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影像志》是一本由影像生物调查所(IBE) 编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一):见过自然之美,你或将变得不同
为什么花去10年时间,走遍半个中国拍摄动植物?常理说,我们可以看鸟市的鹦鹉,看人民广场的盆花,或者买张门票去动物园。很多我们有意识去做的事情,往往有着不同的期待。
1
比如,从一个阴沉的早晨开始,在河北一个小地方,高中生、混混和头上带绿的男人,他们都梦想去往满洲里,因为那里有一只大象,席地而坐。
或者《寻羊冒险记》中的“我”注视着鲸鱼的生殖器,“不由一阵心痛。它不同于我的阴茎,也有异于此前我见过的任何阴茎。并且那上面漾出一种哀戚,一种被割阴茎特有的难以言喻的哀戚。我觉得这里边没有任何获救的希望”。
这些非日常的东西,都暗含着希望或虚无。过于真实或过于罕见,意义不在于叙事或日常。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它们闯入我们的生活呢?
2
不管是一只香鼬、江豚还是一只蚂蚁,你在拍摄它们的时候,它们也以同样的姿势注视着你。自然拍摄的过程,是人与动物互相注视的过程,这就是现场。人在思索动物,它们也在判断人的行为。
在这种平等的注视中,人与动植物相遇。从而跳出自我的生活方式,发现“他人”。如果说“旅行是要帮我们破除狭小自我意识里的积习,帮我们意识到哪些思维和行为被日常琐事标本化,我们被哪些旧有环境,比如职位、存款、关系等定义了人格,并对它们产生牵挂和依赖”,那么说观察野生物种就是从认同着大自然的美丽,瞥见“世间有大美”,就是以平等的眼光思考生命本身。
旅行不应该是换个地方看手机、换个城市走路,同样自然拍摄也不应该是翻山越岭、换个地方去玩单反。自然拍摄是让人突然明白,哪些才是生命的本原的属性。《中国自然影像志》这样的图册,我们可以把放在案几、放在床头,生活的间隙中看一下,就像从一个窗户里看出去。或者我们也可以掷下键盘,背上相机走出去加入他们。
3
“赤道以北,没有一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可以超过中国,但很少有人去研究,在数据方面也存在空白。而唯有了解,才能去保护。”IBE创始人徐建这样说。2008年,他带领中国一群职业生态摄影师和专业自然保护工作者创建了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
“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是一套用收集带有科学数据的影像作为主要证据来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监测的方法”。当然,成立调查所也是为了寻找媒体供稿之外的生存模式。一种生存模式,对应着一种生物调查方法,一种调查方法又对应着一种观点主张。
其一,他们集体行动、分工拍摄。每次调查均由多位专业自然摄影师合作完成,他们分工拍摄不同生物类群,之后将影像、科学数据汇总成为调查成果。比如:“一只IBE调查队通常由5-8名专业生态摄影师组成,他们各有专长,分工拍摄不同的类群,调查拍摄时间通常为2—3周/次,一个调查地区通常进行2—4次拍摄调查。”
其二,他们用影像作为证据。IBE的每次调查都会收集带有科学数据的影像作为证据来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摄影有了价值支撑,生态调查也有了人性的温度。拍摄者们从2009年到2019年,“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行程30多万千米,开展了84次影像调查,拍摄了8000多个物种,30多万张图片”,“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
他们为什么要去拍摄呢?因为他们相信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见过世间大美,生命或有所不同。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二):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
十年前,几个怀抱理想的专业摄像师聚在一起,创立了一所自然影像机构——影像生物调查(IBE),这是一所颇有特点的特色的机构,她采取了一种很有创新性的生物调查方法:每次的调查都会想尽办法收集带有科学数据的影像作为证据来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因此她的很多成果是以影像资料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且她的每一次调查都由多位专业自然摄影师合作完成,他们分工拍摄不同生物类群,之后将影像、科学数据汇总成为调查成果。她成立十年以来,已经走过中国17个省、自治区的60个地区,开展了94次影像调查,先后参与的人员达到400多人次,累计野外工作时间8000多天,行程30多万千米。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中国人总体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不足的现在,应该说是这样的成绩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取得的成果也是相当的可观了。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她十年来的精华成果的汇报,也是一份献给调查所十岁生日的很好的礼物。
现在,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如何体现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其核心概念,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通过展示野生动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的照片,可以很好地记录、展示和保护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影像生物调查所成立十年来,已经积累了30多万张图片,这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成果了,不夸张地说,这些图片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了中国的自然之美。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的图片就是从30多万张图片中分门别类精心挑选出来的,她汇集了中国几十位最前沿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摄影师精彩作品。
这本书首先大致介绍了自然物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这些地理分布的虽然专业角度来讲,不是非常深入到位,但对一般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介绍简明扼要,也已经足够了。接下来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植物、昆虫和蜘蛛、两栖动物和鱼类、水下生物等物种,这样的分类方式,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不无争议的。但从挑选图片的方便来说,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不是一本专门的生物分类学书籍。作为一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的图片集子,总要挑选一些比较大型的动植物的图片,太小的、比较冷门的动植物是不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的。
