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约死后》是一部由马浚伟执导,马浚伟 / 顾美华 / 余香凝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前约死后》影评(一):男神马浚伟
#电影_生前约死后#他曾是鹿鼎记中意气风发的小玄子,也曾是多才而又深情的曹植。而如今的他以自己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这部名叫生前约死后的电影,用真挚的感情带给观众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就是马浚伟,每次看电影一定要揣很多纸巾,马导的#电影_生前约死后# 我会揣更多的纸巾,一个预告片已经泪涌不止。感动人的不仅仅是电影中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和我的故事
《生前约死后》影评(二):学会和亲人告别 总是一生中最难的功课
学会和亲人告别 总是一生中最难的功课
佩服导演的勇敢,把愈合的伤口重新打开,一层层地解剖给观众看这场长达十几年的母子道别。从逃避妈妈死亡的事实,幻想如常的生活,拆穿失去亲人现实的崩溃,自我的和解与真正的道别。
导演以一个惊恐幻想症患者的视角来讲述这场心理的挣扎和痛苦。他自己幻想一个阿志的朋友角色,在生活里和自己对话,陪伴,厮打,甚至在自己晃神游离的时候拉自己一把,从头到尾,像一个朋友,一个清醒的朋友。导演显然想让我们关注情绪患者这个群体,体会幻想症抑郁症内心的扭打与挣扎,包括那本写满抑郁情绪的日记本,都让人看了十分纠结。其实,在悲伤痛苦中总有那么一个声音,扮演者“阿志”的角色,提醒自己振作。
最感动的一幕是家伟和阿梅在医院关于手术的母子对话。妈妈出于对家伟的爱,尽管害怕和痛苦,为了儿子开心,答应了做手术。可惜阿梅最终不敌病魔,家伟因为“自私地”想要拥有更多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把母亲的离去的责任背在身上,自责内疚逐渐吞噬了自己。在那个画面里,我只看到了最伟大的爱。
感谢导演这部戏,让我重新思考告别这件事。亲情总是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和亲人告别这件事,你知道你要面对,但是你总是不愿也无法面对。电影最后说的,只要有思念,就还是会在一起。多陪伴自己的亲人,当告别那一刻时,打开记忆,唯有陪伴所留下的画面,气味,声音,温度,来更好的想念他们。
《生前约死后》影评(三):《生前约死后》优先场导演映后座谈会有感
今晚有幸观赏到11月29日的电影《生前约死后》优先场,参加放映结束后的映后座谈会。导演马浚伟和剧中两位演员黄定谦、潘嘉骏与现场观众互动,回答了很多观众的问题,然后又调皮地反过来向观众提问,气氛活跃,观点繁多。
《生前约死后》2019年11月29日香港艺术中心优先场导演马浚伟出席映后座谈会座谈会上,马导演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人生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讨论了许多话题,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语重心长,令在场观众受益匪浅。有些话题,我自认为人生阅历太浅,暂时没有资格评价,比如关于癌症;有些话题,我一向采取回避态度,根本没有认真思考,比如父母终将离去。听完马导演的分享,像是上了一堂精彩的人生大课,我蠢钝的头脑被太多观念冲撞,不得不开始启动某些尘封模式中锈迹斑斑的思考,而且就算是亦步亦趋,也是远远无法企及马导演的境界。对于马浚伟,我是崇敬的,这种感情,如高山仰止!
导演马浚伟《生前约死后》工作照作为一名资深演员、新晋导演、新晋编剧,马浚伟先生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中,慷慨地与观众分享了太多宝藏,这在我以往的人生阅历中,从未见识过。此刻,我对有幸参加这样一场营养丰富的活动,心存感激!
