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是一部由井上刚 / 一木正惠 / 西村武五郎 / 大根仁执导,阿部隆史 / 中村勘九郎 / 绫濑遥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一):每集写个一两句
第一集认脸&区分故事线。根本看不出男主曾经浑身涂满金色蜂蜜当街(森林)耍过流氓(误)
宫九太棒了吧!!
第二集 又哭又笑,节奏明快,埋梗无数。而且一想到四三后面参加选拔赛跑赢终于和嘉纳老师抱抱了就想哭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二):细节展现时代繁荣
我越看越觉得NHK和日本的电视工作者很厉害,在这些电视里看不到我们所谓古装剧的锦衣华服,应该算是比较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人物着装~
但更让我觉得震撼的是一个经营不佳的乡村酒厂、父亲多病、子女七人的家庭在1908年居然可以让所有子女读完小学,主角金栗四三更是在全家的支持下考上了大学....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时的中日差距,中国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医生的独生女也能去读女校,虽然主要以女红为主,老妇人可以自己看报;以及前一阵看晨间剧《雏鸟》60年代的工厂和学校伙食有牛奶和意大利面,这些小细节展现的社会繁荣确实令人感到称奇....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三):无题
宫九神重回巅峰了!无论是卡司还是脚本都无敌。
opening振奋人心,背景流转东京的百年变迁,生活场景与奥林匹克运动并行,体育场内环形转镜引出放飞和平鸽的主题 第一集,套了个虎与龙的落语壳子,多线叙事有些玩票的意味了。第三集,和马拉松邂逅的感染力至今为止最高,main theme听多了会成为海女那样的洗脑曲吗?(后证实已洗脑)。第五集半集来还原韦驮天出道赛,很燃。十二集正式比赛结束,没想到以这种啼笑皆非的方式结束了赛程。
果然分为前半和后半,主要演员都换了。25话开始第二章换opening,看见更多大物了,差不多所有宫九班子都要上剧吧,阿部隆史这个选角完美!(反向抽烟日神仙)
开始更多地进入编剧自己的喜剧节奏,而不只是单纯的献礼和半吊子的笑料(尤其是神木dd这一线,他跟不上大人计划这群老戏精,北野武之外的落语部分让良良上都比他的旁白好),看来灵魂人物是阿部以及他这个角色,他一出场整部剧都变得诙谐了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四):追剧记录
39集,说白了这也是日本在中国干的事情啊。宫九真的太牛逼了~ %%%%%%%%%%%%%%%%%%%%%%%%%
191104,40集。
宫九对战争的反思挺牛逼的~感觉看前半集的时候日本战败者受害国的姿态真心看的挺不舒服的,直到菲律宾那个小孩子砸烂窗户,啊,原来至少有一部分人还是在反省的啊。如果站在对方角度看,反战自然不能像我们一样问罪到罪魁祸首上去,还是受儒家思想影响,人家总不能反国家领导人天皇吧╮(╯_╰)╭。于是只能战争不好,发动战争的国家也会遭难。【嘛,谁让我们非得去追人家战争发动国的反战剧呢╮(╯_╰)╭?突然好奇德国二战剧怎么拍。】这样一看,因为我们是被打的一方,就要发动战争打回去,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狭隘了呢?土共当年的国际主义精神哪去了?感觉这帮做宣传工作的人,为了拉项目经费,为了增强影响力,拍的手撕鬼子的乱七八糟剧,真的太没良心了。。。【嘛,比湾湾还是强,为了跪舔日爹,连美化二战的戏都能拍出来也真是。。。】唉。。。可惜收视率了扑了_(:з」∠)_。。。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五):献礼大剧也不妨碍它优秀
第一次追大河剧,请多关照。(更新中)
第13集
前面十一集都在酿造一个传统的英雄主义故事,陪跑的男二恰到好处地低落完毕,远程家乡友人同学殷殷期待,编剧故意把落语家的奔跑练习准备首秀跟赛场上的运动员编织在一起,层次分明、气氛完美,结果竟然在高潮处当头一棒。我整个人都从虚构故事里清醒出来了,啊咧,历史上真的是这种憋屈的结局吗?那么历史故事真的不太给面子啊。
13集让整个故事线都发生了有趣的旋转,再也不是“大家一起抱着纯纯的愿望期待着胜利”,而是“最糟的事情总会发生”墨菲定律。当所有目光投向“那之后呢”,才是真的在考验编剧。
结尾小短片在国外这几集都做得异常令人感动,摄制组真去拍了当时的那个命运的分岔口,现在已经是大马路公寓楼;摄制组真去了里斯本,拍下纪念拉扎罗的马拉松比赛、研究他的学者、甚至是那条拉扎罗之路。每个小短片的素材其实都可以扩充为30分钟正经电视片吧,心血可见一斑。
而所有那些叙述文字都源自四三君的日记,开始被他的人格所打动。
