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学,需要反思的七个难题

  1修行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修行的两难,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修行需要个体亲证,无法确切言说。按照佛教中观学派的风格,否定即是肯定。比如,在吉藏大师那里,破邪即是显正。破邪之外别无显正。所以,佛教对于真理的阐述,就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趋近于核心,或者说,否定的过程就是无限趋近的过程,如同数学中的无穷,极致逼近的意义,大于等同和到达。语言文字是有局限的,会天然被赋予很多条件,如同“爱”,我们只能去感受,感受的同时诠释什么不是爱,而始终无法说明什么是“爱”本身。再比如佛教提出善的概念,多是帮你厘清,什么是恶,离开这些恶,你就是在向“善”靠近。佛教还告诉你什么是“我”,而去除这些外壳,你就是在追求无我。2 修行在于过程,不要强求结果修学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一般人仍然需要有一个标准、一个明确的语言去塑造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很难,需要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所以,善巧的做法就是引导你去判别、去否定,从而建立属于你的肯定。如同当你逐步摈弃那个曾经不完美的自己,不是说你变得完美,而是你若开始追求完美,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程度的“完美”。所以,修行的路上,别贪心,不要希求一定得到什么,所有得到也都不踏实。懂得放下,你已经在收获。3 修行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将登山的过程比拟为修行历练,那么,“山”代表的就是修行人所追寻的真理。时代不同、语言表达不同、理解方式不同,必然会产生各种歧义。教条主义是不可取的。任何理论,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理论,都是在发展的。这种发展不是替代,而是创新。比如禅宗就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创新。公案是对经典解读的创新,但不离除苦之本意;清规就是对戒律的创新,但不出解脱的本怀;语言即是对表达的创新,但不离般若之究竟。不懂创新,任何僵化的接受都是固步自封。人不能成为机器本身,要成为改良机器者。所以禅宗的观法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疑情”,更通俗讲,就是反思。反思你的当下是否真的是正念中的当下,反思你所放不下的是否真的恒常有价,反思你所贪求的是否真的那么好。中国人最懂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短短几十年中拥有自己的世界话语权和崛起的生命力。 4修行在于安心,不是向外追逐你的心越静,听到的声音就会越多。心越细,做事就越能周全。心越干净,感受到的纯净就越深。如同一潭水,越静谧无声,透光度越好,越清澈见底。所以,当你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变得敏锐了,说明你的觉知在发生变化。你不会用单一的线性思维去分析问题,你不会鲁莽,不会冲动,不会大喜,也不会大悲。觉知的变化,是一种正向的提升,能够让你不为任何一个因素轻易动摇,不容易让你因为分辨的仔细而倍感嘈杂。而心越粗,越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声响牵引,越容易暴躁不安,认为这个世界混乱不堪。只有心有序,世界才安定。5修行需要独立,不是一味模仿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大环境下的教育问题我们暂且不谈,在这里谈谈个体。模仿并非不好,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模仿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和超越。自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在模仿。儿时的我们,习惯了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我们学会了伤心就哭,开心就笑。长大了,我们像其他成年人一样模仿坚强,伤心了我们自顾自地转身,开心了我们就装在心里。试想,要你我活出一个本真的自己,该有多难。我们在模仿中习惯了逆来顺受,我们也在模仿中对这个世界毕恭毕敬。长大的我们,不仅要模仿,还要模仿得不露痕迹。我们花钱买服务,却对服务中的缺失漠不关心,我们花钱买陪伴,但对陪伴中的伪善装作无动于衷。问题出在哪里?刚才说过,我们忘了模仿之余,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换言之,就是要找到模仿这件事情中,属于我们的意义。修行也是如此,我们模仿别人磕头、诵经、打坐,却忘记了寻找其背后的真理旨趣。磕头是让你放低自我、放下成见,懂得自己所礼敬的对象,是一切至真至美的象征;同时也告诉自己,如果足够谦逊并且愿意改过,你也可以成为自己曾经所敬仰的人。当你在磕头中,越来越发现一个自己喜欢且满意的你,那就不是单纯的模仿了。诵经也是这样,我们需要在重复的坚持中,找到经文所揭示的世界真相,打开我们局限的眼光。当你发现这个世界本来如此的时候,你就已经拥有智慧之光。