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不回我微信?”

  文丨围炉·悠然前几天几个朋友约在一起吃饭,席间谈到以前的一位共同好友,大家都感慨与他很久没有联系了。

  曾经,我们几人还同吃过一碗饭,同睡过一张床。后来彼此成家立业,忙于工作和家庭,联系的就慢慢少了。

  有个朋友说,这些年他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那个朋友发个消息表示祝福,却从来没有收到过回信,哪怕是一个谢谢。

  我原本想替那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解释两句缓和气氛,但是想起最近的事,还是闭上了嘴。

  几个月前,我到他所在的城市出差,出差前我特意给他发了微信,约他有时间出来一聚,但却没得到回复,我心想着他在忙,看到了肯定会回复我,但直到我出差回来,都没得到他的回复。

  这件事之后,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大可不必苦苦等待别人的消息。

  有人说,秒回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行为之一,但我们如今所置身的环境,让我们许多时候都无法秒回。

  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琐事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忙得不可开交”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别人不是不想回复我们的微信,而是真的没办法秒回。

  有位记者在自己的札记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她那次的工作内容是写一篇有关社区留守老人的新闻,在走进一位王姓爷爷的家时,老人家正盯着手机屏幕出神。起初她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老人家在专心的玩手机,但是采访过程中,老人家仍时不时的瞥一眼放在一旁的手机。

  采访结束后她跟老人家拉家常,老人家说出了手机的“秘密”。去年过年,在北京工作的孙子回来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还帮他申请了个微信,说是用微信就可以随时联系他了。

  用了很长时间,王爷爷才学会使用微信聊天。从那以后,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孙子、儿子、儿媳妇挨个发微信,叮嘱他们要吃早餐。起初大家都会很快回复他,但慢慢的早上发的信息中午才收到回复,有时候晚上才收到回复。

  后来有一次孙子休假回家,王爷爷才了解到原来是三人工作都很繁忙,早上八点起,出门掐着点上班打卡,一上午的忙碌后匆忙吃完午饭又要开始工作,如果再遇上个什么紧急的事,连吃饭的时间都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王爷爷说到这又心疼又欣慰的告诉她:但是不管啥时候,他们肯定会回复我,所以我就盯着手机,免得错过他们的消息咯,看到消息我心里这颗石头才能落地。

  在远方的他们也记挂着自己最亲近的人,但总有些因素让他们不能时刻陪伴在左右。

  他不回复我们的微信,是真的在忙,但是不论何时,虽然没有秒回的温暖,但一定不会让你有等待的失望。

  张爱玲曾写到: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他不想走开;一个人如果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

  一个不在乎你的人,既不会在乎你的微信消息,也不会在乎你收不到回复时的失落。

  年近三十的同事小张最近奔波于各种家人安排的相亲。

  前两天家里人又介绍一男的,名校毕业、国企工作、有车有房,家人觉得这个条件不错,希望她把握住机会。

  见面回来的那天,小张很是兴奋地说比想象中还要好,用她的话说就是高大帅气。可惜好景不长,小张的兴奋没维持半天就开始闷闷不乐了。

  她说相亲回来后她给那个男生发微信,他要不就是很久才回复一次,要不就是干脆不回,等小张追问的时候,便说自己没看见太忙了,可是之前他还说自己工作清闲、朝九晚五。

  两天过后,小张发现男生还是这般待她,便决定不再来往了。

  她能理解男生因忙碌而迟到的消息回复,但她不能原谅他假装忙碌而不回消息。

  如果对方把你放在心里,不管多忙,总会抽空回复你的消息。

  所以我们也不用总觉得自己不好,只是对方没那么在乎你罢了。

  发出去的消息能得到回应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往往不是所有的结局都是完美的。

  当我们的一声声问候石沉大海时,不需难过,也不要心急,与其焦急地等待别人的回复,不如做些喜欢的事,让自己开心。

  有句话说得好: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当我们的消息迟迟得不到回复的时候,如果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这件事上,必然使我们感到心烦意乱。

  做点让自己高兴的事,给在乎自己的人发消息,他用心的回复会治愈你工作的疲惫;给在乎自己的人发消息,他温暖的回应会让你浮躁心渐渐安定。

  不在乎自己的人,我们也不必在乎他的回复,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的人身上,把期待留给值得等待的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