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是一部由理查德·艾尔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 / 艾玛·汤普森 / 艾米丽·沃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尔王》观后感(一):华丽台词后的露骨人形
第一次看莎士比亚的改变电影,先是被古英语和华丽的词汇吸引到,后得知这是著名的悲剧,这种戏剧电影,上一次看得是《悲惨世界》,整片电影中的剧情,在豪华的演员阵容的演绎下,刻画的深刻,而莎翁的名句,在电影的场景中,闲的太过亮眼,似乎电影没有足够的表现力,来展示这些令人感叹的句子。疯癫,意外,可笑,共同演绎了整幅画面,好想读一读莎翁的原著,即使古英语对我有些困难。
《李尔王》观后感(二):只是照本宣科
既然台词都基本是原著,那也按原著若在的古代拍不好吗,为什么要把时间放在现代呢,仅仅是为了适应当代人熟悉的视角吗?
肯特伯爵剃了头发胡子之后李尔王就认不出来了,而且随便一个陌生人你就敢收留做你的侍从吗。还有埃德加稍微变点声音老爹就听不出来了。
我总觉得李尔亲人的时候会汉尼拔附身,把人的脸咬下来吃掉!
李尔诅咒大女儿生育的话确实过分了。
大二女儿原本并没有想到李尔会抛弃三女儿,也并没有想欺负李尔,只是觉得李尔最近情绪无常不好伺候而已,说好听的爱语也只是明哲保身,可没想到李尔确实越来越难伺候,只好剥夺他的权力以自保。
二女婿拿着二女儿的手挖的,也是醉了。你可以不断的扭头啊,就那么让他们挖吗。
《李尔王》观后感(三):现代的社会背景,古代的社会文化;现代的拍摄方式,古代的表演方式
莎翁改编《李尔王》时,戏剧文化盛行,电影还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时至今日,去看戏剧的人远远少于看电影的人,所以《李尔王》以当下时代为背景拍成电影,让不喜欢看戏剧的人欣赏下莎翁的电影戏剧,也算一个尝试,一个挑战。
大段的莎士比亚式语言独白,配着现代的军事化武器,现代的服饰造型,总有点穿越感,但在感受穿越的同时,又好像是在欣赏现代的戏剧表演。可如果仅仅是现代的戏剧表演,剧中人物刻画,又和现代的社会背景大有差异。
总结一下,就是一群二十一世纪的人演绎着十五、十六世纪的社会文化;用表演戏剧的方式演着电影,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
霍普森金的表演,给影片加了一星。张弛有度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感觉把莎翁笔下的李尔王演活了。那是一种,看,这就是李尔王。
《李尔王》观后感(四):由老戏骨撑起来的独角戏
第一次看一部彻头彻尾的莎翁悲剧。《罗与朱》尚还有爱情的甜蜜搏观众一笑,《李尔王》则是毫无回旋地滑下悲惨的深渊。清醒的人们尔虞我诈口蜜腹剑。疯癫了之后才知人情冷暖为时已晚。莎翁将人性的恶展现在每个角色中,是血淋淋的现实。又让他们在自己将死时追悔寻求救赎,也算美好的愿景。
本篇整体中规中矩,与现代设定并没有真正融合,多此一举。但不得不提安东尼·霍普金斯这演技简直是老神仙了。当大多演员尽力地在这现代电影的设置下蹩脚地避开舞台感时,安老却已经将莎翁的台词拿捏得如谈笑风生举重若轻。如此的功底几乎撑起了本片的每一个分镜。尤其片尾最后一幕的爆发和克制,实在让观者潸然泪下。
“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 and thou no breath at all...”
