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读后感精选10篇

  《群星》是一本由七月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19-10图书,本书定价:421,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群星》读后感(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仍然热爱它

  不错,出题、解题的节奏很流畅,有生活气,我虽然还没在成都住几天,感觉很亲切。在国内主流的电工科幻中,难得地适合影像化。

  中间隐约猜到了答案,最终得到验证的时候,感觉意犹未尽。格局还可以更大一些?

  和作者在后记的吐槽很有共鸣,中外科幻普遍内卷,“抢鸡蛋”流和“量子鸡汤”流当道。大刘算是抢鸡蛋的登峰造极,后者有《湮灭》和《降临》。

  作者表示对他创造的女性角色无限宠爱,但是,还是没有摆脱电工科幻的纸片人设啊,哈哈哈。但是但是,这么闷的理工男居然也有老婆,给他看稿…

  《群星》读后感(二):很棒的原创科幻~

  很成熟的科幻作品

  一边用很好的节奏和悬念讲着二十四小时反恐式的读者很有兴趣想看下去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的类型故事,一边很有耐心恰到好处的把关于故事核心科幻设定相关的知识撒面包屑一样一点点科普出来。这两点很值得我学习,我就至今也没掌握好怎么友好的面对读者讲故事和耐心的把设定浅显易懂的讲出来。

  没有像普通科幻故事里那种把主要人物刻画成孤高独特的英雄,而是很丰富立体,并且很接地气的为了职称和买房子发愁。把一个其他故事里只能当成个性配角的人,升格成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就好似哥谭的小丑站到了正义一边。

  它有些地方确实让人有种在看三体的即视感,但它比三体平和友善很多,对读者很有好,我建议读者攒上一整段时间(具体多少看你的阅读速度我大概用了五个小时),一口气读完它,别担心枯燥难读的问题它非常好读(不考虑科普部分理解不了只说情节推动)。也建议有关公司赶紧抓住作者,签下ip,它完全可以魔改出一部丹布朗式的电影或者剧(它可比三体好改也好拍太多了)。

  吐槽一下《群星》这个名字,关键字相关太麻烦,书籍会被撞《人类群星闪耀时》泛搜索会撞知名某社同名游戏。

  《群星》读后感(三):不管宇宙多狰狞,我们还是爱它的浩瀚

  《群星》的开篇,抓住我们的是极具张力的情节冲突。卧底的美女警员,暗藏杀机的周旋,看似典型的电影剧情,因为货物的特殊性质而带上了属于科幻的独有的趣味。接下去,抛出的仍然是电影感十足的人设,天才探员,反社会型人格,对于拯救城市的任务总怀有三分疑虑。郭远这个人物的内在冲突,让我一度以为他会是小说主角。

  但小说并未止于此,在徐徐的倒叙展开之后,真正的主角汪老师才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来到我们面前。他和郭远的尖锐完全不同,他是一个普通人,他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据说汪老师的原型确有其人)。这在整个科幻小说的范畴内是非常少见,如果具体到“科学家”身上,甚至绝无仅有的。《群星》的故事,把平凡和奇观在人物的身上丝丝入扣地结合起来,通过人物经历,从“买房纠纷”推进到“拯救人类”,不显突兀,合理流畅,更能牵动读者的共情之心。同为小说作者,我知道这太难太难,但七月老师做到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啻于旅行者冲破太阳系保护膜式的突破。

  不是很想提《三体》,但主观地说,《群星》和《三体》在气质上有着深度的相似。这种相似,是出于对宇宙定律严谨的变换和重构吗?我想了想,一部分是,不全尽然。对我来说,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与“外面的世界”对话的开放的心态。我们也会害怕,也战战兢兢,但更加占据上风的,是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好奇。如《群星》后记所言,这是科幻带给我们的古老的勇气和梦想。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叶文洁和白泓羽都是女性。不管她们有着怎样不同的心路、理念,和目标,在作家的安排下,都成为了“打开盒子”的最关键一人。她们完成了地球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而是功是过,不同的读者,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出发点,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还有一些离文本更远的想法,或者说感触吧。“留下来”和“走出去”,让我想到“前往北上广”和“逃离北上广”的精神冲突。我们的身边,不乏出身小城镇,在大城市打拼的朋友,他们有的在大城市扎根生芽,有的在多年后返回家乡小城,当然更有一些从来没有离开家乡的人。不同的选择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明白无误,容易决定的吗?这是一种根植于中国年轻群体心中,无法回避的渴望和挣扎。就像面对白泓羽的汪海成,两难选择,一念之间,迎面而来的可能将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和人生。

  不过经历了生活的戏弄取得了惨烈胜利的汪老师,最终成为一个看似对抗世界实则爱护世界的激进式保守派,实际上让我感到有些落差。当然,这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范畴的感想了。

