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经典读后感10篇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是一本由郑军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读后感(一):【雨枫书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把它们交给科学家!

  科学太重要了,不能把它们交给科学家!这是郑军在他的高科技犯罪及探案题材长篇小说《临界ONE:飞驰的灵魂》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看似一个悖论,实则蕴含着科学研究的真理!科学本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用不好则会为人类带来灾难!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发现大多如此,例如:原子能,用于核能发电可以有效解决电力不足的困扰,用于制造原子弹则成为了人类安全最大的威胁!只有受到道德、法律约束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才能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一旦脱离了约束,科学就会像冲破了牢笼的猛兽,暴露出它狰狞的另一面,给社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 《临界ONE:飞驰的灵魂》讲述了一位实验心理学的专家,疯狂的沉迷于通过改造人脑来制造超级人类的研究,不惜越过法律的界限,偷偷的进行非法地下人类活体实验,最终害人害己的故事。故事中的这位科学疯子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在我国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这一成果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使人类实现对艾滋病的先天免疫,但是却遭到来自国际和国内科学界的一致反对,认为他严重违背了人类伦理道德,也给被改编基因的人埋下难以预计的潜在后果。可见,科学疯子并不只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本书中提出的观点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临界ONE:飞驰的灵魂》这本书就目前的科研水平来说可以被看作是一本科幻作品。我个人对“科幻”一词的理解是:真正基于科学的幻想,未来通过科学家的努力,确实可以实现的!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甚至是违背科学原理的想象作品只能被归为“魔幻”!这本书可以说是国内科幻界的少有的“硬科幻”代表作!书中对于大脑功能分区及其研究的描写可以说是非常的严谨,可见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下了真功夫的,这一点真的值得国内某些“科幻”作家好好学习! 全书逻辑推理科学严谨,情感描写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拿起来就不舍的放下!一口气读完后却没有“心中的石头中午落地”的那种感觉,而是被那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把它们交给科学家!”搅得更加心神不宁了!科学研究同样需要底线,愿我们的未来一切安好,科学的发展循规蹈矩!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读后感(二):飞驰的灵魂,亦是疯狂的灵魂!

  【雨枫试读】在未来,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科技可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人类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在少数的科学家之中。一些人既是科学家,又是罪犯,他们的可怕之处正是在于他们既想推动科技的飞速进步,又犯下超越法律限制的罪行。

  本书讲述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一个大学老师李文涛执着于人类神经等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他和自己的学生杨真有着超出一般的师生情谊,杨真和母亲离开同样执着于科学研究的父亲,一次李文涛和同学发生矛盾,杨真发觉李文涛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而选择离开对方,这一转变,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故事的发生……

  小说中为了有暴力倾向的罪犯最终会被强制做手术,一种扣带回损毁术,能够让那些罪犯消除攻击性和暴力倾向,当他们经历手术之后,却大多数人都会变成行尸走肉,他们会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严重的甚至会自杀。

  在官方的介绍中,这种手术能够保证百分百不犯罪,不久,一个之前从事过这一手术的医生却意外被人杀害。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高科技犯罪,公安部组建了名为“高科技犯罪问题调研室”的部门,杨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一个科技展览会走进他们的侦查视线,在展会上,各国科学家都对未来科技纷纷发表各种奇特猜想,有些甚至超出了当下法律的限制范围,哪怕将来有一天真的实现那样的技术,法律时是否会严令禁止还是一个问题,人们在利益驱动下,有些法律规定只不过名存实亡罢了。

  小说中既包括科技元素和未来科幻元素,也包括了刑事犯罪的元素,暴力杀人,毒品犯罪,自杀,让人在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既感到惊险刺激,又有点不寒而栗。

  小说中有多方势力互相发生冲突,毒品犯罪组织,毒品贩,警察,科学家,被改造的“超人”。当面对警察的围攻时候,毒品贩竟能够身手敏捷地逃跑,而也有的毒品贩后来却意外死亡了。这些毒品贩很多都是被改造过,在很多能力方面都远远超出常人。

  而这些被改造过的毒品贩,都需要继续依赖药物的治疗,否则就难以维持正常人的身体机能,他们会出现各种不良症状。这里面有些是毒贩,也有毒品吸食者,他们身上都背负着严重的罪行,而科学家也因此把这些人当成了实验的对象。

  只是这样的一门研究存在着各种缺陷,最终能否彻底解决药物依赖和副作用的问题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最终善恶终有报,一项所谓集齐当今世界最伟大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也被付之一炬。