本书中展示的图片都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你看看那些跳跃于岩壁间的步履轻盈的赤斑羚,你看看那只雄立在高高的山岗上的盘羊,你看看那只萌态满满的香鼬,你看看那两只正在用角对撞的梅花鹿……摄影师们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向世人讲述着永恒的“自然美”。当然这些图片不但具有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包含丰富的科学信息和数据,记录、展示和保护了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本书的图片都是自然摄影,不是室内摄影。自然摄影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有时甚至有一定的危险。你想想看,如果不用镜头去尽可能接近动物,怎么可能拍到一对雪豹?本书的摄影师也运用了很多技术,比如水下拍摄(鱼类)、灯诱拍摄(昆虫)、红外触发拍摄(鸟类和哺乳动物)、隐蔽帐篷拍摄和夜间拍摄等,这些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一下图片中看出来,一些图片书中也做了一些拍摄时情况的介绍。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为什么要致力于辛苦的自然摄像,这跟她的宗旨有关,IBE创立的宗旨就是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因此,她专注于中国,深入野外第一线,进行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尊重自然,力求将自然之美展现给公众。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值得我们向她致敬!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三):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
十年前,几个怀抱理想的专业摄像师聚在一起,创立了一所自然影像机构——影像生物调查(IBE),这是一所颇有特点的特色的机构,她采取了一种很有创新性的生物调查方法:每次的调查都会想尽办法收集带有科学数据的影像作为证据来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因此她的很多成果是以影像资料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且她的每一次调查都由多位专业自然摄影师合作完成,他们分工拍摄不同生物类群,之后将影像、科学数据汇总成为调查成果。她成立十年以来,已经走过中国17个省、自治区的60个地区,开展了94次影像调查,先后参与的人员达到400多人次,累计野外工作时间8000多天,行程30多万千米。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中国人总体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不足的现在,应该说是这样的成绩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取得的成果也是相当的可观了。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她十年来的精华成果的汇报,也是一份献给调查所十岁生日的很好的礼物。
现在,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如何体现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其核心概念,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通过展示野生动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的照片,可以很好地记录、展示和保护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影像生物调查所成立十年来,已经积累了30多万张图片,这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成果了,不夸张地说,这些图片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了中国的自然之美。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的图片就是从30多万张图片中分门别类精心挑选出来的,她汇集了中国几十位最前沿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摄影师精彩作品。
这本书首先大致介绍了自然物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这些地理分布的虽然专业角度来讲,不是非常深入到位,但对一般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介绍简明扼要,也已经足够了。接下来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植物、昆虫和蜘蛛、两栖动物和鱼类、水下生物等物种,这样的分类方式,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不无争议的。但从挑选图片的方便来说,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不是一本专门的生物分类学书籍。作为一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的图片集子,总要挑选一些比较大型的动植物的图片,太小的、比较冷门的动植物是不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的。
本书中展示的图片都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你看看那些跳跃于岩壁间的步履轻盈的赤斑羚,你看看那只雄立在高高的山岗上的盘羊,你看看那只萌态满满的香鼬,你看看那两只正在用角对撞的梅花鹿……摄影师们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向世人讲述着永恒的“自然美”。当然这些图片不但具有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包含丰富的科学信息和数据,记录、展示和保护了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本书的图片都是自然摄影,不是室内摄影。自然摄影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有时甚至有一定的危险。你想想看,如果不用镜头去尽可能接近动物,怎么可能拍到一对雪豹?本书的摄影师也运用了很多技术,比如水下拍摄(鱼类)、灯诱拍摄(昆虫)、红外触发拍摄(鸟类和哺乳动物)、隐蔽帐篷拍摄和夜间拍摄等,这些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一下图片中看出来,一些图片书中也做了一些拍摄时情况的介绍。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为什么要致力于辛苦的自然摄像,这跟她的宗旨有关,IBE创立的宗旨就是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因此,她专注于中国,深入野外第一线,进行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尊重自然,力求将自然之美展现给公众。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值得我们向她致敬!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四):真实+动态+资料=当代山海经
