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是一本由蚂小蚁著作,慢半拍·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一):一本接地气又干货满满的整理书
之前拜读过一些收纳整理类的书籍,像怦然心动、断舍离、各种整理术……这些大神们的书,理论性都很强,看了不明觉厉,心向往之,但同时又觉得离我很遥远,像一座空中楼阁,很美好但不属于我。直到看到蚂小蚁这本《爱上收纳》,我才觉得以前浮在空中的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落地了,变得可以触摸和感受。
这本书的一开始就告诉你,好的家,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很适合我这种“反骨”读者,为什么说“反骨”?因为我就是那种不需要有人直接告诉我,玄关的标准模板应该是这样的,衣柜的标准格局应该是那样的,而是希望有人告诉我,她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成果是怎样的,然后我再来考虑,我是不是接受这种观点,怎样做可以更好更适合我的这种人。我希望我做出的决定是经过思考后自己做出的,而不是由别人直接帮我决定的。所以“家没有标准答案”这句话,就像在向我招手说,快,我们来交流交流吧,一起来思考吧,也许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非常接地气,就像网路上那些明星屋主对自己的小家做的一个展示,很细致的把家里每一个空间划分为一小节,比如玄关、客厅、阳台、洗手间、餐厨、卧室……并附上了大量的实拍照片,直观明确的展示了收纳整理后的实际效果,而且每一小节里都会有一些小巧思,让你看了不禁会发出类似“哦~原来还能这样”、“啊~这个好棒,我家也可以”的惊呼,这种方式非常生活化,能够很轻松的把人就代入进去了,并且看的时候很容易会停下来思考,这个方法适不适合我家,如果不适合,应该如何改进。更重要还有一点,她完美的展示了收纳后的家也是可以是热气腾腾的,并不是一定要达到空无一物才叫整齐,这让人对待整理这件事的态度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
但仅仅作为一个明星屋主显然不是作者的全部实力,书的后半部分不负众望的突然发力,拿出了规划整理师的专业性来,刷刷刷为读者立起了系统性的理论架构,整理收纳的目的是什么,清洁与整理的区别是什么,空间规划和定位的重要性,20条让生活井井有条的收纳心法……抽丝剥茧的解构理论,列出实操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告诉你理论如何落地为实践。整本读完,即便附录都很有用——美好的家之30天养成计划——几乎就是手把手的在带领读者行动起来了。
总之,这是一本有理论、有示例、可实操、可引发思考、值得推荐的一本好的整理书。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二):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第一次写书评,对方是我喜欢并且认识的作者,我读过了两遍才敢写,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所以坦白讲,这篇书评里也是有我的偏爱和私心。
如同很多开始接触、喜欢整理收纳的朋友一样,我也看过一些诸如【断舍离】、【收纳的艺术】、【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了不起的居住者】、【精简生活整理术】等相关的书籍。其中比较熟悉的作者就是敬子老师和coco老师了。如果说敬子老师的书是【说事情的人很多,但是能把事情说明白的敬子老师是其中一位】,coco老师的书是【把事情交给她很放心】,那么蚂小蚁的这本【爱上收纳】就像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阳光透过白色窗帘的缝隙照进客厅,她坐在蒲团上盘着腿,笑意盈盈地为坐在旁边的我倒了一杯红茶,然后开始讲述她与这个家的故事。
我不晓得在别人眼里,蚂小蚁是个如何的标签,但是相识越久,越能感受到她如沐春风里的叛逆。
别人家的收纳整理,恨不得像样板间。她不,她就喜欢热气腾腾的杂货铺。我在翻到书本的16、17页蚂小蚁家的客厅全貌时问自己 整齐嘛?好像不够整齐,可是目及之处“没有一样没用的东西”。我也想有个半圆的桌子,随和里带着些诗意,伸手就能拿到面包、零食、水果;我也想有把舒服的躺椅,冬天的夜晚,开着落地灯,盖着毛绒毯,享受难得的静谧。我甚至考虑并且跟先生沟通过“咱家厨房和客厅的这道墙 非承重的部分可以砸掉么”’可是蚂小蚁又说啦“家,没有标准答案”在家里,只有让自己舒服,才是正经事。
书的第29页,蚂小蚁在玄关的作用上提出过一个概念“不需要请进家的东西” 简直让我醍醐灌顶。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再加上本身的惰性,很多有用的、没用的东西都是经过玄关先拿进屋里再说。然而除非是很明确的垃圾,否则那些再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说。现在我在玄关处放了一个小盒子,出门随手拿一包的手帕纸、进门随手拆开包装的剪刀,都让坏记性轻松了些。
受蚂小蚁的影响 “桌面无物好清洁” 一度成为我整理厨房、浴室的标准。上墙上墙,统统上墙。奈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先生从来都是梳完头发梳子随手放在台面上,哪怕我已经在墙上装了收纳盒,也不会想要放进去,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无数次。我甚至从一开始帮着收到现在他开心就好。这是我的家,也是家里每一位成员的家 。我会先做好我自己,也不会强制性要求他们跟着我的节奏走。大部分整理师包括蚂小蚁都会提出“物品要有自己的位置 ”但是同时从这本书里,我也学到了 【放轻松 不要把自己绷那么紧】毕竟你跟这个家,跟家里的这些人,都没有仇哇。
从玄关到厨房,从客厅到卧室,从理论到实践,从讲故事到专业技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解读。虽然这本书不能告诉你桌子哪个尺寸才合适,植物怎么摆放才好看,但是相信我,蚂小蚁一定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一个更像自己的家,哪怕时光荏苒,心中始终温暖。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三):接地气的中式收纳整理法 - 我要烟火气,也要秩序感!
