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思考》是一本由陈永隆 / 王铮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跨界思考》读后感(一):读陈永隆博士《跨界思考》(台湾版)后,自己输出的行动套路!
跨界前,不管是组织、项目还是个人第一步是先认清自己,可借助【九宫格】、【SOWT】、【DISC】、【九型人格】或【多元智能】等工具对其剖析。
第二步,个人觉得也是较烧脑的一步是从众多便签中,通过【人生坐标】精炼出发展方向。
第三步,有了个模糊的方向,就利用【策略地图】(和配套的承诺书)和【商业画布】明确达成目标的策略。
第四步,有了策略,就将其放进【甘特图】中,同时运用【PDCA】随时动态调整。
第五步,根据【优势转型矩阵】确定比较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同时画出【优势转型检视关连图】,同时通过【个人核心专长成长检视图】盘点自己核心专长的养成。
第六步,究竟目前跨界创新能力如何,通过【跨界潜力调查表】和【思考及管理工具调查问卷】得分,了解到自己潜力。
第七步,就是真正的跨界创新了,核心流程模型【Cross模型】和【Inter模型】。在这个流程模型下,需要借助【线性关连思考法】和【进阶关连思考法】或【发散关连思考法】练习一下思维,而跨界真正需要的是发散思考,那么就需要应用经典的发散工具【九宫格】、【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彩虹思考法】或【6D思维工具箱】结合进行发散思考。
第八步,就要开始收敛了,这是可运用【检核表法】和【奔驰法】进行。
发散和收敛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单一输出,单一发现”;“单一输出,多重发现”;“多重输出,单一发现”;“多重输出,多重发现”。从这其中找到跨界创新的点。
最后,通过【目标-任务导向行动方案】、【步骤-负责人导向行动方案】,如果需要向上级或客户提供正式报告方案,就要利用【A3报告书】
以上就是阅读《跨界思考,操作手册》所总结出来适合自己的套路。
对我而言,难点在两个比较陌生的【Corss】和【Inter】模型的实战应用。
期待有一天陈博士将这套方法做成线下的实战训练营,我一定报名参加!
《跨界思考》读后感(二):跨界,从视野开始
提起跨界,好多人就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还没了解透彻,就去跨越另一个完全不熟知的领域,加上陌生的环境与不擅长的技能,好多人望而却步。然后再想想自己的年龄,还是算了吧。其实,跨界,没那么可怕,首先第一步,先从自己的视野开始跨界。
《跨界思考》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许多人面临着被替代的危机,想比人类,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从1到无限,但是它的缺点却在于从0到1,这也体现出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在于创新。在未来十几年,知识与技巧会不会变得透明化,所有的知识都唾手可得,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是当知识透明化以后,这种差别便会最小化。所有对于这块知识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学习,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据此,作者指出了两个字可以体现核心竞争力,一个“悟”,一个“跨”。“悟”在于领悟力,对于同样的知识,有的人可能悟了五分,有的人可能悟了九分,有人悟了,还察觉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找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智慧。“跨”在于跨界。不单单是从A跨界到B,更在于融会贯通,在于跨界连接、跨界思考、跨界创新的能力。这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真正的高手,师承之外,融会贯通,还另创蹊径。
《跨界思考》一共分八章,它没有具体的指出它属于哪个学科,而读者真正读懂了本书,并不会纠结它的问题,它涉及的思考方式、认知模式、学习方法、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管理等等,才是本书的智慧所在。
本书的主线是:学思行。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找到思考的价值,从而在实践中运用。首先,跨界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前那些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竞争力的加强,我们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第二步是了解真正的跨界含义,不是学科的跨界,也不是单单行业的跨界,摒弃表面的含义,才能找到读懂真正的跨界。后来两章才是真正的核心内容,在于审视个人的规划与未来的发展,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新的可能性,才能做好跨界。
