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身不是独立,而是害怕受伤”

  作者:周公子   编辑:龙方媛  

  图片:摄图网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如果你想爱,又害怕受伤害,那么一定不能错过今天的文章。

  ——小婚家

 

  前两天,

  有位读者私信我说:“一个人40岁,从来没谈过恋爱,也没有爱上过任何人。这是一种病吗?”

  我反问:“这个人,40年来一直生活在少林寺吗?”

  读者哈哈一声回答说:“不是。那个人,就是我。”

  “我自问生活在一个很正常的环境里,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普通的男女学校。

  班里也有不少同学恋爱,但我从来没有动过心。

  当然,我也喜欢酒井法子、周慧敏这些玉女偶像,却始终没法爱上一个身边的人,就连铁哥们儿都没有。

  工作后,单位有漂亮的女同事追我,我也说服自己尝试交往,但总觉得谈恋爱很麻烦,也不认为有必要,于是就渐渐回避了。”

  “我一直很独立,自己照顾自己,去哪儿都是一个人。但昨天,一同学大老远跑来看我。他的结婚对象是初恋,都有两个儿子了。他说,你连女人都不碰,是不是变态啊?”

  “我知道他在开玩笑,但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你说,我该不会真的是变态吧?”

  我一边听他说一边翻他的微博相册。

  照片很少,开博7年,就那么四五张,而且像个工作微博,放的都是集体照。

  让我印象深刻的特点有两个:

  第一,他永远穿着不同颜色的格子衫,仿佛一次性买一批,之后就每天换一件;

  第二,他的合影姿势很特别,脚尖永远向外,身体永远外倾,就好像要和其他人保持绝对的距离。

  我想,是的,他应该就属于这种依恋类型了——它的名字叫“隔离型依恋”。

01

  隔离型依恋是一个什么概念?

  心理学把人类的依恋类型分为4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隔离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待感情时所表现出来的4种风格。

  安全型依恋的人对待亲密关系是比较有安全感的。

他们能够亲密也能够忍受分离,能够看到对方真实的一面,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亲密需求。所以,他们的心理是很健康的。

  相比之下,

  混乱型就有点不知所措了。

特别是遇到冲突时,他们总是容易大脑抽筋,一片空白。无论谈过几次恋爱,有没有经验,反应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焦虑型和隔离型则是普通人比较熟悉的两种类型。

  焦虑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患得患失“,心里总有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老爱胡思乱想,今天担心他出轨了,明天又怕他出门被车撞死了,总是想些不着调的东西,但又无法自控。

  相比之下,隔离型的人则显得很高冷、很独立。

  他们似乎不会爱上别人,也不被感情所牵绊。

  他们也会跟别人谈恋爱,但遇到风吹草动,他们逃得特别快。只有躲进自己的洞穴里,他们才能重新获得平衡。

  有时躲久了,他们就以为自己不需要爱情了。

  焦虑型和隔离型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因为它们本质相通——

内心都充满着纷繁复杂的情绪。只要有一点小事,就能把一大团乱麻全勾起来,将他们整个吞噬。

  然而,

  这两种类型的区别也很明显,

  就是一个燥,一个冷。

  焦虑型的人会把焦虑表达出来;隔离型的人则会把焦虑压抑到心底,不让别人看到,也不让自己感到。

  然而,他们依然能时常感到自己的焦虑不安。

  就像陈乔恩在《女儿们的恋爱2》说的那样,

  单身的自己虽然看起来比较直爽独立,但实际上,她很害怕走入一段感情,害怕受伤害。

  她认为,爱一个人实在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

  陈乔恩这一种人就是焦虑型和隔离型并存于一身的。

  隔离是外表,让她显得独立理性。

  长期单身,不需要别人照顾,似乎这样就很圆满了。

  然而,在内心深处,她很清楚这种理性背后是深深的不安。

  在爱情中,她担心再一次受伤失望,所以才不敢轻易和人拉近距离。

  这份谨慎也许保护了她,但也带来了很多孤单的夜晚。

02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敢爱? 

