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神明》是一本由施议对 / 施志咏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一):万古不磨意
通过这本访谈录让我窥探到饶老的博大学识与国学思维。如果把国学性与先进性作为交集,把正统性与方法论作为交集,把材料学与辩思法作为交集,其中必有饶老诸多方面建树,其意为学问的宇宙观。国学之根本,要终原始且与时俱进。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在书中的交谈间熠熠生辉。
访谈录不同于以往阅读,行文正如“文”意解读为声文。虽为谈话,却胜比著述。其中引用、考证、论述、观点皆可成学问,饶老有丰富沉淀的文学思考,在书中我能遇见读书学文原是潜移默化的理解其本质含义——乃是文主情,以文养气,气力够了才好做学问。看似是在讲人,实则遵从万化自然之道,也在《太一生水》的精讲中对文学与神明的相辅相成关系里解释了中国式的人与神。
在我读这本书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一切的意与道都领域广阔,却踏实稳健,令人叹服。这正是饶老的“笨”方法,本本为之,在贯通之中并行精专之识,摒弃以点做学的闭门造车,而多大道宏观全面的认知,小道互联借镜的学习,宗教、神学、考古等紧合相成;亦有中西文化融合,非未落入西化,而更加深思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特质,此大家风范。
当中国文明在战争与侵略的洗礼中走入“西化进步”之路,西方的上帝(宗教)会带来中国人矛盾的文化冲突,于是就有胡适所说的“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来正论。在饶老的思考与理解再度精进了这一思想——“天人互益”。我们看到国学能承载当世人类走向最重要的话题,如何与世界相处,或是在正视严重性后采取行动。用诗意与温情来对待我们存在这件事,那些最美的辞藻并不一定总在男女之情,也在人理之情,饶老的学术很多都讲求原典,但很少解释,在这本书里施议对的诠释总能让我豁然开朗。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1956年饶老在香港大学写下这首诗。他期许二十一世纪会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他用一生的气力来守护并发扬国学,传递文人关怀,我们很少能真正走入一个全心投入的孤独者国学大师的世界,因为我们缺乏孤独的态度,一颗静下来做学问的心。面对浮躁,在城市的喧嚣,缺失文化素养和立身之本的自己终会迷失了方向,即便是欲望的满足,也会被内心的空虚莫名失落。我辈正在大好时代,文化传承需要更多的心念和融解,在古老的传承里不懈怠本意,在现今世界里创造新的文明,我想饶老的心血就没有白付。
对于这本访谈,没有足够的学识来加以评论,很多学问更是一知半解,缺乏深刻的历史文学来做基础,而更多的是与饶老的一种相识,或者说是对我的一些指引,让我在文学世界里更加深了喜爱与探索之情,不断进取,以此立身。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二):文学与神明/文学与文字的发散思索
这本书说是访谈录实则更似专著,饶宗颐老先生谈论中的解析深入且详尽,实然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的记忆力。施志咏先生在做访谈之前更是做足了功课,对饶宗颐老先生著作的熟稔、对问题引导和阐述总结的巧妙同样让人赞叹。
学际天人本是李清照评价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词文的词语[1],今日被施议对先生拿来形容饶宗颐老先生,若是脱离诗文原文,单说这个词意则 分外合适。饶宗颐老先生是当代乃至近代的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其于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之独特建树,已在国际汉学界奠定了宗师地位,而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诸多方面之惊人成绩,则更加令人倾倒。到现在为止,仍未见一位学者,其涉猎范围如此广泛,其造诣又如此专精;而饶宗颐老先生则将中外学问家、艺术家之种种能事集于一身。这不能不成为学术史上之一大奇迹。
本书一共分为九章,绪论写了饶宗颐老先生对万事万物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新方法,在开头的引言中就引用了饶公的话写道“四维空间,还有上下。这是我个人的认识论。”用这一句话概括全篇,然后从古诗文到古建筑,从文学史到精神史,多方沟通论证,阐述着饶公的认知方法。
