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篇雪的读后感10篇

  《九篇雪》是一本由李娟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篇雪》读后感(一):看到了少女时代奔跑在山间的李娟

  因为是李娟写的,都很喜欢。虽然她在前言一再强调自己看自己以前写的书有点看不下去。从书中可以看出那时的文笔和感情表达比现在青涩,但已经具备超出一般作者的天然灵性,毕竟少女情怀总是诗,那时情感更丰沛,表达方式更直接不加隐藏,而现在的确是更成熟,将思想一点一点的呈现,而不是以前那种呐喊式的表达。读李娟的书有一种神器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阿勒泰的蓝天白云青草之下,仿佛做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梦,醒来内心很平静。

  《九篇雪》读后感(二):最简单的李娟

  这是李娟早年的作品,比之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多了几分青涩稚嫩。但字里行间里还是能品出李娟文字的灵气和态度。

  我相信每个人年轻时总会有各种奇思幻想,对天空白云大海都有无穷无尽的想象,也会有对当下的迷惘对未来的憧憬,脑子里有千奇百怪的故事,自己只是一个旁白配角却历经人生。我也曾幻想很多故事,也曾把天空比喻,记忆中的童年慢慢淡去,只剩下我想记住的似真非假的片段无处考证。

  文中的李娟给了我更多的真实感,虽然她天马行空地走在她的记忆中,但我感觉我离她更近了一步,不再是那个隔了一整个中国的新疆的她。她也曾像我们一样在情感中时而迷惘时而激进,她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在向我们述说她的故事。这份生活的乐趣来自于她自身的有趣和灵气,才会让文字这般鲜活吸引人。

  如果你想了解李娟,你应该读一读九篇雪。

  《九篇雪》读后感(三):像雪花一样轻

  今年一月我决定离开版纳,成绩通过审核后就订了机票开始收行李。

  收行李好难,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在哪里生活,想邮寄也没有地址。最后我称了又称,把行李箱的重量控制正正好20kg托运。登山包几乎也有20kg,帐篷睡袋冲锋衣和防潮垫等等等等,重得要借助桌子才能背上。

  在拉萨还好,一住就一个月,离开拉萨去陕西之后才苦不堪言。那两周我从来没在一个地方住超过两天,几乎每天都带着80斤重的行李前往下一个城市,遇到要上几步台阶的火车,没有电梯的旅社和天桥,或者只有单行电梯的地铁口时,背上40斤手提40斤真的好绝望,想耍赖把包往地上一甩。但我是万万不敢这么做的——背不起来。

  那些天我时常在想,这80斤里究竟有多少是我真正需要的呢?一个人在这世上游荡着生存所必须的用品到底只要有多重就够了呢?

  在西北的那些天,有一晚我们凌晨在一个小小的县城下了火车,大雪在眼前纷纷扬扬,我们呆立在火车旁一动不动,像是为自己的忽然出现打乱了这场静谧而感到抱歉。

  我想等列车重新发动后录个视频,但被工作人员撵走了。走到站外,诺大一个广场空无一人,车也没有,只有我们和我们的行李。我的红色羽绒服外是一层雪花冰晶,每一片都独一无二,那么轻薄那么潇洒。

  那晚我们在那里站了好久才找旅馆住下。

  我读着这本书,读着李娟写下的那些她在新疆遇到的人,他们一年四季穿着同一身装备,仿佛不会冷也不会热,露宿时解下羊皮外套铺好就可以躺下,他们吃奶疙瘩和馕,饿了就从怀里掏出来。

  我想到我80斤的行囊,我大大的登山包,我的羽绒睡袋,我要穿的既暖和又漂亮,我在游荡的生活中寻求舒适感,我执着于美味佳肴。我想要的生活远远重于我能够携带的重量,所以我永远既不够潇洒又不够得体,我真是个贪婪的笨蛋。

  三个问题:

  你需要携带多重的东西可以在任意地方生活下去?

  你需要携带多重的东西可以在任意地方舒适得体的生活下去?

  在舒适感以内你可以携带多少东西?

  除了物质,还有精神需求,我们总是要同时满足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会不会有一天,我的欲望膨胀到我终于没有办法再继续游荡?它像一个大铁锤,一下一下的把我像根木桩一样从此锤进某个城市的土壤,固定在一个地方。

  李娟写:我们只知年年岁岁都在落下一些东西。一次幸福、一些年轻、一个孩子、一场车祸,或一块陨石。就像雪从铅灰虚茫的天空落下,这些事物的来处也同样渺茫未知。但我们接受了它们,直到我们因越来越多的接受而变得越来越沉重时,我们自己也不能自拔地落下。

  我很喜欢李娟描写的新疆,那么落拓又那么浪漫,新疆是这样的。我看着这本书,脑子里是那些在草原上放肆的跳舞,嗓子都笑哑掉的好时光。我想,还是要去那里生活几年才好,趁我还没有落下的时候。

  《九篇雪》读后感(四):我阅读的第202本书

  1.《九篇雪》是李娟的处女作,人生的第一本散文集。文中描述的事情,大约发生在1998年至2001年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她自己都不好意思给人看的作品,留存了她那极度没有安全感,却充满奇异希望的少女时代的真实影像。《九篇雪》部分篇章,用的是小说的笔调和结构,但写的却是李娟亲自听来的故事和自己添加的“胡思乱想”。

  2.《九篇雪》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叫《绣满羊角图案的地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李娟看到和体验到的哈萨克牧民生活。第二章叫做《这样的生活》,主要写的是李娟个人及其家人早期的生活经历。第三部分叫做《荒野之羊》,这里边就有她的成名作《九篇雪》,这部分内容是李娟听到的故事,大约是她母亲的新疆故事吧。

  3.一个作家早期的作品,是最能够显示水平和潜质的作品。《九篇雪》整本书,虽然与李娟后期的作品相比,显得稚嫩了很多,但这其中也不乏有成为经典的篇章和语言结构。尤其是对于生活基调的定位,以及对于哈萨克牧民生活方式的描写,这些后来都成为了延续她写作的主要素材。

  4.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九篇雪》之所以能够赢得这么多读者的青睐,我想主要有以下这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弱小的事物。书中描写的大都是苦难,都是十分弱小的事和物,这本身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传播学上这叫做弱传播,越弱小的东西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乐观的态度。作者传播弱小的事物时,加上了自己的幽默和乐观,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言语。这些弱小的事物因为有了丰富的“调料”,所以变得更加有趣了,更加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了。

  第三,适当的距离感。地处大西北的新疆,给人的感觉是遥不可及,但突然有一个人,用了很生动的细节,用了细腻的笔触,给你详细展示了新疆的点点滴滴,于是你会对这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新奇感。对陌生环境中的新奇感,是能够获得传播效果的很好手段。

  第四,作者的故事。我们阅读这本书,面对的是一个弱小的女孩子拿出来的东西,作者本身传奇的故事性,已经让这些文字增加了无穷的色彩。而且,这都是发生在10多年以前的真实事情,而当时流行的却是虚构小说,但《九篇雪》是一次非虚构的写作,真实的经历自然能够打动读者。

  5.看到《九篇雪》第27页,当李娟描写牛故意在她家帐篷门口拉屎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童年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我家住在距离公路边大概有100米远的地方,这一截路晚上是没有路灯的,平时经常有放牛人赶着牛经过。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这些牛在别的什么地方都不拉,而一旦走到这100米路上的时候,它们总是会商量好了似的集体拉便便。所以每天天黑之前,我们家都必须用铲子把牛拉的粪便铲到旁边去,否则到了晚上经过这100米没有路灯的路时,就很有可能会一不小心踩上去。牛拉便便的样子很可爱,一般是停住了,屁股稍微往下一蹲,稀里哗啦就拉出来了。牛粪重重叠叠,一层一层地堆在一起,就像垒起来的帽子一样。牛撒尿更好玩一些,当然也更讨厌。牛撒尿的时候不想拉便便时那么可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耻高气扬,不减慢步伐,边走边尿。就像有一个人拿了一个大水壶,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往地上淋水。牛尿迹呈现出一个连续的Z字形状,有时候可以长达好几十米远。

  6.阅读《九篇雪》第40页《妈妈知道的麻雀窝》,我想起了小时候打猪草的时候碰见的小鸟们。

  (1)应该有一次,碰到了一只还不会飞,正在窝里的小鸟,大约是一只山雀吧。我看见它的时候,大鸟应该外出觅食去了,小鸟儿独自在窝儿里面叽叽喳喳地叫。听见我路过的声音后,它大概以为是大鸟回来了吧,更加叫个不停。当然,也有可能是饿急了才这样叫。我走上去,想都没想,直接就把它从窝里抓起来带回家了。这只鸟成了我儿时的玩伴,不过只玩了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因为毫无喂养经验,我给它吃尽可能多的虫子,希望把它喂饱,让它快快长大。但终究有一天,也许是吃撑了吧,它死掉了。我害了一条生命。

  (2)同样在打猪草的时候,我也碰见过那种刚刚学会飞,大概只能飞两三米远的小鸟。每每见到这种场景,我总是忍不住奔跑过去,一直赶呀赶呀、追呀追呀。现在想一想,小时候为什么那么残忍,碰见活物的时候,为什么一点怜爱之心都没有,还将人家追赶得满山乱跑,从一个台阶跳到另外一个台阶,从一个草丛飞到另外一个草丛,惊恐慌张。童年的我,实在是太残忍了!

