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达》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阿曼达》是一部由米夏埃尔·艾斯执导,文森特·拉科斯特 / 伊苏尔·穆特里尔 / 斯塔西·马汀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曼达》影评(一):平淡中的悲怮

  影片中的小女孩对母亲逝世的反应戳到我。

  失去亲密的人,可能当时不会表现的那么撕心肺裂。尽管会试图掩埋难过的回忆,不愿想起糟糕的情绪。但是悲伤一定会在某个普通的瞬间暴击心脏。

  小女孩Amanda在母亲逝世后夜晚的突然哭泣,影片结尾网球赛时突然的流泪,让我感觉到失去亲人的悲伤可能不是日以继夜以泪洗面,也不是得知噩耗时的嚎啕大哭,这种细细的悲怮,一直牵着你小小而脆弱的心脏,余生的某一个瞬间,某一个角落,一牵而发,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终。

  《阿曼达》影评(二):理想化的真实

  小哥本来要放飞自我追逐爱情,无奈,人有旦夕祸福,姐姐遭遇恐怖袭击身亡,留下一个胖嘟嘟的外甥女。刚遇到真爱就遭遇暴击,运气不是一般滴差了。

  小哥二十来岁,没有做好抚养一个小女孩的准备,关键是自己的生活也一盘散沙。寄人篱下不说,也没有太稳定的工作,拿什么养活外甥女呢?拿什么追求女票呢?这个难题真是现实,真是残酷。

  小女孩失去母亲之后的痛苦在两场哭戏当中表现滴很真实,那是一种钻心滴疼,险些把哥们的泪水整下来。从小没有父爱就够倒霉了,少年时代还没结束,又转眼失去了母爱,的确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遭遇。关键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真实的案例,孤儿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好在,她还有一个靠谱的舅舅,还有一个横空出世也挺有钱的姥姥,也算是绝境中的幸运了。

  舅舅的女朋友其实是炮友发展来的,又十分庆幸的是,这是个比较靠谱的炮友,懂艺术,有正确的三观,相信爱的感觉,也不怕为了爱情牺牲。于是,在影片可以预见的未来,舅舅将会和女朋友一起担负起抚养小女孩的重任,当然,前提是舅舅得有一份靠谱的工作,得能供得起这俩美女的开销,以小伙子稳重的外表和善良的内心来看,他应该差不了事儿。

  《阿曼达》影评(三):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

  戴维哭泣的时刻:

  1. 在长椅上,和阿曼达说她妈妈去世的消息;

  2. 和朋友一起坐在看台,提到对未来的恐惧;

  3. 去车站接客人,不由自主地流泪。

  阿曼达哭泣的时刻:

  1. 和戴维一起去广场,被告知不能进去;

  2. 夜晚,不知原因,哭声让戴维醒来;

  3. 戴维晚上不能陪着她;

  4. 看比赛时,想起妈妈说到的“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以为选手即将输掉比赛。

  从一开始阿曼达询问妈妈戴维是否因为她而生气,可以想到她其实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包括得知戴维晚上有事不能陪她,哭过之后还是祝转身回去拥抱并祝他有个愉快的夜晚。影片全部看完松口气,阿曼达的每次哭泣都有戴维的陪伴,最后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happy ending,但总让人相信还是会有好事发生。

  没有人知道厄运会什么时候降临,不论处于怎样的年纪,都会需要一个去消化、理解、接受的过程,如果有人陪伴着一起面对,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Vincent小哥什么时候可以演点开心的角色呀!!感觉那种快快乐乐傻傻的角色也挺适合他的hhhhh

  《阿曼达》影评(四):我本是为了Stacy Martin的美色而来

  孩子的妈妈意外身亡,年轻的舅舅肩负起抚养重任,两人相互扶持,几经波折,共尝生活的酸甜苦乐——同样是舅舅与外甥女的故事,我本以为《阿曼达》会是如“美国队长”和“惊奇队长”的那部《天才少女》一般的温情轻喜剧,但显然法国人没有美国人的那份悠闲和热情。

平静如水的生活哲学和电影美学

  法国导演米夏埃尔·艾斯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上一部作品还是2015年的《夏日感悟》,而去年《阿曼达》在东京电影节大放异彩,包揽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之后,可能更多人会开始注意到这位低调的法国导演。

