也没落下什么,但是我知道一定有人落下了,他们的声音,那些个失望与茫然正在被日渐繁茂的城市丛林淹没,同情这些人,就像同情当初那个不断跳槽的手足无措的自己。我想要表达这些失落的情绪,通过一些画面、几个情节或者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最后形成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问题就像尖刀,可以深入现实的肌理,而答案不是,答案总是句号,代表着终结和愈合,不属于我想表达的部分。

  好像又扯远了,拉近一点,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有一次发朋友圈说,出机场回望京,直接用滴滴叫车,再也不用看出租车司机的脸色——北京的朋友都知道从首都机场打车,不宜去望京,因为距离太近,她说这是科技带来的好处,意思我完全懂。这段话让我想起来的,却是我的奶奶,她一生住在一个小地方,不会用手机,假如她还活着,在一个到处是二维码的世界里,会不会觉得处处碰壁,连出租车都打不到。当大家都在轰隆隆地向前,总有些人留在原地,有些疑问,有些自嘲,假如我要写这个小情景,关于时代,关于科技的进步,可能我就会写一个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他站在路边,招手打车,没有一辆停下来……这是我所习惯的视角,去寻找光明背后的影子。

  李安拍完第一部电影,依然不敢在职业一栏填上“导演”,我也不敢说出了一本书就是作家,我的编辑宿颖为此批评过我,她说怎么不算?当然算。我要对她说谢谢,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还有豆瓣阅读的邹熙、尹丹,以及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花费心力的编辑们。对我来说,这本书是通往外界的一扇窗,你们就是帮我打开窗子透气的人。

  《新婚之夜》读后感(五):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仍可触摸

  当你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一天时,往往懵懂无知,通常要很多年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从那不显山不露水的一刻开始,已经决绝地扳了道岔,轰隆隆驶向偶然又必然的远方。文学,很多时候就是帮你一遍一遍进入别人的眼睛去看他者的生活,甚至进入别人的内心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编辑总结辽京这部小说集《新婚之夜》为“当代中国女性的困境启示录”,确是恰如其分。五篇中短篇小说共同的主题,就是观察并呈现女性日常生活的困境,表面看一个个若无其事按部就班地过日子,内里却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在一个工作日的晚上开始阅读这本装帧精致的小书时,我的心里也正一片兵荒马乱。作为母亲,对儿子的学习生活各种担忧而又无奈;作为妻子和女儿,很多家事无法兼顾;作为个体,工作糊口与理想追求矛盾冲突……并不是一件两件单独的事情、具体的烦恼,而是一种复杂纠结的常态,往往一件事还没愁完早有五六七八件一拥而上万马奔腾。于是,对第一篇小说《我要告诉我妈妈》里那个一步步走向崩溃的母亲产生了极大的认同,尽管经历并不相同,却很想揽住她的肩膀跟她说,就,哭一会儿吧。

  两代单身母亲、孩子的困境,看似迥异却难免重复的命运,原生家庭的创伤像一个无法摆脱的不定时炸弹。从泥泞走向另一滩泥泞,从痛苦逃进另一份痛苦,情节进展较快,人物性格暴烈情绪饱满,拼命拼命地努力忍着最后却还是走向崩溃。小孩子的温柔隐忍懂事更是揪人心疼。这是唯有有着切肤之痛的女性作者才能写的出来的女性生活。

  从这个开篇就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具备成熟的叙事能力,展示出她写作上的雄心和潜力。辽京以一种可称为天赋的敏感去捕捉和把握那些快速掠过的细微情绪,描述一些不方便描述的事实,且不乏金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对他人的痛苦和处境很难理解,更遑论感同身受,能体味并呈现那种热闹之下、不被肉眼看到的事实,这种感受力和把控力天生就该用于写作。

  第二篇《模特》是出轨的故事,不育,家境悬殊,夫人与情人,困境激发的恶意,平静下的激流……其实故事主体可以说挺套路的,但叙事比较稳,信息量大却不局促,回环勾连,有限的笔墨展示了丰富的故事侧面,各个人物着墨不多但性格都比较立体,可以说是完成度很高的短篇了。

