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9-22期《读者》杂志上读到心香一瓣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铁凝散文》一书中铁凝的中国绘画精品鉴赏文章《韩熙载夜宴图》,韩画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原迹已失,现存的是宋摹本,绢本设色,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这张画里有故事:南唐后主李煜想要给韩熙载升职加薪,但听说他整天纸醉金迷,不务正业,于是任命画师兼狗仔顾闳中潜入他家中一探究竟,顾闳中曾任南唐画院待诏,浑身都是“摄像头“的他,悉数记录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神态动作。回来后创作了传世长卷《韩熙载夜宴图》,然而它在当时只是一份政治情报。
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
我在大学就读时,中国美术史课程里面,就已经研读和欣赏过这幅名画,后来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又对学生进行过介绍分析和授课。正如铁凝文中评价的《韩熙载夜宴图》:它像一部从天而降的天书,把中国的人物画“拔”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它“千古至尊”的价值,直到今天仍未被超越。
对于中国古典人物画的极品佳作,中外美术史及各类艺术鉴赏书籍报刊推崇有加,评论不断,然而铁凝此篇文章却是从对宋徽宗时期《宣和画谱》关于画家和作品文字记载存疑的角度展开分析,将此画作的传奇故事、历史演义及深刻影响,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剖析。
文章以设问和质疑方式开始,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韩熙载夜宴图》出炉的时代背景、画面内容、艺术特点、成就地位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赏析,与其他艺术评论家对作品品鉴不同的是,她能够以作家特有的敏锐和思考来鉴赏名画。
铁凝在对作品各场景人物描述评析后,特别对第四段全幅宴乐情景的高潮部分,韩熙载的动态神情、画面构成形式等描绘高度赞扬。她惊叹:这一段,无论对人物的刻画,还是构图、设色,均堪称中国人物画的经典。他那三组式的组合,设色的雍容华丽而不纷杂,人物的聚散稳而不呆板,尤其居中的那五位歌女,在动作一致中的求变,都达到了中国画无与伦比的佳境。最后作者认为,《韩熙载夜宴图》,不是从天而降,他是中国古代画家大才情和大智慧的结晶。
文章还将此作品与西方绘画史上,10世纪拜占庭艺术的教堂壁画做了比较,壁画把耶稣和他的门徒作为主要描绘对象,其形式也是平涂勾线的手法。但无论构图、设色、还是线条的运用都大大逊色于同时代的《韩熙载夜宴图》。
我对这篇艺术观点明确、表达专业深刻、品味高雅不俗的名画鉴赏佳作,竟然出自一位女作家,并且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之手感到好奇。这不能不让一位作家队伍中的新兵,且有绘画艺术经历的我迫不及待想揭开谜底的强烈意愿,果然从网上查找到,铁凝出生在艺术世家,父亲是画家,母亲是声乐教授。
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原名屈铁扬,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铁扬(1935.9—)河北赵县人。 擅长油画、水粉画。 1960年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本科毕业。 曾在河北省文化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任教,河北歌舞剧院舞台美术设计。1982年入河北画院任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欧、美、亚洲多国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夏日馈赠》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出版有《铁扬画集》等。
也许有家庭环境的熏陶原因,铁凝很小就表现出文学创作的才华,而她的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她对艺术的感悟欣赏水平。
她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艺术的活力和创作的生命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的小说以艺术取胜,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社会流行哪种思潮,她从来不偏离艺术这个方向。她对当代小说的最大贡献也在于她把小说当作艺术去营造,创造了许多小说艺术精品。小说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最强的艺术。许多优秀的作家都是多面手,精通多种门类的艺术,历史上王维、苏轼、宋徽宗、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他们既是诗人、作家,又是画家。
铁凝在文学创作中十分注意吸取绘画、音乐、舞蹈艺术的营养,融合其他门类的艺术之长,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力。在她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绘画艺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与小说艺术的自然结合。
铁凝认为:艺术探寻指的是作家对文学本质的不懈追求,文学的本质在于其艺术美,可以说失去了艺术美的文学作品不是好的作品,而忽略的现实意义的艺术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段话,既是她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哲学思考,又是她文学创作人生的经验总结。下面我们不妨阅读铁凝写的散文:《读父亲的画》中的一个片段,从中欣赏和感受她文字中的艺术魅力:
父亲无疑将绘画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每一画面,又好比他的生命派生出的许多永恒的瞬间。
父亲的画,就因此弥漫着一种可以触摸的激情。即使面对着他的静物,我也会生出快乐的不安。于是我想,什么是静物呢?照字面的解释,静物就是安静的东西。但是山川树木也不安静着么?它们进入画家的视野,可被称作风景,静物实际也是风景的一种啊!在画家的笔下,一只花瓶的呼吸与一条河流的沉默原本无须界定,它们都是有形的生命。还有人,人在父亲笔下也不是静穆着的自然么?作为观众的我,才会在雨后的村边读出许多北方的故事;才会在被薄雾打湿的无数花瓣上感应到世界的庄重和俏皮;才会在娇艳欲滴的红土堆上发现令人惊惧的美丽;才会在蓬勃茁壮的人体上领受到自然的恩赐;才会在黑的山白的树身上悟出喜悦人生的明媚。
2019年11月25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