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之地》的观后感10篇

  《蜂蜜之地》是一部由Tamara Kotevska / Ljubomir Stefa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马其顿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蜂蜜之地》观后感(一):。

  其实纪录片也是具有导向性的,艺术化的剪辑和旁白能够给人灌输某种观点,所以纪录片,以及所谓纪实摄影,都算是艺术创作,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真实。毕竟,所有的真实都只能自己从生活中感知,呈现给别人看的或多或少总有修饰的成分。我的打分比平均分低的原因是它好像一部电影,有完整的故事,有一切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还有伏笔和铺垫!还有善恶对比!),就显得刻意。

  但是它胜在画面的美感。阳光下群蜂扇动透明的翅膀,女人金色的侧影。昏暗陋室里女人给老母亲喂食,两人答非所问的对话,苍蝇贴附着将死的老母亲。

  从孤独到热闹到更孤独,最后,一人一狗狗行走于悬崖峭壁,或许她将永远在荒漠中取蜂、歌唱、起舞,在某个冬日死去,但我祝愿她可以拥有幸福的机会,把"留一半"的规则教给自己的孩子。

  《蜂蜜之地》观后感(二):情绪缓缓流淌,情节自然生长

  今年IDF唯一特别想看的影片,一是因为上影节错过了该片(当时本想配合安哲《养蜂人》一起看,结果时间错开了),二是因为自己的外公也是一名养蜂人,母亲年轻时也曾拍过关于外公的记录短片。所以,自己对养蜂人和蜜蜂带有特殊的情感基础,影片中许多画面自己也都有着强烈的共情。

  影片捕捉到了女主许多细腻的行为,轻抚停在手上的蜜蜂让其飞走、用树叶帮助溺水的蜜蜂逃离、和母亲不断的亲吻等等,这些细腻背后是女主对蜜蜂对自然环境的博爱,对母亲的慈爱。

  同时,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又有家庭内部的。

  小男孩不满父亲的功利与苛责,离家出走跟随养蜂女游走采蜂,即使最后又被父亲带回家中,但似乎表现着孩童的意识,珍视与蜜蜂、与采蜂女间的情感;想着土耳其一家子女遍地,养蜂女向母亲倾诉着没有子女的苦恼,母女间的怨恨早逝,唯留略带戏谑的鼓励:“你会找到对象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缓缓流淌。

  影片摄影也十分出彩,大远景、逆光镜头的组接、手持摄像机对捉牛过程的捕捉等等。尤其最后结尾母亲去世后,养蜂女再次来到山崖捕蜂,同样给了一个逆光镜头,但这次陪伴在她周围的不再是土耳其男孩,而是那只一路追随她的黑狗,分享着蜂蜜之地的美味。

  映后摄影师谈到,最初影片的主线是环保纪录片,但土耳其一家人的出现,自然生长出了更为精彩的题材,这些题材增添了影片的情感与冲突。正如《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说的那样:“在观看了这一系列充满含意、情感和矛盾的事件后,理智与情感得到升华。”

  没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希望今后也能在妈妈的基础上,再去纪录一些外公和叔叔等中国养蜂人的故事吧。

  《蜂蜜之地》观后感(三):{香港电影节}主创人员答观众问

  一、女主的现状

  我们至今与她保持联系。我们在旁边的村庄买了一个小房子送给她。她有一两个兄弟在临村,和家人在一起也是她的愿望。

  二、故事背景

  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时期有很多土耳其族裔迁到马其顿地区居住。

  二战后,马其顿属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五十年代,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协议,互换在对方国家居留的本族人。所以马其顿有很多村子一下就搬空了。故事的女主角就是没有回土耳其的土耳其裔,她的村子里只剩她一户。

  故事中搬来的新邻居是一户游牧人家。他们的来源不明。

  三、故事是否有剧本,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本来的打算是拍短片,拍摄有关该地区的环境——因为河水改道,村庄的变迁。几年前我们先遇到女主的哥哥,他也养蜂,后来我们才见到女主。

  我们最早拍摄的镜头之一是女主打开蜂巢,说‘我拿一半,留给蜜蜂一半’。这启发了我们把它用做一个主题。(这也是联合国提倡的一种环保理念)

  一开始六个月我们只拍女主和她的母亲。我们等着故事转机。当游牧邻居搬来,我们意识到这是明显的冲突。从这儿开始,我们有了故事情节,这场冲突也是第二个主题。我们拍了他们两户人家一百多天。