第一章文学与文字用两个关键性词语提纲挈领抓住全章内容,先诠释苏联传来的文学的劳动起源说,然后引入正文从文字的发展阐述文学。“从文字说起,由文字以探寻其本源。“、”文学通过文字表达,文句由文字组成,弄清文字问题,文学才有着落。”这一章给我的感触很深,当初有同学质疑说,学习繁体字有什么意义?我张了张口,没有组织好语言,只好沉默。但是今天在饶公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答案。饶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有一句话“名号为事物之称谓,文字因之而滋生,文篇所由以构成,人类文明之基础也。”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从无名号到有名号。从无欲到有欲,从不着痕迹到着痕迹;其间,都与文字有一定牵连。懂得文字,才能讲文明,讲文学。(p044)从这句话我发散地想到现代简化字的二简将“舞”简化为“午”,将“餐”简化为“夕”,着实令人咂舌。从这里我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简化汉字,不知道当时的文学院教授作何思想。作为简化汉字的得利者的现代人,当然不理解使用繁体字人士对简体汉字的广为流传的痛心。文字的脉络在于偏旁部首、一撇一捺。在于可诠释、可追溯、可解读的途径。当你从这个符号中不能解释出他原有的含义时,简化汉字的弊端便显露出来。简化字平常使用,但繁体字有必要深入了解,这是个人对学习繁体字的一点浅显看法。
[1]李清照*《论词》"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蠢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三):深入浅出的谈文学
这本《文学与神明》是一本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的阐述了饶宗颐的文学观。饶宗颐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等等,他本人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研究和建树。而且他不仅仅博古通今,他还学贯中西。施议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多年研究经典文学。一位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另一位专注研究文学多年,施议对引发观点,并抛出问题,饶宗颐用古今中外的文书文史陈述自己的看法。
施议对提出人类起源与太阳崇拜有关,对于人类的起源在远古神话和史诗里都有过记载。饶宗颐提到在中国古代就有宇宙论之说,在《天问》,《淮南子》中有提及,佛典认为“世间本没有日月星辰,是一片虚无的状态,突然有一颗蛋,周遭泛着金光,它成熟时破裂一分为二,上段化作天,下段化作地,这中间有梵天,是芸芸众生的祖先”“。《五运历年记》提到了盘古,我们都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印度《吠陀》认为万物之源是水,他们是赞颂水的。对于万物的起源更多的是赋予了一些神秘色彩,人们编写一些神话故事或者传说便于流传人类的来源。人类观察繁星便有了天文知识,繁星和太阳发出的光芒滋养着万事万物。如果说神话故事和传说是浪漫的唯心主义,那么唯物论的角度说,曾经有科学家提出万物起源于海洋,最初地球是一片海洋,后来地壳运动,地球板块运动便有了陆地,海洋的物种从海洋迁徙到陆地,由于陆地上的生存环境更好,越来越多的物种选择在陆地上栖息,这样造成了多样化的物种,物种也不断的进化。不论哪种万物起源的说法更正确科学,万物的繁衍离不开太阳,在我国古代的陶器上出现了代表“太阳”的符号,说明人类自古以来是崇拜太阳的。
施议对说礼学是一种秩序或者法则。孔子游历六国宣扬礼教,春秋时期礼崩乐塌,孔子和门徒希望建立起一套道德规范制度。孔子的那套道德规范对后代传世人的影响意义深远。在古代各大帝王相继泰山封禅,从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八次登泰山的汉武帝到后来的宋真宗封禅等等,泰山封禅是一种盛大的祭礼活动,古代帝王登泰山追溯旧礼,祭拜天地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封禅文化带有政治特色的君权神授的特色,然而,这是宣传一种神,君,臣和民的管理秩序。在这本书提到““孔子所给予的义,目的在使乱臣贼子有所戒惧。故所指陈,即以礼为大经。”封建统治者用礼教约束臣民的活动行为,为国家建立一种道德规范,人人必须遵循。而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也是提倡一种文明礼仪的规范,譬如说国内各大城市相继竞选文明城市,还有一些口号“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等等,礼教是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的,我们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教育便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礼? “礼”是贯彻中国历史的大动脉,“礼”在现代生活是一种秩序或者法则,对人类活动有一定的约束性。
《文学与神明》虽然是一本访谈录,但是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饶宗颐是国学大家,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都有涉猎,随意的引据论典让人咂舌,他与施议对的谈话碰撞出不同文学见解的花火,令人惊叹,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四):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 一家之言