  小说起名为“飞驰的灵魂”,来源于小说一开始李文涛对杨真来说,是帮她打开了科学的广阔视野,算是灵魂能够在科学的海洋中自由飞驰之意吧,后来李文涛的所做所为又何尝不是一个让自己的灵魂在科学中迷失,变得疯狂!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读后感(三):【雨枫试读】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临界 高科技罪案调查》。这是一套系列丛书,共有三本之多,而我只是阅读了其中的第一本,第一本书的名字叫做《飞驰的灵魂》。这本书拿在手中,看到封面的绘图,就让人眼花缭乱,有些摸不到头脑,这写繁乱的物体横七竖八的聚集在一起,让人匪夷所思,这到底是表达了什么含义,难道说高科技时代的事物真的就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不在是常规的,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事物,而是一种超乎时代的产物。但是从书的颜色看来,确实深兰色带给人们一种空旷通灵的感觉,感觉到深邃,幽静的氛围。封面设计的如此的神秘,相信书中的故事也应该非常的精彩,带着几许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由郑军所著,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本书的作者郑军是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家,也是一位小说评论家以及科幻文学活动家。19作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并且几年后开始科幻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了一名专职创作者,作者已经发表了几本长篇科幻小说,除此之外,作者也出版了多部中短篇科幻小说以及数十篇科幻文学评论文章。作者的创作重点在长篇科幻小说和非小说类科幻读物上。作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专职科幻作家之一,也是极少数投身于科幻非小说类创作的作家,擅长于科幻历史研究、理论探讨以及对科幻艺术的评论。他对于科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幻百年的发展有一个较清醒地认识。作者出版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并且深受好评。

  在这第一本《飞驰的灵魂》中,作者总共分为十个章节来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这本书作为一个科幻故事书来说,外形设计也有些出人意料,这是一个体积较小的故事书,比口袋书稍微大了一些,却比普通书籍又小了一些,但是看起来还是比较精致的。尤其是故事书中,夹杂着一张科幻年表,也就是介绍了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翻开这张长方形折纸,一条时间横轴出现在眼前,这是以时间顺序排列的科幻文学历史年表。从十九世纪初期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到现在为止,共两百年的时间里,人们在科幻文学领域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作者所获得的奖项。一张表让我们清晰的看明白了科幻文学历史的进程,也对于这些书籍以及它们的作者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书中讲述的实验室里面的故事,让人记忆深刻,作实验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而且也确实比较枯燥。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作实验来说,前两次可能是比较兴奋的,出于好奇的心理,可是几次之后,那种兴奋的感觉渐渐平淡下来,一切开始变的枯燥乏味起来,这种感觉在书中也是写的比较真实可信。书中既然讲到高科技罪案,那么高科技也就是本书的一个要点,在这个时代,大家也切身感受到了高科技给人们带来得便利,尤其是智能方面确实给大家带来方便,可是科技真的就是双刃剑,如果能够利用的好,对于生活学习是一种帮助,而如果用的不好,那么适得其反,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麻烦。人工智能就是处于这样的一种尴尬的境地,很多人都大力提倡人工智能,可是也有很多的人对此颇有顾虑,认为人工智能有一天可能会威胁到人类,这也不是杞人忧天,也许真的就是作茧自缚。

  总之看了《临界 高科技罪案调查》这本书之后,也是有着很多的感想,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也被作者超强的创作力所感染。很喜欢这本书。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失控的不仅仅是灵魂

  说起科技的成果,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从手中的智能手机到共享单车、网上购物,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当我们充分享受科技飞速发展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当有一天科技的发展脱离控制,人类会面临怎样的情形?

  《临界·高科技罪案调查》就是这样一部关于高科技犯罪及探案题材的系列长篇小说。惊悚、烧脑,一旦阅读开始就舍不得放手,带给我们非凡的阅读体验。

  作为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飞驰的灵魂》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疯狂大脑的故事。微型生物胶囊、乙酰胆碱酯酶、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种种科学技术的呈现让人大开眼界;扣带回损毁术、药物移植、身体变异……对科技应用的大胆设想又让人拍案叫绝。警察与毒贩、老师与学生,从校园到社会,从校园到社会,从唇枪舌战到付诸实践,跌宕起伏的探案经过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当科幻遇上悬疑,当狂奔的科学超出世俗的枷锁,一切都将变得惊心动魄……

