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本由[英]戴维·雷诺兹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5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一):战争有感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样,一本儿书。从这一本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大战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以及对英国这个国家的影响,尤其是从经济,政治,信仰,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那作者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致力于研究一站二战等战争对于国家的影响。所以,这本书重点描写了民族,民主,经济等方面的一个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比较大的一次全球性战争,不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面,还是从人类文化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都将引起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英国。几百累计几百年的财富,基本上在这次战争中遭受到了特别大的损失。而且在这次大战中也动摇了英国霸主的地位。那么,在这次灾难的背后,又将代表这些什么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读着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辛弃疾的诗,感到的是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你是否感觉到一种热血,一种沸腾。我想是有的,人不热血枉少年,然而生活在安逸舒适的21世纪的我们,不曾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离那刀光剑影的时代更是遥不可及。所以好像理所应当地认为战争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打打杀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身临其境,来体会其中的万丈豪情。 可是,我们错了,战争不是刺激,而是残酷! 有人曾说:“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现在想想,的确如此。战争的起因常常是利益的诱惑,姑且不论正义与非正义,经过一场恶战,失败者就不说了,没有被打败的一方也一定损失十分惨重,又如何称得上胜利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因为战争的胜负而“喜欢”战争的,也许只是因为你倾慕能连百万大军,驰骋沙场的将军,或是敬仰能杀敌与千里之外,百发百中的王牌狙击手。对,这些人凭借他们的功绩进入了历史的史册,可是,你可知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黑发!分崩离析,妻离子散,多少的血和泪才成就了一个人的光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这些对历史的假使成了真的,那必然免不了一次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由此可见“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的评价还是十分客观的。 再看看八年抗战,最终我们把日寇赶走,收复了失地。但是这场战争也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南京大屠杀,30万的冤魂谁来安抚!无数的炎黄子孙失去生命,而他们本可以安详地过日子。甚至是战败国——日本的士兵,他们只是因为天皇的命令,就来到了中国,最终客死他乡。战争之后,能做的也只有处死战犯了吧,可这却远远不够。有谁能为逝者奏上一曲安魂曲呢?如今,许多人叫嚷着,责骂中国政府不够强硬,要求与日本决一死战。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今国际时局复杂,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也不夸张。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来临了,你还有机会喝着咖啡,悠闲地在电脑前玩游戏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积淀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战,百姓苦;征,百姓苦。铭记历史,不是要我们学会报复,而是要我们共同去守护美好的明天。生活在和平的年代,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二):战争是谁的荣耀,又是谁的伤痕
叙利亚在遭受袭击的时候,当代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人。我们自认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其实根本就没有和平的年代,我们只不过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我们能够无忧无虑的生活,从不担心明天再也看不见升起的太阳,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中国。 虽然现在战争依旧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是现在的战争规模在历史上并不是最惨烈的。人类历史上无论如何都逃不开两次世界范围的战争,而世界第一次大战因为时代发展以及涉及范围等诸多因素,并没有世界第二次大战一样被大家反复提起。 《大英帝国与世界第一次大战》详细的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缘由,经过以及结局,通读全书仔细思考不难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其实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一战的结局并不是一个完善的结局,那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休战而已。 经历过战争的残忍才会懂得珍惜和平的可贵,描写这两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其实不算少,各种题材的也都有。比如大师级作家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以纪实小说的形式,描述了不同国家五个家族与世界大战密不可分的关系,情节上确实更加吸引读者,但是小说的形式难免让人对真实性产生怀疑。 《大英帝国与世界第一次大战》可以称得上是良心制作的科普书籍,从学术的角度进行专业的讲解,还原历史真相却不显枯燥。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戴维.雷诺兹,其在学术界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且本书已经由英国BBC拍摄成纪录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开篇的场景,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夫人有一天看见自己的丈夫和他的顾问趴在地上看一张欧洲地图,她开玩笑的说:“你们像一群正在玩游戏的孩子。”而威尔逊回答:“这可是我玩过最严肃的游戏了,据我估计,这游戏的结果将直接关乎世界和平。” 战争与和平从来都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参与和了解的,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能听从领导者的安排,领导决定参战,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就一定要为国效力,不问缘由。