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是一部由Egle Vertelyte执导,Egle Mikulionyte / 维托·鲁吉尼斯 / Andrius Bialobzeskis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影评(一):黑色大过幽默的黑色幽默电影
一部黑色大过幽默的黑色幽默电影,当一个长得挺像川普的美国男人要买下一家立陶宛养猪场,这就挺可疑的了,事实证明他确实有所企图。
中国和立陶宛经历过下相似的社会时期,影片中反映出的种种细节能即刻引发我们的共鸣:养猪场场长的女儿后来也当上了场长:当单位分配房子时,女主角不用等待,而没背景的女同事等待了十年,所以同事与她不合,而女主角的解释是说:是他们要分给她,她又没做什么。这种辩白实在是很可笑。所以对于女主角,实在没有多少同情。
体制变化后的养猪场彻底暴露出它的低效,没有了计划经济,它在市场中根本无法维持下去。当最后神父揭示出女主角母亲的故事,她母亲是个虔诚的教徒,但当她父亲知道他可能因为妻子而丢官时,就毫不留情地将妻子送入精神病院,这个可怜的女人最终死在了那儿。这个真相颇让人震惊,某某主义能逼得正常人成精神病人,令亲人相互告发,乃至为自己利益不惜牺牲配偶,这都已经是通例了。
《奇迹》影评(二):不似喜剧,似讽喻
作为上影节冷门电影,《养猪场的奇迹》,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基本是被海报骗的。)
女导演埃格勒·维特利特的镜头很美,尤其是对冷色调的处理,明明是衬托忧郁的心境,却呈现了清新的蓝绿,让故事里立陶宛的寒冷天气变成了此时此刻舒适的初夏感觉。 前苏联解体后,无处不在的苏联生活印记以及计划经济模式也那样地让人印象深刻,老式家具,老式汽车,老式商店和银行。女主伊雷娜深色大衣配着长靴,头发禁欲式的盘起,内里是欧洲传统的衬裙。很是我印象里的东欧。 美,不似喜剧之美。
至于故事,除了带着怨气坚持着维护养猪场,伊雷娜或许要不知道生活究竟是为什么了吧。尽管这样的坚持,都快到了陌路。 这时,毫无生机的地方突然出现一个美国男人。他会撩会煽动,在木讷的村民中像一道光,但开朗魅力下是自私、欺骗与残酷,再加上一副神似特朗普的外貌、打扮,导演说自己没有隐喻我都不信。 于是对生活没有一丝激情,和所有人一样刻板冷漠,把性感藏匿在大衣和扑克脸里,一开始只想保住养猪场的女主,最终还是忍不住让枯树开了一次花。 可养猪场被铲平了,美国男人转身就走了,所谓奇迹,原来是最后一头猪死了,她徒手埋葬了它,一道圣光从天上打来,昏倒,醒来医生告诉她,恭喜恭喜,原本应该不孕不育的您怀孕了。 这算哪门子的奇迹啊!(虽然真是个实打实的奇迹……)
在我看来,所谓奇迹,或许是人在绝境式的生活里竟然发生了变化吧。 她成了村里唯一改变的人。怀春时,渐渐脱下了衬衫,换上了连衣裙,放下了头发,怀孕后,更是穿上亮眼的蓝色外套,挺胸抬头走进教堂,无视所有人的侧目,坐在第一排,用后脑勺迎接酒鬼丈夫(也可能是前夫)的目光。 那表情、那气场,让我瞬间想到了《无耻之徒》里的俄婊。有了生气,有了气场,可能就是半旧体制下,女人最大的奇迹了吧。 基本不算喜剧,有笑点,但我都不记得了,大部分都是荒唐感,至于这个结局,其实也不喜欢。这应该是部很有味道的黑色电影。 (另外感觉海报是假的,一点也没有突出伊雷娜年龄下藏的美,她也不会气鼓鼓地侧开头,她只会一本正经端坐着,内心偷瞄隔壁的假特朗普。)
《奇迹》影评(三):一场立陶宛民族的悲喜剧
文 | 沃可心
继曾经被电影手册大为赞赏的立陶宛电影《桑格莉之夏》后,这部立陶宛的新片《养猪场的奇迹》(Stebuklas),更是以其怀旧的质感将人们带回九十年代的立陶宛。除了于2017年9月在多伦多电影节进行世界首映,《养猪场的奇迹》也在今年2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获得了特别放映机会,成为以促进电影交流为目的的欧洲电影市场环节上颇具特色的一部展映片。
这部由多国联合制片、主创团队也来自多个欧洲国家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今欧洲电影生产的一些趋势。这也是导演埃格勒·维特利特(Eglė Vertelytė)第一次执导的剧情长片;在此之前,维特利特曾经拍摄过多部短片与纪录片,并且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剧本作者。或许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部立陶宛电影既拥有聚焦于现实的外观,又带着一种略高于现实的理想化倾向,其间则点缀着些许文化碰撞的幽默——着实是一部融合了多种特质的佳作。
