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是一本由渡边淳一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0,页数:24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一):《紫阳花日记》:假面夫妻的昼颜生活
川岛省吾和志麻子是在日本很典型的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住在东京高尚社区,丈夫经营着一家私立医院,妻子在家料理家务。结婚十五年,有一儿一女。看似平静的生活被丈夫在妻子卧房偶然发现的一本日记给彻底打乱了。在这本日记里,妻子以女人的敏感和细心,详细记录了她对丈夫不忠的点点观察,但在平日生活中却又绝口不提此事。于是,夫妻间开始了一场让双方都深感痛苦的“暗战”。
后来,“暗战”终于变成直接交锋,太太甚至冲到丈夫情人的公寓。双方也都想到了离婚,但生活的惯性、孩子、再加上丈夫的妥协,使他们的婚姻磕磕绊绊地维系下去。
省吾依然靠偷看妻子日记来了解她的内心活动。慢慢发现,经过这次冲突,妻子对自己已经是心灰意冷,更让他吃惊的是,妻子开始和多年前读大学时期的一个教授开始交往……
在我看来,《紫阳花日记》更像是书面版的《昼颜》,这本书其实都包含着一个类似的观点:丈夫就应该出去赚钱养家,而不必在乎家里的妻子和家人。我想,这或许也是大部分日本男人的观点吧。可不知,正是这样做,会诞生出一批“昼颜”妻子。
01、妻子因为丈夫的冷漠而心碎,也因丈夫的出轨痛苦
妻子发现丈夫有外遇后丝毫不动声色,写日记详细记录,丈夫偶然发现日记,一边继续偷情一边偷看日记,看得脊背发凉,不断感到妻子“太可怕了”、“难缠”、“恶劣”、“太卑鄙”、“太尖锐太能干了”、“太不人道”。他长期在书房的沙发床上睡觉,“老实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结婚”, “迄今为止几乎没对妻子感过兴趣”,但“妻子是必不可少的”,他从未考虑过离婚,也承认没有离婚的勇气。
当看到妻子日记中写到害怕离婚后失去经济来源生活将变得艰难时,他还认为:“她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确很了不起”。了不起在哪里啊???而与妻子相比,他不敢离婚的理由更是难以找出一个所以然。“孩子也许已经感觉到了飘荡在家里的那股冷飕飕的空气,被孩子们剥开加冕夫妻的那张画皮,也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此“为了孩子”根本不可能是他考量的根本原因,并且他自己确实都没想到过这一点。他富有经验的朋友给他出的良策,就是“死不承认,装蒜到底”。
在我看来,丈夫的自以为是和自大都会把妻子推得更远。丈夫就如同一个自大的中国古代皇帝,一边希望着三妻四妾,却又希望自己的女人对他百依百顺。我只想问,凭什么呢?夫妻二人是平等的,并没有因为谁出去赚钱而高人一等。每个人都应该对对方忠诚,每个人都应该为家里做贡献,自大却又不忠诚的男人最终并不会有好结果。
02、妻子心灰意冷却意识到没办法离婚,终成“昼颜”
妻子的朋友教唆:你也自己寻找自己的婚外情吧。妻子开始邂逅高中时代的老师,也是一个已婚男人,知识渊博成熟稳重和面容仍然保持姣好气质更加出众的两人开始相互吸引。当妻子的日记里出现疑似暧昧的,用字母代替的字眼,一切都已经沉沦了。
在这个阶段,妻子似乎为了摆脱痛苦而放纵自己。可这时候,丈夫似乎却没办法接受了。但我只想问,为什么不离婚?如果没有爱,为什么还要结婚?在我看来,爱情在婚姻中总是会由激情变成平淡。有的人会选择珍惜平淡的生活,而有的人却会选择别的刺激。而别的刺激,则意味着背叛。
这很容易让我想到日剧《昼颜》,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还仅仅是个别现象。为什么平淡的生活终究不被人珍惜,为什么我们都要去过轰烈的生活。我想,妻子的放纵应该也是对丈夫的无奈,对这个社会的普遍而无奈吧。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想找到一个喜爱的人,幸福的过一生。我们也不想被指着说自己是紫阳花,可为什么这个社会,男性出轨可以原谅,女性出轨便不能原谅呢?
《紫阳花日记》最后的那一章叫:假面夫妻,他们还在一起,可他们不在一起,我想这或许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悲哀和遗憾吧。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二):婚姻之外的爱情,能够走多远?
看渡边淳一《北都物语》的时候,我总是止不住地想起张爱玲的《封锁》。两本书的主角,处于不同的时代,命运竟然殊途同归。
《北都物语》成书于1974年,是渡边淳一四十岁的作品。1975年被拍成连续剧。“爱情”是他一以贯之的写作主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探索主流讳莫如深的婚外情。
45岁的塔野,人生已经慢慢走进苍老,却骤然遇到自由、任性的绘梨子。她就像他打开门,突然飞进来的一只小鸟,给他古板无波的人生,掀起一层又一层的小波浪。他们的感情真挚而温情。最终却在现实面前,戛然而止。你不能说,他们是悲剧收场。因为他们是各自得到了对方的爱,然后甘愿回到原来的生活。
《封锁》成书于1943年,民国32年,上海成为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孤岛”。路上行驶的电车,时不时要停下来,等待封锁期过去。
35岁的吕宗桢,在生活中,是好父亲、好员工、好丈夫。在封锁的电车里,他得以喘息,将脸上那个写着“好”的面具撕下来。他对刚刚遇到的吴翠远暴露了他对生活的怨怼。她像他的肋骨一样,懂他,理解他。然而封锁解除,他们的爱情也戛然而止。
两本书探讨的,都是婚姻之外的感情,都是骤然画上句号,然而作者想表达的,并不是情感悲剧。而是各取所需、真实人性。
1、札幌&电车:在远离社会关系的空间里,人性的私欲得以释放
塔野从东京的总公司调任到札幌,任职分公司经理。他的妻子、女儿和儿子都留在东京。像塔野这样,独自远赴札幌上任的人,被称为“札独族”。突然从家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的内心,忍不住萌发某种刺激的欲望。
吕宗桢下班之后,听从太太的叮嘱,跑到小巷子买廉价又美味的包子。在回去的电车上,遇到了封锁。为了躲避讨厌的亲戚,吕宗桢换了个位置,恰好坐到吴翠远的旁边。
札幌和电车,这两个地点,很有意思。在原本的生活中,他们都是好丈夫,好父亲。当塔野远离东京,来到札幌,当吕宗桢不在家,而是在封锁的电车里,他们原本的社会关系都切断了,他们不再需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受规则束缚。他们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可以出来跳舞了。
2、塔野&吕宗桢:古板无波的前半生,等待着某个骤然的风波
塔野对自己人生的看法是“战争结束后,自己的人生已属多余。”塔野年轻时,本该随着军队参加战争,却不幸染上肺炎。军队搭乘的轮船发生意外,船上的人无一幸免。塔野产生了一种幻灭感。后来他的生命,变成了一条随波逐流的小溪。没有太大的波折,没有骤然的拐弯,没有升腾的快乐。
他对待工作没有过分强求晋升,只是踏踏实实。对于婚姻,也不强求感情,年纪到了,经由相亲认识了现在的太太,她不漂亮,但贤惠持家。
塔野的前半生太平静了,像是在蓄势等待,某个炸裂的时刻
吕宗桢娶了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太太,每日计较的是柴米油盐。为了更便宜的包子支使他下班后兜兜转转去买,全然不顾他穿着得体的西装,拎着得体的公文包。他当然希望太太能够懂得他,包容他,但这对于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泼辣中年女人来说,这太难了。
吕宗桢的生活太压抑了,他需要一个缺口,让他把那些压抑的浊气排解出去。
塔野和吕宗桢,两个人的人生,都像是在暗夜中行走。等待着一束骤然蹿升至高空的烟花。
3、绘梨子&吴翠远:以爱为名,填补内心的空缺
绘梨子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玻璃美人”,剔除了女人所有俗气之处,只有年轻女性独有的天真、美丽以及与年龄不符的热情冲动。
绘梨子的爸妈并不相爱。爸爸爱上了居酒屋的妈妈桑,却又没有胆量离婚。绘梨子不想要步父母的后尘,她想要找到一位她真挚地爱着的恋人,她想要跟着感觉走。
绘梨子在原生家庭中,看到自己不想要的“不想爱”,于是她渴求“相爱”。塔野的出现,满足了她内心的愿望。尽管他有家庭,有妻儿,但是没关系,她爱的是他这个人。在绘梨子看来,感情应该是简单的、纯净的,与社会道德无关,与社会规则无关。
真诚热烈的绘梨子,填补了塔野的情感空缺。让他一日日地魂牵梦绕,寝食难安。他像是陷入初恋的毛头小子,心甘情愿地受她的使唤。
吴翠远被张爱玲比喻为”没有款式的牙膏“。她是一个寡淡无味的人,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起来的”好女儿“。她的家人成日里假装高雅听交响乐,并且希望她找个有钱的金龟婿嫁了。对于虚荣的家人,吴翠远有着难以说出口的厌恶。
吕宗桢向她表示,他打算重新娶妻的时候,她想的是,“宗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吴翠远借由这场电车里的恋爱,来表达她对家人的不满。
绘梨子对塔野,吴翠远对吕宗桢,确实存在那点骤然发生的爱,然而这爱的背后,其实是她们内心有一个空缺,而男人的出现,恰好填补的那个心理空洞。
4、戛然而止的结局:最真实的人生,最真实的人性
塔野因为升职,即将调回总部。他曾想过为了爱情留在札幌,但最终,物欲压倒了感情。绘梨子听到他要回去的消息,一脸平静,并且婉拒了塔野出于补偿心理想要送她礼物的请求,她说“我已经得到了,不要啦”。
电车封锁解除之后,吕宗桢回到原来的位置。吴翠远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就懂了:封锁期一切,等于没有发生。
每个人,塔野和绘梨子,吕宗桢和吴翠远,都在这场短暂的爱情中抽身得干干净净。
每一对男女都在对方身上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塔野想要热烈的感情,绘梨子想要真心相爱,吕宗桢想要找个人倾诉中年的龃龉,吴翠远想要发泄内心的不满。各自的欲望,在各自的爱情中得到。
他们的爱情是发生在抽离现实的空间里。只要离开了这个空间,爱情便不复存在。
塔野回归东京的家庭,绘梨子回归一边打工一边上大学的自在生活,吕宗桢把手里的包子交到太太的手中,吴翠远回到家里陪着家人听那些所谓“高雅”的交响乐。
他们之间发生过爱情吗?有的。只是爱情是一束短暂的烟花,开得灿烂,转瞬,也就散落了。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三):从《失乐园》到《情人》,渡边淳一笔下的爱欲终被理性框定
