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人:迷一样的男人——万历

  前情回顾:

  朱元璋—朱允炆—朱棣—

  朱高炽(明仁宗)

  朱瞻基(明宣宗)

  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镇(明英宗)

  朱见深(明宪宗 年号:成化)

  朱祐樘(明孝宗)

  朱厚照(明武宗 年号:正德)

  朱厚熜(明世宗 年号:嘉靖)

  朱载垕(明穆宗 年号:隆庆)

  朱翊钧(明神宗 年号:万历)

  ……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超长待机皇帝万历穷尽一生在皇宫里隐身近30年,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厌倦了生活,想过凡人的那种随遇而安的日子。迷一样的男人,有迷一样的智慧,也有迷一样的困惑。

  ——老倪

  万历之所有“有名”,是因为在有明一朝中,万历帝朱翊钧足足干了48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其中有30年年假,完全不上班。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和祁同伟都是“万历粉”,他们从万历一朝的兴衰中,读懂了另外一层人生意义,尤其是那本他们都喜欢看的《万历十五年》。人生有多少个“48年”,这48年里发生的故事太多。其实我也对万历这一朝比较感兴趣,先后阅读了方志远的《万历兴亡录》,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黄仁宇的非常著名的《万历十五年》,由于万历这一朝跌宕起伏,我还看了两本厚厚的工具书《明史》以及《中国皇帝全传》中关于万历的桥段。看多了万历朝的人和事后,偶尔会发呆对着窗外看一看,然后一声叹息。

  万历帝登基后的48年里,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10岁-20岁,中:20岁-28岁,后:28岁-58岁(也有一说,万历28年不上朝)。这三个阶段也是一个人人生中具有标志性的三个阶段,少年时的万历基本没有什么实权,在托孤大臣、改革悍将张居正的辅佐下勤奋读书,学习治国之道,在朝廷独当一面的张居正大胆改革,朝野一阵清风,张居正也算风风光光的做了10年不是皇帝的皇帝。张居正死后,万历进入了青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万历发育了,成了一个小伙子,懂得了什么是“性”,开始学坏了,犯了很多任性男人犯的错误,变的叛逆,沉迷于后宫。由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与朝廷大臣意见有分歧(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万历在位的后30年不再上朝,诸多臣子将国家大事写成折子发往紫禁城,就像投入坟墓一样,有去无回、如石沉大海。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一幕出现了,皇帝不上朝,专门派人抓贪官和盘剥百姓供自己享乐,最著名的要数曾经帮助过他的太监冯保和张居正张大人,一一被清算,全部被抄家,抄家后的财产全部被万历要求送到宫内,直接没收到他自己的私人小金库里,供自己享乐专用。

  皇帝如此,下面的官员也很忙。朝廷官员不办事,基本就忙一件事“斗”,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各地起义不断,可是万历却视而不见。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不见”就可以“不见”的。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直到在东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的出现和强大震动了朝野,这个少数民族叫“女真族”。就在万历这一朝的末年,有一个叫努尔哈赤的女真族猛人,以“七大恨”为理由,开始了从关外向关内的反抗。铁蹄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而皇宫内的万历依然不上朝,在后宫内逍遥自在。

  ……

  历史没有真相,只能接近真相。有人说,万历是昏官的典型,身为皇帝近30年时间不上班。明朝历史上有两位皇帝旷班时间最长,一位是嘉靖,旷班20年不上朝;一位是万历,旷班近30年不上朝。但是,细品历史会发现,嘉靖的“不上朝”与万历的“不上朝”是有区别的。

  嘉靖不上朝的理由主要是沉迷炼丹,一心想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不上朝以后,朝廷里出现了严嵩、严世蕃这样的奸臣贼子。

  而万历不一样,明朝从嘉靖时候的海瑞就形成了一条“潜规则”,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都纷纷学起海瑞,想博得一个好的名声。文死谏,武死战,大多数官员都以此为荣。到了万历年间,这些名士清流越发的放肆了,因为他们遇到万历这个好脾气的皇帝(野史:万历因为性格太好,被臣子起了一个外号,叫“奶奶”)。由于立太子一事,万历和激杠的臣子有了矛盾,所以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不上班了。

  但是,不上班,就真的不问事了吗?

  万历帝在前十年的时间里,依靠张居正励精图治、革除积弊,推行“一条鞭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与正德、嘉靖两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作为一个贤明君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他具有崇高的威望。

  随后,他通过两次政治运动,把包括张居正在内的朝廷中的政治寡头消灭殆尽。第一轮通过张居正和冯保灭掉权臣高拱和高仪,随后,再清算张居正,贬谪冯保。这样做的结果是,朝廷内外,没有一个人独大,也没有一个人敢独大。“内阁”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皇帝家里,帮皇帝传话跑腿的意思,没有了一家独大的内阁成员,所有的内阁成员自然都成了皇帝传声筒,仅此而已。

  料理前朝的同时,万历对后宫的管理也有自己的思路。后宫都选自民间,外戚没有根基,无法专权。虽然早在朱元璋时期就立了一块铁牌子,不许宦官干政。不过后来,王振把这块牌子给取消了。但虽然取消了,宦官依然受极大制约,无法走上外廷。走不到外廷,就无法干政。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在万历看来,后宫的宦官尽管争宠,无非就是多杀几个人或者错杀几个人的事,只要不让这群人有机会威慑皇权,其他都是小事。再说了,明朝的“厂公制度”并非形同虚设,朝廷内外都是小密探,万历想了解什么情况,都可以了解到。所以“上朝”还重要吗?

  列位都知道,明朝的大部分官员都比较激杠,即便是面对皇帝,只要他们认为是“对江山社稷有好处”,基本上说话都不留什么情面,以博得一个好名声,明朝的朝廷上,吵架的事经常发生,还有高级干部直接在朝廷上动手的,很热闹。那么问题来了,皇帝都不上朝了,这些臣子“表现”给谁看?万历帝不上朝以后,大臣们就没办法和他“议政”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有什么事情,万历根本不需要和下面人讨论,只管自己拿主意,然后直接发号施令,让下面人执行。

  料理完前朝和后宫,还有一项工作,一定要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不然会动摇国本,没错,是军队。“万历三大征”很有名,在他不上朝期间,三次大的国家战役三战三胜,而且是完胜,你说神奇不神奇。

  当然,也有玩滑掉的时候,萨尔浒之战,因为万历用人失误,明军输的很惨,离亡国又近了一步。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历史不会苛求到让一任皇帝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万历的“不见面办公”,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他的“智慧”在里面,但是总体上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长时间的不上朝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万历末年是崩溃的末年,为后来的泰昌、天启、崇祯皇帝留下了巨大的、不可逆转的隐患,以至于让一个励志的少数民族——女真族统一了中原。这是历史轮回吗?努尔哈赤的励志与朱元璋的励志有可比性吗?朱元璋是为了生存举起了反对元朝的大旗,努尔哈赤也是为了生存举起了反明的大旗,不同的是,朱元璋是单向逆袭,而努尔哈赤则是有一个“帮手”,这个帮手姓李,名叫李自成。

  未完.待续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