影片讲述了正值立陶宛向资本主义体制转型的时期,由伊雷娜管理的小型养猪场迎来了美国投资者伯纳德,表面上承诺要替当地的人们改造养猪场,背地里却打着天知道是什么的鬼主意——在把养猪场搅得天翻地覆之后,伯纳德就像来时那样突然地离开了。而作为养猪场曾经的负责人兼痴心错付的女主角伊雷娜,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欺骗和变故,也做出了——事实上也是必须做出——某种重大的改变。
《养猪场的奇迹》将故事的背景设置于1992年这一特殊的时间点——正是立陶宛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随着苏联老大哥的解体,立陶宛作为初独立和正转型的现代国家,既需要解决各种苏联体制遗留的问题,又面临着来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大冲击。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经济崩溃、银行排起长队的情形,看到养猪场的工人得不到工资时愤懑的脸庞,同时也看到当地的人们如何对伯纳德这一代表西方的外来者抱有救世主的幻想。导演维特利特曾经在采访中坦言这样的灵感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在她出生的小镇上,居民真的曾经因为盲目听信一个类似于伯纳德的“西方人”的话,毁了一栋上好的建筑,而残骸留存至今。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基于真实故事之上的“养猪场之变”,刻画了一种悲哀的讽刺之感:对强大外来者的盲信导致了毁灭;而影片以伊雷娜和伯纳德的关系由友好到盲目再到破裂为线索,通过彻底的毁灭与新的希望奇迹般的诞生,折射了一种对待自身民族文明的反省态度,以及一种对外来文明的思考。
不过,尽管有着这样严肃的思考为基调,影片却展现出了一种克制的幽默感。伯纳德被刻意塑造为一位典型得甚至有些刻板的美国浮夸商业人士形象,而他身处这个些许与世隔绝的立陶宛小镇,显得多么格格不入,要想骗得居民的信任可并非如此简单,尽管最后还是得手了,但中间也付出了不少“努力”——这些“努力”为影片带来了几分戏谑的色彩。此外,经验丰富的保加利亚摄影师克里斯托弗(Emil Christov)使得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略显褪色的怀旧质感,平实的摄影机运动和演员们克制的表演则大大增强了影片所展现的真实性。这种旧日时光之感与轻松的戏谑相结合,使得影片整体更为柔和,而不致沦为说教。
仿佛圣经中的故事一般,电影的开头就宣告了一则“神谕”:不能生育的伊雷娜将会拥有一个孩子。而当结尾处这则神谕以一种近乎讽刺的方式实现的时候,伊雷娜也为自己遭到摧残的生活找到了新的寄托,从一个无信仰者转变为了有信仰者。不仅是伊雷娜一个人,圣母像、十字架以及其他宗教信物也作为一种符号多次出现在电影中。联想到90年代初的时间节点,这个特殊时期的宗教信仰又意味着什么呢?或许,有那么一点可能,居民们将其当成一种处于命运十字路口的迷茫时期的寄托;也或许,居民们接受宗教就像接受西方文明一样,只是盲目听信罢了?影片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评价或者判断,仅仅将这一现象进行展现,但也足以值得观众们思考。
在《养猪场的奇迹》中,似乎女士们才是日常生活的主角,而男士们大多或者奸诈或者懦弱,或者抱着酒瓶,迷醉于过去的时光却不顾当下。具备多种正直的品格、能顶起整片天的女主角伊雷娜更是被导演塑造为“神迹”的承载者,一个圣母玛利亚式的人物。从无力保卫自己的养猪场、亲手埋葬花费心力养成的猪崽,到怀孕之后寻找到某种生命意义、完成从无信仰者到有信仰者的转变,可以说伊雷娜的存在既象征着这片土地承受住了以伯纳德为象征的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又代表着这片土地孕育着一种新的希望。维特利特也在采访中解释了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女性形象作为主角——实际上这也正是导演亲眼所见的辛勤劳动的立陶宛妇女形象的结合与抽象。
《奇迹》影评(四):《奇迹》:一切都土崩瓦解了,唯珍贵之物永存
电影,越来越成为了解殊异文明的窗口。在无法亲身实地体验的情况下,通过观看电影来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貌,成了最好的选择。本人非常有幸在“首艺联国际视野——‘一带一路’立陶宛电影展映”活动现场观看了开幕电影《奇迹》,大大出乎意料,这是一部难得在观赏和旨趣上皆佳的作品。
1.