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有爱,一切都无所谓是不现实的。 ——渡边淳一《情人》 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著名爱情题材小说家,被称为日本的“情爱大师”,他的小说主要围绕男女之间的情与欲展开,通过小说表达他对现代婚姻观以及男女情爱的的思考。  几年前读他的《失乐园》,为女主人公松原凛子和男主人公久木祥一郎决绝的行为震撼,两人摒弃了家庭,为了达到爱的极致而相约服用氰化钾自杀。 他们的遗言是: “请原谅我们最后的任性,请把我们两人一起下葬,别无他求。” 渡边淳一说:作为作家,我要写的是不愿意受压抑,而愿意燃烧自己的这样非常美丽的火焰般的主人公,这是我的主题。 所以他笔下的凛子和久木追求的性爱虽然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着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他们即使燃烧成灰烬也要追求美的体验,爱的极致。 在渡边先生另一边小说《红城堡》中,男主人公因为妻子性冷淡出巨资把她送到“红城堡”调教,而尝到了男欢女爱滋味的妻子最后抛弃了他,抛弃了婚姻,抛弃了父母,又重返红城堡。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把爱和欲置于传统伦理道德之上,而最近读的渡边淳一的另一部作品《情人》则把爱欲加上了理性的框架,在情爱与社会伦理的冲突中,作者不再一味追求让人类“重新回到雌与雄的原点”,而是思考得更多。 渡边淳一的小说《情人》,又译为《曼特莱斯情人》。讲述了外语专业大学毕业的修子,任职外企,工作能力强,收入也不错,但她32岁依然不愿意结婚,选择给49岁的远野当情人。小说开始时他们的情人关系已经保持了五年。 而远野,已经结婚,并且有一儿一女。他身材高大,性格细腻,是一家200人企业的社长。 读小说可以感受到修子对远野的爱,他们在一起的和谐,但是当远野和妻子离婚要娶修子时,修子选择了逃离。 分析修子的心路历程,她为什么愿意做情人而不愿意做远野的妻子呢?不愿意走进婚姻的修子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成长过程中目睹父亲的不断出轨和母亲的不幸使修子不愿意步入婚姻。 童年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修子,目睹了母亲辛苦后,她不愿意步入婚姻,但她对婚姻并没有完全绝望。 她参加刚结婚的闺蜜真佐子的家庭宴会,看着别人夫妻那种亲密无间的情景,她愈发感到自己的孤独与伤感,她也渴望家庭的温暖。 她在做远野情人期间,也试着与她的追求者冈部要介约会,但终究接受不了对方。 在修子的心里,“喜欢”和“爱”是两码事,她喜欢冈部,但爱着远野。所以她无法和不爱的人走入婚姻。 “男人与女人并不是整天厮守在一起才算幸福,男人女人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各自没有独立的能力,很难保持男女间的关系自始至终。” 修子开始试着理解父亲,觉得父亲在外面乱找女人也与母亲的太过乖巧有关。 她与远野可以说是心灵相通,彼此相爱,可是在远野求婚的最后时刻修子为什么选择了逃离? 修子在远野的妻子和儿女身上看到由于自己的存在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她觉得自己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修子一直幻想着自己只珍惜与远野在一起的日子,至于远野与他妻子及家庭发生的纠纷,在修子看来是完全与己无关的,完全是自己不想参与、知道、过问的事情。她想做一个潇洒的情人,不想搅入远野的家庭,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她的预期。远野的儿子、妻子、女儿直接或者间接地走进她的生活。  ①先是远野儿子的事情触动了修子。 修子与远野在晚上约好见面,远野迟迟不来,一直到夜里他才情绪低落地赴约。原来因为他疏于管教,他的儿子骑摩托车违规被警察抓走了,妻子因为他的不管家与远野吵了一架,远野带着对妻子的埋怨来找修子。 在儿子被警察带走的当天夜里远野来赴修子的约,修子便极力劝远野回家。修子的举动就是想表明自己不干扰远野的正常家庭生活。 送走远野,修子仍然站在门口,听着他的足音渐渐地远去,一直到听不见了,才慢慢地将房门锁上。那一刻,她一定是失落的。 她以为自己只占有与远野在一起的时间,可是这时她可能意识到因为自己的存在,远野的家庭开始不和谐了。 ②接着是遇到远野的妻子,让她觉得自己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列夫·托尔斯泰说:“和配偶以外的人之间的性关系,是否会危害身体?这样的问题就如同—生喝别人的血,对身体的健康是否有害?” 在遇到远野的妻子前,修子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做别人的情人这种行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几乎没想过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困扰。 远野对修子说,他与妻子感情破裂,所以搬到单位来住,并邀请修子帮忙收拾。在单位的房间,远野去上班了,修子像主妇一样打扫着房间,这时远野的妻子出现了。 “我丈夫,现在去哪里啦?” “我早就知道,有您这样的人了。” “您是在做贼,偷人家的东西……” 这些语句字字掷地有声,句句击中修子的痛处。特别是最后一句“您是在做贼,偷人家东西”,更是将修子的心都要击碎了。 修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远野从他妻子那里偷过来。与远野好是不错,但仅此而已,对他与自己在一起以外的事,修子是一点也不想干涉的。现在看来,这只是修子的一厢情愿,关键是远野的妻子却不是这么想的。 她还是伤害了远野的妻子,伤害了他的家庭。她意识到和平共处,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远野的妻子是不愿意也没有办法的接纳她的。 她发现自己终于活成了少年时自己讨厌的女人的样子。自己做的事情可能与当年父亲身边的女人们一般无二。 ③远野女儿的出现让修子动摇了,她最终选择了退出。 远野出差大阪,在那里崴了脚,住了院,打了石膏。当电话打给修子时,修子断然决定请假陪远野。这些细节表示修子深爱着远野。 当她打包了旅行箱去到陌生的大阪,辗转来到医院时,发现远野的女儿正陪护着爸爸。她到底也没有勇气也没有脸面进病房,她不知道怎么面对那个姑娘。 自己牵肠挂肚地赶到大阪来,却又不能见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碰到这样的事件,连探望都不能堂堂正正的,这种关系又算什么呢? 修子在理性的思考着这些问题。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和《红城堡》中,主人公也会思考,但最后情欲战胜了理性,所以人物的结局都跳出了世俗的框架,或为爱而死,或为情欲隐遁,那个红城堡不就是一种隐喻吗? 莎士比亚说:“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在《情人》这部小说中,渡边淳一让主人公的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并且开始理性的选择。 听到远野要与他妻子分手,修子顿时感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可怕和一种要承担重大责任的沉重。 当小说结尾修子选择拒绝远野的求婚时,她不是不爱了,只是不想放纵自己,所以她选择了退出。  爱得越深,分手时就越痛苦,越憎恨。 如果真能好好地分手,两人也许便会感到这几年的恋情其实根本是在逢场作戏。 修子在挨了远野一巴掌后,留着泪做出了分手的选择, 这也是作者渡边淳一思考的结果。面对婚外情,作家笔下的人物结局有着高度的相似: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婚内出轨后安排了她卧轨自杀,尽管他是那么喜欢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看不起自己的丈夫,选择偷情,作家福楼拜让她服了砒霜自杀;而《失乐园》中的凛子和久木为了获得爱的极致体验选择了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何尝不是渡边淳一的一种安排。 但人物的结局怎样又不是作者的安排,而是顺应了他们本来应该的样子,福楼拜写完爱玛服砒霜死后,自己嘴里很长时间都是砒霜的味道。这些陷入婚外情的男女在作家笔下都那么美好,但他们的行为与世俗对抗,所以必须回归世俗或者付出生命的代价。 井原西鹤说:“即使放荡,心灵也不应该是龌龊的。”从《失乐园》到《红城堡》再到《情人》,主人公的行为都是惊世骇俗的,但主人公无论选择哪一种结局都让人回味无穷。 《情人》的女主人公修子选择了回归世俗,让自己的行为回归到理性的框架中,但读者也不会因此而感觉到桎梏,这是作者对婚外情这种特殊的情感给予的另一种出路,这也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心理期待。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四):谢谢你的爱,我成长之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1986年,负责渡边淳一作品中文翻译的金中先生抵达东京,对渡边淳一进行了访问。他话不多,回答问题总是简明扼要,没有客套话。渡边淳一说:“作为一名小说家,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不同的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各色各样的。”
《化身》就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应运而生了。从1965年到2014年,渡边淳一这一生共发表了132多部作品,其中有五十多部长篇小说及多部传记作品和随笔散文等。根据题材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医学小说、传记小说、“男女小说”以及随笔散文四大类型。
纵观渡边淳一一生的创作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创作中他始终试图展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对自由人性的认可和崇尚,对美的理想的建构。
《化身》的情节并不复杂,它讲述的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文艺评论家秋叶大三郎收入富足,生活稳定,是在霓虹灯中享受着衣履光鲜生活的撰稿人,因为年轻淳朴的酒吧女八岛雾子的出现,成功吸引了他所有的关注力。在秋叶的调教下,成为了他情人的雾子褪去了土气的味道,成功蜕变成为一位成熟的现代都市女性。成长起来的雾子最终在某一天,决然地离开了秋叶。
其实,这样的结局无论是对秋叶还是雾子而言,都是一种失落。前者是在目睹了流水落花春去后发出的一声叹息,后者是在觉醒后作出的艰难抉择。
一、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错的人
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一书中提到:“每个人在一生中免不了要遇到一些关键性的时刻,那时他就会在两者之间动摇不定,是严格遵守道义和责任呢,还是只要遵循另一种行为准则,个人的幸福就唾手可得了。”
显然,在《化身》中,秋叶大三郎遵循了后者。他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虽然有老婆女儿,却一次次逼迫她们伤心失望,最终离自己而去。母亲虽然已经年迈,但步入中年的他依然流连于纸醉金迷之间,已经有一个若即若离的情人——史子,却又把目光伸向眼神更加单纯的八岛雾子。
那一年,雾子只有23岁,而他却已经49岁。发生的这一切,都让秋叶猝不及防,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去占有她,对她好,按照自己的品味去尝试改变她。在秋叶看来,雾子早已成为了自己精心去雕琢的一块璞玉,这块璞玉马上就要成为无与伦比的美玉了。
是秋叶教会了雾子怎么去享受生活,也是秋叶尽其所能地让她去学习,甚至出资给她开服装店。这些在秋叶看来,是史无前例的,但又是无怨无悔的。他已经是与雾子母亲一样年纪的人了,为什么会为了一个从乡下来的姑娘,倾尽所能呢?他不知道,也不太想知道。因为,这些年来,让他唯一觉得快乐的,就是和雾子在一起的时光。
二、雾子的自省、进步与挣脱
假如有压倒一切的的美丽的花,压倒一切有能力的人物,压倒一切优秀的艺术,即使不隐秘,难道不能成为花吗?
