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之书》是一部由让-吕克·戈达尔执导,Dimitri Basil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影像之书》影评(一):我看《影像之书》
今天看了戈达尔去年获得特别金棕榈奖的《影像之书》。
他用拼贴、重新剪辑的方式,“拍”成了这部作品。这部85分钟的电影构成了一个关于梦境的印象。导演的喃喃呓语似乎游历与画面之外。偶尔出现的字幕提示,与不断变幻的影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这让我想起做梦的过程:我们很难用单纯的语言去追叙梦境。它是由画面构成的。不断变幻的画面让人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
“我们需要一天,来讲述一秒的故事
我们需要一生,来讲述一时的故事”
《影像之书》影评(二):几句旁白
仅凭记忆写出大意。原声应为法语,带中英文字幕。
I need eternity for a story of one minute.
I am with bombs.
这些政权都声称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愿望,但人民只是想要平静的生活。
当今世界掌权的人都是些白痴。当一个人可以成为浮士德,谁又会梦想成为国王呢?但如今已经没有人梦想成为浮士德了,他们都想成为国王。
此处字幕组翻译疑有误,英文bloody morons被译成嗜血的白痴。
《影像之书》影评(三):观众也是这本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昨日大雨,心急火燎赶场,四仰八叉朝天跤,每部都完美错过15分钟左右,真是血肉之书 vs. 影像之书。 观者各有各想法,标准答案只有戈达尔自己知道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前段的画面大多故意虚化,而当后段相关阿拉伯的部分,则清晰规整的画面明显多了起来,前后对应似乎更像是对欧洲文化和思想的一次反思,混沌与秩序,因果相关。后面实在有些撑不住了,眼皮开始打架,有几小段,眼中画面依稀,耳中断续飘来的旁白,醒来时也竟然没有觉得错过什么,小睡时的感知似乎也成了这影像之书的一部分,有些好笑也有些奇妙。 当字幕机最后打出“本片多处语焉不详,声道多变,翻译已尽力,字幕组已尽力~”,大家都不尽心照不宣地哄笑鼓掌。
《影像之书》影评(四):观看之道
纯属瞎写,请勿深究。
关于影像,关于书,这两个系统,或是本该被两个定义框定的概念,被以影像的形式突破,形成一本不能概括的书,抑或是一本书的厚度。人们可以解构厚度里面的一切,影像成为现实的记录,“书写进书里,现实写进书里,现实写进现实里”。 在这里,语言不是文字与话语,文字与话语也不能形成书,无意识的声音记录载体进入语言系统,附和着支离破碎的画面与影像,至此,语言与影像系统形同陌路。然而声音的变化是嘻哈的,多声道并且密集覆盖,如同一条行踪诡秘的蛇,爬行后留下的踪迹成了真实的复制。于是在真实的影像,真实的声音,真实的语言中间,自然地虚构出厚度,终于在原始影像面前显露出当下的文明。 解构在一点一点消耗厚度,而或选择一种重构记忆,还原厚度,或许是最好的观看之道了。
.S.写这个必须要打星,自认为不配打星,无奈必须五星。
《影像之书》影评(五):诗与字词【出自李宗衡影评】
这个传说版本众多,但基本大意如下:德加曾问马拉美(有人说他拿着自己写的诗),我有很多思想和意象写不出来啊,马拉美回复了一向高傲尖刻的德加,老兄,诗不是思想和意象,是字词。或许客气点说,这就是真正把玩技巧、材料的专业人士与把玩另一些东西的爱好者之间的最大区别。记得戈达尔自己也说过,《电影史》这套作品,你知道的越少,感受和得到的越多。其实一个意思。戈达尔本质上是个文体家,影像上,声音上,文本拼贴罗列碰撞上,手艺上,感情上。当他需要一只手,他会想到达芬奇笔下的一只手,当他需要一个情感的共鸣或冲突时,他会顺手拿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或者里尔克的一句话。他是个不停被误解的人,也误导了无数人。他其实是极其直白的电影艺术家,并不晦涩,或者说从不追求“晦涩”,除非你跟他的知识框架相差过远(如果是此种情况,每一个人和人之间都是互相晦涩的)。他的作品很矛盾,因为他的形式感介于电影与艺术之间(当然这是文体家的基本构造素质)。他是一个极其浪漫、感受力极高的人。他的《电影史》是我的心中十佳电影之一,它启发过我很多关于电影制作、传达与思考方面的东西,也几乎是他自己近晚期作品的核心出处。第一次在影院看他把玩着视与听这两个器官感受,很享受,一种残酷而温情的享受。
《影像之书》影评(六):IDF第二场
我离开之后你会难过吗
就像我爱你一样爱我吗
说谎!
