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去哪儿了》是一本由[新西兰]斯蒂芬妮·撒切尔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8-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一):玩具娃娃里藏着的父爱
乔伊是一个不爱收拾的小男孩,晚上玩完玩具,就把玩具丢在一地。 乔伊的爸爸善意地提醒他睡觉前要把玩具放好,否则玩具就会被玩具精灵拿走。 乔伊就是不听,第二天玩具真的不见了。 乔伊还在跟爸爸较劲,满屋子寻找玩具,最后一无所获。 当天晚上,乔伊就把把娃娃当作诱饵,玩具精灵果然现身了。 玩具精灵的威力可大了,他魔法棒一挥,乔伊和布娃娃马上变小,一起被玩具精灵装入袋子带走了。 带走后的乔伊,在一间屋子找到了他遗失的玩具,还有玩具精灵在别的小朋友那里拿来的玩具。 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乔伊终于安全回到了家里,对家里的玩具也变得格外珍惜。 整个故事乔伊的爸爸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是读者隐约可见乔伊爸爸的良苦用心。 孩子不爱收拾,每个爸爸都很生气,乔伊的爸爸都没有训斥孩子,而是善意地做了一个提醒。 这就像小时候,我们眼中的父亲,他们话不多,有时候会说几句,但每句都在点子上。 父爱如山,简短的几个字,就透出了期待与爱意。 乔伊的爸爸也是如此,他知道乔伊乱丢东西的习惯不好,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和指责,而是放开手让乔伊自己去寻找心爱的玩具。 这个过程,乔伊的爸爸没有给出任何帮助,也没有表达任何心疼。 乔伊跟玩具精灵较量了,失败了,才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所有。 小朋友读完这个故事,不需要过多的解读,也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与其说教,不如在孩子在故事中感悟一些道理。乔伊是千千万万孩子的缩影,乔伊的故事也是每个做父亲对孩子的一点小期许。 真正的教育就藏在每个故事中,藏在读过的每一个面面,无论是清新的插页,还是故事结局的和风暖阳,都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开明的爸爸更是懂得恰当地表达护子之心。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二):正能量成长就在这儿
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于家长而言,无疑是件充满着挑战且又幸福的时光。尤其是在亲子互动阅读的交流中,我觉得自己同样也提升了育儿理念,享受到了趣味生动的童真故事,更培养着坚定的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之路的决心。
这些天,我和两个幼儿园的儿子们反复阅读着一本有趣的绘本读物《玩具去哪儿了?》。以问句的形式为书名,本书无形中第一时间激发起了小读者们的强烈好奇心。对于孩子们而言,又有哪个是不爱玩具呢?面对突发意外的玩具失踪案,书外的小读者们自然会先入为主地想要过把侦探瘾。大家一起来认真地帮书中的男孩子共同找一找,查一查失踪玩具的疑案了。乍然拿到这本书册,我家的两个大头儿子早已经先入为主地跃跃欲试。他们不仅喋喋不休地争论猜测着以示案件的真相,又迫不及待地央求着我赶紧帮他们来共同寻找玩具的行踪。
于是乎,一个有趣的阅读侦破旅程就此拉开帷幕。 寻访的过程其实充斥着神秘和奇幻的色彩。采用图文并茂的创作手法,这本绘本读物带领着小读者们一起和小主人公男孩乔伊寻找玩具之路。面对经常会失去玩具的遭遇,书中的小男孩乔伊既气愤也心痛。为了找回玩具,他也是煞费苦心。事实上,玩具的失踪有着潜在的根源。开篇之初,小读者其实不难找寻到某个破案的线索。那就是男孩爸爸其实早已经含沙射影地提醒过小男孩乔伊不能不收整好玩具,不然玩具精灵会拿走的。而男孩乔伊自然并没有听进耳朵。他再找寻玩具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一段惊险的冒险之旅。因为玩具精灵的施法,乔伊变得和玩具一样小。虽然他找到的玩具,但是他也从最初的拿回玩具转变为心甘情愿地将玩具留给了下一个小主人。
故事的情节是曲折的。寻访的过程是离奇的。而我更觉得这个绘本故事的内容寓意是深远的。首先,书中着力强调提点着孩子们应该懂得学会整理收拾自己的玩具。玩具是孩子们的游戏伙伴。我们不能够玩后随意地搁置。虽然玩具精灵这个角色是虚构的,但是它也潜移默化地强调告知着孩子们需要养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的好习惯。其次,书中结尾处又巧妙地分享着另一个感人的品质。那就是要学会分享。文中的小男孩乔伊为书外的孩子们竖立了良好的榜样。而书外的小读者们无疑也借助这本书册感知着分享的幸福。玩具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好的玩具更应该互相分享才能给更多的伙伴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再次,本书的创作充满着想象力。引领培养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培养。