  在片中我们也想取得平衡:一半关于自然,一半社会。

  从最开始有想法到成片,前后拍了三年,有两千小时的影像。

  四、创作人员

  两个导演、两个摄影师、一个剪辑、一个音效师。平时只有四个驻扎在那个村,因为没有水电食物,大家需要轮班。

问答结束后有品尝蜂蜜环节

  蜂蜜好鲜美。

  《蜂蜜之地》观后感(四):你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卡尔维诺说到过一种读书的方式,走马观花,信步玩赏,在你打开这本书之前,你对它一无所知,不带有初始的观感,也不投入过多的评判,只是静静地观察。在看这部影片时,我就是带着这种心境去的。

  这是一部很简短的片子,但却很圆满,小而美,质朴而诗意。影片中出现的茫茫草原与小小的人,无尽长路与小小的车,夕阳下的剪影,昏暗小屋中的喃喃细语,为电影笼上一股神秘而忧郁的气氛;土耳其一家的到来,孩子的哭闹,大人的忙碌,又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出尘与入世就这样奇妙的结合在一起,为观影的人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但画面和意境并非是我所关注的重点。

  这部影片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大多数时候都很安静,这份安静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任由思维游走,我想到的就是以下几点:

  影片开头是哈提兹上山采蜜,“我拿一半,蜜蜂留一半”,这种与自然相和谐的思维方式让我想起了《狼图腾》里给狼群留一半黄羊的老阿爸,同样是有外来者不守规矩,破坏了这种自然地协调美,同样的招致了一定程度的悲剧。这是影片最外在的矛盾所在,其实这种冲突是原始渔猎生产方式和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冲突。在原始渔猎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靠天吃饭,尽量不破坏生态的运转,人更多的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环而存在,表现出动物性。而农业社会的人们开始改造自然,影片中的土耳其父亲放火烧山,狼图腾里的包书记要改放牧为农耕,都是农业社会对原始社会的侵入。是数千年前农业革命时的情景重现,不同的是,影片中的土耳其人终于被迫搬走,而当年被迫迁走的只怕是无力与生养迅速,人口众多的农业社会抗衡的原始部族。

  除了哈提兹和土耳其一家外,影片还有一个推动蜂蜜悲剧的人,就是土耳其一家的蜂蜜采购商,我想,影影绰绰的,蜂蜜采购商或许代表了农业革命后新的阶层,资产阶级。他用金钱来诱惑土耳其老爹为他打工,不断试图榨干土耳其一家的蜂蜜。通过不断地激励来加快社会的运转,这是现代社会的特质,无论是哈提兹的渔猎社会还是土耳其一家的农业社会,对人的贪欲都是及其克制的,只有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贪欲和消费欲才被正大光明的予以表彰,来鼓励人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遗憾的是,在采蜜这一生产环境下,现代社会的压榨更多的表现确实竭泽而渔。

  认真说起来,影片最重要的主人公既不是哈提兹也不是其他人,而是蜜蜂,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蜜蜂和它们的蜂蜜展开。如果我们把蜜蜂当做人来看的话,这部片子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涵义。理论上说,无论是谁,采蜜都算是一种财富的窃取,毕竟,只有蜜蜂才是蜂蜜的创造者,才是辛勤的工人。上层统治者剥夺了蜜蜂的剩余价值,区别只在多或者少。当剩余价值被上层剥削过多时,底层的蜜蜂除了象征性的在统治者身上蛰上两下,无计可施,只能越过边境,向邻国发起掠夺,或是给邻国带来竞争压力。看看美国和墨西哥,不禁想到了特朗普的墙。

  抛去理性的分析得失利弊,回到对人的思考,影片留下的则是短暂的温馨和永恒的孤寂。

  哈提兹起初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节奏平静而缓慢。土耳其人的到来犹如一块石头投入池塘,在她的生命中泛起涟漪。从未婚配的她是真的喜爱这几个孩子,给他们蜂蜜吃,带他们荡秋千,一起听广播,快乐不会作伪,她是真的开心。但是幸福总是短暂的,孩子们走了,母亲也去世了。只剩流干眼泪的哈提兹,一个人坐在夕阳里凝望,喧嚣落尽,她重又落入孤独的罗网之中,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

  人是血脉链接上的一环,上扣着祖先,下扣着子孙,哈提兹的母亲过世,有哈提兹为她入土为安。数十年后哈提兹自己又当如何呢,“他年葬侬知是谁”呢?或许她还会离开这里,试图组建家庭,融入一个社会。更大的可能则是继续留下来与蜜蜂为伴,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吧。对生命的感悟是人类文学永恒的话题,在这里我想用一段博尔赫斯的诗来结尾:

  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

  上帝的长夜没有尽期

  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PS:独自一人幽居,养蜜蜂取蜂蜜维生,出场带老婆婆,后来老婆婆死了,还和后来的一个小正太关系很好,算是半个老师......哈提兹算不算低配小龙女)

  还要感谢友邻指路这么棒的片子~

  《蜂蜜之地》观后感(五):极致的甜,纯粹的蜜

  马其顿,鲜黄天色掩映下的荒芜山原。一处几近废弃的村落里,哈迪斯和她年迈抱病的半盲母亲,是仅有的住民。

  哈迪斯是一位女养蜂人,她坚持着传统的养蜂方法,于悬崖之上找寻野山峰的巢穴,并将带回的蜂巢安置在居所附近的石墙之内细心饲养。

  “我拿一半,给蜜蜂留一半”——哈迪斯在收获蜂蜜时,恪守着对自然的承诺。她长久维系着自然的微妙平衡,也总是能因此得到丰厚甘美的自然馈赠。

  而这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却被纪录片导演科泰夫斯卡和斯特凡诺夫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哈迪斯·穆拉托娃,一位来自马其顿的女养蜂人,同时也是纪录长片作品《蜂蜜之地》中的主人公。

  《蜂蜜之地》在今年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一举获得了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作品的评审团大奖(最高奖)。作为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项的有力争夺者,这部影片也被马其顿官方推选参加最佳国际影片奖的竞争。

  而这次《蜂蜜之地》也入围了今年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评优单元。在10月18日上午的展映活动之后,摄影师Fejmi Daut也来到了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与现场观众进行映后交流。

映后QA交流环节

  据摄影师Daut介绍,摄制团队一开始的设想是拍摄一部自然题材的纪录短片,来反映当地在河水改道、村庄变迁之后的环境现状。他们偶然之中通过哈迪斯的哥哥结识了她,受到哈迪斯“取一半,留一半”这一养蜂理念的启发,便以此作为主题,开始了对哈迪斯和她母亲的拍摄记录。

  起初的6个月之中,他们一直在村庄里对哈迪斯的日常生活进行拍摄,记录她与母亲、蜜蜂还有几只小猫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唯有在哈迪斯收获蜂蜜之后,摄制组会跟着她一路来到首都斯科里普,拍摄她在集市上售卖蜂蜜、采购商品的过程。

  但这样的平静,却因为一户游牧人家的意外到来而被打破,这户人家带来了七个孩子与一众牲畜,安家在村庄旁边的空地上。这是影片叙事的转折,从这儿开始,影片有了故事冲突;这同时也是摄制组拍摄思路的转折——在影片的主题上,他们也想取得一种平衡:一半关于自然,另一半关于社会。

  于是,原本只是计划拍摄一部纪录短片,但摄制组却拍摄了三年之久,积累了超过2000个小时的影像素材,最后剪成了这部时长87分钟的《蜂蜜之地》。

  但成片的节奏却没有因为如此之长的时间跨度和庞大的素材积累而显得支离破碎,相反,导演在对影像素材的编排处理上表现得尤为出色。影片在叙事推进与情绪流转上,细腻且自然。而影像中每一次冲突的发生,也都建立在导演对复杂人物关系的精准捕捉之上。而每一次的冲突和意外,也都构成了自然和社会矛盾的现实证明。

  全片没有一句旁白,也没有一段采访,观众甚至从始至终都感受不到摄像机的存在。导演依靠着极尽纯粹的生活影像,传递了影片在议题性上的现实意义——不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皆源于人物在现实环境中的真实状态与真切表达。

  影片的主题可以被归纳为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移民与土著。其实这些话题都并不新鲜,但《蜂蜜之地》却在宛如私人生活影像一般的细腻意蕴中,借由从平凡人身上散发出的诗意灵魂,传递着对世界性焦点议题的理念表达。而“一半自然,一半社会”的主题构想,在影片中也实现了交融统一。那至深的共情与思考,也伴随着观众,交织相替,从始至终。

  当世界面临着蜜蜂数量年年下降的危机,当巴尔干半岛挣扎在种族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马其顿导演科泰夫斯卡和斯特凡诺夫的《蜂蜜之地》却用真实而温柔的影像,提醒我们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对待这个星球上的万事万物,一种深深扎根于耐心、传统、真诚与尊重的方式。