在《跨界思考》书中的最后,还有空白页提供给读者的,去体验跨界的行动,只有尝试了,才知道鞋合不合适。有时候跨界,不止是个人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趋势,从大学的不分配,到现在国企行业特饭碗的裁员,再到人工智能的取代流水工人线,要想不被淘汰,先从跨界开始,而跨界,从视野开始。
《跨界思考》读后感(三):跨界思考,开启多元人生,实现个人梦想
2019年初,我参加了《创客九力》的培训:一个人必须具备梦想力、执行力等九项能力,个人的事业才能成功,梦想才能实现。参加完这个培训后,我深深感悟到现在的人从事工作时不再是向过去年代满足于单向技能的人,而是立足于技能,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才能立足社会,处于不败之地。
《跨界思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对人生职业和规划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革命带动下的新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海量、免费、随处可及,人人都是知识的所有者和创造者,组织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来源于连结与跨界。跨界思考不再限于线性或非线性,它是一种立体的思考,是跳出框框外的思考。
该书的作者是台湾交通大学的陈永隆教授和中科院博士王铮,两人都是知识管理、自我提升领域的专家,并且有多年的培训和授课经验,其理论已经被很多职场所认可。本书共有八章:缘起、求解、定锚、转型、散聚、跨界、思行、无界。第一、二章对跨界思考做一个入门的解释。第三章开始,对跨界的方法和实际操作做了全面的讲解。第三、四章对个人的探索和跨界转型作了系统的讲解,有文字叙述和图表解说,易学易懂。其中提到了“九宫格定位法”、“SWOT分析法”、DISC人格特质分析法、九型人格分析法等,利用这些方法,先分析自我,再定位自我,然后自己为自己模拟一份个人商业模式图,进行转型,优势跨界。第五至八章对跨界的思考方法进行了讲解,并举用案例的方法对跨界思考进行了举证说明。读完全本书,跨界思考清晰明了,简单易懂。
“跨界思考”,就是利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或知识,先经由刺激、连结,再进行收敛、聚焦,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新思维、新发现、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通过学习跨界思考,让我们养成跨界思考的习惯,最终跳出框框和架构,从无关中发现有关,从没有为什么中看见为什么,达到真正跨界的目的,体验跨界的美好,享受跨界的魔力。跨界思考,不用再担心浪费时间,因为已经拥有了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术,在碎片化的信息、时间、空间所局限时,能够时时有思索、处处有发现。
利用书中定锚和转型的方法,我为自己重新规划了人生和转型的方向;用九宫格思考法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涯规划和一周计划。跨界思考,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实现梦想,跨界思考有了全方位的视眼和操作。
通过这本书,将让读者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善用逻辑思考来分析问题、寻找真因;接着,用创新思考来激发灵感、广纳异见;最后,再用本书提供的跨界思考模型与技巧来发现超乎预期的答案、找出更突破、更创新的解决方法。最终领悟: 跨界的极致,其实是无界。
《跨界思考》读后感(四):跨界的极致是无界
在当今社会,知识和创造力成为了创造价值的主流。中国产业要实现智造转型升级,必须打破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必须开始有意识进行跨界思考训练。跨界思维是形象思维、想象力、顿悟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勇敢打破结界实现跨界的组织和个体,将会迎来更广袤的疆域,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所谓的“跨界思考”,就是利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或知识,先经由刺激、连结,再进行收敛、聚焦,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新思维、新发现、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跨界,不仅包括横向上不同领域的跨界,也包括纵向不同世代的跨界,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都是要跨越的。