自然是广博又神秘的,它的一景一色一物随着时间,于细微间来来去去,构成了一部主体相同、细微处多有不同的自然发展史。因为如此,所以从古到今都有很多人去关注自然,并利用各种方式将自己所关注的自然记录下来。在这些记录中,如果说古代的《山海经》是古代人们对当时自然的真实化、神化及资料化的记载,那么今天的《中国自然影像志》则是对当下自然的真实化、动态化及资料化的记载。
显然,《中国自然影像志》的真实是不同于《山海经》的,因为《山海经》的时代没有相机也没有录像机。当然,在当前这个全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只要有手机或者是相机,就可以拍摄自己喜欢的自然,但是却只不过是一些寻常的花花草草、山水鸟鱼等,而《中国自然影像志》拍摄的却是生活在中国“各大自然保护区、未知荒野的珍惜物种,其中有很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其拍摄者们从2009年到2019年,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行程30多万千米,开展了84次影像调查,拍摄了8000多个物种,30多万张图片”,所以,我们说的《中国自然影像志》的真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真实,而是具有“文物”价值性的真实。书中的照片能够从30多万张照片中被挑选出来,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每一张都可以用纤毫毕现来形容。无论是哺乳类动物、还是鸟类、植物或者昆虫和蝴蝶,在拍摄者的专业拍摄下,都得到了细节化、情绪化的呈现。这种呈现富有极大的意义,正如上文所言,这些照片是不同的拍摄者拍摄,他们的年龄、职业等各异,这就决定他们哪怕面对的是同一个拍摄对象,他们的拍摄视角、关注点及想要呈现的拍摄对象的神韵都不同,甚至可以说,《中国自然影像志》中所收录的每一张照片,以及配以的简单文字,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的属于照片中生物的世界。这样的影像,在给以读者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可以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去建构属于自己理解范畴内的自然生物影像及故事。
《中国自然影像志》中的影像是动态化,每一张影像中的生物,姿态各异,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昆虫等,其形态或动作都不能有完全相同的时候,这就凸显出《中国自然影像志》拍摄者高超的抓拍能力和敬业能力:“红斑高山蝮”,盘卧一处,吐着蛇信子、漆黑的眼眸冷冷地不知盯向何处;“变色树蜥”站在树枝上,头上“王冠”高举,身体做随时前扑状、神情冷峻,表现出处于求偶期的它对自己能寻得配偶、并征服配偶充满了信心……自然界的生物极其灵敏又非常危险,其所处的环境对人类而言也不是一个好的环境,但《中国自然影像志》的拍摄者们还是拍摄出了这些生物们最“动人”、最“完美”、最“冷峻”、最“高傲”、最“呆萌”……的状态,再次说明他们所具有的不仅是拍摄技术、抓拍技术及敬业能力,还有以平等眼光去看到自然界生物的特质,以及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播、记录自然生态文化责任的意识。这就使得《中国自然影像志》具有了文物范畴内的资料性。
说《中国自然影像志》具有文物范畴内的资料性,是指里面所收录的很多生物都濒临灭绝,如果说拍摄者们十多年的拍摄资料是一个大型的自然影像资料库,那么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就是重中之重的微型资料库。里面所提及的拍摄者、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及对拍摄对象的简介,都可以作为提纲挈领的资料,或者再过一些年,人们可以通过对比,发现其所处地域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等。
面对世界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界生态的变化是无能无力的,但我们又不能置之不理,在这样的语境下,用自己的方式,以各种方式去留住还未发生变化、或即将发生变化的一切,才能为后代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山海经》。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五):化瞬间为永恒
化瞬间为永恒
评《中国自然影像志》
翻看我的读书记录,之前看过几本博物学方面的书,基本上都是国外博物学家的出品,印象中当时阅读的想法是“要是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书,也一定非常精彩”。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让我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从拿到书开始便迫不及待地往下阅读,像一场充满意外和刺激的探险,又像一次野生动植物的长途旅行,领略每一张图片和文字带给我的视觉冲击和人文思考,从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以及珍稀动植物保护的紧迫性。书中的《后记》提出:博物学不仅提供真实,还提供美感;不仅提供知识,还提供欣赏的对象。化瞬间为永恒,是美的真谛。
确实,这本书就是中国自然美的一次展示。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国大自然物种的地理分布,从地域上确定了几个大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特点,接下来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植物、昆虫和蜘蛛、两栖动物和鱼类、水下生物等物种,书的最后还隆重推出了本书的组织者(影像生物调查所IBE)和每一位作者的图像介绍。书中的每一页都有一张或者多张图片,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解释,或者用来介绍拍摄对象的情况,或者只是介绍拍摄过程中的艰辛,从各个角度让我们感受到这本书中影像的珍贵和拍摄的难度。不仅可以让我们从书中领略到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的精美图像,更让我们在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反思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以前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扛着长枪大炮照相机在一个地方一蹲就是大半天,后来才慢慢明白拍摄也是一门专业的技术活,不管是静景还是动物,拍摄一张好照片都需要十足的耐性和专业的构图抓拍,在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书中,每一张图片都是作者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好照片,如果是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可能需要足够的光度;如果是珍稀难得的动物形态,可能是拍摄者想方设法去靠近的努力,或者是从动物千百个动作挑出来的最自然的一次。每一张图片都蕴含着关于风景或者动物的故事,饱含着拍摄者们的长期等候,还有博物学家们的后期制作和说明。一张图像只是按下快门时一瞬间的风景,但包含着拍摄者们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理的全过程,更饱含着博物学家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款款深情,也透露出人类文明捍卫者对于保护自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呼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