其实很早就有听说过断舍离,收纳整理这些概念。我的收纳整理启蒙来自于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如果将身体看做一个空间,而心灵则寄托在体内。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让内心轻盈,流淌起来。而我们的居所是身体的活动空间。要让居所变得像鲜活的生命一样流淌,一呼一吸,有进有出。
而现在信息太繁杂,物质太丰富,想要的东西基本能得到,而我们还没有培养起舍弃的能力。这就导致了进得多而排出的少,久而久之就像堵住的水槽,水混沌不清没有生命力,也无法吸收更多新鲜的东西了。断舍离就是让我们恢复流淌和生命力的人生哲学。看了那本书之后,我就像脱缰的野马,在丢丢丢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我已经看了很多关于断舍离,收纳整理的书,为什么还会再买蚂小蚁小姐这本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呢?
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收纳整理书,都建议尽量做到家中空无一物,像极了样板间。而且偏日式风格的收纳理念来到中国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每个人的家都没有标准答案,知道了道和术后,慢慢打造让自己和家人最舒适的家才是最重要的。当我第一次看到封面中那个家的模样时,就被深深吸引了。这个家,和一般中国家庭的家有点不太一样。没有了笨重的沙发和茶几,一面墙的开放式柜子却不显得杂乱。这是什么神仙操作?拿起这本书找找答案。
这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收纳整理。大声说出我要烟火气,也要秩序感!收纳不是依靠收纳神器,整洁的家也不是只有勤快的人才能拥有。懒人更需要收纳,先做好规划,把物品归类后定位。真正省力的收纳所有人都能做到。看着这里很多人已经内牛满面了。
这本书除了理念的分享,更是妥妥的实操课。接地气地把自己的家当成案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好收纳整理。从客厅,卧室,餐厅到厨房,阳台,洗手间,家里的每个角落都逃不过蚂小蚁的眼睛。另外20条让生活井井有条的收纳心法帮助你打通任督二脉。一个收纳小白跟着步伐一步一步进阶也能说对收纳略知一二了。
如果说《断舍离》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是我的整理启蒙书,《爱上收纳: 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适合中国式庭的,真正落地的收纳整理术。收纳好像有魔法一般,让家更加有秩序感,更加舒适的同时。人的心境和状态也润物细无声地发生了改变。少了杂乱物品的纷扰,让我们更加专注真正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说收纳整理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一点也不为过。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看了书没有实践简直就是耍流氓。跟着美好的家之30天养成计划开始一步一步行动,从点点滴滴做起,把家逐渐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样子吧。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四):《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让家取悦自己,温暖家人
曾经很羡慕那些能够狠得下心来“断、舍、离”的人——家里不要多余的物品,保持正常所需即可,让家空旷又清爽。
羡慕归羡慕,自觉根本无法做到,有些东西刚刚丢弃就会觉得很有用,后悔丢得过早。不能再丢,就只能任由家里塞得满满当当。
有了孩子之后,作为宝妈,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家里再没有了干净、整洁的时候:孩子的玩具、衣物,左一堆右一堆,前脚才收拾完,后脚又乱成一团。
看着“乱糟糟”的家,只能自嘲这样才有“烟火气”,以为自己的家和“井井有条”沾不上边,直到看了蚂小蚁写的书《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
蚂小蚁曾经是一名程序员,同时又是一个热爱整理的人。整理收纳这回事在我国兴起时,蚂小蚁的“强项”占了上峰,她把自己的家整理成收纳爱好者的“打卡地标”,把自己变成了中国规划整理塾上门服务导师及课程讲师,还是日本生活规划师协会一级生活规划师、韩国专业整理师协会一级整理收纳专家。
