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语文的文化品格》中的“读书修行”一节后,“为己读书”这四个字在大脑中渐渐清晰起来。原本一些模糊的意识明朗起来。我读过书,这么多年一直在读,小时候为成绩而读,长大后为学历而读,工作后为教学而读,闲暇时为休闲而读。但,从没有想过这一切一切最终的归结点是“为己而读”。陶继新老师说,阅读是一种修行。非常认同他的话,因为我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证明的。我的一个朋友,她本一极较真之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在家里老公哪里做得不好,非要老公去改正,按她的意思去做,夫妻常发生口角。“人至察则无徒”,在单位,因她的固执己见,使得自己生了不少闷气。近一年来, 她每天看微信上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正能量的文字。那天她对我说,这上面说得真有道理, 她想开了,不能再这样了,人要将心比心,何必强求于人。她不再像原来一样较真了,心态平和淡然起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这就是读书修行吧。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但阅读,就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只有它才能改变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脾性。
读这一节时,我不断地把朋友的变化和书中讲的三点一一对照思考,发现她的改变恰恰应对了阅读修行的三方面——知行合一、审美愉悦、阅人读己。先是读后有所感悟,逐步有了行动,然后从读和行中感到心情的愉悦,再后在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用文字照亮自己的内心,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所以,今天的她是全新的,是快乐的。当然,朋友只是一个例子,而每个阅读者都会有切己的体验。像我——一个语文教师,也深切感受到读书就是一场修行,一场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修行。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读书的第一重境界。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而言,读书首先要做到这一点。边读边积极地去教学中实践,通过实践深刻理解书中的理论,这样才能使得“读书为我所用”。否则,读书就成了无用功。王崧舟老师举了这样的例子,他说,一些有思想的教师,网上很活跃,侃侃而谈,可到以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一进入课堂,面对学生就不行了。”其实,这是说读书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书是书,生活是生活,分得特别清楚。而看看我们身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读书时热血澎湃、激情昂扬、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去行动。可一回到现实中便心灰意冷,没了动力,没了精神。“修行过程一定是悟行合一的,读书要悟,但读书更要行。只有导致行为方式改变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读书和生活是相通的,是相融的,不能分裂,这是读书修行的第一原则。如果只是读书而没有行动,那么就白费了时间和力气。
反思我读书的“知行合一”,感觉各占一半吧。有时读书后能够去行。比如,当发现有适合自己的较好的教学模式时,我会去尝试;我会在课堂中运用书中的故事或语言教育学生;读书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比照自己,然后修正,让自己做得更好。但有时,我又极其懈怠。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又怕麻烦,找借口,不能积极去“行”。今天我有点开悟:我也曾“手不释卷”,为什么我还是一个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教书匠”,就是因为自己“行”得不够。
“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为什么偏偏把那个“笃行之”放到最后,我明白了——“因为只有笃行才能够解决生命实际的问题,否则只是玄想和空谈。”读书要思考,更要有行动。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才能修成语文教育正果。
读完这一节,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为了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我要努力地付诸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审美愉悦
陶继新老师说,读书绝不是心力交瘁的一场苦旅,而是生命个体不断探索未知、走向未来的幸福之旅,读书就是一种审美的“愉悦体验”。我想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以醒悟和振奋的。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心情极愉悦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你是在读书,你沉浸在书的美好中。如果没有这种体验,甚至是“心力交瘁的苦痛”的话,那真太可怕了。曾有人问我:“我怎么一读书就感觉很舒服,心里很宁静,烦恼都没有了呢?”我心里知道其中的原因但不知怎么回答。读了陶老师的话后,我想可以这样解释:其实,只要你走进书中,那就是一个“恰似山**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过程。读书就像在旅游,这边风景独好,它愉悦了你的身心,沉淀了你的心性,丰盈了你的灵魂,滋养了你的生命。所以,你会有局外人难以体验的美好感觉。能够在阅读中找到这种快乐与幸福,说明他的读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了,也说明他正在读书中修行了。
反思我的读书之路。一开始接触书籍的时候,真的感觉“读书是一场心力交瘁的苦旅”,因积习难改,一拿起书就犯困,一看电视就忘了书,一想到“读书会”要集合了,必须赶紧把读书任务完成就头痛。后来,在“读书会”和自己“良知”的“内外夹击”下,接连不断地读了一些书,这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和自己“内斗”的过程。渐渐地,对书有点感觉了,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有些可敬可亲了。我怕在规定的日期内读不完,就给自己规定一天要读多少页,见缝插针地读。虽然有时候是囫囵吞枣,我也感受到书中那种吸引我的力量越来越大。一个哲理的句子,一个耐读的故事,一段铿锵话语,都会激起我心灵的涟漪。我越发感觉到它的美好了,到现在我深深庆幸自己能够与书结友了。我也能够真切地理解陶老师所说的“读书就是一场审美的愉悦体验”。
而王崧舟老师的读书体验却是另一番意趣,令人神往。他说,读之性是纯粹的,乘兴而读,兴尽则止;读之境是宁静的,如品茶,如赏游鱼,如对远山,神不外逸,心无旁骛;读之味是欣然的,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读之序是不讲章法的,随读而安,怡然自得。这样的读书才是对生命、对自然、对当下、对生活的全然的爱与拥抱。对他而言,读书和生命是一体的,读书是对生命的至高享受,这种“随遇而读、随性而读的境界就是对生活极大的热爱。
阅人读己
读完这一内容后,忽有醍醐灌顶之感:读书修行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知行合一”是第一重境界,“审美体验”则达到了第二重境界,而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是终极的目标是“阅人读己”。
怎么读着别人的话语,读着别人的故事就到了“读自己”上面去了呢?
“其实所有的书籍都是镜子,最终要照亮自己的灵魂。”让我们跟随王崧舟老师个人的读书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吧。
在他人生最孤独、最低迷的时候,他读了大量的书。五年的沉潜,五年的积淀,肚子里的书,慢慢发酵,慢慢酝酿,慢慢融入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他生命的能量潜滋暗长,此后便一鸣惊人,读书最终成就了王崧舟老师。这个故事是对“阅人读己”最好的注解。
“佛不度人人自度,读书读己,求人求己”,我们是不是也该如此呢?在生命的旅途中,到书籍中寻求那个未知的自己,用书籍照亮自己的灵魂,获得生命的解脱与圆满。因为我们出发的目的是“为己读书”,最终归宿也是“为己读书”,所以,我们不能走得太远,离了初衷,忘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