太史公自谓修撰《史记》之志,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后凡为学为文者,常常戒之勉之,以为学问大道,存乎斯言。眼前的这本《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即当世学问大家饶宗颐先生(1917—2018)暮年与晚学说文论道之作,虽不过区区十数万字,然天人古今,一家之言,慨然备之矣。管窥“饶学”者,从此书入,当为佳径。
饶公学问志趣广博,于传统经史之学外,现代甲骨学、敦煌学,再及诗词书画,无不擅场。当世学问家,专才不少,博者不多,饶公当居其一。此书对此多有涉及,名为《访谈录》,风格却无一般谈话录轻松漫谈之风格,访者答者往来交锋,所谈皆为学术要提,毫无枝蔓,极为认真。虽曰面谈,实似笔答,用词典雅讲究,近于专业文章。可见饶公一派赤诚之心,学术即为生命,谈之自然不可怠慢。暮年回首,似有借此书回顾一生学问志趣的意思。
饶公学术精深,我专业所限,不敢横加理论。即举观书所得一二于心有触动者,妄掷于此,以为抛砖引玉。
胡适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几代求学者奉为治学理路,饶公看法不同,以为“我们亦要避免使用旧的口号,像‘大胆假设’之类,先入为主地花一些无的放矢的功夫,这是一种浪费”。两种学术路径,孰优孰劣,不做定论,胡适提倡整理国故,从杜威实证主义思想出发,用新观点看旧材料,新说迭出,于学术史有重大影响与贡献,但有时不免有所附会,被理论框住。饶公的学术路径似更接近传统,不假设,不落套,铺陈排列,靠事实材料,只在要害处点破。今之学术界,对西方新式理论趋之若鹜,继而削足适履,强行套入,是为“懒惰学究”。饶公之言,当引以为戒。
饶公于中国文化有坚强之自信,西人操笔政所写中国古史,只从商代讲起,此前一概抹杀,以为不足征信,饶公援引事实,驳斥此说,认为“我们的古代史有我们自己重写的必要”。关于汉语字母化运动,饶公谈语文分离、汉字形成与传播、汉字功用,从历史的、实际的角度阐明其不可能性,“如果我们的祖宗向外国看齐,改用字母,整个汉文化将丧失其魅力。”这些看法,并非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沾沾自喜,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学术研究之上。饶公的学术基于本土,却不囿于本土,对于国外的新方法,新材料,也多有借鉴,与己参差互见,即如第三章题标题所示——四方之人与四方之学。公言:“有关文学发展问题,精神史问题,我是从世界立场来讲的。思考问题,不能离开世界。人家怎么个样子,我们也怎么个样子。”诚哉斯言。
五、六章为饶公对毕生所爱的书法、绘画、琴艺与禅机的看法。论书法,谓“书法布阵,多主不齐,用参差以取得天趣之美。天趣,即纯任自然而不尚人为”,中国的艺术,图画音乐等,以散点透视为主,“以无限的空间,在线条的活动上,表现活生生而充满气韵的生命力。在不齐整的笔画中,建立和谐的秩序。”有形处重要,留白处亦有可观。因此,中国的书法绘画,皆有音乐性。读之颇受启发。
毕业日久,专业的学问,于今空疏已多,观此书常常惶惶然。闭书自思,觉中心力量,油然而生。不在学堂,也可钻研学问,于清凉世界中,取安身立命之道。这薄薄一册《访谈录》,当厚读之。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五):融会贯通方是通达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文学与神明》,这是一本访谈式社科作品,是一本由访谈者施议与被访谈者饶宗颐之间的一次全新的交流碰撞。在书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历史, 文学,经学等等,当然里面还包括了神学,以及甲骨文,甚至是简学,可谓是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也是慨叹饶公一人可以知晓如此多的学问,所谓术业有专攻也是对于人们精力不逮的真实写照,饶公竟然可以在这么多学科上作到如此的成就,真的就是到达了融会贯通的的境界。
《文学与神明》看到这样的书名,其实就感到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应该是与众不同的,果不其然,翻开这本书,首先就被封面的设计所震撼。这是一幅极其抽象的画面,一个人脸的外形,还有类似于太阳,河流一般的画面,总之不知所云。这也难怪,本来文学与神明的结合点就本非是一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文学与神明》的编纂者是施议对和施志咏 ,从书中扉页的合影中可以得知,这两个人是父女关系。施议对字能迟,号钱江词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香港新亚洲出版社总编辑、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教授。施志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香港电台节目主持人。作者出版了多部作品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欢,本书就是一本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本书的被访者饶宗颐是香港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国学大师,博古知今,在很多的学科方面都非常有建树,以一人之力可以如此博学的大家可谓是非常的少见。而且作者也是高寿,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还出席一些活动,也是让人敬佩的。