映后座谈会结束后,导演马浚伟与粉丝交流关于影片《生前约死后》本身,作为马浚伟先生的脑残粉,我在观影之前已经对影片了解太多,可能无法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是观影之后还是觉察到了几处之前没有注意的地方:
首先,美——影片之美,令人窒息,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流畅滑动的镜头铺陈开绝美的风景,触手可及的海水的质感、云朵的温度,映衬着剧中人物的每一张饱含深情的脸;故事,就在叮咚作响的音乐声中娓娓道来。而象征着父母爱情的那朵窗外的玫瑰,从此牢牢插在了我的心中……无求!
还有,情——当我们习惯了用理智判断抉择的时候,冰冷的心中其实没有一点感受。这样的生活,昨天与今天有什么区别?活一天与活一世又有什么区别?念及此处,我反而羡慕吴家伟,亲历跌跌碰碰、感受冷冷暖暖、肆恣哭哭笑笑,酣畅淋漓地经历一段由情感支配的人生……无悔!
最后,痛——痛是什么感觉?大家都知道。手脚划伤了身体会痛,心爱的玩具弄丢了心里会痛。可是,痛到极致是什么感觉?你我也许都没经历过。什么叫钻心之痛、彻骨之痛,电影《生前约死后》已经用精湛的表演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今天马导演在现场叮嘱我们,不要剧透!可是此刻,我实在忍不住要告诉大家:痛到最后,便是怕……无惧!
说了这么多,没有一句算得上是影评,全是我在今晚接收到大量马导演散布的讯息之后,睡不着,产生的矫情的口水,仅仅代表个人意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我的抛砖引玉,能激发起大家的好奇心,走进影院,写下你们自己的看法。晚安!资深演员、新晋编剧、新晋导演马浚伟,诚挚邀请您观赏影片《生前约死后》
《生前约死后》影评(四):九年磨一刃,打造一把医治心灵创伤的手术刀(不含剧透)
引言:
近年来,我们经常被各种称作“口碑片”、“良心片”、“佳片”的所谓好电影种草,跟着评分走进影院,看到的大多是制作精良的特效、家国情怀的骄傲,或者致敬经典的怀旧。青春片、时装片、玄幻片、爱国片……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似乎每一种题材都在生机勃勃地伸展着繁密的枝干,观众们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情绪中,集体狂欢,高呼着“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有多久,我们没有静坐下来,直视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漆黑的影院里肆意哭哭笑笑,看一场真正走心的电影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由香港资深演员、新晋导演、编剧、监制马浚伟先生亲身经历改编的、历时九年时光精心打磨的、挖掘内心深处最真挚情感的治愈系佳作——《生前约死后》,这部作品将带您经历一场创作者本人亲身经历过的最美好的回忆和最跌宕的起伏……
电影《生前约死后》官方海报「親愛的人死亡, 是你永遠不能補償的悲痛。這沒有哲學能安慰你, 也不必要哲學來安慰你, 因為這是你應有的悲痛。」
——电影《生前约死后》的创作灵感源泉,节录自唐君毅先生《人生之体验》
关键词:生死
“给妈妈的留言……”
“妈妈,我们去哪里?
“只要你心里面依然挂记妈妈,无论她去到哪里,她都会知道……”
“我不会见他!总之就是不见他!不见!”
