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早的校园,近200名新教师涌进校园,他们是受教育局安排来我校参加新教师跟岗培训,集中三天学习,而后各自回到实训基地学校跟岗实习。在看到培训手册的第一时间,我的恐惧感就不断袭来,我真的开始怀疑:我的职业是否需要这样繁忙的被培训?
2.黑压压的人群,我特别恐惧,一看见黑压压,我就有压力感。所以,我不喜欢人群密集的地方,包括超市、商场,现在还有学校。其实,我应该多看这些年轻人(包括孩子),因为他们身上还有很多未失去而我已没有的东西,比如热情、勇气、胆识以及冒险。如果一个人身上缺少这类东西,一定很老态。(对不起,不承认也得承认,不要以心态不同来为自己做无谓的辩解。)
3.活泼泼的年轻人,男的俊朗,女的秀美,我不知道如何赞美这样一群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她们浑身散发着生命的美丽与自然,有时甚至会是咄咄逼人的美。让我联想到的是,我们似乎总是很忙,忙得不太愿意抬头近距离地去观察他们,或者说我们见到年轻人后有说不出的害怕,这种惧怕大概是对岁月的怀疑与对生命的敬畏。(至少我感觉到了)
4.我还联想到:希望他们身上多保留一点青春的气息,至少职业倦怠期可以比我迟一点到来。倦容不该过早地降临于他们。
5.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奋笔疾书。这个场景,太过熟悉。是该赞美,还是该反思,一时半会说不好。但愿上帝与他们同倾听。——“年轻人犯罪,连上帝都原谅”,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6.会场绕一圈,你就知道看起来很美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包括美女。稍稍留意,并发现一些规律:几乎没人愿意坐第一排;勤奋的孩子往往坐在会场靠前的地方,贪玩的孩子则坐得比较偏后,或者比较阴暗的地方。方便玩手机,方便看电脑,方便打个盹儿。说实话,午后的确让人犯困耶。
7.如果讲课者的内容和学员的感受不在一个理解层面,这样“昏睡”的场景就显得正常不过。他们怎么会像我一样,认识“教学七认真”的重要性,会把讲课者的内容与自己的实践比较、反思,就像刘良华比喻的学开车,中国教练总是说:开啊,你开啊。对于一个毫无体验、毫无经验的新手,他连离合器、刹车在哪里都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叫他一上车就开车呢?但中国教练可不管你有无经验,有无胆量,上了车,就得开。(这也适用于课堂)所以,刘教授千方百计“买通”了教练,自己安排时间,自己上车摸索,自己摸索练习,一星期后,他说他啥都通了,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理论联系实际。这里,强调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万事,非得自己实践出自己的“真理”来。
8.中午在食堂打饭时,一女生微笑着和我招呼:老师好。第一闪念:是我教过的孩子吗?好像不是。因为我再看她时,她害羞得脸都红了。我想,我大概在会场服务,她觉得该算是认得了吧。
9.今天上午活动结束,我在报告厅门口等候,人群中还是昨天食堂招呼的女孩主动和我招呼:老师好。突然感到好亲切,这也是我本次活动中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细软,温暖。特别是大家都很漠然行路时,人群中这样细微却很暖人的声线。
10.今天上午第一课的主题是:师德报告。有点……无聊,所以我没听多少就走了。不过,我的“无聊”不是主讲人讲得不好,而是我对这个主题没多大兴趣。但愿学员们比我清纯,比我容易接受。反过来,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11.接到教导处的安排:实习生下周开始听我课,安排于某天某节。我平静的心又开始慌张起来,让我想想:我有多久没对人开放我的课堂了?是否我到了退休的年龄?亲,你们好可爱,可却让我慌张不已。我越发不自信起来,因为我想了很多以前很少想到的东西。“我将自己慢慢切开、呈现、裸露,我为自己的丑陋而羞于见人”。
12.漫不经心,我突然觉得它是个多好的词。比如我在会场拍照、调试镜头,就是要这样的漫不经心,你才能用源源不断的随意感充斥内心的逼迫感,才能做得随心所欲。“好”与“太好”,都会折磨人。随性生长、大器晚成,我如此信赖它们。
13. 明天还会继续。我跟他们似有似无地联结着。我想,所有的开始都不应最高值期待,要不,失落的不仅仅是身体,让自己珍藏一颗学习之心,感觉自己被一股“前进的力量”理智地推向讲台,学习才算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