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尼案》是一部由马可·克罗伊茨派因特纳执导,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 / 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 海纳·劳特尔巴赫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林尼案》观后感(一):并不和平的和平
电影里面有一句话,很是共鸣。这句话大致内容是: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真相后如何去做。
从一件令人费解的谋杀案开始,电影为观众一步一步地剖析着战争对人类社会深深的毒害。更加进一步凸显在今天相对和平的年代,如果整个社会不以诚实和正直的态度去反思曾经在历史上战争中犯下的过错,那么很大机会会出现一个“并不和平的和平”年代,就像这个世界上人类社会今天的状况一样。
感恩有这部电影,愿永久和平的脚步加快到达这个世界!
amaste
《科林尼案》观后感(二):可以
德国某酒店发生一起残酷的杀人案件,犯罪行为人科林尼三枪打死某公司老板迈耶后,主动投案。受法庭指派为柯林尼的辩护人的律师,却是受迈耶照顾良多的新手,还曾经和迈耶的孙女有亲密关系。面对一言不发、不为自己辩护的科林尼,律师抽丝剥茧发现背后的真相:原来在1944年,作为党卫军的迈耶,为了报复两名德军士兵被杀,当着科林尼的面杀死了包括科林尼父亲在内的20个村民。1968年德国通过法律,对纳粹和二战罪行不予追究,科林尼杀死迈耶是为了复仇。在法庭即将宣判的前夜,科林尼自杀身亡,诉讼被动终止。
《科林尼案》观后感(三):历史陈案的故事
简单说就是二战时期的纳粹军官无差别屠杀平民 片头的死者Hans Meyer作为当时的一名德国军官 当着一个意大利儿童的面枪杀他的父亲 战争结束后这个父亲的儿子和他姐姐对军事法庭提起了对他的诉讼 但是因为1968年出台的德雷尔法案 Hans Meyer被宣布无罪 所以这个儿子 也就是Fabrizio Collini亲自处决了Hans Meyer 推荐的理由是德国对战争的反思 四星是因为开头交代的过于冗长…… 最后半个小时真相大白的时候 Collini的痛苦回忆和手刃仇人的场面交换出现是比较让我泪目的 感觉戏剧张力还是不错的 我一开始真的没猜到他到底有没有杀Hans Meyer 我以为他是无辜的
本来是无聊想看看 没想到还感动到了 最近也是比较喜欢这一类题材。推荐另一部《美丽人生》
《科林尼案》观后感(四):扯蛋的“大阴谋”
被不知哪位奇才撰写的奇葩剧情简介(“年轻律师办案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大阴谋”)和7.8的豆瓣高分骗进来看的。其实就是一个老掉牙的“正义虽然迟到但从不会缺席”的复仇故事,你哥在下载网站页面看到几张纳粹士兵的截图,再看了几分钟开头就大概知道是怎么肥事了,结尾也丝毫不出意料,哪像片里那个菜鸟律师,从哪开始着手案件都稀里糊涂的。技术上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很普通和缺乏新意,都是好莱坞玩剩的那一套,充其量也就是个电视电影的水准。你哥看片多了,给你们推荐一个89年柏林金熊奖得主《八音盒》(Music Box 1989,央视曾播过),奥斯卡女主兰姨主演的女律师发现老爸是二战罪犯的,比本片更有来头和看头。本片故事虽然简单了些,但这种题材天生就是粗暴煽情啊,即使是快进看完的,架不住你哥心软,看到正义终于得到伸张,人类共通的情感还是把你哥煽出几滴泪的。适合给中小学生看的美育德育史育片。及格之作。(weibo.com/gogoboyz)
《科林尼案》观后感(五):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看完了这部德国冷门剧情电影:《科林尼案》,还不错,德国人善于反思历史,懂得忏悔,这也是我最喜欢德国电影的一点,日本人但凡有德国人对历史的认错态度的十分之一,也就不会那么令人厌恶和反感了! 每次看德国电影,总是会被德国人善于反思的精神所打动,正是因为如此,德国才可以在二战之后迅速从战火的废墟里重建崛起,一直雄据着欧洲经济霸主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国人所具有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使得东德和西德能够完成统一,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国家分裂唯一完成大一统的国家! 当然,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对二战德国纳粹犯下的罪孽去忏悔,去反思,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看到纳粹主义,军国主义,种族优越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在欧洲国家依然存在,多少战争年代的罪犯在战后改名换姓,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新体制下的资本家和政客,逃脱了历史的审判和正义的问责!但是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德国上至国家政府下到平民百姓大部分人还是在反思纳粹德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也在一步步地去认错,道歉,赎罪,和解!反观我们的邻居日本,篡改历史,否认侵华战争,参拜靖国神社,拒不道歉的虚伪阴暗令人发指,日本政府的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一个国家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保护自己国民的能力,一个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民素质,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傲视群雄!对于德国人有一点我是很认同的,那就是要懂得韬光养晦,保持自己民族血统的纯洁性,只有如此,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会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顺流而下,才不至于被外部势力同化和毁灭,才不会湮灭在历史的记忆中!