  《看不见的高墙》是个中篇,若即若离的恋爱关系,节奏比较迟缓,两个原生家庭破碎的年轻人互相理解不断走近但终究不能互相取暖,总会一次次撞到“看不见的高墙”,题目起得非常精妙。两具年轻的肉体可以抱在一起,但两个沧桑的灵魂却始终被巨大的阴影拖扯着,无法靠近。

  其实单独看的话,这种节奏没问题,本身就是想要营造那种一而再再而三在交流中互相撞墙的无奈,就好像盆景,虽然每一处扭得压抑难受,但要体现的正是这种无解的困境本身。只是放在这本书正中间(五篇中的第三篇),从阅读体验上来说会有点吃力,比起前两篇就有点泄气。也许跟第四篇互相换一下位置会更好一点。

  另外,第二三篇是以男主角为第一人称的,女作者对男人心绪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有点标签化。就好像一个资深汉学家解读中国诗词,不能说他说的哪里有什么不对,但就是有点“隔”。这种“隔”,我倒是觉得也没什么必要非得去克服,可以扬长避短,多用自己更擅长的女性视角。但对于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扬长避短有时候意味着懒惰,辽京应该得算是个有野心的写作者,有创作热情,愿意认真做多种有份量的尝试。第四篇《一个人的罗生门》很有实验性,完全靠一个人的台词铺陈。

  不能说是独白,很多话不是对着读者说,而是有讲话的对象,读者就好像,在偷听别人讲电话的感觉,讲的人嘴碎所以可以拼凑出对方的信息。先开始很惊艳的,读到后面稍微还是啰嗦了些,如果能再精简掉两三成的体量也许会更精致些。最后的翻转也缺点力度,不太对的上对“罗生门”的期待值,会有一点失望。

  完全用一个人的台词有点太困难,这种极致的技巧限制,更像是作者对自己的一个锤炼,一种挑战极限的尝试,而不太在意读者的阅读体验。或许不用这么极端,可以结合内心独白或者别的角度,既方便漏出更多信息、增加干扰和翻转,又减少对女人碎嘴的厌倦。

  第五篇《新婚之夜》,几个朋友在婚礼后蜜月前的一个下午不由自主地聊起一位早年去世的女同学,整个场景写法上有点面熟,但探讨的问题还是少有触碰的。青少年不自觉的霸凌,关系内的强暴……在新婚之夜这样重要的日子里,女主角觉醒到的并不是新生活的幸福,而恰恰是最黑暗又难以言喻的痛苦。结尾虽比较绝望,但女主有了一定的自我觉醒,也不可谓不是一点希望。生活本身未必有希望,但毕竟有人观察有人记录有人阅读本身就已经是逐渐改善的希望所在了。就像大先生所述,在起火的黑房子里醒来固然是痛苦的,或许比无知觉死去更苦,但醒了总还有一丝打破、重生的希望。希望这东西,谁也不敢说没有,毕竟希望是在未来。

  合上这本书,第一二篇都有离婚和失控,第三四五篇都涉及强暴,所呈现的困境更多来自男女关系,缺一点悲悯和更宽广的视域,女性的困境从来不仅仅只是女性的困境。女性生活有很多黑洞,能被观察并展示是进步的,整本书调子未免失之灰暗了些。稍微缺一点更深入的思考,文字和技巧可以更节制一些,有些地方还留有模仿的痕迹,多少刻意了点。但,作者有天分有勇气又努力,假以时日,更多的创作之后,颇有成为优秀小说家的潜力。

  《新婚之夜》读后感(六):从生活中揪出故事的线头

  我开始写小说的时间不短了,怎么算都超过十年,断断续续地写,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停,留下很多庞杂的开头,一些现在看来很陌生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这些人物的面貌都差不多,二十多岁,有男有女,迷茫不知所措,写着写着,我就发现他们既无话可说,也无事可做,在故事里飘来荡去,行为轨迹常常缺乏明确的目标,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像作者不知道要写什么一样,这些开头都被我放弃了,然后很久不再动笔。