蚂小蚁把自己的整理收纳过程、经验写成了这本《爱上收纳 :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让人们了解收纳不是收起来就万事大吉,而是做好事前规划,让物品能够更“合理”地为家人所用,还能井然有序,让家舒适又整洁,成为温暖家人的最好归宿。
在《爱上收纳》这本书里,蚂小蚁向读者传递了关于收纳、关于家的三个关键词:舒服、定位、坚持。
一、让每一个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息
有人说,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因为交通发达,有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工作,晚上会回到另一座城市的家里。虽然“双城生活”很辛苦,可不管在外打拼多累、多晚,只要回到家,看到那盏亮着的灯,就会瞬间充满力量。因为家里有自己爱着的人,有自己熟悉的物品,还有舒服的感觉。
让家人舒服是整理收纳的第一个原则。充分按照家里人的习惯来整理、收纳,家就会有不一样的味道。比如把客厅布置成“家人厅”,放置几个收纳盒,方便家人放一些小物品。再比如,客厅里不放沙发,而是安放大地毯,方便孩子在上面玩耍。这样的家也许没有样板房漂亮,但住起来一定会很安心。
二、让每一个物品都有自己应在的地方
“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这个道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如果一个家里的物品都能及时回到原位,那这个家绝对乱不到哪里去。如果每一个物品回到的位置都特别“适宜”,那这个家定然整洁、有序。
一位号称热爱烘焙的朋友说,她的烘焙设备,一年顶多用一两次,不是懒得做,而是这些设备都放在橱柜顶层,拿取不方便。
蚂小蚁在介绍归纳方法时说,定位比归位还重要,定位是给物品一个固定的位置,“应该让它们拿取方便,归位简单”,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而不是让物品成为收藏品、摆设。
三、让每一个决定都有行动起来的力量
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家的状态往往能反映出家里人的状态。家里如果整洁有序,主人的状态肯定在线。家里如果又脏又乱,那主人的状态肯定很差。
家是生活、放松的地方,干净、整洁是最低标准,运用收纳方法,让家变得有温度、有颜值、有亲和力,是主人的必备功课,也是日常所需。
蚂小蚁告诉读者的小贴士却是不要不停地收拾、不要跟着家人屁股后面收拾,因为这样自己会很累,结果就是提起收拾屋子就有“怕怕”的感觉。
好的收纳法目的是为了舒服的生活,而不是为家所累。在坚持让物品“各归其位”的基础上,坚持家人都做到谁用谁收拾、临时物品也有归处、定点收拾,这样既能做到有闲,也有让收拾变得更有意义。
每一个人都对家有不同的认知,蚂小蚁着力打造“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适合的就是大众口味,既有家的烟火气,又有美好生活的“诗与远方”。她在书中提到的把衣服晒在阳台边侧、一眼看不到的地方,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点子,满足生活所需,还有满足幸福所需。
蚂小蚁在书中以自家整理为例,分门别类,细致地介绍了家居生活的整理要点,还总结出20条收纳心法,甚至给出了美好的家之30天养成计划,照着去做,就可以收获一个美美的家,让家人一起爱上她。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五):我的五条关于家的理想《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
这是一本好美的书,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插图美,文字美,蚂小蚁老师对于家对于生活的理念更是美。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我的家里应该如何调整。一气呵成,合上书之前看到书后「美好的家之30天养成计划」。第一天的主题是:写下五条关于家的理想。
合上书,我想了一下,此时此刻,我理想的家是什么样的?
第0条理想:看起来空无一物,想用什么东西随手可取(要告别的曾经)
“关于家的理想”,这几个字让我想起,曾经,我很多次对别人说过:看起来空无一物,想用什么东西随手可取。
30岁前,我也曾是个收纳整理狂人。小时候的家、八人间局促的大学宿舍、毕业后的出租房、结婚后的小房子,我会不停的整理、调整。哪怕暂用一下别人的桌子,也要花上几分钟把物品整理一下,留出空旷的桌面,才能坐得下去。
我曾被很多不解的人问过无数次:已经很整齐了,你到底想要整理成什么样?
