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是一部由杰森·伯格执导,肖恩·宾 / Patrick Sanogui / 玛丽·麦克科马克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人机》观后感(一):众人的欣赏角度:为何评分低
影片寓意值得深思,之所以评分低因为真正好的东西从来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大众认为好的那只能说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可未必是好的,越俗的东西越容易让更多人接受。好比超市里随处可见的饮料总是被大多数人喜欢,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但是一瓶被珍藏在地窖里的上好葡萄酒能品懂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人,只有小众才会懂得葡萄酒比较起饮料好在哪里。如果将葡萄酒拿出与大多数人分享,那么葡萄酒不会轻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因为他们不能尝懂酒里真正蕴含故事、年份,无法从酒的本身体会出这瓶酒真正好在哪里。他们能品到的只有苦涩,只有酸味……
《无人机》观后感(二):无人机是否有灵魂?
导演用心的传达一些人性方面的东西给观众,伊米尔失去妻子和女儿的痛苦是否会击中你的心?打斗之后,打落掉的皮箱散开,里面并不是炸弹,而是一张照片…… 我体会到了一位丧妻丧女的男人承受着他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另一名父亲背上谋杀者的罪名后的反思和无奈。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有紧张的节奏和火爆的场面,用一种论调来评价一部电影也未免过于苛刻。有些电影就是用那些看似平淡的,波澜不惊的镜头连接起来,却让人感受到了稳步,渐进的剧情和值得反思的人性。
无论哪国,无论哪个政府,都需要把一个重要的理念摆在第一位,那就是人性。超越国家,超越种族。
值得反思的还有很多,抛砖引玉等大神。
《无人机》观后感(三):无人机下
无人机这种题材的电影并不少见,对于杀人机器遥远另一端操作者的讲述也很多。他们一样也只是一个平凡无趣的父亲,生活的失败者。
世界绝非善恶分明,总有恶魔隐藏在天使中,也总有披着羊皮的狼。暗线中,一个爱着自己家庭,绅士礼貌,富有学识的穆斯林,一个想要“复仇”却不忍伤害别人,甚至在最后的手提箱中,也只是留有爱人相片的人,与片中其他人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好呼应了当前国际国内的主题:人们不应当以标签来衡量他人,更应当注重个人的品德。
电影全篇平平淡淡,恰似故事中大部分的人物,即使在最后故事的高潮中,导演也很“吝啬”的使用背景音,仿佛娓娓道来的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纯粹人的倒下,是另外一批人的觉醒。结局终归是美好的,父亲带着儿子在帆船上航行,配音下,“他是我们国家变得脆弱”,何尝不是在说,他让我们国家变得更有感情。
《无人机》观后感(四):无人机影评
《无人机》完全是一部批判“世界警察”随意用飞行器越境清除暴恐目标,不顾他国平民生死的丑恶行径。本片在深刻的现实意义,我给它打7分。
一个老婆偷情、儿子未施救爷爷的无人机操作员,一个CIA承包商在父亲过世,家庭关系复杂中徘徊困惑,本身对外人没有偏见排斥,却在杀戮显得冷血,当被击发亲情时又是那么奋不顾身,此时真正体现到他人失去亲人的痛苦,可一切为时已晚。当他良心发现揭发时,也自然成为政府的弃子、背黑锅者。
一个有着美丽妻子、可爱女儿,又温文尔雅、知识广博的绅士型穆斯林,一个被极端恶意排斥热爱生活的中年人,一个为查信息破解网站而打倒追击特工却不忍伤害他的黑客,只不过希望杀人者真正感受下被伤害者的痛苦,以一个假爆炸箱假起爆器来讨要说法,控诉着恶劣行为表达着愤怒,却得到一个全家死光的结局。
在西方社会中,有一种倾向就是穆斯林都可能是暴恐分子的思想在漫延,一种为达目标为自身国家利益不顾他人不顾他国的道行逆施在漫延,并造成无数的连锁反应,有多少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有多少仇恨因此而深深种下,更加引发世界动荡。
《无人机》观后感(五):《魂断无人机》
看这个电影,是因为明星效应。海报上的主演是肖恩·宾,看过他演的《权力的游戏》中的史塔克。
故事的年代很近,讲的是美国在和伊斯兰国的斗争中那些民族的恩恩怨怨。肖恩扮演了一个无人机承包商,在军方的指令下,指挥无人机炸死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巴基斯坦一个IS组织的嫌疑人,顺便还炸死了一对无辜的母女。这位母亲的丈夫是个软件工程师,为了复仇,加入IS,曾多次破译了美国军方的机密,并寻找到了这个私人承包商。一年之后来到美国,以买肖恩的船为名搭上话,还共进晚餐。边喝酒边叙述着自己的遭遇。直到最后的图穷匕见。警察来到,这个巴基斯坦人被击毙。在他号称是装满炸弹的手提箱里,只有一张照片,一张他妻子和女儿的照片。