想到立陶宛电影,立即浮现于脑海的是几年前的《桑格莉之夏》,这部电影因为入选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年度十佳,从而为人所知,并且作为一部大胆的“女同”题材作品,也无形中增添了话题性。此外,所能想起的恐怕唯有沙鲁纳斯·巴塔斯(Sharunas Bartas)的电影了,这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制作电影的立陶宛导演,如今在国际影坛俨然已经成为立陶宛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作品曾多次入围戛纳电影的竞赛单元。
不仅是对立陶宛电影的印象淡薄,即便对这个濒临波罗的海的小国也知之甚少。再加上我个人在地理知识上的匮薄,只得借助于网络搜索才能完善对这个国家的简单认知。像许多东欧国家一样,立陶宛曾经属于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在苏联解体后才走上一条资本主义道路。2015年,立陶宛加入欧盟,成为欧盟共同体的第19个成员国。我特别注意了一下立陶宛的人口,不足三百万,甚至都没有中国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人口多。
当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家,突然以《奇迹》这部电影为身姿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多少有些惊讶。电影无论从剧本、摄影、表演,还是故事背后可能引出的意涵,都可圈可点,甚至不时有让人惊喜的地方。电影讲述了苏联解体后立陶宛村庄的一个国营养猪场女主人与一位远道而来的立陶宛裔美国人之间发生的“奇幻”故事。承诺以现代技术复兴衰败养猪场的美国人最后被发现原来另有他途:承包下养猪场原来只是为了挖掘他的父母当年埋下的财宝,最终引出了一段离奇的身世之谜。养猪场女主人最后被这位美国人的幽默风趣所折服,意外地怀上了孩子。
2.
电影以写实的笔调还原了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立陶宛某个村庄真实的生活现状,我们能看出社会主义政体在村民思维和行动上所留下影响之根深蒂固,以及整个社会在转型期间陷入的困境。但写实并非是完全的,莫名到来、声称要拯救养猪场的美国人本身就为电影带上了一丝喜剧色彩;与此同时,在对立陶宛天主教文化背景的挖掘上,宗教元素也为电影染上了奇幻的色彩。虽然伊莲娜最后怀上的孩子一目了然只可能是美国人留下的遗腹子,但剧情开始所设定的不孕伏笔也在间接导引我们得出一个神奇的解释:孩子乃是圣灵孕育的结果,如同道成肉身的圣子耶稣。
即便电影制片人在映后交流现场声明影片并非改编自真实故事,也没有对政治元素的考虑,但整部电影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人物设定不能不使我们去思考故事背后的隐喻效果。至少我们可以在故事的表层做进一步地挖掘,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一个简单故事的观看。电影中那位远道而来的美国人,穿着红色夹克、戴着棒球帽,像极了刚当上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而他的身份除了可以看成是美国文明到败落的东欧“传福音”的象征,也少却不了对西欧的指涉。整个立陶宛在经过苏联社会主义劫难之后,进一步遭受欧美资本主义带来的撕扯。
声称来“传福音”的男人最后导致的是原先国营农场的彻底破灭,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恶化,而非他刚到来时所称的振兴整个村庄的经济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这个美国人表面上打着帮助的旗号,其实暗怀鬼胎,根本目的是找到父母生前埋下的金钱。就像美国表面上声称资助苏联解体后各个东欧小国,除了打些政治牌,也是为了控制这些国家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谋求自己的利益。结果很可能比社会主义时期更加地糟糕,《奇迹》用一种幽默、解嘲的独特方式捕捉到了在这个转型期间立陶宛陷入的困境。女场长最后怀上的孩子,作为欧美国家在经济补助撤退后留下的恶果,将进一步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发展。
3.