  事实上,《阿曼达》与《夏日感悟》一样,本质上讲述的都是一个痛失挚爱之后,生者如何走出漫长蚀人的痛苦、寻求解脱和新生的故事,但两部电影的故事都平淡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死亡的沉重和浓烈,而更多的是生者的日常和情绪。

  同样的故事,尤其是如《阿曼达》一般涉及到话题性极强的恐怖袭击的故事,美国人可能会讲得苦大仇深、痛苦不堪,最终主人公自强不息、走出困境,而《阿曼达》和《夏日感悟》则都贯彻了导演的一种“去戏剧化”的叙事手法和“平淡中走出悲伤”的生活哲学。

  影片在死亡发生之后,主人公们没有时间大肆痛哭,也没有时间痛哭流涕,时间推着他们一步步向前走,日子看起来就像往常一样,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停下活着的脚步。

  只是在某些偶然的节点,深埋心底的痛苦情绪会化作泪水倾泻而出,可能只是和朋友一起在球场看着几个孩子踢球的时候,也可能只是昏沉的睡眠中莫名醒来后的不能自已。

  导演向来无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设计精巧有力的曲折桥段,亦或是高明地渲染人物心底的情绪,他相信平凡的生活自有其波澜,而时间足以见证一切治愈和成长,这是他的生活哲学,也是他的电影美学。

  无论是《阿曼达》还是《夏日感悟》,都给人一种温和轻松的极佳观感,就像夏天的风一样沁人心脾,即使讲的是斑斓忧伤的故事,也能给人以温情和坚定的轻快感,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猫王离场,治愈成长

  阿曼达的母亲是一位英文教师,而法语世界长大的阿曼达不懂得英文中“猫王已经离场”这句谚语含义,母亲向她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用再等待盼望了,已经结束了”,阿曼达轻描淡写地笑道“我懂了,真有意思”,却不想这句话竟是自己日后要从切肤之痛中参透的道理。

  抹去了阿曼达母亲生命的那场恐袭,彻底改变了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阿曼达一夜之间变成了失去母亲的“半孤儿”,大卫则不仅失去了亲爱的姐姐,还要面对一个需要抚养的外甥女,而与美丽邻居莱娜之间的爱情也一脚踩空了——莱娜也被这场恐袭波及,不仅身体受创,精神状态也变得极度虚弱。

  从医院带着姐姐的死讯离开的大卫,麻木如雕塑一般,等到他佯装镇定地想对阿曼达尽量平和地说出实情,自己却忍不住先声泪俱下。

  阿曼达在得知母亲的死讯之后,只是皱了皱眉说“我想走了”,大卫陪着她在河边行走,看游船上的人群,却在走到公园门口被拒之门外后,忽而潸然泪下。

  莱娜在伤愈出院的时候,还能慢条斯理地在病房里用暂时可用的一支手臂配合着牙齿收拾行李,且很快也开始尽量投入到工作当中,但当街头的顽童点响鞭炮的时候,经历过恐袭的她如惊弓之鸟躲进了大卫的怀里,半天回不过劲来。

  很多时候,在面对死亡降临的巨大痛苦和伤害时,我们的精神就是会陷入到这样一种迟钝的状态中,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欺骗。

  厄运并不能让我当场就丢盔弃甲,痛哭流涕,但可能很长时间之后的一个莫名的情况下,我才会流下当时的泪水,这很真实,导演也抓到了这种真实。

  莱娜选择离开巴黎,避往故乡,而大卫和阿曼达,在亲友的帮助下慢慢生活,慢慢疗伤。

  最终莱娜在与大卫重温旧梦后送别了这位俊朗的的情人,而大卫则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正式收养自己的外甥女,本还年轻的他决定肩负起这项重任。

  而阿曼达的解脱则是在温网的赛场上,当看到自己支持的选手频频受挫、逐渐要与胜利错肩时,阿曼达脱口而出了妈妈教给自己的那句“猫王已经离场”,她泣不成声,似乎在目送希望的远离。

  但赛场上的英雄从不放弃,竟然逐渐挽回颓势,逆转领先,阿曼达惊喜地破涕为笑,那一刻也许她才终于明白,即使猫王已经离场,盛宴之后,生活依然不改步履不停的本来面目。

恐袭伤痕,坦率天真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片中阿曼达母亲身亡的恐袭无疑是在影射2015年震惊世界的“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彼时爆炸和枪击在巴黎市内此起彼伏,最终遇难人数达到了132人,300多人受伤,造成了20亿欧元的财政损失,给巴黎市民带来了巨大儿伤害,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导演作为土生土长的巴黎人,可能在15年的《夏日感悟》之后就开始构思《阿曼达》这部作品了吧,经过这么多年的取材和揣摩,才能够将巴黎人在恐袭后的状态表达得这么淋漓尽致又不露声色。