战争的双方都是为自己的民族而战,他们身兼责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始末以及重要战役相信大多数的读者都能有所了解,我就不在这里过多的赘述了,我只是想说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没有绝对的胜利者。战争从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方法,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一次世界范围的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暂且不谈,主要是大量的人员伤亡造就了多少家庭的噩梦。 世界第一次大战并不存在为了正义而战,这次战争是一次资产主义的斗争,这次战役的受害者是全人类。伤痛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历史值得被铭记,因为只有记住曾经的痛苦,我们才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网上那句鸡汤其实说的没有错:“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感谢那些为我们的和平所付出牺牲的人,感恩有你们。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三):一战余波
第一次世界大战距今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在某一程度上来说,战争虽然结束,但是战争之后,带给世界的影响却是一直在变化的,这种变化,甚至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清晰可辩。在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雷诺兹的《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改变与影响,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大战之后的世界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虽然本书所研究的主要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改变与影响,但是戴维雷诺兹教授在书中同样了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对其他的欧洲国家如德国、前苏联以及美洲国家美国等国家在一战中的表现与立场进行了详细论述。一战的发生、发展与结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影响力的国家全部牵扯其中,并且深深的改变了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时也在客观上促使世界在一战以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在一战前后,英国经历了一场足以让所有人都难以忘记的阵痛。一战结束以后,欧洲大陆上数个大帝国在战争中分崩离析,彻底消亡,如罗曼诺夫王朝、哈布斯堡王朝等等,由此也催生出许多新的共和国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作为一战最重要的参战国之一的英国也难逃被战争所改变的命运。一战前,他还是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到了一战后,只能叫做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了,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是对于整个王国来说,并不亚于一场巨型地震,而这种改变很难说与战争没有什么关系。在一战开始以前,在英国内部,包括苏格兰、爱尔兰,都在酝酿着一场以独立自主为名的自治运动,运动的结果到底会造成英国空前的团结与强大还是让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彻底衰落下去,没有人说的清,但是战争的爆发,让英国的政客们不用再为这个问题所操心,或者正像是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战争爆发了,爱尔兰的地图与英国国民性的危机都会发生转变,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海峡那边去了。是的,在战争爆发以后,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英国的参战是一场保卫自由和文明的原则战争,是慷慨的为其他国家的自由而战,这种观点得以暂时的压制了英国内部关于爱尔兰问题的各种讨论,使得他们可以全心全意的去应对战争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尽管他们并不清楚,在战争结束以后,由于战争所带来的经济衰退,会让原来的那些争论以更加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当我们提到一战,便不得不提到美国。事实上,一直到一战爆发,美国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但是在一战后期,由于美国人的参战,使得整个世界在以后所有的重大事项上都不得不去听一听美国人的声音了,只要他们想说。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此时提出了他那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为了民主,世界必须更加安全,他宣称,美国的参战是为了那些饱受独裁统治压抑之人的权利,让他们在本国的政府中能够拥有自己的声音,是为了弱小民族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联系到在战后,美国人关于战后世界的处置分割等等方面的处置方法上,我们有理由怀疑,美国人的这种看似高大上的宣称,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目的,也正像是在威尔逊为战后国联所设计的国联盟约中表现的那样,一战以后,在政治道义与规则在,美国人都开始有了参与全球事务的实力与话语权了。。。 戴维雷诺兹的《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告诉我们战争从来都不仅仅是战争,战争的背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角力或者才是更加重要的。战争是手段,而政治才是目的吧!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一战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者戴维•雷诺兹,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于2005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自2013年起负责剑桥大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雷诺兹教授著有大量作品,《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014年秋,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以这本书为脚本,制作了三集同名纪录片,并邀请雷诺兹教授在片中担任解说,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有六章。这本书的正文有470页,后面的英文参考文献就有70页,可见雷诺兹教授治书之严谨。
