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对电影《苏州河》最深的印象除了摇摇晃晃的镜头外就是这段对白。
有时候感觉现代很多人的感情也是对白中那样的。
这一个不行就换下一个,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天长地久的承诺渐渐变成了哄骗的手段,不再可信。
也许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也许是环境日益浮躁,大家好像都不太相信爱情了。
当我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寻妻的故事时,眼泪不止地往下流。
一、
1965年,从小是孤儿的王玉明正式参军,在部队认真学习,获得多项殊荣。
同连队的一个女生见他实在,便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了他。
“那时候我就知道,这将来就是我的未婚妻了”。
1970年,王玉明与阎宝霞结为夫妻。
那一年,他22岁,她17岁。
“我从小是孤儿,有了她我就有家了,心里热乎乎的”。
结婚刚两个月,王玉明便被调往越南抗美战争前线,阎宝霞返回河北唐山老家。
这是他们第一次分别,一分别便是三年。
三年间,不少亲戚游说阎宝霞:去了前线打战,是死是活都不确定,赶紧再找一个吧。
“死我也要等他回来” 阎宝霞只这样回答。
二、
1973年,王玉明复员回家,本该是幸福团圆的开始,可是阎宝霞生下大儿子后,不幸患上精神分裂症。
王玉明为了维持生计要留在甘肃打工,迫于无奈只好将妻儿送回娘家。
夫妻二人再次经历分别,一年能见一面。
“一年很快过去,明年我们再相见” 每逢别离,阎宝霞总会流泪。
1976年7月26日,唐山大地震,房屋顷刻间崩塌。
此时王玉明正在屋内熟睡,明明已经成功逃出的阎宝霞冒着生命危险折返摇醒王玉明。
在折返途中,阎宝霞腿部受伤,留下了深深的伤疤。
那个年代的人或许不善于说“我爱你”,却也藏不住心里的每一份爱意。
三、
1982年,王玉明在工作中受伤,阎宝霞带着两个儿子来到甘肃与他团聚。
因为家庭生活紧张,阎宝霞开始跟着王玉明一起卖冰棍。
卖冰棍的第一天,阎宝霞就赚到了两块钱,那时候王玉明的工资只有一块四毛钱。
王玉明没有将两块钱着急用于补贴家用,而是攒起来,留作纪念。
那会大家用的还是分分钱,王玉明就将那一分两分全都放在了红布兜里,一直带在身边。
他说:这里头装的就是我们老两口的纪念。
2008年,王玉明和阎宝霞搬进新房,阎宝霞开心地唱起了歌。
她唱着“生活的道路有苦也有甜,美好的前程走也走不完”。
就像歌里唱的,虽然劳苦了大半辈子,但他们的生活终于好起来了。
同甘容易共苦难,前半生虽风雨飘摇,二人始终相互依偎着。
四、
奈何天意最爱弄人。
搬进新家那一年,阎宝霞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病),安享晚年的可能被狠狠夺去了一半。
王玉明顾忌自己比她年纪大,担心走在她前头,早早地给阎宝霞买上了国家规定最高的养老金。
按照王玉明的规划,到了晚年阎宝霞可以靠那笔钱雇一个保姆好好照顾自己,这样他也就放心了。
只是,有时候命运真的太过无情。
2018年1月25日晚,王玉明在卫生间洗脸,阎宝霞没记着,以为王玉明不在家,便拿着手电筒出门去找他。
而这一走,几近是永远……
每每回忆阎宝霞走丢那一天,王玉明总是忍不住哭。
眼泪里充满愧疚和思念。
“我就少说一句话,我叫一声也好了” “我的老伴她在外面受苦了”
即便正处大年初一,王玉明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妻之路。
五、
王玉明的背包里装着数百张寻人启事、阎宝霞的相片、几管胶水、薄薄的被褥与塑料铺垫。
还有阎宝霞亲手给他做的棉鞋。
背包被塞得很鼓,甚至盖过了王玉明瘦弱的肩膀。
背包的最外边挂着一张特制的寻人启事,好像这样走在路上就可以多一份希望。
72岁的王玉明沿着国道延伸的方向走了七千多公里,贴了两万张寻人启事。
“两万张都没有找到信息,一点信息都没有”王玉明在寻人节目中悲切地说。
寻人启事上的照片从黑白变成彩印,经过风吹雨打,有些已经开始泛黄、残缺甚至掉落。
王玉明就把曾经走过的路线再走一遍,小心翼翼地撕下,再贴上新的寻人启事。
撕下后的寻人启事他也不会随意丢弃,而是小心翼翼地抚平放好。
因为那上面有着阎宝霞的照片,他舍不得,他要一起带回家。
每次儿子打电话询问王玉明在哪住着,王玉明总说在路边。
因为睡在路边就可以看到流浪的人里有没有阎宝霞,住旅馆的话就看不到了。
近两年的寻找,寻人启事上的文字也渐渐有了变化。
从“当面五千,送人一万”到“送人来20万”,不变的王玉明对阎宝霞永久的思念。
如果好心人碰见了阎宝霞,他的希望的是能先给点馍吃给点水喝。
因为一想到阎宝霞在外面可能受冻挨饿他就心疼。
不管是死是活,只要是阎宝霞本人,就算卖房子他也要给出那20万。
生同衾,死同椁。
“只要我不死,我一直要找下去,我一直找下去,找到我死了,也算跟她同甘共苦了,我就再没有遗憾。”
六、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来情比少时浓。
想阎宝霞的时候,王玉明就会写信,一如年轻时那样。
亲爱的宝霞:
这两年你走到哪儿去了?你受苦了吧。
我们俩在一起今年整50年了。你跟着我没享到福。
年轻时你在老家劳动带孩子,我们十几年分居两地生活。
现在我们老了,日子好了,我说我们永远不分离。
谁知阿尔茨海默病害了你!
老伴,你走到光明处,有好心人报个信。你的男人王玉明接你回家!
寥寥几句,承载的是数十年的感情与放不下的牵挂。
在信中我仿佛窥见了现代情感中极其匮乏的朴实与真诚。
此时已莺飞草长,我正在路上。
我会一直找你,一直找。
作者:柒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