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恐惧》是一本由【美】琳达.萨帕丁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一):我们内心的恐惧。
人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恐惧的成因和克服恐惧的方法,举的例子也很多样、很生活化,感觉对我帮助挺大的。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语言以及逻辑结构,感觉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与不安,然后想迫不及待的推荐给更多的人来看,希望你们也能跟我一样去喜欢它,了解它,最后克服它。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二):每天做一件勇敢之事
书里面说到的“OGT”(一件勇敢之事)这个概念很打动我,作者写道:“正如恐惧有大有小,做一件勇敢之事也是如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从跳进水池子里开始学会游泳的,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会逐渐地进入水里,有时候,一个小孩甚至一次只下一个台阶。但是,你怎样进入生活的池子里实际上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确实进入了。不要左顾右盼,比较你和别人的差距。对你来说是一件大事,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豪不费力的;其他人当作一项挑战的事情,在你看来可能只是小菜一碟。”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从现在开始,每天做一件勇敢的小事,我相信自己会逐渐摆脱恐惧,逐渐拥有更加平和、快乐的人生。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三):成为可爱的勇士
刚看完,忍不住上来评论。不得不说,书里提出的很多问题,直击我内心的彷徨。
“是否要换工作,是否要结婚,是否要生孩子……”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合适的时机,我很害怕我不能担起这个责任……”
这些都是我内心的声音。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着这些烦恼,在这个让我们一方面内发地追求独立、一方面又被动地不得不独立的时代。
迎着问题,这本书给我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式。与其说是解决方式,不如说是提升自我的途径。比如,遇到问题时,你是在思考还是在纠结?“我在想问题”“我在思考人生”,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陷入的是纠结的漩涡——“无建设性的思考过程根本不是真的思考”。
接受事实,不管你如何担忧恐惧,该来的问题还是会来(摊手)。与其怯步不前,不如找对方法克服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不一定会打败所有的困难(也许这是事实),但生活需要自我暗示,时间不会因为你的害怕而静止。欣然接受未来的挑战,心态更好地对待每一天的生活,在以后你回想起过往,会发现原来难关都过去了,没有恐惧和遗憾的记忆再好不过。
读一读这本书,成为生活中可爱的勇士吧!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四):充满力量的一本书
在接到翻译任务的时候,我正经历着生活中的重要改变—孩子刚出生,我成了妈妈。新角色,有憧憬希望,更有迷茫恐惧。我能不能做个好妈妈?我到底有没有具备养育孩子所需要的所有物质条件以及所有可能的技能和知识?孩子刚出生,爸爸工作特殊常常不在家,爷爷奶奶来帮忙带孩子,两个人的小家一下变成五口人的大家,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我可不可以应付?焦虑、担心充斥着整个月子及后续小半年的时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怀疑生活的意义。这种状态着实令人恐惧,我很怕这种感觉会吞噬掉原本快乐自信的我。
在这样的时机,我接受了翻译这本书的任务。现在想来,这实在是莫大的幸运。书中很多篇章根本就是在为我做心灵治疗,为我赋予行动能量。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得去触碰自己内在的恐惧,了解它、走近它、触摸它,然后转化它。尤其是五种恐惧类型的自我评测题,每道题于我都是有意义的,似乎都在给我某种暗示性提醒,同时又向我展示出了新的可能性。这大概就是理解情绪、理解恐惧的意义。它就在那里,如果你一味忽视、回避,它不会消失,反而会变本加厉向你扑来,会以某种变形的、狰狞的面目出现在生活中更广泛的课题里。相反,如果你意识到恐惧其实就是信使——它在诉说,你在哪里,你发生了什么,你需要什么以及你可以如何获得满足,它就获得了安抚和关照,就可以温顺下来,甚至可以顺利得转化成其他有益于生活的部分。所以我特别赞同作者用整整四章篇幅谈论如何理解你的恐惧情绪。