我总是脱口而出:看起来空无一物,想用什么东西随手可取。
这个看似有点偏激的关于家的理想,要从我小时候的家说起。
我的母亲是个完全没有收纳整理意识的人。
小时候的家,是农村的小院。后面的堂屋,用来养牛,养猪,堆放废品。常年暗无天日,被一股浓烈的家畜味道围绕。对于幼年的我来说,那间房子是个可怕的存在,黑的看不见的地方仿佛有幽灵或者鬼魂。黄昏之后,我绝对不敢靠近那里。
我们一家人生活起居的房间是西屋的两个卧室。大衣柜里永远杂乱无章的塞满衣物,不管还能不能穿,能不能用,也不分季节,不分主人,也没有好好折叠,统统一股脑儿地塞在一起。所有的抽屉,因塞的东西太多而关不上门,常年敞着。这些杂物,没有分类,不管能不能用,所有的物件儿混着灰尘。
每次需要找东西,全凭母亲的记忆力和我们的运气。记不住或者运气不好的时候,找一件东西,她需要用好几天,翻遍家里所有角落。
我很不喜欢那样乱糟糟的家。物品的秩序感、空间的整洁会让我觉得舒适。我只要有空,会去叠好大衣柜里的每一件衣服,分类放好。清理抽屉,把杂物分类分装。每次收拾完,满头大汗,灰头土脸。只是,没过几天,一切又恢复原样。
小小的我无力改变那时候的家,只能叠好我自己的衣服,收拾好我自己的书桌。一股不太舒服的劲儿憋在心里。大学之后才得到释放。每到一处,我会把有限的空间进行规划,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物品分类收纳好,好找好放。
30岁之前的居所,大学宿舍住了7年,出租房住了3年,大部分的时间是集体的生活。“家”和“生活”的感觉很弱。那时候所做的一切仅仅停留在“收纳整理”的层面,主体是“物”。
这几年人生动荡,家也随之发生了巨变。生了女儿之后,安静的二人世界变成“夫妻+娃+老人”模式的一大家子。随之而来的是,物品暴增,空间紧张。本来作为家庭收纳整理唯一责任人的我,精力因为工作转行、照顾孩子而无暇顾及。此前“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家如今变成了灾难。当我决定要改变的时候,就必须改变。这些日子一边看书,一边思考、规划、画图、选款、处理旧物……那么,收纳整理的理想目标是什么呢?
书中的理念很美。落到实实在在的日子中之后,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这两个词,满携温暖和美好扑面而来。我喜欢井井有条,那可能是我毕生之追求。而嫁个人,生个娃娃,走进柴米油盐的生活之后,热气腾腾的感觉让我感到安心和踏实。
我想,此时此刻,我理想的家,要承载得住我们的生活。
第1条理想:家要和我们一起动态成长,新陈代谢
当我去分析,为什么我的家会变成现在这样的灾难现场?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我们在成长和变化,家却没有。
不再穿的衣服、鞋子、不再看的书、买来从没用过的物品、不知道哪里来的用不上的东西、大件的不合适的家具、孩子小时候的玩具绘本……这些此时此刻“无用”的物品占去了家里大部分的空间。
堆积的结果造成了系统的崩溃。我的家需要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
我在行动之初,逐步扔掉不穿的衣服、旧被子、用不上的杂物。觉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下一步要扔掉大件的家具。画了规划图,期待家中焕然一新的样子。
我想不只是现在这样灾难后的拯救,我们的家应该也有它自己正常的新陈代谢系统。用山下英子老师在《断舍离》中的话来说,要“流动”和“循环”,要保持出口通畅,随时排出废弃物;要关注输入物的质和量。
第2条理想:家是生活的地方,物品都要有用,并且都要有家,用时随手可以拿到
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希望所居住的空间一眼望过去,空无一物,喜欢那种干净清爽。对于一家人的生活来说,“空无一物”不合理也不可能。
那么,在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让留在家里的物品都“有用”,功能上的或者情感上的。
为每一件物品安上家,用时随手可以拿到。
这个理想说起来就几个字,然而,一家人的生活,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精简和分类至关重要。物品的分类,空间的分区,配合用心的观察和感受。
第3条理想:家是活动的场所,我们可以窝在一起,也都有各自的独立空间
家中同样有一个4岁多的孩子,我和老公平时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才会有一家团聚在家的时刻。却因为空间局促,而不得不分散在客厅、卧室或者儿童房。
这是我决定扔掉大家具的原因。
卧室的功能回归到简单的两项:睡觉和衣服收纳。把15㎡的客厅打造成客餐厅一体的休闲区域。
从进门正对开始,逆时针的顺序分别是:阅读办公区(隔断书架将玄关和一体书桌书架隔开),进餐区(不吃饭的时候,餐桌可以用来画画,读书,做手工),沙发区(最后留的一个大件,计划明年夏天换掉),简单的电视柜上一个小电视,茶饮区。客厅和儿童房之间是一排玻璃推拉门。门打开的时候,儿童游戏区和客厅融为一体。