当你建立了跨界思考的能力,你就有可能在不同的工作、不同学科、不同经历、不同场景的交会点找到火花,能够看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发现关联,就可以使用联想的方法、发散的方法、交叉能力、收敛聚焦的方法,进而引爆火花。当然,这本书并不是鼓励大家在不同领域都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跨界之前,你仍需要在一两个领域深耕,沉潜,还要有一技之长。
这本书不但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更能打开脑洞,让你的思维可以更自由跨界。通读全文,干货满满,阅读体验非常愉悦,而且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战性强,书中不仅有模型,有方法;有工具,有模板;有故事,有心得。书中也提供了大量关于如何分析个人优势,如何训练自己思维的跨界能力的方法、工具和案例,对于想打开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者,就如提供了一个万能工具箱,随手拿起一样,就能解决你平时遇到的诸多困惑。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思考方式、认知模式、学习方法、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管理、教育教学、交流沟通、生涯规划、心灵成长等诸多领域,本书一步一步以“学——思——行”贯穿,分为缘起、求解、定锚、转型、散聚、跨界、思行、无界8个章节向我们阐述了跨界思考本质、建立跨界思考模式以及掌握跨界思考方法。这本书不仅是教科书,更是一本工具书,而且本书不但适用于个人,更适合企业和各类机构、团体。
本书提到五大步骤,用跨界开启无限人生,值得反复阅读学习并实践。
1定锚——为自己画一张人生梦想策略地图。
2转型——利用自身优势设定转型策略。
3散聚——发散聚焦,在无关中发现有关。
4跨界——用跨界思考秘籍翻转知识金字塔。
5思行——如何让跨界思考与行动合而为一。
跨界的关键不是表面的跨,而是连结、链接,到环环相扣的紧密链接。是打破有用无用的界限,打破有关无关的界限,打破是非成败的界限,打破对错得失的界限。达到跨界的目的,体验跨界的美好,享受跨界的魔力。达芬奇说:“复杂的极致,是简单。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说“跨界的极致是无界”。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跨界思考》读后感(五):不在一个单位终老挺好,但如何才能挪活?
对于上辈人普遍的在一个单位终老的做法,大部分年轻一代是持鄙夷态度的:都什么年代了,还要过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 也有老一辈人忧心忡忡:成天不安心当下工作,就想着这山望着那山高,如何是个做事的样子? 就是在年轻一代里,对于要不要跳槽,要不要频繁跳槽,也是各有主张。 有人对换工作很谨慎,觉得也不是跳来跳去就能跳到好地方,有人则不然:树挪死,人挪活,老待在一个地方没出息。 如此看来,即使在年轻人那里,对待跳槽的态度也有分歧。不仅如此,在名目众多的职场鸡汤书里面,也是态度不一,有的主张年轻人该脚踏实地,有的人主张年轻人该多闯一闯。甚至同一本书里,作者前后态度也不一样,前头鄙夷某人好高骛远,后头又赞扬某人敢于折腾。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每个人跳槽后的结果不一样,有的人折腾好了,有的人却越跳越差。人们以成败论英雄,故尔态度不一,前后矛看。 那么,职场流动中,为什么有的人能轻松实现跨越,有的人却跳入了坑中? 个人觉得,这是因为有的具备跨界能力,而有的人,却只是机械移动。 这个感悟,来自于陈永隆与王铮所编写的《跨界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跳槽会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而有的人跳槽后状态却越来越好呢? 致力于跨界思考力研究的陈永隆教授和精于知识管理的王铮士博士在其合著的《跨界思考》中说,鉴于当今社会愈来愈开放、信息愈来愈透明,传统“得一单位而终老”的工作形态已经越来越少,新的职场现象已经是“随插即用、拔出即离开”的“U盘式就业文化”。 什么能让你在跳槽时得心应手呢?这需要你有跨界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跨界。 是不是只要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就叫跨界了?