在秋叶看来,雾子一直是一个不逾矩,不过分却偶尔有自己小要求的女子。她拥有着大多数日本女人的特质,却也喜欢把头仰得高高,等待每一次成就自己的机会。如果说,《嘉莉妹妹》强调的是金钱关系对人性的腐蚀,那么在《化身》中,这段忘年恋却把金钱放在了不那么重要的地位。
她的自省来自于对自己品味的反省、对自己口味的反省、对自己地位的反省。正因为这些反省,让这位原本只是吃一顿酱鲐鱼就很开心的姑娘,变成了服装店的老板娘,最后成为了只想依靠自己的女强人。
她的进步不仅仅来自于她所取得的成绩,还有她的心境。从开始遇到秋叶的时候,她就打算着要不然以后就顺从这个已经年老的男人算了,毕竟“他是有钱,并且养的起自己”的;后来,秋叶带她去了东京,甚至出了外国,雾子的见识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放大,她突然开始想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不仅仅是对于金钱的欲望在膨胀,而是这个过程让她不断意识到真正的自己不是依靠男人就能成就的。
所以雾子开始做出了反抗,她搬出了和秋叶共住的屋子,拒绝与他沟通,甚至再次办理寓所时居然不再想让秋叶知道。可是,当她知道秋叶年迈的母亲去世后,竟又连夜赶往灵堂,斥责秋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
诚然,雾子的成功离不开这个已经渐渐老去的中年男子,可是获得成功的她并没有在反叛之后弃他永远不顾。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爱你,可是我害怕你会想丢弃史子一样将我抛弃。”所以,她选择了自我离开,没有给秋叶任何机会。
三、雾子和秋叶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
“你们热恋时,是你最关心她。现在她羽毛丰满,离你而去,无论如何,她已给你留下最好的回忆,这不很好吗?”
秋叶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离开对两个人而言是最好的结局,但他还是放手了,控制自己不再去打扰雾子已经回归平静的生活。
和《嘉莉妹妹》不同,嘉莉离开后成为了百老汇的红人,而那位一手捧红她的郝斯渥却沦为了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在《化身》中,雾子成为了成功的女人离开了,而秋叶还是那位自由自在的撰稿人。他仿佛又被打回了原形,就好像从来没有拥有过一样。
在这段跨越的26岁的堕落里面,两人究竟有没有爱过?还是一个纯粹的占有,一个纯粹的想索取呢?
对于雾子,我们可以从她为秋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中看出端倪。她说:“人生,特别是男女之间邂逅的前后顺序具有很大意义。我真的感谢您,您的恩情我永世不忘。”
是的,雾子没有什么都没留下就离开,她留给秋叶的,除了这封信还有60万日元。带走的呢?却只有永世不忘的恩情。这四年来,雾子最终还是只记得秋叶对自己的恩情,而不是爱情。
她还是二十多岁如花似玉正待绽放自己生命力的女子啊,脱离了已经五十三岁的秋叶,她还有很多种可能性。这个时候的雾子,怎么可能懂得什么是爱情?也许她懂,真因为懂,才不会把秋叶划入自己爱过的行列。而只是,感恩。
而对于秋叶呢?男人爱女人并把她培养成才的戏剧终于落下帷幕了,以后是那女人独创天下的第二幕。
从幼稚到成熟,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必须退出舞台了。
秋叶嘟囔了一声,闭上了眼睛,自然而然喊出了“雾子”的名字。
即使已经知道雾子将会永远离开了自己,秋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想起有关于她任何快乐的回忆。
罗兰说过:“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的。”
白白付出了四年的秋叶,把自己的精力、金钱,甚至人脉都贡献给了这个女子。当她决定要转身离开,秋叶冲上去立即要询问的并不是已经付诸东流的金钱要她如何偿还,而是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当双方已经冷静下来后,秋叶拒绝了她的补偿,而是找了一个安静的黑夜,独自思念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心上人。
也许正因为男女对爱情的频率不同,才会让他们错过了一起说再见的最佳时机吧。
四、《化身》背后的意义
“化身”的背后即是重生,重生之前必定需要经历一场毁灭。这场毁灭的主人公不是别人,而是秋叶本人。
事实上,我们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中,看到的并不是某些自然主义作者的那种毫无顾忌的描写人的本能和兽性,不是肮脏、丑陋、猥琐的生活画面和现象。
就《化身》而言,秋叶大三郎的婚姻并不完美,所以他祈求能遇到一段爱情,能让自己人生丰富的爱情。史子给他的爱,让秋叶觉得无法从中找到慰藉和寄托。所以,他把生命的归宿和支点寄托在了雾子身上。
他渴望着能够和雾子在一起,令自己重获青春,重新开始新的生命。可是,人生哪里能够重新开始?最后,秋叶终于在自己的幻想中醒来,发现在这场爱情里,最终他还是没有办法逾越重获新生。
尼采说过: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这个论断用在渡边淳一的女性观以及他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她们大都肤色白皙,娇小可人,性格上温婉恭顺,富有牺牲精神。就好比《化身》中的雾子,举手投足无不优雅尽美,至于她内心到底需要什么,从没有在书中提到过。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五):《紫阳花日记》,两个人的暗战,假面夫妻的讽刺和荒谬
渡边淳一在我国是知名度很高的日本作家。最被人熟知的作品是《失乐园》,通过一段婚外恋情,探寻人与人的情感关系。 渡边淳一还有很多作品,都是写两性情感,擅长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微妙的变化,从而看到情感关系的变化。
《紫阳花日记》也同样如此。只是《失乐园》的焦点,是婚外之恋的两个人,而《紫阳花日记》的焦点,是一对夫妻。
丈夫川岛省吾偶然发现妻子志麻子的日记,忍不住经常偷看妻子的日记。在这本日记里,妻子以女人特有的敏感,记录了她对丈夫出轨的点点观察。
但是生活里两人又都绝口不提,于是,两人通过一本日记,在暗中“你来我往”,夫妻间开始了一场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生活。
作为读者的我们,看到两人的关系一点点变化,又是怎样变成“假面夫妻”的。
《紫阳花日记》没有大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绝决的悲剧结局。虽然不太吸人眼球,但是渡边淳一对人心理细致入微的把握,对当代社会,婚姻和情感的真实刻画,却是让人忘不了那种哀伤之感。
一 “紫阳花”的暗示,志麻子的“秘密”
妻子志麻子在故事里,从未正面出现过。我们了解她都是通过她的日记,还有丈夫省吾的回忆。
日记本的封面就是一束紫阳花。
紫阳花在日本所代表的花语,不仅有善变,还有见异思迁、对爱情不忠贞等。
紫阳花在短短的一个月花期中,颜色会产生许多变化。而且并不是单纯地由红转蓝或由蓝转青。夜间还是纯白的绣球花,到了第二天早晨,就变成了有红、绿等各色混合的花了。紫阳花,在这对夫妻的故事中,喻示着很多。
暗示了妻子志麻子的怀疑是正确的,女人对情感有着不可思议的敏感。志麻子怀疑丈夫有了外遇,因而有了这本日记的存在;
紫阳花的颜色多变,也像妻子志麻子的心理,从怀疑,不安,到纠结挣扎,再到愤怒和伤心,释然和茫然,再到对婚姻和感情的态度,经历了一重又一重变化;
同时省吾的心理,也跟随着志麻子的日记内容而起伏和变化,一直惦记着志麻子的“秘密”;
而省吾和志麻子的婚姻和情感,也像这紫阳花的花期一样,有过美丽的时光,但是花开过就会败,他们的婚姻和情感,也衰败了。
志麻子有了新恋情,恰好也换掉了紫阳花日记本。新的日记本是冬季紫阳花。冬季紫阳花,可能是人工培育,这是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存在。
志麻子就像让人伤感的“紫阳花”。虽然美丽,但却不被丈夫看见,虽然无处不存在,却是“透明”的。旧的紫阳花败了,新的紫阳花开了。
二 两个人的“暗战”
志麻子与省吾结婚已经十几年,有一个儿子和女儿,看起来是个幸福的四口之家。省吾负责养家,他有一家私人的小型医院,基本不参与家庭事物。而志麻子的职责,是照顾这个家,照顾丈夫和孩子,家庭事务基本是志麻子打理。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原本聪明美丽干练的志麻子,就在“全职太太”这个职位上,做了十几年,变成温柔可亲的太太和妈妈。
省吾对志麻子,有种连自己都没发觉的轻视。是“我”给了她稳定的生活,给了家人比较优渥的经济条件。省吾站在施舍者的角度,觉得志麻子是接受者,她应该感到满足和感恩。
在这种隐秘的心理下,省吾对自己的出轨即使有愧疚,也只是来自于道德上的不安,并不是对背叛妻子的愧疚。他甚至觉得妻子志麻子小题大做。他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家,没想抛弃她,妻子怎么就不能退让和接受呢。
而志麻子的处境,有点悲哀。
年华逝去,青春不在,这十几年的生活,夫妻情感越来越淡漠,越行越远。发现了丈夫有位年轻的秘密情人,可是自己没有办法阻止,从现实考虑,离婚也不可行。
志麻子尝试着挽救这段感情。
她是个聪明女人,利用人类爱窥视的心理,故意将自己的日记给省吾“偷看”:从发现省吾不对劲开始,到后来发现省吾的情人,其中有自己的不安和疑惑,纠结和委屈的心路,以此向丈夫吐露心声。
志麻子巧妙地“示弱”,以退为进,希望丈夫省吾能自己醒悟,重新关注家庭和自己。但是事情并没有像志麻子期望的那样发展,丈夫不仅不配合,不“接招”,而且事情更是走向一个更不可控的方向。
宇宙能量守恒定律,同样也适用于人的情感和关系,在此处缺失和得不到的,终将从别处找补回来。
志麻子没有得到丈夫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当有一个虚假的情感回应她时,她明知是虚假的,却还是慢慢接受了。