杨绛先生有一本书,叫做《我们仨》,这是她在接连送走患病的女儿和丈夫后,为他们写的一本回忆录。我记得书中一次次详细描述了她去医院送饭的那条路,同时,用平缓的语气讲述她每次走过那条路时的心情,电影《生前约死后》的开篇让我回想起了杨绛先生描述过的那种淡淡悲伤。
我是个80后独生女,和父母感情非常亲厚;人生而有涯,总有一天我家的一家三口也会面临这样的生死交接。说实话,以前的我对这个话题是持回避态度的,尽管我知道该来的总会来,到时候不管是谁走、谁留,总有两个人要经历《我们仨》中的故事,对于无解的话题,我一向认为多说无益。
看完电影《生前约死后》我才发现,这个话题其实并非无解!对此,马浚伟给出了一个非常暖心的解释。现在,我们不妨放下心理包袱,清理一番心灵死角的蒙尘,坦然面对这个人人都终将面临的人生课题:
生死是什么?人死之后,去了哪里?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最熟悉的一种解释是佛教理论中的六道轮回。这种说法在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可见一斑。佛说世事有因果,可是一个枉死的财主西门闹却堕入畜牲道,先后经历作为驴、牛、猪、狗、猴,在遍尝人间甘苦之后,逐渐修行领悟出一个道理:“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用佛教中的轮回理论解释生死,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也有很多信徒笃信于此。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事有因果,做人做事也就心存了一份善念,未尝不可。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用科学的方法解释生死也是一种手段,比如刘慈欣在小说《球状闪电》中,试图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生死的某种形式:活着,是一个人具体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看得见摸得到,有血有肉;死亡,便是将一个具体的存在变成了一个概率的存在,也就是用百分比来量化某人某时某刻在世上某个位置出现的可能性,而当有观察者出现的时候,这个概率又会坍缩为零。只不过这类说法只是小说家在科幻小说中写出的故事,而不是某大学的实验室发表的论文,连一个“猜想”都算不上,令人难以置信。
电影《生前约死后》的创作者马浚伟是一个内心世界十分柔软、敏感细腻、感情丰富的人,对他来说,以上那些解释都未免太残酷了,不如这样:美丽的妈妈在充满爱和光明的天家静静地等待,微笑着看着地上,而地上的孩子心中漫溢着对妈妈的思念,想妈妈了,就伸手摸摸天上的云……
我相信,不管你有怎样的信仰,不管你对生死话题如何看待,看完电影《生前约死后》,你会爱上这种解释:只要相信,定会再见!
2019年12月4日,马浚伟与顾美华在香港参加电影《生前约死后》首映会「這部電影,是我籌備了很多年,送給我在天家的母親的一份禮物!我希望能透過這電影,和大家分享親情的重要,生死的必然,情緒病的可怕......還有就是「愛,要及時!」,希望能輕輕撫慰一下和我有同樣經歷的朋友的心靈傷口。」
——摘自2019年8月8日,集本片导演、编剧、主演、监制于一身的作者马浚伟新浪微博
关键词:治愈
最近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是说每一种人际关系都是在尽可能的接近对方:夫妻,朋友,工作伙伴……除了一种——亲子关系。一个孩子自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进行一系列与父母脱离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吃喝拉撒都需要父母照顾,到青少年时期依赖父母学习生存技能,再到成年后可能只有人生重大节点才需要父母的支持,父母对于子女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说,都是在逐渐退出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说法逻辑上没错,但是,这些观点仅仅是从理性角度分析,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已经忽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情感。
我们整天口口声声把爱挂在嘴边,可是我们真的会爱吗?有多少人号称爱别人,却把人伤得遍体鳞伤,折腾出各种洒狗血的闹剧,最后不欢而散。如果有情感,应该怎样表达?