  2015年的春天,我在家带着一个半岁的奶娃,婴儿的作息非常简单,一天睡十几个小时,他睡觉的时间,我就拿来写小说。时隔几年,问题还是一样,我写了一个六万字的开头,一个少年过着日夜两套生活,白天是个普通的高中生,夜里,他就去收集人类的梦境,梦里面蕴含着拯救世界的奇异力量,这个故事没有结尾,即使写了六万字,依然停留在开头,不断有新的人物冒出来,个个都很可爱,甚至还有一只会说人话的猫……在这个幻想的背景里,我修修补补,添加很多细节,最后写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画框,所有人都摆好了架势,却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彼此之间有什么样的纠葛,直到这幅画面被琐碎的细节填满,仍然在保持静止,故事从来没有真正开始。

  那段时间,我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写小说,怀疑的同时依旧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琐细繁杂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有些线头是我没找到的,需要从一团乱麻般的现实中找到它们,扯出来,构成故事逻辑的主线。现在,小说的边界已经被前辈们大大地拓宽,在这个时代谈论人物和情节似乎显得太老套了,描摹生活的偶然和无序不一定非要讲个什么样的故事,氛围、细节、时间、空间,这些元素都可以用来搭建一个文学的小世界,而我还在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打转:到底应该从何说起?

  卡佛在一篇谈创作的文章里说过:写小说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追问创作本质的问题,即:小说究竟是怎么来的?编故事有明确的方法,不少教科书都在拆解这个过程,总结出一些规律和元素供人学习,但是以我的感受,当我想要写一个小说,进入不得不“编故事”的阶段之后,这部小说就不必再往下写了,它一定是出了问题。

  讲故事是个伪命题,似乎作者必须对他/她要写的东西胸有成竹,人物丰满,大纲越详细越好,就像穿戴了全套装备站在起跑线上,一声枪响,就直奔预定好的终点而去,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得到完整的故事,但是小说的领域远远不止于此。过于圆润流畅的故事很难到达真实,很多作者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开始动笔,而我经常凭着一点好奇心就莽撞行事,在写《我要告诉我妈妈》的时候,只有结局是明确的,即主角陷进了一个可以预见的困境,我想看看她是怎么把自己弄到这样的境地,她处在一个常见的不太理想的生存状态里,最后却做出了完全不“日常”的举动,困境随着叙述的开始而渐渐形成,小孩子之间的矛盾,对当父母的人来说司空见惯的,当虚构的情境开始完整起来,渐渐逼近现实,线头就出现了,一件小玩具也可以牵扯大人的情感和执念,父母们总是在教孩子交换和分享,最后它变成了一个导火索。

  这些情节在动笔之前,都是模糊的,我发现,设定一个真实的困境和足够现实的人物,融合过后,慢慢地,逻辑自然出现,人物会自己去寻找出口,寻找情感或者价值上的平衡,一番纠结过后,他们多半会选择妥协,因为人生太多不如意,要忍受的比要享受的东西要多得多,大家努力地自圆其说,是为了找到一个继续活下去的借口,当借口找不到或者只能归咎于自己的时候,愤怒和茫然就产生了。

  写《看不见的高墙》的时候,我想描述这种茫然无措的感受,一个人活到三十多岁,对自己的前半生往往发出疑问,为什么想要的没得到,想再挣扎一下却跳不出来,这是一个普遍的甚至过于泛泛的话题,而小说必须要具体。“我”遇到了一个美丽而带着点神秘的女孩,就像他遇到了画画这个梦想一样——美好的开始不见得就有美好的结局,他搞不清楚女孩是不是失手杀了人,自己是不是帮凶,糊里糊涂地就处理了现场,这个故事其实可以朝着悬疑小说的方向发展,比如两个人掉下了什么可疑的物件,导致他们要面对警察,需要编造更多的谎言来保护自己,这样处理可能会有更多的悬念,同时也有更明确的解释,主角的结局将会胜负分明,疑问和不确定性不复存在——具备悬疑气氛的故事,如果不给出清晰的结果,读者可能会感觉自己满怀希望却扑了个空,一头雾水,现实已经如此令人迷茫,为什么读个小说还不给答案?

