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远方

  在大学时代曾经最喜欢的一本书《文化苦旅》,虽然有人说他作秀的成分,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样的一部散文却给了我们一种解读历史解读旅游的新视角。旅游不仅是观光,不仅是看风景,很多人文之地,必须要提前做好功课,否则就算去过,还是无法理解更多。无形中成为一中浪费。那时最生气的是那王道士的无知,可是当我们真的进入敦煌,那壁画的辉煌,那佛像的宏伟。都是令人驻足良久。陷入沉思,在那样漫长的一个时代,不知道人们凭着什么样的力量最终把如此浩繁的工程完成,而且还保留下来。每个洞窟都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留下的只是画面的褪色,安静地回忆着当年的辉煌。还有当初的建设者是无论如何想不到今天的敦煌会接待一批批的光观客,各怀心思。

  而我,一直想知道的道士塔确实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看见塔的刹那我忽然感觉到一种巨大的悲哀——一直以为白色就是最美的王道士无论如何不知道,自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因为那一桶桶的白色。给敦煌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

  而一直以为很远的地方还有北京,虽然小时候经常在歌里唱到天安门,却总是感觉很远很远,当火车真的把我带到北京的时候,忽然莫名的失落,因为京郊的土地也是如此朴实,长满各样的庄稼。登上长城,想到的是两千年前的始皇修筑长城,而明王朝修筑的长城却最终没有能够抵挡外族窥视的目光,脚步更加无法阻挡,最终努尔哈赤的子孙来到北京,成为了最后一个执政的王朝。没落是每个时代必须经历的苦痛,只是重复的频率不同而已。悲剧的总是会在历史中不断重演只是演员更换而已。脚下踏着故宫的地板,抬头看高达数米的门楼,不仅叫人肃然起敬。每寸地方都见证了每个王朝的兴衰,看似平静的宫殿背后有多少血雨腥风的悲惨故事。多少人的命运在君王的喜怒之间发生逆转。人生的命运显得那样不可捉摸。两次走进故宫,两次给我的不同震撼。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走在石板上,根本无心听导游说那些陈年往事,可能他们的年纪还不适合看这样的人文景观。

  远方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每次出门总是期待自己有很多收获,但是每次收获却又和自己期待的有很多不同。但是远方一直还在远方。比如新疆的天山,东北的五大连池,还有遥远的宝岛台湾。但是,这些地方都是有机会去的。只是看机缘而已。

  眼下,我的熟人中有些开始走出国门。我们也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期待着自己也有一种机缘去国外工作乃至生活。但是,远方又有一种恐惧。记得去年,说是有机会去东南亚国家支教,当时我心潮澎湃,很想出去尝试,但是准备填表的时候,却忽然失去了填表的勇气了。因为我想到可能有一年的时间不在孩子身边,不在家里,心忽然被针扎一样地疼痛起来。

  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是别人的远方;而别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的远方。人生常常就是在这样的境界里轮转。但是,就算知道,依然忍不住好奇地眺望远方,因为远方一直感觉是风景绝佳的所在。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