家是活动的场所,我们可以窝在一起,也都有各自的独立空间。
第4条理想:家是温暖的港湾,让每个家人都感到舒服放松
看到书中,蚂小蚁老师为小九布置低矮的儿童房家具,低的花洒、牙刷、毛巾的位置,很受触动。同为四岁孩子的妈妈,真的没有把自己放到那个小小的“我”身上来观察和感受。所以,我立即学起来,观察感受,结合我们家的情况,为小娃布置低的位置,让小娃自由自在的做想做的力所能及的的事情,而不受限于大人的帮忙。
几个月前决定改变家里的环境,首先开启的是几年前的“空无一物”模式,不管怎样,先从扔东西开始。
想扔一个用了五六年的锅底沾满油的炒锅,被老妈阻止;想扔一件老公10年前的衣服,被老公阻止;想扔孩子一岁前的玩具,被孩子阻止……以前为什么可以顺利“空无一物”?因为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可以做主的。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用了几个月的实验、摸索、反思,我终于懂得,从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开始。眼看着家里一天天变得宽敞、整洁,家人也都加入了整理自己物品的行列。
家是温暖的港湾,不用强迫家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给他们自己的空间。是我的家,也是他们的家,让每个家人都感到舒服放松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第5条理想:家是我们共同的此刻和将来的回忆,我们一起养育这个家
书的最后一节好让我感动——家是温暖的人间归宿。
拉我再次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上,收纳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拥有一个舒适的和谐的美好的家。如今拥有多个角色的我,精力匮乏,早已经过了“为了收纳而收纳”的阶段。
那么,何谓美好的家?我小时候的家,虽然凌乱不堪,虽然早已被两层崭新的装修精致的小楼所取代。但是每每说到老家,我的第一感觉居然还是那古老的房子和院子,一家人坐在木头做的餐桌前哈哈大笑的样子。
“究竟是良好的环境改善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反过来养育了房子,让也许并不是那么完美的空间变得充满了温情?”
家是我们共同的此刻和将来的回忆,让我们用对彼此的爱和包容,一起养育这个家。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六):看完任何一本书,如果其中有一句话让你行动并执行,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
读过一本书并不能让你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而是你有改变的冲动和想法的时候,手里正好拿着一本书。 ------------------------------------精要主义的米爸
看完任何一本书,如果其中有一句话让你行动并执行,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
井井有条就不说了,收纳书必须要达到的及格线!
热气腾腾就很吸引我了,接地气,降低收纳的门槛,带入你自己的生活!
热气腾腾很难得,收纳的再合理的家也不是仅仅用来拍照的,家里的人才是重点,放松、舒适的同时又有着合理的秩序感,我喜欢这本书的这种角度。
下面就是当他看完《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之后的行动,可能收纳、整理的并不合理,但是,至少对我来说,和before已经大不一样了,做饭、收纳顺手是我的第一原则,对我来说,整理之后已经是天堂般的厨房了!~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评价人数不足蚂小蚁 / 2019 / 慢半拍·化学工业出版社看了附录“美好的家之30天养成计划”之后,我做了这些:
炒虾尾必备调料盒,以前都不知道米妈竟然买了这个手提调料盒,不整理真的不知道集成灶左上角就是这个橱柜,都是高频使用区域,至少我自己用起来顺手所有米多吃的面条都集中在这里,以前这里是重灾区各种米,米妈给米多买的各种米,不整理都不知道有这么多种类的杂粮。。。整理之前这里的利用率不高,整理之后,比原来多放了很多东西,空间利用率增大左上角的空白是用来放另一个每天必用的炖盅,右边是面包机,下面一排是米妈的烘焙工具和相关的面粉,从原来的角落柜子搬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米妈做烘焙的频率和兴趣,不能因为不好拿取失去动力,洗碗粉和米箱也是高频使用厨房整理大概持续了4个小时,高度紧张、高度兴奋,整理完后极度舒适!~
大脑再次被“想整理的想法”所清空,舒爽!~
觉得有些句子对自己有用的时候,就合上书吧,执行、实践才是最大的价值!
