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慢慢成长

  我们都知道读书对人有好处,但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去阅读呢?王崧舟和陶继新老师在《语文的文化品格》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些读书建议。

  取法乎上

  所谓“取法乎上”,就是要读那些长青的书,那些经过了时间长河的冲刷依然活力四射的、有价值的、有思想的书,就是大浪淘沙、时光流逝它依然富有震撼力、影响力的书。而这样的书带给我们生命的共振,生命的感悟,对我们的人生有极大的好处。

  王崧舟老师说,教师读书,要读教育经典,如《学记》、《论语》、《孟子》、苏霍姆林斯基等。经典的书不但要读,而且要常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断地重读。除了教育经典,教师还要读教育之外的经典。因为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整个大的文化当中它只是一个分支。教育之类的书就像苏东坡的说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思维模式一旦固定下来便很难跳出来。而教育之外的书能让我们多视角去看世界,“举一隅,以三隅反”,一通百通。

  这些建议让我们的读书有了明了的指向,在选择书籍时少走许多弯路。这也很符合我们教师成长规律的。为了提高专业水平,专业书籍必不可少,而且要精读,一遍遍地研读,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收获。教育之外的经典阅读也是很必要的。很自然,教师如果一味地只读专业书籍,必定视野狭窄,课堂上不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读一些杂书,对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很重要,就像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反思我的读书,之前一直埋头于专业书籍的阅读,每一本要读两遍,感觉这样,才能下笔去写读后感,否则没有感觉。不过,这专业书籍的阅读需要一定的坚持力,它的确不像小说那样有引入的故事情节,也不像散文那样有优美动听的语言,但一个老师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足够的关注的话,那么,你会渐读渐深。的确,这样的阅读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思想和行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我常有脱胎换骨之感。后来,我感觉这样的读与外面的世界有些隔离。于是,也读一些报纸杂志、小说之类的书籍,权当休闲娱乐,这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特别是报纸,有人称它为“最鲜活的知识”。的确,报纸上面的知识很广,涉及现代生活及历史的各个角落。我把对自己有用的文章剪下来收藏,还把从报纸上获取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我的学生,努力做到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厚积薄发

  这里讲的是阅读的心态,我们应该是非功利状态的阅读。陶老师的话言简意赅:“我们的教学,常常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常常是“山回路转不见君”,常常是困兽犹斗空辛苦。只要大师稍稍点化,我们便一切就简单了,甚至整个思维层次都可以大大提升。”是啊,阅读,是一种“越狱”,当我们“山穷水尽”时,当我们“迷茫困惑”时,当我们“困兽犹斗”时,要去阅读,在书籍的帮助下,超越自己思想的“栅栏”。

  陶老师用庄稼的“蹲苗”比喻教师的成长,形象而准确。他说,教师要给自己“蹲苗”,切勿拔苗助长,要在读书上下大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节点,结出的果,与其他教师不一样,那是真正的成熟。”他在告诫我们 :种瓜才能得瓜。教学上,别投机取巧,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没有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付出,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有一种生命规则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话值得我们铭记并深刻反省。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教师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需要天长日久的积淀。

  所以,我想到我们的读书必须沉得下心性,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如果心存功利,那么,就会变得心浮气躁,打破了心灵的宁静,哪里还会有收获呢。“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自然之理,不可违背。

  陶老师还给我们提两点要求,第一,不要介意比别人干得多。干得多其实就是沾了光,因为你做事就是在进行生命的积淀,干得多,成长得多。二是时刻了解自己的状态。这让我有些释然。学科组长给我分配任务时,我从不会挑拣,多一点,重一点也无所谓,虽然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是历练自己的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成长。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多干活时就要抱有一种无怨无悔的快乐的心境。

  “所有的优秀教师,他最终在课堂里所呈现的,就是他的文化底蕴。”陶老师这句话,让我想起“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底蕴,才能够在课堂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能够有足够的机智去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但我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特别是公开课,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我不能灵活地应对,这让我极度苦恼。有时羡慕那些能够灵活驾驭课堂的老师,佩服他们的灵活变通。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不是我天生愚钝,也不是那些老师天资聪颖,归根结底,我的积累还是太少,底蕴浅薄,没有厚积哪来的薄发呢!

  很喜欢王嵩舟老师的《课堂有神灵》这篇文章。他在执教《长相思》时,连完整的教案还没有准备好,课堂忽然呈现出一种神奇的状态,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上公开课《二泉映月》,对学生提出的毫无思想准备的问题,王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来的课堂机智,便顺畅地引导学生自己回答了问题。教学《望月》之前,在飞机上突来灵感,以至于回家后几乎不假思索地让教案在手里流泻出来。

  这一些都告诉我们:当你对自己的课堂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时,神灵才会降临。当你对自己的课堂不掺杂一丝邪念的时候,神灵才会降临。当你对自己的课堂充满无限敬畏的时候,神灵才会降临。当你对自己的课堂拥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时,燃烧着自己生命的激情时,神灵才会降临!所以,课堂有神灵,需要你的诚心诚意!课堂有神灵,需要你对课堂深深的敬畏感,需要你对课堂的责任感以及你对课堂强烈的神圣感!而这,一切来自于你的厚积!

  在语文道路上少一点浮躁、少一点功利、少一点沽名钓誉。在语文的道路上,我在慢慢读书,不求名,不求利,只为自己的慢慢成长,只为自己内心的安顿,就像那棵地里的小苗,一点一点,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我愿意就这样的慢慢厚积,就这样的徐徐薄发。这种感觉,真好!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