这让我想起了来自周迅的灵魂拷问
我觉得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过曝,有一个镜头女人的身躯和皮肤都变成了黑色,凸显轮廓感,这一幕我竟然觉得挺好看的,让我想起了在海德堡城堡上栖身眺望远方的剪影。
手和面部的静物特写也不错
可能是我偏爱黑白
每个流浪汉都是哲学家
因为他们更有时间
去观察这个世界
所有的运动
都以为人民谋取幸福为目的
人民的幸福很简单
只想平静的生活
我们需要一天,来讲述一秒的故事
我们需要一生,来讲述一时的故事
映后谈:包括蒙娜丽莎,我并没有完全像一个神一样的完全把握这个世界,我对这个世界了解甚少,晚年反而变得谦卑了。艺术最关键的,听过可以叙述的影像,去意识到无法表达。几个镜头下来,影像的本质是沉默。
连续性是资产阶级,断裂时无产阶级,影像是资产阶级,文字时无产阶级。
我突然想起了梵高,可能是我刚去过荷兰梵高博物馆的缘故,想起了他说的我根本不在乎实际的颜色,他将自己从眼前的世界解放出来,
我看到了死亡,这样的死亡并不哀伤,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阳给万物洒下了一层金色。
有的画家一辈子在画一张画。
《影像之书》影评(七):影像之书:符码“元叙事”
不得不佩服戈达尔,世界上还有谁拍了出来这么厉害的片子吗?感觉先锋到必然电影史留名。
这确实是“影像之书”,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电影”。“必有一次影像的革命”“真正的意义只隐藏在碎片之中”,导演所要传达的意图就在这里——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元叙事”意味的电影,他把我们的注意力重新引向影像本身,让我们意识到,影像本身即意义,而这种意义是通过人物行为、色彩、音乐、服饰、空间以及镜头语言等来结构的(有许多音画不同步的时候更能体现这种元素之间结构性的张力),他将电影切割到最简单的单元影像,但我们立刻发现即使是零星的片段亦能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
这是戈达尔对观众的挑战和启示:他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熟悉的电影叙事只不过是遵从一种形式上的惰性,他让我们重新发掘自身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让我们重新发现影像的巨大的记录和表意能量。
观看这场电影就像在和导演进行博弈:当你沉浸在一个片段的叙事中时,他又突然把你抽离;当你对一个故事产生兴趣时,他又告诉你他不会继续讲述,余下的遐想只能通过你自己补充。一切都似乎没有意义,但一切都充满意义。
他思考一切:男性,女性,暴力,战争,政治,法律,道德,贫穷,历史,文学,情绪,色彩,文字符号和影像……
“现实中是不存在美的,只有一个时代过去,这种生活才成为美,而这种美马上就永远消逝了。”(印象最深的一句,记不清具体表述,大意如此)
《影像之书》影评(八):戈达尔潦草的书写
影片如题,戈达尔把自己记录的影像收集成书,非线性地叙述,回归成影像呈现,以下是五章,每章各有其观点:
Remake: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故事写来写去都是那些桥段。看到了Johnny Guitar.
t. Petersburg:看到戈达尔对集权,战争和人类历史的反思。
Flowers train rail:对以火车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反思,看到Shanghai Express.
Law: 对人类建构的规则的思考,观点恕我没太懂。
第五章名字忘了,大概是讲西方人对阿拉伯的理解之粗鄙和Orientalism.
从影片发行方Wildbunch捞了一本限量的影像之书介绍册,不清楚是不是戈达尔的创作手记。
撷取一页,写道:
We will have a book,
Images and words,
o bullshit,
igns amongst us picture,
It’s like a bad dream,
Written in a stormy night.