贴近自然,才能更加文明。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越来越强烈,我们才会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诚然,过去执着于发展经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书中的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如果不多加保护,以后只能在图像中回顾了,灭绝的动物将成为我们永恒的失去,最终只能在“纸上图书馆”中看到他们。再小的生物也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对每一种生物都持有尊重的心。如果稍加注意去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生态,中国的自然环境将会得到更好地改善,更多的动植物会回到我们身边,当我们再次郊游踏青或者远足旅行,就能轻松地回归到物种丰富的大自然中,把大自然当作我们最亲近的好朋友,让它们成为我们永恒的陪伴。
最后还是要为中国影像生物调查所IBE点赞,是他们旗下的作者们的辛勤努力让我们足不出户就领略到了祖国大地的美好景色,以及各种珍稀动物的可爱形象。这些博物学家们不仅仅是在记录、还原自然的本原,也是在做科研的探索—例如湄公鱊的发现和延伸探索,更是在为我们展现大自然之美—当摄像机的快门摁下的时候,那一刻瞬间已经成为了永恒。
2019-3-28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六):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特色
前不久,我组一期稿子,是关于昆虫的,找了好多材料才找到一本好看的绘本。里面用手绘画出了很多高清漂亮的昆虫图。我在感叹书的精致同时,也有点惋惜,书的作者要是中国人就好了,也不知道书里这些昆虫中国有没有;如果有,分布在哪里。当时,很想找资料查一查的,因为时间紧迫一直没顾上,可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当我想着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这本书后面的定价是298元,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应该是有点肉疼的。可只要你翻开书页看看里面的内容,你就会觉得,298元真心不贵!除了腰封有点莫名其妙外,内容真的是很棒,很值!看完以后,会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影像志!
书的名字是《中国自然影像志》,顾名思义,这本书是记录中国自然生态的影像合集。它根据地理分区,分别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未知荒野中的哺乳动物、鸟类、植物、昆虫和蜘蛛、两爬和鱼类、水下生物等。书中“汇集了中国几十位最前沿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精彩作品”,而且“很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国物种有很大意义。
书中最打动人的就是那些清晰、真实、震撼的照片。这些照片出自影像生物调查所——一家由职业摄影师创立的自然影像机构,由28位创作者,历经94次野外影像调查,行程30万千米,长达10年探索发现,整理记录而成。
在说明这些照片为什么珍贵之前,我想,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生态摄影,因为这些照片都属于此范畴。所谓生态摄影就是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气象、海象、地象等)、动植物的生态、天体等为主题的摄影。成功拍摄这类照片的秘诀在于,明确地再现被摄体及其生存环境,但同时又要使作品具有创造性,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够欣赏。
所以,你就知道了,这些照片中所拍摄的内容都是大自然最本真的面目,每张照片都是精品,融入了拍摄者的辛劳、汗水和智慧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哺乳动物也好,昆虫也罢,都完美地和自然融为一体。它们或蹲或爬或游或飞或跑或跳,无论是光线、构图还是色彩,这些照片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大自然的背景下展现出和谐、迷人的美。
植物也就算了,虽然有的地方人迹罕至,甚至天气多变(比如报春花那张图片就是在青海玛多星星湿地内拍摄的,拍摄时正赶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可最起码,植物不会动,只要你耐心些,总能拍到自己想要的状态。可拍动物或是昆虫就困难多了。比如,在一张陇川小树蛙鼓腮鸣叫的照片下,作者对这种照片做了介绍,让我们知道,看似普通的照片后面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它们并不在水边生活,一生都在潮湿的灌木丛中度过。自确认这个物种以来,一直没有有关它的清晰的野外照片,更不用说鸣叫状态下的生态照了,能够见到并记录下它的这种行为,实在很幸运”。字数不多,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想象到拍摄者的艰辛不易,以及拍下这张照片时激动兴奋的心情。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在拍摄者的眼中都自带光芒,连带读者都受到感染,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
照片之外,就是书中的文字了。书中用英汉双语对照的形式,图文结合,不仅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中国物种的丰富和美丽,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物种的魅力和独特。当然了,这对于学英语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个额外的福利。
这些文字简洁优美,简短的几行字,并不因为是影像志而敷衍怠慢。文字内容生动灵活,而不拘谨板正,有的介绍照片产生的背景,有的说明拍摄物种的神奇,有的描述物种的生活习性,有的介绍物种所在环境的特点,还有的则描述物种的美丽姿态,每一页都有新发现。
从这些文字中,你可以了解到中国物种的多样性,也可以了解到它们的独特性,还可以知道哪些物种濒临灭绝,还可以体会到拍摄者拍摄时的心情,甚至能透过文字想象到很多意犹未尽的东西。
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人类在自然界的渺小,认识到保护自然和物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这里,你会深深地感到,这些美丽的精灵都是我国的!它们是由中国的摄影师拍摄的!你不用再去查资料,就知道丽眼斑螳、兰花螳螂原来在中国!