非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公司的同一类岗位上流动,变化的只是薪资待遇和工作经验,又或者,如果一个人已经在不同产业换过3个工作,但是第一个工作都和上一份工作之间缺乏传承和转强,没有把上一份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带入到下一份工作,那这都只能称得上表面上的跨界,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机械移动。 陈教授和王博士认为,真正的跨界是在跳槽中融会贯通了不同的工作经验。它将你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获得的经验形成交会点,并摩擦生成火花,所点燃的能量将远大于你所经历的任何一个单一工作岗位,并超过所有工作的总和。我把这种融合重生叫做化学变化。 现在想来,部分人频繁跳槽却始终难以有所突破,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机械移动,这种机械移动有可能因为你在某一方面的专长让你的薪水高上几成,但也有可能因为你的单一技能会在大趋势中被淘汰。 显然,具备化学反应的真正的跨界,能让你更为游刃有余,因为真正实现了跨界的人,有更多的技能,且能将这些技能融会贯通。 当然,人的技能不是天生满点,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除了拥有一项专长外,还要着力培养第二第三技能。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专长,这个专长来自于学校教育或工作经验,可以说,这是他们的先天优势,可以称之为第一专长。那么,在选择和培养第二专长的时候,要注意能够让第一专长加分,能与你的优势结合。再者,选择第二专长的时候,要与新兴科技和未来趋势接轨。这样的好处是为未来的跨界打基础。这样,你就一直处在打造竞争力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当下的竞争力,又储备了未来的竞争力。 这段话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用你的优势,接轨未来的趋势。 明白了跨界的实质定义,掌握了跨界的多个技能。如何实行这些技能的融汇呢? 是靠“神来之笔”还是“灵光乍现”?抑或纯粹是运气使然,误打误撞? 陈教授和王博士想做的是,找到些许方法与规律,让跨界思考过程能够有章可循,有路径可依。他们在《跨界思考》一书中将跨界思考定义为利用有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惑或知识,先经由刺激、连续、再进行收敛、聚焦,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新思维、新发现、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根据这个定义,跨界思考有四个关键步骤。 一、建立思考目标或问题主轴:是否有问题要解决?找一份新工作?用什么技能?有什么技能? 二、多元学习,多元接触:从相关工作总结提升自己的专长,从向往的行业中主动学习新技能。 三、刺激连续,收敛聚焦;目前的技能与正在学习的技能有什么碰撞?能生发出什么新技能? 四、新发现,新解答。发现新技能,解决新问题,或者生发出新观点,确立新方向。 因而,要在当今潮流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我们可以不在一个单位终老,不过那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可以频繁跳槽以获得更好的个人成就,但前提是你具备跨界思维与能力。
《跨界思考》读后感(六):未来的强者,一定是三头六臂——从现在开始进化吧
左手经史子集,右手ABCD, 岂止上下五千年,甚至学贯中西。 谁知百无一用,原来净吹牛逼, 职场处处是杀机,最终只拼实力。 ——定场诗
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神话小说中,一个很厉害的神通就是三头六臂,变身三头六臂之后,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能手握多种宝物,战斗力成倍增长。
而现实中呢,其实也有一种三头六臂,即具有多元思力,具备多种工作能力的人。他们能同时在很多领域工作,隔空提出有效精准的见解,很多人跳槽都是同行业,他们却可以跨行业跳槽还能越跳越好,这就是三头六臂的强者,他们的每一个头脑,每一个手臂,都是一种可能,而三头和六臂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又能结合成更多的可能。你说,这样的人能不强吗?
这种人,所掌握的能力,在这本书里就叫——跨界思考。在掌握了跨界思考的思维方式之后,就有跨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跨界生存甚至无界生存的能力。
马云说:在这个大跨界的时代,只有你不断更新思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的第247页说——在日益开放的年代,资讯、资料、资源在网络上越来越公开和透明,只是资源在人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竞争力将是领悟力的比拼,思考力的比拼。一个人的优势并不是拥有别人没有的书,而是拥有别人没有的思维方式。