  我没有这样去写,是因为我也不知道艾琳到底有没有杀人,也许她讲的是真话,从“我”的视角出发,这件事始终是个迷障,解开的谜题很快就被弃之脑后,解不开的死结才不会忘,才会多年之后仍然想追问,他把自己前半生的不如意和这件事情掺和在一起,觉得自己始终过得稀里糊涂,本不该如此,他以为自己有天才,与天才形成对比的,并不是遭人耻笑的落魄,而是无话可说的庸常,所有的不甘心都归结在那个多年前的夜晚,最后仍然没得到明确的回答,反而被对方直白地揭穿:你在拿我撒气呢。

  在动笔之前,我没想到“我”会走到哪一步,整个故事里,只有清理死人现场的情境是预先想好,一定要达到的,其余的都不确定,在“我”捡到一条狗并还给主人的时候,也没想到它会在后面的情节中再出现一次,形成一次短暂的心理危机,增强当时的悬疑气氛。有时候,作者会觉得,人物虽然属于自己,但故事并不是,故事是循着人物而来的,作者需要在纷乱的生活中发现一个线头,把它慢慢地扯出来,这个线头可能是一个人、一句话、一个问题或者一种处境,当我开始写的时候,只是大略知道会发生些什么,细节统统交给人物去处理,他们的自主选择通常比我的设计更合理,对我来说,写小说是一个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最有趣的部分在于:读者想问的,作者也想知道答案。

  《新婚之夜》读后感(七):只问病源,不开药方,“有些问题最好就悬在那里”

  揭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描写问题,更难,甚至更重要。这是最近在读辽京老师的《新婚之夜》时获得的感悟。特别是这本小说集里的作品,我看到了五四时期产生的“问题小说”流派的身影,因此想先啰嗦两句对“问题小说”的看法。

  很多人写“问题小说”,以为面对某个社会问题,通过情节的设定铺陈,能够寻找到有效答案,然后借助文字把救世良方馈赠给读者。当然,这种出发点是值得赞赏的,但其实这样的创作思路往往犯了说教的毛病,甚至为了完美的结尾反而对问题本身的挖掘不够深刻,因为作者主观的想当然会妨害艺术的感染力,最终容易走向肤浅。

  还有的人会以非常写实的手法直面社会问题,因此必然伴随着敏感、激进、极端,这样大胆的风格本身不能算错误,而且也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但这类作品打动读者的并非凭借文学性,而是占了文本之外的现实的便宜,这类作品更像是挣脱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稿,是照相机小说或者肮脏现实主义。

  而辽京老师的《新婚之夜》遵循的却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的创作思路,这才是问题小说的绝妙之处。

  实际上,当小说面对社会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描写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这三者并非是冲突的,但是却互有侧重。正如前文所说的,解决问题过度就成为了说教,描写问题过度就成为了新闻特稿,而这其中的揭示问题才是最重要也最不易掌握的根本。

  因为那些真正值得用文学作品书写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至少要满足三点:长期困扰人类的、不易被察觉的、无法解决的。

  书中小说《看不见的高墙》里,主人公意城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问题最好就悬在那里。”

  悬在那里,太久太久,导致我们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偶尔想过抗争却又无从下手。哲学领域有个流行词叫“平庸之恶”,在这里可以说“平庸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单位,这才是最可怕的也最需要作家揭示的问题。

  下面还是就书中五篇小说分别谈一谈具体感受吧。

《我要告诉我妈妈》:没有“独白”的女性形象

  这篇小说在篇目上居首,论情节没甚新意,但厉害的地方在于叙事能力,这其实最考量一个作家的真功夫,能把一个老套的、缺少跌宕起伏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临近结尾时还搀乎一点悬疑色彩,结尾处更是“大快人心”。

  有一处地方其实最令我击节赞叹,在p15-p16的衔接处,何雯的孩子在被前夫接走后,叙述就中止了,下一个自然段直接跳到了孩子在爸爸那里吃完饭后回到何雯身边的叙述,这个跳脱真是干脆利落,也相当老辣。如果换作不成熟的作者,一定会在这个空当处另起一段关于何雯的内心独白或者回忆作为衔接段落,但是作者辽京并没有画蛇添足,一切和情节推动无关的废话都没有出现,这是讲好故事的诀窍。

  同时我还发现,这篇小说塑造的女主人公何雯是一个没有“独白”的角色,虽然作者叙述了何雯的诸多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但这些叙述都是伴生在与母亲、前夫、孩子、同事、邻居等人的互动中,也就是说并没有交代何雯独处时的内心感受,这使得人物本身反而不是情节推动者,而是周遭的一切在推动着人物一步步走向爆发,这使得最后的结尾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女性离异其实不是问题,离异后的种种不顺也不是婚姻失败造成的,而是与周遭一切,特别是亲人间的应付周旋造成的身心俱疲,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模特》:有一处逻辑硬伤?