中国,中国,这些都是中国的!物种、照片、文字,一切都是中国的!这种中国特色让我们自豪,也让我们感动!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七):我们诞生在中国
我可能自小即十分古怪,从第一次踏进动物园开始就讨厌这个地方,活了这把年龄,去得最少的地方就是动物园了,无他,因为自己见不得被禁锢在方寸之间的动物,他们或许曾经是山林之王,或许是树间的精灵,而今无一例外,都在一个得不到自由的地方,供人观赏。但这不代表我不喜欢动物,实际上,每一种生物都是美丽的,生物的多样性展示了这个世界的多彩与可能性。但是为了动物们的自由,我宁可喜欢画出的动物与拍摄出的动物,我以前对于《纸上动物园》爱不释手,现在我又有了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
做为一本关于自然的影像志,书籍印刷得十分精美,每一帧照片看来都漂亮而又充满动感,这本书由影像生物调查所(IBE)拍摄制作而成,影像生物调查所是一家由职业摄影师创立的自然影像机构。致力于创立“IBE中国自然影像志”,在后记中,我们了解到拍摄者们从事着编辑、记者、教师、作家、学者、医生、企业管理者、公务员、环保工作者等各种不同的职业,他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合作完成调查,分工拍摄不同生物种群,专注于呈现中国自然之美。在书的最后,附有书中每个拍摄者的照片,看完整本书之后会觉得与他们是久别重逢的朋友,因为刚刚与他们经历了一场绝美的旅行。也很钦佩这一群人,因为他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为人们展现了真正的自然之美。
书中为我们展示的是过去10年间,他们行走30多万千米,记录下的野生生物照片,这些动物分布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三江源地区的大鵟与雪豹,四川西部的独狼与川金丝猴,西藏的黑颈鹤与牦牛,云南的紫水鸡,医巫闾山的山鹛,而且这本图志中不仅有动物,也有稀有的植物,也是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展示。它们有些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还有一些是我们从未谋面的新朋友,但是无论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在书中,它们都是悠游自在的,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最自然的状态,照片虽然是静态的,却满溢着自然而展扬的美丽,这当然得益于现代拍摄器材的进步,但是也取决于拍摄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书中展示的生物多样性也令人惊喜,3种虹雉、10种锦鸡与鸡,4种睑虎,为我们展现了造物之美,中国现有35种雉类,居世界之首;在全世界发现的17中睑虎中,中国拥有其中10种,而如此多样的生物种群都诞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电影里面展示了五种中国独有的动物种群四季轮回的生命篇章,开篇画外音,周迅说道:“无数生命诞生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每一个生命都是这壮美诗篇的一个音符。这些生命,用爱、离别和希望,滋养并构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生态圈。他们共同的家园叫中国”。在欣赏每一种生物的神采为之倾倒之时,我们为这片土地上拥有如此多种类的动物感到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对待同等生命的态度去对待它们。
而这本书最为我所喜爱的是提供了一种与动物相处的方式,我们终于从一个观赏者的角度变成了旁观者,人类与这些生物与整个自然处在一个更加平等的位置上,互不打扰,互相欣赏。
在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工细化以及城市化建设中,我们离真正的自然越来越远了。高楼大厦已经成了我们身处的森林,遮挡住我们的目光,看不清自然的面貌,而这本书的存在,以及书中的作品,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种远离喧嚣的美,是一种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截然不同的美,是可以不被惊动的和谐自然之美,同时,拍摄调查本身也为我们提示了这种美丽已经十分稀有,在睑虎出现的区域,已经越来越少看到它们的踪迹,这本书在提醒我们,以及之后的人类,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多么美好且值得守护的世界,其中不仅有动物与稀有的植物,也有他们生存的环境,这片土地,希望以后生物能够存在的方式,不只是在纸上,镜头中,而是在自然中,在每个人心里。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八):中国之美 一生追随
大自然是神奇的,人类以各种方式在探知自然的奥秘。有的人用眼睛观察,有的人用笔记录,有的人用相机拍摄,有的人用画笔描绘。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可以帮助那些没有亲历那些遥远而神秘地域的好奇者们能通过别人的视角一起来见证大自然的神奇。