理解是为改变做铺垫的。所以,我在产假期间开始翻译书籍,有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的确这么做了,这是我对自己的恐惧做出的回应,并且很奏效——焦灼情绪得以缓解,照看孩子更有耐心,对自己的有限性更加包容。当然一部分归结于书中很多内容让我直接受益,更多部分还是因为行动力带来的对自我的重新积极认知。因为翻译,我需要读专业书、查阅专业文献,甚至需要就某些疑问请教同学、同事,需要征得家人对我的工作支持,还需要协调好看娃和工作的时间,所有这些都促使我更积极正向得思考和解决问题,更积极主动得和周围的人、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结,而不再一味沉浸在担心、焦虑和恐惧中。最重要的,我对自己的认知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新建构,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甚至包括“可以做一个好妈妈”的信心也在与日俱增。所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第二部分提到的“自我意识从来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你知道的越多,越容易感到恐惧。似乎,无知是福。
但同时,你做的越多,你能做的就越多。终究,行动会打开世界。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五):Conquer Fear ,Conquer All
克服了恐惧后,狗子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奥《我们内心的恐惧》这本书的推荐者的咖位都好大呀,《心理学与生活》(美国心理学界知名度最高书之一)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和《登天的感觉》(中国心理学界知名度最高的书之一)作者岳晓东都来推荐了。这么激动人心的推荐阵容,必须要读一读呀。
第一感觉是读得进去,对于不太有耐心的我来说,能一下子吸引我的书不算多,这本书的开头就很精彩,作者琳达·萨帕丁博士肯定是位风趣可爱的咨询师老太太,她用小时候的自己举例子,说当年的自己害羞、敏感、什么都不敢尝试,即使被老师误会了也只能哭着跑回家。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的恐惧也是再次袭来:万一我写不出来怎么办?我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工程量来折磨自己?哈哈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也是real可爱了!
也许正是心理学的力量,现在的作者已经是一个自信、能干、勇敢的成年人了,多年的研究和咨询经验也让萨帕丁博士对恐惧这个话题有了绝对的发言权,她本人是这样,她遇到的很多前来咨询的人也面临着同样的情绪困扰。于是,她在书中讲述了这些人遇到的问题,也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给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
正如卡尔·梅宁哲所说:“我们可以学会恐惧,也可以学会摆脱恐惧。”萨帕丁博士在《我们内心的恐惧:如何过不焦虑的生活》这本书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她觉得,与其把恐惧看作一种心理学方面的临床诊断,她更偏向于认为恐惧是一种后天习得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往往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恐惧,琳达·萨帕丁将其归纳为五种类型:胆怯型恐惧、警觉型恐惧、依从型恐惧、大男子主义型恐惧、控制型恐惧。除了详细介绍这5种恐惧类型的特点和成因,萨帕丁博士还在这本书中给出了基于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等的详细应对策略,每个策略都跟着引人入胜的小例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心理学的应对方法,从而朝着更加积极、更加充满活力生活又迈进了一步。
生活在恐惧中是令人畏惧的、疲惫的、沮丧的、具有破坏性的。《我们内心的恐惧:如何过不焦虑的生活》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完全去除恐惧,而是让我们学会应对恐惧的技巧,英文原版书名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Master Your Fears。通过这本书,我们会学到的是如何驾驭恐惧,而不是被恐惧控制。突然想到了《红海行动》的结尾处的一行字,当时挺打动我的,也蛮契合这本书的主题:“Conquer Fear ,Conquer All”。衷心希望诸位豆友也能做到勇者无惧,全然地活出最闪亮的自己。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六):不做恐惧的奴隶,过更好的生活
深夜里,你独自一人走在僻静的小巷中,身后传来了脚步声,你开始觉得头皮发麻,手脚发冷,你不由自主的越走越快,逃一般的赶回了家里。
机场里,你看着不停起落的飞机,脑海中开始闪现机毁人亡的新闻报道,你感觉呼吸困难,冷汗直流,你决定退掉机票,放弃这次出行。
以上两种状态都是我们在恐惧时会出现的情况,我们会因为恐惧使得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如呼吸困难、身体僵硬等。我们还会因恐惧使得大脑作出不同于之前的选择,如加快步伐、放弃出行等。但这两种针对恐惧的不同反应却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前一种能够让我们规避危险,后一种则会带来束缚,让我们活在无意义的逃避与惊恐中。