当然硬做出来的“请叫我NIPPON人”还有对带队老师的交代让我不得不翻个白眼。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六):35集
#韦驮天:东京奥运物语# ep35 这集让人心理很不是滋味啊——
日本期待已久的马拉松金牌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日朝合并后由朝鲜选手获得的,选手在领奖台上才知道会奏国歌升国旗,奏的自然是日本国歌升的自然是日本国旗,显然不可能去展示朝鲜选手国破山河在的内心,于是只能嘻嘻哈哈地说是足袋店老板的胜利。。。
赛前对于194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国奥委会代表面对中日关系极其紧张的局面却出于东亚人要帮东亚人的心理把票投给了日本,并说出了“体育与政治无关”的话(非常想了解中国代表的真实想法有这方面的书或纪录片吗),日本成功获得了奥运举办权;结果下一年七七事变爆发,1938年中国代表强烈抗议,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以及二战的全面爆发令这届奥运最终无法召开,这应该是下几集的播放内容了,下周看NHK怎么展示这段历史。
体育和政治无关,不代表奥运会不和政治有关吧。。。
韦驮天不算成功的大河,但意外地让我补了一点奥运知识(虽然我并不喜欢奥运会)。没想到当时日本游泳这么强,能够制霸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日本代表在投票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中提到奥运也应该到非洲、大洋洲、亚洲开,但是至今也没有进入非洲。
可能这也是我不喜欢奥运的原因之一。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七):又燃又搞笑
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想要去了解好多事情,譬如熊本方言呀,还有落语呀,北野武总是演落语家呢,看到那个想要拜他为师的孩子好像是四三的儿子。感觉有好几条线,落语家一条,主角一条,还有的我就不知道了。生田斗真好帅呀,看着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在那跑步,玩棒球之类的好酷。不过看起来家里有钱,也介绍了好像是啥啥啥,哥哥是银行副行长,家里就是个花园。whatever,好像是早稻田大学的。建立了天狗俱乐部,不如归的那个恶婆婆写的是三岛的妈妈,好想看一看这本书呀。
落语家真会搞笑呀,插科打诨说说自己的经历。宫九超棒,虎与龙就是古典落语与现实落语的相结合。第四集也用到这一点,本以为讲的是芝滨,结果讲的是羽田。第二集去熊本见嘉纳治五郎的时候,抱起四三的好像是夏目漱石,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跑步时,在卖足袋家小孩旁边那个一晃而过的有胡子的人估计也是夏目漱石。我特地去查了一下,夏目漱石和金栗四三的生平事迹,夏目漱石比四三大24岁,在四三去见嘉纳治五郎的时候正好在熊本那所高中教书,之前是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书,但是后来就没有了,在四三上大学的时候是在东大教书。四三的老乡兼朋友喜欢夏目漱石和夏目漱石的书,那个时候周围的人没有读过夏目漱石,因为不锻炼被教员胖揍了一顿。在建羽田运动场时看到了辫子,我想是国人吧,那个时候清朝也要灭亡了,似乎鲁迅还去高等师范学院读过书,我都有点期待鲁迅在韦驮天里头露一下面。说实话Tokyo Higher Normal School就是筑波大学的前身,我还是看这部剧才知道的。第四集就是第三集的扩充,从不同角度吧,第三集从嘉纳治五郎的角度,第四集从四三的角度。我大概推算了一下,落语家的弟子五轮是足袋店的后代,根据年龄推算应该不是那个小孩应该是剧中店子里头那个小孩的小孩。宫九真的很擅长讲故事,搞得我想重新温故一下对不起青春和虎与龙。还有点想看夏目漱石的书,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知道夏目漱石,但是直到现在也没看过他的书,今天看了一丢丢的哥儿还挺好看的。
时间交错讲故事一直是官九惯用的梗,还有从不同视角讲述。这么一想足袋,役所广司演的陆王还没看。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八):奔跑與落語(不定期更新)
看完《韋駄天》第三集,真心覺得這齣大河劇何止年度必看,這應該是宮藤官九郎格局最廣、手法最成熟的連續劇作品。 他將整個敘事時間軸一分為二,一個定在日本首次參加奧運的1912年明治時期,另一個定在首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昭和時期,但他如何串起這兩段相差五十二年的平行世界呢?這一點就是他高明的手法:「落語」。 宮藤官九郎透過「跪坐在舞台上說故事的人」這樣的形式,用真正的東京落語大師「第五代古今亭志生」化作敘事者,半虛構也半吐嘈,同時也摻進了點說故事時的傳奇意味,讓老年成熟的古今亭志生(北野武)身處在昭和時期,用自己的生平(森山未來)發生過的故事,去還原過去的明治時期,近而串起金栗四三這個人,最終將會延伸回到「奧運」這個主題。