电影片名指涉多个“奇迹”。最明显的自然是多年不孕的女主人最后怀孕,用宗教话语来解释,这是对童贞女马利亚圣灵感孕戏仿,带着反讽意味的是耶稣道成肉身是作为救世主拯救世人,而伊莲娜孕育的胎儿则作为美国人的遗腹子象征着灾难的无法彻底根除,就像苏联政体遗留的影响将一直留在立陶宛的社会肌体上。另外,“奇迹”也可以被认为是以反讽姿态所表达的美国人对农场的援助计划,想要振兴一个在社会主义解体后破败凋敝、苟延残喘的国营农场,无疑算一个“奇迹”。美国人如同弥赛亚,要行使拯救世人的“奇迹”,只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
电影非常聪明地将时代变革、政教冲突、文化差异熔铸于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中,通过设计一些超现实和喜剧元素来表现立陶宛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代初真实的社会生活状貌。女主角最后重归天主教信仰似乎暗示了一条未来出路,宗教在共产主义革命导致的极速退场(以女主母亲因为信仰被投入精神病院致死为象征)后将重新回归人民的生活。虽然一切都土崩瓦解了,但弥留珍贵的东西将永世长存。
另一方面,东欧诸国经历着何其相似的政治命运。《奇迹》让我想起了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杰作《撒旦探戈》,同样讲述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的某个集体农庄何去何从的故事。两部电影在叙述上具有微妙的相似性:都是外来者以拯救为名义骗走农场收入,从而上演一个个悲剧;所不同的是《奇迹》反讽的喜剧色调与《撒旦探戈》哀婉沉郁的悲剧色彩形成了鲜明对比,两处农场最终的命运形象地暗喻着共产主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破灭,同时也是对人类命运的观照。
《奇迹》影评(五):养猪场的毁灭看东欧剧变
作为2018欧盟电影展(EUFF)南京站的字幕员,这部电影《养猪场的奇迹》被我前前后后完整看过了四遍。
相比于我负责的其他电影,这部立陶宛电影蕴含的符号学意味异常明显,以及相似的社会体制背景,让这部电影显得更加容易理解和分析。
《养猪场的奇迹》海报首先是表层故事。
一个潦倒养猪场女经理,在困苦中偶遇了外援,却又在幻灭之后重拾希望的故事,一条养猪场“脱困”的故事线,一条女经理和美国“救星”的感情线。导演的叙事安排在于,从最开始就为之后的反转做下了铺垫,美国佬对猪场宣传片、猪猪奖牌了无兴趣。但却对伊莲娜的相片充满觊觎。美国佬不愿听猪场的介绍,却问哪一颗枫树是最高的,美国佬没有必要,却买断了所有的地盘大肆摧毁。伊莲娜的丈夫早就察觉了美国佬的醉翁之意。不再赘述故事内容。
博纳达斯向伊莲娜询问枫树其次是社会图景。
从场景来看,萧索的初春景象里,是简陋低矮的房屋猪舍;是没有硬化、会卡住凯迪拉克的路面。这都是前苏联时期生活资源匮乏的荒凉图景,现实生活中解体前的前苏联,物资已经匮乏到需要排队购买面包。而当时对立阵营的美国,却是《春天不是读书天》里电话答录壮观游行敞篷跑车艺术展览棒球服一样的高度发达的“消费主义社会”。而排队数十米的银行、拖欠款项的购猪方、冗长套话的动员大会,更是当时高度低效的社会体制与社会机器的切实描绘。而民众本身,不让回到原来位置的银行顾客;对领导嗤之以鼻的猪场员工;老到买烟的未成年男生;穷困潦倒,五百美元就眼儿蓝,醉生梦死的男男女女;甚至结怨颇深的猪场经理和商店老板。都是在强权又无能、低效又不公的政府下,自害或互害的可怜民众。
