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青云又火了:不被标签定义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乐阅观点奇葩说第六季已经播了几周了,但似乎,并没有前几季的讨论度和热度。这个曾经金句频出的节目,目前看来似乎还没有贡献这一季的高光时刻。2014年横空出世到现在,奇葩说似乎提前迎来了和观众们的“七年之痒”。老奇葩们逐渐出走,新奇葩似乎还没什么脱颖而出的,就连一开始备受瞩目的许如吉也止步这一周的比赛。但幸好,台上还有詹青云。长相说不上特别出众,在众多“奇葩”的选手中显得十分普通。可只要开口说话,她整个人好像就在发光。语速很快,逻辑很准,自信满满。你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这个女生抓住。听起来很简单的题目,她总能找到更深的角度和立意。各种名言和专业词汇,信手拈来,让你忍不住叹服。理性到似乎有些不接地气,但她的比喻又马上把大家拉到现实生活里。也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她。01第五季奇葩说,也是新老奇葩大混战。詹青云因和陈铭的“神仙打架”一战成名,强大的知识储备与杰出的思辨能力,用自己的才华与实力征服了观众。被大家戏称为“第五季巅峰之战”的这一场里,詹青云和陈铭要辩论的题目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真正的高手过招,没点知识储备都不知道是在说啥:陈铭:芯片植入了大脑,大脑还在不在?詹青云:那就取决于您方到底想同化什么。如果您想同化的是知识,是我们已经消化进入人脑中的东西,这个时候芯片统一的是人类的神经网络。陈铭:不,芯片只同化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大脑对存进去的知识进行质疑、挑战和更新?詹青云:我们能不能达成一个共识,知识是人脑海中相信为真的东西。陈铭:不,知识是客观世界验证为真的规律,可不是相信!詹青云陈铭:知识是摆在那里的一堆事实,还是人相信了的真理?陈铭:知识是可证伪的,是外部客观世界的规律总结。詹青云:知识之所以可证伪,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东西,而你今天用一套标准统一所有的思想,它永远不可被证伪。这才上半场,这才45秒。作为观众的大家,看着场上两位唇枪舌剑,只能感叹,这个真的超纲了……当下可能一时没看懂两人在说啥,但真的能感觉到,有才华的人自带光芒。詹青云也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smart is the new sexy”。02除了让人感佩的知识储备,詹青云还独有一份清醒和关怀。在关于“精致的贫穷”的辩题里,她提醒大家不要被商家缔造的“精致”所诱惑。很多年轻人透支着自己的未来,维持着当下的精致。那些来不及拆封的快递,那些为了消费而消费的精致,真的有必要吗?真的值得吗?她告诉大家不要被消费和宣传所裹挟,因为“精致”可以由自己来定义。在关于“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的辩题里,她的立场是“选择低薪很喜欢的工作“。她将工作比作爱情,将马文才比作高薪不喜欢的工作,将梁山伯比作低薪很喜欢的工作,告诉大家“喜欢”的力量。她还结合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就像我是当律师,我是可以选择那些高薪的工作。我就去给那些大公司大反垄断的官司,动辄几十个亿的官司,我也可以选择就去给普通农民工提供一点法律咨询。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愿意为了高薪去打很贵的官司的人,大把的人挤破头要去做那样的工作。而一个普通人愿意放弃这一切,去为普通人提供一点帮助,难道连你我的一句鼓励都得不到吗?我愿意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不想做一个被挑选的人,我想做一个被需要的人。”在这个充满了诱惑的年代,我们庆幸还有这样怀抱理想的人。03很多人从奇葩说的舞台上认识詹青云。知道她是哈佛博士,是高材生,是辩论高手,是不折不扣的精英分子。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标签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她自己就说过:“跟别人介绍说我是哈佛博士,头衔很光鲜,但别人永远不会知道你为这个东西付出了多少代价,我真的是为这个东西付出了我的全部啊。”詹青云出生在贵州农村,很普通的家庭。小时候被视作小神童,但是一上学,发现自己成绩不好,其实是很沮丧的。幸好当教师的妈妈一直鼓励她,她后面成绩就慢慢好了起来,自己也就更加自信了。也因为妈妈是老师,十分重视对她的教育。为了让詹青云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把她从乡下接到身边。詹青云也自此开始了从乡村到县城再到省重点中学转学六次的求学生涯。反复转学的过程中,小小年纪的詹青云反复经历“从班上最好的学生”到“班上最跟不上的差生”的过程,反复逼迫自己去努力提高。凭借这种努力,她从贵州的农村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念书。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觉得可以到处旅游,才加入了辩论队。真正参与其中,她越来越感受到辩论的乐趣的价值。在《人物》对她的采访里她也提到说:因为辩论,我后来很多非常重要的选择也全都改变了。我刚刚去香港的时候是学经济嘛,是走一条比现在更俗的路,这是一个非常香港的选择。但是我后来在辩论队有趣的事情做得多了以后,就没有办法忍受无聊的事情,所以我就转去学政治。然后我在辩论队朋友的推荐下,去考法学院的考试,如果我不是因为有辩论队的逻辑训练,我也不觉得我能那么快就能考到那个考试。虽然大众因为辩论熟悉她,她自己在辩论场也“大杀四方”,但她却说“生活是不需要辩论的”。她撕去“辩论者”的标签,因为她知道生活需要的不是辩论,而是用心。一颗温暖平和的心,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一颗知道去爱的心。虽然她最广为人知的标签之一是“女博士”,但她反而满不在乎。因为她不止如此,她的生命和她这个人,远比这个标签要丰富。她不要被这些标签捆绑和束缚,她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一条自己的路。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意义,获得了坚持的勇气,感觉到了才华的魅力。最后,还想用詹青云曾经在某场辩论中引用过的一句话,祝大家“趁着年轻,偏要勉强”。勉强不是撞南墙的蛮勇,是不被标签所定义,是真正的努力,去活出自己的人生。乐阅共读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如果你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书小乐邀请你加入我们共读《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满勤打卡,可获得高分豆瓣实体好书扫码参与,等你来哦~⬇️⬇️-END-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