怎么理解这个片子,私以为是垂垂老去的戈达尔潦草书写的,对这个世界深沉的关切。
在电影院熟睡的人被中东地区的炸弹炸醒,抬头一看屏幕上出现一行行字幕以为结束了,开心地鼓掌结果后面还有十来分钟彩蛋。真是一场噩梦。
《影像之书》影评(九):辩驳的需要,反抗的需要
“如果我们选择不拉屎,那我们就是不选择活着。” 开头有关手的探讨出现不久后,出现了上面的句子。 手实在是个太妙的东西。艺术的开端会提到洞穴中的那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手的参与。以手思考,五指作为脉络。 红蓝对比的刺激,加入亮黄或者绿,黑白调和,色彩与影像和语言一起构成了一幅奇巧的画作。 血腥不一定红,画面不需要直白,语言不强求理解。 舞厅,火车包房,还是女子横穿车厢等等。这些横排或者竖排的长镜头,让人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影像与剪辑,影像与书本,影像与法律。 艺术是什么?时代世纪转换间新旧生活方式的更新。时代创造的艺术形式,无法具有本时代的认可。 “你们的记忆穿行的地平线的边框里”。自由意志的边界。 “我找到了真相,又马上失去了它”。 战争,梦境,资源,贫穷。 虚构的dofa,在阿拉伯,没有石油。政治,权力,规则。 藉由这个故事,影像引领漂浮的思维在触碰些更直接的东西。 说到现在,他用了浮士德和国王的关系来阐释:想成为浮士德的人,不会想成为国王。而失去浮士德后,人人都想要着国王了。 “相信我,我们从来都不够悲伤。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地球被抛弃,被字母表里的字母所过载,被繁杂的知识所窒息,很难再听到其声音了。” 随着舞者的倒地,一章章展开的戈达尔的影像之书到了尾页。通过它,他表达出自己对于当今社会的思考批判,对于未来发展的希望与绝望。 但话语也许永远都不能成为语言。 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大概始终会被迷惑。
请记得
“辩驳的需要” “反抗的需要” “辩驳的需要” “反抗的需要”
《影像之书》影评(十):影像之書穎象汁舒戈爾達誤傳閒暇製作廢片到坎城
《影像之書》告別影像--數位的制霸 領薪水第一部電影 請去音響最好的影廳 ,真的 我認為 ,攝影集、動態影像作品 至今缺少由廢片組合的作品 (亞洲有名就森山大道<攝影再見>),畢竟作者背後操縱image 「剪接」「編輯」,一本書 、一串幻燈片、一部電影,底片時代我們可以談書畫樂 但,數位時代來臨 ,電影作者分「破壞環境底片派」「低成本數字派」。數字電影是種突變 來自「仿底片」 《告別語言》《影像之書》數位的變化、擴展或許是高達一次測試極限 《建築師傑克》當初只做的半套 ,墨鏡爺搞了兩套 ,或許還有第三套 1.過曝 壹.ㄍㄨㄛˋㄆㄨˋ <最後一笑、霧中風景、麵包與小巷安達魯之犬>、巴斯特基頓等一堆根本看不清的老片,過曝理由 ?將各導演手痕掩蓋 ,一禎禎影像經過處理 ,為破壞得到其無個性目的 曝光控制在攝影技術掌握訊息 ,破壞是《影像之書》首先做的 2.拉伸 貳.ㄌㄚㄕㄣ 4:3、2.35、1.85、16:9、1.37:1畫幅 ,底片誕生的規格 ,電腦、電視放映來的強制拉伸讓導演攝影執導苦不堪言 …道藝術需求慘遭滅殺 高達取得影像第一曝光 ,第二 …填滿螢幕 :拉伸、放大、格放 ,看不到底片引以為傲粗粒子;只有像素方格掙扎其中 3.潤色 參.ㄖㄨㄣˋㄙㄜˋ 一部電影最大的褻瀆是啥 ?改變它的「膚色」,阿巴斯短片《麵包與小巷》被潤上色彩 ,觀眾察覺嗎 ?可能變成一段拾得影像吧 …相對拾得影像高飽和色彩對數位世代不尋常 ,人類觀看電子映像分真實質感、非現實質感 ,又出現兩派都是假的 !肉眼一天看多少映像 ?威廉克萊因對數位的態度:愈鮮艷愈好 轉錄 所有名片片段非來自母帶 ,皆是數位轉錄,回到第一點『過曝』,盜版起源來自盜錄 ,保存影像自拷貝 轉錄影像進行破壞,能被接受嗎 ? 影像之書 放大格放 …裁剪 …意義變形作數位時代莫名曲異 影像無限延伸 …剪輯概念 …是無垠 … 中平卓馬 為何放棄影像 ?光是照片的裁剪變化就給他崩潰 ,24禎的剪裁到底可以有多少謊言 ? 『書』只拍一角 ,《影像之書》與《日躍日式散步者》差別 …隱藏和全面表達 ? 電影結束前30秒的低頻波 ,為何只有我聽到 ?沈浸謊言真諦85分鐘其定義何處何方 。 《告別音樂》不遠弁 #影像之書 #車庫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