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心情,比如我的昨天和今天。昨天上午,前两节没有课,坐在办公室里,忙完了备课,还做了一张试卷。一时空闲下来,竟感到那么的无聊空虚。这主要源自于最近的时间没有去阅读,也没有去写作,心灵少了那块栖息地,所以工作即使再累在忙,也感到心无所依,就像一个孤魂在漫无目地游荡漂泊。那个时候,百无聊赖的我,忽然间感到一阵疲惫向我袭来。于是,想换换脑子休息一下,便趴在桌上拿出手机看朋友圈里的文章。其中的文章很多,种类繁杂,我挑选自己喜欢的去读,并收藏,以备随时温习。
正看得起劲,小豆老师从我身边路过,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呼:“小白,你堕落了,你竟然也看手机!”办公室里其他的老师就笑。我也恍然一笑,说:“我真的堕落了。”怎么说呢?同事们不会理解我的话,他们也许以为我是说笑话,其实,这是我说给自己的真心话。因为我发现自己懒了很多,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悄悄地向我的内心深处蔓延。本来给自己安排读什么书,写哪些文,但到时自己就无法执行了,有时还为自己找借口安慰一下,以使自己心安理得。但我心里明白,我这个“上进心”慢慢地在消退。真的很可怕,也不只一次悲哀地想到自己真的堕落了。
昨天晚上回家已将近10点。洗漱完毕,坐在电脑前敲击。不知不觉11点了,眼睛困倦至极,不得不关机睡觉。文章没有写完。而今天再坐到电脑前,完全没有了昨日的感觉,而是另一番心境了。所以,我们常说,文章总是有感而发的,过了这个时候,某时某地的感受就无处可寻了。
今天,艳阳高照,也给我带来了好心情。语文课上,最快乐的是欣赏学生的写作片段。这是一道语文题:发挥想象,用“大槐树”、“男孩”、“书”几个词写一个画面,最少用一种修辞。一开始学生抓耳挠腮,大呼不会。我便读第一个词“大槐树”,让他们想象弯弯曲曲的路边,有一棵百年沧桑的大槐树。想象它的枝叶怎样地浓荫如盖。接着我读第二个词“男孩”,问学生想到什么。学生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还想到一个头戴棒球帽的男孩,还有背着书包抱着足球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男孩。我再读“书”这个词。最后,我让学生把这些连在一起想象画面。
同学们有了思路,兴致勃勃地描述着。为了开拓他们的思维,我给他们讲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故事。 大江健三郎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时候,他在一棵高大的枫树上建了一个读书小屋。在枫树的几个粗壮的枝杈上面铺上木板,用绳子固定好。在这间简陋而浪漫的小屋子里,大江先生读了他认为最难懂的书,这也让他获得了许多读书乐趣。
听完故事后,学生开始写。我在教室里来回走,顺便指点学生的书写。学生写完后,小组内交流,看谁写得好。
交流完毕,学生代表抽取一个小组到讲台前朗读写作。不得不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极丰富的,他们的朗读内容让我心里惊叹,也很满足。安琪的描写很细腻,甚至把男孩读书的神态也写出来,“不时露出会心的一笑”。还有石乐康的想象比较神奇,他竟然写了一个神话故事,“男孩坐在树下,大槐树茂密的树叶一下子都不见了,男孩依然在树下读书。”大家听了哄堂大笑。我说,石乐康,你这是搞穿越呢。大家笑得更厉害了。没有什么比得上孩子们笔下生花更让老师快乐的事了。不是吗?
学生快乐,我也高兴,我的语文课应该是享受的课堂。
所以,今天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我仍坐在办公室里,在手机上读了好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并且写了评论。那的确是有感而发,只有真正内心的触动,才会笔下生情,令人动容。我还读了两页书,那是王君老师的《王君讲写作》。所以,今天心里充实一点,踏实一些。现在我再发表一篇文章,我就会睡得更安稳一点,更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