  (3)在一个名叫“穿洞岩”的天然大溶洞里,我还碰见过一只幼小的猫头鹰。我发现它的时候,它正躲在石头缝里边,怯生生的,脸上充满了恐惧,生怕我们伤害它。但是一起打猪草的其他小伙伴儿,还是把它装在背兜里背回了家。记忆中完全不知道这只猫头鹰的下落,也许是被我们放生了,也许是喂养了几天之后就死掉了吧。每个人的童年,总是这么残忍么?!

  《九篇雪》读后感(五):大雪后面的生活

  在我的心中,对新疆的认知,不仅在于它的地域宽广,基本已经可以到达农村各户的快递,依然覆盖不了新疆,还有它那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它对我来说,是个比较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太遥远。

  我有个朋友,从小在新疆长大,在那里读书直到初中,每次提起新疆,她眼中满满的怀念,说各种好吃的,说那里热情好客,载歌载舞的人,说美丽的自然风光,强烈建议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新疆转转,于是我对那里更加好奇。

  最近在读李娟的《九篇雪》,这是一本散文集,记录她在新疆阿尔泰的一段“漂泊”生活。跟我们内陆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也完全不同,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

  李娟是位新疆作家,是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还出版有《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而《九篇雪》是李娟的成名作,写下那些文字时,她才不到20岁。

  在《九篇雪》里,不得不赞叹李娟的文字,带有特别的活力和灵动,把每一个平凡的场景和事情,写得那么鲜活。可能她写下这些文字时正还年轻,带着少女的随性,自由,所以一切都看起来生机勃勃,还有每篇文字背后遮掩不住的直白,挚诚,充沛的情感。

一 多彩的生活

  在阿勒泰的生活,很简单,但似乎充满着不一样的快乐和乐趣,完美的景色和人融合在一起,就像一副副五颜六色的生动画卷

森林下方,碧绿的缓坡 斜下来说河边深绿的沼泽相连,如 嘴唇与嘴唇的相连一般温柔。连接处长满黄色的晶莹的碎花,像吻。河岸边的缓坡上斜斜立着一座木头小屋,屋顶摇摆着细长茎干的虞美人。那里爱情栖憩的地方。

  在河边,掉下水里被妈妈嘲笑;洗衣服,结果衣服顺着水飘走了,怎么追也追不上;和妈妈经常黄昏时沿着河边散步,妈妈偷偷独自一人,每天去看一窝小麻雀。

  “我”每天在山野间穿来跃去,还要干活,所以穿不了像样的衣服,散着头发到处跑,已经跑坏了六双鞋,随意穿着妈妈的衣服,还有不知道谁的鞋子满山跑

  吃宴请时,好吃得让人欲罢不能,撑破肚皮的手抓肉;而“我”吃手抓饭,老是捏不拢,只能放在手心里,像狗啃食一般往嘴里送;牧民没有钱,会用超好的酸奶抵换物品,太多吃不了变质只能倒掉

  夜间在野外,可以去毫不相识的陌生人家借宿,主人会热情招待,而在路上偶遇的人,也会经常分享好吃的食物,

  住在帆布搭的帐篷里,牧民的牛经常来舔帆布上的盐,而自己床挨着帆布,睡觉时隔着帆布就是牛头;

  虽然作者笔下是这样一副田园牧歌的生活,即使麻烦也充满着生活的诗意,仿佛日子会一直这样悠哉悠哉而去,但其实生活是艰辛的。

  妈妈经营着杂货店和裁缝铺,要跟着逐水草迁居的牧民而搬家,所以房子是塑料布搭的,风雨一来需要到处遮盖修补,暴雨来的时候,帐篷里外到处漏水,物资不丰裕,夏天吃白菜,冬天只有肉,交通不便,气候多变,生活没有表面那么轻松。

  但是作者和妈妈、外婆一起,一家人总是笑着生活,心态积极乐观,和淳朴的哈萨克牧民一起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二 生活的背后

  虽然这日常生活,就像“诗与远方”一样美好,但是生活的背后,才是生活的现实与真相。作者并不是真的天真不知愁的少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早就感受到生活的残酷,只是将那些忧思藏在心底。

  “我们”是牧场的外来者,再美的景也不是熟悉的家。因为生活所计,搬到这深山里,然后不停地跟随牧民搬迁。塑料篷布搭成的住所,摇摇欲坠,入乡随俗的生活习惯,我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连心里的家都没有。

其实我们也是一直到最后仍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生活。我们也渴望能在床上睡觉,在桌上吃饭,在平直的路上走,过习而惯之的生活。

  外婆跟着“我们”,离开了生活八十八年的家乡,“我们”没有时间陪伴她,也没有时间帮她分担家务,更没有给外婆一个安稳平静的生活,心里满怀愧疚。“我们”内心渴望一个家,能够庇护我们,遮挡外面世界的风雨,让心不再飘摇

风雨来时,我们几乎只能用双手挡在头顶上。为什么没有那样一个房子能够贯穿于我们漫长的一生,像一个真正的家那样,像合拢的双手,呵护我们裸露在尘土中的那颗心。

  外婆很寂寞,和我们还隔着岁月的距离,以及无处排解的乡愁,而我的心里,藏着一座只属于自己的“荒野花园”

  “我”在乌鲁木齐打工,面对老板娘的人情冷暖,被嫌弃笨,被怀疑偷了煤气罐,很生气却为了生活不能一走了之;看守杂货店时,“我”对醉酒酒鬼的无可奈何和恐惧记忆……

我们保不住房子,最多只能抱住心底巴掌大的一处干燥温暖的角落

  生活的滋味是苦涩的,生活的真相是残酷的,背井离乡的无奈,彷徨,“我们”内心还是渴望着固定平淡的生活。唯一让“我们”安慰的,是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心中还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祈盼。

外婆想回家乡,想吃对面街上的肥肠粉,叔叔也想回老家过乡间,熟悉而踏实的生活,我想有漂亮的衣服想去遥远的地方,我妈心更野想骑自行车出游全国,想买城里的房子

  三 李娟和《九篇雪》

  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李娟是孤独的,只能与山川相伴,与河流相伴,没有合适的朋友,所以李娟的文字,不仅是记录着她的生活,还是她与自己的对话。

  在书里第三部分,有篇单章叫“九篇雪”,本书名字由此而来。

  那一场又一场的大雪,不停地覆盖,到处白茫茫一片,大雪穿过四季,穿过时空,来到作者面前;不管我们怎样感叹,不论季节更迭,不管我们如何在世间迷惘,这片大地,还有日月星辰,总是静默,从过去,到将来。

  这些看似是作者的呓语,奇幻的梦境,无边的想象,独特隐晦的比喻,但都是她的心境,她与自己的倾诉,同时在追寻着自己的内心,思考探究世间的意义。

  仿佛一个倔强的少女,在执着的问万物为什么,她的思考太快,思维太活跃,以致文字完全跟不上她的想法。

  但不管是真实的生活写照,还是她的梦幻般的文字思考,都是18岁的李娟,一个外表阳光 ,内心孤寂的青春女孩。她将真实的自己,不矫揉造作,用文字完整地呈现出来。

  就像李娟在自序中所说一样:“这本书是我个人的纪念册,留存了我那极度没有安全感却充满奇异希望的少女时代的真实影像。”