宮藤官九郎簡簡單單的就用「落語」這個極具日本傳統文化的娛樂,以「說故事」這樣的虛構方法,來回穿梭兩段時空,讓觀眾不會感到複雜(可以說是同為落語敘事的2005年《虎與龍》的進化作)。
所以,每集的結尾幾乎都是以北野武說完落語、對著台下觀眾鞠躬落幕,象徵著這集的「落語」結束,這集的主題故事也結束了。
而每集故事也是循序漸進到一整個厲害,第一集很乾脆的寫出整齣戲的主題「奧運」,以嘉納治五郎的視角為主,最終也以嘉納治五郎抱住了創下馬拉松紀錄的「韋駄天」金栗四三來結束,沒想到,宮藤官九郎就此開始倒敘。
第二集除了開始講述金栗四三開始接觸「跑步」的契機,更高明的是他埋下了「小時候的金栗四三沒能讓嘉納校長抱過,甚至還說了藏了好幾年的謊,因此耿耿於懷」,所以看完第二集才會知道,在第一集結束時,當金栗四三跑到終點一把被嘉納治五郎抱住時露出那個微笑,其實別有深意。
第三集用了「去東京」這件事,來引發金栗四三如何接觸到「馬拉松」的契機,而這一切都還只是發生在宮藤官九郎以「落語」這樣的敘事手法裡的「倒敘」之間。
記得很久以前有寫過「宮藤官九郎的劇本功力只有在篇幅極長的前提之下,才能發揮到讓人讚嘆的地步」(《小海女》),而大河劇都是以從一月播放到十二月整整一年為製作前提的連續劇(應該會到五十集吧),宮藤官九郎的腳步,這才剛開始呢。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九):嘉纳治五郎、金栗四三与东京奥运
一个文明,尤其是一个占优势甚至主导地位的文明,去影响另一个文明时,方式是多样的。以西方文明对日本的影响来说,既可以是幕末时期黑船来航以及各国对日本政治的干预等等,也可以通过奥运会的邀请这样相对来说似乎不那么“激烈”的途径。而相应的,被影响的文明自然要通过它自身去作出回应。从这个角度来说,剧中嘉纳治五郎与金栗四三这两个人物的地位和作用于日本而言自然更特殊些,前者使日本,至少部分地,参与到了奥运会中;而后者树立了日本参与其中的信心,这一情况类似于对国人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刘长春和许海峰。
当然,无论奥运会是如何的盛大与奥运精神是如何的为人所知,奥运会本身永远也不能实现绝对的平等或者对体育精神的绝对遵循,正如剧中所介绍的日本战胜两个大国的背景所说明的,正如历届奥运会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丑闻和歧视等等所表明的。
也许历史中日本与奥运会的初次接触未必如剧中所表现的那样是为了追求什么体育精神,然而剧中以嘉纳治五郎所代表的那种对于奥运会的好奇与热情的设置似是合理的。也许奥运会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国际关系和种族等等,但是这种共通而又短暂的好奇与热情,却为人们提供了展望更和谐美好的世界的可能,一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约翰·列侬所唱的那一首《Imagine》。
另外补充一下,根据百科上的内容,金栗四三“在日本国内的奥运选手选拔赛中跑出2:32:45的好成绩,打破当时世界纪录足足27分钟,虽然后来有人质疑那场比赛的赛道只有40公里,并非真正的全马”,倘若此事为真,则不得不说是对该剧观感的一次沉重性打击(笑)。
跨过终点的金栗四三最后感谢一下历史独角兽字幕组的译制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观后感(十):宫九的少年感与奥林匹克故事
今天要尬吹一下宫九最新的大河剧作品《韦驮天》。
按常理说,一部47集的剧刚看到第六集就开始吹是很危险的,剧情刚刚开头,双主演其中一个的故事刚刚开始,另一个几乎完全没有露头,谁都不知道后续的走向,“凤头”都没看全乎,有没有“猪肚”和“豹尾”更是谁也说不好了。不过,一方面说起宫九我还真的有这个自信,另一方面也是想尽早推荐给大家一起追,大家一起享受看着一个剧每周一集从小到大的快感,此外还有一点点私心:如果追的人多了,字幕组能每周早点放资源出来,就更好了。
《韦驮天》的题材在日本算是主旋律。2020年是东京奥运会,这部剧讲了日本从1912年首次参加奥运会到1964年首次主办奥运会的故事,双主角之一是1912年参加奥运会的马拉松选手金栗四三,之二是促成申办1964年奥运会的体育界人士田畑政治,剧情由落语家古今亭志生的落语(可以理解为日本的评书或单口相声)串联起来。前六集的剧情主要集中在金栗四三这里,讲他从熊本农村一路考上大学,因为自幼家穷跑步上学而意外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到了东京的大学因为能跑而在奥运会预选赛中一鸣惊人——到现在就只讲到了这里。根据史实,金栗四三后来参加了奥运会,但没能在马拉松赛事中完赛,不过这就是后边的故事了。