大排长龙的银行然后是最关键的,电影背后的关系指代。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的女主角伊莲娜其实大部分都扮演一个被动被支配的角色,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高度地被物化,更像是某种资源而非是独立思考的人。这既不是我有“直男癌”倾向,更不是导演本人对女性的恶意。这个判断来源与片中无处不在的、女性的“客体化”呈现——片中大量出现的伊莲娜照镜子的镜头以及伊莲娜女性身体的在场感。使伊莲娜成为了两个男性争抢的资源。全片一个很重要的暗线就是对伊莲娜身体的占有。
被观察被客体化的伊莲娜当想到了本片的立陶宛自指性的话。我们似乎轻易地推理出伊莲娜本人对于立陶宛民族(国家)的指代。而顺理成章的,伊莲娜的丈夫和美国佬博纳达斯就有了更清晰的指代脉络:伊莲娜性无能的丈夫就是和伊莲娜(立陶宛)同床异梦的苏联政府或者说是社会主义体制,而带给立陶宛希望的美国佬,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至于商店老板,其与伊莲娜的平行关系暗示其很可能指代的是苏联其他的附属小国。就像强权不公的政府控制下,利益分配不均的人民会互相憎恶。临近受益不均的东欧小国之间,也会由于苏联的强权政府不当决策而互相憎恶。
同床异梦的立陶宛和苏联如果要把全片最重要的场景——博纳达斯开着铲车推翻了脆弱的猪舍。而伊莲娜目睹了这一切,也附上政治含义的话,那必然就是苏联这座巨大的国家建筑如何在冷战对手美国的亲力亲为和东欧附属国的袖手旁观下被轰然摧毁的。
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是,在立陶宛这样的附属小国的视角下,美国解体苏联的全过程。
伊莲娜目睹养猪场被拆毁我们代入这些符号学对位,再来看这部电影。
伊莲娜曾有过辉煌的养猪成就。 这就像立陶宛在苏联时代前期也是迎来过高速增长的。而“准解体”时期的立陶宛,就像片中的养猪场或者镇子一样:民生凋敝、物资匮乏、社会效率低下、民众毫无出路。立陶宛人民只能像伊莲娜一样时不时提醒自己旧日的辉煌,看看搜藏的小猪摆件、猪场宣传片、“猪一姐”的奖牌……才能麻痹和抚慰困苦无助的自己。而苏联也是对立陶宛从帮助,变成了控制剥削和攫取,就像丈夫需要妻子开门,需要妻子收拾烂摊子一样。而这时,伊莲娜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笑容以及女人的妩媚,暗沉的黑衣又衬出了他的冷酷。也因此,对丈夫代表的苏联完全厌恶,就像台词中说的那样:你知不知道,我已经受不了你了”。
伊莲娜最以引为傲的场景:在苏联纪录片中伊莲娜有改变生活,改变猪场的心,但怎奈能力有限,思维也难以跳脱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那一套,就像片中乏味无聊的动员会。立陶宛就在这样的困苦条件下,遇到了美国,伊莲娜也遇到了博纳达斯。博纳达斯帮助他们的目的当然不像他说的那么单纯而伟大,而其实只是为了祖辈藏在这的财产。美国人帮助东欧,也不是为了传播民主和自由,只是为了背后的利益。苏联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但怎奈被改变命运的兴奋冲昏头脑的伊莲娜不愿听也不想听丈夫的一切判断。而美国带来的自由享乐的那一套,很快攻陷了立陶宛以及周围小国,人们纷纷称美国佬为救星,在苏联解体前,此各小国就充斥着对美国式制度的向往与羡慕,就像片中舞厅里挂满了美国星条旗一样。而丈夫(苏联)发现了这场“媾和”,也只能有气无力的宣示自己对伊莲娜(立陶宛)的主权,但其实两人早已同床异梦。伊莲娜的心中已经有了涟漪,衣服也变成了黑色的裙子,立陶宛对于美式制度的向往越来越溢于言表,伊莲娜身上越来越多的女人味,穿上了越来越妩媚动人的服装。也慢慢为了其他女人而吃博纳达斯的醋,就像当时东欧解体前,每个小国都想更多地获得美国的垂青。