  第二篇小说其实整体评价逊色第一篇太多,甚至在整部小说集里都显得有些稚拙,因为主人公出轨男的形象塑造得不够成功,甚至还使用了很俗的梗。比如出轨男每次结束一场艳遇,都会买礼物送给妻子,我在很多电影和小说里都看过这样的桥段,渣男渣得缺少创意。而且关于小三桃子怀孕后被车撞死的情节,我甚至脑洞大开了一下,是否桃子其实并没有怀孕?按照逻辑,虽然主人公面对警方面对桃子的家属能够自圆其说,撇清关系,但是死者生前怀有身孕,警察和家属不会无视这个重大疑点啊,因此不明白作者是否在暗示桃子其实并没有怀孕,只是为了逼宫?如果我想错了,这未免算是小说中的一处硬伤。

  小说结尾处,提到主人公的妻子素莹,用了一句“夹在情欲与道德的两道高墙之间”,这是女人出轨后心里的两道高墙,太抽象了。但作者没有直接写明男人出轨后的高墙,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应该是“夹在老婆不生育与情人不懂事的两道高墙之间”,又太写实。

  总的来说,这篇小说用一句话概括,是一个夫妻双双出轨,结果小三成了牺牲者的故事。按理说,忏悔应该是小说的主旨基调,但仔细品味出轨男的言行,他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忏悔者,他并不觉得对不起谁,而是灰心失望,失望自己的无能,失望自己不够果决,在渣男群体中,这类人属于最没水平的。

《看不见的高墙》:还原悲观主义者应有之样貌

  第三篇小说和第二篇有一定联系,可以看作是“前传”,但其实又不是,人物经历相似,但名字不同,算是小说与小说间的彩蛋吧。作为篇幅最长的小说,再次展现了作者优秀的文字驾驭能力。

  小说写了一群北漂,但是落笔之处不是类似生活艰难的老生常谈,而是展示了北漂与北漂之间的“高墙”。

  所谓高墙,不是北京这个战场筑造的,而是由原生家庭的记忆、幼年经历的记忆筑造的。这些记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猜忌。这不是简单地让一座北京城背锅的问题,而是很多人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溃败了,最终沦落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或者如男主人公意城那样逆来顺受、混吃等死,或者如女主人公艾琳那样对别人不信任与不自信,大家只能互相指责,互相逃避。因此这种悲剧不是人与环境不和谐造成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是作者的高明立意,这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应有之样貌。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小说人物艾琳,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角色,但是又不足以讨厌。不让人喜欢,是因为人物设定上有太多谜,不足以讨厌则归功于她还有个不上进的男朋友,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奋斗》里的露露和华子。

《一个人的罗生门》:实验色彩浓过头,喋喋不休

  非常有创意,实验色彩很浓,幸好我口重,但肯定有人读起来会累,没准还会捂起耳朵大喊“老婆你别说了,我错了还不行!”

  很多叙述纯粹是为了形式上的表达构建,少了些《我要告诉我妈妈》里面的那种干净利落,其实稍微精简一些会更好,然而口嫌体直的我还是一字不落地看完了。语句运使带有一点《竹林中》的翻译腔,妙哉!

《新婚之夜》:塑料情不是问题,需要维系才是问题

  读完最后一篇小说,很认可这本小说集用了《新婚之夜》的名字,这是一篇合格的压台之作。首先带有推理悬疑色彩的叙事非常棒,其实整本小说集都略带这样的调调。一开始糅杂了很多元素,校园欺凌、抑郁症、性侵犯,但是最后笔锋一转,太出人意料了,作者展现了一种微妙的夫妻间的塑料情,这种塑料情绝不是指虚假,而是一种真实的脆弱。

  我相信袁颖与罗翰是深爱彼此的,但是这种爱却起伏不定,它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只是偶尔会开小差,会因为一些情绪受到左右,而维系这种塑料情,竟然成为了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