因为在这份虚假的情感里,她是“存在”的,是被“看见”的,而不是一个被冠以姓氏的省吾太太和孩子妈。在这虚假的情感里,她是自己,一个完全拥有自我的人。
两个人的“暗战”,从志麻子对丈夫外遇的无可奈何,到不在意,以志麻子有了新的情感而势均力敌。
三 讽刺的婚姻,荒谬的存在
省吾明知自己的出轨被妻子发现,还是维持着现状,而志麻子也有了新的情感寄托。
为着生活的稳定,孩子的心理健康,现实的利益等等,反正是各种理由,明明对彼此的状况心知肚明,却从未开诚布公地谈过,都不愿打破现有的状态。
于是两个人反而有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和默契,默认双方在外都有情感归属,两个人成了“假面夫妻”。
这对婚姻的誓约是多大的讽刺,可它偏偏就是发生了,存在了。不得不说,这样的婚姻太荒谬。
省吾的男性朋友,似乎觉得已婚男子有情人是司空见惯的事,身边的朋友,都有婚外情的历史;志麻子的朋友,给志麻子的建议是移情别恋以平衡内心;
当社会对此乱象见怪不怪,沉默不语时,更是莫大的荒谬。
只要大家没有捅破窗户纸,没有撕破薄薄的遮羞布,只要不是放在台面上公而众之,一切都风平浪静。
这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每个人都身处其中而无法避开。
志麻子在外和男子约会,忘了这男子有一个类似她的妻子;省吾的情人诗织,以后嫁人会不会也有一个貌合神离的家庭;志麻子的主妇朋友,也默认了这种平衡方式……让人细思极恐的一切
志麻子因《源氏物语》相遇情人,多次和情人讨论《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古典长篇小说,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 主要讲述了源氏和其子熏君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追逐在众多女性之间,复杂纷繁的男女爱情纠葛。志麻子用源氏来比喻丈夫的多情,以源氏的妻子自比。但是渡边淳一又何尝不是借《源氏物语》里面的人物和情感,是隐喻志麻子和省吾各自情感的混乱,《源氏物语》里复杂混乱的关系,甚至可以用来类比当今社会的情感乱象。
省吾和志麻子这对“假面夫妻”,是讽刺和荒谬的代表。
情感纠葛,人与人的关系,一直是复杂难解的存在。尤其是如今文明的进步,更涉及到道德和社会伦理的问题,更加的复杂。
渡边淳一给了小说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志麻子在日记里告诉省吾,她知道省吾在偷看自己的日记。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段“紫阳花”婚姻最后会如何,会不会再开新的花朵,谁也不知道。
你会给省吾和志麻子一个怎样的结局?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六):渡边淳一《情人》:一段纯爱之旅背后,是占有和自由的博弈
所谓婚姻并不只是一对相爱男女的结合。他们相互间扮演着父亲、母亲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时各自展现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面,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恐怕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婚姻。-渡边淳一纯爱,是指单纯的、不带有任何杂质的爱情,不受经济、社会、家庭因素等任何条件限制,是一种纯粹的爱情,我猜很多人都幻想得到这样的爱,不为世俗所限制,仅仅是爱着眼前的这个人,听起来就很浪漫。
渡边淳一的作品《情人》中,女主修子对自己的情人远野可谓是纯爱主义,她不顾忌他有家庭,只是单纯地爱着这个人;不需要他的金钱支撑,不贪图上位,也不无理取闹,占有他所有的时间,可谓是一个清新脱俗的“第三者”。
这种想法,可能是很多第三者最初的想法,但往往抵不住现实的诱惑,渐渐就会想着把对方占为己有,而女主修子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她始终没有想过要完整占有远野,他只是自己的情人而已。
本书《情人》又被译为曼特莱斯情人,渡边淳一自己,曾在此书的题解中写道:
“曼特莱斯”来源于法语的情人,尽管与日语意思相同,但实际含义却相差很大。 日语中的“情人”,给人的印象,是不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依靠男人的意思。而“曼特莱斯”却是指那些与男性恋爱,但有自己事业、有教养、有实力的独立女性。与日语中的隐秘、娇嗲的意思不大相同。女主修子面容姣好,经济独立,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秘书,很符合“曼特莱斯”的寓意,她的身边不乏追究者,但她被成熟稳重、很有男子气概的中年男子远野吸引,两个人情投意合地走到了一起,他们抽空约会,去旅行,彼此都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享乐,最后远野越陷越深,准备离婚来迎娶修子,却遭受了修子的拒绝,两人5年的婚外情以分手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一位深爱对方的第三者,为什么不愿与他步入婚姻的殿堂呢?从书中的情节进展,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出女主的心路历程。
1.爱情很迷人,但拥有自我更重要
我们首先来看女主修子的爱情观:在修子心里,她一直与远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喜欢是喜欢,可不想介入他与自己之外的生活,只要与他在一起时感到快乐、幸福,就足够了。
她有经济能力,收入不菲,也有自己的公寓,她喜欢自己的独处时光,尽管很爱远野,但不想失去自己一个人时的情景,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她已经33岁,在社会上属于大龄女青年了,但她丝毫不着急嫁人,不愿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
在一定意义上,她是属于“恐婚”一族的,也许是受了父母不幸的婚姻所影响,让她在婚姻的认知上产生了消极观念,她不愿为了结婚而结婚,也不想依靠男人而生活,不愿为了婚姻而失去自食其力的能力。可以说,修子是一位很现代的新女性,抛弃了过往依靠男人的旧观念,但也成了不被社会认可的“第三者”。
这种身份看起来与她格格不入,但细想也是必然的,想要享受爱情,也不愿步入俗套的婚姻,唯一的办法不过是做一名独立懂事的“情人”,修子在和远野相处的过程中,到处体现着这种懂事,不会无理取闹,不会纠缠不清,还会经常劝解远野回自己的家,照顾一下妻子的情绪。
在面对这样的情人时候,试想哪个男人会招架得住呢?远野也一样,对修子的爱越来越深,渐渐有了把她长期占有的想法,于是他迈出了一步,他在修子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张100万的存折,并承诺以后每个月给她20万,这一举动惹怒了修子,也是他们情感的第一次裂缝。
远野的本意是想向修子表达自己对她的忠贞不渝,但修子面对眼前的存折,没有丝毫喜悦,反而觉得是羞耻。
修子坚决要把存折还给远野,突然感到眼前浪漫的夜色一下子变得现实起来。如果收下这钱,修子会觉得她和远野的恋情发生了异变,本来纯洁的东西,便掺和了些杂质。她是爱他的,却没想过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钱财。修子确实和世俗上的“第三者”不一样,她的坚决拒绝,也是不想让自己陷入千千万万庸俗的男女之中,更不想让远野买断自己的未来,她宁愿远野说出一句“请与我结婚吧”的假话,这种假话也会让她更开心。
这次“存折事件”是他们第一次的情感裂痕,修子最后的离开,最大的原因是她想保持自我独立的现状,不愿依附男人,不愿为了婚姻而失去自我。这样的故事结局和作者另一部作品《化身》中的女主一样,为了自我追求,放弃了与男主的恋情,只想飞得更高。
这和当时的创作背景有很大关系,这两部作品都创作在80年代,社会呼吁女性独立工作,不再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而渡边淳一用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独立自我的女主,也是对社会政策的一种响应。
女性本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不该因为家庭的约束而失去自食其力的能力。
2. 爱情虽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外情必然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修子从未见过远野的妻子,她一直认为,自己不过是与远野过二人世界,并不会对他的家庭造成伤害,在她偶然见到了远野妻子后,这种观点发生了改变。
修子在整理远野的单位宿舍时候,遇见了他的妻子。
“我早就知道,有您这样的人了。” “您是在做贼,偷人家的东西。”当远野妻子不紧不慢,不阴不阳地说出这几句的时候,彻底把修子从浪漫中拉回现实,她一直以来的观点遭受了绝地打击,她啊,不过是一个不被社会容忍的“第三者”,远野的妻子显然是做足了准备,连她的名字都叫的一清二楚的,背后少不了对她的调查。她们,一个是有备而来,一个是猝不及防,一个是堂堂正正的夫人,一个是偷偷摸摸的情人。
这一次见面,让修子陷入了沉思,她也开始审视自己和远野的关系了。虽然她一直强调自己不介入他的其他生活,但很明显的,她的存在,已经对他的家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那以后,远野妻子的影子就刻在修子的脑海中,她开始心神不宁,也开始自我怀疑。
后来的一次,远野在大阪受伤住院,修子心急如焚,急忙赶去探望,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面对远野的女儿,她的女儿在照顾远野,修子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对面对呢?她徘徊在医院走廊了,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却不敢敲门。