  无论如何,《群星》是一部值得所有读者体味,也值得科幻作者乃至类型小说作者学习的作品。我觉得值得学习的,不仅仅是眼花缭乱的写作技巧和惊心动魄的想象力,更是一种,以现实主义为立足点,书写奇观式文本的勇气和胸怀。

  《群星》读后感(四):跳出桎梏的宏大科幻

  日本推理小说的历史中有段很有意思的时期。1957年,以松本清张的《点与线》为起点,日本推理小说界开启了社会派浪潮。松本清张用推理小说来揭露社会重大问题的做法,不但给推理小说引入了新的写作模式,而且也给很多日本作家指引了推理小说写作的一条星光大道,受到松本清张影响的日本作家,完全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森村诚一、岛田庄司、西村京太郎、东野圭吾、宫部美幸……整个六七十年代,基本上日本的推理小说都笼罩在松本清张的阴影之下,这就是著名的“清张咒缚”。

  之所以要在一篇科幻小说的书评里面先叙述推理小说的历史掌故,是因为中国原创的科幻小说目前也处在类似的发展道路上。是的,这种风格的引导者无疑就是《三体》。从经济角度来说,写作是一项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活动,只有在看到一种写作类型能够受到读者欢迎的前提下,才会有大批作家愿意来写这一类小说。《三体》的成功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近些年来,书写末日题材的原创科幻小说越来越多,比如宝树的《时间之墟》、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何夕的《天年》,当然还有本书《群星》。

  跟着前人开创的道路前行,好处是有参照物,坏处是很难跳出别人的条条框框,就如同落入松本清张布下的咒缚一般。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三体》的名字,但是作者在本书的后记中写道:“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最近这些年来,科幻小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内卷,弥漫着一种‘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大家都在准备抢我家鸡蛋’或是‘外面有什么意思啊,让我们来好好用心地用一百万倍显微镜来发掘一下内心世界的问题吧’这样的味道。”其实也是从侧面承认了《三体》的影响力。当然和宝树王晋康何夕不同,作者在写书时候的想法自然也产生了变化。前面几本书大概是秉持着“这种类型的书竟然有这么多读者喜欢,我其实也有类似的idea,写成书应该也不差”的想法,但当市面上这种类型的书逐渐多起来之后,可能读者写书的想法就变成了“虽然这种类型这么受读者欢迎,但我总还是想写点新意出来,要不然就太同质化了”。既在探索可能造成人类末日的秘密,又在努力保持黄金时代那种勇往无前的精神,这两种矛盾又统一的观点贯穿了《群星》始终。

  那多在推荐语中将《群星》比作科幻版的《反恐24小时》,这话没说错,而且是在成都的反恐24小时。从江口沉银的地方出发,到川大、到九眼桥、再到武侯未拆迁的民房和高大上的环球中心,通过执行特别任务的形式,用极快的速度将整本书推进完成。本书独有的紧张感,不仅突破了《三体》投下的写作范式的阴影,更让成都这座网红城市难能可贵地进入科幻小说中并承担了重要角色。虽然本书加入了非常多的科幻设定,大到宇宙小到基因,但作者高超地用现在的执行任务的紧张感和五年前科学家科学研究的缓慢过程相互穿插,合理地将这些设定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果不局限于科幻小说,要在原创类型文学里面找相似的话,《群星》大概可以和燕垒生的《天行健:烈火之城》类比。一方面是行文的紧张感,另一方面是故事的后续。《群星》最大的看点在于:当人类发现太阳系最大的秘密之后,应该如何去应对。本书仅仅写完了人类内部统一思想的过程,所以本书的末尾,就和《烈火之城》的末尾一般,只是宏大设定的开篇而已。同类型的原创科幻小说里面,大刘和王晋康都完整地用续作解答了所有的设定,构成闭环;而何夕《天年》的续作至今未见消息。《天行健》的续作倒是有好几本,讲完了很多故事,但是普遍评价不如《烈火之城》。所有的续作在珠玉面前都很难,但是就本书这么多的科幻设定来说,不写续作没办法讲完所有的设定,所以作为读者肯定会很关心故事后续会怎么发展。书中人物白泓羽“相信人类能挺过去,然后蜕变,破茧成蝶。”那么我们也希望作者能够让这本小说在原有设定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最终给读者展现出更华丽的世界。

  《群星》读后感(五):【钛艺书评】《群星》让我想起了《小丑》

  每一部有着诡谲想象力的科幻作品,都是作者用来回应内心迷思的媒介,而这些问题虽然涉及各个方面,但最终都将回归那三个最古典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自科幻诞生百年,无数科幻创作者用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甚至用一生来回答这些问题,而七月老师则用一本《群星》回答了这三声天问。

  故事分为两条线,一条以郭远的视角为主轴,带领大家进入历史感与未来感充分交融的成都,以及一场迷雾笼罩的反恐行动;而另一条线,则以陷入购房危机的汪教授为主视角,讲述了一个既发现了宇宙真相,又被现实搞得焦头烂额的科学探索故事。