打坐也是,要能够在不受外界环境和内心妄念的干扰中,去催发深刻的观照。比如,观照脑海中的一朵花。将其当下的存在一一拆解,花开,是多少因素和合,花谢,又是多少原因促成。一开一谢之中,你能把握什么?你留得住多少?曾经出现过的,和即将逝去的,你又能如何眷恋?最终,这朵花以及成就这朵花的因缘,一切破除,刹那幻灭,你那颗得失的心,也就如烟、如雾消散,复归平静。这就是止观的结合,在风起云涌之中,体会实相的可贵。以上解决方案,你用了多少?明白多少?如果你不从具体的宗教仪式中体会般若,不在每个当下开启觉悟之心,那么,你所日夜兼程的旅途,收获何在?你的吃素、放生、印经、念佛,为何而做?如果所有的实践,最后不能带给身边更多的人以帮助、以快乐、以安心、以启迪,那你的修行与空谷自鸣有何分别?在此,我们不是否定各位的付出,只是记得,修行是要善于反思的。千万不要在单纯的模仿中丢失自己本不应该再丢失的那份纯粹和本真。千万不要在多少徒劳无功的努力之后抱怨连天。千万不要成为一个宗教跟随者、模仿者,甚至包装者、狂热者。6修行需要恪守,不是一味盲从试想,我们学写作文时,写一个故事,必须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等,那反过来想一想,这样千篇一律的作文,你有没有兴趣一一读下去?修行也是如此,要在千篇一律和棱角分明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好像我告诉你,学佛一定要背什么经咒、一定要每天如何如何,一定要读完那些经典,一定要达到多少数量,你很可能连门都不想入就逃之夭夭了。为什么总是强调,“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因为八万四千道菜,如果不强求,你还可能喜欢其中某一种,如果逼着你吃的,正好是你不太喜欢的,那就糟糕了。我们这个世界,太多千篇一律、批量生产,太缺乏个性、动脑和辨识度了。如果人人都在念佛,你却在听佛号,请别怀疑自己。只要你因为听佛号能够静心、放松、放下,那就多听。如果人人都在打坐,而你却在奔波朝圣,那也别怀疑自己,你只需要安心走完当下的旅程。如果人人都是群居,而你只有你自己,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在这份孤独中完成自己就好。看到没有,没有什么是必须,只有什么是需要。你需要,说明内心有所向往,说明你愿意寻找。说了这么多,最终的建议:如果有人再用规则压迫你,包括修行,你应该保持警觉,甚至尽快远离。因为你很有可能成为另一株你自己都不认识的量产盆栽之一。记住,修行是解放、自由,而非压迫、捆绑。 7修行需要蜕变,并非习以为常习惯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习惯,是无奈的、被迫的,甚至懦弱的代名词。当你疲惫工作无法脱身,面对朋友的关心,却总说:“没事,习惯了”。这时,习惯被我们用来掩盖自己的委屈。习惯了委屈,那也只好一直委屈下去。当你其实很想念远在他乡的对方,希望他关心你、安慰你,你成功的喜悦、你失落的无助,需要他的参与,而最终久久等待,对方回复:“我在忙”,你嘴上说:“没事”;心里安慰自己:“习惯了”。此时,习惯成了你一道自我安慰的心理防线。你习惯了用“习惯”来将就这个本不应该将就的人生,久而久之,你从一个本可以讲究的人,变得不那么讲究了。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义“习惯”。心理学角度,有学者提出:“所谓好习惯,其实就是会自律。好习惯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是一个人的行为经过多次重复而产生的,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刺激变得越来越敏感,也就能越来越快地作出反应。最终的结果是,开始的行为由于自然的条件反射,成了一种自动自发的行为,不再受大脑的控制。例如,“自律使人谨慎严谨地做事,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自省;自律,可以挖掘人的情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自律的人不容易失控,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该奋斗的时候就奋斗,有条不紊地前行……”(参见田慧:《习惯的力量》,天地出版社)基于佛教的立场,通常将习惯称为“熏习”,即是长久的惯性行为导致的内心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行为常态。通常,外在的语言、味道、环境,以及内在的烦恼,都会成为六识接触和习惯的对象,最终通过第七识存入第八识,待因缘成熟,便会产生作用。由此而言,你若习惯了一个数落、谩骂、抱怨的环境,心中烦恼也会增多,由此你也会成为一个常常计较、极度抱怨满是怀疑的人。反之,将念佛静心、禅修观想、拜佛忏悔坚持下去,形成习惯,那你会变成一个自律、清净、安分且知足的人。你会因为这些有条不紊的精神追求,去重塑自己,向善、向光亮、向自由走近。试想,当你心中有光,哪里还怕黑暗?当你自己因为这份坚持而培养了美好的意志品质,哪里还有过不去的坎?习惯了从善如流,你就是善的表达。 以上,是个人修行的一些感受,供诸位参考。最终,如同本人导师所言:“当你已经摒弃了‘我是修行者’,或者‘我是在修行’等概念和思维的时候,或许,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思之! 祝福每个修行人,寂静欢喜,常住光明! 妙元 合十©文|师父曰原创图|源于网络,侵删

  人生本过客,何必惹尘埃

  人生过半,回头看看

  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