  四 在他人的文字里看到自己

  虽然我们的生活与作者完全不同,但是文字里的情感会带来共鸣。我们都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和漂泊,找不到方向,家在远方,心也无处可归。但是我们依然要相信,生活会回馈给我们,保有一颗乐观和向阳的心,积极面对。

  发现生活的闪光 我们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日子平淡单调,换个角度,去看生活里的闪光,感受那些小确幸美好,换个角度,换个心态,世界就有了变化。

  自己给自己扬帆 生活里没有一帆风顺,会有挫折,会有无奈,会有麻烦和不如意,要心怀希望,尤其在困境里的时候。生活没有帆,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扬帆。

  感恩生活 感谢生活,感恩过往,只要经过的人和事,一定会在你那里留下痕迹。因为那些过去,才有了现在的你,而为了将来的自己,现在要好好做自己,好好生活。

  作者成长了,我们也要随着生活成长才好。

  《九篇雪》读后感(六):散文如何写实写虚?李娟《九篇雪》堪称教科书,帮你参透虚实奥妙

  “你会写散文吗?” 我想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和我的回答一样:“会,呃...又不会。”说会是因为在所有文体中,散文门槛最低,易上手,只要有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都能写出来。说不会是因为,要写出一篇优质的散文并不容易。我们都知道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的取才广泛,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神不散要求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集中。 如果说“形”是人、事、物,为“实”;那么“神”就是情、思、悟,为虚。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到底该写实还是写虚,两者如何运用,才能最大限度表达作者的思想主旨,发挥文字价值?虚与实之间又有什么逻辑关系?如何做到切换自如?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李娟《九篇雪》中获得领悟。《九篇雪》是李娟的处女作,大约写于1998年至2001年,和她之后稳定从容地写作风格相比,这部作品略显稚嫩和莽撞,但是正因为技巧经验不成熟,反而呈现了更真实蓬勃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字与思想感情,生活和人生境界,自然与人文精神,形与神,虚与实浑然天成的完美交融。

  在写这本书之前,李娟和妈妈,外婆生活于新疆沙依横布拉克牧场,靠卖小百货,做裁缝为生,随着牧民一路迁徙奔波,搭帐篷生活,在山野间生存,经济上窘迫贫困,自然环境艰苦,但是当她用文字把这一切呈现出来的时候,读者看到的都是希望、明亮、幽默、趣味、独特的智慧以及强大蓬勃的生命力。她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曾身处尘埃低处,只不过不同的是,她历经了尘埃的洗礼,却丝毫没有绝望、颓丧、封闭、愤怒和埋怨,她的情和她的景都是那么让人向往和羡慕。 她是如何把沉重黯淡的“实”,转化为轻盈明亮的“虚”,化腐朽为神奇的呢?我们可以来书中看一下。 一、李娟《九篇雪》中“实与虚”的表现方法 1、运用生活琐事,展现生命趣味 在《赶牛》中,李娟说在沙依横布拉克,赶牛这种事,每天都得来几趟。她家的帐篷,不知有什么好,牛们每天都要来蹭痒痒。于是,她天天都要与牛斗智斗勇。她拿着铁锹追牛,牛绕着帐篷兜圈,母亲赶牛的样子,手持大棒,怒目喷火;外婆赶牛的样子,拖着拐棍颤悠悠追,再颤悠悠的回;而牛朋友不以为然,胜利后还要在帐篷前拉几摊牛粪作纪念。整个画面生动有趣,活力十足,辛苦劳作的疲惫都被掩映甚至忽略于快乐之后了。 同样的情节还有《在河边》,《吃抓肉》、《马桩子》等,都是在粗糙的生活中,李娟用一颗好奇的心,挖掘出了琐事风趣的一面,令人忍俊不止。其实世界上任何事都有一体两面,作为写作者,我们也要面临选择,在写的时候,思考清楚,你想用这件事表达什么,读者能从这件事中获得什么。

  2、通过人物言行,表现精神之美 妈妈是李娟在书中用笔墨最多,也最饱满的人物形象,尽管她没有单独为妈妈写一篇文,但是通过点点滴滴,我们已经认识了“妈妈”,她喜欢赖床喜欢笑,把店扔给女儿,经常自己出去玩,不洗衣服不挑水,爱去河边。在《妈妈知道的麻雀窝里》,还故作神秘,在下雨时用塑料纸给麻雀搭一顶帐篷,惹得女儿羡慕嫉妒恨。 妈妈不完美,但是李娟的口吻、措辞,让人完全不必怀疑,这是一位可爱,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妈妈。同样,我们在《九篇雪》中认识的还有外婆。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要立体深刻,饱满完整;而散文中的人物更需要留白,知微见著,只需要从点到面。我个人理解,两者区别类似于国画创作中的技法:白描和写意。李娟在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是白纸染墨,尽显精、气、神。 3、在糗事小事里,“不小心”流露人生智慧 李娟喜欢在河边走,带着馕饼、鱼竿和跳棋,在激流中东倒西歪,高声尖叫,快乐至极,但是也不能忘记,有一条河曾冲跑过一只鞋子,好几个人帮忙追,但是怎么都追不到,一生气,干脆把另一只也扔进了河里。但愿,以后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条河经过。这明明是叙事,但是我们读出的却都是人生哲理。 诸如此类细节很多很多,李娟的智慧在《九篇雪》中无处不在,但是她从不宣扬,甚至有时在刻意隐藏这种智慧。对生活的见解、理解、思考她总是借着某种东西“不经意,不小心”表达,没有刻意说教,没有煽情鸡汤,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卑微羞涩,有的只是不卑不亢平静述说,让人倍感真诚亲切。正是由于这种内敛,拙扑和安静造就出干净、纯美、亲和的文字风格。 4、在有限的自然空间中,探寻无限的精神境界 在地理版图上,李娟生活的富蕴县其实并不大,山间、峡谷、野草、森林,层层叠叠都是生存的障碍,交通不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荒凉。在《九篇雪》中,这一块地方,丰富多彩又热烈开阔,但天大地大都比不过人大,天高地阔也是因为人心广阔。 在李娟笔下,人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一切喜怒哀乐都和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契合感。人生活并行走于自然,思考天地万物的生发和陨落,追寻个体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的价值。因为有人的思想和情感,天地万物万事才被赋予了深邃的灵气。 即使是补鞋这种小事,也有《补鞋能补出的幸福》,李娟说:“补鞋子的确赚不了多大的钱,更何况是我叔叔这样的笨蛋在补,但那毕竟是一件有希望的事呀。我依赖这样的生活,有希望的、总是能够发现乐趣的生活。”因为希望是无限的,乐趣是无限的,所以沙依横布拉克沙漠、富蕴县以及走过的所有地方,都成了李娟笔下无限永恒的存在。 还有《九篇雪》中的某一片雪,她追问雪终究是什么?在她心里所谓的“雪”,也是另外某种事物的最终命运,最后的化身。她说:“我们只知道年年岁岁都在落下一些东西。一次幸福、一些年轻、一个孩子、一场车祸,或一块陨石。就像雪从铅灰虚茫的天空落下,这些事物的来处也同样渺茫未知。”雪是多么脆弱,但雪又是多么坚强,只因为李娟给予我们的雪,已成为生命的意象。

  二、我们从《九篇雪》可以得到的启发 通过品读《九篇雪》,我们不难发现: 1.理想的散文状态,实是虚的载体,虚是实的升华。如果只写实,难免枯燥乏味,形成“流水账”,“碎碎念”;如果只写虚,又会流于轻浮单薄,成为“自嗨文”。所以,写实和写虚都有必要,并且要把两者紧密结合。 2.同一个“实”可以发散出多种“虚”,同一件事能暗喻或者引申出多种意义,具体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文章主题进行甄别,并加以选择运用。 3.写作过程中,虚和实里都有作者的人格介入和价值观体现。所以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时,不仅仅是“炼字”,更要“炼心”。要从最熟悉的事物写起,逐渐扩大认知,锻炼思维。要能在最私人细碎的“实”里,提取出适合大众共情的“虚”。 4.在用实来表达虚的时候,作者的写作姿态很重要。如果方式、态度有误,会造成实和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生命力永远是文字的灵魂,也是所有文章的统帅。无论是写实或者写虚,我们最终需要的都是文字带来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价值,好作品应该最大限度表达生命力。 当然,李娟和《九篇雪》里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我能看到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以上只是我个人一些粗浅的认知和理解。 李娟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天赋、方法、灵性、悟性多种因素的结果。做裁缝、卖小百货、挑水、劈柴、与鸡鸭牛马斗智斗勇、与雨雪雷电抗争活命,在城市里打工被人斥骂,在路上行走被人欺骗,爱而不得无法倾诉,在黑暗里悄悄流泪,在一场雪里不懈追问,在亲人病床前静静书写,她把所有狼狈不堪和颠沛流离用一支笔化为了传奇,把所有“最低处最辛苦的实”都写出了“最纯净最美好的虚”,使这本书的魅力超越时间、空间。在时隔二十年后,依然深深打动无数读者的心,最根本原因还是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个无处不在贩卖焦虑和热点的时代,永葆初心,永存希望,坚持自我这也是我们需要一辈子学习的地方。 写作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关于李娟和《九篇雪》,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在每一次阅读中,都会有新的发现。我们只有用心坚持,耐心打磨,永葆人生的趣味和乐观,反复去尝试,去努力,去独立思考,坦然接受失败和挫折,让每一次磨砺都成为心灵的养料,每一次进步都成为未来路上的基石,才有可能写出心仪的作品。