  就笔者的阅读体验而言,只要捧起《群星》,就会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就再也舍不得放下。

  精英探员卷入复杂的超前技术与多国博弈中,被贴上恐怖分子标签的袭击者却是优秀的研究人员,这其中的违和感形成了天然的谜题,吸引读者跟随人物视角不断深入。而在探案过程中,充满市井气息的描写与情报员郭远在其中游刃有余的身姿非常耐看,使人不忍释卷。

  同样充满市井气息的是汪教授买房时的波折,合同被人践踏,好不容易打赢官司,却被人用下三滥的手段强占,怒火中烧的汪教授最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令人大呼痛快。当然,现实生活衬托着汪教授的渺小,但又是这样的人发现了宇宙中的巨大秘密,这个秘密不仅改变了国际间的力量与政治格局,还会在未来改变整个太阳系的命运。蚍蜉撼大树般的对比,给故事增加了反英雄主义质感。

  这部作品有两大宇宙级别的设定:

  一个类似于《神们自己》,人类发现一种逆天的能量获取方式,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另一个则是火鸡理论,我们的一切经验都不靠谱,这些经验只在有限的空间里奏效。

  基于以上两大设定,《群星》中的宇宙观相对《黑暗森林》来说更加残暴,是更加没有道理可言的存在,是克苏鲁神话一般无法认知的存在,如此设定让《群星》有别于过去非黑即白的宇宙构想。

  这样的设定引出了三种思维方式的对抗:

  第一,没有共情能力但还想做个好人的郭远与汪教授进行对抗。

  第二,汪教授为了阻止人类自毁太阳系,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发动袭击,宁可杀人也要毁灭“潘多拉之盒”。

  第三,女学生对人类能够从有限空间里走出去,去拥抱星辰大海,和创造自己的神平起平坐充满信心。

  思想的碰撞随着故事的展开娓娓道来,所以读者们读起来不会感觉出戏。而这三种思维方式也不存在绝对的善恶,矛盾因此无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而三方的最终对抗也就是冥冥中注定会发生的一幕了。

  充满了古希腊悲剧的宿命感。

  细品这三方对峙,篇幅最长,也是最能让人感同身受的,是郭远小队和汪教授小队的对抗。人类不论进化到何种高度,暴力始终可以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手段。汪海成本想交流,但因为高层的不理解而失效,只好凭肉身殊死一搏。而郭远一行人哪怕知道汪教授的苦衷,也未必就会强烈反对,只因他们身为公器,只得遵守上面的命令,所以也没得选。

  暴力对抗成了注定的选项,这带有深刻的讽刺性,也为他们的矛盾披上了命运般的永恒质感。

  如果从现代文明的基本公约来看待这个故事,那汪教授一行人或许是邪恶的,郭远一行人则有充分的正义性。但如果从宇宙真相的角度看待汪教授的行动,他的邪恶又是绝对的吗?正义的条件变得模糊,而暴力的非法性也在这种暧昧不清。

  事实上,《群星》让我想起了最近大热的电影《小丑》。《小丑》本来是一部超英题材电影,没想到全程走内心戏,展现着一个失败者如何一步步陷入疯狂,如何一步步被心魔控制,又是如何最终点燃高谭市的。从行为上看,汪海成和小丑都是被无聊世事逐渐压垮的角色,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暴力来解决自己面前的大问题,只是小丑要解决的问题叫做哥谭,而汪教授解决的问题叫人类的存亡。

  但是,两者又有巨大区别,小丑手握暴力是为了将世界拉入混乱,而汪海成手握暴力则是为了守护人类文明的一亩三分地。

  这是最具有张力式的暴力观——暴力已经超出了暴力本身,它还承载着文明存亡的意义。

  《群星》读后感(六):在都市买房,或奔向太阳

  四川如今是中国的科幻重镇了,这种“重”不仅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这里有国内最好的科幻杂志社与出版工作室,也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关注川渝地区独到的自然与人文风貌,并把它们融入科幻作品之中。这部依托近未来的成都开始起笔的《群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一个被买房问题所苦的青年教授,一场卷入地球毁灭级别的多国谍战。像是都市奋斗剧与太空歌剧大片互相魂穿,维度差异极大的几件事放在一起说,这故事能讲好吗?