在书中,访谈涉及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的,首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国学。在书中,也明确的提出了国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学科,在世界其他的国家还不存在这一特殊的学科。因为国学涉及的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在书中同时提出了饶学代表了饶宗颐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同时提出了所谓的二重证据法,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可是饶公却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三重证据法,可以更加完善。同时饶公的一句溯源更加精辟的概括了一切,任何事情都是有源头的,能够逐本溯源就是一种境界,也正是这样才可以融会贯通,才能为以后的顺流而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涉及的内容则是更加玄妙,各种各样的知识也是不断袭来,让我们目不暇接,因为里面有很多的内容我们或许有所耳闻,可是认真起来,却才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太窄了,而且深度更是不足。从这些对话之中可以看出两位都是有着深厚功力的大家,有着广博的知识,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受益颇多。
《文学与神明》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作品,文章以对话访谈的形式,讲述了众多纷繁复杂的学科,不仅在宽度上令人吃惊,在深度上更是令人叹服,让我们从大师身上学习到太多太多。在本书的最后,附上的是饶公历年的学术年表,里面有从一岁出生开始,历年所经历的大事,直到饶公一百零二岁离世。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六):所理解的国学
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绕北季”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看本书之前,我对饶公的印象仅仅只停留在这个名字上,对其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阅读了这本《文学与神明》才明白为何如此,这应该就是普通人与大师之间的距离吧。
对于普通人来说,饶公涉及的领域是很难接触到的,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研究成果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在博物馆中,展览馆中陈列的每一件物品,对于该物品的介绍或许只有渺渺数字,但这却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据研究,最早刻画符号距今已有八千余年,随着文字的出现与发展,人类的历史发展也随着时间长河里逐步发展。从最早简单的符号衍变成现在一个个完整的文字,中间经过了漫长的变化与完善。文字的出现,使得历史上诸多的研究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朝代的更替,战乱与人为损坏导致部分研究消失在历史之中。
饶公说“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这也就是说,身体才是做学问的本钱”。对于身体是生命的根本,饶公比一般人理解得更为透彻,没有一副好的身体,谈学问都是空谈。学问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很多学者,终其一生,就仅仅只为了研究一项科研,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细水才能长流。
在本书中,饶公数次提到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楚简,在郭店一号楚墓中发掘出的804枚竹简中,说记载的文献大多为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古文字学、哲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饶公对此的评价为或可能导致未来之文艺复兴。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字与字之间的组成,单字是一种意思,而两个字组成的词可以成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四字成语的寓意更加妙不可言。一首不过几十字的诗更加能表达出长达数千字的意思。文言文较之白话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能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最为深刻的意境。