米多爸爸《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读后感(七):去它的断舍离,你只需要5步定位法,就能打造宜居的家
“我,走到轮胎做的圆椅垫里,慢慢的坐下去,好似一个君王。”——三毛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当中有一篇文章叫《白手成家》,讲的是她和荷西刚到撒哈拉定居时,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家;而上面这句话,就是这篇文章的结尾,它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在于我们每个人对家的热爱与向往都是相同的。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栖息地,心灵最后的避难所,谁不想在自己的家里自在舒心地待着呢?然而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以后,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东西就能送到家。于是大家通过各种平台、利用各种优惠,上瘾了似的买买买,致使家里吃穿用度的物品出现了冗余,家居环境也变得杂乱无章。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断舍离”的概念一经提出就风靡了全球,紧接着整理师这个新兴职业也风生水起,各类关于家居整理与收纳的书几乎本本热卖。从《断舍离》、《收纳艺术》,到《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再到《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可是一路看下来,总是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直到看见这本《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正如本书作者蚂小蚁所说:断舍离不是整理的起点,而是整理的终点。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是一种高级的自我修行,是一少部分人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的状态。
这对于一个想要让家更舒适、更自在的人来说,根本没必要,而“极简”与“空无一物”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所以,去它的“断舍离”,我们还是集中精力来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家吧!
蚂小蚁的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是针对中国读者而写的,因此实用而接地气,是一本难得的家居整理读物。
蚂小蚁原名郭靖寒,她像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的作者)一样从小喜欢整理房间。在整理收纳在国内萌芽以后,她阅读了上百本相关书籍,并通过系统学习成为了日本生活规划师协会(JALO)一级生活规划师、韩国专业整理师协会(KAPO)一级整理收纳专家。后来的她加入了中国规划整理塾,辞去了干了10年的工程师工作,成了整理协会一名专职上门导师和课程讲师。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这本书整合了作者大量输入与实践之后的体会与心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以自己的家为蓝本,向读者介绍了家居整理的经验和窍门,同时还总结出了20条心法、30天整理计划、若干收纳原则,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打造“像自己”的、方便宜居的家。
解开你关于收纳整理的三大迷思:
迷思1、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家像杂志上那样美好呢?
很多热心于打理自己家庭的人都喜欢购买家居杂志,看着那些美丽的图片忍不住心生向往:真希望自己的家也能像杂志上那样,既美丽又舒适。
但是在书中,作者讲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她在网上看到一个美食博主分享了自己的一顿午餐。照片里干净的方格桌布上放着搭配协调的西式餐具,餐盘中间则是新鲜的牛肉三明治,配上切好的圣女果,还点缀了几片嫩绿的薄荷叶,卖相真是好到让人垂涎欲滴。这时,作者看到有网友留言问:“吃得饱吗?”博主回答说:“当然吃不饱,这是拍照用的,我吃的主要是边角料啊”!
作者看到这儿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博主所秀的美丽餐食,还是杂志上呈现出来的家居图片,那都是为了拍照时的美观,舍弃了大量的边角料。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边角料却是不可或缺的。换句话说,真正的生活无法像图片那样精简、美丽。
从此,请趁早放下“家像杂志上那样美丽”的执念吧。通过收纳整理,让你的家“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才是正道。
迷思2、实现“永不复乱”,吹牛呢吧,怎么可能?
家又不像展览馆那样东西放好了就固定下来了,物品总是难免会被挪动和使用的,怎么会不乱呢?
所以作者认为,我们需要重新理解“永不复乱”的定义。
首先,要明确这个所谓的“乱”到底是呈现在哪个阶段?家是要被人居住的,用具也是要被人使用的,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的“乱”是无可避免的、是正常的,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接受。
第二,使用过后没有“物归原位”才叫乱。
我们常说:用完的东西要“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去”,这就是物归原位。但让人烦恼的正是物无法归位。如果你在整理之初,没有把物品放到它合理的位置就很难归到原位,也就无法做到永不复乱了。
比如说:电视遥控器在大多数家庭中,通常原本的位置都是在电视柜里,但在你家,你却每次都要把它从沙发上找出来放回去。
此时,你不妨换个思路,直接把电视遥控器的“原位”就改到沙发旁的杂志框里。这样,所有人每次拿取都方便,电视遥控器到处跑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很多。
所以“永不复乱”实际上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第一,你要容忍使用过程中的乱,第二物品的定位一定要合理,不用在意别人是怎么归置的,关键在于适合你自己的家庭情况。
迷思3、 家人不配合,我能怎么办?
爱整理的人最大的烦恼就是家人不配合。
自己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体力刚把家整理好,可是孩子、老公一回来,就一夜回到解放前;或者正准备扔掉的物品,又被父母捡回来,还被骂败家子儿……,真是让人沮丧和无助呀!