  《九篇雪》读后感(七):写作没素材?在山区做裁缝、卖小百货的她却丝毫没被这个问题困扰

  文/夏小忧

  写作以来,每天睁开眼睛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可以写点啥?”,其实这样的灵魂拷问几乎每个写作的人都会遇到,也跟同样写作的朋友交流过,大家应对的方法大致相同,要么追热点,要么写时下最能引起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也有比较佛系、纯粹写自己的。

  刚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时,我也追过一段时间的热点,就是一有空就去看热搜榜,哪个明星结婚了,哪个名人又生娃了......诸如此类,但凡逮到这样的话题,就赶紧火急火燎快速成文,然后润色打磨,投递给适合的平台,等待编辑的回复。

  那段时间因为写热点稿,也陆陆续续上过一些平台,但时间久了就有种被热点绑架的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我一个文友说的那样:“似乎不追热点,就不知道可以写啥了。”她的话警醒了我,虽然上稿很开心,但那总归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当然可以追感兴趣的热点,但除了追热点、难道就没有话题可写了吗?

图片来自花瓣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直到最近看了李娟的散文集《九篇雪》,我才算是有点想明白了。

  其实在此之前,我只知道《阿勒泰的角落》出自李娟笔下,但也就仅限于此了,对于李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更不知道她笔下的文字竟然如此优美、干净、空灵......

  直到最近翻开她的处女作《九篇雪》,简直惊为天人!我忍不住感叹:一个人的文字怎么可以这如此浑然天成、如此鲜活灵动?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她的笔下,似乎什么都可以写,并且什么都能写得那么有趣!

  跟很多潜心写作的人不同,写作这本《九篇雪》时,李娟正跟随母亲、外婆在阿勒泰山区做裁缝、卖小百货,山区不仅物资匮乏,交通也不便利,就连喝水都要自己去河边挑,还常常要跟随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转场......居无定所。

  她每天要忙着赶牛、挑水、去河边洗衣服、等很久的车去进货、修房子......生活琐碎、平淡,但她却能享受其中,并将这些琐碎书写成文字,装点成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的一盏明灯。

  在她的笔下,似乎什么都可以写,一蔬一饭、一草一木,这是李娟的厉害之处,也是每一个写作者都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起来看看李娟的《九篇雪》都写了啥。

一、写不完的妈妈

  李娟在《九篇雪》中有多次写到自己的妈妈,比如:“我妈从不洗衣服,也不提水,但每天还是要到河边转几圈。她比较喜欢钓鱼,虽然从来没有钓到过一条。每次她钓不上鱼她就把鱼竿折断,扔进水里,跑回家向我们发誓要是再钓鱼就如何如何。”

  “我妈在附近山上拾木耳,很快就回来了。她站在那里笑吟吟倾听我满腔血泪的控诉,也不开腔。末了笑得前仰后合......”

  “这附近的群山没有不被我们逛遍的。尤其是我妈,趁我们一不注意就开溜,甩下我们百无聊赖地守着破店,自己却一整天一整天地满山跑遍,肚子饿了才想到回家。”

  “我妈在艳阳天的日子里,站在半透明的滞闷的塑料棚子下裁剪,人都快晒化了。极想穿从内地带来的短衣短裤,又觉得把胳膊腿都露出来很不好意思,毕竟此地氛围不同......我妈就只好往天棚下的檀条缝里塞一块瓦楞纸板,太阳挪一点,纸板也跟着挪一点,刚好能把她挡住为止。终于有一天,她挪烦了,脱掉衬衣长裤,换上在内地穿过的花里胡哨的凉褂和膝盖上两寸的宽腿老太婆短裤,都是绵绸的,轻软凉爽,很是惬意了一会儿。可却把顾客着实给惊着了。”

  ......

  虽然全书没有特地花一章节单独写妈妈(妈妈知道的麻雀窝一节,也不全是写妈妈),但李妈妈的形象早已赫然纸上,她性格开朗、天真又风趣、跟女儿相处融洽,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困境,总是笑吟吟地面对,哪怕被牛群拱房子,她也能一边追赶一边哄笑......

  谁能说这样的素材不值得一写呢?

图片来自花瓣网

二、吃在山野

  吃饭是因为饿还是为了消遣?

  李娟说,对于常年旅居的她们来说,吃饭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她们总是很单纯地因为饿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才去想吃饭。在这个万事万物日益飞速进化的时代,当食物和爱情一样,也成为一种消遣时,真正的饥饿和孤独会不会因此而更加虚茫无际?

  她说,好在日子太过忙碌,几乎没有闲工夫去想得更多,每当饿了,也到了下一顿开饭的时间了。吃在山野,也能吃出别样美味。

  下雨天,一群人聚在一起,握着一块坚硬的奶糖偎在炉子旁一边烤火一边啃食,待炉子上的水烧开,把刚钓起的鱼煮下锅,放进去各种各样的佐料,盐、野葱、醋、辣椒酱、顺便再蒸点馍馍......一顿美味的晚餐就这样新鲜出炉了,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会比它更香。

  一些清晨时光,进山贩卖羊皮的维吾尔族老乡,在她家简陋的小灶烤火取暖,外婆在炉子边做早饭、熬米汤,老乡们与外婆有一搭没一搭地喧话,待外婆揭开锅盖,匀出一碗碗米汤挨个递给寒冷的人们......

  还有那些颠簸在小型农用货车后车斗上的日子,她意外从包里掏出几个泡泡糖,分给一同搭车的人,大家一边颠簸一边欢乐地聊天,然后有人递来了饼干......

  都是些细碎的微小快乐,因食分享食物而带来的快乐,却是那么地不可或缺。可以说,这些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馈赠。

  民以食为天,关于吃这件事,似乎永远也写不完。

三、星空

  小时候,我家住的是平房,夏天总是热得睡不着,尤其到了七八月,一家人总是搬离房间,爬到平方顶上打地铺睡觉,每晚抬头就能看到璀璨的星空,但我却从没想过可以写点什么,大概那时候年纪太小,只知道看着星星数数玩。

  而在李娟笔下,星空却别有一味道。她仰望星空,想的是:“这么多星星,它们是如何艰难而固执地闪烁啊。”

  我只看到了星星的耀眼光芒,她却看到了星星努力发光之前,曾如何在混沌中成形、如何在虚无缥缈中凝聚。逐渐显现出酝酿了亿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形象,开始在暗处进行阻挡。终于太空中有了一束光线被它折射,并成为它自己发出的光。

  它们在黑暗中沉默地行走,摸索,但它们却始终待在原处,在自己的轨道上徘徊,直到看着自己的光消失向看不见的地方,期待那头的漠然长空中会有一双同样的眼睛将其截获,期待它被撞碰,转身回来,期待自己终于被发现......在宇宙中,再也没有什么比两颗星星之间的互相凝望更令人心碎......

  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只有星星们闪烁的光芒。这是什么样的力量绽放出的微笑?谁的面孔,在这微笑后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它们沉默,它们遥望我。它们遥望的我,又是怎样明亮的一点?

  李娟说,星空把它的无限辉煌、无限华丽、无限奢靡涌向我的时候,让我感觉到的却是纷至沓来的一个又一个无边无际的、永远填充不了的、饥渴的真空地带......