《科林尼案》观后感(六):《科林尼案》:说得清是谁的错?
剧情太丰富饱满!
原本以为是一宗密室杀人嫁祸案件,想看这个新律师如何在当事人一言不发的情况下,在铁证确凿的情形下,如何通过蛛丝马迹,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故事,这背后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没想到在第一个蛛丝马迹出现前,编剧先刻画了个三角人物关系图,律师是嫌疑人的辩护律师,却是受害者的养子,且在缺失父爱母爱的童年,从回闪片段中我们了解到是这个养父给了小律师内心亲情的弥补,这当下陷入了道德困境,一边是职业的道德操守,另一边则是情感的道德观念?!
冲突设定到这里还没完,在身份冲突上,编剧特意设定了主人公律师是一位新鲜出炉的小白律师,而对手律师确是行业内颇有盛名的厉害角色,也是主人公律师敬重的老师和内心崇拜的偶像。我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这是一个正义的小白大胜邪恶的权威的故事,果真,在关键时刻节点上,这位前辈律师确实对主人公律师从思想上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主人公要放弃辩护时,他让他坚守职业道德;再比如,他说可以替主人公协调法官,判杀害者一个过失杀人罪,这样对双方都好,而且无需在法庭上浪费太多时间;再再比如,主人公律师发现关键证据时,他又说他可以拥有一个如何美好的职业前景。总之,每一次两位律师的接触,都在剧情上起了推动的作用,没有废戏。
正当我以为导演确如我的构想,让律师在了解案情过程中嗅到了一丝反常,从杀害的工具是一把十分不普通的枪,恰巧这把不寻常的枪正是儿时律师在受害者的书房发现过,随着对案件的各种线索的梳理,主人公律师似乎发现了真相,并且终于撬动嫌疑人的口。
原来这是一宗追溯到二战期间,迫害与被迫害的故事。从这里就开始剧情的神展开。受害者在二战中作为德国军官,迫害了杀害人的父亲,此次恶劣性质的杀害是一次时隔多年后的报仇雪恨。凶手真的是凶手,但背后却有着如此前因。其实剧情停在这里也谈不上编剧的优秀。
杀害人在自己动用私刑以暴制暴之前,是曾经做过努力,想要诉诸合法的法律途径来惩治这个残暴地杀害了父亲的军官。没曾想政府曾经出台了一部法律,设置了追溯期,让这些二战期间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得到了庇护,他们的罪都已随时间而飘散,飘渺如烟。
更精明的设置是作为对手的前辈律师在还是一位实习生的身份时,参与到了这部法案的编订过程中!这算这位权威的职业生涯的一大污点,在证人席上他承认了这部法案的不公平性。有一句台词让我记忆深刻,大意是“你在这里享受你的后来之福,想把我钉在法律的耻辱柱上,而我只是碰巧在这个时间受雇于这个部门而已,你能理解吗?你能想象当时这个国家是如何运转的吗?”
整体案件已经清晰明了,宣判要在明日开庭,我们都在等究竟会如何宣判?结局更体现了编剧的高明。杀害人在这个夜里自杀在狱中,我们谁都永远无法得知这个案件的宣判结果了。
说得清是谁的错?你能理解吗?
题外话:想起了最近沸沸扬扬的现任南开校长曹雪涛论文造假事件。媒体顺势挖出了“曹雪涛与叶天星等人曾于1989年合著“气功外气可阻止肿瘤生长”的论文”这一历史。但随着事情在网络媒体上的发酵,经有心之人或无心之人的以讹传讹,这一经历已经被篡改为,曹校的硕士答辩论文就是这篇“气功外气的抗肿瘤作用及增强免疫功能”,且被评定为“优秀论文”而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且不谈论人言可畏,乌合之众。就单说说,曹校是如何写出这一篇关于气功的论文,你能理解吗?你能想象当时这个国家是如何一头扎进了气功热吗?