这本书让我从历史书上的一战走出来,站在雷诺兹教授的身边,跟着他从另一个角度经历了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发生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4-1918年。当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爆发了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战争的惨烈,引发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欧洲秩序的全面崩溃,表现为多国政权的更替。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德意志的霍亨索伦王朝分属于不同阵营,他们统治下的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纷纷崩溃。这三个老牌王朝长期统治的中欧和西欧地区,相继出现权利真空,直接使得这些国家结束王朝统治的时代,完成帝国向共和国的过渡。对于这些王朝来说,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如果把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比喻为一颗钻石,雷诺兹教授通过这本书呈现了这颗钻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棱面,至于这颗钻石是美还是不美,加工前更美,还是加工后更美,当时当刻到底哪个角度更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取决于你是哪一个国家的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站在哪一个群体的立场。
一战中臭名昭著的武器-毒气,俄国人是主要受害者。1915-1918年,所有大国都在使用毒气作为武器,德国是最大生产商,其生产的氯气和芥子气的数量,比美国、法国和美国加起来还多。德国制造毒气部门的最高领导人是一位犹太人化学家哈伯,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化学家,对于这种卑劣地使用科学感到极其愤怒,因此离开哈伯独自生活。如许多战争中的科学家一样,为自己能够为国家服务感到骄傲。哈伯的一些亲戚后来死于他实验室伙伴们研制出的毒气齐克隆B,也是纳粹集中营的主要杀人武器。
除了哈伯,雷诺兹教授在书中用此手法也讲述了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等有名的政治家,看似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有当事人听到的建议,做出的行为,发表的言论,却在书中一点点体现战争对于普通大众的影响,对于他自己的影响。
对于每一个国家的普通百姓来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战争都是躲不掉的天灾人祸,在历史长河中,如同一只小小的蚂蚁,随波逐流。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五):全新角度,从一战后果看一战
刚要写评,进来一看评分,差点以为走错地方了。抛开图书营销上的恩怨不表,单看本书的做工与内容都不止这评分。
没看过老版,特意找了老版链接进行了比对,除了书名不一致,作者、译者、内容均无大的出入,其中译者由一人增至两人,相信译文的还原度更高。
至于书名,译作更名的不少,原书名有诗意却太过抽象,个人感觉从内容上来说,“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极为贴切的,于读者第一眼的友好度是上升的。
新版《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采用全精装、大开本,五百多页的容量实实在在称得上是一本“大部头”著作,拿在手里翻阅却很轻,可见在纸张的选取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雷诺兹的代表作,在学术领域和市场开发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4年,BBC曾以本书为脚本,制作了三级纪录片献礼一战百年。
相比二战,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不多,比较著名的有丘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还有肯叔历史文学巨著《巨人的陨落》。前者叙述了一战的过程,剖析了一战真正的起因;后者则以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人文关怀角度,痛陈一战爆发的无理性、对渺小个人造成的伤害及命运的更改。
戴维•雷诺兹教授却独辟蹊径,凭借其历史上的深厚造诣,在《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一战为起点,论述了一战对后世的深刻影响。戴维•雷诺兹教授把对历史的回顾,转换成历史对现代的启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者将会在书中发现不少新奇的观点。
在如何读史这个问题上,戴维•雷诺兹教授认为“在学术史上,从历史层面的论述转向文化层面的分析这种趋向不断被提升”,但是,“如果把这场冲突仅仅降低到个人悲剧的层面,不管怎么感动人,我们就失去了对历史大背景的感知能力”。
戴维•雷诺兹教授批评的这种文化现象,在影视化中比较常见。个人很喜欢的几部电影,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英国病人》、《集结号》等,把战争大历史浓缩成个人情感关怀,给国人的审美来了一次大洗礼,可一旦升华成反战主题,那么作品离战争的真相便越来越远了。
戴维•雷诺兹教授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严重后果不是伤亡,尽管一战的始作俑者“都低估了现代炮兵和机关枪对于步兵的杀伤力”,也不是胜利或者失败,而是旧世界秩序的全面崩溃。在《巨人的陨落》中,一战前还尽显贵族宫廷舞会的奢华,一战的最后阶段却是哈布斯堡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和霍亨索伦王朝和它们下辖帝国的纷纷崩溃。
欧洲格局剧变,美国开始介入欧洲事务,世界格局在20世纪初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将贯彻整个20世纪的发展。
戴维•雷诺兹教授在“民族”这一章里对民族主义的来龙去脉做了剖析,联系早前看的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当事实和警惕同时摆在眼前时,读者将学会独立思考。“某人要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民族的一部分,或者说具有清晰的民族意识,这往往是由于外部的因素”,这样的事微博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媒体、自媒体们深谙其道。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遗产”,分析了一战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第二部分“镜像”,时间跨度更大、涵盖的内容更为宽泛,既有英国通过二战对一战的重新审视,也有60年代关于大战记忆的转折点,和现代视角下的一战。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起,到现代的反思结束,战争的余阴遮蔽天空。从出于道义参加一战,到被迫卷入二战的旋涡,英国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仍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寄托了戴维•雷诺兹教授对英国学会记住历史、反思历史的期望。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六):英国人已经记不起来的一战历史
不要再这样天真了,以前没有,以后也不要再这样天真了……永远不要再那样天真了。 ——菲利普·拉金(1964)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入侵比利时和法国,不仅如此,还将后来的英国、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拖入到德俄冲突中,使整个西欧成了一个大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整个西欧战争化、暴力化。
战争,从来都不该被纪念!我们只需要回溯历史,杜绝战争!