跨界思考,提供的是一种泛用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联结你所有的局部的、片面的、碎片的知识,在跨界思考的思维方式下,排列组合成无数种可能,从而形成一个思维上有无线可能的“超人”。
当然,这种表述略显夸张,但,确实,当你掌握了跨界思维的方式之后,难免会有一种三头六臂的感觉,也肯定会有让自己都震惊的自我提升。
这本书刨除前面的一些序之外,由8章内容组成,分别是——
第一章:缘起——跨界的必然 第二章:求解——跨界的本质 第三章:定锚——探索自己,盘点自己 第四章:转型——第二专长,优势跨界 第五章:散聚——发散联想,收敛聚焦 第六章:跨界——厘清思维,混搭应用 第七章:思行——进阶应用,思行合一 第八章:无界——跨界极致,原是无界
第一章、第二章是讲为什么要跨界,跨界的必然性,以及什么是跨界,相当于对跨界思考做一个入门的解释,如果觉得对跨界思考这4个字已经有所了解的话,可以跳过这两章,直接从第三章看起。当然,第二章中其实还是有一些关于跨界本质的论述的,仔细看一下其实更好。
从第三章开始,就进入这本全干货书的核心部分了。想做跨界思考型人才,必须先了解自己有几个“界”,这样,才能去判断怎么去跨,从哪儿跨到哪儿。所以,这一章,主要是讲分析自我,定位自我。其中提到了“九宫格定位法”、“SWOT分析法”、DISC人格特质分析法、九型人格分析法等,利用这些方法,先分析自我,再定位自我,然后自己为自己莫逆一份个人商业模式图,从此,就迈出了跨界思考的第一步。
本书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干货书,就是因为书中有太多的实用方法,以及大量的练习,完全不像很多一本书只卖一个概念,然后用无数个雷同的故事填充内容,硬凑成一本书的注水书。这也导致,因为过于干货,显得不够生动。也算是有利有弊吧。感性的人以及一些在职场混迹时间不久的人,可能喜欢鸡汤型注水型自我提升书籍,但职场老鸟经历得多了,看的书也多了的话,对于干货书,相对来说,更为认可,更乐于接受。
作为一个职场老鸟,我就比较偏爱这本书。
我可以算是一个野生的跨界思考者,在从事本职行业的工作时,经常替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其他行业“瞎操心”,写一些在很多人看来不着调不靠谱的分析(看过我豆瓣日记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但我自己一直都是靠本能在做这些事,都是自发性的模糊性的跨界,直到看到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可以系统性地练习跨界思考,可以让自己多元化得更有效率。
所以,在看到这本书时,我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的。
从第四章往后,就是系统地展开论述跨界思考,并介绍各种实用工具,以及提供一些练习了。比如六顶思考帽、彩虹思考法、九宫格思考法、思维导图、6D思维工具箱,等等。
本书中有大量的图表,这让很多内容更为简明清晰一目了然的同时,也更方便读者照着去练习。
本书作者是台湾交通大学的陈永隆教授和中科院博士王铮,两人都是知识管理、自我提升领域的专家,并且有多年的培训和授课经验,其理论已经被很多职场人士所认可。
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可以说是正当其时。一方面现在是只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掌握大量碎片化知识,也让很多人变得更加墙头草,更加因为知识而茫然。
跨界思考提供了一个答案。其实,跨界不一定是从A到B,从里到外,从无到有,跨界,其实也是一个对现有知识的整合。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让头脑中主动积累的也好被动积累的也好——的一些死知识,变得活起来,成为真正能实用的知识。
这是跨界思考真正的牛逼之处。
就像,有的人长了三头六臂,其实是残疾人,是长了好几个肉瘤或者寄生肢而已,是没有战斗力的——就像那些泛滥的无用知识、死知识,而跨界思考,就是激活这些头脑和手臂的一种灵药,它让那些死头死手——储藏的死知识,真正的有了战斗力。当然,很多人其实只有一个呆头呆脑,连多余的死头都没有呢,这就需要先多吸收点知识为好。
所以,跨界思考,是既跨界,又思考。再用跨界思考,继续催发跨界思考。这样,才能最终成为真正的三头六臂的大神。
未来的世界,容不得菜鸡二字,想活得够好,就从现在开始进化吧。
《跨界思考》读后感(七):为什么知识管理总是叫好不叫座?
我和台湾的知识管理专家陈永隆博士是老朋友了,我们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知识管理这个理念引入很早,但始终在大众人群中叫好不叫座?
我们今天谈的知识付费、知识变现,不管是不是爱读书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是,如果你问他,你觉得什么是知识管理呢?大多数人内心疑惑,答不上来。“学习就是学习,我需要知识管理吗?”