我们要明白,恐惧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活动,但过度恐惧就会干扰到正常的生活。那么我们要怎样面对恐惧才能和恐惧更好的相处呢,美国心理学家琳达.萨帕丁在《我们内心的恐惧》一书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理解恐惧。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可以说恐惧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的一种状态,但如何应对恐惧,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反应,有些人反应过度,以至于干扰限制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称这些人选择了恐惧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么选择恐惧作为生活方式又有什么危害呢。
恐惧的生活方式会妨碍你的思考,会偷走你的选择,会限制你的行动,还会榨取你生活中所有的兴奋愉悦和美好。
很多人工资不高、待遇不好、老板还很严苛,但他们却迟迟不肯辞职,其内部原因就在于内心深处的过度恐惧。他们不敢寻找新的工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恐惧于新的工作需要迎接新挑战、学习新知识、认识新同事等等。恐惧让他们对未来过度担忧进而放弃,恐惧让他们习惯性的拒绝,以此避免出现未知的麻烦。恐惧让人裹足不前,让人放弃思考,恐惧还会加重心理负担,使人很难享受生活里的快乐。
恐惧束缚了人们的选择与情感,但在不同人的身上,表达恐惧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按照人们对恐惧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将恐惧分为五种类型。胆怯型恐惧,主要表现为寡言少语行为被动内心胆怯。警觉型恐惧,主要表现为易激动的行为、歇斯底里的言辞以及过度活跃的身体。依从型恐惧,主要表现为言辞犹豫、谨小慎微、没有主见、行为屈从。大男子主义型恐惧,主要表现为僵化的人际关系、对立的行为和不灵活的头脑。控制型恐惧,主要表现为苛刻的言辞、强迫的行为、紧张的肢体、专横的关系。
在介绍了恐惧的不同类型及其表现和危害后,作者给出了改变恐惧的程序。
改变恐惧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作者所讲的管理头脑。在管理头脑这一问题上,最重要的就是区分什么是思考什么是纠结。思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思考包括推理反思沉思,是判断分析或评判的一个想法。而纠结值得则是头脑中充斥着某种单一的情绪或想法,你很难赶走他摆脱他,纠结总是连带着焦虑,因为同样的想法总是在反复出现,但却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选择大学时,思考是权衡学校的地理位置、学费以及学校专业课程和自己的高考分数,进而做出最优选择。而纠结则是沉溺在每所学校的优缺点中,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改变恐惧的方法还包括改变我们的语言。
语言往往会对恐惧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是积极影响有时是消极影响。处于恐惧生活方式的人往往更容易说丧气话。例如我不行、我好笨,我总是搞砸、事情太糟糕了、我永远都做不到等等。这些话不仅能够触发内心的恐惧,还会削弱人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告诉我们的是要把恐惧式陈述转变为冷静式陈述。
例如“我没有办法处理这个问题”,这是恐惧是陈述,“对我来说这个事情很难处理,但我有认识的朋友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冷静式陈述。“我永远都没有办法从这次伤害中恢复过来”,这是恐惧式陈述。“我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但我想我最终能够度过这一切。这就是冷静式陈述。
冷静式陈述能够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安全感、心理韧性,并且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的语言策略,例如把我应该换成我可以,把我必须换成我想要。如我必须多花些时间学习变成我想要多花时间学习,因为我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语言策略,能够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心理进行更好的选择和行动。
除此之外,作者还讲述了改变恐惧生活方式的其他方法,如改变说话模式、让身体放松、做一件勇敢的事等。这些方法能够从不同层面改变人们在面对恐惧时的习得性无助,帮助人们学会和恐惧相处,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