  万幸地是,《群星》讲好了,并且在几个角色身上,都写出了人性与超人性的不同面,他甚至打通地缘民俗、现代文学、国家战略、人类历史等等话题,只为呈现一个兼备可读性与回味感的好故事。此前,所谓软科幻七分柔情,硬科幻九成理论,在七月笔下倒变得不再铁板钉钉非此即彼,他从鲁迅聊到成都人的个性,从购房合同的法律漏洞谈到科研经费的斡旋争取……这是一位有生活骨血打底的作家,他不靠点子撑架构,不依凭套路搭人物,类型文学里容易的事情他不做,这才会有一个特别的呈现,给读者愉悦。

  忽然想在此文里跳出来,和大家聊聊类型文学是不是文学的话题,聊这个,不会离《群星》万里,因为既然我们都喜欢看科幻看推理,归拢谈一下这个虽“老生常谈”但“常聊常新”的问题,一定对继续读下去有助益。

  最近在读权田万治的推理评论,他的观点我深以为然,他说:“(推理)‘是否是文学’归根结底是作家的资质、才能、手法的问题。由此,相比把推理小说提升到文学的高度,我更期待作家们立足于现代,向‘在架空的小说空间内欣赏谜与恐怖的高品质娱乐’——推理小说——的各种可能和崭新尝试发起大胆的挑战。”

  引申一步,我以为,类型文学应该是类型占比七成,文学占比三成的事物。每件事物都应该有它的主次,假如纯文学是百分百专注文学性,那也要允许类型文学从其中跳出来,做好自己的“谜”或“恐怖”或“言情”或其他,只要在各自的领域做到某种独特,就可以说是某个范畴内的优秀作品。

  由此,并非宽容或保护,类型文学是有其“类型化”的正当性的,当然允许类型文学里也有在文学上成就极高的作品,但如果类型文学全都更追求“文学”,恐怕“类型”的部分反而难以自由挥洒。

  所以,读《群星》,所有人文的内容都是加分项,而它坚实的科学幻想核心,是我喜欢它的最重要真义。

  故事里汪海成,亦正亦邪,可他却没有传统男主角的光环,正派或反派,都没有,他的两面,是在城市买房与仰望星空。买房不是什么沟渠,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一座大山”,如果买到的话简直如同“摘得明月”,而仰望星空呢,他的科学事业倒将他卷入麻烦,变得东躲西藏,仿佛倒“落入井中”,成为负担。

  某种角度说,书里很多细节简直是现实主义小说片段,貌似“游手好闲”的李院长,对汪海成讲的那番掏心窝子的话,其实也是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心声:做活动,当网红,是科技工作者们在这个眼球时代真心想追求的东西吗?读这么多年的书,哪科功课都是顶尖,却眼睁睁看着项目停摆,到底哪里断掉了呢?而且这种心声甚至超越国界,书里讲到NASA在许多领域的进展也停滞了,我们的各国上层,究竟如何考虑和平衡人类未来的呢?如果就这样默默然等下去或无所为,是不是意味着一代甚至几代科研人的学习和思考都将被冷却呢?

  以此层面,《群星》里所有的硬知识都垫在了“人”的肩膀上,作者的思想高度达到了,作品的深度也就足够了。从前何夕《伤心者》里的天问,又或者许多身为科学从业者,左手天文望远镜,右手小说家之笔的科幻作家们共同的迷思,再次被七月取出来细细研磨,那是无数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宇宙,也是身为渺小生灵的巨大绝望。书里,大家抢夺着一个“未知物体”,书外,更多的“未知”天天悬于这些科学家们身上,既来自日常琐碎,也来自无限星空。

  要知道,一切近未来,其实都肇始于眼前这个当下。读科幻并不是想占卜或偷看人类结局,读这样的故事,是在读我们自己。这个或许如书中所说,仍处于“婴儿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尽管已经了解了黑洞、超新星、真空衰变……还是要面对正义与真理抉择两难的,我们自己。如果读一个故事,可以有一小部分人,醒悟一点点,多想一点点,或许科幻文学,就配得上它被附注的企盼和意义。

  《群星》读后感(七):一本有意思的小说

  内容涉及轻微剧透

  七月老师的这本《群星》我前后看了五遍。我会反复看的小说不多,能反复看,自然是觉得有意思。

  首先,这个故事写得有意思。其实,故事的剧情并不复杂。初看到第六章时我就猜中了结尾,但是这种(自认为)被剧透的状态完全没有影响我的阅读体验,就是因为这个故事的文字让我非常愿意去了解剧情的每一点展开。故事采用双线式的展开,两条线不一样的叙事节奏恰到好处地穿插在一起,带来了很舒服地阅读体验。我记得七月老师有这样介绍过自己: “喜欢讲故事,会讲故事”。我想他确实有足够资本来这样描述自己。

  第二,人物、情节和场景的塑造有意思。人物和情节方面,两个男性主角的性格与所做的事具有强烈的冲突感。例如,郭远,反社会人格,只是执着于任务,却成了成都的救世主。以及,汪海诚,一方面有着远大地梦想,一方面又习惯于现实的桎梏,纠缠的性格使得他的行为出现精彩的冲突,面对现实时在长久的怯懦之后有了爆发突破,面对梦想时在追寻探求之后选择了保守自闭。小说场景构造上也有不少我喜欢的点,例如高压紧张的气氛与成都这样一个极其闲散的城市结合的冲突,构造体展现能力的场景中可窥见我所熟悉的中二感。