合卷的那一刻,我觉得我和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于《玩具再哪儿了?》的困惑。我更告知着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正能量挖掘就再这本有趣的绘本之中。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三):玩具去哪儿了?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童,没有人不爱玩具,只不过是对玩具的定义不同罢了。有小孩子的家庭又怎会少得了一个玩具箱?在肥桐年幼时,为了使其能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我也是下了功夫的,而现在一本《玩具去哪儿了?》的图画书也许可以省掉这些麻烦,尤其是它只需要费时十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值得一试。
《玩具去哪儿了?》的文图作者是来自新西兰的童书作家及插画师斯蒂芬妮.撒切尔,曾做过七年图书馆管理员,一个让我极为艳羡的工作。本书的封面与封底是一幅完整的跨页图,可以从中看到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正处于顽皮年龄的小男孩乔伊与同想象中的小精灵不大相符的玩具精灵,而两者之间便是乔伊心爱的玩具了。
翻开书,环衬上布满蓝色的玩具,与《玩具去哪儿了?》的主题十分相符。本书其实讲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小男孩乔伊十分喜爱自己的玩具,但是却总在玩完之后拖延整理,爸爸告诉乔伊若是让玩具散落在房间里,夜里会有玩具精灵收走他的玩具,但乔伊却认为这是爸爸在哄骗自己。结果玩具真的失踪了,乔伊在设置陷阱欲夺回玩具的过程中被精灵连同玩具一起缩小后带走了,就这样他来到了玩具精灵的家,看见玩具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房间里。之后乔伊又连同自己的玩具被精灵送到了同学那里,乔伊最后将玩具留给没有任何玩具的同学,并从那以后学会了整理玩具并不时的放走几个心爱的玩具。
从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来说,它很好的阐述了珍惜与分享的过程,从一开始我只以为它是在教导小孩子学会整理而已,但读罢整个故事后回味了一下,它细腻又委婉的表达方式更容易感染孩童的内心,简单来说就是教导方式真诚不生硬,同时也让大人学会面对小孩子要用更适当且温暖的方式使其养成诸多良好的习惯与行为。
故事内核透出的温暖,就连绘图都是让人深感温暖的画风。与乔伊卧室色彩丰富柔和的暖色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学那冷色调的房间所呈现出的阴冷,也许最终改变乔伊的点并不是玩具的丢失,而是在看到这一幕时所受到的触动,深知自己的幸福,懂得了珍惜,最可贵的是学会了分享。
整个故事从始至终,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乔伊的表情变化,它也透露了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过程,在这廖廖十几页的短小篇幅里,使观者迅速领会并对此感到欣慰,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期待自己的孩子获得相同的经验,这便是阅读绘本的意义。
话说漂流瓶绘本馆的系列绘本大抵都是相似的主题,在孩童成长的路上成为一个个很好的路标,在身体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让内心也在健康的成长。
疯猴勿杀20190415
��ZP���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四):玩具去哪儿了
这本书是给我家小公主看的。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毕业找一个好工作,有人就建议这些孩子的父母也去考一下吧,然后父母摇头摆手的说,我不行不行,不是学习的那块料。一个做父母的成年人,都这么不自信,怎么给儿女做榜样呢?这个例子有点儿偏面,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 一直都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天天玩游戏刷手机,然后要求孩子好好看书好学习,这样真的好吗?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我家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知道天天玩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做父母的你们做什么了呢? 在很多地方看到一个规律,小孩子在未上学之前,都是天真烂漫爱看书且想象力很丰富,随着学历越高,反而越是无趣,甚至以后再也不会看书,这是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 老祖宗说,“学海无涯苦做舟”,我觉的不完全对,学习是一个涨知识的过程,引导的好,不是苦做舟,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同样,放在小朋友身上,也是对的。 《玩具去哪儿》,是一本儿童绘本,应该适合的是2岁到5岁的孩子看,在大人看来,这是一本很简单的故事,对于“阅历”丰富的大人来讲,三五分钟就能看完,知晓整个绘本到底在讲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充满魔幻色彩的《玩具去哪儿》,就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和教育意义的冒险之旅了。 