当然需要!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先是一个知识工作者。我理解的现代服务业,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劳动,而是凭借自己在多个领域的知识积累,能够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人。
比如你在书店做收银员,只是简单的服务业,但你如果能为客户的书柜设计书单,就是能帮客户解决复杂问题的人,这样的工作必然要求你有渊博的知识贮备。
今天的中国经济,中央明确指出,一个大发展方向就是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深度融合。这不仅仅是需要知识管理,还需要从业者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培养出跨界思维,否则就很难适应这一趋势。
我理解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并不一定是要发明新的产品、新的模式,而是用先进制造技术达到更好更快更绿色生产的目的,再对消费者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对产品有完整的体验服务,这才是好的消费模式。
我身边有个朋友,喜欢买衣服,新年第一天说要把自己的衣服要扔掉一半,过上断舍离的生活。
其实对很多爱购物的朋友而言,如果在买衣服的时候,有穿搭顾问提供建议,完全可以不用买很多衣服就搭出百样效果,这就是在产品消费上增加知识服务的价值。
我的朋友完全可以把节约下来的费用用于其他领域的消费,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多元化。
你看,今天的商业完全可以是让一个领域的专家帮另外一个领域的人去消费,而这个领域的专家就必须懂得多个行业的知识,我们把这种人叫跨界人。
例如我,从PPT跨界到Ofice,再到社群等等,现在也跨界到开小店了。可能有的小伙伴觉得突然,有的小伙伴却觉得顺其自然,买几盒我家的桂花糕吃就能体会得到。
为什么有的人跨界很容易?有的人学习新知识总是很慢?我觉得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要培养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
很多人的学习都是针对一个专业方向的积累,一旦进入新领域就感觉需要从零开始。但也有人似乎很容易进入新领域,掌握新技能。
如果一个人总是陷入专业学习的模式,而不知道如何拆解学习的方法和套路,并且将这种方法和套路运用到其他的、新的领域去,就很容易对某一个具体的专业形成路径依赖,从而更难以接受新的知识,他的技能也就会越单一。
这样的人,很难适应今天跨界整合、跨界服务的商业模式。
要知道,过去学习的很多知识、经验、技能完全可以复用的,进入一个新领域不需要从0到1,关键是看你懂不懂得主动规划、主动切入你过去积累的领域优势罢了。
像我作为老师,要学习PPT,PPT精通后很自然转入演讲和培训领域,然后因为教育领域的积累,很自然扩展了PPT在线教育业务,等业务做大了,很自然又进入创业公司管理的新领域。
我并不是一步到位成为创业者,但是我过去积累每一个领域知识,都成为我下一个跨界领域的积累。
第二是要适应社群式学习模式。
社群式学习模式也是今天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趋势,大家通过在同频的圈子里交流,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领域,打开自己的视野格局。这就好像巴黎街头艺术家喜欢高谈阔论的咖啡馆,无数的聪明脑袋碰撞就产生了无数新的艺术灵感,我把这种学习效果叫“咖啡馆效应”。
要跨界,首先要混不同的圈子,只有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面才会看到你不知道的东西。
你想让自己有独立的思考,你首先得承认这个世界是有多元化的可能。
要跨界,一个人的视野和经历要先跨过界。自己很难经历所有的领域,那就需要主动加入不同的圈子,用完全不同的思考刺激自己的大脑,让自己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
对于普通人,还是很难给自己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也很难一下子适应社群式学习模式,有没有办法培养自己的跨界能力呢?
