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修正派
1
修证派核心主张:体用一源
2
修证派阳明思想言论支撑:良知者,至善之著察也;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3
修证派代表人物暨核心思想
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
核心主张
针对知行合一的话题,邹守益讲“知行非二功也,自主忠信之精明谓之知,自主忠信之真纯谓之行;始终非二截也,自主忠信之入门谓之始,自主忠信之成就谓之终。故笃恭之功,即其内省不疚之不息者也;笃行之功,即其学问思辨之不息者也。”
“有所忿疐好乐,好恶之滞于中也;亲爱贱恶而辟,好恶之偏于外也;是诚意以格致之功未尽也。故无所滞于中,则廓然大公,大本立矣;无所偏于外,则物来顺应,达道行矣。故格、致、诚、正、修,即是一时,即是一事。”
他把《大学》的格、致、诚、正、修全都作为好恶之工夫,以为离好恶便没有良知之体或工夫了。所以修证派以尽良知之情意为“致良知”,并倡导阳明所谓的“真诚恻怛”,倡导诚和诚意,这大概是必然的吧!
邹守益把“慎独”作为圣学真脉的缘由,他说:“自省之功莫切于独。独者,人之所不见也。省于人之所见者易,省于人之所不见者难。”
立足“戒惧”功夫,并以此为“致良知”宗旨的是邹守益。他最初只是把它用于“事为”上,不久就用到了“念虑”上,最后才用于“不睹不闻”的本体上,而把念虑、事为当作能一以贯之的东西。
邹守益认为,只有“戒惧”工夫才能达到阳明所谓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之境界。
邹守益以“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功为“致良知”的条目,并反对把这些条目视作第二义。他还把周子的“无欲”与“致良知”作了比较,而以“无欲”为圣学的本体功夫;并且与“戒慎恐惧”一样,把“主静寡欲”也作为“致良知”的别名,认为两者是血脉相通的。
特别是因为他以良知为清明严肃的本体之存在,因而尤其重视基于“戒惧无欲”的清源之功。所以他认为,在“江汉以濯”、“秋阳以暴”、“肫肫皓皓”的本体洁净处,有深造之学,而由先师阳明所传授的“致良知”宗旨,也能从这里真正地“入得精一之脉”。
上述他的立场,虽遵从了阳明的“致良知”说,而不拘执于归理于心,但存在着关注心之根源的性的倾向,所以他说:“德性是天命之性,性字从心从生。这心之生理,精明真纯,是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的根本。戒慎恐惧,养此生理,从君臣父子交接处周贯充出,无须臾亏损,便是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他私淑周子和程明道,具有承认与阳明同一的宋儒立场和遵从宋学的明儒立场的倾向,其缘由也在于此。
他指出了以感寂为事的弊端,认为:“倚于寂,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倚于感,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同时他还认为,良知的立场,只在于能超越感寂动静而得真静(安定)。在他看来,《易》的“寂然不动”就是此境之源。
总之,按照阳明“致良知”说的立场,就必以心为浑一,而否定把心分为动静、内外、体用二节的做法。
所以,邹守益说:“心不离意,知不离物。而今却分知为内,物为外,知为寂,物为感,故动静有二时,体用有二界,分明是破灭心体。是以有事为点检,而良知却藏伏病痛,有超脱事为自谓良知莹彻,均之为害道。”
还是他列举的阳明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的诗句,及其所倡导的做下学上达之功,可以说都是基于这一精神的。
从这一立场出发,他斥责了以“戒惧”为已发之工夫,以“静存”为未发之功夫的观点。
阳明悟行学宫原创,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部分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1人点赞
王阳明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