汉字的而演变,从最初的象形符号到现在的标准字体,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实用与美感并存,历史上能留下真迹的书法家屈指可数。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书法大师,将一个个文字换成一副副画,世人争相模仿却不得其法。
在顿悟与渐悟中,饶公认为禅家以诗句型的语言来说明深奥的问题。画理与哲学,往往想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广为流传的句子,借由诗境以启发觉悟。佛家与道学,从古至今,公众对于这些的了解要么来自口口相传,要么来自各式的宣传,无法做到真正上的理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应该是广为流传的一段,几乎是人人都能背上那么一两句。但就是人人都知道的这段,并非人人都懂得真正的含义,而这些并不在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都会有一种与他人不同的意境。
文中聊到的许多,是我们都不曾接触到的。不可否认,我们做不到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只能在看到的时候,根据结合自己知道的来理解,这样也能对从前不曾了解的领域有了新的认知。古文物,看似遥远其实也很近,这些在各地博物馆里都有所介绍。文字与文学,这些都是每天都会用到及接触到的事情,可以说是触手可及,可这些也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也只是能正常运用而已。佛家与道学,这些对不信佛不信教的人来说可能是真正的远,但生活中很多道理却也是来自这其中的。我们所看到的,是饶公讲述的种种,而我们能从中理解到的,也只是自己能理解的。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七):浅析三重证据法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饶宗颐先生可以说是少有的全能型国学大师,关于饶宗颐先生,我知道的并不多。很早之前因为一篇小论文引用过先生的著作,知道他在韩山师范学院教过书(学校图书馆里有韩山师范学院的杂志,里面有很多他的作品),据说与季羡林齐名,有“南饶北季”这么一说。 《文学与神明》是一本关于饶宗颐先生的采访录,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比较口语话生活化的访谈录,但是当我读了几页后,发现,这本书其实还学术的。作者与饶公的对话,都是满满的国学干货,说是访谈录,倒不如说是学术讨论。 对于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老师上课讲过,所以印象比较深。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也曾解析扩充过二重证据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用考古文物与典籍资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就是王国维先生首先提出来的。饶宗颐先生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基础上,将考古出土文物与考古的文字资料相分离,提出了三重证据法。 考古出土的文字,与文物相分离,这种做法到底比二重证据法先进在哪呢,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研究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思路,三重证据法并非多此一举。饶公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他其实是在强调出土文字的重要性,所以才将它独立出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使用同一时代的其他古国的文物进行比较研究,经过互相勘比之后,方能取得同一事物在不同空间的全新认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司马迁的《史记 苏秦张仪列传》里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苏秦挂六国帅印后,看到落魄的张仪,嘲讽了他一番,逼他去秦国,还为他打通关系见到秦王,再后来苏秦张仪二人便在这个乱世中合纵连横,为各自的理想抱负相爱相杀。 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苏秦活动的时间大概在秦昭襄王(前325-前251)时期。张仪活动在秦惠文王时期(前354-前311)。换句话说,这两个人是在不同时期登上政治舞台的,压根没有对手戏。