读完陈永隆博士的新书《跨界思考》,感觉就是八个字:方法丰富,实战性强。
陈博士在图书中提供了大量关于如何分析个人优势、如何训练自己思维和跨界能力的方法、工具和案例。对于想打开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者,就如提供了一个万能工具箱,随手拿起一样,就能解决你平时遇到的诸多困惑。
看来,我最初问陈博士的问题——为什么知识管理叫好不叫座?陈博士和王铮两位作者 ,用自己多年的积累给出了答案。
我认为,对每一个爱学习的人,真正展示你热爱的方式并不是学习,而是知道【怎样的学习才是高效学习】。
我推荐《跨界思考》这本书,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而且还能打开脑洞,让你的思维更自由、更跨界。
《跨界思考》读后感(八):学会跨界思考,别做死于车祸的鱼
郭德纲老师有个段子:一辆货车顺坡而下扎进河里,河里有条鱼,让车撞死了。这条鱼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死于车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同行未必把你怎么样,弄死你的都是跨界过来的。
这真是个又好笑又发人深思的段子。中国虽然有句老话“隔行如隔山”,然而现在这个时代,知识唾手可得,有价值的知识无处不在,如果只专注于本职工作,可能真的会变成死于车祸的鱼。
现在知识工作者的差异化竞争力是什么?《跨界思考》的作者用了两个字总结:悟和跨。
悟是悟性、领悟力,对一门学科有悟性,无疑学起来更快更轻松。跨是跨领域,谁具备跨界思考、跨界连接、跨界创新的能力,谁就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悟与跨是相辅相成的。有悟性,举一反三,思维发散,容易跨界。而跨界者,因为接触的信息更广,也更容易领悟。
《跨界思考》这本书系统地呈现了跨界思考的理念、应用与实践,着力阐述了跨界的关键不是表面的跨,而是内在的连结和链接。观念、工具、模型、练习、表单、指引、案例,面面俱到。虽然有些方面讲得并不细致,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完全可以根据感兴趣的点,继续深入研究,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第一章介绍的是跨界的必然与趋势,第二章揭示了跨界的本质和内涵。第三章是探索自己。先了解自己的现状,然后才是拓展潜能。
那么如何盘点自己的优势呢?作者在第三章中盘点了常见的5种方法:
1、九宫格在九宫格中间那格写上“我是这样的人”,然后在周围八格写上自己的特质,好坏都要写。然后以这8格为中心格,再各自拓展出一个九宫格,所以最后是81格。
2、SWOT分析法
这是公司企业运作常见的分析法,在个人身上同样适用,即列出自己的优势、劣势、外在机会、外在威胁。
3、DISC人格特质分析DISC性格分析法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顿博士(“测谎机”的发明者)创立,是最权威、最悠久、最专业的性格分析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招聘、经理人发展、团队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中。
这个分析方法需要上网找题目打分,最后根据分数判断自己属于的类型,并查看类型描述。
4、九型人格分析
九型人格分析法可以分得更细。
5、多元智能测验
作者提供了很多了解自己的分析方法,最终是为了完成这张梦想清单:
理清自己的梦想,发挥优点,改正缺点,寻找跨界融合的点。
第四章的“转型”建立在第三章的审视之上,依旧是跨界思考的热身。第五章的“聚散”是跨界思考的两个基本点:发散联想和收敛聚焦。
通过1-5章的理论阐述和练习,作者在第6章阐述了跨界思考内核的六个要素:逻辑思考、创新思考、发散联想、收敛聚焦、类比关联、跨界模型。并重点介绍了三种跨界模型:Cross模型、Inter模型和X模型。内容偏理论,乍看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细细琢磨来还挺有意思。
Corss模型的目标明确,希望将各种输入输出交会刺激后获得新发现:
Inter模型:目标是游移的,不拘泥于主轴,鼓励跨界思考者除了在主轴上坚定,也能够不设限地抓取灵感。
X模型的特点是一开始没有要解决问题,纯粹是为了好奇、好玩或练习,天马行空地想象,得到的新发现。善用X型模式思考,能够正面思考,看到更多潜在机会。
知道了不同的模型之后,怎么提高自己呢?
作者就图中的Input、Output和Finding的过程,给出了一定的技巧分析。
接着在第七章里,作者提供了不同领域的案例,旨在应用前面几章的内容。而最后第八章提出跨界的极致是无界。世界本就无界,只不过人们总是作茧自缚。跨界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你破茧而出。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内容很全的书,从思考方式到认知模式,从学习方法到知识管理,从交流沟通到心灵成长,涉及到跨界的方方面面。没有什么鸡汤,内容深度且严肃,是一本偏理论的工具书。
达芬奇说,复杂的极致,是简单。《跨界思考》说,跨界的极致是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