  第三,我觉得七月老师写作中对于科学细节的认真雕琢有意思。这个故事的主线中嵌入了很多知识点,天文、物理、生物、法律、神话。可以看的出来七月老师用很多力气去打磨这些很“硬”的内容,让它们看起来既真实,又有趣。当然,是“看起来真实”,实际是像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样,80%的真实+20%的“胡诌”。真实的部分显然是做了大量的调研参考,写的比较准确。“胡诌”的部分也不是乱说,是基于实际逻辑和剧情发展需要地结合而对知识所做地演化,很好地起到了粘合剧情与科学的作用。八卦一句,我也曾见过七月老师两面,说过些话,他在现实中也会一本正经说半真半假的话唬人,也不知他能写现在这样的文章是否得益于平时的锻炼。可能有人会把《群星》与大刘的一些作品放一起作为同类硬科幻比较。但是在我看来,《群星》“硬”的方向和大刘完全相反。大刘的故事更多地是以点子驱动剧情,先有了某个超前科技的想法,然后以此为基础设想可能的剧情展开。而《群星》则相反,先有了故事的框架,然后从现有的科学中寻找可以与故事相结合的知识进行二次加工融入。两个方向没有高下之分,喜欢那种看个人喜好。但是像《群星》这样的写法有个实在的好处:其中的科幻内容是如此地贴近现实,起到了很好的科普宣传作用。我可以想象有些读者再看了这小说后去了解FAST,去了解旅行者号,去了解小鼠基因库。

  最后,小说的主题有意思。好的科幻小说应带给读者一定的思考,这点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把个人思维区域扩展到日常之外,思考些可能会颠覆我们过往认知的问题,我想这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群星》所带给我们的,是去思考人类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去思考在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人类共同体又应当以什么为依据来做出选择。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主题,有很多小说、动画、游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但即使被不断地讨论,这样地论题依然能够震撼到很多人,激起很多人地共鸣,毕竟,如康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再加上七月老师强力的讲故事能力,这篇小说试图抛给读者的问题被包装地很好,使得小说地主题更显得“有意思”。只是,在现在社会的繁多信息流轰炸之后,也确实会有不少读者觉得这并不是一个足够有趣的主题。所以我把这一项放在了最后。

  夸完了之后,要抱怨下不喜欢的点。就一个,我不喜欢五年后的白泓羽。白泓羽作为汪海成的对立面,代表了七月老师对于人类进取探索未知的一面的美好寄托。但是我觉得她又弱又天真,不足以站到汪海成的对面。我同意人类不该因为任何原因固步自封,但是当进取之路可能充满荆棘之时,只是单纯地相信“人类可以挺过去”并不够,而是应当做好更多的准备。白泓羽似乎并没有做到这点。(并不是我想看汪海成与白泓羽的超能力大战>_<)

  对于白泓羽人物形象的不喜欢我要扣个半星,但是作为七月老师的粉丝,评他的作品还是得有半星的加成的。所以,就五星好评吧。

  《群星》读后感(八):《台球》发问,《群星》回答。

  《群星》确实是非常黄金年代的科幻小说,那就从科幻两个字开始吧。

  1、关于“科幻”

  科幻小说的读者,呃尤其中国读者喜欢提的一个概念是“核心点子”,就像同为类型小说的推理中的“核心诡计”——比如某最畅销的三部曲就以其想象力著称。

  《群星》的点子其实不算特别新鲜,标题暗示了费米悖论,看到封面你就能猜到多重空间,开头就抛出了强人择原理和缸中之脑,而稍有常识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出《台球》的影子。但作者能把这些点子串成一串手法不断改变的“诡计”,有点邀请读者进行推理的感觉,比单纯排比点子好多了。

  而最重要的,诚如作者所说,这本小说是科幻黄金时代人类开放、进取心态的追忆和重述,作者提到了《群星,我的归宿》,而我甚至想起了《人类群星闪耀之时》。即使面对阿西莫夫在《台球》中描述的不可知的未来,作者依旧给出了关于勇气和梦想的答案。

  2、作为“小说”

  在科幻上无可指摘,那作为“小说”呢?

  类型小说作为小说的一个极大优势,就是不需要从复杂的人物关系、剧情发展或者内心斗争中去找冲突,其内核本身就是最大的冲突——当你遇见一个外星人,一举一动都是冲突。

  归纳地说,就是主人公的日常被非日常粗暴地打断——三体里的罗辑、碟形世界里的阿奇、异乡异客里的哈肖、甚至好兆头里的克鲁利、凉宫春日里的阿虚……伴随着核心点子的非日常极具冲击力,驱动着小说一路往前。

  当然,以非日常为主体的作品同样也有很多,基地系列、星际迷航、安德的游戏、各种太空歌剧,对它们而言科幻要素是基底而非外来因素,这类作品往往更加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更注重人物和人物关系。

  回到《群星》,结构上显然更像是前者,但开头作为披萨饼底的“日常”却是军队和国安这种“非日常”的视角,于是给人一种士兵突击feat.碟中谍的油腻感,而科幻点子的馅料撒在上面也就多少失去了一些冲击和张力——好莱坞片子我看过,不就是军队大战外星人嘛!