喜欢看电影的我,曾经看过许多震撼人心的电影佳作,其中一些影片是将丑陋的真相撕开,赤裸裸地暴露在那里,震撼之余,内心却充满绝望。这种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某些内心脆弱的普通观众来说,却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看电影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压,谁愿意看一场不仅不能解压,反而如同重负的电影呢?《生前约死后》并没有这样做,创作者先将最痛苦、最悲伤、最恐怖的残酷事实摔到你面前——抑郁症、惊恐症、轻生、自弃……无法消弭悲伤留在心里,如鲠在喉,又从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出路,放你逃出生天,这种观影感受,很好。
抛出一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这便是电影《生前约死后》最值得称颂的一个地方。
据悉,作者马浚伟在写这部电影剧本的时候,几度伤心停笔,可谓字字血泪,可是他在找到出路之前,却没有拿出这部作品,反而是经历了哭不出来——哭个不停——哭完能停这几段心路历程之后,才和观众分享他的经历。这一天终于来临,无论是恐怖至极的惊恐症,还是极度悲观的抑郁症,都不再是人生不可跨越的障碍时,作者马浚伟勇敢地站了出来,剖析自己,告诉大家——有些困难可以战胜,有些困难,我们可以与之共生。
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曾经拥有最美好,却被夺去,巨大的心理落差才是情绪病产生的根源。电影中妈妈形象是迷人的,是至柔至善至美的。剧中母亲的扮演者——影后顾美华的表演像是一层薄薄的白纱,但这看似柔弱的一抹淡然却构成了整部影片最有力的温情基调——无论事态暴跌到如何不堪的地步,这层淡然的温情就像一层钢铁编织的保护网,永远可以轻轻托起所有的不尽人意,就算跌,也像是跌在柔软的棉花糖上。危险关头,能保护你的,不是钢筋铁甲,而是至柔至善至美的母爱。
电影《生前约死后》拍摄现场「马导演不给人NG的!」——片中妈妈的扮演者,顾美华
「马导演太认真了,好多细节都关照得到,比如一个杯子怎么摆。我会觉得有好大压力,因为看到导演这样,我不敢不认真。」——妈妈病友的扮演者,黄钊鑫
「我承认我真的做足功课,我从写剧本到筹备拍摄,每一天的拍摄日程我都看好多次,每一场戏,我反复在脑内拍摄好多次。」——本片作者,马浚伟
关键词:进化
多年以来,香港文化在华语文化圈中的鼎盛地位,不仅来源于这块热土上优越的经济环境,还有在这里诞生的先进性思潮,港人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在多年前就大范围影响着整个华人世界。而在今天,通过电影《生前约死后》,我看到了新一代香港艺术家的一种“不甘心”!这种“不甘心”不仅体现在剧情中与不幸命运的对抗,还体现在剧情外对电影艺术价值的追求……
提起以美感著称的香港文艺片,不得不说的一个名字就是王家卫,黑白的色调,迷离的音乐,鬼马的剪辑……王家卫之后,很少再看到胆敢用风景画卷描述心情的港产文艺片。
电影《生前约死后》与90年代经典港产文艺片相比,拍摄技巧上也许有小小相似之处——紧张的悬疑、大跨度的蒙太奇、温情与暴力的交织……但是整个影片的基调却不似当年那种无限下坠的极度绝望,仿佛猛灌进一口辛辣的烈酒,酒醒之后却是青草香、甜橙味、白云飘逸、浪花拍岸……我把这看作港产片的进化——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欢天喜地迎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还有思想境界上的提升。我很欣慰,在好莱坞大片和各种视觉系娱乐至死观念的冲击下,港产片依然在进化,依然有人在发扬、传播中国人自己的本土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电影《生前约死后》重提这个被咀嚼了千年的沉重话题,也许会有人担心有“炒冷饭”的嫌疑。然而,观影过程中,我从始至终都没有这个顾虑。整部影片剧情结构紧凑、疑点重重、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在男主角吴家伟全程慌乱追赶奔忙的身后,全篇强调的一个“孝”字仿佛只是背景天空中的一朵浮云……这样别具匠心的表达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圣诞月,天气冷了。不如选一部好片,流一次眼泪,给紧绷的心弦做一场熨贴的按摩。 2019年12月5日,电影《生前约死后》将给你一个绝好的机会,直面无可回避的人生课题,抛开泛娱乐主义影片带来的心灵空洞,带你领略2019年尾最美丽的香港,最温柔的母爱,最惨痛的失去,最诚挚的期待……
本片作者马浚伟出席多场剧后座谈会失去,到底有多痛......
驚恐,會有多恐怖......
死亡,和活著交鋒......
思念,穿梭異國度......
至親深情,換來極度驚恐!
一死一生,異度空間重逢!
是亡靈,還是幻影?
是思念,還是分裂?
電影《生前約死後》
《Till We Meet Again》
帶你出席一對母子愛與痛交纏的生死約會。
面對恐懼,可能是唯一出路......
#生前约死后##马浚伟##顾美华##余香凝##黄钊鑫##黄定谦##凌晓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