  在作者独具匠心的编排下,我们不仅看到了不同人对科学的不同认识,更看到了科技飞速发展造成的结果。众所周知,大脑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作为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它的潜力有多大,一直为全球所研究和关注。不知道当前正在上映的“最强大脑”大家有没有看过?从这档真人秀节目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脑科学知识,欣赏到精彩激烈的脑力竞技,更是从科学的角度探秘人类大脑的无限可能。但是这一切的研究都必须合理合法地进行。在化学课上我们曾经学过,当超越临界点后,势必造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 同样,当科学的深入研究跨越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将会酿成怎样的苦果。就像去年震惊全球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那样,肆意突破科学应有的伦理程序,势必造成车毁人亡。

  如果科学失去“人味儿”,就会变得像野兽一样疯狂!

  作者郑军老师,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家、小说评论家、科幻文学活动家,四届“全球华语星云奖”得主。这次他的最新力作受到刘兴师、王晋康、韩松等科幻大咖鼎力推荐。他在第一届追梦文化基金墨子文化奖成立大会上发言中讲到,希望能用文学的形式,用学术的形式,最重要的是用实践的形式,让科技社会接受人性的引导,走向更加完善的未来。

  就如郑老师所说的那样,高科技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就像诺贝尔发明的炸药,既能用于服务民生,也能用来引发战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担心科技造成的危害,就把研究束之高阁。世界因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而改变,但不是因为某项科技的出现而将人类引向毁灭的深渊。科技本无罪,有罪的是人。

  人要有良知,而不简单是有良心。良心只是一种情绪,没有知识做基础的良心是很危险的。同样,不能只注重科学研究,还要具备正确的信仰、价值观,只有如作者期望的那样,用道德约束科学人的行为,用法律约束科学创造方向,人类的明天才会更好。否则失控的不仅仅是灵魂,还有人类的未来。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读后感(五):【雨枫试读】获赠书评

  【雨枫试读】

  先来说说这个书的感觉吧 这个书手感很好

  第一点 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定价32.8元 很不错的一本书

  第二这本书很小巧 很精致 建议可以做成精装书 平装也很精装

  第三本书是第四届全球华语星云奖得主作品 ,一看就是很有深度的文章。值得一看

  第四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写的是未来,很有意思。如果科学失去人味儿 就会变得像野兽一样疯狂 说的一点没错 如果医生想犯罪那一定是很厉害的罪犯 因为有专业知识和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小说有小说的深度 很不错 作者很有思考 很喜欢这本书 这个也是我们未来会面临的难题 那就是科学家是很厉害的人物呀 他们一旦思想扭曲了 那就是很厉害的罪犯 可能会毁灭很多东西 所以值得一读 值得深思 值得思考 。

  本书作者是郑军。专业科幻作家。科幻理论研究带头人。那也是很厉害的啦 。推荐给大家一读。很不错的书籍 。里面的内容是起伏跌宕的,是精彩绝伦的,是博人眼球的,是让人惊叹的,是好玩无比的,是想象力超群的。再次推荐本书给所有爱好科幻的读者。大家一起来读吧。