  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更强烈地“非日常”才能提起读者的胃口,而《群星》在下半部分也确实做到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大战外星人,就像《EVA》中特务机关打怪兽的饼底,迎来了人类补完的馅料。

  但总的来说,像陈楸帆序中所言,科幻小说需要具有“陌生化的审美体验”,而初期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对我而言削弱了这种体验,就像在打异度神剑2的前十个钟头……实在有些提不起劲(当然这不妨碍异度神剑2是一个好游戏)。

  3、归于“文学”

  陈楸帆——顺便一提,他的名字比七月这个笔名有特点多了——在序中除了“陌生化的审美体验”,还提到了“提出重要问题”和“情感上的连接共鸣”,这显然也几乎是对一切文学作品的要求。

  《群星》中,主角之一很早就提出了一个“道德是否由人类的原始本能发展而来,而人类本能又应该得到多大程度上的认可”的诘问,当时只是当成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的插曲,没想到居然成了全书的暗藏主题之一,光看这点就非常的“文学”。

  而郭帆的推荐语里则评价本书“更有分镜般的叙事,充满了画面感”,对这点我倒是保留自己的意见,文学,即使作为小说也不应该过于细致地描述场面,这是一个比较优势的问题。

  尤其在科幻小说里,对一个“扭曲的空间”进行描述,最有效的是数学,其次是文字,最次才是画面,文字最不应该放弃自己抽象性的领域就是科幻。

  4、一点尾巴

  作者七月是成都人,也长期寓居于珠海,因此《群星》的场景基本在两个城市间切换,让我这个三次造访成都的珠海人倍感亲切(当然作者更偏爱成都许多)。作者在后记中表示汪教授签完合同后珠海房价暴涨被违约的事源自生活,而我甚至连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都经历过——当然,我定金交得比较多导致卖方违约不划算……

  另外从FAST到港珠澳大桥到“领导视察”,作者可以说是科幻小说时效第一人了www,领导“只有美国的天文台验证过?我们自己的天文台验证不了?”的发言也学得很像,和“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发到天上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群星》读后感(九):如《2001:太空漫游》一般,向人类文明发问——《群星》代序

  这次受八光分戴浩然老师之托给七月新书写序,其实心情是有点纠结的,纠结到甚至不敢问七月:“喂,你真的想好要让我写序了吗?”直到七月不断在微信上敲打我“到底写好了没?!”,我才一边享受被催稿的快感,一边放下心开写。

  纠结的原因无非有三:一是七月出道比我早,早在2003年便以一系列短篇《分身》《维序者》《艰难求生》《另一种故事》在《科幻世界》上华丽亮相,而当时的他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如花少年;二是七月写得比我好,在2006年出版的中篇合集《星云IV:深瞳》里,由我主打的都市超能“科玄幻”《深瞳》备受批评,飞氘的卡尔维诺式科幻童话《去死的漫漫旅途》广获赞誉,而七月的本土赛博朋克《无名氏》相较之下则被忽视了——事实上,从那篇小说里就可以看出七月的写作野心:庞大复杂的世界观架构、科幻经典元素的本土化尝试、流畅激爽的叙事节奏……只不过由于篇幅所限,无法施展出他所有的能量罢了。

  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七月逐渐淡出了科幻读者的视野,写过几本奇幻,做过游戏创业,离开成都又回到成都,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即将变成三个人……与此同时,中国科幻也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边缘状态变成了众人热捧的香饽饽,大刘和《三体》成为国民级的IP,而《流浪地球》也引爆了2019年春节档的票房。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毛病,就是对科幻“老作者”习惯性催稿,虽然不是编辑却比编辑还操心。我总是希望这些当年一起从一片荒芜中便开始热爱着耕种着中国科幻这片贫瘠土地的“码农”兄弟姐妹能够重新回到前线,回到市场的视野中来;希望他们把这些年的成长与积淀,以好作品的形式回馈给读者,而不是让诸多披着科幻外衣蹭热点的“劣币”驱逐了良币。

  被我催的人很多,而嘴上答应得好身体却很诚实的作者占了多数——年纪大了、孩子太小、工作太忙、想不出新东西、怕丢人……都是他们惯用的理由。而真正拿出好作品的,七月是一个。

