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会了中国人如何优雅地观鸟|故事FM

  ?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故事FM」小程序,收听真人讲述。记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键收听全部故事哟!我叫赵欣如,今年 65 岁,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退休教师。-1-打麻雀运动大概 1958 年左右,那时我才四、五岁,有一些街道管理人员,挨家挨户通知大家必须参加「打麻雀运动」。我就跟着姥爷,扶着梯子爬到我们家院子的一个门墩上面,有房子那么高,带着旧水桶和木棍,时间一到,就开始拿木棍敲铁桶。我当时什么都不懂,只觉得好玩,就也跟着使劲敲。我们住在胡同里面,一时间四周都是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声音。后来就看到天上飞的麻雀噼里啪啦往下掉,掉在胡同里。据说能捡到麻雀的人,都把它一个个地捆起来,直接送到居委会去。然后居委会要记录每个人打麻雀的成果。■ 《北京日报》当年的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当然,现在反思起来,觉得是一个既可笑又可恶的事情。因为我们在不懂生态的情况下,把麻雀看成了「四害」,认为麻雀吃粮食。后来,有鸟类学家写信给中央,建议不应该打麻雀。因为第一,麻雀它不是真正的有害动物;第二,在打麻雀的时候,把其他一些鸟也都吓死了,累死了。中央后来就决定,在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这「四害」中,把麻雀改成了臭虫。-2-立志研究鸟类我小时候生活在北京白塔寺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到处都是花和葡萄架,哪棵树能接什么果,在我的记忆里,都清清楚楚。 有一年中秋前后,我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玩,突然看到葡萄架上一只鸟在抖动,它体背黑灰,腹部棕红,头顶雪白,漂亮得像从童话世界里飞来的。后来学了生物,我才知道这只鸟叫北红尾鸲。 它不唱歌,顶多会嘎嘎叫,一旦进入繁殖前期的春天,雄鸟的歌声就会十分清脆,婉转动听——嘀嘀嘀嗒嘀嗒,嘀嘀嘀嗒嘀嗒——这只是它叫声的一种。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注意院子里能看到的各种鸟类。春暖花开时,会有柳莺飞过,它体态很小,呈偏绿色,鸣声普通。但种类不同,鸣声也不尽相同,黄腰柳莺鸣声更为复杂,冕柳莺鸣声更具特色。■ 黄腰柳莺(图片/w)在我从小生长的院子里,我就认识了十来种鸟。 后来,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讲鸟类学家郑作新为中国鸟类研究事业做出极大贡献的文章。我深受启发:如果能学习生物学,研究一辈子鸟类,一定很有意思。-3-探寻黄腹角雉1977 年,我顺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师从著名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先生。我研究能力的一次极大提升,是有机会随郑光美老师到浙江南部调查中国濒危物种——黄腹角雉。 我们曾经通过北京动物园引进过一对黄腹角雉,它雄鸟和雌鸟差别很大,是根据雄鸟腹部皮黄的特点命名的。它头顶漆黑,有橘黄色的漂亮羽毛。有趣的是,它头顶上有两个软骨质的角,平时藏在羽毛里,发情时会立起来抖动,呈宝石蓝色。它的喉部有很大的囊,平时也是缩着的,发情时能够充气,垂得很长,有二十公分,上面有紫红色、钴蓝色和绿色的斑点,求偶表演很漂亮。■ 黄腹角雉(图片/国家林业局)那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天天陪着郑先生在浙江的山区里找黄腹角雉。我们那时候还可以携带猎枪,因为山里面有野兽,要做自卫。我当时不到三十岁,郑先生已近天命之年。但仍然和我一样,每天走很远的路。山地里没有路,而且经常下雪下雨,每天走一个小时左右,靴子里就会灌满雨水,必须坐下来,脱靴子休息。 我们调查了几十天,也没见到黄腹角雉的一根羽毛。最后郑先生决定分兵两路,他走一条沟,我走一条沟。我们分开之后,经常听到原始状态森林里的各种声音,我只好壮着胆子往里走。那天不巧的是,我正赶上闹肚子, 就找了一棵树,蹲下方便,枪就竖着立在旁边。突然,听到咣的一声响,我吓了一跳。于是我一手提裤子,一手拿枪,慢慢原地趴下,过了一会好像就没有声音了。我匍匐地沿树木间隙往前爬,突然,看到一只鸟从我前面经过,离我差不多十米,就是黄腹角雉。 ■ 黄腹角雉(图片/)这只黄腹角雉没有发现我,而是很机敏地斜着从旁边的山坡走掉了。我赶紧返回驻地,告诉了郑先生,他也很高兴。 第二天我们又返回那个地点,一棵树一棵树地找。往下走时,坡太陡,郑先生刹不住步伐,冲起来往下跑。紧跟着,他的左前方噗噜噜一响。郑先生急忙回过头来,拿登山杖跟我一指,让我看一棵歪着长的树,树干上有白色的东西。我拿望远镜一看,里面果然有鸟蛋,我就退回 20 米,找了个最隐蔽的地方留守。郑先生往下撤。 因为我们在野外,想证明巢是谁的,必须看清楚巢主人。我穿着军用雨衣,带着望远镜,挎着照相机,差不多等了一个小时,就听到远处有声音,慢慢看见个黑影,晃悠悠走了进去,看了看四周,趴下了。