这确实是世界性难题啊,对此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3.1、管好自己
其实不止是家居的收纳和整洁,任何事都是改变别人最难,所以还是先从管好自己开始吧~。
但就算是改变自己,也尽量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开始整理。这样,不管你要扔掉什么东西,都不会有人横加干涉了。很多你打算扔掉的东西,如果不被家人看见,他们兴许一辈子都想不起来它的存在。但是有一点很重要,你只能扔自己的东西,不能扔别人的东西。
3.2、设立指定的自由区
谁不知道习惯难改?强迫家人一定要“物归原位”,一定要按整理好的样子去维持,不但费力不讨好,还会影响家庭气氛。这不是我们的本心。
难道爱整理成了罪过,你就注定要在家人后面给他们收拾烂摊子吗?
“指定自由区”可以帮你极大的减少工作量。
比如:作者就会在玄关给老公准备一个篮子,这样老公回家后就会把钱包、手机、钥匙等小零件随手丢在这个篮子里,很省心;而且找的时候也方便,避免了去别处乱翻。
对于小朋友,作者也给他准备了一个收纳筐。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可以把书包和随身物品都放在这个固定的位置,一点不麻烦,同时对于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收纳习惯也有好处。
总之,家是我们与爱的人共守的地方,与其强力去纠正他们的习惯,让大家不开心,不如想一些办法给他们提供便利,这样也减少你的工作量,大家也都愉快。
3.3、制定每个人的责任区,谁使用谁收拾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家,所以除了不能自理的孩子以外,老人和伴侣都划分好各自的责任区。在这个区域里,谁使用谁负责。没有人会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就算有的人不爱整理,但如果看到家里的其它区域都很整洁,也会有整理的冲动。作者在帮助客户整理桌面时,就影响到周围的同事也开始整理自己的区域。这是正向的影响,它远比你直接命令对方去行动,效果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3.4、公共区域共同维持
公共区域最难维持,因为谁都会在这里活动。这时候需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比如作者之前和父母住在一起时,孩子的衣橱就成了公共区域。因为无论谁给孩子找衣服,都会来翻衣橱。她好不容易整理好的,没几天就乱了,很头疼。
后来她就用标签给不同的抽屉贴上了文字,上面写清楚“上衣、裤子、袜子……”这样,别人一目了然,就不会再乱翻了。
一个人整理的东西,别人不知道规律,乱翻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贴标签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
总之,“一人整理,一家使用”的情况会让整理人很崩溃。但全家人共同参与整理,不但减少了你的工作量,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大家良好的生活习惯。正能量流动起来的家庭会越来越温暖有爱,越来越舒适自在。
解决了关于整理的几个迷思,下面就来系统地介绍作者关于收纳的核心定位法——
学会“定位”5步法,让你的家实现“永不复乱”
前面已经讲过了,要想实现“永不复乱”合理定位是关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5步法,为家里的物品合理定位:
1、清空 2、分类 3、取舍 4、规划 5、放置步骤一、 清空
所谓清空并不是把东西扔掉,而是按种类把所有的东西全都集中堆放。比如,当你想要整理衣服时,就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放在一起,清空原先堆放的空间。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是充分了解你所拥有物品的数量。
很多人都在做了清空的动作后感到震惊:天呐!我有这么多衣服?我有这么多口红?我有这么多书……;
第二是避免因为没有清空给整理工作带来麻烦。
很多人都习惯按照空间去整理。结果刚把卧室里衣服分类整理后,却在收拾客厅时发现了几件家居服、过季衣服或者鞋子。这时除非你极有自制力,会重新考虑应该把它放在哪个分类里,但最有可能的是随便找个地方塞进去。这一“随便”就把你刚做好的分类打乱了。另外,就算你严格按照分类去放置,也很有可能发现没处可放,这时要么重新整理,要么还是会变成“随便”一塞。于是你就又回到了永远收拾,永远收拾不完的恶性循环。
所以,不要按空间,一定要按种类一次性把所有东西清空。
步骤二、 分类
这个分类的步骤是为了取舍做准备的。
以往,大家总会在“要”与“不要”之间纠结,过程劳心费力,而且常常被情绪主导:如果这个东西扔了会有愧疚感就干脆不扔;或者扔东西上了瘾就一股脑的全丢掉,等到想用时又后悔,觉得所谓的“整理”根本劳民伤财,从此彻底放弃了。