《科林尼案》观后感(七):暂无题
“人性从来是幽暗的黑洞,无论善还是恶都是可以无穷大的变量”。
纳粹军官仅仅是被逼无奈的执行命令吗?
参与制定“丑闻法律”的人真的别无选择吗?
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碰上一位经验非富的权威律师,他一定会输的很惨吗?
不,恰好因为年轻,他身上才会具有一种不愿妥协,无所畏惧的人性光芒。伴随法律的常常是“公平”和“正义”,我们常常听到“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试问,如果没有人为之坚持,正义会到场吗?
如果有一天,你无力抵御沉沦,沦为鹰犬,逆行在法治的道路上,你会如何抉择?真的回去抄宪法吗?这个社会和世界需要年轻的,新鲜的血液,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墨守成规,仅仅想当然地将自己的职业视为一份用来谋生的,看起来似乎体面的工作。
结尾是开放式的,挺好。
《科林尼案》观后感(八):谁是受害者?谁又是受审者?
不得不佩服德国人反思历史的能力,尤其是关于二战和大屠杀的,还孕育而生了独特的文学体裁:反思历史小说(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然而,德国人这种具有深度思辨的能力不是源于执著,而是对挥之不去的历史阴霾的探索。电影《科林尼案》改编自同名小说,原著作者费迪南·冯·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就是如此。
费迪南的祖父巴尔德尔·冯·席拉赫(Baldur von Schirach)是纳粹党维也纳大区领袖,并在纽伦堡党卫军审判中因危害人类罪被判刑20年。背负着席拉赫的姓氏,费迪南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不少非议,也经历了复杂的自省。费迪南本身也是一名律师,他的作品也大都与刑事犯罪有关,《科林尼案》可以说是他长久以来司法经验与身份自省孕育出的集大成之作。
但是费迪南·冯·席拉赫这种霍桑式创作呈现的不是单独个体的故事,它更具有代表性,它携带着重新追溯历史与正义的任务。故事中的人物设定呈三角形,即律师卡斯帕·莱尼(Caspar Leinen)、被审判者法布兹奥·科林尼(Fabrizio Collini)、死者汉斯·梅耶(Hans Meyer)。这种类似于三角恋情的人物关系把律师莱尼置于摇摆不定的位置,他是死者的义子,也是科林尼的辩护律师,他究竟要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倾向于哪一方,维护哪一方的利益,这是莱尼、费迪南你以及其他大屠杀后出生的德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谋杀梅耶的案情铁证如山,科林尼是凶手,他对此也并不否认。然而当主人公律师莱尼拨开层层迷雾,寻求谋杀的动机的时候,对于死者汉斯·梅耶的审判才刚刚开始。对于剧情我不再做赘述,情形更加复杂,人物关系与故事结构营造的冲突也很有看头,但不是我讨论的重点。最后明显的是,随着尘封档案的缓缓揭露,被告科林尼从施害者变成了妥妥的“受害者”、“复仇者”,汉斯·梅耶曾是一名纳粹,杀害了科林尼的父亲。而因为《德雷尔法案》,汉斯·梅耶被认为是从犯而享有刑事犯罪追溯期,这一点让科林尼无法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起诉梅耶,所以他才选择自己动手,为父亲雪恨。
这里插一句,故事把陈年往事设定在意大利也具有典型意义,原因是纳粹德国在意大利战场上的行经一度被吊诡地解读为“正当的”、“干净的”,“荣耀的”,这种荒唐似乎在影片中的法庭再次上演,对死者的审判和辩护开始了:梅耶十分是有罪的?