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她年幼时候,父亲就是如此,有外面的情人,对母亲不管不问,非常冷淡,她恨过父亲,当然也恨那些女人。
如果她踏门而入,那个小女孩是不是就像当年的自己呢?这种恐惧完全占据了修子的内心,兜兜转转之中,她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女人。破坏了他人的家庭,偷取了别人丈夫的爱,这种“帽子”如果扣在自己的头上,她发现自己接受不了。
当自己的纯洁爱情与社会世俗价值观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修子才体会到内心的羞耻感,她本就是见不得阳光的人,她也远野的所谓“爱情”也是被社会伦理鞭打的对象,这种纯爱和现实的落差,也是修子退缩的原因。
3. 对婚姻失败的恐怖,是她躲避婚姻的根源
修子对父母的婚姻失望透顶,一个在外寻欢作乐,一个在家独自垂泪,在她看来,母亲的软弱温柔,就是被欺负的原因,所以修子努力读书,努力工作,保持了自我的经济独立,是为了避免这种婚姻失败。
她也认为,一旦走入婚姻,一旦褪去了彼此的神秘感,终日纠缠在柴米油盐中,爱情就会失去色彩,到那时候,远野会在乎她是否能操持好家务,是否会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自己也会追问远野的行踪,试图稳固自己的爱情,种种这些,都不是修子想要的。
还有一点隐藏的原因,修子喜欢和她约会的远野,但并不想接受其他时候生活中的远野,他躺在病床上的样子,他喝酒应酬的样子,都是修子不想接受的,再自私一点想,远野已经50岁,还有一双儿女,而修子33岁,如果嫁给他势必还要承担起两个孩子的责任。修子清楚地知道,理想中的纯美爱情和现实夫妻的烟火生活,是相差很远的。
她怕进入婚姻,根本是害怕失去婚姻,失去彼此的爱,失去彼此之间的新鲜感。但柏拉图式的爱情,又怎么能长存于世呢?
就像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无论娶了谁都是遗憾,那么,当修子这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走入婚姻之后,是不是会变成万千主妇中的一个,是否会失去自我魅力,同时也失去丈夫的爱,这才是修子最担心的。
综上三点,修子的逃避看起来是意料之外,但的确是情理之中。一位具有完整自我,积极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在她的心中,自我空间和自由生活占据第一,以后的是一直独身,还是走入婚姻,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绝不会再去做别人的“情人”了。
反观远野,从开始对修子的宽容浪漫,渐渐对修子身边的其他男人产生嫉妒和醋意,到最后想完整得到修子的一生,也是男子的一种占有欲在作祟,男人总喜欢以拥有年轻女子为骄傲,已经50岁的远野大概也有这样的心思,年轻女孩可以缓解他们对年龄渐长的恐惧,也可以唤起他们的“新生”。
在渡边淳一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婚外情的故事,一个年轻女孩和一个中年男子的情感纠葛,是他作品中的一贯设定,看起来是一段“不伦之恋”,但依然可以从故事中看出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的不同处理方式。当女性越来越独立的时候,对婚姻的诉求就越来越低,这是古代婚姻和现代婚姻的明显不同,女性不再是男人的依附品,她们有完整的自我,也有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过程。
《情人》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女性修子的心路成长,从爱情是一个人的事,到认识到自己对情人家庭的坏影响,这也是她成长的一步,世间的纯爱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爱情都存在烟火之中,而她看破真相后勇敢拒绝情人的求婚,可以说是华丽决绝的转身。
爱情纵然很美好,但拥有自我更重要。如果我们也能从这段故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我相信更利于我们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七):《化身》:一段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心路历程,却开出了功利之花
渡边淳一的一生写了130多部作品,他是日本“情爱文学”的大师,擅长通过描绘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来探讨人性的复杂。
出身医生的他,常把情爱、性和死亡与纠缠不清的情感关系、朴实真切的爱情故事相结合,用平实而不失优雅的笔法,创作出一部又一部饱含暧昧情愫和深邃思考的文学作品。
《化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这部诞生于1986年的小说,一经出版就成为该年度全日本畅销书的榜首。
小说讲述了年近50岁的著名作家秋叶大三郎和20出头的年轻酒吧女孩八岛雾子间的爱情故事,而在这段带有浓厚控制意味的忘年恋背后,是一个女人如何在男性社会中奋力挣扎,寻求自我价值并最终获得自由的艰辛历程。
如此看来,所谓“化身”,当是有着女权主义化身的意味。但渡边淳一笔下的女主雾子,比起我们印象中,那些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励志女性形象,却可以解读出另一番暗中借势、工于心计的味道。
当她从一个北海道的淳朴女孩蜕变为东京夜色里的时尚佳人时,我看到的不是一株历经苦寒的梅花,而是躲在男主秋叶背后默默吸附养分的血色罂粟。
这隐藏在阴影里的另一个“化身”,透着作者对于女性意识觉醒过程的担忧。如何在成长中拿捏分寸,形成真正值得敬佩的纯粹的独立思想,正是渡边淳一想要引发读者深刻思考的问题。
1.追求自由的化身:一段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心路历程
在东京银座的一个酒吧里,摆脱了婚姻的寡淡和强势妻子之后的秋叶大三郎,结识了刚从乡下来的八岛雾子。
这个20出头的姑娘,虽然穿着有些土气,骨子里却有种掩饰不住的灵气和活力,让秋叶一见倾心。
他憧憬着某一天,会将对方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伴侣。于是,他开始给雾子买高档时装,带她出入高级酒店和宾馆,出钱供她学烹饪、驾驶、英语,甚至资助她开店。
1986年4月,随着日本《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施舍,不再甘于依赖丈夫而过活的日本女性越来越多,《化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女主雾子的身上,看到一个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全过程。
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索取和学习,雾子没有在秋叶的金钱供养中懒惰,也没有在情爱的欢愉中沉迷,而是选择自己打拼出一番天地,这让秋叶既欣慰又害怕起来。
欣慰,是因为他看到雾子的潜力和自我意识的增长;而害怕,是因为他感觉到了雾子在爱情和生活上,不再对自己惟命是从。
然而,曾经的恩情和关怀像一道枷锁,让成长中的雾子越来越痛苦。正如裴多菲所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爱情、金钱和自由的三岔路口,雾子没有像传统怨女一样以死亡作为永恒的纪念,也有没像家庭主妇般准备平平淡淡过一生,而是勇敢地走了出来,以一封诀别信宣告她与秋叶的结束:
秋叶大三郎先生,其实我非常喜欢您。但是,我已经意识到,不能再过分依赖您了,沉浸在爱的怀抱里,我越来越感到不安。 请允许我一个人和这不安做斗争,如果我能战胜了不安,我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您所爱的女性。雾子离开了秋叶,她的抉择,体现出了女性自主意识的价值。生命是精彩的,女人不再是男人的私有财产,而是与男人处在同一地位的独立个体。
爱和关怀,不应该成为男性掌控女性的牢笼,而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富足,会让“相夫教子”或“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再绊住她们的手脚。
在那个年代,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挑战,也可以说是渡边淳一对于女性独立的深切期盼,笔下的雾子就是它的化身。
但《化身》之所以能被称为“不朽经典”,是因为它在叙述女性自主意识觉醒的同时,还用诸多细节展现了另一条暗线——雾子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时候,所使用的那些不可言说的伎俩,展现出了另一个急功近利的丑恶化身。
2.利己主义的化身:隐藏在自由外表下的功利之花
在雾子的诀别信中,实际上充斥着她对男人的不信任,这并不是一时误会,而是她已经看透了男人用物质构筑的虚幻世界,待在里面只会越发的不安和孤寂。
然而,为什么雾子在忍耐了四年之后,才决定离开秋叶?促使她离开和觉醒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仔细分析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微妙的细节:
一方面,秋叶为雾子开店、进货,花了很大一笔钱,再加上秋叶母亲住院,他的积蓄几乎用完,已经沦落到要偷卖父亲房产的地步,雾子知道,对方能给出的经济援助已经日渐枯竭;
另一方面,雾子在单独去美国进货的时候,受到了秋叶外甥的关照,并且有了暧昧关系,也就是她找到了新的靠山;
最后,秋叶已经53岁了,而雾子却正值27岁,无论心理还是生理,这都是女人最美的阶段。
这样看,感情的破裂近在眼前,经济上的支持也捉襟见肘,这难道不是分手最好的时机吗?
