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女儿》的影评10篇

  《再见女儿》是一部由陈宇诘执导,李天柱 / 林子熙 / 王琄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女儿》影评(一):一个贪心的男人作了个大死

  一个作死的男人非要让已离婚的前妻的女儿围着他新的女儿转,结果不好收场了的故事。

  总的来说不够好。 几次歇斯底里的段落太不克制,人声也太刺耳了,音效上应该多些处理。不然收放的张力张过头了让人反感,包括最后女主痛哭的长镜头也很多余。

  对人物的片面化处理也是有妖魔化大陆人的嫌疑。(在台海关系上我并不站大陆,但是不喜欢年轻导演不分青红皂白地妖魔化大陆)

  跨海峡家庭不是影片的重点,主要还是描述与原配家庭的关系,大陆女儿全程缺席。所以可以说浪费了跨海峡家庭这种题材。

  还以为导演会是个女性,因为影片里两个男性都自私又贪心。结局硬是来了个和解也是呵呵了。总的来说剧本不好。

  《再见女儿》影评(二):补评

  以电影处女作的标准来看,这算是一部各方面表现相当好的作品。台商和大陆后妻生的小女儿在台湾潜水事故死亡,其时他和台湾前妻生的大女儿在场,回台湾处理的他,一边是亡者女儿和歇斯底里的后妻,一边是嫌疑人女儿和怨恨的前妻。充满了矛盾的剧情,私心、软弱、失望、伤害和原谅,不仅只是植入特定的两岸关系下。每个人身上都是故事,每个演员因此发挥空间也很足,并且都做得很好。“到底是不是凶手”这个悬疑点会很吸引观众看下去。镜头处理也不错。个人是很喜欢配乐的,但是映后谈里导演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个,只说创作前给配乐师提了模糊的一些氛围而已,表示希望之后的作品能脱离配乐的提携。听起来电影配乐像是个道具。

  但是只以一部电影的标准来看,还是多少有一些问题。比如几个个人认为略冗余的镜头(烟 戒指 结尾);比如关于过去——小女儿为何抑郁吃药,她生前与大女儿如何相处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留白给人以想象其实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作为以悬疑点为线吸引人看下去的剧情,最后观众却发现这个故事里这个悬疑点其实并不重要,他杀还是自杀并不是故事要表达的东西,于是虽然最终会为它真正表达的东西所感动,心中却依然有一丝抓空的失落感,留白就背了锅。

  《再见女儿》影评(三):为电影媒介自身

  刚从郎园观影会回来,雨停了,心情舒畅。主创三人很真诚,少见的不油滑也不故作油滑的年轻人、艺术创作者。他们谦虚的态度中透露着乐观和自信,也感染了我。

  故事是好故事,导演和编剧细细打磨过,没问题。有其他评论认为,亲亲相隐的结局在道德上站不住脚。可能是这样吧,但这种“不道德”恰恰是中国人的道德,我们都能理解。总之,剧本是扎实的,三星就有了。

  此外,导演提到电影创作的民主化,就是说,拍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导演应该把创作的权力分享给其他人,甚至包括后期剪辑。这点没错,但我想,导演仍然有其不可转让的权力,或者说责任。那么,导演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交流会上说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导演当机立断,把精力集中放在演员的表演上。这个做法既对,也不对。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力量和感染力主要通过几位演员的表演展现和传达;但另一方面,粗糙随意的视听语言导致电影媒介本身的潜力几乎未得到实现。照明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总之就是没有电影感。

  剧本是电影的基础,但对影迷来说,除了想看故事,还想看电影创作者怎么用摄影机讲故事。对导演来说,后者和写剧本,指导演员同样重要——毋宁说,它最重要。

  期待陈宇诘导演接下来的作品。

  《再见女儿》影评(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部家庭悬疑片,探索原生家庭生态环境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和塑造,导演用揭秘的方式层层剖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抽丝剥茧的呈现出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家庭环境的一个缩影。