看吧 书籍很有手感。郑军老师的签名。故事简介。关于作者。关于本书。

  《临界ONE·1飞驰的灵魂》读后感(六):【雨枫试读】当科技的野马脱出法律之缰

  法律总像乌龟一样爬在后面,而科技却跑得像猎豹那样快。 对于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我在熟悉不过。去年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想必大部分人都记忆犹新,纵使法律千堵万堵,终究堵不住狂热者,随着科学进步,总有一天会迈进人的世界的禁域。 我从事建筑行业,对前几年的一件事印象深刻:光华远大凭借自主研发的装配式技术在国外创造57天建起19层楼的奇迹,当将技术应用于国内项目时,却因国内相关法规尚属空白而被叫停。这一次,在迅雷不及掩耳的黑科技面前,法律完败。也正是此事,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建立,至今试点遍地开花,时隔未久。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爆炸的时代,天翻地覆的生活使得昨日彷如一场梦。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把剑,除了能帮人类披荆斩棘,也可能成为扰乱社会的工具。而建设起来任重道远的法律,常姗姗来迟,难以实现及时而有效的管控。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讲述远超现有水平的高科技带来的犯罪,在法律面前,明目张胆,因为普通人对其无可奈何。 杨真,本书的主人公,有一个带给她安慰与温暖的文科生母亲,以及一个给她带来黑暗童年的父亲。在学长兼老师的李文涛引导下,迈进了心理学的大门,在科技的海洋中驰骋。 当一次实验被“动物保护协会”打断,李文涛撕破斯文的脸皮,与昔日同学唇枪舌剑,其对“文科生”的侮辱,使杨真想起了不堪的童年,从此,二人分道扬镳。 后来,杨公安局组建科技犯罪问题调研室,杨真跟随导师进入其中,接触了扑朔迷离的“旌旗岭专案”,并参与其中调查。 在一次科技展览会上,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对未来科技的猜想甚至超出法律的界限,纵使当下无事,利益之下,将来谁又说得准。 而本次展览会,杨真与昔日亦师亦友的李文涛重逢,有了后来一系列故事。 贩毒集团,吸毒者,警察,科学家,多方势力错综复杂,这不仅是人与人的博弈,也是科技与法律的碰撞。 在以前,我很喜欢凡尔纳的小说,由衷折服其对美好人性的歌颂赞扬。科幻小说,不应只有科技,更重要的是人。这一次,郑军的这本书,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科幻世界中的人性。 “科学技术是唯一生产力”。作者借李文涛之口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这句话很绝对,但我很喜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依靠科技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发生颠覆性变化,同时衍生新的行业。 我很讨厌韩津及以其为代表的“圣母”们的嘴脸,为一己私心,阻挠科技的发展。科技服务于人,其他的一切也服务于人,人的生存与利益永远放第一位。当人类靠着智慧走上自然之巅,其他生灵臣服脚下。如果在动物身上试验是一种罪,那么,食素更是十恶不赦,万物有灵,而素食活着下锅。 这一段描写,对现实生活真是赤裸裸的讽刺。不懂装懂,人云亦云,抨击科学,攻击科研工作者的,比比皆是。比如那大名鼎鼎的崔化钠,为谋私利煽动群众,对抗国家,污蔑科研人员及捍卫科学的正义之士,儒以文乱法,古人诚不欺我。 所以这本书,不仅是科幻,也是现实。以上只是书中的一段插曲,本书的主要格调,在于对科学监管问题的讨论。书中描写了过去的科研伦理问题,如731的研究;也描写了不少现代的科学犯罪,如摇头丸变成了毒品,泛滥猖獗。这一切,都是因为科学缺少法律的监管,于是,有的研究科学的人肆无忌惮。 借杨真母亲之口,作者表达出对科研工作者的看法:研究科学的人,要有人性。技术无罪,但被驾驭技术的人左右,如有不慎,可能前方深渊,身后地狱,万劫不复。是的,有人存在的地方,必须要留着人性。 书中的故事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执法者不懂技术,以至于高科技犯罪案件进展缓慢。这也是书中科技犯罪问题调研室组建的缘由。隔行如隔山,事实确实如此,不专业的人,做不专业的事,导致工作走不上正轨。而当今的社会,正是充满着反智风气,当“知识无用论”甚嚣尘上,当道理无处可讲,键盘侠四处飙车,无知者早晚会自食恶果。 不过,更令我担忧的却是另一个问题:除去法律本身对高科技监管的不力,还有执法者的无为。在书中,这表现为不顾后果用扣带回切除术抑制罪犯的暴力倾向,这种行为的反噬也来得不晚,这个领域的大佬被一刀秒。如果没记错,以前在国内飞机上不能开电子产品,飞行模式也不行,是因为“飞行模式没有经过验证”。监管的人,将自己的不作为,或者说无能,强行甩锅,科技监管可控的时候如此,那等到真的不可控时呢? 在书中还有个重磅炸弹着实震了我一下:所谓的高科技犯罪,也许就发生在现在。在书中,那个神奇的公式,预言出此时此刻已经有人能做到微米级的生物胶囊,科技水平远超当前科技的表面水平。这一段,着实犹如身后站着个鬼魂一般,细思极恐。其实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当前的科学水平,理论的也好,实验室里的也罢,肯定远高于科技应用的水准。但如果监管不利,就算在实验室里,高科技也能把社会掀个天翻地覆。 科技服务于人,研究科技的人,需要有一颗人心。但在欲望之下,光是自我约束是远远不足的,正如法家的观念,人性本恶。因此,科学研究,尤其是高科技,必须要受到法律的监管。而我认为,科学不仅要受法律监管,更要受科学合理的法律的监管,监管太宽松,则监管不力,监管太严,又会制约科学发展,当法律对科学进行一个合理的、恰到好处的管控,科学便会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这正是本书带给读者的启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