1914年8月2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和法国,坚强的比利时军队保卫家园,抗击德国侵略军。德国侵略军的名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人诟病,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德国为自己在国际战争历史上画上了最耻辱的标记。
不得不说西方战争的武力配置,一夕之间,西欧战场就开启了阿修罗般地狱战场的“盛况”。据当时的报道称,一支10万人的德军,有2.5万人死于只有3万人的比利时人手中。而这次战场的结果,也再次证明了战争是多么残酷,因为战斗的结果,还有无数的平民百姓尸横遍野。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18年,在漫长的战争时间弧中,德国军队毫无斗志,民心涣散,在广泛的政治骚乱中,德皇威廉二世于11月9日退位。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在15天内从法、比、卢、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军,同时从土、罗、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军,并交出5千门大炮、2万5千挺机枪、3千门迫击炮、1千7百架飞机、5千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千辆卡车。六小时后停火生效。《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现今,一战的历史印迹已经在英国消失了很多年,很多英国人已经不大记得一战。不过战争就是战争,一战的最大后遗症,就是衍生了二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写下了那句名言:“这是(二战)一场无必要战争”。然而这场无必要战争却是当时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结局的衍生物。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一战,一本书足矣》这本书,可以说是真正的历史类书籍。书中的每一个战争背景的缩影,都是作者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雷诺兹,多年教学经验与对历史研究的总结。因为,从大方向而言,他是在记录与研究一战的历史;从小方向而言,他是在记录英国在一战的历史以及战后多年的国家发展状态。故此,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曾以戴维•雷诺兹教授的代表作品为脚本,制作了三集同名纪录片。
还是无法深入地阐述一战带给世界的意义,因为这个意义太厚重了。我们只需细细品读《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一战,一本书足矣》这本书,就像战争带给每个国家和每个人的结局不同一样,这本书也带给每个人不同的阅读感受。但是,也如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是一致的,这本书带给我们对一战的思考也应该是一致的——世界的发展,本无需战争。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七):由一战引发的长长的因果链条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公布了很多名校大学图书馆的借阅书单排行榜。
其中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的是《论美国的民主》,清华大学排名第一的是《理想国》。
《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政论思想家,托克维尔的名著。书的上卷完成于1835年,下卷完成于1840年。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并对美国的民主进行了社会学的分析。
《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这本书中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他认为,只有哲学家统治下的贤人政体才是最好的,这种国家才是最理想的,也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这两本书都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比如,对经济感兴趣,我们就可以用一年时间来阅读《道德情感论》,然后再用一年时间阅读《国富论》。通过一字一句的阅读,然后去思考,作者每一句话都在说什么,然后把一字一句拼凑成章节,然后思考每一章又在说什么。
通过北大和清华借阅排行榜的第一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对于政治学也有一定的兴趣。通过阅读这两本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建立一个伟大的政体,是看成一个理性的事业,通过反复辩论历史的经验,综合一切来设计政体。
而英国也有一部探讨政治、民主、经济等题材的著作《The long shadow》,意为“长长的阴影”。中国引进版的名称是《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本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发,探讨了英国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形成的政治、民主、经济,以及对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像一个长长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英国和全世界,直至今天。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者是戴维·雷诺兹。他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曾经在2004年获得过沃夫森历史奖。
雷诺兹教授的课题方向主要集中在20世纪西方历史、冷战史。他是英国历史学界的泰斗,在民众中也享有很高的声望。
2014年,BBC将《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脚本,制作出了三集同名的纪录片,并且邀请戴维·雷诺兹教授在纪录片中担任讲解员。
对于没有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记忆?可怕的战争带来的牺牲,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英国,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纪念那些在1914年到1918年死去的人们。但是如果用上面的两个问题问英国的民众,他们通常得到的答案是nothing。
戴维·雷诺兹教授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普通英国民众中,就是一次毫无意义的混着泥和血液的杀戮。人们想要再次回头认识那场大屠杀,只能通过凄美的战争诗歌。