雾子似乎早在出走之前,就为自己设计好了一切。靠着耗资3000万日元的时尚店铺,和秋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经验、气质,让她再也不用靠低微的工作过活。
此时的她,哪里还有一丝单纯和不谙世事。较之故事主线中宣扬的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雾子的觉醒多了一丝功利色彩,甚至说成蓄谋已久、精心策划似乎都不为过。
其实生活中,依靠诡计上位的例子并不少见。之前热播的《北京女子图鉴》中,就真实地刻画了在大都市打拼的女生,为了跻身上流生活而各自施展神通的模样。
剧中的女主陈可,想要凭借自己的双手赢得一番天地,但她的闺蜜郝梅却在工作中“教”她如何勾引领导。陈可不为所动,安分守己,眼看着郝梅献媚于上级,靠着潜规则步步升迁,又因被老板娘抓包,而身败名裂。当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化身》中雾子的手段,比之郝梅也不遑多让,然而她的结局却幸运的多,这也许是因为渡边淳一并不想让女主的小心思展露人前,也让这部作品多了一条值得挖掘的晦涩脉络。
一面是追求自由,挣脱男人肉体和感情束缚的化茧成蝶;一面是在灯红酒绿中蛰伏,把欲望埋在心底,伺机绽放的诡秘之花。
徘徊在孤独落寞的秋叶与崭新生活的雾子之间的身影,像是雾子人性中的阴暗一面,让人不寒而栗。
作者用明暗交织的两条线,将“女权主义”与“利己主义”融为了一体,以此来展现这一具既美丽又残忍的化身,也给那些不择手段、只顾追求上层生活的女性予以警示。
3.寻求两种化身的平衡点,找到形成独立人格的正确方法
任何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进行分析和评判,许多人认为,无论雾子的做法是对是错,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男性社会的贪婪。
秋叶那所谓对雾子不遗余力的帮助,实际上是他在寻求婚姻失败后的慰藉。他不分场合不考虑对方感受的发泄着兽欲,所追求的,不过是亲手打造一件艺术品般的成就感,和对他言听计从、不能忤逆的虚荣。
但如果一味地将女性的痛苦来源归咎于男性,岂不是又掉进了失去自主意识的漩涡。那么,究竟如何在“女权主义”与“利己主义”间寻到平衡,形成真正的独立人格呢?
1989年,渡边淳一的另一部经典作品《曼特莱斯情人》问世,这部创作晚于《化身》3年的小说,诠释了作者对于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部作品,同样是以追求独立意识的女性为题材,但女主角修子,一扫“女人即为弱者,必须依靠男人”的定律,坚持与男人公平的恋爱,勇敢地拒绝情感和物质上的施舍。
渡边淳一自己,曾在此书的题解中写道:
“曼特莱斯”来源于法语的情人,尽管与日语意思相同,但实际含义却相差很大。 日语中的“情人”,给人的印象,是不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依靠男人的意思。而“曼特莱斯”却是指那些与男性恋爱,但有自己事业、有教养、有实力的独立女性。与日语中的隐秘、娇嗲的意思不大相同。可见,作者对有自己事业和独立意志、按自己意愿去享受爱情的现代女性,是极其推崇的。
结合同一题材的两部经典作品,我们来解读一下女性形成独立人格的正确方法:
首先,是掌握实现经济独立的技能:
雾子拥有对于时尚的灵敏嗅觉,所以她的店面很受欢迎;同样,修子也在大公司中担任社长秘书,能力不俗。她们的经济独立,是建立在拥有自我赚钱能力的基础之上,这是不受他人牵制的存在。
她们的技能,决定了她们在做出人生选择时,考虑的是“如何活得好”而不是“如何活下去”,这是维持经济独立的根本。
其次,是养成自我生活的习惯:
很多女生对于父母、伴侣在情感和生活上的关怀存在依赖,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和人,会打乱一个家庭、一个圈子、甚至周围人的生活节奏,如果不想被别人的生活所累,就要坚强地学会自己生活,养成自我生活的习惯。
所谓为自己而活的女人,并不是要逃避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而是懂得在琐碎的日常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步履节奏,从容的活着,这样才不会深陷焦虑的漩涡,导致做出冲动、错误的判断。
最后,是划分“恩情”与“感情”的界限,不给自己的爱背包袱:
《化身》中,秋叶为了雾子变卖家产,而《曼特莱斯情人》里的男主,也宣称自己是为了修子才与原配离婚。但两个故事的女主角都拒绝了对方的爱意,这不是残忍,而是她们懂得划分清“恩情”与“感情”的界限。
女性常常被男性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帮助所打动,这也是为何,“雪中送炭”和“英雄救美”常常能够在男女关系中收获奇效。
然而,恩归恩,爱归爱,如果女性沉浸在“全是为了你”的自我感动中,就很难理性地处理感情和婚姻上的问题,待到经历痛苦后,再去思考“我到底爱他哪一点”这样的问题,就悔之晚矣了。
不去背负包袱的爱,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4.结语
渡边淳一说过,男女关系或夫妻关系是力量对垒关系。万事依靠男人的女人,会使男人觉得是负担而避之不及;而完全独立的女人又使男人束手无策,解决男女间矛盾的方法,就是在拥有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拿捏好“给予”与“获取”的度。
《化身》这部小说似乎就一直在探寻情感世界的平衡,它既香艳,又真挚;既浪漫,又残酷。
但我并不认为故事的结局是悲剧,我看到了雾子终获理想生活的美好,也看到了秋叶释怀所有付出与回报的坦然。
没有撕心裂肺的争吵,也没有过多的纠缠,故事只是用一种成熟的平静,把隐秘在人性中的好与坏,都画上了句号。即使我们能够解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化身,但它留给读者的,依旧是对自由的无尽追求和向往。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八):面对出轨,夫妻斗智斗勇,《紫阳花日记》直指中年婚姻的残酷真相
文|爱拾光
2019年的韩国,有一个网络流行词,叫"妈虫"。它源自作家赵南柱所著的《82年的金智英》。这本书的出版,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在韩国,人们经常把“虫”加在各种让人看不惯的行为后面,用来讽刺一类人。例如,上班虫,即食虫,等等。“妈虫”这个词,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它是一群人的代名词。它指的是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带孩子的妈妈。这些全职妈妈不再受人尊敬,而被人们批判和嘲讽。
然而由于家庭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即将或已经处于“妈虫”的位置。
这些妈妈,她们也曾有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曾有过自己辉煌的事业,但是为了家庭,她们放弃了这些。她们全身心地投身于家庭,而在相夫教子的日子中,渐渐失去了自我。不能不说她们很辛苦,然而她们辛苦的回报,却是往往是丈夫的背叛,甚至是家人或旁人无端的指责。
日本作者渡边淳一所著的《紫阳花日记》记录的就是一样一位沦为妈虫而失去自我的女性的悲剧。
书中的主人公志麻子,是毕业于圣正学院的一个才女,因为嫁给了丈夫省吾而成为了全职太太。她的丈夫省吾经营着一家医院,负责着一家的生计。这本书以志麻子的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妻,因婚外情而引发的猜忌,报复,而最终渐行渐远的婚姻与爱情。
这本书让我们开始审视中年人的婚姻危机,和全职母亲在这个社会中的尴尬地位。
1、 结婚十五年,从孩子出生到分居,再到婚外情, 是时光冲淡了激情,还是丈夫自私地放纵
志麻子和丈夫在婚后的第二年生了个女儿,隔了两年又生了个儿子。和许多女人一样,关于孩子的喂奶,换尿布,等等琐事,都是女人一个人的事。而丈夫经常要出去应酬,回来时常常半夜,看着电视就睡了,志麻子一方面要照料孩子,半夜有时还得起来喊丈夫回房,回来之后又常常被丈夫的鼾声吵得没办法睡。于是在共同的要求下,丈夫在书房安置了床,夫妻开始了分居生活。不知不觉,就是十几年。
可以说,两个人的二人世界仅仅是恋爱时期和婚后的一年。第二年开始,志麻子就开始了怀孕,生孩子,拉扯大女儿,又怀孕生儿子,又循环一次之前的日子。可以想象,两个人的交集越来越少。从身体的渐渐远离,最终变为情感的背叛。
就在结婚后的第十五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志麻子发现了丈夫的异样,敏感的她开始注意丈夫的细微变化,并推断出丈夫有了婚外情,甚至通过推理,确定了丈夫出轨的对象。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感叹志麻子的机智和思考的缜密。
偷看了妻子日记的丈夫却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反倒怪妻子不够善解人意。他的想法大概也是很多结婚多年的男人的想法吧!认为男人偶尔出轨偷腥,是很正常的。必竟女人怀孕,哺乳的时期对于男人来说很难熬。
甚至会觉得结婚之后,对于轻易就能得到的妻子的身体,会索然无味。因为失去了那种婚前的迫不及待,因为没有了做有失伦理的事情的那种偷偷摸摸的快感。这难道就是人们说的“只有偷来的瓜才会特别甜”吗?多么荒谬的理由,却是很多男人最真实的想法。
于是生活中的一些更为新鲜的女性成为了他们的目标。省吾就爱上了医院里负责保险工作的诗织。那是一个年轻的未婚姑娘,思想单纯,甚至对与省吾的恋情合不合伦理都从未思考过。
而另一边四十多岁的志麻子因为忙于孩子,而很少关注自己。日渐老去的容颜和走形的身材,也让丈夫有了审美疲劳,甚至在妻子抱怨他不该看低俗节目时,讽刺妻子是到了更年期。
更重要的是,丈夫掌握着一家人的经济命脉。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而做为这一个家里的功臣,就可以为所欲为。经济权往往决定了家里的话语权。做为一个只能依附丈夫生活的妻子,志麻子对于丈夫的出轨,只能在日记中发泄。
我们常常想,我们的生活离志麻子还相差多远呢?