  《蜂蜜之地》观后感(六):大自然长出了《蜂蜜之地》,也长出了这个故事

IDF

I Documentary Fact

我/纪录/事实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仪式暨开幕纪录片展播于2019年10月18日18:30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正式启动。

  18日早上,书本小记看完了闻名已久的马其顿纪录片《蜂蜜之地》,圣丹斯获奖之后,今年香港电影展上也有展映,再次于杭州见面,摄影师和我们分享了影片的细节背景。十分有意思的是,这部纪录片因为一组新家庭的介入,让电影得以重新解构。

  文/东SIR

  2019 IDF 观影从《蜂蜜之地》开始,蜂蜜的甜美和制蜜者的辛苦、“取一半留一半”的生存智慧和涸泽而渔的贪婪、欲望都处理内敛而动人。然而作为一个纪录片爱好者,影片及影片映后带来遐思却不仅于此。 影片开始养蜂母女和后来的土耳其家庭明显在叙事走向有跳跃,映后主持人敏捷的抓住这个问题,并把它抛给了来映后的摄影师。摄影师解释说开始计划的影片是关于养蜂母女的环保题材,突然来了一个土耳其家庭,影片的故事发展就此多了一条线索。母女背景是有事先准备的,而土耳其家庭背景只能根据现场跟拍生活场景来揭示。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去旁听创投,正好是周浩导演在做自己的导演阐释,周浩导演说:“好的纪录片是长出来的。”摄影师的这个介绍正好完美的解释了周浩导演的那句话。

  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生长出的土耳其家庭正好丰富了影片,加厚了影片原来的环保主题,假如主创们强行干预,按原计划不理临时出现的土耳其家庭,影片就会逊色很多。纪录片的不干预还在摄影师介绍的另一个故事中得到体现。 拍摄过程中出现了小女孩溺水的一幕,生为两个孩子父亲的摄影师强忍住冲出去救人的冲动,选择了站在摄影机后面。我们先剥去这个故事中的道德部分:小女孩溺水不严重,并且马上就被救了……没有任何事情比生命重要。剥去这个点后,不救人的拍摄经历应该算是纪录片制作中不干预的极致体现了。

  映后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观众表扬影片的摄影说画面像油画一样的漂亮,摄影师一脸尴尬的说,他拍出了油画般美丽的画面,然而导演和制片人都不满意,这是他们争吵后妥协的结果。 这点上我是站队导演和制片人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像油画般像风光片般的美丽成了对好电影的崇高赞誉。这不仅是对纪录片还有对所有电影来说的,最好的画面不应该是完全服务于故事内容服务于影片调性的吗?二十多年前贾樟柯导演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时就这样批评过《秋日传奇》,很难想象如油画如风光片般美丽的《小武》、《站台》是如何面目可憎。拍摄和记录底层民众生活的纪录片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通过这场影片的观影与映后,再对应我们以往的观影体验,顿时觉得IDF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看到了好的纪录片,还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好的纪录片,如何制作好的纪录片。从《蜂蜜之地》开始的IDF观影真的很美好,很期待。

  《蜜蜂之地》

  导演:Tamara Kotevska/Ljubomir Stefanov 主演:Hatidze Muratova/Nazife Muratova/Hussein Sam/Ljutvie Sam 类型:纪录片 官方网站: https://honeyland.earth 制片国家/地区:马其顿 语言:土耳其语 上映日期:2019-01-28(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87分钟 又名:流蜜大地之诗(港) / 大地蜜语(台) / Honeyland IMDb链接: tt8991268

  鲜黄衣袂点缀马其顿偏乡的荒芜,与悬崖上野生蜂蜜琼浆的金黄相辉映。喀迪丝是欧洲大地最后一位女采蜂人,与抱病半盲母亲相依为命,依附野蜂为生,坚守「取一半、留一半」黄金定律。游牧民族一家突然而至,打破宁静生活的不止是七个孩子与一众牲畜的喧闹,还有疯狂掏尽蜂蜜的贪婪,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肆无忌惮。历时三年静观人与蜂和谐共处的隐世生活,以自然曦光与幽微烛照辉映大地,美得教人肃然起敬。获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评审团大奖。

  ——豆瓣简介

映后交流

感谢IDF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影片能够被大家看到。整个剧组主要由两人构成:摄影师自己和导演

  Q:影片开头重点在于刻画采蜂蜜女儿和母亲间的生活,后来土耳其一家人的介入是刻意安排,还是在其出现后去重新解构影片方向?