而且张仪起码比苏秦大四十岁,苏秦比张仪晚几十年登上政治舞台的。(是张仪先死的,而不是像《史记》所说的:苏秦先死) 按照二重证据法的话,那么《战国纵横家书》属于出土文物,与《史记》的记录相违背,那么,《史记》里的记录就是错的。但是如果放在三重证据法里,《战国纵横家书》与《史记》的记录不一样,也就是打个平手,两种记录好像都有可能存在“水分”,如果能够有其他文物印证,那么才能真正得出结论。我不知道能不能这样去理解,按照三重证据法,如果能够再找出一件其他文物,能够形成“二比一”的状态再去下论断,会不会就比“二重证据”更加严谨一点呢? 饶宗颐先生在2018年的2月份逝世,享年101岁。自己家乡出了这么一位国学大师,还是挺引以为豪的。他经常说,做学问和做人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态,要“守株待兔”。不能急功近利。“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树底下,当有兔子过来的时候,我就猛然扑上去,我这一辈子也不过就抓住几只兔子而已。”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八):“玩学问”的饶宗颐
《文学与神明》是饶宗颐先生生前唯一一本访谈录。饶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经史、考古、宗教、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自成一家,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其融会贯通的视角与世界立场使其与季羡林并成为“南饶北季”,可见其卓越的成就。
读大学时老师推荐过饶先生的几本著作,当时年少无知,尤记得看饶先生的文章,所到之处,需要不停地查资料,当时觉得苦不堪言,感觉自己上了一个假的中文系,老师说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不会写古文,不会做古诗,也没有一些研究的方法和视角,这是很悲哀的。现在想来,老师真是良苦用心。随着年龄增长,当时阅读饶先生作品的苦不堪言的感受随着岁月在消退,渐行渐远。今天读到饶先生的访谈录,书中的文字及带给我的精神上的熏陶,甚感亲切,合上书本,居然有一些莫名的感动。因学识尚浅,对饶先生以及这本访谈录,仅就自己的感受写一些文字。
本书由七章构成,之后是附编、编后语、附录(饶宗颐学术年表)。整本书编排合理,前六章以文字与文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四方之人与四方之学,文学与神明,艺术与生命,顿悟与渐悟为话题探讨了文艺观问题,第七章探讨了形上词问题。访谈饶先生的是施议对和其女儿施志咏,两位学者的精彩访谈也为本书增添了很多光芒。此外,本书的封面设计我很喜欢,文学与神明都离不开人,因此作者选用了一张侧脸与之呼应;另,还有八卦、洛书河图、水、月等映衬其中,很好地贴合了饶先生的研究风格,也使其研究的宗教哲学意味很浓。
饶先生的著作艰涩难懂,他所有的著作都是如他自己所说——贯通。饶先生认为读书和做学问都需要“贯通”。他的这个观点在中国传统文人那里似乎很容易得到证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认为尤其是随着学科分类的变化,我们现在的研究者似乎缺少“贯通”的视野。在饶先生的研究世界里,他认为必须要上下古今、万界万物都要贯通,而非只是一方天地。他认为即使我们的有些古人,在这一点做的也还不够,也许是因为时代原因,他们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对我们开讲,我们一方面“信古”,另一方面“接着做”,也许是对继承古人成就最好的方式。
读饶先生的文字,我们能很真切地感受到他受旧式教育影响很完整也很深,这一切都来源于“天啸楼”及其良好的家学。自身聪慧,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氛围,成就了饶宗颐。他的治学方法也得中国传统治学的影响。所以我们看饶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很杂很深的感觉。“杂”是因为他讲究琴棋书画诗歌散文占卜考古宗教等的融会贯通,“深”是因为涉及某一个问题从多方视角一定深入挖掘去“解悟”。这秉承的是中国传统治学的精神。
由于是访谈录,自然随心所欲一些,当然,我们也能更轻松地有近饶先生的研究世界。很多观点都在文字中熠熠生辉,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读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先生的文字看似主要涉及治学,但实质上先生已经把众多学科与领域的知识融汇进自己的生命里。他研究甲骨、简帛、方志、考古、古文字、敦煌、碑帖、中外交通、音乐、绘画、词学等,做到了“业精六艺、才备九能”。他带着“天啸楼”给他带来的好奇与兴趣形成了日后广泛的研究领域与大学问。尽管是访谈,但饶先生考据的功夫很厉害,所以谈到某一个问题,他总能用实证的方法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前人的研究加以订正,这应该是收到其父的深刻影响,毕竟他父亲毕生都在致力于对古代典籍的整理。