恐惧并非错误,也并非源自于我们内心的软弱,我们必须承认恐惧是一种合理的心理反应。但我们也要知道因恐惧而反应过度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我们内心的恐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恐惧,并且学会应对恐惧的方法。不做恐惧的奴隶,让我们都能更好的生活。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七):化解内心的恐惧,远离焦虑的生活
当你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心里是否有种不安的感觉?当你即将离开工作许久的地方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时,心里是否有种焦躁的情绪?当你即将上台演讲的时候,心里是否有些忐忑?当你焦急地等待考试或者体检结果的时候,心里是否有些惴惴不安?这些感觉,无论是忐忑、焦躁、焦虑还是惴惴不安,都源自于我们对选择和不确定性的恐惧,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
适当的恐惧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但长时间的恐惧却会给精神和身体带来双重的伤害。不但如此,胆怯、悲观或者自我怀疑,等等这些负面情绪,也都将成为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怎样让自己变得足够坚强,克服自我怀疑,战胜恐惧,掌控那些不确定性,成为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下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生活中,如果我们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自己的恐惧时,很多人都会告诉你,“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要害怕”“不要害羞”“别担心”等等,或者给予其他类似的劝告。事实上,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安慰。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不心存恐惧的人,但不同的是,真正的勇士能够带着恐惧依然前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美国心理学会会员琳达·萨帕丁在《我们内心的恐惧》这本书中,就直视我们内心的恐惧,分析各种恐惧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法,教给我们改变的方法,让我们学会怎样以轻松、积极的姿态面对未来、面对选择、面对不确定性。
首先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变化。恐惧源自于我们的内心,所以要战胜恐惧就需要从我们自身寻找答案。要战胜恐惧,最基本的态度就是承认恐惧的存在,不再为自己的恐惧辩解,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直接面对恐惧。要把恐惧当成一种态度、一种倾向或者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认识到我们也可以像控制智力和情感一样,学习如何驾驭恐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算是做好了迎接改变的准备工作。
有了积极的心态作为基础,我们还要学会培养放松的心态。我们知道,如果太紧张,我们就难以放松和享受。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转移注意力,从感到威胁、紧张的情境转移到让你兴奋或者充满希望的场景。比如领导要安排你从事一项困难的工作,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应激反应后,要用平静、从容地语言告诉自己,“我会搞定它”“我一定会找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我不知道怎样去做”。这样就会让自己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这件事情。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听听音乐,洗个热水澡以及做做瑜伽,让身体和心态同时得到放松。
时间有时候也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恐惧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经验和信心都会促成对恐惧的转变。很多愿意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惊天动地,我们所害怕的许多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卡耐基曾经对此有过评论,你所担心的事情,99%以上都不会发生。如果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还以采用一种“五年原则”的方法,来帮助实现这种转变。这种方法就是,问问自己五年之后这件事情还很重要吗?如果不重要,那还担心什么?其实,这就是一种放大格局的思考方法。当我们跳出现在的圈子,从更高层次或者更长的时间段来重新审视当下遇到的难题,就会发现其实事情并不可怕,相对于生命的漫长,这都不算事儿。