所以在《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本书中,雷诺兹教授要带领我们离开战壕,用新的角度来审视这场战争带来的意义,带来的冲突,和对幸存者的影响。
雷诺兹教授通过探索这场僵持的战争所释放出来的巨大动力,向我们展示了1914年之后,长长的一个世纪的历史变革。
在这场冲击中,二三十年代的英国如何更好的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遗产,尤其是民主和民族主义带来的动荡力量。
而在所有的遗产当中,有一点对我们来说最重要。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记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不断推移。
我们不能只是在诗歌中感受战争,或者只是看一部赤裸裸的道德剧。我们需要把它理解为历史,或者理解为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历史投下的长长阴影。其中一个阴影就是民主的爆发。
战争让政治变得火热,它产生了一个时代的民主。现在的我们把民主当做是理所当然,对选举非常熟悉,甚至认为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前,民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欧洲就像是一场大爆炸。
就像《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带给我们的感受。我们需要用一种复杂的眼光来看待民主。因为大部分时间,人们是生活在一种非限定性的状态下,如果希望一个共同体真正的过上一个宪政的生活、建立一个稳定的宪政制度,是需要很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只有当横向或纵向的所有条件,恰到好处的组合在一起,才能建立出相关的制度。
同时,虽然每个人都是爱自由,但想要把这种本性发挥出来,就需要保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那是需要非常多的条件的。所以建立一个宪政制度,其实对于人的能力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认知下,我们才能够去思考建立一个宪政制度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先从理论中思考,然后抓住现实中的每一个机会,在每一个可能的领域中去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这个看起来非常长的因果链条中,去探寻“原因的原因”。
如果你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长长的阴影感兴趣,想要探寻这个因果链条。那么,戴维·雷诺兹教授的《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八):战争——开启潘多拉盒子的那只手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里说到:“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却实,战争和政治有时就是相依相存,当政治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得不到时,战争就会产生。就像我前一阶段看过的戴维.M.波特所写的《危机将至-内战前的美国》一书中所分析的那样,南北政治目的不可调和,各地方政府政治主张不一致,长期摩擦最终导致了内战爆发,因为政治无法解决这样的矛盾,所以只有使出手段——战争来彻底解决。
战争虽然能达到某些政治目的,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基本上属于两败俱伤,只不过有些伤的重些,有些伤的轻些,但是在战争中伤的最深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
每一场战争结束后,都会有无数的人,专业的、爱好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历史学家去分析、评判、研究,大部分研究的是每一场战争输在哪,赢在哪,当然也不乏研究战后国家社会状况的人。
英国戴维.雷诺兹的《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本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社会情况以及国家对应的政策书籍。
作者 戴维.雷诺兹戴维.雷诺兹是英国的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内布拉斯加等大学的客座学者。《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通过把英国人在一战中的经历放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从遗产、镜像两方面细细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乃至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艺术和文学方面的深刻影响。
第一部分遗产,讲述的是一战前后的欧洲社会及政治情况以及对战争前后各国的形势研读,这些国家在当时都很强大,可谓是意气风发的帝国,像沙皇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等国家。
战争很多时候都是国内的政治家们为了转移国内不可调和的矛盾,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将已方应该承受的压力转嫁给其他国家。所以说战争是政治的手段就体现在这。
当时很多帝国和政权在一战开始不久即崩塌,最典型的莫过于沙皇俄国了,战争刚拉开帷幕,沙皇俄国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就倒台了。这给欧洲其他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的同盟国之间相互制衡的力量不均,导致了失败。
一战改变了欧洲当时的许多国家,因为战争导致了欧洲国家社会的分裂,导致一些国家民族主义滋长,而这些正好给了有心人利用的机会。像意大利和德国,就是在民族主义的温床里滋生出了纳粹法西斯主义。当时的意大利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费尽心思用民族主义为幌子,击垮对手,上台当政,这也是导致后来二战的直接原因。
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英国却未受影响,没有被纳粹法西斯影响,也未被苏维埃左右,依然保持原有的态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英国是一个战胜国,国内各方势力依然均衡,失业率没有超过一定比例,所以国内没有激发太大的矛盾,当然还因为它一直保持着联合政府的形式。