家里有小孩的人都知道,有了小孩家里玩具绝对少不了,父母给孩子买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的,各个亲戚朋友买的,并且每个阶段玩的玩具都还不一样,家境好点儿,孩子可爱一样儿,父母又疼爱孩子的,那玩具几年下来绝对是一个大数目,我家小公主的玩具,北京一大堆,在老家还放了好几大箱子,并且有一个共同点,9玩过的玩具小家伙从来不收拾,如果大人也不及时收拾,时间久了,家里简直没有落脚地儿。 不收拾玩具是孩子的通病,所以这本《玩具去哪儿》也是针对孩子的这个特点来讲的。故事中,小主人公玩过的睡前从不收拾,孩子爸爸讲道理也不听,然后爸爸就讲如果不收拾,就会有玩具精灵晚上拿走你的玩具,小家伙不信,心想老爹你又在晃点我,安心的睡的一觉,醒来发现少了一个玩具,以为是老爹把玩具藏起来装作是玩具精灵拿走了,结果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第二天晚上留了个心眼,把心爱的海盗船放在地上,然后假寐。结果神奇的事情出现了,玩具精灵真的来了,精灵拿了玩具原来是另有他用,故事看到最后,很是暖人心,教导了孩子不要乱扔玩具,也教导了孩子9要有爱心。 2岁多的孩子,刚刚接触这个世界,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教导最后就会长成什么样,这个阶段,用绘本这样图片多文字少,又充满想象力和教育意义的书,很明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五):玩具箱里的惜物之心
老一辈人回忆起童年,会怀念他们亲手制作的风筝、铁环、布娃娃,带着手工的温暖,独一无二;70、80后记忆中的玩具大同小异:发条青蛙、烟纸牌、掌上游戏机,每个年纪都有集体标配;到了现在的小朋友呢,他们的玩具太丰富了,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供过于求难免就会有遗忘箱底的。物资充裕的年代,还有必要惜物吗?
日日面对孩子玩到哪儿、扔到哪儿玩具,邀他共读绘本《玩具去哪儿了?》。绘本中的小男孩乔伊淘气又机灵,对爸爸“不收好玩具,玩具精灵就会偷走”的说法不以为然,那一定是爸爸想骗他收拾玩具。可是玩具真的接连不见了,乔伊决定一探究竟。玩具精灵就像圣诞老人,拖着一只大袜子,只不过他是来带走玩具的——顺便把乔伊也带走了。可是,对另一些孩子来说,玩具精灵就是圣诞老人本尊,他把玩具送给了没玩具的穷孩子。见证这一切的乔伊没有取回自己的玩具,他从此学会收好自己的玩具,但有时也会故意留下一个。
绘本传达了一种态度,教养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领悟、自我塑造的过程,父母需点拨而非灌输。如绘本里的爸爸,他会建议孩子睡前收拾好玩具,但也仅止于提醒他会有什么后果,而且是很有童趣的提醒,并未强求孩子。发现玩具不见时,爸爸既没有帮忙寻找,也没有责怪孩子不收拾玩具,由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也引他思考事情的关联性。待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自己的体验豁然开朗了,收拾玩具便不再是件“苦差”,也不用人提醒。他的惜物之心被激发了,也知他人不易,更有同理心。教养水到渠成。倘非如此,我们又如何去教孩子呢?对年幼的孩子来说,重复的劝导或强硬的要挟,只会让父母们身心俱疲,何况达成的效果只是我们自己观念的翻版。孩子理应有自己拿捏的尺度,形成自己的个性,小心惜物或慷慨好施都是美德。
或有人会说,玩具精灵的设定有悖事实,瞒不过孩子的火眼金睛。何妨让他们沉入幻想的世界中,与书中情境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所谓的科学和事实便让位于思想了。如同我们怜恤《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替灰姑娘揪心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感慨《美女与野兽》的哀婉,又何曾计较何为真、何为假呢?而让孩子投入《玩具去哪儿了?》的世界简直太容易了,每一页出现的玩具几乎都能在孩子的玩具箱里找到对应,再对照一下孩子的日常:他懒怠收玩具的借口、他对精灵的将信将疑、他偏爱或厌弃的玩具、他的好奇心和探险欲……孩子随时可以代入书页中,即使他们不去总结要不要收玩具的答案,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心爱之物多一份珍惜,对占有和分享多一份理解。
作为父母,忧心的难道会是收不收玩具这件小事吗?我们也无非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甚或认为细节会透射出孩子的个性和未来。事情不尽然如此,玩具箱里还有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会随着时光一起滋养有爱的童心。
——己亥年读《玩具去哪儿了?》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六):分享即是收获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童话故事,而那些好的童话故事不仅好听,有精彩的内容,吸引孩子们,而且还总是会教给那些听故事的孩子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教给他们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和怎样可以拥有优秀的品格。 《玩具去哪了》就是很棒的一本绘本。它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故事中,乔伊原本是一个不爱收拾整理自己玩具的孩子。一天,爸爸告诉他,如果他仍不能在晚上上床休息时整理好自己的那些玩具,而把它们继续留在房间的地板上的话,那么他的玩具会被玩具精灵带走。但乔伊并不相信有玩具精灵。他认为爸爸是在撒谎,在欺骗他而且已经偷偷藏起了他的一些玩具。