  说到这里,

  有人会好奇,

  隔离型依恋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呢?

  为什么他们有满腔焦虑,却不能像焦虑型的人那样畅快表达?

  其实,

  隔离型的人在成长中往往有两个共同点。

  第一,他们的养育者都不善于抚慰他们。

  比如小时候,

  当他们和父母分离吓得哇哇大哭时,父母可能不会安抚他们,亲亲小脸保证永远爱他们,而是呵斥、打骂,或者冷漠地转身就走。

  这种缺乏温度的童年关系会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消化情绪。

  因为没有人安慰过他们,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于是,他们的内心会长期焦虑不安。

  第二,养育者不允许他们表达焦虑。

  这是他们与焦虑型不同的地方。

  焦虑型依恋的童年,父母可能也是焦虑的。他们会和孩子冲突,并在冲突中发泄情绪。

  由此,孩子也养成了发泄的习惯。

  相比之下,隔离型的父母不习惯表达,同时也不允许子女表达。

  他们会很理性地告诉孩子:

  有情绪是不对的,不安是无法自控的表现,所以应该为自己发泄情绪而感到羞耻。唯有不动感情,才显得胸有城府等等。

  这样的教导让孩子习惯了把所有感受都生生憋回去,压到内心再也感受不到的地方,以换取暂时的平静与逃离。

  长此以往,孩子更习惯于隔离自己的情感需要,不和人建立太紧密的联系,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必面对亲密关系的失望和麻烦。

03

  如何走出不敢爱的孤独?

  在专栏里,

  每当我写到隔离型依恋,都有很多读者对号入座说:“我就是这类,这就是我本人了。”

  的确,隔离型依恋是一种很常见的依恋类型。

  因为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喜怒不形于色,空怀城府”等理念,都很容易让一个人压抑自己的情感,从而形成隔离型风格。

  不过,这种风格的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

  它会影响一个人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因此也会对他们的人生造成损失。

  那么,

  如果你像本文开始的读者那样属于隔离型依恋,又该如何改善自己的亲密关系呢?

  其实,隔离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压抑情感。

  当事人感受不到自己有亲密的愿望,所以外表显得高冷,对别人也容易太过理性和淡漠。

  要改善这一点,当事人就需要学会感受自己。

  比如,随时随地体会身体的感觉、心灵的悸动,并用语言把这些感受说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感受和表达的习惯。

  这样,一种感性的色彩才会慢慢从他的心灵深处浮出,中和原本太过理智僵化的面目。

  其次,隔离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逃避。

  两个人谈恋爱,有一点点冲突,他们就会躲开,不吭声、不接电话、不见人。

  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就断开了。

  就算之前有一定感情基础,也无法继续再走下去。所以,隔离型的人谈恋爱往往都容易分手,分手之后都是有遗憾的。

  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隔离型养成不逃的习惯。

  比如和对方约法三章:争吵后,两天之内必须谈一谈,把逃离行为的后果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同时,隔离型的伴侣也可以多了解这一类型的特点,在冲突时,尽量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这样就不容易触发严重的逃离行为。

04

  不过,在当代,一般的隔离型依恋早已不被视为问题。

  那些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别人共同生活的人们,如今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从外卖小哥到互联网,从宠物领养到单身公寓,整个社会已形成了一套单身经济体系,有力地支撑着隔离型的人群,让他们可以选择留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随时转身,走入人群。

  相信在未来,

  这种万物互联的包容会给隔离型的人群带来更多滋养,让他们在独立与融合之间游走,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由此,他们在走出自己的世界时,也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关于作者: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01.调解8000个家庭以后,他说:婚姻的冲突,这样才能化解

  02.光阴流转中的影像记忆 | 礼赞新中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亲密关系|沟通|婆媳

  自我成长|安全感|渣男|前任

  心理测试|出轨|男人说|离婚

  亲子|家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投稿

  转载及商

  戳一戳“在看”,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