《李尔王》观后感(五):诗性与现实:关于片尾的一个细节
查尔斯·兰姆曾说:“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不合在舞台上演出的。”私以为他的真正意思是:一方面,舞台布景不足以还原暴风雨真正的恐怖;另一方面,李尔远非常人,深入其中的狂暴力量、那种崇高感,早已超越了一个演员以其血肉之躯所能达到的程度。
《李尔王》里的风暴场面本质上是诗性的,大自然与人的激情交织,汹涌澎湃——我几乎要相信,在充分调动想象力方面,唯当案头阅读李尔在荒原暴雨中那段独白的气魄时,恐惧的战栗才近乎到临峰值,而无论是演员以怎样的激情去演绎,效果竟也还是总嫌不够的。
但是,这次看到2018 BBC的电影改编,临近结尾的时候我忽然有了新的发现——
全剧最后一幕,考迪利亚死去,李尔临终前道:“我的傻孩子被绞杀了!没,没有命了!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老鼠都有命,而你偏偏没有气息了呢?你永不再来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请你,解开这个纽扣:多谢。你看见这个了么?看她,看她的嘴唇,看那,看那!”(死)
在电影改编版本,埃德加的人设是个技术宅(很好地解决了关于原剧本人物情节设定的一些质疑),在李尔讲完那句:“请你,解开这个纽扣。多谢,先生”后安德鲁·斯科特饰演的埃德加流露出了一个非常吃惊的表情。埃德加为什么吃惊呢?私以为是,他没有料到这个正在高声呼号的、汇聚着所有巨大悲怆于一身的、尊贵的王,会向他请求生理上的帮助,还对他说了谢谢。而正是这个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留意这句从来都因为前面5个“never”而被忽视了的话,我意识到,他不仅是一个“王”,同样也是个常人。
这句话里蕴含着2个李尔:一个是我们常常讨论的,在他身上体现着普遍人性乃至自然宇宙规律的李尔:那老者的疯狂,是意识到所谓的秩序并非秩序于是旧有世界崩塌,是感到实与理处处冲突于是恐惧于无法再相信语言的疯狂——但他同时也冲出了桎梏,弄人不见了,或者,不再需要弄人了,承认“没有路,也就不再需要眼睛”。
总是随着主人公去看人情,所以会在理解过程中将他们的经历上升,上升至一种“普遍经验”。但正是埃德加这个吃惊的眼神也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恍然意识到:李尔也实在是个常人,他的情感不仅是普遍的,还是私人的,在高声呼号以后会被衣衫的领扣憋得喘不过来气,在这近乎滑稽的对比之中,我感受到电影中这个细节的魔力:王以一种“出戏”的下降被拉近了,但正是在这种下降中,诗性和现实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李尔王》观后感(六):观剧感想
开始李尔王命令女儿们说说有多爱他,我就笑了,你这个老头有点问题啊
这部剧的文本我算是熟悉的,好像小学就看过了,是我看的第二部莎剧。不过看文字版不觉得,果然实体化之后,感觉大家一本正经瞎搞,和荒诞剧也差不多了。当然也可能这不是剧组的本意,因为台词和场景都裁了一点,本来还说得过去的狗血就显得很荒诞了。
接下来老国王带着一堆迷彩服少年(暴力团)打猎,就是中二少年呱噪的既视感。为啥这个国王就这么中二呢。
被大女儿怼了之后还是硬气的,有一点国王的威严,但是转头又嘤嘤嘤,对小丑说我怕是要疯啦!感觉超可怜的
见了二女儿之后又超软萌,嘤嘤嘤撒娇,解果二女儿居然不给做主,还联合了大女儿,把老国王的迷彩服暴力团慢慢裁掉了。一百个不行只能留五十个!五十个有点多了!其实一个也很多!在两个女儿中徘徊的老国王迷茫、痛苦、无助,明显可以看到权力向两个掌握实权的女儿倾斜,老国王变成普通老头。这种关系性的变化只能在剧版看到,文字版看不到动作和眼神,是很难体会其中的意味的。
过去老头儿是国王啊,大权在手啊,一言九鼎啊,即使是荒谬的要求也很有分量,一朝放权居然就不如鸡了(其实国王也好啥也好,本来就是个渺小的人类,没有了权力,你以为除了影子你还是啥),老国王之前是被权力腐蚀出了一种我很厉害的感觉,飘了,结果这下受不了了,崩溃了
然而不仅他崩溃,连天气都崩溃,下起了暴雨,暴雨的时候劳苦大众又无处避雨,也许这个暴风雨有神秘意义吧,比如国家分裂国王遇难啥的,毕竟这是部文艺复兴剧。然而关键是老头儿就遇到埃德加假扮(?)的傻子了,反正两个人都是弱小,无助,可怜,很荒诞地一见如故。这个埃德加从头开始就很怂,也许他的傻有真实成分吧,从没有想过埃德加是这样的埃德加。总之给两个人当傻子的演技点赞。
再看到认真演戏、认真宫斗的两个女儿,还有认真夺权的私生子爱德蒙,居然认认真真考虑迷彩服暴力团夺权的可能性,认真讨伐那些造反的人,还有因为姐姐没有赡养老人认真侵略英国的三女儿,总觉得十分违和。喂,你们这个画风就不对啊,这是部荒诞剧啊,你们没有认识到生活本身的荒诞才是真理,你们这样认真生活(夺权)是没有好下场的!