四、九篇雪

  关于下雪,《九篇雪》里面一共收录了九篇关于雪的散文,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那雪究竟又有什么好写的呢?

  睡得朦朦胧胧的夜里,皑皑大雪将世界装点成了雪白的颜色,行人留下歪歪扭扭的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指向不同的方向,他们有的回家,有的出发,雪夜,脚印也可以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下雪的夜里,同也都有人在忙碌,这人刚回到了家,那人又推开门踏雪而去,说不上究竟是谁第一个经历了雪。

  我所在的城市,几乎每年冬天都会下一场或者两场雪,似乎雪就是冬天的代名词,一场又一场大雪,就是四季轮回的见证,我们见证着它的陨落,它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李娟说,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的“雪”,也是另外某种事物的最终命运,最后的化身。

  我们只知道年年岁岁都在落下一些东西。一次幸福、一些年轻、一个孩子、一场车祸,或一块陨石。就像雪从铅灰虚茫的天空落下,这些事物的来处也同样渺茫未知。但我们接受了它们,直到我们因越来越多的接受而变得越来越沉重时,我们自己也不能自拔地落下。

  我们永远无法忍心舍弃的美好,永远不肯罢休的痛苦,还有爱情、童年、孤独、欺骗,还有罪过、仇恨、热望、抵抗......当我们携着这所有落下,我们还怎么相信,此时的我们,仅仅只是一片雪?

图片来自花瓣网

  除了这些,《九篇雪》里,麻雀窝、小孩、马桩子、花脸雀、酒鬼、补鞋子、挑水、房子破了、打工生涯、赶牛等等,统统都可以成为李娟笔下生动的文字素材。

  所以,写作素材哪里找?生活里!

  《九篇雪》读后感(八):李娟的阿勒泰与阿勒泰的李娟

  有文学大师的地方真是幸运。经过作家笔触的渲染、描写,原本只是自然地理存在的地方,就有了生命,在世人眼里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比方说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陈忠实的白鹿原等,又如雨果的巴黎、狄更斯的伦敦、哈代的威塞克斯、梭罗的瓦尔登湖、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等等。——当然,像白鹿原、约克纳帕塔法、马孔多,已经不是写实的地域,而是作家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再建构出来的。

  另一方面,有一片故乡作为依托的文学家也是幸运的:文学舞台已经为他(她)搭建好,他(她)只需要发挥他(她)的天才,在这一片热土上发现、热爱,挥洒自己的天才与汗水,就可以了。

  在当代文学中,李娟和阿勒泰,就是这样相得益彰、相互成全的一对儿:没有阿勒泰,就没有李娟;而没有李娟的阿勒泰,在当代文学版图上的地位就会小很多。——至少对于我来说,在读过李娟之前,阿勒泰不过是中国地图上那公鸡尾巴尖上的一小块土地罢了。

  当代散文家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长在四川。她曾有过一段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与牧民一起转场的生活经历。于是,阿勒泰成为她文学创作的起点,也是她二十多年来一直不断回味、勾画与充实的文学世界。

  从《九篇雪》开始,到《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一直到最近出版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她为阿勒泰倾注了她全部的生命体验,使得阿勒泰立体地的呈现在读者目前。

  《九篇雪》是李娟的成名作,也是最早一批关于阿勒泰的文字,初版于2003年,收录的是她从1998年到2001年间的作品。李娟对这本书的态度是“悔耻少作,羞于多谈”,但“却阻止不了这本书在世上走过了这么些年仍没能停下脚步,没能熄灭火苗”。所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

  乳燕初声,绵延不绝至今,充分证明写作者文字的力量。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娟的笔触,体验一下这个不一样的阿勒泰吧!

  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阿勒泰?

  在阿勒泰,李娟和母亲主要是靠做裁缝、卖小百货为生,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流动的牧民,要经常与牧民一起转场。

  这样的生活自然是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的。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李娟熟悉了这片土地,并用一种饱含激情与深情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阿勒泰的样子。

  阿勒泰山区的气候是变化无常的:

山里面的天气那是——刚刚晴空万里,碧蓝如洗,突然一下子就移过来一堆云,顷刻暴雨连连;暴雨铺展了没一会儿,瞬间打住,像自来水龙头一下子拧紧了似的;还没回过神来,云层像变戏法似的突然散尽,晴空万里;再等几分钟,又再来一次乌云沉沉,倾盆大雨,然后雨水再一次戛然而止,天空做梦似的睛,阳光再一次普照万物……就这样反反复复,把人折腾得傻傻的。

  在阿勒泰,交通不便,行走困难。这给他们一家带来商机,也为他们造成了很多困难。他们进城提货,哪怕只有几箱子苹果也得折腾好几天,时间全花在等车和坐车上了。即使平常的出门,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头一天一大早一行四人(我,我妈,还有我妈的两个徒弟)便早早出发了,从库委经过狼沟,翻过两个达坂往二叉河走去。虽然两地不过相距三十公里,可气候迥异。我们去时只穿了衬衣和长裤还嫌热,到了那边,却下起雪来。

  他们经常搭乘汽车进货,不得不忍受那些豪放的司机的折腾与冒险:

他们总喜欢平白无故地拉着满车的乘客到处兜风、观光。一路上见了毡房子就停,见了毡房子就停,也不知要停它个几百次。再偏远的毡房子他也有本事不辞辛苦开下路基从沼泽里左绕右绕绕过去,远远地就死摁喇叭把主人惊动出来,再把我们满车人轰进毡房,喝茶、啃馕,漫天漫地地吹牛,赖酒喝,蹭肉吃。我特崇拜山里的司机们,那么破那么窄的土路上也能开车!而有的路根本算不上是路,是“台阶”,一阶一阶曲扭拐弯升上高高的达坂。我们勇敢的小伙子打着唿哨换挡,意气风发地把油门一踩到底,车就像动画片里才会出现的镜头那样,左拱一下右拱一下,硬是给拱上去了。我们新疆的司机能让汽车爬梯子,真是没法不服气啊。

  在阿勒泰,吃得很单调,冬天只能吃肉,夏天才能补充蔬菜;

冬天里除了窖藏的土豆、白菜、洋葱,几乎再没有什么蔬菜了。好在入冬时大家都会大量宰杀牲畜,蓄肉过冬,吃它一整个冬天,吃得出门看到牛羊骆驼马就害怕。而到了夏天,肉类不能长时存放,所以一般人家很少宰牛宰羊。但夏天里冰雪融化,交通方便,蔬菜是不会断的,于是又猛地补充维素。

  夏天的野菜,也能补充一部分菜类的缺乏:

山里的野菜很多,细细算来,好像大地上生长的大部分植物都没毒,都可以吞下去。而好吃的却并不多,野韭菜、野葱、野大蒜,闻起来香气浓郁,嚼在嘴里却又苦又涩。豌豆叶和苜蓿草虽然好吃,却是定居的人家种的牲畜饲料,必须得去偷才能吃得到。

  在阿勒泰,他们一家住得简陋。她们母女搭的帐篷,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敢进去,客人们在外面寒暄几句就离去,因为那个柱子不到三天就倾斜了。居住起来,感觉如何呢:

住在里面,黑夜只是一瞬间,白昼漫长而绵绵不绝。巨大的云朵在天空飞快地移动,房子里也跟着忽明忽暗。阳光曝晒的那些天里,简直要撑着伞才能在房子里过日子。若是雨天,则满地水坑,四处明晃晃的,水线悬满了房子。其景况简直比房外还糟,至少外面没有让人担心淋坏的东西。而那些后半夜突然醒来的时里,圆月从群山间升起,帐篷上清晰地印出一个硕大无比的牛头,那是在我们房前空地上过夜的牛朋友。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居然也能找到美感:

我家床底长满了青草,盛放着黄花,屋顶上停满了鸟儿。那些鸟儿的小脚印细碎闪烁地移动着,清晰可爱,给人“叽叽喳喳”的感觉,虽然它们并没有叽叽喳喳地叫。

  有时候,竟然还会隔着帐篷,捉住一只这样的小鸟。她们还经历过在睡梦中屋顶被掀跑了的情况。

  你很难想像,在流动的沙海上能长出美丽鲜艳的花朵;同样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环境下,竟然养育出这样一位文笔细腻情感丰富的散文家来。

  不能不感叹:文学这东西,是要天赋的!与学历、出身无关,甚至与读书都没有太大关系!

