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们学校的男生都在叫

  之前我们收到了一封私信,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发出来。这个Souler的问题是这样的:

"“FPX夺冠那天晚上零点到一点多,我们女生宿舍对面楼的男生宿舍区一直在吼,简直震耳欲聋,一开始我都没听明白是什么,问了舍友才知道是“FPX牛逼”。那天晚上吵得我整宿没睡,第二天起来问身边的朋友,他们甚至觉得很兴奋,说这是信仰。我觉得不管信什么,都要遵纪守法吧。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种行为非常傻吗?”"

  ?‍♂️

  FPX夺冠和IG夺冠一样,背后的情怀意义不必多说,这两座奖杯背后凝聚了几代电竞行业从业者的努力,是一代人的青春梦想照进现实,鲜花、掌声、和呐喊,这些都无可非议。

  ▲FPX捧杯

  去年IG拿到S赛首冠那天,ig老板王思聪花了113万现金搞了一次转发抽奖,不管你认不认识ig,一定都被ig牛逼刷过屏。小王用自己的钞能力把一个俱乐部的荣耀时刻拔高到了全民狂欢的高度。

  “只要你说一句ig牛逼,我们就是永远的好朋友”,从当时流传的这个段子就可以看出来,为在国际赛事上夺冠的队伍庆祝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之一。

  零成本,零负担。

  “只要你说一句ig牛逼,我们就是永远的好朋友”的潜层含义就是——只要你对大众喜爱的事物表达认可,就可以迅速融入到人群之中,交到新朋友。否则你会被动地站在人群之外,看着热闹都是他们的,而你什么也没有。

▲你不喊ig牛逼,连分钱都没机会参加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这个效应说的在大众舆论环境下,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会倾向于不说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他们的观点与绝大多数人一致,那么他们会更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于是形成了一种螺旋。加上一些声量更大的媒体推波助澜,好像半夜喊楼这种行为已经成了LPL夺冠指定庆祝动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连ig、jackeylove的名字都拼不对,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刷屏:ig牛逼,他们通过集体喊楼的方式为ig、为fpx认证加冕,其实也是在人群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认同感。

  人的本性都是害怕孤独的,所以才有了抱团取暖。这件事情本身其实并没有错。但,抱团取暖可以,放火烧山不可以。

  我们假以抱团取暖之名烧了太多的山,导致很多人一度患上了“雪花PTSD”:一听到「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就起鸡皮疙瘩。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方面对跟风抱团嗤之以鼻,一方面又不自觉地趋之若鹜。跟风、抱团、不思考已经成了这届年轻人的“三宗罪”。

  ❶

 跟风 

  前段时间的夕阳红打榜大赛把跟风这个词体现得淋漓尽致。

 起因是有个吃瓜网友提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提问: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虽然周杰伦没有开过微博,但是微博上一直有他的传说,他是90后这代人青春回忆的最大公约数。人人都爱周杰伦的情怀作用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榜大赛很快让周杰伦的超级话题霸占了第一位。青春、情怀=周杰伦,为周杰伦打榜没什么好说的,好笑的是一部分人在为周杰伦打榜的同时还要踩一脚蔡徐坤,嘲笑另一部分追星女孩们:看看你们喜欢的人多么垃圾。同样的景象发生在三十年前,我们的父母辈也是这么指着周杰伦的海报批判我们:这人唱的是什么咬字都不清楚。 所有人都知道,周杰伦vs蔡徐坤,这一定是场必胜的战役。你一定发现了,在小学时候周杰伦最火的那段时期都从来不听周杰伦的人也开始在朋友圈呼吁,你一票我一票,杰伦抱着奶茶笑。而那些人99.99%对蔡徐坤的认知也仅限于鸡你太美,他们不认识蔡徐坤却可以理直气壮的讨厌蔡徐坤,反正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嘛。成为周杰伦的粉丝,就可以享受胜利者的快感,并且一直胜利一直爽。 跟风为杰伦打榜的粉丝们可能不是真的爱周杰伦,他们爱的是作为一个顶级歌手的粉丝这件事带来的优越感和正义感。而优越感和正义感,都是对比出来的。只是已经长大的我们,真的需要靠踩一脚小孩的玩具来获得快乐吗?