如果只看上一段描述,这个剧似乎就是个平淡无奇的奥运主题日本主旋律片儿,但一经看下去就会发现远不仅于此。宫九在日本编剧中算是有名的埋梗大师或者说包袱王,最擅长的就是在剧集的前半部分埋下看上去再自然不过的伏笔,然后在后面的剧集猝不及防地抖包袱,即使只是前六集,也有不少经过铺陈后的包袱,抖开时让人会心一笑。演员方面,串联全戏的落语家古今亭志生由北野武扮演,这老爷子比起《虎与龙》当中的西田敏行而言不那么大智若愚,而是随时流露着老顽童的狡黠和滑稽(我现在每次看见这大爷第一反应都是“看,我的保时捷!”那段子),对于调和这部剧的正剧氛围恰到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部剧中,宫九用自己的“少年感”重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在搞笑之上,宫九的编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少年感”——主角虽不一定年轻,但每一部戏里的主角都必然有一个(大部分是自找的)人生课题,并且在剧集结束的时候会有所成长。这里的成长可能是勇于承认错误(《自恋刑警》中的理惠),可能是决心改邪归正(《虎与龙》中的小虎),可能是突破了一下自己(《曼哈顿爱情故事》中的店长),也可能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海女》中的小秋)。大部分的成长都伴随着中二和搞笑,但最终的走向永远是热血的。在宫九的大部分剧集当中,剧情有好有坏(《监狱的公主大人》论剧情就有点崩),但这种少年感都会作为灵魂出现。
我在看过《韦驮天》第一集之后,给出的评价是“宫九永远的少年感太适合奥运会这种热血题材了”,当时的想法只是把少年感和热血结合在了一起。再看过几集之后,我领悟到,宫九的野心并不止于这种带一点附会意义的“结合”,而是用少年感重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拆一位埋梗大师的包袱总是一件不讨好的事,因为十有八九会猜错,但我还是斗胆说几句。看过前六集之后,尽管这部剧里代表奥林匹克精神的无疑会是两位主角——一位亲自参与,一位尽力促成,但全剧应该还有第三位灵魂人物,就是北野武扮演的落语家。在1912奥运会的时候,落语家是个混迹红灯区的小混混儿,到处欠债被人追打,听过一段落语之后决心拜落语大家圆生为师;到了1964奥运会,落语家自己成为了东京的头牌,NHK放送主打,年轻才俊登门拜师。从剧本安排上看,落语家在任何一集的出场都超不过五分钟,他的成长故事在任何一集都不会是主题,但通观全剧,落语家的成长历程在时间上恰好涵盖了从1912年到1964年的整个时间段,47集的剧集肯定会把他的成长故事也交代清楚,这应该会成为不断铺梗、不断出包袱的第三条线。
这种“成长”代表了宫九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解读。“更高、更快、更强”看上去是体育界人士的业务追求,而本剧主人公们前进的动力并不仅限于此,即使运动员金栗四三,在前六集中对于运动的探索也初级得可笑:“赛前排便。放弃草鞋。”这些赛后总结的经验之谈和田径选手的提高成绩并不沾边,更像是乡巴佬进城为了避免露怯的小贴士。在前六集中,马拉松选手金栗四三进步的动力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并不是提高自己的竞赛成绩,而是一种概括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个体极限的探索,一路从熊本乡下跑到小学、跑到高中、跑到大学、再一不小心跑进了奥运会预选赛。他实现了“更快”,但并非以此为初衷。
这也是宫九的高明之处,我相信,在这部剧集结束时,无论金栗、落语家还是那个方便面头的文弱同学,绝大部分人都会获得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都会与奥林匹克的精神所暗合,他们都可以到达“更高、更快、更强”的彼岸,但起初并非以此为目的或理念。在到达奥林匹克精神的路上,宫九的主人公并非被其引领,而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殊途同归。
所以说这会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奥运宣传片。
最后说句题外话,个人猜想,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本剧还会有一个看点就是宫九怎样处理二战的历史。从前六集来看宫九的写法挺大方,第一集就摆出了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合影:“我们是最矮的那个!奥运会没戏的!”(你怎不说我们还是被镇压的那个呢)从这个细节大概可以判断出来宫九并没有把“中国人民的感情”当回事儿(不含贬义),也正因为此,我相信他后面对于二战的解读会比较有代表性,我个人对此很好奇。
最后的最后,十分感谢字幕组,加油更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