  二、阿勒泰的人

  一个地方对作者有意义,自然环境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

  在阿勒泰,李娟是和妈妈、外婆一起生活的。妈妈有着极为阳光的性格,她喜欢玩耍:

……我妈,趁我们一不注意就开溜,甩下我们百无聊赖地守着破店,自己却一整天一整天地满山跑遍,肚子饿了才想到回家。偶尔听说附近哪个牧场上要举行阿肯弹唱会,我们是一定要去的。走路,骑马,搭车,不辞辛苦。

  她喜欢大自然,喜欢小动物。妈妈曾经找到一个麻雀窝,经常去看望它们,在大雨的天气里,跑过去为它们遮风避雨。但当李娟去寻找的时候,却只找到一窝蛇。

  妈妈与姥姥一样,都可以与动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默契的联系:

我常常在一旁悄悄观察我外婆,我妈与牛之间的——暂且称之为“交往”。我知道她们对万物始终保持着一种天生的亲近,却不能明白这亲近从何而来。为什么我就没有那样的亲近感呢?是不是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顺着从原初走出的路再走回原初?衰老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李娟用文字描绘这个倔强而又有趣的妈妈。在妈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推荐给这个世界。

  于是阿勒泰的风景画中,有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像山水画中的人物一样,使得山水有了生气。

  当然也少不了很多当地的人物,像那个声音响亮、可爱快乐的男孩努尔楠,尽管听不懂他的话,作者能感受到他的悲喜与寂寞;在河边洗衣服时,她遇到的一位哈萨克小孩,两个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境下,相互陪伴度过了一下午的曼妙时光。

  她们的生计是开百货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也被李娟写到她的文字中来:那些总是带着酸奶来购物的哈萨克族的主妇们,那些酗酒闹事、赊账赖账的饮酒者们,等等。

  尽管生活艰难,但当地人们的热情,或许能抵偿部分的艰苦:

我们很有口福,到这个地方来做生意,钱没多赚,肉倒没少吃。串门子时总会碰巧赶上一桌子肉,或者是在“拖依”(为婚礼、生日、割礼等传统仪式而举行的宴席)上毫不客气地受用。尤其到了九月,游牧的大队伍转场下山,是村子里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加之秋高气爽,那时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两场“拖依”。有时一个晚上村子里三四个地方都在灯火喧嚣地大摆宴席,让人为难得不知去谁家才好。只好在这个地方吹会子牛,再换到那个地方啃肉,最后才去第三个地方通宵达旦地弹琴、唱歌、跳舞、喝酒。

  从文学地理学的观点来看,作家、文艺作品的风格,与其成长、产生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李娟来说,阿勒泰的山山水水、人情世事,滋养了她的文学才华,提供给她丰富的文学素材。

  携着阿勒泰自然壮美的画卷,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热情,李娟走上了文坛。到目前为止,李娟都还在那里生活、体验,源源不断输出与阿勒泰有关的文字,充实当代文学的疆域。

  三、散文的使命是感应与诉说世间万物之美好

  很多人瞧不上散文,觉得不够厚重。但我一直认为,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它的使命就是感应与诉说世间万物的美好;而只有那些能真正感悟到万物美好的人,才能写出好的散文。

  李娟恰恰是能完成这个使命的人。从她这些无师自通写下的文字里,你能感受到一个思维细腻、感触敏锐的人,是如何与大自然的息息相通,感悟万物之美好的。——所以,她被称为“阿勒泰的精灵”。

  她会为大雪感叹:“雪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种事物!”她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下雪:

雪霁天晴。碎雪仍在若有若无地飘荡。我抬头望着深蓝的天空,看星星点点的碎雪从白茫茫的大地上浮起,像水底的气泡一样缓慢地通过空气向天空浮起,一粒一粒消失在上方的蓝色中。

  甚至在没有雪的日子,她也能感受到雪的气息:

下雪与冬天没有多大关系,一年四季都在下。只是别的日子里的雪在落下的过程中渐渐变成了另外的事物,有时以雨的形象出现,有时则是一些落叶,有时则是一场灾难,更多的时候是无边的寂寞。只有冬天的寒冷才能将它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洁白剔透地降临人间。

  走在大森林里,她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海的气息:

森林里荡漾的气息是海的气息——亿万支澎湃的细流汇成了它的平静与沉寂。我们走在其中,根本是陷在其中。上不见天日,下不辨东西。此间万物全都在被压抑,都在挣扎,在爆发,在有光线的地方纷纷伸出手臂,在最暗处一一倒下。脚下厚厚的苔藓浓裹的汁水,是这空间中所有透明黏稠的事物一层一层液化而成的沉淀。我踩上去一脚,瞬间陷入深渊。

  在黄昏的时刻,在颠簸的路程中,感受自然的壮美:

那些美好的黄昏,我们的摩托车经过的达坂最高处,夕照正浓,晚霞似锦。荒岭野地从脚下一片一片起伏到天边。三两个暮归的农人正跪伏在远处的石滩中睌祷。一弯新月浮现天际……

  在她的笔下,一切的一切,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因为她本人就是来自阿勒泰的“精灵”。

  王阳明曾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李娟之于阿勒泰,正如这样的一位“看花人”,在她的文字里,阿勒泰的山水便“一时明白起来”,不仅有了自己的颜色,还有了自己的性格、脾气,从此不再是孤寂于心灵的存在。

  面对李娟的文字,以及文字里透露出的灵性,只能叫人感慨:这是大自然借她的手在向人世间传递他的启示。读懂了李娟,你就读懂了阿勒泰,读懂了那一方山水的韵律。

  《九篇雪》这本书涵盖了作者早期创作的篇目。多数篇目已经展现出作者的才华与激情,也预示了今后她创作的方向。当然,有些篇目的探索,如小说、故事类的几篇,则不如散文那样成功。

  《九篇雪》里的文字存在着过多的认真与执拗,透露着作者当时纷乱的急于夺门而出的情感,从技巧上来看,还没有《遥远的向日葵地》里那样成熟与圆润,但其富含的生命激情,足以弥补了。正因为如此,读者也可以从这里窥见一个优秀作者在其早期文学探索中的样态。

  参考文献

  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

  梅新林 、葛永海:《文学地理学原理》张晓勇:《文学地理学和空间理论视阈下的西部空间叙事研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文学西部空间叙事话语研究”(YB135)阶段性成果。李娟的阿勒泰与阿勒泰的李娟

  《九篇雪》读后感(九):阿勒泰的李娟:唯有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如此多的文学大奖

  每年的高考季,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2019年浙江卷的作文命题,更让我深有感触。

  今年浙江省的作文命题是围绕作家、作品与读者关系展开的,命题写到: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浙江卷高考作文命题

  这让我在写作和读书的时候,也在思考:“作家写作的时候,究竟是要听读者的心声,还是坚持自我呢?”

  正恰巧,我最近正在读作家李娟的散文集《九篇雪》。看完李娟的这本多年前的旧作,我感触到:写作在于真诚,作家怀着真诚的心写作,才能感人;能打动人心的,也唯有真诚的文字。

  一、那个写牧场生活的李娟,获得了多项文学最高奖项

  李娟,这个生活中很常见的名字,如果加上前缀“阿勒泰”,那就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阿勒泰的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跟随着家人在阿勒泰的深山牧场,经营者流动的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

  从1999年开始写作,到如今20年的时间过去,李娟出版了多部散文集,从《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在写阿勒泰,在写李娟那贫穷、简单而带有新疆异域风情的生活。

  但就是这样的一段人生经历、就是这样记录阿勒泰生活缩影的散文集,却让李娟几乎拿遍了国内各项文学大奖。

  作为不怎么知名的现代散文作家,李娟拿下了“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天山文艺奖”以及“朱自清散文奖”和“鲁迅文学奖”。

  取得了如此成就的李娟,她写得却是那些生活中的小事、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她文字质朴、真诚、质地纯粹,带着清新和灵动。

  李娟的作品始终写得是她自己的内心,是她自己的生活、是她自己的人生感悟。她没有迎合市场去写读者“爱看”的文章,却用真诚的文字打动了那些依然热爱传统文学的人。

  也是李娟,让我明白了,那些最终被读者喜爱的、被认可的作品,始终要真诚、要有自我的坚持与风格。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文学作品也变成了“快餐式”作品,畅销书乃至新媒体文章,让无数靠写作为生的人,从清贫的作家变成了登上富豪排行榜的人物。

  面对传统文学的窘境,有多少人能坚持写下去呢?在选择写内心的文字,还是迎合市场需求炮制一本畅销书籍中间,又有多少作家都坚持自我呢?