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这些话怎样加剧或减弱了自己的恐惧。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就是最大的敌人,自己的话让内心产生恐惧。这就像罗伯特·科利尔所说的那样,有些花你对自己说的次数多了,你就会越来越相信它,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变成你的主导思想。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怎样说话,但可以控制自己对自己怎样说话。所以,要挣脱恐惧的束缚,就要告别“我做不到”“我受不了”“我不行”等等这些愚蠢、丧气和沮丧的话,尽量以冷静式的陈述代替恐惧式语言,禁止这些能够放大恐惧的言论蔓延。比方说,恐惧式陈述会说,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而冷静式陈述会说,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但我不会让它毁了我。这样一来,原本丧气的言论就变成了提升个人资信、安全感、心理韧性以及更加充满希望的个人陈述。这对解决问题来说,功莫大焉。
除了心态和语言之外,身体的放松也能够有效应对恐惧,减少身体对焦虑的反应。缓慢地深呼吸就是减轻身体焦虑的最好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闭上眼睛,用鼻子呼吸,然后再轻轻地从嘴里吐出来,就像吹一勺热汤一样,一次接着一次,就能够让我们快速地深深放松下来。
其实,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取得效果。特别是在一些能够锻炼勇气的机会,要紧紧地抓住,让自己通过“事上练”,不断磨砺意志,增强对抗恐惧的勇气,让勇气像肌肉一样,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变得更强。
总的来说,恐惧来源于我们自身,我们既要正确看待恐惧本身,更要正确地对待自己,不能过于苛责地评价自己、要求自己。总有机会再前方等你,你也不必向自己之外的任何人证明你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自然也就无欲无求,问心无愧。只要活在当下,活好当下,才能化解内心的恐惧,远离焦虑的生活。
《我们内心的恐惧》读后感(八):《我们内心的恐惧》: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如何过不焦虑的生活
清代道光年间,山东莱阳有个人在亲戚家饮酒,夜半回家,进门扑地而死,尸体全身发青。
县官认定是这人是被亲戚用酒毒死的,于是严刑逼供亲戚。亲戚抵死不认罪,县官没法就请大夫一起检查。
一位九十多岁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则判断说,死者并未饮毒,而是吓破了胆身亡的。
后来查明,死者夜半归家时,遇到邻居在荒山杀人。邻居怕他说出去,于是也想杀他灭口。这人急急奔逃,受吓致死。
《南史》上记载:南齐的魏准就是“惊而死”的,死后“举体皆青,人皆以为胆碎”。如今这个人死的情状与魏准一个样,所以他不是饮了毒酒,一定是由于吓破了胆而死的。
这个典故说明了“恐惧”对人的危害作用是足以致命的。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不至于遇到杀人凶手被“吓破胆”,但“恐惧”这种状态却是无处不在的。
再精准一点讲,对于现代人而言,恐惧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焦虑不安、麻木困顿、自我怀疑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如何走出内心的恐惧,过上不焦虑的生活,看看《我们内心的恐惧:如何过上不焦虑的生活》里怎么说吧。
一、 恐惧不是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人常常把恐惧看作一种心理病,诸如恐惧症、焦虑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认为别人都是健康向上的,只有自己独自陷入到一种自我恐惧的状态中。
《我们内心的恐惧:如何过上不焦虑的生活》则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恐惧是一种生活方式。
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恐惧。
要接触新领域,就会有被嘲笑的风险;要尝试,就会有失败的风险;要直言不讳,就会有被加入黑名单的风险……
这些都是人面对未知产生的正常情绪。只要一点点克服,人终究会战胜困难,战胜自我,达到目标。这种良性的、对人有帮助的恐惧反应,也被称为“适应性”的恐惧反应。
与之相对的被称为“适应不良”的恐惧反应。
让大部分受困的也正是这种恐惧。
例如面对独自一人第一次写策划案的时候,因为过于担心结果不够完美迟迟没有动笔,直到最后的deadline才匆匆忙忙应付了事。最后的结果自然自己不满意,领导也不满意。甚至此后陷入到一种对策划案的恐惧中。
这种恐惧正是“适应不良”的恐惧反应。
这种恐惧的具体后果是什么呢?作者总结了四点:
·妨碍你的思考
·偷走你的选择
·限制你的行动
·榨取你生活中的兴奋、愉悦和美好
这几点恰好在上述案例中都能看到。
实际上,从心理学讲,恐惧并不只有一种,它可以细化为五种,而且,具体来说也和性别有关(具体来说应该是因为性别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社会职能有关)。
西方有一个笑话,是说,“为什么摩西在沙漠里游荡了四十年?”