《中国自然影像志》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影像生物调查所(IBE)的成员们踏遍大半个中国,以实地拍摄的照片记录中国自然界的动植物们,他们所到之处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那些地方,气候、环境相对恶劣或是、不适宜人类生活,但是正是那些不加修饰的大自然,恰是野生动植物们的乐园,他们不以介入者的身份去打扰它们,他们只以过客的方式静静地旁观和真实地记录,得以汇成这本珍贵的动植物图鉴。
影像志,是不带主观干预的。这让我想起曾看到过报道有的摄影师用恶劣摆拍的方式造假自然摄影,说是把动物抓起来胡乱摆弄或是麻醉、冰冻或是放在光影漂亮的场景里摆拍,甚至还有的人为了拍摄,不惜故意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前一阵子还曝出某国一个摄影师得大奖的摄影作品也是摆拍出来的,摄影界这样的造假者大有人在,那是可耻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它是真实的。IBE的承诺是深入野外第一线,进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尊重自然,力求将自然之美展现给公众。而且我们从每位摄影师的作品中,都可以真实地看到那些动植物生活的自然环境,也能从摄影师的工作照中看到他们在拍摄某种动植物时的情景,书后摄影作者们的照片里,有一位叫吴双的摄影师,他是一位高级工程师,照片里的他穿着连体防水服,站在水中在静静地拍摄一种花,这张照片恰好和书中P218-219,靖西海菜花的照片相吻合,这张照片正是吴双站在河里真实拍摄的。
没有摆拍,只有只有真实的记录。《中国自然影像志》里的影像给我们的不仅是直观美的冲击,还有直抵内心的感动。他们所到之处有中国的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他们拍摄记录的物种有哺乳动的、鸟类、植物、昆虫和蜘蛛、两栖爬行动物和鱼类、水下生物等,他们记录的生物是多样的,在这些高清的照片里,我们不仅能看到那些稀有、罕见的物种,还能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观。
在这里,我们看到青藏区的高原气候,这里动物种类相对贫乏,因为它们在适应恶劣的高原环境而顽强生存着,它们中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雪兔等;在这里,我们看到华南区的茂盛,炎热多雨的气候利于植物生长,为大量树栖动物提供良好的食物的隐蔽条件,这里生活着亚洲象、巨蜥、斑林狸、原鸡,还有多种猿猴等等,而华南的海域里还有很多海洋生物;东北区是我很向往的地方,这里气候寒冷而湿润,有草原,有沼泽,有森林,不同的分布区里有不同的北方物种;摄影师们在记录、向我们展示这些野生动植物的神秘同时,也在不时地提醒我们,很多地区的自然环境被人为破坏而严重威胁到野生物种的生存。
在读了这本令人喜爱又震撼的《中国自然影像志》后,希望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保护自然的意识。摄影师们在满足人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同时也在无声地呼吁我们共同投身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列中。这些鲜活的影像打动了我们,而书中作品的背后就有自然保护故事。对这些摄影作品和这些摄影师们,我们都满怀敬意,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带给我们的心灵洗礼。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影像志的文字说明是中英文对照的,可以把中国的自然生物让世界各国各地的人们都看到并且看懂,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眼见为实”。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九):“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
近年来,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对野生生物的保护也越来越受重视。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保护工作的成果,比如雾霾问题的确得到了缓解,每年蓝天的日子,比雾霾最严重那些年多了许多。野生生物的保护,对多数人来说,就比较遥远了。
野生生物多数生长在远离人群、人迹罕至、比较原生的环境中,对它们的调查和保护,实属不易。有志于野生生物保护的组织,常常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能顺利展开工作。影像生物调查所就是这样一个致力于保护和记录野生生物的组织。
影像生物调查所简称IBE,是2009年由一群职业摄影师创立的自然影像机构。10年来,摄影师们的脚步遍及半个中国,行走30多万公里,开展了94次影像调查,累计野外工作时间8000多天,“用影像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中国的自然之美”。