  但读了李娟的处女座《九篇雪》,再看李娟多年的写作之路,让我相信还是有一些人在真诚的写作,写最真挚的文字。

  李娟的文字是那种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能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动,能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文字。

二、李娟的《九篇雪》:写朴实的生活、灵动的内心

  《九篇雪》是李娟的处女作,里面收录的多篇文章写于1998年至2001年,而那个时候的李娟还只是19岁的少女。

  最近我在读的这个版本,已经是这部散文集的第三次出版了,在这一版的自序里,李娟写到:“这本书是我个人的纪念册,留存了我那极度没有安全感却充满奇异希望的少女时代的真实影像。”

  她还说,那个时候的自己写文章是“释放渴望的唯一途径”,是“激情与任性”,更没有处理好许多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

  但也是这样的真挚、直白,让《九篇雪》纵然在文学表达技巧上显得幼稚,但却让文字本身充满着灵性,像阿勒泰的异域精灵在低声吟唱。

李娟的处女作《九篇雪》

  《九篇雪》里,李娟从阿勒泰的生活写到对生活的感悟,她记录的这段少女生活,带着她文字里独有的真挚、生机和灵动。

  1、作品的真实:李娟的真诚

  《九篇雪》写了许的牧场生活,那里有李娟、有她的妈妈和外婆,也有热情、好爽地哈萨克牧民。

  在山区开着流动杂货铺的生活,被李娟描写得鲜活生动。在阿勒泰有牧场、白杨、森林,有马桩子,有河流,更有喀拉蘑菇带着野性的吃食。

  她写牧区的衣食住行,不见痛苦、悲悯,却是充满奇特的、带着边疆风情的旷达和野性,而这些文字几乎没有雕琢,只是直白的、类似白描的叙述。但这些琐粹的生活和纯碎的自然,没有对边疆生活和人民的美化,没有刻意的猎奇和旋绕,却让阿勒泰的草原、山河、湖泊、牛羊马匹、牧民们,带着勃勃生机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尽管这些转场的生活,漂泊不定,充满了辛勤的劳作,但李娟依然从生活中寻找那些微小的快乐。

在牧场的李娟

  对李娟一生影响最大的是她的妈妈。在李娟的笔下,尽管一生波折,她的妈妈却依然乐观,甚至带着傻傻地执拗。

  妈妈在李娟地笔下,始终带着少女心,带着对生活的向往:妈妈偷偷地去看一窝小麻雀,故意在李娟跟前描述那窝麻雀地可爱,却始终不愿意告诉李娟麻雀地窝在哪里。妈妈还经常嘲笑李娟地笨拙,李娟犯了各种小迷糊,妈妈就在一旁看笑话。

  妈妈和外婆又是善良的:妈妈可以在生活艰难的冬天收养几只鸡,在却冰雪化冻后的春天放它们走;外婆把能搜集到的纸箱子都送给那些调皮的牛食用。

  而正是这些牧民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李娟的真实内心想法,让她的文字充满了真挚。这样的写作对她自己情感的最好表达,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2、作家的人生:李娟的真实

  阿勒泰的牧场生活,那些策马奔腾的日子里,有得不仅是欢笑,更有生活的无奈。

  李娟和妈妈、外婆在一起的日子里,一家人的温暖扶持,固然让生活充满了快乐,但这些笑容的背后也充满了心酸。

  她们没有固定的家,住的帐篷是塑料的,常常被放养的牛光顾,在雨天的时候更要提防着漏水。

  她们吃水困难,不是爬几个山坡去井里打打水,就是跨过沼泽却河里取水;洗衣服要在河边的水里敲打,进一次县城,来回要两三天,等一次货车,更是要靠运气。每一次进货,都是对身体和精神的折磨,要防着迷糊的货车司机和不安全的住宿环境。

  而在这些里面,让李娟伤感的是外婆。外婆八十多岁了,却为了生活,随着女儿和外孙在异乡漂泊求生。外婆对家乡的念念不忘,是那顶被风吹走的帽子。

阿勒泰的雪

  阿勒泰转场的背后,是一家三个女人苦苦支撑的生活,是渴望拥有一个固定居所的梦想。

  面对曾经的贫穷,李娟既没有像那些靠着卖惨而博取同情的作者一样,用生活的悲惨衬托自己的成功;也没有刻意抹杀或者遗忘这段生活。

  她的文字里始终淡然,安静,对于自己曾经的不善交际、懒惰,难堪、胆怯与不争,她坦然地记录着、剖析着。

  在这些生活的背后,是她和妈妈、外婆的坚强与对抗。即使面对这样的生活,李娟也没有怨恨、没有沉沦,她对生活感恩、对未来依然存有梦想,并且认真地生活着。

  正是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对命运与独孤的深刻感触。即使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在那些没有人理解的牧场生活里,在那些孤寂的日子里,李娟才写出了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三、坚持自我写作的阿勒泰李娟

  在许多人的想法里,写作要宏大,要写出个新世界。有些人写作的时候,不顾自身经历和眼界的局限,对于不熟悉的行业、生活,靠胡编乱造来创造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

  纵然情节曲折离奇,却始终像空中楼阁,创造出来的作品空有外表,而没有内涵。这样畅销的书籍或者文章,只能是一时的、虚假的流行。唯有那些真诚的文字才能流芳千古。

  作家王安忆曾在一次研讨会上,向李娟发问:“写了十来年阿勒泰乡村旮旯里琐碎生活和纯粹自然之后,今后怎么写?”

  这也是许多读者的担心,他们担心生活的经历和阅历会限制李娟今后的写作。但其实,一个作家的写作并不需要自身经历的波澜壮阔。

  曹雪芹一生只写了《红楼梦》一本书,而这一本书里只写了一个贾府,只写了一个大观园而已。但这并不妨碍《红楼梦》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阿勒泰牧区

  作家余华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其实一直都在写童年,都在写回忆。”就如同童年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一样,阿勒泰在李娟的人生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勒泰的青山、草原和湖泊滋养了李娟的心灵,让她的文字始终带着旷野般的空寂与灵动,又有着青草一般的清新与纯真。

  对于李娟而言,即使已经进入了现代繁华的物质文明生活里,只是那一段在阿勒泰的生活时光,就足够她书写一生。

  更有读者担心,进入城市的李娟写不出那些灵动而美妙的文字,他们担心远离了原生态生活的李娟,变成了世俗里的作者。

  但幸运地是,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李娟始终是那个李娟。多年过去了,她的文字在叙述、描写和抒情方面变得成熟了,但不变的是那些文字依然是真挚地表达,她的情绪和思想依然是纯净、独立地。

  也因为她始终怀着虔诚的心在写作,她的文字始终真挚,她的内心始终纯净,带着生命赋予的灵动,她不曾浪费上天赋予她的才气,她没有妥协于生活,没有被繁荣的图书市场所迷惑。

  叔本华说:“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

  这正是阿勒泰的李娟魅力所在。她所写的,始终是她自己、是她的内心世界、是她自己所坚持的而已。

  《九篇雪》读后感(十):获得多项文学大奖的李娟,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里?