他决定拆穿爸爸的把戏,把那些已经不见的玩具找回来。但当夜晚来临时,装睡的他竟然真的见到了玩具精灵!并且随着玩具精灵,意外的展开了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在这场旅行中,变小的乔伊被玩具精灵带到了一个同学家中。他很惊奇的发现这是一个什么玩具也没有的地方。于是,当重新恢复了大小的乔伊,准备悄悄离开时,并没有带走自己的玩具海盗船。 这一趟冒险回来,乔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总会在睡觉前收拾好自己的玩具。但有时,他也会故意留下一个玩具。而当第二天发现这个玩具不见了时,他就会格外开心。 故事并不很长,读完后,心里暖暖的。 故事中的乔伊,原本的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最终在一次历险后改正了。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们尤其是幼儿,在长大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如何引导他们改掉这一些坏习惯,需要我们做智慧型的父母。我们不能一味的大讲特讲道理,更不能对着他们大吼大叫。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迂回的战术。比如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讲《玩具去哪了》。是的,一个好的绘本真的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合上书的时候,我问睁着大眼睛仰头听故事的小女儿,你喜欢乔伊吗?为什么? 女儿:喜欢,因为他最后学会了整理自己的玩具,不再乱扔它们了。 我:那么,你知道后来乔伊为什么有时会专门留下一个玩具呢?而当这些玩具不见时,他还会开心呢? 沉思后的女儿回答说:因为他知道那是玩具精灵又来了,他愿意自己的玩具被玩具精灵带走。他知道他的玩具去哪了。 故事中的乔伊真正让人喜爱的,不仅仅是他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更让人喜爱他的原因,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愿意帮助那些贫穷的孩子,愿意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贫穷的孩子。分享是一种美德。而当我们有能力可以拿出一些东西和别人分享时,我们也将有着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快乐。乔伊就是那个懂得分享,而最终收获了快乐的孩子。当然,玩具精灵是真的不存在的。但我们有不同的方法,去和那些需要的人分享你拥有的一些东西。只要愿意,你就可以是那个精灵。 《玩具去哪了》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我希望我的女儿也成长为象乔伊一样善良的,会和人分享的孩子。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七):每个孩子都需要的优秀绘本
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不管长到多大,我们都还是喜欢孩子那颗纯真的心。小时候很希望能够有人给自己讲故事,给我买玩具,可是却不曾拥有过。所以每次看到别人能够有一堆玩具,我都会很羡慕。所以,这就导致作为一个老阿姨的我,对这样的书却没有免疫力。我很喜欢这种形式的图书,也希望这样一本书能够被更多人熟识,能够成为父母陪伴孩子阅读的一个读物。
《玩具去哪儿了?》这本绘本很暖心,作者是新西兰的斯蒂芬妮·撒切尔,他通过绘本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孩子的善良的内心的故事。一个拥有很多玩具的男孩——乔伊,他每天玩过玩具之后都不喜欢把玩具收拾起来,而是摊的到处都是。他的爸爸为了让他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就吓唬他说,如果你再不把玩具收起来,这些玩具就都跑掉了。结果之后的日子里,乔伊每天早上一起来,就会发现自己的玩具会莫名丢失。为了找寻真相,他晚上假装睡觉,他刚抓到玩具,就被缩小装进了来偷玩具的玩具精灵的麻袋里面。然后他和玩具被玩具精灵放到了一个房间,他发现房间里放满了玩具,当然也有他的海盗船。他爬到了海盗船上,结果又被玩具精灵带到了其他地方。到了那间卧室,他发现有两个孩子在睡觉,正是自己的同学,他们这里什么玩具都没有。这个时候乔伊懂得了玩具精灵的意思。此后的日子,他开始主动收拾玩具,也会刻意留玩具在地板上,为了让玩具精灵带给有需要的人。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整个故事都让人觉得很温暖,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善良的心。我一直相信性本善,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那颗真挚的心去对待别人,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样一个绘本,从儿童文学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来整本书的色彩是明亮的,暖调的,所以这就奠定了这本书的感情基调,就是温暖的,愉悦的,安全的。作者其实用得最多的是暖黄色,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里暖洋洋的。到了那两个孩子家里,色调有点阴沉,也是很好的诠释了那些孩子们的惹人疼的现状,有些压抑和阴郁感。一下子就能带着孩子进入一种情境中。