答曰:“因为他不会问路。”
这个笑话充分反映了当下社会要求男性即使感到恐惧也不能轻易表现出来,也因此,男性的恐惧一旦显现出来,只会更强烈和沉重。
2016年,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震惊整个社会,直到今年才终于落网。在回顾吴谢宇的过往时,不少人都表示他聪明又沉稳。甚至有人后怕地表示,如果当时喝多不小心对在夜店工作的他谩骂,也许被害的就是她们了。可是从整个案件来看,他的所有仇恨都源自自己的家庭。单亲家庭的他,被母亲寄予厚望,也因此他从小就活成了别人家孩子的模样:对人热情友好,学习成绩拔尖……沉默寡言,永远看不到他苦恼。可谁承想,他是把这些年对母亲的恐惧积攒至今成了怨恨。
说到底,恐惧也多是来源于原生家庭,与父母遗传给孩子的性格有关,也与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期待值有关。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对未来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独处,怎么交际,大都在这一阶段注定。
那对于距离童年已经太远的成年人来说,还有办法消除内心的恐惧过好不焦虑的后半生吗?
二、四大步骤,学会与内心的恐惧和解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说:“回首往事,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要生活,就必须向前看。”
无法与内心恐惧和解的人实际上都犯了“过于沉湎往事”的错。这些人太依赖以往经验给自己的感受。如何与内心的恐惧和解,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类比。
比如要减肥这件事,通过时间段、快捷的节食效果有,但并不能获得长期的成功。相反,如果能做到健康饮食,就能保证长期、高质量,能够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减肥办法。
与减肥一样,与恐惧和解其实就是逐渐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过程。
具体怎么做呢?
1. 丢掉以往认知,以轻松心态迎接变化
首先,丢掉以前的习惯,例如过度思考,尽管做一些平时不屑或者觉得毫无意义的事情,做决定时跟着直觉那么一两次。看看这样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会依然成功还是会犯错,犯错之后别人的态度如何。
与自己性格中谨小慎微的那一面作斗争,大胆一回,看看结果如何。然后认识到原来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当然,这样的鼓励不是要你走向严谨的反面,而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让自己放松,意识到这样的结果是自己能够承担且弥补的。这样就会扩大自我容忍的阈值。这样心态上才会真正放松。
2. 假装不恐惧,直到成功
在不少人的成功案例中,都有这么一项。“假装”。
假装自己很喜欢听课,于是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大幅度提升;假装自己很喜欢自己的工作,结果每件事都做得很精细,受到领导赏识。
实际上,一开始他们也怕得要死,怕这样的坚持没意义,怕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好结果。
但是有些人就是这样做了。从一而终地假装下去,直到成功。
应对恐惧也是如此。恐惧源于我们担心别人会失望,那对方如何才能不失望?
假装自信,做好了就成功,做不好仿佛自己不过犯了一点小错误,只要及时弥补就可以。
所以,内心充满恐惧的人要学会假装。
·假装自信,说话语气平和坦然
·假装稳重,用沉默和微笑代替内心焦虑
·假装自来熟,在活动开始前热身先“入戏”
3. 学习有效缓解恐惧的方法,直面自我
每个人在面对恐惧时都会外化出不同的生理表现,有的会身体僵直,冒冷汗,说话哆嗦等。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呢?
·深呼吸、冥想。在一呼一吸中感受、放松自我,放弃对恐惧的控制
·接触新的经验。看到别人做一件事的,自己学着做,想象自己是对方
·从儿童故事里学习。把自己的心态放低到孩童时代,通过充满正面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感受最纯真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弥补自己童年时期缺少的勇敢教育
·开始尝试做一些能够成功的事情。小到折纸,大到坚持写出一手好字,都能在自己的“成功事物单”上画上一笔,这些成功的小事正是自己与内心恐惧和解的途径。
要走出自我恐惧的牢笼并与之和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请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解决办法,只有摆正心态,并愿意尝试走出来,就能与恐惧和解,将“适应不良”的恐惧反应变成“适应性”的恐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