至此,这个电影俨然是对一系列二战后审判的另一种反思。据我所知,让汉斯·梅耶逃脱法律制裁的《德雷尔法案》与法兰克福-奥斯维辛审判时候参考的法律情形类似,它们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自19世纪的法律体系,即刑事罪犯必须要以其本人的判断与动机实施的杀人行为,才会被认定为谋杀,这当然不应该适用于战争,尤其是二战那么独特的战争,且也与国际法不兼容,影片中也有提到。这样已一脉相承的法律制定行为实质上是对部分法西斯行为的“非直觉”描述,更像是巧立名目地为犯人脱罪,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为许多德国战犯打造了“免罪金牌”。
这种法律体系背后是对集体犯罪中犯人身份的区别对待产生的。其实1954年的一系列同盟国战争犯罪的审判就已经把战犯与军人身份作为主要讨论点了。军人的职责与荣誉,在战时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对战时军人身份与价值的认定不仅对审判结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军人未来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不论个体或者集合。历史学家Kerstin von Lingen曾给出这样一个例子,二战落幕后,纳粹国防军的许多军官对战时军队的身份进行了回溯与重建,他们将国防军与党卫军(SS)对立起来,以此展示自己在战争中所作所为的正当性。这样的行为正如法国学者Maurice Halbwachs所说的,面对重大国事,社会团体会自行创造出一个“参考的框架”(frame of reference)来协助自身在社会格局下身份的建立。Reinhart Koselleck在《Verbrechen erinnern: Die Auseinandersetzung mit Holocaust und Völkermord》对审判中的讨论如此介绍:通过对德军行为的主动和被动两方面的阐释,二战时德军身份包括给予意图(Sinnstiftung)和索取意图(Sinnforderung),分别指向了军队个体经历的叙事建构与国家层面更能接受的集体叙事建构,后者与历史法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许多战犯被去纳粹化,逃过或缓和了处罚。这正是科林尼所要报复的,战争给了他终身的创伤,而司法上的不公对他造成了第二次伤害。
与其说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起伏脉络都在解答“谁是受害者?”这一问题,辩证地看,在更加宽泛地延伸中电影提出的问题其实是“谁是受审者?”当受害者这一身份从死者梅耶转移到被告科林尼这一时刻,法庭审判实际上也就转向了,苦脸法官惊愕的神情说明了一切。究竟是谁迫害了科林尼?是希特勒、是党卫军、是汉斯·梅耶,但是也是德国的司法体系、《德雷尔法案》、以及当时只是实习生的理查德·马蒂涅博士(Dr. Richard Mattinger)……甚至是当时的西德连邦议会。就此科林尼案不仅仅是对某一个逍遥法外的纳粹军官的重新审视,而是对大屠杀及战后政治的重新反思,可以被视作对于自纽伦堡审判以来纳粹德国对军队以及军人所构建的身份的审判。
这也就是《科林尼案》比起类似情节的影片《八音盒》对二战历史及其战后历史的回溯更偏僻入里的地方。当然我在此并不是踩一捧一,事实上,就观影体验来说,老派的《八音盒》看起来更加舒服,整部电影丝毫不逊色《科林尼案》。但是两部类似的影片叙事目的并不一样。《八音盒》里的麦克·兰斯洛只是个在逃的战犯,庭审用一位一位证人的证词累计把他的罪行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他本人对历史的否认巧舌如簧都让这位战犯更加令人憎恶,影片最后真相大白,给他定罪,人心大快;而《科林尼案》却触及了更广泛而且深刻的领域,影片对梅耶罪行的呈现比较单一,梅耶下跪接受复仇者的审判,这都大大削减了梅耶作为战犯的丑恶形象;更加巧妙的是,情节上,一开始梅耶已死,他已经被审判,被执行,到影片发展到最后的悬疑不再是战犯能不能被处决,而是关于法律的偏倚如何补救、正义如何实现、对待历史态度的深层次反思。梅耶与兰斯洛不同,他不是通过隐姓埋名,不是通过逃跑,不是通过谎言与诡辩逃脱了审判,而是不当的法律给予了他逍遥法外的权利。
《科林尼案》的结尾处理得很高级,审判没有结果、正义没有被修正、德国民族的救赎未完成。正如德国1995年为大屠杀研究成立的弗里茨·鲍尔研究所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对大屠杀的记忆和对民族社会主义犯罪的对峙可能已经是当下德国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过去犯罪所造成的广泛的辐射还没有被大众充分意识到。”历史就是这样,有些错误也许不能被弥补,它们留下的创伤和负罪感会流淌在一些人的血液中,它们制造的危险也一直躲在世界的某些角落,伺机而动,当你遭遇它们、审视它们,你无能为力,只能转向自身去思考和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