当然作者身为英国人肯定有美化自己国家的倾向性在里面。戴维.雷诺兹认为英国参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主而让世界更加安全的目的。我想说的是“日不落帝国”的名字不是凭空而生的,是因为它的殖民地版图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得来的。参战的目的肯定要么是为了分一杯羹,要么就是别人动了自己的奶酪,而当时的英国显然属于后者。
第二部分镜像,一战结束23三年后,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次的战争范围更广,破坏力更大,在二战的面前一战就像孩子玩的过家家,所以现在对于战争的描述书籍和影视剧基本都是围绕二战的。
二战的爆发是一战留下的遗产,因为一战的原因导致了德国、意大利的国家当政者改变,好战分子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上台。
好战分子总要找一个对世界开战的理由,而民族优越论和民族劣等轮无疑是鼓动战争的一个好借口,我们的近邻日本无疑是德意两国的同盟,认为自己是优等民族,视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为低等民族,我们的祖辈在那个年代都曾遭受过欺凌屈辱。
好战分子当然是二战爆发的一个原因,但是政治在这里依然是最大的一个原因,就像日本,因为国内经济萧条,失业率极具增加,为了转嫁国内的矛盾和改变经济不景气,于是将目光瞄准了周边其他国家,而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中国无疑就成为了日本的头号目标,所以才会以一个下三滥的借口悍然发动战争。所以到这里战争又一次成为了政治的手段,成为了流血的政治。
戴维.雷诺兹的《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本书目的不在批判,而在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全方位阐述。我在阅读时感到,战争——就是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那只手。因为战争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军阀割据,社会混乱,政局不稳,人心浮动,群魔乱舞!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九):战争可以在记忆中淡薄,但不能被遗忘
对于现代人而言,二战彷佛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记忆深刻,电视和电影荧幕上的战争题材越来越印证着这一现象,关于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历久弥新层出不穷。无法否认,无论从波及范围、战争破坏程度来说,一战无法与二战相比。然而这并不是我们应当将一战合入历史的旧相册,只是在中学生的历史课本中了解九牛一毛的理由。如同本书的题目,《The Long Shadow》,一战的枪声偃旗息鼓后,它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并且相当广泛,战争结束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新的战争使当时以殖民体系引以为傲的大英帝国彻底颠覆。可以说,一战的结果与处理方式直接加剧了法西斯国家的内部矛盾,进而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翻阅史料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分析,推及当代,可以避免悲剧的重演。从本书的观点来看,尽管民族主义的发展是结果而不是起因,但是大战的发动者确定把这个“妖怪”从瓶子中释放了出来,而和平的缔结者则没有办法把他收回去了。
戴维·雷诺兹在本书《大英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立于英国的立场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解读,将英国在一战中的经历放在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深刻阐述了一战对于后世的影响。
18-19世纪的英国统治下主要有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几个部分,英国联合的黏合剂是被称为“英国国民性”的意识形态,也是英国进行的一系列反对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的战争的结果。
当时的英国可以被称为一个宪政国家,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稳定和繁荣强化了这一观念,拥有一个共享的国家结构,塑造了一种新的建立在议会政府和新教基础上的出类拔萃的认同感。因而英国的国民性是一种公民民族主义的体现,寻求把冲突的种族纳入到更广泛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中来,这种意识形态有助于缓和英格兰长期统治所带来的问题。
在爱尔兰地方自治和威尔士问题存在的背景下,英国的强硬派认为英国必须介入欧洲大陆的冲突,现行的战争很容易威胁到英国的稳定,破坏欧洲的权力均衡状态。而在他人看来,在面对德国人匈奴式的军国主义和野蛮暴力的时候,人们认为英国代表着自由和文明。更多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战争的理由是基于道德问题,而不是基于国家利益。所以英国的参战被渲染了更多的正义的成分,以致战争带来的结果之一是席卷全国的爱国热情,战前种族的民族主义被潜移默化的被纳入公民的民族主义之中。
另一方面在苏格兰和威尔士,伴随战争到来的是战后的经济衰退,并且导致了非常紧张的社会和政治形势。然而对德战争加强了苏格兰和威尔士作为英国国民的归属感。直到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后,德国作为威胁的地位不再,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民族主义又重新开始复活,进而演变为政治运动。
英国的内部矛盾在爱尔兰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战导致了民族独立战争和内战,并且留下了深深的、持久的伤痕。英国镇压都柏林起义暴露了人性中固有的罪恶,即对弱小的民族肆意践踏。而在皇家爱尔兰警卫预备队中,大部分士兵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经历过战争的童年导致个性扭曲,只有穿着制服,佩戴手枪才会让他们拥有安全感。不可避免地,这样的军队大大的增加了流血暴力的可能性,政治的角斗场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杀手和受害者,失踪事件、屠杀和午夜的行刑十分普遍,尸体遍布田野和沟渠。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对于美国人而言,最为关注的是民族认同感的问题。许多美国人认为民族主义是他国存在的缺点,美国展示出来的是公民民族主义的形式。从威尔逊总统的讲话来看,美国参战的目标是“为了民主,为了那些饱受独裁统治压抑之人的权利,让他们在本国的政府中能够拥有自己的声音,是为了弱小民族的权利和自由”。换句话来说,美国想用美国的模式重新塑造世界。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最为重要的而目标是创建一个国际关系的框架,这种框架建立在国际联盟的基础上,国际联盟将反映民族主义的现实,但是将调整他们的好战倾向,威尔逊坚信,通过这种手段,世界将从无序状态转向一个民主将取得成功的世界。