  父亲阿盛是一个从台湾到大陆来做生意的商人,因为在大陆傍上了富家女而抛弃了身在台湾的前妻,于是前妻将心中的怨恨强加给了自己的女儿,她想让自己的女儿跟自己一起恨父亲;而另一条线父亲在大陆的家庭,和他第二任妻子一起经营事业风生水起,生了一个小女儿,但却一直要求这个小女儿要超过她的姐姐,于是小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特别要强,以至于受挫后患上了抑郁症。

  这两条线交代了两种家庭的原型:一种是父母将自己的恩怨强加于孩子,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变成恨和报复对方的工具;另一种就是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儿,去刺激自己的孩子努力上进,把自己未完成或达不到的目标交给孩子,把它们变成自己权利欲望的牺牲品。无疑,这两种方式都是扭曲而畸形的。导演通过他对这个故事的讲述来传达这样一种病态的爱的结果:小妹妹得了抑郁症想自杀,而姐姐因为对父亲的埋怨及对妹妹的厌恶而没有救她。这看起来是一个道德问题,而如果导演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仅仅停留在此处就算不上深刻。

  于是跟随剧情的深入,我们看到导演更为人文关怀的处理,他呈现出人性残酷、自私和冷漠的那一面,但也并不忽略人性中温暖、宽容、自省的那一面。他让父亲对过去反思,让女儿对父亲理解,当父亲了解到真相,为了维护女儿,他四处找人做伪证;而女儿也终于理解到父亲新的婚姻其实是更能让他感受到爱和幸福,导演让父亲的妻子原谅了这个见死不救的前妻的女儿,一个本应该用法律去解决的问题,导演却用了人的复杂的情感去解决。因为这并不是一个表面上是与非的问题,也不能用普通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去审判,也许导演想提醒我们关注的并不是一个人死去的悲剧的结果,而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本可以避免的持续恶化的过程——一个相互仇恨伤害相互埋怨疏离的过程。

  这自然也不得不让人想到大陆和台湾的紧张关系,而导演用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除了爱,理解,宽容和原谅,再没有什么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了。

  我认为这样理想化的想法是有必要存在的,无论现实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堪和不完美!

  《再见女儿》影评(五):再见,再也不见

  0. 美丽的误会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一季开幕宵夜,我打车带陈宇诘、管萌去的牛肉火锅店。陈、管比较年轻,颜值也不错(放映员王磊选择志愿者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一开始以为他们是影展的志愿者(当晚志愿者也有参加宵夜),后经友人提起,我才知道他们是《再见女儿》的导演和编剧。

  1. 父亲的心

  自女儿出生之后,我对一切关于父亲与女儿的电影都很感兴趣。

  小津安二郎在二战后非常热衷拍摄嫁女儿题材的影片,但他却终身未成家,也没有私生女。有了女儿之后,我感觉自己已经足以秒杀小津。当然,洋洋自得之余,我还是超爱小津的嫁女儿题材的影片的——不知道我女儿出嫁时,是否会像原节子那般依恋自己的父亲。

  看了简介,知道《再见女儿》是一部关于父亲与两个女儿的电影。两个女儿,两份父女情,我怎可错过?

  给女儿洗完澡,等老婆回到家,我便匆匆赶往OCT,看《再见女儿》。我迟到了将近10分钟,但应该没有错过关键情节。

  2. 逻辑正确的陷阱

  我不知道编剧管萌是否科班出身,整部影片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处处是“编剧法则”中的逻辑正确。

  同父异母的姐妹,一个怨怼,一个好强。

  作为父亲,希望一对女儿能成为真正的姐妹,在失去一个女儿之后,不愿意再失去一个。

  前任的恨之入骨,现任的纠缠不休。

  ……

  对于茶余饭后的电视剧来说,剧作上的逻辑正确挺好的,观众喜闻乐见——不用脑子,也不会错过任何情节(就算有些没看到,也可以毫无困难地脑补)。但对于电影来说,这种逻辑正确却很容易削弱观感。