  A:最初我和导演二人拍摄了一年,初衷是作为环保纪录片,拍摄到一半时第二家人(土耳其一家)来到了拍摄地,这就需要我们作出拍摄调整。

  新家庭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困难,尤其是最初与被拍摄者很难沟通。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开始思考影片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一方面希望保留环保纪录片的主线;另一方面希望新介入的家庭能够以更好地方式呈现、融入整个影片。

  由于对新来的家庭缺少前期调研,拍摄过程需要不断与第二家人和沟通,并跟拍了许多细节……总之,我们不希望去安排剧情,希望剧情在沟通中自然生长。

  Q:影片拍摄历时多长?拍摄团队对故事的介入有多深?因为影片中存在着许多摆拍的画面。

  A:总共历时3年,拍摄天数在100天左右。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比如集市等)会单独花3~5天拍摄。作为站在摄影机后的人,我还是努力专注于拍摄的影像本身,尽量减少介入,减少受自身情感的影响。比如在拍摄土耳其一家人到来时,为了拍摄牛进村的场景,我与牛保持着十分近的距离;又比如,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小女孩溺水的画面,这一没有预期到的突发事件,在远处摄影的自己还是选择了克制。

  Q:影片夜场戏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以及拍摄过程经历了哪些有趣事件?

  A:夜晚的室内画面采用了自然光(烛光、柴火)拍摄,主要由摄影师和导演共同拍摄完成。拍摄完夜场戏后,拍摄组选择住旁边的帐篷里,十分有趣;又比如,当地有许多小猫小狗,有一次吃饭时,二人为了拍摄室内的动静离开了,当拍完回来时,食物已经被猫狗吃完了。

《蜜蜂之地》剧照

  Q:一些电影摄影画面具有油画的特质,是否和导演的影像观有关?

  A:开拍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对3年来的素材进行了后期处理。在后期制作后,导演和制片人希望影片更具有自然的痕迹,呈现给大家的影片是剧组进行不断协商后的结果。

  Q:拍摄土耳其一家人的争吵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A:摄影师自己是剧中唯一的土耳其人,他做了许多相关工作,希望让被摄者忘记拍摄者的存在。最后的争吵内容十分真实、没有介入感,那是大量素材剪辑而成的,属于剪辑的魅力。

  Q:拍摄完成后,如何处理与影片中家庭的关系?

  A:我们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帮助采蜂女主角在镇上购买了一处住所;此外,也帮助土耳其一家人的孩子申请了助学基金,帮助其受到更好的教育。

短评

  影片捕捉到了女主许多细腻的行为,轻抚停在手上的蜜蜂让其飞走、用树叶帮助溺水的蜜蜂逃离、和母亲不断的亲吻等等,这些细腻背后是女主对蜜蜂对自然环境的博爱,对母亲的慈爱。

  同时,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也有家庭内部的……

  小男孩不满父亲的功利与苛责,离家出走跟随养蜂女游走采蜂,即使最后又被父亲带回家中,但似乎表现着孩童的意识,珍视与蜜蜂、与采蜂女间的情感。

  想着土耳其一家子女遍地,养蜂女向母亲倾诉着没有子女的苦恼,母女间的怨恨早逝,唯留略带戏谑的鼓励:“你会找到对象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缓缓流淌。

  影片摄影也十分出彩,大远景、逆光镜头的组接、手持摄像机对捉牛过程的捕捉等等。尤其最后结尾母亲去世后,养蜂女再次来到山崖捕蜂,同样给了一个逆光镜头,但这次陪伴在她周围的不再是土耳其男孩,而是那只一路追随她的黑狗,分享着蜂蜜之地的美味。

  映后摄影师谈到,最初影片的主线是环保纪录片,但土耳其一家人的出现,自然生长出了更为精彩的题材,这些题材增添了影片的情感与冲突。正如《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说的那样:“在观看了这一系列充满含义、情感和矛盾的事件后,理智与情感得到升华。”——Leo 谦

  一片叶子就能拯救一只蜜蜂,一户邻居就能杀死一段生活。她哭着对母亲说,如果你是个婴儿,我就把你抱走离开这里。她又对邻居家的男孩说,如果我有儿子,生活会完全不同。能和蜂后制定协议,无法阻止人类贪婪。守着眼疾的母亲,经历太多冬天,便不再期盼春季。离不开蜂蜜之地,仿佛这是宿命,认命而已。——西楼尘

  作者:东SIR

  映后整理:Leo 谦 (浙江大学在读)

  图片拍摄:戈多

  编辑:Talia

  关注我们

  添加下方工作人员微信

  加入书本全国影迷群

  (请备注城市名)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