他们从所拍摄的8000多个物种、30多万张图片中,精选出一批最珍贵的野生生物影像,配合中英双语对照的、简要的物种介绍和拍摄说明,制作出了这本非常厚重的《中国自然影像志》。
盘羊在电影界,导演陆川一直关注着野生生物保护问题。2004年,他用电影《可可西里》向我们展示了藏羚羊保护的惊心动魄,保护人员和自然环境斗、和偷猎者斗,随时命悬一线。2016年,他又用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展示了野生生物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和挣扎,牵动人心。
《中国自然影像志》则用影像的形式来记录,其中所收录的全部是我国野生珍稀生物,分为哺乳动物、鸟类、植物、昆虫和蝴蝶、两爬和鱼类、水下生物几个部分。这些照片,捕捉到野生生物们最自然率真的一面,它们或孤独、或机警、或悠闲、或软萌,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造物的匠心独运,也让人领略到原生态生物的野性美感。
两只对撞的梅花鹿台湾亚种摄影师们的辛苦已经浓缩为前面的统计数字,他们的成果也令人欣慰。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的每一张影像都格外珍贵。陇川小树蛙是一种神秘物种,习惯生活在超市的灌丛中,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身影。队员侯勉有幸拍摄到了一只正在鸣叫的陇川小树蛙。鼓鼓的声囊,着实可爱。
另外,书中还包含了多种由摄影师团队发现的新物种。比如在世界最后的秘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南迦巴瓦峰地区,队员李成拍摄到的白颊猕猴,被研究人员确定为一个新种。另外还有2009年队员在广西崇左拍摄到的灰岩柳莺,2012年队员在长江源头拍到的红斑高山腹。队员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拍到的湄公鱊,也填补了国产淡水鱼类的记录空白。
好奇的小香鼬IBE的专业摄影师们,总是力图捕捉到野生生物们最活力、最惊艳、最可爱的一瞬。在每一幅图的影像说明中,摄影师总是简要讲述拍摄时的情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随同摄影师一同按下快门,欣赏镜头下生物的活波身影。每一幅影像,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摄影师郭亮在西藏山南拍到一只公盘羊如同孤独的国王一般,决然傲立在高高的山岗上,守护着它的羊群;在丹东湿地拍到一只好奇地追逐汽车、飞奔起来的獐;还在秋季的四川石渠地区,捕捉到一只可爱的纵纹腹小鸮,它在阳光观察着可能成为自己猎物的鼠兔、却忍不住开始打起盹儿来。摄影师黄一峰在台湾抓拍到了两只不服气的梅花鹿台湾亚种对撞的一幕。摄影师彭建生则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巧遇了一只好奇软萌的小香鼬,立起身、无畏地盯着镜头。
觅食中偷懒打盹儿的纵纹腹小鸮善于拟态和伪装的动植物们,更是摄影师镜头下的贵客。一只粉嫩的兰花螳螂,安静地趴在一片绿叶上,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朵美丽的小花。这一幕被摄影师范毅及时定格在镜头中。摄影师雷波则在云南普洱找到了传说中的滇叶䗛,它像极了无意间落下去的绿叶,若不仔细分辨,真会被它蒙骗过关。
兰花螳螂千姿百态的野生生物,经由摄影师们的辛苦拍摄,并制作成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才呈现到我们面前。拍摄、记录、整理野生生物的多样性数据信息,把这些珍贵影像和视频分享给大家,让大家都能领略自然之美,这正是影像生物调查所的宗旨,也是野生生物保护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一环。在未来,希望影像生物调查所能出品更多博物类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滇叶䗛2019.03.22雾凇
《中国自然影像志》读后感(十):展现自然之美,便是最天然的爱国主义
1863年,画家阿尔伯特‧比兹塔特从费城出发,开始了横穿美国的壮游。一路上,他火车、驿车并用,有时还得骑马或是步行,经历了超常的辛苦,也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景色。当他抵达加州,看到优胜美地的内华达山脉的风景,瞬间被折服了。这位出生在德国的画家熟悉阿尔卑斯山的景色,但他断言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美景能同优胜美地相比。于是,比兹塔特挥毫作画,名作《俯瞰加州优胜美地峡谷》应运而生。这幅画中没有任何人物,只有恢弘的巨岩笼罩在金色的霞光中。如此如伊甸园般的荒野之景,无法让人不爱上这片土地。这幅画被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选入“美国历史画卷”中,视之为一幅能够“加强对美国历史和建国原则的研究及理解”的艺术作品。