  但对于恐袭,导演更多只是对于灾难后同胞的人文关怀,对于敏感的种族和政治命题,导演都选择了回避。片中几乎看不到被恐袭后的法国人有多少仇恨情绪,而短暂出现的穆斯林女人,也只是被街头行人口头为难了一下就一笔带过了。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导演有些白左的鸵鸟心态,这也使得导演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政治视野略显天真,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影片表达出的那种坦率和真诚的胸怀,依然让人触动。让电影回归电影,这一点还是加分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93年出生的男演员文森特·拉科斯特已经三次提名凯撒奖,他的表演可谓平淡下尽显波澜,与导演平淡柔和的视听语言相得益彰,几乎让我忘了本是为了斯塔西·马汀的美色才决定看这部电影的了。

  《阿曼达》影评(五):疗愈一下,有何不可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来自法国的导演米夏埃尔·艾斯带着新作《阿曼达》(《Amanda》)笑傲霓虹,一举斩获最佳剧本和最佳电影两项大奖。

  依稀记得那是下午两三点,穿过寒冷的风来到位于六本木的TOHO戏院,昏昏欲睡的午后时光却被这部特别的电影“破功”了,《阿曼达》中不期而至的枪声就像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是“巴黎的伤疤”,亦暗示着漫长的重建。

  电影试图用大面积的暖色调,来调和暗潮涌动的冲突,沐浴在巴黎明媚的阳光里,置身于被击球声包围的温布尔登球场中,观众会有一种恍惚感,危机似乎在慢慢消解,与当下存在遥远距离,只是当镜头给到女孩阿曼达哭泣的脸庞,以及24岁少年大卫哀伤与乐观交替行进的表情,你才真正意识到,那只是偶尔的换气间隙,而生活之残酷,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水下憋气。

  2015年,巴黎遭遇骇人听闻的恐袭,来自中东的怒火蔓延到欧洲大陆,政客埋下的导火索最终让平民付出惨痛代价。政府官僚大可以摆出冠冕堂皇的姿态来对这些伤害进行表态,或哀悼或慰问,但终究不过是充满套路的政治真人秀。如果说官方声明从构思到成文只需要24小时,那平民要真正从伤痛中走出来则需要一辈子。

  这些年以恐袭为背景展开的电影很多,前不久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就出了一部关于此的多集纪录片《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不可避免地,透过不断重复的恐袭纪实镜头,它仍旧是在渲染恐惧,当这种情绪烘托被一遍遍“消费和复述”,某种程度上,“恐怖袭击”四个字势必会成为一种陈词滥调,形而上的,空洞的。

  你必须给出解决方式,在情感宣泄完毕后,如何说服自我,如何重建生活,比哭泣重要。《阿曼达》给出的答案是:

  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

  就像片尾那名一度比分落后的网球选手,当你拥有全场排山倒海的鼓舞声,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人始终站在你这边,你就不会完蛋。

  英语里有这样一个美丽的表达:“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大意是“每朵乌云背后都会有一线阳光”,我想这也是《阿曼达》所要传递的讯息:希望总是存在于令人窒息的绝望之中。

  阿曼达是一个10岁女孩的名字,她的母亲在恐袭中意外丧生,这使她成了没有爸妈的孤儿。阿曼达身边只剩下大卫舅舅这个亲人。

  大卫是一个没什么伟大志向的年轻人,在姐姐意外离世前,他更多时候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做着两份兼职工,对“责任”没什么概念,像大多数90后,大卫的世界很纯真,也没有什么烦恼。

  恐袭就像狂风刮起的涟漪,彻底改变了风平浪静的现状。大卫不得不接受自己成了阿曼达最亲近的人这一事实。

  发生的隔天,大卫带着阿曼达经过事发的公园,那里警卫森严,仿佛整个城市只剩下怀疑和敌意。

  他们站在桥上,看着塞纳河上路过的船只,船上的游客兴奋地在挥手,与大卫茫然的神情形成鲜明反差。一夜之间,大卫成长为“真正的大人”,被迫负担起他从未想过的生活:照顾一个10岁的孩子,从轻浮少年转变为像模像样的监护人。