一战前的美国在国际地位中更偏向于一种孤立的状态,面对世界大战爆发的悲剧,威尔逊认为美国必须打破孤立主义的传统,在重新塑造世界事务中扮演一个决定性的角色。其中最能引起共鸣的,是民主的概念。
作为一个偏向于反面的例子,沙皇俄国旧秩序的脆弱性决定了其悲剧的发生,专制主义的保留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一战的发生加剧了沙俄矛盾的对立和冲突,在战败的影响下,旧秩序迅速分崩离析,一度造成政治僵局的社会瘫痪局面。在这种环境下,列宁看到了机会,最终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把权力集中到了布尔什维克政党手中。
1914年的萨拉热窝时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战争背后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立场不同的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积蓄已久的矛盾,怨气在一战的硝烟战火中得以释放,胜者瓜分战果,败北者捶胸顿足,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在战后愈加尖锐的社会矛盾中渐渐萌生出法西斯的萌芽,无论是在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还是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对于强有力领导人的崇拜都是非常明显的政治现象。民族主义趋向于极端,对权力意志和战争暴力的顶礼膜拜成为了他们日渐清晰的共性特征。
法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在1936年发生的危机体现了议会民主的脆弱性,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欧洲其他几个代表性国家身上。在英国反而没有引起法西斯势力的反弹,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胜利。用劳合乔治的话来说,只有处在危机之中,人们在会在心理上接受这一手段,以前任何强制性的推行这一法律的努力,都会引起国内的骚乱。公众情绪的变化,再加上德国的突然崩溃,帮助英国政府度过了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解决了很多战前存在的难题,比如战后出现的联合政府解决了选举权的问题,一枪一票成为了不可抗拒的潮流,成年男子和士兵们被授予了投票的权利。
戴维·雷诺兹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这本《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一战的分析见微知著,入木三分,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人阅读,是研究一战史料及其长远影响难得的资料。对现代人来说,一战已过去一个世纪之久,大战的酿成是当时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放眼当前,或许更应吸取历史的经验,排解内忧外患,从根源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十):在战争的影子里,发现世界百科
说到战争,你会想到什么?
是马革裹尸的悲壮,是驰骋沙场的豪迈?
或者是惊险又恐惧的一次次阴谋?
看看长盛不衰的世界大战讨论,我发现关注历史的朋友还真多呀。那么今天推荐一本厚重又精彩的战争与历史书,《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是戴维•雷诺兹,是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俄克拉荷马州大学以及东京日本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客座学者。
首先,《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军事史,而是关社会与政治的百科全书。
与我阅读的二战风云人物不同,这本书并没有详细的按照战役来解析各个国家的军事,而是融合了历史、政治、文艺。
这本书按照民族、民主、帝国、资本主义、文明、和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全方位的介绍,如果将一战后几十年的时空中划定了纵横经纬线,让你看的一清二楚。
比如关于民族,纵向走,从1914年大战前夕的各国的民族问题,写到1922年大战之后的民族国家;横向走,描述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与爱尔兰不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运动。
在这本书,名字里有大英帝国,但是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美洲、非洲和日本、澳大利亚的关键变化。比如布拉格广场上,天鹅绒式的革命。这本书用两千字,总结了当时的关键人物马萨里克的出身、外交与公关,解释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成功独立。然后又与之对比,为什么波兰、乌克兰,这些与沙皇俄国关系紧密的国家不能通过不流血的方式顺利独立。
读完这本纵横开合的著作,其中有两个概念给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民族、一个是民主。
关于民族,原来民族更多的需要“对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4年8月份分),整个欧洲大陆只有3个共和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后(1918年底),整个欧洲大陆有13个共和国,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来的结果。
而这本书,不断的强调,民族其实并非界限清晰的一个群体定义。因为民族会变,比如乌克兰的农民,虽然被征兵代表一方阵营上阵厮杀,但是他们并没有民族意识。如果你问他是哪个民族,他会说:我是的当地人。
但是战争,让我们有了敌人,即有了“对立面”。于是个体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领袖开始引导民族意识。民族国家陆续建立,但是在整个欧洲大陆的独立战争中,关于如何界定一种民族,仍然在每个地域有自己的混乱和秩序。比如一战当中,普鲁士的军队,必须使用5种语言,而要当上军官,必须会两种以上的语言。一起战斗、一样的习俗、贸易都可能会带来民族认同感。
关于民族认同感,与每个个体的自我认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密切相关。而这份认同,很多时候本身是边界模糊的,“需要一个敌对的‘他者’进行对比,然后才能具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价值感”。民族寻求独立,而自我需要与他者的关系才能存在,这真是微妙。
关于民主,是“为了民主,世界必须更安全”还是“为了世界,民主必须更安全”?