  《群星》就是这场盛大回归的开场致辞,它符合我判断优秀科幻小说的三大标准。

  第一是提出重要问题。

  在我看来,优秀的科幻小说不仅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惯常世界的怀疑,更会在故事结束之后,将这些问题带回到真实世界,持续发问,引发更多的思考。从科幻元初的《弗兰肯斯坦》到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再到《群星》,无不在对人类文明发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终极三问同样是贯穿《群星》始终的大哉问。这些关于人类在宇宙间位置的问题被七月通过精妙的情节安排包裹,如剥洋葱般在读者面前层层展开。从江口镇的神秘事件引出威胁成都全城的恐怖袭击,由FAST接收到不可能的外太空信号,引出解答费米悖论的全新视角。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对于宇宙与人类的认知被逐一颠覆,直指恐怖的真相;而随之而来的道德抉择困境又带来令人战栗的崇高感,那正是科幻的精髓所在。

  第二是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也就是所谓的惊异感(Sense of Wonder)。优秀的科幻小说应该有一种想象力与创造力,需要带来一些新的奇观,一些新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跟我们的日常经验完全不一样,它是有距离的、陌生化的。它可以是《神经漫游者》里的赛博空间,也可以是《黑暗的左手》里雌雄同体的冬星社会,总之它要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七月的《群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到基因改造的密码,大到宇宙万物的基本常数,都被逻辑严密的世界观构造组织起来,围绕着“构造体”这一核心科幻概念,绽放出令人无限遐想的惊异美感。甚至连人类科技树的分岔所带来的地缘政治、经贸格局乃至社会阶层文化上的异变,也都与之紧密关联,这需要巨大的知识储备与超强的推演能力,可七月仿佛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同时,他不忘将许多经典的科幻元素植入其中,例如克苏鲁神话、戴森球假设……让人在陌生的语境下寻见熟悉的符号,莞尔一笑,建立起属于科幻领域的想象共同体。

  第三是情感上的联结共鸣。

  科幻如何“出圈”走向更广阔的大众市场,在我看来,它必须与每一个读者建立生活语境与情感上的联结,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即便它描述的是亿万光年之外的外星系,甚至并非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但归根结底,科幻是给每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看的,它必须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群星》在这点上无疑做得非常出色。尽管讲述的是未来历史,但在七月笔下,一座立体的充满了真实感与烟火气的成都跃然纸上,所有的人物行为与情感也都有接地气的根基。而主角汪海成作为一名天文物理副教授,他对抗庞大系统的动机却来源于一次荒谬的购房纠纷,这一设置不仅增强了现实感,更以俗世生活之渺小之琐碎,与宇宙真相之浩渺之悚然两相对照,让每一位读者能够深切代入,体会到在人类历史关键节点上做出艰难抉择的切身感受。这让小说的感染力更进一层,甚至超出了类型文学的边界。

  七月正在步入他创作的黄金时期,《群星》只是他回归创作之后的第一炮,他丰沛的创作力和极高的效率让我们期待接下来即将陆续面世的作品,而中国原创科幻的版图也将发生改变。

  说到这里,也许已经有读者发现,不是说好纠结的原因有三吗?第三点呢?

  并不是我这个文科生数学太差,而是故意将纠结的最后一点放在末尾:认识七月太久,夸赞朋友总是容易用力过猛,需要把握好分寸。所以序言写到这里我也该停笔了,把真正的舞台留给我们的主角——七月。敬请各位用心欣赏。

  《群星》读后感(十):闪耀的《群星》,黑暗的宇宙

  闲适安逸的成都市正面临着一场危及千万人性命的恐怖袭击。特警队布下天罗地网缉拿恐怖分子,却遭遇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异象。这一切都肇始于五年前FAST射电望远镜捕捉到的神秘信号。信号揭露的,是闪耀群星的表象之下宇宙的黑暗真相;而这场恐怖袭击关乎的不只是一座城市的命运,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存亡。

  八光分给《群星》的推广文案里有一句“它能让人找回最初接触科幻的震撼和感动”。

  我最初接触科幻并对“科幻”形成认知是从1999年6月刊《科幻世界》开始的。那一期刊载了一篇让我瞠目结舌的《微观尽头》;紧接着的7月刊又刊载了一篇与之如出一辙的《宇宙坍缩》,让我的宇宙观彻底摆脱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束缚。正是大刘在这两篇微型作品中对宇宙伟力和人类渺小的疯狂想象将我领进了科幻的大门。

  从这点上讲,《群星》的确抓到了科幻最初触动我的地方。它是一部以黑暗诡谲的宇宙为科幻内核,脑洞大开、气势恢宏的硬核悬疑科幻,挑战读者对宇宙本质和物理法则的认知,描绘出一幅让人战栗的图景。紧凑的情节、勾人的悬念、让人叹为观止的设定推演,让它成为近年来我读得最爽的国产长篇科幻。