当然这个剧的结局众所周知,是团灭的大悲剧。
不过我觉得私生子死前那句,让我们三个到地下做夫妻吧,很有一种从头黑到尾,很黑色很大boss的感觉。所以我不懂为什么要憋一口气嘱咐大家去救李尔王,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口气能憋那么久吗?这里是有点烂的。
但是真正的结尾其实像《爱德华二世》一样,正直的埃德加活着,政局基本稳定,大家含着泪搞重建吧,也是文艺复兴剧的标配。但是在这个不怎么样的世道,一切都被权力腐蚀的世道,的确是没有什么希望。这是挺绝望的一部剧,结局有摇摇欲坠的感觉。李尔王和埃德加的演技不错,这部剧算是立住了。
总之,这么看下来李尔王这部剧真的很难,黑色,荒诞,主角性格有重大缺陷,李尔王和埃德加两个重要人物都装疯卖傻,很难让演员体会到角色身上的理性,把它戏剧化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演员会使劲想这个人物为啥会这样,但是又不能理解原因。古代人可能就不会这么纠结,他们应该很容易接受这个世界不怎么样这个设定。莎士比亚能写这个剧,证明他当时是可以排上舞台的,他的剧团在当时肯定有演员胜任李尔王和埃德加这样的角色。而不是随便谁就可以把它排好。然而这却一直是认为莎剧不适合排演的理由。要从自身找问题啊。
《李尔王》观后感(七):霍普金斯老当益壮,现代化的《李尔王》你买账么?
C将联合亚马逊出品新电视电影《李尔王》,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悲剧,演员阵容强大无比,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李尔王,艾玛·汤普森、艾米丽·沃森、弗洛伦斯·珀、吉姆·布劳德本特、安德鲁·斯科特等主演,简直是实力派演员的大派对。
C一贯喜欢翻拍古典文学名著,以它严谨的作风保证了名著的质量,完整复原那个优雅年代的风情画卷,充满了古典的英式风情。
而这一次,BBC没有把背景放在故事发生的八世纪,而是移到了现代,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霍普金斯饰演的李尔王,身后的护卫都手握现代武器,而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大女儿更是一身端庄优雅的现代裙装。
严谨的制作团队,超一流的演员阵容,重新改编的故事情节,让影迷们对这部电视电影,无比的期待。
莎翁的《李尔王》实际上已经被各国导演改编过无数次,其中小编最喜欢的,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改编的《乱》。
黑泽明借用《李尔王》的框架,来讲日本战国时期一代霸主毛利元就的故事,将《李尔王》中的三个女儿换成了三个儿子,去掉葛罗斯特伯爵的悲剧,加入枫夫人和末夫人、鹤丸等人物,增加复仇主题,讲述人性中残忍及丑陋的一面。
抛弃了西式的莎士比亚式的华丽台词,而用动作来表达人物复杂的感情,符合东方人内敛隐忍的性格特征。
《乱》是东方的《李尔王》,以恢弘大气的战争场面,渲染出一种东方式的悲剧感。
所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所以富有魅力,屡次被翻拍,就因为其难言的复杂性,它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的演绎下,会产生新的价值,引起观影者更深入的思考。
美国也曾经利用这个故事,拍了一部父亲与三个女儿的故事,叫《陌上伊人》,讲了农场主的父亲将农场变成公司,分给三个女儿,三女儿是律师,认为这种方式不可行,于是父亲赶走了三女儿,剥夺了她的继承权。
而最终父亲被赶走,三女儿回来代表父亲与二个姐姐打官司,最终夺回了父亲的农场。
但是这个故事却以女儿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故事,讲了父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压榨和迫害。
大女儿大半生为这个农场工作,照顾暴躁的父亲和体弱的妹妹,然而父亲从未考虑女儿的想法,他刚愎自用,在农场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最后更是为了夺得农场所有权,剥开两个女儿藏在心里最深的伤疤。
而这一次BBC的翻拍,花费了大量的资源,更加引人注目,不知道它会通过莎翁的《李尔王》,来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是关于父亲与女儿,是关于权势与亲情,这些人类文化中共通的情感,来演绎背叛、温情、冷酷、自私,这些交织复杂的情感。文/冷水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