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我经常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久而久之,我发现他们提问的质量越来越高。杜甫的《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正在解读对偶的韵味,

  “千秋雪”

 

  “万里船”

  “两个黄鹂”

  “一行白鹭”

  “鸣翠柳”

  “上青天”

  一问一答,孩子们齐刷刷的声音,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宋旭忽然站起来说。

  “请讲!”

  “您平时不都是教我们说两只小鸟吗?为什么这里是说‘两个’呢?”多好的孩子啊,把平时所学与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结合进行思考。

  “他思考的问题很有价值,请大家给他赞美的掌声!”掌声之后。我解释了这样用原因。这里是用语感来表述诗人看到的黄鹂鸟是一种动态。这里很关键的一个字,便是这个“个”字。“个”字是仄音,用去音来表示的语气中,有惊叹的含义。诗人用“个”来告诉读者,是黄鹂鸟的鸣叫声把他的目光吸引住的。一个,两个,噢,原来这里还有一只小鸟。而这里若用“只”来表示,小鸟的状态就不一样了。诗中的两个黄鹂鸟是在树杈间一上一下,不是并肩站在一根树枝上的,幸好,我曾经读过一篇有关的文章,否则今天问题当时就无法解决了。

  然后,我让孩子们试着读两种不同的效果。刘志健说:“我感觉还是个顺口一点。”其他孩子纷纷表示赞成。看不出小小的二年级孩子有时候思考的深度却不简单。

  大家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宋旭呢,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今天学习《雷雨》,文章浅显,读读背背基本也没有什么障碍。“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以前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一道彩虹挂蓝天',今天课文里怎么是‘一条彩虹’呢?”

  “你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看得出这两个量词都可以修饰彩虹啊。甚至有的还可以说一座彩虹桥呢。”

  越来越喜欢孩子的自己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激起了课堂的层层浪花,让其他的孩子也会享受到思考的愉悦。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