  比如看到第十五分钟的时候,我已经大概知道整部电影的情节,开始有点兴味索然了。

  比如每个人的行为动机一目了然,正确的,太正确的了。

  比如有时候影片中的角色说出前一句台词的时候,我想帮他/她接上下一句。

  ……

  3. 视听语言——电视剧即视感

  这部影片好像是台湾的“公视”出品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部“电视电影”,但其身份仍然是一部“电影”啊。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区分电影与电视剧,我会这么说,电影的语言是“视听语言”,而电视剧的语言是“听视语言”。也就是说,电影应该更重视画面的表达,而电视剧可以侧重声音的表达。

  有些话痨片,比如伍迪·艾伦和埃里克·侯麦的作品,听着有电视剧之感,但再去看,他们拍对话却自成体系,对话之外,场面调度、表演尺度的水准却远非一般电视剧可比。

  《再见女儿》在视听语言上,确实太电视剧了,画面的功能已经被边缘化。影片表现的人际关系与复杂情感,在很多地方都是可以“收”的,而不是像现在呈现出来的那样,非要让角色亲口说出来。

  这种过于直白、生怕观众看不懂的做法,其实削弱了每一个角色的情感表达,其歇斯底里的爆发自带失真的效果。

  4. 再见,再也不见

  虽然上面说了那么多《再见女儿》的缺点,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部烂片。之所以先说它的缺点,纯属“爱之深痛之切”——以题材和故事框架来看(缺点主要在剧作技巧和影响语言),《再见女儿》可以比现在呈现出来的好很多。

  大江大海的1949之后,台湾有不少国民党老兵本在大陆是有家室的,回乡无望,他们便在台湾又成了家,这就造就了一批有两个家庭的“荣民”。八十年代后期,两岸恢复往来,来大陆经商的台湾商人不少,这些商人中,也不乏抛弃台湾家庭在大陆另立新家者,影片中的男主角阿盛便是其中之一。

  个人认为,阿盛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比较成功的。他虽然有负于嘉欣(大女儿)与前妻,却并非负心汉那么简单。他对两个女儿的感情不可能没有偏颇,但他也在努力平衡,而这种努力在失去小女儿之后体现得更加明显。面对现任妻子的无理取闹,他有果断、坚决的一面,但他的情感却更多是在隐忍。这种隐忍其实观众心里是明白的,编导过于直白的表现反而使得其表现力苍白了不少。

  嘉欣是影片中的女主角,整部影片的叙事基点也来自于她在一场事故中的不作为。林子君在影片中大多时候以“冷漠”来表现嘉欣的个性与内心的痛楚,还是可圈可点的。面对生母20多年来的仇恨灌输,她最终爆发了,这次爆发同时回应了她在事故中的不作为以及她性格的形成,算是影片中比较出彩的一场戏。

  阿盛回到台湾,是料理小女儿恋恋的后事,再见女儿。在得知真相之后(其实他早就猜到,但在心里并不愿意承认),他虽然选择了宽恕甚至包庇嘉欣,但他内心的伤口已经无法愈合。在机场,他看似很温存地与嘉欣告别,但在女儿的目送中,他始终没有回头,也许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最痛苦的决定:“再也不见!”——之前,他似乎是被迫接受了妻子的和解条件,但这一幕告诉观众,他 “被迫接受”的其实也是他个人最痛心的决定。

  再见,再也不见。失去,一再失去。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可是,接近于肥皂剧的编导手法,让“心碎”失重不少。

  5. 隐喻?

  一位朋友在观影后说,“……所以如果以家庭悲剧暗示大陆台湾两地既相互勾连又彼此排斥的政经关系,倒是个有点意思的尝试,弥漫的悲观情绪颇为准确。”

  至少,我没有看出来这方面的暗示。

  但,电影放映后,是属于观众的,即使过度解读,也无不可。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