饶先生主张并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他看来,中国古人的成就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原因在于走的不够远,读的不够深。他庆幸自己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去“行万里路”,为了验证一些自己不确定的观点,他走出去,深入研究。在访谈中他指出:“我的缺点是不能浅。”正是因为“信古”,他才继续“接着讲”。
读饶先生的学术年表,我很感慨,这是102岁老人的一生,他说,身体才是做学问的本钱,他也曾感慨古今一些学者的早逝影响了他们的学术成就。看他的年表会发现,他毕生都在做学问,且孜孜不倦。他在各个领域的观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他在“形而上”词法释解中提到了“文人之境界”“学人之境界”“真人之境界”,而“真人之境界”是其思想的精髓。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学艺兼修,其学术研究让人遥不可及。他在“为21世纪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时指出,“向上一路,是一条大路”的观点。我想,也许这正是作者的研究理想,无论治学有多艰难,有多无聊,只要用自己的求知欲和兴趣去“玩学问”,我们就会走上这条大路。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九):海上生明月
说起文学大师,很多人可能更熟悉钱钟书、季羡林,而对于饶宗颐似乎鲜有听闻。
但实际上,饶宗颐大师是中国古典学术界少有的百科全书式学者,被称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与钱钟书先生并称“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南饶北季”。
曾经看到一篇报道对饶宗颐大师的成就介绍说——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
饶宗颐先生这次有幸收到由施议对、施志咏博士编撰的《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其中,施议对博士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施议对词学论集》等多部作品。
本书从文学文字开篇讲起,从符号汉字、天地四方、文学神明、艺术生命、佛法禅心、形上词等七个方面,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对饶宗颐大师的学术艺术领域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其中饶公提出的很多学术性理论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文学与神明》在这里选取其中第一章“文字与文学”与诸君分享一二。
饶公对文学有非常深刻的个人理解,“汉字之所以成为一棵大树,枝叶葱茏,风华绝代,是由其自身的构成所造就的。”
饶宗颐大师从文字探究文学的本源问题,认为只有懂得文字才能讲文明,从无名号到有名号,从无欲到有欲,从不着痕迹到着痕迹,都需要与文字紧密结合,这两者的研究从来都应该由彼及此,而不是现在的分科治之。
在这一个章节中,饶公为我们详细阐述了由符号到文字的演变过程及象征意义,从符号到文字再到汉字,通过不同的运用逐渐与语言结合,成为能表意的象征字符,最终加一系统化成为文字,而在符号语言化的过程中,又分为脱离语言的形文和语言化两种,前者脱胎为汉字,后者则成为字母。
内页内容对于读书和做学问一事,饶公向我们表达了他的观点:读书须贯通,做学问也须贯通。长期以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拖泥带水。这一习惯,说得文雅一点,就是一种联系,将十万八千里以外,看似毫无牵连的问题集中一起,进行探究。贯通上下古今,贯通万界万物,才能大彻大悟。然而贯通一事,听之简单,真正践行却是难之又难。一个人只有从始至终保持谦虚向学的态度,从前人留下的文章诗赋中学习,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学习,才有可能触类旁通,攀登更高的境界。
在后记中,施议对博士写道:饶公其人,平易可亲;饶公其学,高深莫测。访谈录由饶公其人进而其学,将文学这个可以贯通整体的“一”归结为神明,附编还有饶宗颐先生学术年表,更能让读者一览饶公的成就,并从中更进一步领略饶公风采。
与饶公对话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即使我们只是从书本外,借着文字描摹一二,却也能一窥饶公可敬的灵魂,从他朴实的一言一句中感受到他广袤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由于知识水平的障碍,饶公所说的一些比如禅宗大道我很难理解,但也正是那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就像一轮不温不火的明月,从海之彼端冉冉而生,以一己之力照亮了万顷荒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文学与神明》读后感(十):跨文化的思考,超时空的访谈:浅评大师饶宗颐首部访谈录《文学与神明》