充满星条旗的立陶宛舞厅但是美国通过撒钱和买断的方式,当然是无法从根本上拯救这些穷国。工人依旧拿不到工资,甚至不得不变卖新买的电视机。而甚至博纳达斯本人,也没有钱了。他是来攫取利益的,但却在获得利益之前施予了更多的恩惠。气急败坏的他,用釜底抽薪的方式,用猪场的猪来抵债,由此一步一步地摧毁摧毁立陶宛在苏联时期的荣誉、甚至社会基石——猪场没有猪还是猪场吗?那苏联如果只剩一个空壳子,也就轻而易举地被美国开着强力的铲车推翻。现在的伊莲娜(立陶宛),因为相信自己的利益是和美国佬紧紧绑在一起的, 所以就袖手旁观了容纳自己多年的体制被摧毁。
伊莲娜目睹养猪场被博纳达斯拆毁拆猪场之后一场戏,紧跟的就是伊莲娜的丈夫,通过一场和博纳达斯的互殴,宣告了自己的失败。这就是苏联政府或者社会主义体制的全面落败。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村里的人们又从苏联的废墟上一砖一瓦的地拿取最后的利益。而苏联都已经解体,丈夫都已经出走,加上柳暗花明的利益线索。那就真的毫无顾忌。伊莲娜(立陶宛)和博纳达斯(美国)很快就越过了那条“禁忌之线”。但这对于两个人的意味是不一样的,伊莲娜以为找到了可以信赖的丈夫,立陶宛可以彻底加入美国阵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伊莲娜的彩色裙子格外的鲜艳。而对于博纳达斯来说,只是骗取了伊莲娜的肉体,这只是一盘新的“炒洋葱”,只是一夜的温存。
伊莲娜和博纳达斯跨过禁忌之线在博纳达斯的寻宝梦破灭,美国在东欧的利益攫取完毕之后。搜刮干净了伊莲娜(立陶宛)仅剩的财产远走高飞。伊莲娜重归一贫如洗,立陶宛又堕入黑夜。加上曾经辉煌的唯一标志“卷尾巴”的死亡,立陶宛解体前和解体后的所有价值和希翼被悉数毁灭。伊莲娜埋葬“卷尾巴”的时候,又用暗淡的棉服盖住了刚穿不久的花裙。
伊莲娜去埋葬“卷尾巴”就在这个时候,一向不信教甚至对此轻蔑不屑的伊莲娜,选择去教堂做弥撒,从美国梦时的出言不逊到失利之后勉强跪下。再到彻底幻灭后,伊莲娜终于在胸口画出了那个圣十字。伊莲娜同教堂里的丈夫、商店老板一起,开始了虔诚的弥撒。而肚中的胎儿给了伊莲娜继续生活的勇气。
伊莲娜在胸口画十字导演在开篇就用了神迹,而中间不间断出现的羽毛,十字架的意象,都暗示了本片的结局。而电影的主题也很好捕捉,导演作为立陶宛人,带有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素养。她的观点在于,苏联对于立陶宛的控制导致了立陶宛低下的生活水平,立陶宛是绝对不会重回苏联时代的。而立陶宛在苏联时代的辉煌也在立陶宛直接间接地帮助下被美国摧毁了。有着幼稚“美国梦”的立陶宛只是被美国利用,帮他们打赢了冷战摧毁了苏联。而立陶宛自身的问题并不能通过跟随美国来解决, 同样美国只是看中利益,利用完立陶宛就要抛弃。这样没有倚靠的小国立陶宛,应该重拾天主教时期的辉煌,和俄罗斯或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用宗教作为自己新时期的标杆,虽然都信同样的宗教,但是各信各的,没有在重回苏维埃联盟的可能。
羽毛飘落的神迹一些小的方面,苏联丈夫瘦弱矮小,和美国“准丈夫”的膀大腰圆,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暗示。而美国佬扎眼的红色凯迪拉克和耳环,出门的同时拉裤链,以及“-他为什么要戴耳环?-可能因为听不清楚吧。”这样的调侃更是着实把美式的自由主义黑了一把。
顺便一提,立陶宛是苏联解体中,最先宣布脱离苏维埃联盟的国家。
视觉上的三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