影片标注是“惊悚片”。可演到了一小时,仍然是那个巴基斯坦人在不紧不慢的叙述,显得沉闷和无趣。快结尾了,才稍微“惊悚”了一下子。肖恩·宾和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实在是很一般,经常是面无表情的背台词,不知道是玩深沉还是在暗地里计算酬金。总之,从剧本到导演到演员的演技,要是让我评,最多给个5.0分。
不过,影片确实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是:生命的价值是按种族划分的吗?不同民族之间怎样相处?虽然这些问题至今无解。
2015年,法国发生了恐怖袭击,亡128人。总统奥朗德立即宣布法国进入紧急状态。
2016年,德国一名疑似恐怖分子驾驶卡车冲入柏林圣诞夜市的人群中,造成至少12人死亡
这些事,轰动了全世界,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再看另一面:
2008年,美国领导的驻阿联军就曾对位于巴境内的检查站发动空袭,造成11名巴安全人员死亡。
2009年,美军对阿富汗法拉赫省三个村庄进行了空袭,造成147名村民死亡,
2011年,北约武装直升机上午空袭了巴基斯坦莫赫曼德特区的巴军事检查站,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
2017年,巴基斯坦一周内发生六起恐怖袭击,亡100多人。
对上述事件,媒体却像没事人一样,漠不关心。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看过一本关于越战的书,讲述美军在越南实验一种新的战术,首先在“越共”经常出没的地方,投下许多传感器,一旦传感器接收到有大动静,这边美军基地立即出动B-52实行地毯式轰炸。确实是高科技啊!用不着部队的机动、集结、进攻,只需要几个穿白大褂的在电脑机房里按几个键就行了,保证全歼。用不着去判断这个大动静是“越共”偷袭,还是一群羊在吃草,或者是一堆村民在赶集。
尽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尽管有堂而皇之的道德准则,在西方许多人眼中,只有自己以及属于自己的这个种族是高贵的,这种高贵,包括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自由,自己所应该享受的权利。而除此之外的那些人,生命则是低贱的。因为他们是不信上帝的人,他们愚昧,他们极端,他们不配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西方人珍视生命,他们珍视的是本国人、本民族人的生命。对于其它的民族的人民的生命却出奇的冷漠。这也表明了他们骨子里那种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
在伊斯兰人那方面,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的教义就指示他们“要对异教徒进行圣战”。为此可以奉上自己的生命。于是屡屡发生自杀式袭击。你想啊,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还能指望他们去珍惜他人的生命?
别说什么谁进步谁落后,不管是西装革履还是衣不蔽体,其实都处在同一个层次上。
有人说过:人一旦成为野兽,他比野兽还坏。尽管人类自认为早已脱离了野兽,有思考,能创造,实际上,现在的人类还是野兽。看看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吧,无尽的破坏、无尽的杀戮,比野兽的能力强多了。人类还在一个初级的进化时代中蹒跚而行。或者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成为天使?希望如此。
民族问题,是让每个国家都头疼的事,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亲密融合的例子我还没看见。但是无论想什么招儿,兵戎相见总是最简单也是最损的。《魂断无人机》电影中表现的虽然只是一个个案,却反映着人们普遍的心态,这类个案要是太多,还谈什么和睦相处?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人当然要珍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街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也是一个鼻子俩眼,也是他的父母千辛万苦拉扯大的,这无关种族无关信仰无关文化,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他也是人。也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渴求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