一幅展现自然的艺术品,为何会拥有这样的地位?因为对土地的热爱,是爱国主义最原始的力量;对这般美好事物的共同情感和记忆,亦能塑造民族的性格。
回来说中国。我们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并不止于爱土地本身。我们热爱的是大江大河,是花鸟鱼虫,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寻找描绘这些存在的艺术品时,我们会发现,中国的风景和人文都有颇为优秀的相关作品,但花鸟鱼虫——尤其是野生的花鸟鱼虫——这个品类的作品数量要少得多,无论是画,是纪录片,是照片还是别的什么,都不多。
不信,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测试:问问你自己或你身边的人知道多少种动物。如果你没有动物学背景或爱好,那么答案中很可能会有狮子、长颈鹿、斑马、河马,但除了大熊猫、华南虎之外,很可能就没有什么中国原产的动物。
随堂测验:这是啥?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是通过纪录片、动植物园和博物馆。但我国的纪录片行业孱弱,我们从小看的是BBC和探索台,这些外国纪录片中没有多少中国的动物;而我们的动物园也比较重视昂贵的外国来客。一系列原因,导致我们从小就没有注意到什么中国的原生动物。这在幅员辽阔、野生动植物种类如此之多的中国尤显讽刺。
但在近些年,这样的情况有所变化。就拿影像作品来说,中国的自然摄影师越来越多,手法愈发成熟,逐渐开始斩获各种国际大奖。还有一系列影片、书籍进入市场,证明了中国人也会用钱为这样的作品投票。
由影像生物调查所(IBE)编撰的《中国自然影像志》就是这样一本书。IBE是一个由专业摄影师创立的自然摄像机构,立志于用科学的影像作品来展现中国的生物。因此,这本《中国自然影像志》并不是一本动植物图鉴,而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美感的图册。
在物种上,这本书没有求全,但展现出来的科学性的美感特别迷人。当我们要介绍一种动物的时候,想介绍得科学很容易,想要通过故事或者画面去感动人也不难。但又要科学,又要感人,这就尤显自然摄影的魅力。例如,《中国自然影像志》中有一幅赤斑羚的照片就是如此。画面中,赤褐色的有蹄动物腾跃起来跳过巨石,巨石之下就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其中。但赤斑羚舒展身体,看起来气定神闲,这就是生命的张力,一如河流潺潺。
与之对比的是一个故事。说到斑羚,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叫“斑羚飞渡”的故事。讲的是一群斑羚在猎人的驱赶下,老年个体用身体作为后备的踏脚石,成对跳过峡谷。这个故事入选了语文课本,感动了许多人。但问题是,它不是真的,斑羚绝对不会展现出这样复杂的利他行为。其实,斑羚本身就足够有魅力了,只要你能抓住它们真实的生活,它们为了生活,为了明天所展示出来的天然的张力。
想要抓住这样的瞬间,需要摄影师们的辛苦。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摄影师需要负重前往荒郊野岭,需要用体力和生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瞬间。我曾经去云南拍摄过长臂猿,那一次,我早上8点就出发,背着近10公斤的摄影包,跟着护林员在山间走了好几个小时,才接近一群长臂猿。在我之前,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们已经在此做了数年的“习惯化”,也就是让长臂猿熟悉人类,不那么怕人。但当我们抵达的时候,这些灵长动物还是轻舒长臂,不紧不慢的从树冠上荡到了百米开外,我们只好赶紧飞奔过去,又要尽可能的安静,以免打扰到动物。而专业的自然摄影师的辛劳比这要多得多。
但作为科学摄影的自然摄影也有其问题。为了科学,就必须客观。但在很多时候,科学的客观和艺术的自我表达会有冲突,当你特别强调艺术的时候,就需要更多实现自我表达的编排,而这样的编排在野外很难实现。于是,自我表达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让位给科学的客观。这往往会导致作品的科学信息充足,但在影响上不耐看。而好的自然摄影,必须要在保证伦理和客观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自我表达。
举几个外国摄影师的例子:法国摄影师文森特·穆尼尔擅长展现冰天雪地中的动物,在他的镜头下,我们能看到冰原环境中宁静的肃杀和生命与这种环境对抗时展现出来的顽强;南非摄影师布伦特·斯特顿擅长讲述非洲的故事,我们能从他超现实的镜头中看到对动物、对人的怜悯。在《中国自然影像志》中,尤其是在“昆虫和蜘蛛”这一部分,我也能看到澎湃的自我表达欲。一幅幅蜜蜂、蝴蝶、蜻蜓等小虫子的图片,展现出了或温柔、或肃杀的微观世界。尤其是一幅曲纹紫灰蝶的照片让我眼前一亮,照片里那对蝴蝶正在交配,这是一幅充满爱意的画面,爱意来自虫子,爱意也来自人。
当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你也会感受到这样的感情。你会发现我们的河山中有如此多惊艳的画面,有这么神奇的动物。这些影像作品,会激起你对它们的爱意和保护欲,想要保护它免收破坏,无论这种破坏来自何方。
这样的情谊,是会让我们的土地变得更加美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