越来越多的家庭被加上了一个新的标签:丧偶式家庭。这些家庭中丧失的是那个只顾事业,把家当做旅馆的人。而这个人往往是丈夫。孩子,家务,人情关系,全都变成了妻子一个人的事情。有妻子就开玩笑地说:我的丈夫只存在于户口本上,婚纱照上,甚至全家福上都常常缺席。这笑话听上去真的很心酸。这些丈夫对于家庭的责任感的缺失,和对于自我付过出过份夸大,成为一家庭走向危机的导火索。
2、 禁锢于家庭,专注于丈夫孩子,全职妈妈志麻子终究是忘记了自己
与许多已婚女性一样,志麻子结婚之后,就一心围着孩子和丈夫转。每天包围她的是怎么给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为丈夫熨烫好第二天上班穿的西服。每天迎着孩子回来,站在门口恭送着丈夫的出门。平平淡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全职太太一辈子都是这么过的。
但是志麻子终究和她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她心思细密,她极其敏感。日记中描写了她每一段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的怀疑,像个侦探般到处寻找证据,到确定奸情找到奸妇,不得不说,她真的很厉害。然而,她却只能在日记中抱怨,愤怒。甚至找到诗织想要用钱去赶她离开。打心底里,她甚至不敢把这些糟糕的事情怪到丈夫头上。因为,她是被丈夫养着的。她有千百次地想和丈夫说离婚,但现实却告诉她,没有生活来源的她,没有离婚的勇气和能力。
那个曾经是高校才女的志麻子,最悲哀的时刻,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曾经拥有的美丽容颜已经渐渐消失,而自己也几乎是一无所有。而窥探着这一切的丈夫又何尝不是知道了这一点?这让他明知奸情败露而丝毫不会收敛,让明明理亏的他还依旧嚣张地肆意妄为。
而社会上有多少女人在赴志麻子的后尘。她们为了家庭和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追求甚至爱好。她们似乎过着外人羡慕的生活,不需要为工作操劳,不用为朝九晚五而奔波。有人就用妈虫来形容她们,因为她们就像是依附在丈夫身上的寄生虫。一旦离开丈夫,她们将一无所有。
这样的指责,对于全职妈妈来说,公平吗?
她们是心甘情愿就成为了妈虫吗?只是那个信誓旦旦地告诉她,我养你的那个男人,他变了吗?她们常常会哭诉着自己曾经为这个家付出过多少,多少的青春岁月,都消失在柴米油盐之中。
完美的婚姻,也需要一种均衡。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全职妈妈终归会走向悲剧。因为放弃工作而承包家庭的那一刻,她们就已经走向了人生的低谷。因为没有人会去给一个妈妈定薪定责。因为一个妈妈的工作,是没有办法用量来计算的。这也是妈虫一词出来的时候,很多全职妈妈甚至要求丈夫给自己开工资,买五险一金,给自己带薪年假。但她们也知道,这只会是一时的笑谈,没有人会把它当真。没有男人会当真,没有人会承认,直到最后,你也会觉得那只是一个笑话。而很多时候,过着过着,自己就成为了最大的笑话。
3、拒绝成为妈虫,爱自己,投资自己,应该成为每一位女性的终身事业
文中的最后一部分,那本记录着志麻子悲催生活的紫阳花日记本,被换成了一本冬季紫阳花日记本。因为这善变的花儿,只会以冬季开放。而志麻子也如这紫阳花一般,也似乎找到了重新绽放的机会。
志麻子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她开始打扮自己,开始听讲座,开始不再每天呆在家里,开始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她的生活中有了一个新的男人,她的大学老师。
故事的最后一章,叫“假面夫妻”。志麻子终究没能和丈夫提出离婚,因为她开始无所谓。她有了新的爱人,虽然他也是另一个家庭里的“省吾”。但是她却从同他交往中,渐渐找到了丢失的自己。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一直以来志麻子都知道丈夫在偷看着自己的日记。但她还是写着,从未想着要藏起来。也许起初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警告丈夫。到后来,就是一种示威,她不害怕被丈夫知道自己情感出轨,这也许是她最后的报复。用丈夫曾经带给她的恶心来恶心丈夫。
然而我们却期待着另一种结局。志麻子能够在走出去之后,重新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努力提升自己,最终离开这段已经没有必要挽回的婚姻,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那是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而存在的美好生活。
做为女人,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不可以迷失自己。每一个人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要有能挣钱养活自己的能力。无论是男人或是女人。因为经济能决定的东西太多太多。有了工作的我们可能也会失去爱人,失去家庭,失去婚姻,但至少我们敢去失去。因为我们能养活自己。
我们常常会要求着男女平等。那么就让婚姻中的我们也平等起来,一起工作,一起进步,一起分担家庭的琐事,一起教育孩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很喜欢舒婷的一首诗,尤其喜欢这样的诗句: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六种语言:渡边淳一小说集》读后感(九):船的归处,只有岸
渡边淳一(わたなべ じゅんいち 1933年10月24日—2014年4月30日)文/宝木笑
1950年初春,札幌依然沉浸在雪国的情绪中。一个17岁的高二男生却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燃烧——那是初恋的味道。那个叫做加清纯子的女孩儿简直就是所有青春期男生心中的标准女神。她在学校相当有名气,被称为“天才少女画家”,而且面容姣好,性格温和。家境不好的她被命运背弃,患上了慢性肺结核,更显得楚楚可怜,让那个大男孩儿顿生豪情,要保护她一辈子。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得到“女神”的眷顾。他们在一起了,并将彼此的身体交给了对方。“我爱上了这个女孩儿,为她悲,为她喜,甚至甘愿为她赴汤蹈火!”17岁的男生将爱的誓言刻入心中。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男生却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那个女孩儿自杀了。报纸上说她身穿红色大衣,头戴红色贝雷帽静静躺在雪地上……更让大男孩儿震惊的却是后来的故事,随着纯子的去世,她生前的秘密如洋葱般层层剥开。纯子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和大男孩儿陷入热恋的同时,她竟然同时与5个男人保持着亲密关系,其中还有中年人……札幌的春天终于来了,大通公园紫丁香与铃兰一起绽放,美丽异常。但那个大男孩儿却如坠冰窟,他被情爱、肉欲、道德、死亡等混合而成的清酒灌醉,头痛欲裂,他就是后来被誉为“日本第一情色作家”的渡边淳一。
“肉体的纽带要强得多了,一旦交流过后,就在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渡边淳一•《化身》
当《失乐园》在大陆出版,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我们被深深震撼了,“渡边热”很快席卷整个大陆。那场景就像1995年的日本,当年《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结果引发轩然大波。这部连载异常火爆,《日本经济新闻》一时洛阳纸贵。但意味深长的是,当时很多上班族都拿着这份报纸在读,却都藏藏掖掖不愿让人看到自己在看文学连载的版面……
《失乐园》开篇就是久木与凛子性爱场面的描写,渡边淳一大大方方地告诉读者,没错,他们正在偷情,这是不伦之恋,他们触及了婚姻的道德底线。渡边淳一最让人争议的地方正在于此,他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完这些让读者脸红心跳的场景之后,还用整部小说在读者耳畔轻语:“肉体的纽带要强得多了,一旦交流过后,就在心中深深地扎下根。”这显然是在明面上挑战公众长久以来的认知底线。虽然渡边淳一从始至终并未在文字上表明婚外情等不伦之恋的是非问题,但很显然他在用自己的故事渗透着一个可怕的事实:“存在即合理”。
而这就是“日本第一情色作家”、“情爱写作大师”渡边淳一最惹人争议的“原罪”。婚外情等恋情确实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但公众和社会对其的态度一直都是暧昧的。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婚外情等不伦之恋即使“存在”,也永远不可能赢得“合理”的地位,因为这涉及到人类婚姻制度的道德底线。可是在那些月之暗面,人们却无法回避婚姻关系在后工业时代受到的沉重打击,无法回避肉体对于彼此的致命吸引。这种矛盾就像1995年东京地铁里的上班族,他们会追《失乐园》的连载,却不愿让周围人知晓自己的行为,即使是陌生人。
情欲在渡边淳一的笔下逐渐显影,力量强大到让人目眩神迷——那是一场更加深刻的白夜行。在这个意义上,村上春树要聪明得多,他巧妙地不断强化爱情的概念,虽然也涉及情欲,但整体上却给人一种唯美的美学意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村上是在打一场灵与肉的擦边球。而渡边淳一显然要激进得多,17岁那年的春天,并没有带走北海道的雪季,充满童话色彩的春天从此再也没有走入过他的心灵。不得不承认的是,渡边淳一在灵与肉的写作上也许偏激,但其对人类两性关系的认识却更加深刻和现实。他明白,单纯的爱情并不存在,灵与肉永远不可能进行干干净净的切割,即使坚守这个理念会加重写作的难度,渡边淳一依然不会回头,他说:
“我一直认为情色描写是小说中最难写的部分,写得不好就成了猥琐、下流的黄色小说,只有对此有深刻理解,同时具备写作能力的作家,才能把此情此景的美写出来。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常耗去我巨大精力,但我还是写。做爱是男女情感的最高境界,若两人的性爱融洽,它可以融化一切,这很重要,我也有能力写好它。”因此,在渡边淳一的小说里,肉体的吸引和情爱的迸发永远纠缠不休。《失乐园》中久木与凛子每一次肉体的结合,都是一次心灵契合度加深的过程。《紫阳花日记》中川岛省吾和志麻子夫妇双双出轨,各自找到自己的情人,而他们形式上的婚姻依然继续,但情爱却早已随着肉体的出轨而转移别处。《北都物语》中年轻美丽的绘梨子让塔野深陷在情爱的漩涡中,绘梨子自由奔放的性格在随着她的身体逐渐绽放,灵与肉到底哪一个让塔野最终萌生抛妻弃子的念头早已无法考证。那些大尺度的性爱描写一次次引起轩然大波,渡边淳一也一次次被抛到争议的暴风眼。《一片雪》发表后,有人真的给他邮寄了刀片,附言就是让他这个诲淫诲盗的“老流氓”去死吧,《失乐园》发表后,一些家庭主妇直接去他家门口长时间示威……可是他依然以17岁少年的倔强执着于自己的风格。他偏偏要揭开那些面具背后的真相,逼着整个世界去面对自己赤裸裸的欲望。
“爱由死亡来完成、升华,乃至无限。”
——渡边淳一•《爱的流放地》
仿佛是想彻底地释放自己的灵魂,让其归于自由,除了挑战主流认知底线的婚外情和大尺度性爱描写,在渡边淳一的作品中“死亡”也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年《失乐园》在大陆出版后,那场风花雪月中的凄美结局最让所有人震撼——久木和凛子在激烈性爱后选择一起服毒自杀。我们对殉情这种事情并不陌生,《失乐园》震撼我们的真正原因是当时久木和凛子的状态,他们是平静地、欢欣地、从容地走向死亡。
继婚外情题材的触及底线之后,渡边淳一终于将指尖探向那条人类内心最深处的红线——死亡。除了《失乐园》,死亡的气息一直弥漫在渡边淳一的作品中。17岁时初恋的自杀,像是挥之不去的白色暗影,在渡边的文字间游荡。《瞬间》中女主角梓在经历了一系列婚外情的激情和命运的捉弄之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杀。2004年到2006年,《爱的流放地》的连载再次引发巨大争议,争议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小说的结尾。在结尾处,发生婚外情的男女选择在激情达到最高潮的时候走向死亡,在那个瞬间,女主角冬香强烈要求男主角菊治掐死自己。“杀死我吧,杀死我吧”,冬香那充满情欲的哀求就像是催眠的魔咒,考验着世人的神经。菊治最终扼死了她,满足了她从性爱到死亡的终极渴求。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提出过一个“理性自杀”的概念,他说:“这种自杀的行为也把主人公的信念推向了顶峰,这不是妥协,反而比起性爱是一种更高级的反抗姿势。”渡边淳一显然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个理念,渗透到了自己整个的创作生命之中,他像是一个追寻人类肉体和内心最深处秘密的原教旨主义者。他笔法细腻、揣度精准,在文字的运用上他是无可争议的日式匠人,他文思深沉、大胆异类,在文本的构建上他是令人发指的殉道者。一切禁忌都不足以阻挡他的脚步,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追求人的本质和真相,从不考虑这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这事实上已经挑战了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文学创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一个人的文字让人感到肉体和死亡的双重诱惑,那么这个人和他的文字是否应该被文学禁绝?这已经超出了日本文学研究的范畴,这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世界文学史上,从肉体和死亡双重诱惑的铁轨上驶出的经典不胜枚举。从《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发的自杀热,到《尤利西斯》的公审和被禁,从《忏魂录》因为情色部分被查禁,到《洛丽塔》在十几个国家被禁售,从日本的《源氏物语》,到我们自己的《金瓶梅》……渡边淳一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陷入孤立,但在文学史上他并不孤独。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爱和死亡一直是人类文学史非常重要的一环。“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是非常正确的,但对“志”和“道”的探索却是多元的,这也正是人类思想光辉的最大体现。而渡边淳一也将在本国的文学传统中感到一种承继的快感。死亡与情爱相互纠缠的美学观念,一直是日本自古有之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价值观。在那个沉浸在樱花转瞬即逝的物哀美的国度,死亡一直被认为是情爱形式的至高点。日本民族“向死而生”的死亡情结自古有之,他们认为与其平庸无为地生,倒不如去拥抱瞬间美丽的死。
从江户时代井原西鹤的小说,到近松门左卫门的剧作,再到近代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从《源氏物语》流淌而来的文字之血,让落满樱花的日本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当人们将性爱看作爱情的本体,当人们将死亡看成生命的花火,情爱和死亡就像两颗异性相吸的磁石,必然结合于人类文学创作的旷野中。而这就是渡边淳一一直没有在攻讦和争议中倒下的最主要原因,这和一个小说写作者的坚强无关,这是文学自身的生命力所在,就像镜中的你我,生命不息,镜像不灭。
“船一旦离开了岸,还会回来吗?当然会,因为船的归处,只有岸。”
——渡边淳一•《紫阳花日记》
渡边淳一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其实还不是那些情爱和死亡的描写,而是他对当代人婚姻、家庭、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入木三分的刻画。他非常精准地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近乎窒息的生命状态呈现给文学史,他不断释放异常危险的信号:“在貌似物质世界取得辉煌胜利的今天,人类其实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用常规的眼光看,渡边淳一所写的故事并不正常,那些不伦之恋和死亡之舞总是让人们惴惴不安。究其原因,并非人们对这些事情感到陌生——渡边淳一所描写的那些事在当今社会其实越来越常见了。人们惶恐是因为他们终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那些人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呢?而自己距离那条路真的很远吗?
《失乐园》的久木和凛子都是拥有外人看来“完美家庭”的“标配男女”,而他们真实的精神状态更是我们似曾相识的无奈叹息。久木的妻子是美术设计师,工作努力。夫妻两个更忙各的,彼此总是客客气气,真正做到了“相敬如宾”。女儿也很出息,在医院工作,只是和母亲一样总是在外边忙。凛子的丈夫是标准的“事业型”,属于我们在网上经常能看到的那种喜欢炫耀自己品味的“精致男”。然而,凛子的丈夫在高强度的竞争社会中,与大多数人一样,心中只有工作,近乎偏执地崇尚理性,生命属性在逐渐流逝,对妻子的照顾更多出于礼貌和修养。
这就是渡边淳一最让人“愤恨”的“原罪”,他让人们感到了一种切切实实的危险,这种危险甚至让人们无法继续佯装无事地生活下去。前段时间网络热议“996”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吃饭1小时,一周工作6天……“996”工作制在一阵口诛笔伐和法理辩论之后,便渐渐被人们淡忘。其实,“996”工作制最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是它背后的“异化”阴影。人们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让人不断失去自我成为机械,亲情、爱情、友情被挤压得没有培养和巩固的时间和空间,人际关系在重压之下变得极度庸俗和功利。
健康透支,身体会发出信号,灵魂透支,精神也会出现问题。人们无法与工业怪兽的庞大身形抗衡,他们只能选择变异自己,让自己成为双面的怪物。《瞬间》中女主角梓自杀之后,其婚外情的对象如此回忆情人:“在自己的怀抱里,那样热情奔放、那样疯狂淫荡的梓,在家里怎么会是那样温良恭让的贤妻良母呢?”其实,《失乐园》中的久木和凛子以及渡边淳一笔下无数沉迷性爱和死亡的男女,他们都是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的牺牲品,他们都是在缺氧的水泥沼泽中试图将嘴伸向天空呼吸的鱼,可怜而可敬的鱼。
渡边淳一绝不是那种止步于猎奇的无聊文人,他有着更大的文学野心。他用一生的文学探索和130多部作品去努力实现着一个从未对人言说的誓言:“在强大的世俗道德和工业文明的重压下,我们依然需要反抗,虽然我们一无所有,但至少我们还有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于是,我们看到性爱和死亡成为了一种反抗的工具和行为。《失乐园》中的凛子在久木的性爱中,发现了自己生活中残缺的部分。那是充满激情和快乐的生命体验,更是自然而美好的人性皈依,她找到了作为女人本应获得的快乐权利,她被现代工业社会渐冻的机械人性在一次次激情中悄然解冻。
1950年初春,一个17岁的少年在雪国泪流满面,初恋女友的灵魂随着那艘身体之船永远驶离了此岸,他发誓要去找寻那场航行的终极秘密。
2014年春天,一位80岁的大师在东京安详离开,他已经找到答案并为此欣喜,他知道那艘离岸的船一定还会回来,因为船的归处,只有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