战后,各个国家在实现民主这条路上,更血腥更暴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才耀武扬威的进入战场。考虑到这个国家的地位和实力,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还是一战后的主要决策者。结合我阅读的罗斯福传记的体会,我感觉威尔逊这个人,有一些盲目的国际乐观主义:他渴望在国际舞台扮演公正且引领的领袖作用,并且对美国式的民主非常自豪,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获得美国式的民主。
所以在一战后的战国分配上,他一直宣扬民主和民族自决权。而我心里吐槽:当时的美国,黑人还是二等公民,你还好意思在全世界宣扬美国式的民主。不过我又想,是什么给了威尔逊这份对国际事务的狂热和自信,是强大,美国自身的强大给他底气。
威尔逊的名言是:为了民主,世界必须更安全。他以此为号召,让美国加入一战,也以此为号召,鼓励战后欧洲各国独立。这些观点以及威尔逊在一战后的国际影响力,其实对后来者罗斯福也有作用,我在罗斯福身上能看到威尔逊的影子。
但是战后的整个欧洲大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威尔逊热情的演讲并不能消融各国的血腥冲突。民主的概念虽然进入政治领域和各个国家的诉求中,但是民主的形式却找不到。
于是法西斯、苏维尔共产主义、议会制民主是否应该存在?左翼右翼谁是希望?各种以民主为目标的主义,不断的相互血腥镇压与革命。读这本书,给我感觉,战后欧洲各国的内战,比如对某个群里的暴力镇压,比一战还要让人恶寒。
而在各种追求民主的主义下,人会变得极端和尖锐。比如英国为了安抚大战中老百姓的付出,特别是女性的付出,给女性选举权。但是,当女性拥有和男性相等的选举权后,《每日邮报》的主编发表文章,对其强烈谴责:认为不具备责任感的年轻女孩进入选举的名册了。而当时的《每日邮报》对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大家成长,认为这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在各方面势力的撕扯中,英国的经验,确实有价值:
l 各个党派,包括倾向社会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工党,与保守党坐在一起,联合治理。哪怕他们都有些不情愿,但是大家认真的做在一起,避免暴力发生。
l 给妇女更多权利,政府号召女性:不要仅仅满足于妻子的角色。事实证明,女性参政,为英国战后稳定发挥了积极的贡献。
l 提高家庭置业率,政府提供房屋总价90-05%的贷款。而当时,这在整个欧洲大陆,都是一种创新。
所以,英国的当时政治领袖鲍德温说:为了世界,应该让民主更安全。这是对威尔逊观点的反思。鲍德温认为:很难确定哪种意识形态的民主是正确的、应该被贯彻的,这种希望贯彻民主的想法已经带来了大规模的内战,那么我们让民主安全起来吧——这是一种保守意识,在当时确保了英国的稳定。
然后,作者带着我们,思考究竟该如何评价战争?
战争摧毁文明还是创造文明?一次世界大战创造了很多文明产品,比如当时法国,有3000名职业艺术家,在军队的非战斗部队度过战争。但是作者大卫认为“战争更像是对文明的彻底否定”。所以,尽管回顾了很多歌颂战争的文学作品,作者的结论仍然是:战争的意义,应该以和平鞥否持续来加以判断。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欧洲的版图不断变化,战争与内战持续不断,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真的结束了吗?还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同一个笼罩天空的巨大怪物,而我们一直活在其阴影中?
读完这些文字,我心怀敬畏又觉得天高地远,我即感叹人心复杂的孤独,又确信“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一切奇妙的感受,都是对自我存在的感知与定义。
阅读这本堪比新华字典厚度的历史书,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读历史”?
以史为鉴吗?其实很难做到。《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说:历史很难给人借鉴,在过1000年,岳飞会死、袁崇焕也会死。因为这不是历史的教训而是人性的弱点。我同意这个说法。
那么为什么读历史?我现在的回答是:读历史,不断的深化自我认知——脱离出日常琐碎和具体职业后,关心自己和人类,看看因为社会关系带来的地狱和天堂,然后再收回目光关照自己的存在。
这种自我认知,并不一定如总结报告一样一定要有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却带来三观上切实的成长。
最后,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能够在作者手中纵横开阖,信步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