饶宗颐之大名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来说确是不大了解的,第一次得知他是在卞毓方先生的《寻找大师》一书中。“大师”二字,即点明了饶宗颐的地位。
卞先生在开篇便给出了寻找饶宗颐的充分理由:一、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学泰斗,一代宗师;二、在健在的大师级人物中,数他年齿最长,德高望重。卞先生通过种种关系,得到饶公(世人多以此称饶宗颐,以示尊重)的行程。从北京飞到敦煌,只为见上饶公一面,问候一句话,便觉足矣,不虚此行。有很多人对此举不理解,他说:“见之前,饶先生离我很远很远,仿佛在另一个世界;见之后,饶先生就变得近在咫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念心驰,于抬头、转身之际,准能感受到他灼热的呼吸,看到他矜持的微笑。”
季羡林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余秋雨说:“即使只有一个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我颇能理解了卞先生得见大师风采的心境,从此,饶公也在我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去年2月,饶宗颐去世,一代大师陨落,香港和内地媒体的大幅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名字以及他的学术世界,他的学说在学界又一次掀起风潮。
在饶公逝世一周年之际,新华先锋推出了饶公生前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访谈录《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之前也有接触过饶公的一些著作,但书面语言较为艰深晦涩,于一般读者而言难以一时消化;访谈录则不同,随兴而至,随心而录,随口而述,自是最自然的流露,亦更平和冲淡,可以窥见饶公最真实的一面。
访谈者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是饶公的忘年交,在饶公生前常常与其小聚座谈,而每次他都将与饶公的谈话内容做以整理编选,于是有了这本访谈录。
本书以访谈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对饶宗颐的学术、艺术大世界作了概括性描述。从横的角度看,既展示饶公在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的独特见解及建树,又呈现饶公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诸多方面的风貌及成就;从纵的角度看,则于宇宙观、神学观、艺术观以及对世界万物的认识论,作深入的探索及讨论,颇多新创之见。
饶宗颐与施议对饶公是当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举凡史学、文学、经学,以及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皆无不涉猎,而成就则于相关领域占居前沿地位。至其诗、词、文、赋以及书法、绘画、琴艺,亦颇擅胜场,具精深造诣,可称当代“通儒”,本书内容自也是包罗万象。前部分谈及对古史的掌握与运用、中外字母、文字的意与音、符号、图形与图案等内容,多涉及考据与声韵学、训诂学、甲骨学等。中间部分涉及宇宙、宗教、神佛内容。此两部分先生较少涉及义理,更多的讲述方法与渊源。后部分涉及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诗词,这一部分先生较明确地阐释了他的艺术观点。
令我印象极深的是饶公关于读书和做学问的一段话:“读书须贯通,做学问也须贯通。长期以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拖泥带水。这一习惯,说得文雅一点,就是一种联系,将十万八千里以外,看似毫无牵连的问题集中一起,进行探究。贯通上下古今,贯通万界万物,才能大彻大悟。”饶公以此法做学问数十载深具成效,这对于许多读书、做研究的人来说,极为受益
读此书,令我如饮佳酿,如沐春风。直面大师,与之对话,捧书在手,心入圣境;一次次思想的撞击,一次次灵感的迸发,一次次心灵的震颤;精彩纷呈,使人流连;醍醐灌顶,意犹未尽。我深能理解饶公学养广厚,通达高妙,亦可体会卞毓方之不惜代价以一睹饶公丰采为快的决绝。吾生也晚,恨不能早些识得大师,早些拜读他的著作,早些瞻仰他的风采。
施议对在后记中写道:“以我的体验看,走近饶公,最少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必须通过语言大关,进入语境;其次,必须追寻经历途辙,把握体系。”这两点是他在与饶公对话中体会到的,他也深具这两点,所以能做好这份访谈,让饶公道出了许多在其著作中难得一见的内容,其功亦伟。施议对之遇饶宗颐,是非常之人相遇,可说是棋逢对手的过招,又可说是高山流水的知音。
本书最后附有“饶宗颐学术年表”,以年份顺序总结饶公一生成就,煌煌一百零二年,蔚为大观,叹为观止。
饶公其人,平易可亲;饶公其学,甚为高深。《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实在是阅读大师、走近大师的第一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