为了避免被情绪左右,更好地回归理性“决策”,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四象限法则”。它帮助我们把“取舍”这个单一维度的判断,升级为两个维度,让作出的决定更靠谱。
其中,最常用的四分法模型如下:
此外,你也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物品,创造出更多的分法(见下图),这会让筛选变得更轻松。
步骤三、取舍
看过“断舍离”和“我的家空无一物”的人常常会陷入两个误区:
误区1、没用的东西都不能留
可是你过去的日记本、学生时代好友的信件、孩子的第一张画……,这些满载着过去美好记忆的东西真的舍不得丢弃,于是人就感觉非常纠结痛苦。
作者的观点会让你长出一口气:你完全可以重感情!但原则是一定要精简。
比如,你可以保留孩子的第1件小衣服,但如果你把孩子所有用过的东西都留起来,那就变成了囤积。时间长了,当你翻开箱子不但没有愉悦感,反而会感到压力重重。
误区2、绝不要囤东西
由于物资丰富,购买方便,于是有人提倡家里的用品一律用完再买,不必囤积。但现实是如果一点不囤,常常造成炒菜时突然发现没有糖,刷牙时突然发现没有牙膏,或者上厕所时突然发现没有卫生纸的尴尬。
因此,如果想“囤”东西,请有限度的“囤”。
作者建议,常用的消耗品最好保证有1~3个月的存量。至于各种用品具体的使用时长和数量,则需要根据人口数量和各家习惯留心观察记录,自行掌握。
步骤四、规划
取舍之后留下的东西就需要“定位”了。我们知道合理的“定位”是永不复乱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让“定位”合理呢?请遵守以下原则:
原则1、少走一步是一步
说白了就是最常用的东西一定要放在最方便拿的地方。否则,人在用过之后,就会顺手把它放在方便的地方。所以放置物品定位一定要尊重人性。
原则2、坚守你的功能分区
当家里添置了新东西的时候,如果你犯懒随手放在有空间的位置,那么你的家就会慢慢回复到乱塞的老样子。所以,一定要守住功能分区的规则——亲子活动区只放孩子的玩具,食品都放在厨房和餐桌,这种大的划分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原则3、当“拿取”和“归位”有矛盾时,让“归位”更容易
比如,晾晒衣服时你装干净衣服的篮子,究竟是应该放在洗衣机旁边,还是应该放在晾衣服的附近呢?
如果放在洗衣机附近,虽然洗完可以直接把衣服放在篮子里拿到晾晒区,但是衣服搭好后,还要把篮子拿到洗衣机附近;
如果放在晾晒区,就是在每次晾衣服时要先去拿篮子,但是晾完之后直接放在旁边就可以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归位”更容易为原则,要把这个篮子放在晾晒区。因为当你“拿取”时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麻烦一点也无所谓。但归位却要尽量把它定位在更容易执行的位置,才更有利于物归原位。
原则4、高频线路,缩短路径
比如在卧室的安排上,是应该衣橱靠门口还是床靠门口?当然是衣橱靠门口更好。因为你跟衣服打交道的频率要比睡觉的频率高很多。
上墙可以节省空间步骤五、放置
做好了规划以后,放置就简单多了。
对于空间有限的家庭来说,作者有两点小窍门,非常实用:
窍门1、物品上墙
为了使清理更方便,尽量把地面、桌面、台面都空出来。作者说在她的家里,地上除了“腿儿”没有别的东西,这些“腿儿”包括床腿,桌子腿,椅子腿以及自己的腿。
这样就能够避免用机器人扫地之前,人还要清理杂物的烦恼,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时间。
可是如果各种“面儿”上都不让放东西,那怎么归置才能保证整洁的同时还方便呢,藏起来肯定不是好办法,好办法是“上墙”!
上墙通过利用竖直空间,大大增加了家里的收纳容量。比如毛巾、炊具、常用的清洁用品,甚至拖鞋都可以上墙。(见下图)
窍门2、托盘的妙用
把常用的一些杂物根据功能放进托盘里。
比如在睡前托盘中放置你的耳机、眼罩、眼药水儿;在日常托盘中放充电器、公交卡、手表等;在香薰托盘里收纳常用的香薰用品。这样不但拿取方便,移动也方便。
无论你是想在客厅做香薰,还是去卧室做香薰,直接拿起托盘就可以了。
另外,“托盘化”其实是一种物品放置的方式,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器具。比如,你可以用带轮子的小推车,放置你要看的杂志,或者宝宝常用的物品(比如纸尿裤、湿纸巾、小玩具、餐具等),这样,你可以让小推车跟着人走,人到哪儿东西就到哪儿,非常方便。
按照以上5个步骤原则,完成一次彻底的定位和整理归置之后,你就可以享受到一个整洁舒适的家,而且从此每天只需要花费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日常的整理收纳。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不但提供了实用的收纳原则和具体方法,同时它更让我们明白,一个宜居的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你只需要按照自家人的需求和习惯来设计规划它,最终就能归置出一个让你和家人怎么待也待不够的家!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