  当然,它也并没有那么完美,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给它4.5星,剩下半星希望七月和八光分再接再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下文会包含一些轻微剧透,但我会避免透露作品的核心悬念。如果你还没有拜读《群星》,请谨慎选择是否继续看下去,毕竟这部作品值得一次完整无缺的阅读体验。

  《群星》的故事以“现在”和“五年前”两条剧情线展开。

  在“现在”——2030年——国安部门分局长端木汇和得力手下云杉追查一个企图在成都发动袭击的恐怖组织。当然,这场迫在眉睫的袭击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随着调查的深入,敌人一次次创造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异象,从容逃脱。在稍后加入行动队的顾问郭远的指引下,谜团逐渐揭开,一行人也越来越接近骇人的真相。

  郭远是这条剧情线重点塑造的人物。作者给他贴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的标签,有点符号化,与我预期的那种反社会人设有些差距,实际上让人物发挥作用的是他高智商、极度理智和不怕死的特质。他加入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的动机,可以用电影《黑暗骑士》中的一句台词概括:“要么以英雄的身份死去,要么活着眼看自己堕落成恶人”。郭远选择追求前者,很有戏剧性,也有一丝悲壮的浪漫。

  剧情上,这条线是套路化的猫鼠游戏——坏人不停地逃、好人不停地追,时而在途中发生冲突。不够惊艳,只能算中规中矩。不过如果有朝一日作品能够影视化,这部分内容可以提供不少视觉奇观的场面。

  在追逃的过程中,作者尽可能地融入了成都的城市特色,带着读者游历四川大学、酒吧街、武侯祠、环球中心等景点,像是缩微版的丹·布朗风格。对身居成都的读者(我)来说,很有亲切感;对外地朋友,说不定会激发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之情。

  但故事设定已是2030年,有无所不知“天网”系统,有可以强化身体机能的基因技术,而作者笔下的成都却还是一副2019年的老样子。可能作者认为10年时间并不会给城市带来太大的变化,也可能事实确实如此,但在一部科幻小说中,读者乐于看到一个想象中的近未来成都。这一点上比较遗憾。

  再说“五年前”这条线,是全书大部分精华所在。

  一切都源于FAST捕捉到的神秘信号。随着人们对信号的破解和研究,人类文明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科学家们对物理法则的认知也必须重塑。汪海成教授和他的学生白泓羽就是这样两个处在科学的十字路口上深感迷惘的人物。

  试想,如果永动机真的存在,会对科学、社会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造成多么大的冲击?神秘信号给人类带来的,远远不止如此。这条故事线抽丝剥茧地揭开信号的谜团,而一个谜团之后又有更大、更让人震惊的谜团,环环相扣,将读者卷入用层叠悬念构筑的迷宫中。迷宫的终点正是“现在”那场恐怖袭击。

  两条线最终交汇在一起,给出了谜团的答案和恐袭的真正原因,进而将故事推向最后的高潮。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次探索、每一步推演,都是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必定会给硬核科幻迷带来酣畅淋漓的“爽感”。

  这部分重点塑造的是汪海成这个人物,身为前途无量的青年教授,却在买房这件事上碰了个头破血流。买房的遭遇成了汪教授人物弧线的重要驱动力,也给作品中那些狂放的想象接上了地气。相信大多数读者都能对买房的艰辛历程产生共鸣,进而认同汪教授这个角色在五年前这段剧情中的前后转变。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我不太认同汪教授在此之后的行动。

  一个被社会压迫、被恶人讹诈、正义又得不到伸张的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会如何反抗?一般来说,要么是去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要么是去报复社会、玉石俱焚,或者像《小丑》一样煽动混乱、消灭秩序。但汪教授在五年后出现时的形象却不是这些,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了。然而,故事中他在这五年间的经历是完全缺失的,只有寥寥几段概括的叙述,这就导致人物在五年前后的转变并不令人信服。这算是本作的一个缺憾,不过如果有续作的话说不定可以得到弥补。

  这部作品里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引用鲁迅,比如克苏鲁元素,比如科学梗和科幻梗,比如安教授讲的小故事,比如作者似乎忘了开头用过一个叫“老李”的龙套而又在后半段用了一个同样叫“老李”却毫不相干的龙套——又或者是作者刻意为之、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人?!(我都在关注些什么……)总之,如果你还没读过《群星》,那你还有一整座金矿可以挖掘;如果你读过了,一年半载之后再拿出来爽一遍说不定又会有新的发现。

  我喜欢《群星》的最后一章。

  前面的整个故事都是从各个角色的视角来探寻隐匿的真相、来重新审视这个宇宙。而最后一章忽然转到了上帝视角,重温旅行者号出发时,那段人类曾经最接近星辰大海的航天史。当旅行者号触碰到宇宙深处的秘密时,视角戛然回到汪海成身上,就好像真的有一个上帝在那里看着他。

  看着我们。

  推荐度:4.5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