  ❷

站队 

  我们的互联网刮起的大风有时候不止是“该不该喊楼”、“该不该打榜”这么简单。

  最近某网红出轨的事情让人联想起去年的一起出轨事件。主角是因为设计阴阳师和王者荣耀中的知名角色原画模型而走到大众视野里的画师黄嘉伟,和他的妻子,以及第三者—曾经是某女团成员的杜雨薇。世界上的出轨剧本大多类似,当黄嘉伟站到了道德的对立面,网友们的愤怒形成滔天的洪水后就失去了秩序。

▲黄嘉伟在陷入出轨丑闻之前曾经是知名画手

  他们扒出了第三者的所有身份信息,将她的照片p成丑恶的样子,在她的微博评论区留下种种辱骂。

  人们轰轰烈烈而来,如鸟兽般散去。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杜雨薇被确诊抑郁症,在遭受网络暴力不到半年后,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生命的终点永远停在了19岁。没有人宣布对她的死负责。

  回忆起那场舆论审判,更像是一场狂欢。“只要你骂杜雨薇,我们就是好朋友”,人人都可以对出轨者踩一脚,你不踩,甚至会显得不合群,更严重,还会被扣上“支持小三”的帽子。

  我们从“站队”中找到并且确认自己的身份。很多热点事件发生后,我们越来越习惯首先从舆论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的动作落后一点点,谁就在社交关系中失去话语权。周杰伦和蔡徐坤的微博话题榜之争,是站队;因为《少年的你》原著涉嫌抄袭呼吁抵制电影,也是站队;每一次公众人物的出轨和撕逼大战,我们也在站队。

▲粉丝举报到东野圭吾方

  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蔡徐坤也不喜欢周杰伦,没有读过东野圭吾的书,也不认识热搜上的两个网红,我们站队,是因为身处的社交环境需要我们站队。

  而站队的人们声势浩大,人群对面的那一方受到伤害是必然的。可能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意都不想伤害别人,但,当你选择了站队,你就正在成为无数雪花中的一片,压死骆驼的无数稻草中的一根。

  ❸

 不思考 

  在热爱和跟风之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浅薄,从头到尾的沉浸式思考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里,我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幼崽,等待着别人从名著里摘出好词好句,从电影里截出经典台词,我们自以为掌握了这些作品的精髓,就可以与那些发光的思想更近一些。不是的。比不曾了解更可怕的是一知半解。

  每期不落的追《奇葩说》,你就会变得更加思辨吗?每天转发思想聚焦的文章,你就可以变得更加博学吗?听最好最牛逼的音乐作品,你就可以变成同样牛逼的人吗?

  更可笑的是,有的人看奇葩说看的是热闹,转发公众号文章只看个标题,把别人作品的逼格等同于自己的逼格,把自己包装成善于思考的样子,最后连思考的基本姿势都忘了,好歹走个流程吧。

  最开始做5分钟看完XXX电影的人是想打开一扇窗,而不是为了替大家消化所有的电影作品。

  努力是一件需要成本的事情,而假装努力是一件不需要成本的事情。站队和跟风一样,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用低成本的廉价行为换取高价值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

  回到开头那位Souler的问题,在宿舍楼大声喊一句FPX牛逼,FPX不会因此变得更加牛逼一点,喊楼的年轻人也不会因此变得更加牛逼一点,大家在享受的无非是这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FPX夺冠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但应该有更好的庆祝方式。大胆假设我们把明年的奖杯仍然留在上海,那么中国电竞在进步,作为观众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进步一点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