就是黄腹角雉,我把消息告诉了郑先生 ,也拍到了国内第一张在野外的黄腹角雉照片。在自然界里,我们去做鸟类的科考和调查,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遇到各种有趣的现象。 从那以后,我对野外工作更加喜欢。 ■ 2007 年,赵欣如在野外工作-4-组织观鸟爱好者1982 年毕业后,我留校任教, 2015 年退休,但直到今天都在教授鸟类选修课,算起来,已经执教三十多年。1996 年,有一家叫绿家园的公益机构找到我,希望可以带领和指导一些爱好者来观鸟。观鸟最早起源于 18 世纪的英国,随着博物学观察的流行,观鸟爱好者越来越多。如今,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有多达 100 多万会员,相当于每 60 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人是这个组织的正式成员。而我带领的这些爱好者,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观鸟者。■ 2006 年,赵欣如北戴河海滨做民间观鸟培训,史洋摄有一次,我带学生在一个山沟里学习怎么听鸟叫,沿着山谷往里走,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有一只鸟在距离我们一米左右的位置跳出来了。是灰眉岩鹀,一个麻雀大小的鸟。仔细一看,它好像有伤,一个翅膀不能动了,另一个翅膀在拍打地,跟瘸子一样晃悠悠往前跛行。我反应过来,这就是教科书上鸟类的跛行。产生这种现象,是鸟儿在吸引你的注意。我赶紧跟同学说,注意看这只鸟在干什么?它跛着脚往前走,一直带我们走出了十米左右的距离时,突然腿不瘸了,翅膀也没毛病了,抖了抖翅膀飞走了。这让我非常惊喜:鸟类在自然界给我们做了一个真实的表演。它直白地用行动告诉我们它高超的进化水平,为了保护巢中的卵或者雏鸟,它可以把天敌吸引开。只有在野外,我们才能遇到这种有趣的现象。■ 2007 年,赵欣如组织大学生在野鸭湖观鸟,聂滨摄-5-香港观鸟大赛我们很早就听说境外有观鸟比赛,后来知道了香港就有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观鸟大赛。大概 2000 年左右,我就带着三个人去参加了这个比赛。到香港后,我发现参赛的多数都是外国人,一个华人主持人讲了一、两分钟话,一举旗,比赛就算开始了。这个赛制是 24 小时内,每队在界定范围里做鸟种类的记录。每队规定最多四人,最少三人。队内确认一种鸟的人数要达两人或以上,这样才能记录在册。 当时我们都很惊讶:如果有人谎报种数怎么办?但事实证明,凡是参加这个游戏圈的人,在这件事情上都是真实的。 我们看完之后,第二天下午 4 点以前回到原地,直接提交。把自己认定调查的鸟的总数,写在封皮上,里面还要选出至尊鸟种——就是每队在活动中认为最靓丽、最有意思、最值得提及的一种鸟。 我们都提交了报告之后,就开到一个很简易的小宾馆,吃庆功宴。每个人都很开心。这时候裁判也会公布优胜队。 ■ 由 WWF HK 制作的香港鸟类插画其实在这之前,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可以认领不同的队伍,认领了哪个队,就按照此队最后观测到鸟的总数做捐赠。大赛把这个钱收集起来,投放到自然保护区的维护和建设当中。所以真正观鸟比赛,跟竞技比赛不是一回事儿,它更多的是一种观鸟人的分享和交流。 观鸟大赛有很多种。有一部电影叫《观鸟大年》(The Big Year),影片中参赛者需要用一整年的时间和精力,记录自己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数量,数量最多者取胜。但是,这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初学者,你见到也不认得,所以实际在国内,只有大概不超过十个人去玩过类似的游戏。这种观鸟大赛,也未必需要和别人比。我就有一个学生叫关翔宇,他曾经自己和自己比,在一年当中观察到超过一千种鸟。■ 2013 年,赵欣如在野外采集鸟声,王成摄-6-观鸟的乐趣除了比赛,还有很多种观鸟的方式。有的人喜欢专程去观察湿地鸟种、沙漠鸟种,各种地理环境的鸟种。也有的人,几十年只追一种鸟,成为这个鸟种的专家。如果真的有心观鸟,不必贪多,少也有少的乐趣。比如说,记录下你们家窗外一年四季都会经过哪些鸟,日积月累,就是非常好的科学报告,你也完全能体验其中观鸟的乐趣。-封面图来源 《观鸟大年》未注明来源配图由 讲述者 提供 Staff 讲述者 | 赵欣如主播 | @寇爱哲制作人 | @寇爱哲声音设计 | @故事FM 彭寒文字 | 吴梦翼 翌辰运营 | 翌辰 BGM List 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02. 福气 - 彭寒(白塔寺)03. Upward - 彭寒(黄腹角雉)04. Junkyar - 彭寒(观鸟)05. M - Chet Atkins(观鸟大赛)06. 花格衬衫 - 张一定/彭寒(观鸟大年)07. The Ol - Sam Bush(片尾曲) 故事FM 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蜻蜓 FM | 喜马拉雅QQ 音乐 | 荔枝FM | 豆瓣播客 | 懒人听书均可收听▼ 点击「阅读原文」,讲出你的故事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