色彩的搭配是绘本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作者也是很用心在勾勒一幅幅生活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外呢,作为绘本,与图画相呼应的文字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不看画面,仅凭文字,是缺少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如果只有画面,我们就难以揣测作者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只有当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故事时,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受到从这里散发出来的既符合儿童生活现实,又充满奇趣想象的巧思、幽默和快乐。
所以一本绘本,尤其是孩童看的绘本,是借助作家的眼睛,将世界及其意义以缩微的方式呈现在儿童读者的面前,这就使儿童对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形象和现象有所注意,并且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用心观察和体验这些事物。
通过这本绘本,不仅仅是教会了孩子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审美上的熏陶。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八):玩具去哪了
之前的我都是习惯性的忽略封面,直奔主题,这次我认认真真的看了看封皮和封底,结果令我震惊。
封皮上是一个插着翅膀的精灵爷爷和一个小男孩,后面是他的玩具火车。我在想可能这本书是想让孩子学会整理,这个精灵爷爷可能是个田螺姑娘,帮忙收拾卫生吧。
但当我打开封底,将封面和封底连在一起的时候,我惊呆了。这个主人公原来叫乔伊,为什么玩具不见了,原来是精灵爷爷将他没有收拾的玩具送给了有需要的小朋友。当乔伊的脸大大的出现在了封底的时候,我知道了,曾经的我错过了很多。
然后再来看环衬,彭懿老师这样解释环衬颜色的作用:颜色会给你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请接受它的暗示,跟随它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走进后面的故事里。环衬是蓝色的,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玩具,那么这本书的大概故事应该是和一个男孩子有关吧。
下面就是看文字图画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乔伊,乔伊原本是一个不爱收拾整理自己玩具的孩子,爸爸告诉他,如果他不能整理好自己的玩具,那么他的玩具会被玩具精灵带走。但乔伊并不相信有玩具精灵,他认为是爸爸在编造故事,骗他把玩具收拾好。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何尝不是用一些小小的神话和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谎言来欺骗孩子。当然,前提是我和乔伊想的是一样的。
第二天起床,乔伊发现自己的玩具车不见了。他问爸爸,爸爸说可能是玩具精灵拿走了。乔伊为了找到玩具,决定一探究竟。半夜,一个小人走进来,乔伊看到了真正的玩具精灵,并同玩具精灵一起来到了有需要玩具的小朋友家里。看到这里,我知道了,斯蒂芬妮·撒切尔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们收拾房间。
再看下去,从那以后,乔伊每天晚上都会收拾好自己的玩具。但是有时候也会故意留一个玩具在卧室的地板上,如果第二天玩具消失了,他会格外的开心。故事并不长,读完后,既感慨于作者的用心良苦,用一种提问的方式告诉孩子不仅要收拾玩具,也要懂得分享,同时我也产生了疑问,当孩子看完书,不收拾玩具,想要给有需要人的时候我该咋办......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九):玩具是孩子们的好伙伴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人员,而孩子们的好伙伴除了那些小朋友之外,玩具是密不可分的了,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具,而且不同的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大多数小朋友都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玩一些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那些玩具适合男孩,那些玩具适合女孩。这个大前提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