物质生活一旦简单了,身边的一切也会清晰地水落石出,铅华洗尽。——李娟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至今,衍生出了很多的作品,也让无数的优秀作家脱颖而出。

  优秀的作家该是什么样子?有人说鲁迅就是最标准的作家,还有人说,汪曾祺、余秋雨这些是现代文学领域里,最标准的作家。

  作为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倍受推崇,即便是一本自传或者随笔书籍,都能够被读者看到。不论作品的好坏如何,名气这东西,对书籍来说是最好的特效药,至少读者喜欢。

  说起现代文学,真正的好作品诞生是极其稀少的。就散文这个题材来说,散文从古至今发展而来,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经久不衰,堪称经典。到了现代,以梁实秋、鲁迅、周作人等为代表的散文大家拚弃了文言用法,改以白话为主,而散文也从此变得更加通俗。

  散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文体,写景、写人、写物都可以在散文中体现。散文真实而又具有美感,因此但凡爱写作的人都喜欢写散文。

  散文是一种大众化文体,但这种大众不代表滥俗,更不代表简单随意。

  散文写的好的作者,一定是会生活的人,且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生活态度。

  就如汪曾祺的散文,他的散文趣味十足,读完让人感慨生活的美好,一个萝卜,一块豆腐,一盏茶都在他的笔下变得可爱,让人食欲大增。

  梁实秋的散文充分见证了他的文学功底,引经据典,雅舍谈吃,他让我们看到了真的作家是如何热爱生活。

  每个人的散文因为其处境的不同,习惯以及生活态度的不同,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情感也不一样,而读者的感触也是不同。

  在新疆有这样一位散文作家,她叫李娟。李娟并不是名家,至少和汪曾祺、余秋雨等散文大家相比,她并不起眼。然而,在这样一个名家散文才受追捧的时代下,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散文作家,她让我们在她的文字里看到了独特的创作力,新疆阿勒泰的美,新疆人生活的点滴都在她的笔下有了生命。

  文字是她的翅膀,散文是她的孩子,而阿勒泰承载了她的梦想。

一、散文的窘境,作家的选择

  在散文越发大众化的今天,写散文的人越来越多,但读散文的人越来越少。散文面临的窘境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越发的难堪。

  焦虑和狂躁让现代人越发的心急气燥,很少有人能沉下心看散文。散文这个在生活中诞生而出的精灵,似乎也在越来越被边缘化。唯美、真实、思考、以及感悟这些散文具有的特质,从文字中散发而出的典雅和文化气息被焦虑和狂躁污染。

  而今看散文的人急躁,体会不到岁月静好的美感;写散文的人也急躁,没人看、书籍滞销,文章中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让人难受。

  名气和焦虑真不适合散文,这些外在的东西只能让散文失去与生俱来的灵气,商业化的只能加剧散文的衰落。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去品味一篇散文?谈起这个问题很多读者只能低头不语。如果问起你最近看过什么文章,那多半人一定看的是自媒体文或者明星娱乐新闻。

  这就是差别,传统和现代的差别;散文和自媒体的差别;人和人的差别。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人们似乎更关心哪个明星,更在乎明星的消息而不是作家的消息,更在乎明星做了什么,而不是作家写了什么?

  作家面临的困境就和散文面临的环境一样,金钱、欲望、初心、作品已经成为了写作者内心的魔障。这就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者只能选一个,那么到底要选择哪个。

  比起很多贩卖焦虑而红极一时的作家来说,这个来自新疆的作家李娟,就如一道文坛的清风,徐徐而来。

  她带着满身的烟火气,如人间的精灵,在贫瘠的荒野里开出最美的花,将沉着、淡定、可爱、乐趣、以及蓬勃的生机带来,为我们烦躁的生活降压。

  李娟的散文没有商业化气息,没有被污染的浊气,没有名气的包装。她只有原生态,只有纯朴和野性,还有简单。

  在她的散文里,生活并不是一团乱麻,而是妙笔生花;苦难并不是只有痛苦,还有勃勃生机;人间并不是没有悲剧,只是悲剧之后喜剧还会上演。

  她的散文浑然天成,不加雕琢,无华丽语言,然而那种原生态的美、那种希望、那种矛盾,是独属于李娟。

二、九篇雪的魅力在哪?

  李娟这位在其作品中保留着纯真和矛盾的姑娘,似乎在读者的心目中,她还是那个二十几岁的姑娘。她还是那个有梦就去追,有苦愿意尝,有泪擦干净的姑娘。

  生活让她保持着稚嫩的纯真,梦想让她有了腾飞的希望。

  在我的阿勒泰一本中,李娟写道:“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

  李娟的坚强让她的散文读来有一种不被命运打倒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相信。

  李娟相信命运带给她的苦难和悲伤是为了让她学会成长,受到得伤害和欺骗只会让她更懂得如何生活。

  而今我们很难想到那个写下《九篇雪》的姑娘已经人到中年,也很难相信时光让她的文字越发的年轻,岁月也不曾让她满目沧桑。她还是李娟,那个不屈服于命运,热爱生活的李娟;她还是那个不忘初心,只写自己的李娟。

  《九篇雪》是这个在初尝爱恋中的女孩内心的独白,这种独白藏于字里行间。

  隐晦的情感,不明的心思,混乱的思绪,让这部散文充满了矛盾和灵气,这种藏于文章中“生机气息”就如一股洪荒而来的原始之灵气,让人神清气爽。

  《九篇雪》因李娟而诞生,李娟又因《九篇雪》而出名,从一定意义来讲,李娟就是《九篇雪》。

  “人对命运的认知就像剥洋葱,常剥常新”,作家苏欣的这句话用在李娟身上再好不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会让人对命运的认知更加清醒,人的思想也会不断的完善,年龄不只刻画在年轮上,还刻在心上。

  人的初心也只有在最开始诞生的那刻最为苍白,也最为坚定。

  《九篇雪》写满了青春,写满了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更刻画了李娟的初心,那种青春期的矛盾和朦胧的爱意,那种文字的生机和灵气让这本书有了生命,好的作品就该是这个样子。

三、散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如果养马只是为了吃肉,生活该索然无味到什么地步?

  散文记录的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情感,它的素材大多都来源于生活,然而生活却并不是散文。散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散文记录生活,将生活美化、丑化、或者诗意化,这完全取决于作者是要写什么,又要通过文字体现生活的哪一面。

  同样的写马,李娟笔下的马各有不同,她认为生活不一定只有满足口腹之欲才是生活,就犹如养马只是为了吃肉,那养马就失去了乐趣,生活该有多乏味。

  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生活,也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如果你把它看成一种使命,为了使命而活着那是一种痛苦,如果你把它看成一种乐趣,那活着才有了生的味道。

  李娟的散文是有其态度的,这种态度反应出了人类从古至今应有的良好品德。善良、吃苦耐劳、坚强、执着、热爱生活、随遇而安、乐观,她身上的特性是很多作家和普通人所欠缺的。

  正是这种美德和散发出来的纯朴气息,让李娟的散文在当代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她的名气只限于她的作品,而不是自身的营销。

  李娟从不营销自己,她安静的如不存在,她的身影只辗转于阿勒泰的大街小巷,她的生活简单的不需要手机、不需要电话。她只做自己,做那个眼里、心里直走生活,只有文字的李娟。

  李娟的文字来源于生活,在生活的每一瞬间她都能诞生灵感。写文就如经历生活,一样的痛苦,充满挫折,然而李娟无惧一切的风雨。

  她认为一切的苦难和艰辛都只是暂时,破旧的衣服、风雨飘摇的房子、还有艰苦的生活环境都不能打倒她热爱生活的心。

  心若坚硬,则无坚不摧,人若软弱,则谁都可欺。

  每一段痛苦的经历,都像是一场上天的馈赠,你永远不知道你因此而得到什么?

  在文字的世界里,李娟记载了她的成长经历,她让散文在贫瘠的沙漠里开出最美的花,让生活因散文更加的通透。

  一部散文它代表的不只是作家的心路历程,更是一种高于生活的理念和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文章的奇经八脉,文字的血液里,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才是文字真正的价值。

  其实人们看散文不只是看别人的故事,而是通过别人看自己,这种灵魂层面的交流和感受,才是散文高于生活的价值所在。

四、好的散文应该拥有哪些特性?

  现代的出版业,散文依然是出版社最不愿意出版的作品。各种良莠不齐的作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一致,缺乏现实生活的经历,让散文成了附庸风雅、无病乱呻吟的文体。

  大浪淘金,淘出来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李娟的作品,能顺利出版和她的写作能力还有她的生活态度有很大关系。

  纵观现代优秀散文的内容,好的作品能有生命力,都是具有一定的特性的,我总结出的特性有如下几点:

  1、散文必须来源于生活而非虚构

  2、散文忌讳无病乱呻吟

  3、散文要反应时代特性,反应现代生活

  4、散文要坚持主流价值观,有自己的态度

  5、细节和现实性是散文的生命线

  6、写散文应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文字

  7、一个作家的思想境界有多高远,她文字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8、简简单单才是实,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才是散文要地真实

  一个活的真实的人才能写出真正有生命的文字,散文的态度是要真。人生的理念就如散文的理念一样,用真实反应社会,以态度对待生活。

  我们所拥有的美好品德那才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真正的价值,而李娟的《九篇雪》就是她带给我们的价值。

  不虚伪、不做作、不矫情、不掩饰,这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才是写散文该有的态度。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