  导演米夏埃尔·艾斯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我想他对巴黎遭受的磨难势必有很深的共鸣。他对“大卫”这个人物的刻画,何尝不是将巴黎拟人化,隐喻对巴黎未来会走向何方的担忧。这样的担忧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化解的,它就像受后遗症影响的关节,一到阴雨天便会隐隐作痛,恐袭就是这样的痛点,一旦形成,几乎无法治愈。

  悲伤不是生活的解药,随着时间流逝,大卫无论如何只能咬咬牙,从容“硬”对。阿曼达游离于大卫和姨妈间,有时候也会有孩子所特有的任性,譬如打破说好的约定,突然粘着舅舅不走,只因某个夜晚对谁特别有安全感。

  大卫有自己的生活,他还年轻,想肆无忌惮地做梦,不受拘束地恋爱,阿曼达的存在有时像个阻碍,或者说像一根紧绷的弦,提醒他周遭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伤痛,让大卫不得不品尝到超越年龄所该承担的生命之重。

  但这就是人生啊,你不可能事事如愿,抱怨好了,你可以对恐怖分子大飙三字经,泄愤后,太阳照常升起,晒干了眼泪,拼的是毅力和勇气,还有谁的脸皮更厚。

  大卫的扮演者,文森特·拉科斯特(Vincent Lacoste)身上有一种奇妙的特质,善良,干净,纯粹,不知世故,加上一头怎么也认真不起来的法式卷发,有时候我在想,他是不是根本不晓得怎么拒绝生活强加的创伤?因为不懂反抗,他反而用平静的方式,全盘接受了。

  电影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阿曼达半夜做噩梦,大卫像父亲一样,抱着搂着惊魂未定的阿曼达,告诉她“别害怕,有我在。”惊奇之处在于,大卫明明就很幼稚,然而在更幼稚的人面前,他的形象却瞬间伟岸起来。那一刻,他已经暗中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成为阿曼达的守护神,就像他曾对恋人莱娜(恐袭幸存者)说过的话,“我会照顾你的。”

  《名利场》里有一句关于《阿曼达》的评论,“It’s a film principally about nice, kind people trying their best to do nice, kind things, and there’s more drama and difficulty in that aim than we tend to admit.”它精准理解到了电影的精髓,《阿曼达》并不想放大恐袭的负面影响(电影里甚至没有出现任何血腥画面,只有存在于画外音的枪声),它更多地是想抽离出单一的特定的背景,来探讨受过创伤的人类,要如何捱过黑暗,涅槃重生。

  就像评论所说,《阿曼达》是关于善良之人尽全力做善事的故事,所谓的“善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举动,是大卫对阿曼达的爱,是阿曼达失去母亲后仍坚强地去学校念书,与同学们和平相处,是放下仇恨,超越仇恨,是“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迎向幸福。”

  真正的戏剧张力原来不需要凭空构造,它就存在于生活中,《阿曼达》看似平淡如水,实则冲击力都藏匿在那些日常对话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

  米夏埃尔·艾斯常会让人想起达内兄弟,他们都不是那种喜欢往电影里掺杂大量夸张戏剧元素的导演,“日常化”是他们作品最大的特色,某种程度上他们颠覆了观众和对“日常化”的认知:无聊,缓慢,冗长...事实上,拍日常,同样能具备极佳的观赏性,这就是导演功力所在。

  在映后Q&A中,导演米夏埃尔·艾斯透露,在对《阿曼达》选角时花费了很多时间,最终找到了Isaure Multrier来扮演,后者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从电影成片来看,这种空白恰恰造就了Isaure Multrier真挚的表演。

  男主Vincent Lacoste是近年法国影坛的超级新星,本身极具电影感,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喜欢,轻吻,快跑》今年入围了戛纳主竞赛,非常看好这位90后年轻人未来的发展。

  《阿曼达》离完美当然还有距离,但不妨碍给予其褒奖。虽然他诉说的的是欧洲,是法国社会遭遇创伤后的重建之旅,但同样适用于当下中国。

  《阿曼达》最可贵的地方即是放弃知识分子说教的老一套,用生活的切口代替话语,喧嚣背后,那些无处诉说的苦痛从来都只能是当事人默默承担。

  .首发于【火星群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