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一般都是枪啊,车啊之类的,而女孩喜欢的玩具则是洋娃娃之类的,当小朋友看到自己心爱的玩具,那种兴奋的感觉,简直不可用语言来形容。孩子喜欢玩具是很自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多,玩具就渐渐的淡出了视野,而且一个成年人喜欢玩具,似乎有些不伦不类。孩子们的玩具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的变化的,以前比较贫穷的时代,穷人家的孩子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玩具,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玩具,而这些简单的玩具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变化,慢慢的开始出现了一些玩具,但是那个时候的玩具还不是很多,能有一个玩具的小朋友就是非常幸福的了。而现在的生活水平非往昔可以比的了,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太阳,是皇上,所以家庭里都以此为中心,那么孩子喜欢的玩具就必不可少了,很多的玩具都是不止有一个,现在的电视广告,动画片里面也是不断的推陈出新,介绍一些比较新奇的玩具,由于加上了电视的特效,这些玩具玩出了花样,让辨别能力不强的小朋友们分不清,这些玩具让小朋友们心动不已,家长们每年花在玩具上的钱也是不计其数。
玩具虽然好玩,可是小朋友们却并不懂得珍惜,尤其是玩具一多,更是毫不在意,随处乱仍玩具,这种现象也是让家长们很烦心,但是却又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没有什么自律性,做事情也很任性,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所以很多玩具也是经常损坏或者丢失,这些都是常事,这些事情看起来不是很严重,可是却反映出一个问题,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没有好处。
最近看的一本儿童图画书,书的名字叫做《玩具去哪儿了?》,就是一本关于孩子们玩具的故事,从书的名字就能看出,玩具到底去那里了,让人不仅产生疑问,到底这本书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带着好奇,翻开了这本书,书的封面就是一对父子,在他们的身边就有着一些玩具,故事主要讲述的就是主人公乔伊就是一个不爱整理房间的小男孩,他的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而乔伊的爸爸告诉他要摆放好自己的玩具,否则会被玩具精灵收走的,但是乔伊却以为父亲是在吓唬自己,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乔伊也跟随玩具精灵做了一次旅行,在这次旅行中,乔伊经历了一些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乔伊感触颇深,也让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开始收拾好自己的玩具。
《玩具去哪儿了?》这本书的作者是新西兰作家斯蒂芬妮·撒切尔,作者是一位童书作家和插画师,作者有着多年的图书管理员的经历,作者非常喜欢动态图像设计和插画等工作,本书就是作者比较优秀的一本作品,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欢。文中的故事有趣,图画精美,小朋友们很喜欢。
《玩具去哪儿了》读后感(十):感谢玩具精灵
乔伊有很多玩具,但是他总是把它们乱丢。爸爸提醒他如果不把玩具放好,玩具精灵有可能就会趁他睡觉的时候来把玩具拿走,可乔伊一点也不当回事,他才不相信世界上有玩具精灵呢。 然而,第二天,他的玩具车真的不见了!于是他决定一探究竟,看看是不是爸爸把玩具偷偷藏起来了,又或者真的有玩具精灵存在……
玩具是孩子的好朋友,可是很多孩子并不懂得珍惜玩具、爱护玩具,《玩具去哪儿了?》用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们,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掌管玩具的精灵,还有很多需要玩具精灵帮助的孩子们。如果他们不爱护和收纳好自己的玩具,说不定哪天心爱的玩具就会消失不见,再也找不回来了。 可是,到底这个玩具精灵是不是真的呢?故事里并没有说明。我们只知道他是个善良的、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小精灵。孩子们读完这本书之后可能会有疑问,但是这恰恰是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好机会。 玩具要不要每次玩过之后就收拾好?如果玩具真的不见了是该马上让大人帮助寻找,还是耐心思考,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想办法找到它们?见到没有玩具的小朋友是不是可以一起分享,或者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们?……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很多元素,在玩具、精灵、神奇世界、爱心、友情、亲情之间,留予人思考的空间、幻想的余地。画家采用的是水彩绘画,温柔的色调与清透的质感让画面看起来如梦如幻,十分契合故事的内容,明亮温暖的黄色和深沉安静的蓝色形成一定的对比,令画面的整体感觉静谧而不失灵动。 陪女儿读完《玩具去哪儿了?》,不禁感慨: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玩具精灵存在该多好!那样玩具多的孩子们就不会乱丢玩具,没有玩具的孩子就会得到惊喜的“礼物”,大胆的孩子可以体验一下身体变大缩小的感觉,大人们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
感谢玩具精灵,让一件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也变得充满了童趣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